冶金工贸安全生产标准化手册模板

文件控制编号:GJBL/01-2012

XXXXXXXXXXXXX 有限公司

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

(声明:未经本企业同意不得复制、借阅本手册)

2012年1月1日发布 2012年1月1日实施

XXXXXXXXXXXXXXXXX 有限公司

目 录

1. 目的 ........................................................................................................ 3

2. 手册说明和使用范围.............................................................................. 3

3. 术语 ........................................................................................................ 3

4. 管理要素 ................................................................................................ 5

4.1目标 ................................................................................................... 5

4.2组织机构和职责................................................................................. 7

4.3安全生产投入 .................................................................................. 10

4.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 ............................................................... 11

4.5教育培训 . ......................................................................................... 17

4.6生产设备设施 .................................................................................. 21

4.7作业安全 . ......................................................................................... 25

4.8隐患排查和治理............................................................................... 29

4.9重大危险源 ...................................................................................... 31

4.10职业健康 ........................................................................................ 33

4.11应急救援 ........................................................................................ 36

4.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41

4.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 43

1. 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提升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和《冶金等工贸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等规范的要求,结合企业经营实际,编写此文件, 建立安全标准化体系。

2. 手册说明和使用范围

本手册总体描述了企业安全方针、目标、组织机构、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活动、工作程序等。

本手册规定了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要素和各职能部门之间有关的活动和要求,是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应遵循的文件。手册中规定的安全方针和目标,通过安全标准化体系的运行来实现。

本手册阐述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管理体系,规定了各要素的控制要求,以防止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本手册由企业负责人批准发布。

本手册对内提供安全管理的依据,对外证实企业管理能力。

本手册适用于本单位安全标准化涵盖范围的所有活动。

3. 术语

3.1安全标准化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3.2关键装置

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

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

3.3重点部位

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 、油库、仓库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3.4资源

是指实施安全标准化所需的人力、财力、设施、技术和方法等。

3.5相关方

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

3.6供应商

为企业提供原材料、设备设施及其服务的外部个人或团体。

3.7承包商

在企业的作业现场,按照双方协定的要求、期限及条件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个人或团体。

3.8事件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3.9事故

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3.10危险、有害因素

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11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3.12风险

发生特定危险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3.13风险评价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过程。

3.14安全绩效

基于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控制和消除风险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3.15变更

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

3.16隐患

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17重大事故隐患

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3.18危险化学品

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3.19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4. 管理要素

4.1目标

4.1.1总则

a. 企业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目标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

应。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以文件形式发布,也可在企业年度工作目标中专项列出。

b.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制定量化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标,并进行分解。量化指标应包含人身伤害、责任事故,以及隐患排查、“三违”查处等内容。

c. 企业及各级组织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d. 企业年度工作考核中包括对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

4.1.2职责

a. 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订、颁布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年度目标。

b. 企业负责人责制订企业安全工作计划以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有效完成。

c. 企业负责人责制对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

4.1.3管理要求

a. 企业负责人组织制订的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应符合规范要求并以文件形式颁布。

b. 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应及时传达到全体职工。在安排与风险相关的活动以及体系运行过程中,应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c. 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在内部以及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适时修订。

d. 每年12月份针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结果,以及安全生产重要活动事项或指标,制定下一年度企业安全生产目标。

e. 每年12月企业负责人负责制订本厂下一年度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并传达到每位职工。

f. 企业负责人每年初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然后逐级向下签订。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要及时进行考核。

4.1.4安全生产方针

企业安全生产方针为:“安全至上、科学管理、以人为本、持续改进、遵守法规”。

4.1.5相关文件/记录

a.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b. 文件化的总体安全生产目标和年度安全工作目标

c. 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d.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监测和记录

e. 安全生产目标完成的评估和考核

f. 评估报告和实施计划的调整、修改记录

4.2组织机构和职责

4.2.1组织机构

4.2.1.1. 总则

为便于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设置安全生产设备主管室。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4.2.1.2职责

a. 企业负责人决定企业安全生产机构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的建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取得相应

的安全资格证书。

b. 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对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

4.2.1.3管理要求

a. 企业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本厂的安全生产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

b. 企业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安全委员会成员和安全管理人员。 c.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d .企业按规定配备或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4.2.1.4相关文件、记录

a. 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b. 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文件形式)

c. 设立安全委员会的文件

d. 季度安委会会议记录

4.2.2职责

4.2.2.1主要负责人

1总则

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定期书面向当地安监部门报告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情况;主要负责人做出安全承诺,公开发布;主要负责人组织并参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定领导值班带班制度等 2职责

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

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管理要求

a. 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

b. 主要负责人做出安全承诺, 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保证安全生产工作必需的人、财、物等资源。安全承诺应内容明确、公开发布。

c. 主要负责人组织并参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d. 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e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f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4.2.2.2安全生产责任制

1总则

a. 企业建立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环节内容的管理制度。

b. 健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b. 对各级管理层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培训。

2职责

见《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3管理要求

a. 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b. 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职

能部门、各基层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c. 建立安全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建立管理台帐。

d. 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奖惩。

4相关文件/记录

a.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管理制度

b. 各级各类人员、各职能部门、各基层组织安全生产责任制 c. 对各级管理层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培训记录

d. 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适宜性评审与更新记录

4.3安全生产投入

4.3.1总则

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建立安全费用台帐,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4.3.2职责

a. 主要负责人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的后果负责。

b. 主要负责人负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c. 主要负责人负责建立安全投入费用台帐,负责监督安全费用的使用,确保安全资金及时到位。

d. 各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负责安全项目计划的提出和实施。

e. 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主要负责人负责为全体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

4.3.3管理要求

a. 企业每年按上年销售收入的5%计提“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专项用于企业的安全投入支出。

b. “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专户储存,超支补提,结余接转下年。 c. 安全生产费用支出纳入预算。每年初企业负责人汇总各部门按照各自分工拟订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目,提出安全生产投入年度计划后分步实施。

d. 企业建立安全费用台帐,保障安全资金的正常支取,严禁将安全费用挪做他用。

e. 企业应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不漏保一人。

f. 按规定缴存安全风险抵押金,或参加包括雇主责任险和公众责任险在内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4.3.4相关文件/记录

a.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管理使用制度 b.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c.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 d. 员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e. 职工工伤保险缴费证明

f. 保障死亡、受伤员工获取相应的保险与赔付

4.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4.4.1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4.4.1.1总则

建立并保持程序以便明确责任人,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做到及时更新。

建立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库。清单和文本数据库应及时更新。 4.4.1.2职责

a )全体员工负责获取、识别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企业负责人负责汇总并及时更新。

b )企业负责人负责建立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库,并及时更新。 4.4.1.3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

a.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要涉及到所有层面的员工。 b.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方法:采用知识竞赛、问卷调查、事故事件分析及其它方法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进行调查。、

法律法规意识的识别图

4.4.1.4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获取

a )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途径为广播、电视、网络、

报纸以及上级文件等。

b )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报总经理批示,并按批示办理和发放、传达;当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

C )当施工工艺等发生变化时,应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再获取和确认。

4.4.1.5相关文件/记录

a. 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 b. 各职能部门定期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记录 c.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 d. 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考核记录 4.4.2规章制度 4.4.2.1总则

企业制订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 4.4.2.2职责

a.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安全管理制度的编写工作,制定规章制度管理制度,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发放和宣传。

b. 企业负责人负责批准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c.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4.4.2.3管理要求

a. 根据识别和获取的适用于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要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领导

现场带班、班组岗位达标、安全生产投入管理、文件和档案管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

b. 规章制度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审定并签发。规章制度应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 4.4.2.4相关文件/记录

a. 规章制度的管理制度

b.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管理制度及执行记录 c. 规章制度培训和考核记录 4.4.3操作规程 4.4.3.1总则

企业根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 4.4.3.2职责

a.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写工作和宣传贯彻。 b. 企业负责人负责安全操作规程的审批。 c. 全体人员要严格遵守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4.4.3.3管理要求

a. 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特点和原材、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为依据,编制岗位操作规程, 由主要负责人

组织审定并签发, 发放到相关岗位并认真落实。

b. 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或投用前,组织编制新的操作规程, 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审定并签发, 发放到相关岗位并认真落实。 4.4.3.4相关文件记录

a. 《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b.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和考核记录 4.4.4评估 4.4.4.1总则

企业明确评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估。 4.4.4.2职责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评估工作。 4.4.4.3管理要求

企业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4.4.4.4相关文件记录

《评估报告》 4.4.5修订 4.4.5.1总则

企业应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保证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4.4.5.2职责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负责组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修订工作。 4.4.5.3管理要求

a. 每年一次组织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评审和修订。修订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应注明生效日期。

b. 发生下列情形时,及时组织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进行修订:

(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政府有关要求变化或监管部门提出整改要求;

(b)企业组织机构、生产设施、工艺装置等发生变更;

(c)安全检查、风险评价以及事故原因分析中发现涉及到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层面的问题需修订时。 4.4.5.4相关文件记录

a. 最新版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 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修订计划和记录资料 4.4.6文件和档案管理 4.4.6.1总则

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4.4.6.2职责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档案管理工作。

4.4.6.3管理要求

企业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企业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 4.4.6.4相关文件记录

《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4.5教育培训

4.5.1教育培训管理 4.5.1.1总则

企业应确定建立并保持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明确培训要求,对全体员工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满足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要求。 4.5.1.2职责

a.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经企业负责人审批后颁布执行。

b. 企业负责人要保证安全培训所需的人员、设施和资金。

c.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并记录。

d.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 4.5.1.3管理要求

a. 严格执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明确责任部门(或责任人),保证安全培训所需的人员、设施和资金,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

b. 按有关规定和岗位需求,编制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安全培训教

育应有记录。

c. 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 4.5.1.4相关文件/记录

a. 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b. 安全培训计划

c. 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估、记录和档案 4.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4.5.2.1总则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4.5.2.2职责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委外培训。 4.5.2.3管理要求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经安监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方可任职;并按规定每年参加再培训。 4.5.2.4相关文件/记录

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 4.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4.5.3.1总则

企业建立制度确定从业人员岗位标准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确保从业人员符合标准要求。 4.5.3.2职责

企业负责人负责制定从业人员岗位标准,企业相关部门组织培训。 4.5.3.3管理要求

a. 根据岗位性质和特点,制定岗位标准。岗位标准应包括岗位职责、操作规程以及岗位人员资历和专业要求、知识和技能要求、安全作业行为要求、作业现场安全要求等内容。

b. 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c. 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或投用前,按新的操作规程,对岗位操作人员和相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教育,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d. 新上岗从业人员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教育,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从业人员转岗、脱离岗位一年以上(含一年) 的,重新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每年应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再培训。

e. 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4.5.3.4相关记录/文件

a. 岗位操作人员培训考核记录 b. 新员工“三级”教育培训记录 c .新工艺等使用前岗位操作人员培训记录 d. 转岗和离岗者培训考核记录 f. 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试 4.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4.5.4.1总则

企业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及外来参观学习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安全。 4.5.4.2职责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对对相关方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合格后,取得入厂证后方可入厂工作。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有针对性的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由专人带领。 4.5.4.3管理要求

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中规定,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的培训教育。

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中规定,企业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进人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4.5.4.4相关文件/记录

a. 相关方培训记录 b .外来人员培训记录 4.5.5安全文化建设 4.5.5.1总则

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来促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4.5.5.2职责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召开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活动,各部门积极参与配合。 4.5.5.3管理要求

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4.5.5.4相关文件/记录

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活动记录

4.6生产设备设施

4.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4.6.1.1总则

企业确保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安全设施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并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6.1.2职责

a.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新、改、扩项目的手续办理及参与安全设施建设方案的论证。

b.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相关变更手续的办理

4.6.1.3管理要求

a.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安监总局有关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的规章、规范性文件规定,对建设项目的设立阶段、设计阶段、试生产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规范管理,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b. 不得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新开发的生产工艺,应在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逐步放大到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采用的化工生产工艺,应由有关部门组织进行安全性论证。

c. 建设项目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设计、施工、监理,施工过程处于有序管理状态。

d. 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变更,按变更管理的规定履行变更程序和风险分析;符合安监总局有关规章规定的变更发生后,应按要求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4.6.1.4相关记录/文件

a. “三同时”管理制度

b. 新、改、扩项目相关资料

c. 生产设施安全附件资料

d. 各种报警、检测设施、仪器管理台帐、说明书

e. 生产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

f. 生产工艺技术资料、变更资料

4.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4.6.2.1总则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2职责

a.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设备检修计划》、《设备检修方案》的制定。企业负责人负责审核。

b.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安全设施的管理、维护。机动工程科负责

生产厂房等建筑设施的监督管理。

c.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设施的检查。

3管理要求

a. 规范安全设施管理,明确管理责任人,建立安全设施档案,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维护保养检查应做好记录。

b. 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设置安全设施:

(a)按GB50493,在易燃、易爆、有毒区域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和(或)毒有害气体泄漏的检测报警设施,报警信号发送至控制室或操作室;

(b)按GB50057,在厂区安装防雷设施;

(c)按GB50016、GB50140配置消防设施与器材;

(d)按GB50058,设置电力装置

(e)按GB11651,配备个体防护设施

(f)厂房、库房建筑符合GB50016、GB50160的有关要求

c. 按检(维)修计划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维修。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因检维修拆除的安全设施,检维修完毕后应复原。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

d. 按规定对有关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工具等进行检测检验检定,并归档保存有关资料。

4相关记录/文件

a. 《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b. 设备设施运行台账

c. 设备检修计划

d. 设备检测检验检定记录

c. 设备检修方案

d. 安全设施维护保养记录

4.6.3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拆除

4.6.3.1总则

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企业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

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必须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

4.6.3.2职责

a.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验收管理。

b.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设备设施的报废审批。

c. 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设备拆除安全方案的制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和拆除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

4.6.3.3管理要求

a.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到货验收,确保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

b. 拆除作业前,拆除作业负责人与使用单位共同到现场进行作业前交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制定拆除计划或方案,办理拆除设施交接手续。

b. 需拆除(报废)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应先清洗干净,分析、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拆除(报废)作业;拆除(报废)、清洗等现场作业应遵守作业许可等有关规定。

4.6.3.4相关文件/记录

a. 《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

b. 《生产设备设施报废和安全拆除管理制度》

c. 设备设施拆除相关资料

4.7作业安全

4.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4.7.1.1总则

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并建立“三违”行为管理制度,明确监控的责任、方法、记录、考核等事项。企业建立并保持作业许可管理制度,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

4.7.1.2职责

a.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危害因素的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b. 职工负责本岗位的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

c.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三违”行为管理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及监督特殊作业许可证的履行审批。

4.7.1.3管理要求

a. 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优先顺序,对生产作业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b. 建立“三违”行为管理制度,明确监控的责任、方法、记录、考核等事项。

c. 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

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4.7.1.4相关文件/记录

a. 《“三违”行为管理制度》

b.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c. 各种《作业许可证》

4.7.2作业行为管理

4.7.2.1总则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4.7.2.2职责

a. 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生产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辨识,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b.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防护用品(具)及消防设施与器材的配备。

4.7.2.3管理要求

a. 危险性大的作业实行许可制、工作票制。要害岗位及电气、机械等设备,应实行操作牌制度。

b. 进行实施作业许可管理的危险性作业时,作业活动负责人按照规定要求科学组织作业活动,不得违章指挥;作业人员应持经过审批的相应作业许可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作业许可要求,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

c. 作业活动监护人员具备基本救护技能和作业现场的应急处理能力,持相应作业许可证进行现场监护,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4.7.2.4相关文件/记录

a. 生产过程人的不安全行为辨识和控制措施

b.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

c.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

d. 设备操作牌

4.7.3警示标志

4.7.3.1总则

企业建立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的管理制度,在各种危险、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告知牌、公告栏和警示说明,警示标志要符合规范要求。

4.7.3.2职责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的管理制度,组织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和管理。

4.7.3.3管理要求

a. 在仓库危险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符合GB2894规定的安全标志。 b. 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告知牌。

c. 按有关规定在企业内道路设置限速、限高、禁行标志。

d. 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相应的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灯。

e. 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现场等醒目的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告知牌,告知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以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

4.7.3.4相关文件/记录

《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的管理制度》

4.7.4相关方管理

4.7.4.1总则

企业建立并保持相关方管理制度,对相关方实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4.7.4.2职责

a.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建立相关方管理制度(或外委施工队伍和外用工管理规定),并对相关承包商、供应商的资格预审、确定具体管理措施。

b. 合同管理部门负责建立承包商、相关方名录和档案。

4.7.4.3管理要求

a. 建立合格承包商、供应商名录、档案(包括承包商、供应商资质资料、表现评价、合同等资料),对承包商、供应商进行资格预审,选择、使用合格的承包商、供应商。

b. 与选用的承包商、供应商签订安全协议,向承包商、供应商进行作业现场安全交底,对承包商、供应商的安全作业规程、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审查,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c. 同一作业区域内有两个以上相关方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时,组织相关方之间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采取的安全措施,指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和协调。

4.7.4.4相关文件/记录

a. 《相关方管理制度》

b. 合格承包商供应商名录和档案

c. 相关方风险评估

d. 工程承包协议

4.7.5变更

4.7.5.1总则

企业建立并保持变更管理制度,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4.7.5.2职责

企业负责人负责相关变更的实施和管理。

4.7.5.3管理要求

a. 严格变更管理,明确实施变更管理的范围、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实施变更,应履行变更申请、变更审批、变更实施、变更验收等程序。

b. 对每项变更过程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变更实施过程中,应认真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4.7.5.4相关文件/记录

a. 变更管理制度

b. 变更实施计划

c. 变更实施审批和验收报告

d. 变更中及变更后的风险识别与评价控制措施

4.8隐患排查和治理

4.8.1总则

企业建立并保持《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进行隐患排查工作,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实现,保证安全标准化的有效

实施。

4.8.2职责

a.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负责编制隐患排查计划和检查表。

b.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的日常的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

4.8.3管理要求

a. 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隐患治理台账,记录隐患治理情况。 b. 企业隐患排查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采取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工作,

c. 对查出的隐患下达治理通知,明确责任人、治理时限、资金来源、治理期限和治理措施。

d. 重大隐患项目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并建立重大隐患项目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隐患名称、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竣工验收报告及其评审意见、有关备案文件等。

e. 暂时无力解决的重大隐患,制定并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书面向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报告,说明无力解决的原因和采取的防范措施,及整改期限。

f. 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隐患,采取防范措施,纳入整改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并书面向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报告,说明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原因、整改计划和防范措施等。

g.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4.8.4相关文件/记录

a.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b. 重大隐患评估分级管理制度

c. 隐患汇总登记台账及隐患档案

d. 《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e. 各类安全检查表

f. 隐患治理验证和效果评估

4.9重大危险源

4.9.1总则

建立危险源管理制度,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相关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确定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包括企业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建立危险源档案并加强管理、检查,对危险源实施监控。

4.9.2职责

a. 企业负责人负责制定本厂的危险源管理制度,确定本厂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建立危险源档案,并负责监督管理。

b.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将企业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应急措施报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c.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检查,对危险源实施监控。

d.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在危险源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负责对危险源进行检查并记录。

4.9.3管理要求

a. 按GB18218-2000辨识重大危险源,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分级并建档。重大危险源档案应符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

b. 按相关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确定危险源。

c. 根据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方式)或者相关设备、设施等实际情况,对重大危险源设置必要的安全监控系统:

(1)重大危险源涉及的温度、压力、液位等重要参数有远传和连续记录,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设置泄漏检测报警装置;

(3)重大危险源中的毒性气体、剧毒液体和易燃气体等重点设施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4)毒性气体的设施,设置泄漏物紧急处置装置,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SIS );

(5)重大危险源中储存剧毒物质的场所或者设施,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d. 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设备、设施、仪表等定期检测、检验,取得检验合格证。

e.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的防护距离满足国家规定要求。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整改。

4.9.4相关文件/记录

a. 危险源管理制度

b. 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分级

c. 重大危险源档案

d.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e. 危险源检查记录

4.10职业健康

4.10.1职业健康管理

4.10.1.1总则

企业应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按有关要求,为员工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根据接触危害的种类、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4.10.1.2职责

a.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

b.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建立职业卫生档案以及职工健康监护档案。

c.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危害检测。

d.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从业人员健康检查。

e.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的制定、采购、发放审批和现场监督。

f.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台账的记录。

4.10.1.3管理要求

a. 企业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b. 企业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c.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d. 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应包括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台账、职业危害监测结果、健康监护报告等。

e.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与生活区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f.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以及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定期检查。检查记录应保存。

g. 定期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告知牌,告知检测结果,并将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

h. 不安排上岗前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禁忌作业。

i. 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j. 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根据接触危害的种类、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

k. 企业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

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4.10.1.4相关文件/记录

a.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b. 职业卫生档案;

c. 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

d. 职业危害因素名录、检测记录

e.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f.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台账

g.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台账

4.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4.10.2.1总则

企业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4.10.2.2职责

a.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资料的收集及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方。

b.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4.10.2.3管理要求

a. 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b. 企业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c.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GBZ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4.10.2.4相关文件/记录

a. 《劳动合同》

b. 员工及相关方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记录

c. 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4.10.3职业危害申报

4.10.3.1总则

企业对存在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时、如实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接受其监督。

4.10.3.2职责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职业危害的识别、申报工作。

4.10.3.3管理要求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识别职业危害因素,及时、如实向当地安监部门申报法定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危害因素,接受其监督。。

4.10.3.4相关文件/记录

a. 职业危害因素申报材料

4.11应急救援

4.11.1应急救援机构与队伍

4.11.1.1总则

企业制定《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指定

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定期组织训练。

4.11.1.2职责

a.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b. 企业负责人签发文件,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组织,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

4.11.1.3管理要求

a. 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b. 按国家有关规定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

4.11.1.4相关文件/记录

a.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b. 应急组织建立、人员配备等相关文件

c. 应急救援队伍训练计划和记录

4.11.2应急预案

4.11.2.1总则

企业按照相关规定,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针对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4.11.2.2职责

a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写企业《应急救援预案》,负责人发布实施。

b.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应急救援预案备案申报。

c.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定期演练。

4.11.2.3管理要求

a. 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存在重大危险源的,还应制定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按规定组织评审,并向相应的安监部门备案。

b. 针对易发生爆炸、泄漏、火灾事故的重点单元,确定重点作业岗位,编制重点作业岗位应急处置方案,明确异常工况和紧急状态下的报警报告、生产处理、灾害扑救程序等,做到一事一案或一岗一案。应急处置方案应简洁实用易于操作,并使岗位作业人员熟练掌握。

c. 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培训教育,使其了解预案内容、各自职责和应急程序。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应制做成应急周知卡,在岗位醒目位置进行张贴。

d. 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明确预案演练的频次、主题等内容。综合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年至少一次;应急处置方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演练结束后,应进行演练效果评估。

e. 应急预案每三年组织一次修订。企业组织结构、生产工艺技术和周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预案演练或事故发生后的应急预案效果评估认为有需要的,应及时组织修订应急预案。

4.11.2.4相关文件/记录

a. 应急救援预案

b. 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c. 应急救援预案备案回执

d. 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发布、培训、演练和修订记录

4.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4.11.3.1总则

企业应按应急预案要求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

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4.11.3.2职责

a.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应急救援设施的配备、日程管理。

b.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各种出口、疏散标志等的管理。

c. 企业负责人保证应急通讯畅通。

4.11.3.3管理要求

a.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按照规定配齐、配足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物资和相应品种、数量的急救药品,并做好日常的管理。

b. 建立畅通的应急通讯网络,在作业场所设置符合规范的紧急疏散通道指示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符合规定,保持畅通。

4.11.3.4相关文件/记录

a. 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物资及药品台账

b. 应急救援设备检查、维护、保养记录

4.11.4应急演练

4.11.4.1总则

企业应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4.11.4.2职责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应急演练,并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各部门协助配合。

4.11.4.3管理要求

a 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b 对应急演练的效果进行评估。

4.11.4.4相关文件/记录

a. 应急演练方案和记录

b. 应急演练效果评估报告

4.11.5事故救援

4.11.5.1总则

企业发生较大安全事故后,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积极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

4.11.5.2职责

a. 企业负责人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直接指挥和协调。

b. 各部门协助做好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保护事故现场。

4.11.5.3管理要求

发生安全事故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企业负责人直接指挥企业有关人员组织抢救,妥善处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注意保护事故现场。

发生有害物大量泄露或火灾爆炸时,及时设置警戒线,抢险人员佩戴相应的防护器具进行抢救处理。作业现场的带班人员等,应有权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组织撤人。

4.11.5.4相关文件/记录

a. 应急救援预案

b. 应急救援报告

4.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4.12.1事故报告

4.12.1.1总则

企业建立并保持事故管理制度,明确事故报告制度和程序。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并对事故进行登记建档管理。

4.12.1.2职责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事故报告制度和程序。

4.12.1.3管理要求

明确事故报告程序和事故报告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按规定程序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人员可以直接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时,企业负责人应按规定及时补报。

4.12.1.4相关文件/记录

a. 《事故管理制度》

b. 事故管理登记台帐

4.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4.12.2.1总则

发生安全事故后,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按照事故的不同类别、等级,组建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

4.12.2.2职责

a. 事故调查处理应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

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b. 事故分析应包括整理分析有关证据、资料,确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事故责任分析等。

c. 事故调查处理提出的预防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培训教育措施和管理措施。

d. 事故调查组负责编制事故调查报告,包括事故基本情况、事故经过、原因分析、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事故责任分析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等。

e. 建立事故台帐。内容包括事故时间、事故类别、伤亡人数、损失大小、事故经过、救援过程、事故教训、“四不放过”处理等内容。

4.12.2.3管理要求

a. 发生事故后,积极配合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企业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擅离职守,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b.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委托企业负责组织调查的,企业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认真组织调查,按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请外部专家参加。

c. 事故发生后,组织制定并落实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并及时检查事故整改情况和预防措施落实情况。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要具体,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d. 建立事故档案和事故管理台账,按照重大、较大、一般等级别,进行分级管理。应将涉险事故、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如事故征兆、非计划停工、异常工况、泄漏等)纳入事故管理范围,统一规范管理。

4.12.2.4相关文件/记录

a. 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书

b. 事故统计分析

c. 事故回顾学习

4.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4.13.1绩效评定

4.13.1.1总则

企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每年至少一次对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绩效,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保证安全标准化的有效实施。

4.13.1.2职责

a.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b. 企业成立安全标准化自评小组,负责企业安全标准化的自评工作。提出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化的计划和措施,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评定, 并形成自评报告并向各部门通报。

c. 行政管理部门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结果纳入安全绩效考核。

4.13.1.3管理要求

a.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b.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c. 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

4.13.1.4相关文件/记录

a. 企业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b. 安全标准化系统实施情况会议纪要

c. 安全标准化实施情况评定报告

d. 绩效考核记录

4.13.2持续改进

4.13.2.1总则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4.13.2.2职责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修改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4.13.2.3管理要求

a.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预警指数系统,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制定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实施计划、执行、检查、改进(PDCA )循环,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b.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要明确下列事项:

(1)系统运行效果;

(2)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3)统计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系统中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4)系统中各种资源的使用效果;

(5)绩效监测系统的适宜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

(6)与相关方的关系。

4.13.2.4相关文件/记录

a.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记录

b.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结果

文件控制编号:GJBL/01-2012

XXXXXXXXXXXXX 有限公司

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

(声明:未经本企业同意不得复制、借阅本手册)

2012年1月1日发布 2012年1月1日实施

XXXXXXXXXXXXXXXXX 有限公司

目 录

1. 目的 ........................................................................................................ 3

2. 手册说明和使用范围.............................................................................. 3

3. 术语 ........................................................................................................ 3

4. 管理要素 ................................................................................................ 5

4.1目标 ................................................................................................... 5

4.2组织机构和职责................................................................................. 7

4.3安全生产投入 .................................................................................. 10

4.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 ............................................................... 11

4.5教育培训 . ......................................................................................... 17

4.6生产设备设施 .................................................................................. 21

4.7作业安全 . ......................................................................................... 25

4.8隐患排查和治理............................................................................... 29

4.9重大危险源 ...................................................................................... 31

4.10职业健康 ........................................................................................ 33

4.11应急救援 ........................................................................................ 36

4.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41

4.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 43

1. 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提升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和《冶金等工贸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标准》等规范的要求,结合企业经营实际,编写此文件, 建立安全标准化体系。

2. 手册说明和使用范围

本手册总体描述了企业安全方针、目标、组织机构、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活动、工作程序等。

本手册规定了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要素和各职能部门之间有关的活动和要求,是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应遵循的文件。手册中规定的安全方针和目标,通过安全标准化体系的运行来实现。

本手册阐述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管理体系,规定了各要素的控制要求,以防止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本手册由企业负责人批准发布。

本手册对内提供安全管理的依据,对外证实企业管理能力。

本手册适用于本单位安全标准化涵盖范围的所有活动。

3. 术语

3.1安全标准化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3.2关键装置

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

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

3.3重点部位

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 、油库、仓库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3.4资源

是指实施安全标准化所需的人力、财力、设施、技术和方法等。

3.5相关方

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

3.6供应商

为企业提供原材料、设备设施及其服务的外部个人或团体。

3.7承包商

在企业的作业现场,按照双方协定的要求、期限及条件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个人或团体。

3.8事件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3.9事故

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3.10危险、有害因素

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11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3.12风险

发生特定危险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3.13风险评价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过程。

3.14安全绩效

基于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控制和消除风险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3.15变更

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

3.16隐患

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17重大事故隐患

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3.18危险化学品

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3.19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4. 管理要素

4.1目标

4.1.1总则

a. 企业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目标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

应。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以文件形式发布,也可在企业年度工作目标中专项列出。

b.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制定量化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标,并进行分解。量化指标应包含人身伤害、责任事故,以及隐患排查、“三违”查处等内容。

c. 企业及各级组织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d. 企业年度工作考核中包括对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

4.1.2职责

a. 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制订、颁布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年度目标。

b. 企业负责人责制订企业安全工作计划以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有效完成。

c. 企业负责人责制对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

4.1.3管理要求

a. 企业负责人组织制订的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应符合规范要求并以文件形式颁布。

b. 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应及时传达到全体职工。在安排与风险相关的活动以及体系运行过程中,应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c. 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在内部以及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适时修订。

d. 每年12月份针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结果,以及安全生产重要活动事项或指标,制定下一年度企业安全生产目标。

e. 每年12月企业负责人负责制订本厂下一年度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并传达到每位职工。

f. 企业负责人每年初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然后逐级向下签订。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要及时进行考核。

4.1.4安全生产方针

企业安全生产方针为:“安全至上、科学管理、以人为本、持续改进、遵守法规”。

4.1.5相关文件/记录

a.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b. 文件化的总体安全生产目标和年度安全工作目标

c. 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d.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监测和记录

e. 安全生产目标完成的评估和考核

f. 评估报告和实施计划的调整、修改记录

4.2组织机构和职责

4.2.1组织机构

4.2.1.1. 总则

为便于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设置安全生产设备主管室。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4.2.1.2职责

a. 企业负责人决定企业安全生产机构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的建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取得相应

的安全资格证书。

b. 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对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

4.2.1.3管理要求

a. 企业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本厂的安全生产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

b. 企业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安全委员会成员和安全管理人员。 c.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d .企业按规定配备或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4.2.1.4相关文件、记录

a. 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b. 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文件形式)

c. 设立安全委员会的文件

d. 季度安委会会议记录

4.2.2职责

4.2.2.1主要负责人

1总则

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定期书面向当地安监部门报告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履职情况;主要负责人做出安全承诺,公开发布;主要负责人组织并参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定领导值班带班制度等 2职责

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

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管理要求

a. 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有效执行。

b. 主要负责人做出安全承诺, 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保证安全生产工作必需的人、财、物等资源。安全承诺应内容明确、公开发布。

c. 主要负责人组织并参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d. 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e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f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4.2.2.2安全生产责任制

1总则

a. 企业建立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环节内容的管理制度。

b. 健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b. 对各级管理层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培训。

2职责

见《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3管理要求

a. 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b. 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职

能部门、各基层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c. 建立安全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建立管理台帐。

d. 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奖惩。

4相关文件/记录

a.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管理制度

b. 各级各类人员、各职能部门、各基层组织安全生产责任制 c. 对各级管理层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培训记录

d. 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适宜性评审与更新记录

4.3安全生产投入

4.3.1总则

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建立安全费用台帐,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4.3.2职责

a. 主要负责人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的后果负责。

b. 主要负责人负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c. 主要负责人负责建立安全投入费用台帐,负责监督安全费用的使用,确保安全资金及时到位。

d. 各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负责安全项目计划的提出和实施。

e. 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主要负责人负责为全体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

4.3.3管理要求

a. 企业每年按上年销售收入的5%计提“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专项用于企业的安全投入支出。

b. “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专户储存,超支补提,结余接转下年。 c. 安全生产费用支出纳入预算。每年初企业负责人汇总各部门按照各自分工拟订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目,提出安全生产投入年度计划后分步实施。

d. 企业建立安全费用台帐,保障安全资金的正常支取,严禁将安全费用挪做他用。

e. 企业应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不漏保一人。

f. 按规定缴存安全风险抵押金,或参加包括雇主责任险和公众责任险在内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4.3.4相关文件/记录

a.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管理使用制度 b.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c.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 d. 员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e. 职工工伤保险缴费证明

f. 保障死亡、受伤员工获取相应的保险与赔付

4.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4.4.1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4.4.1.1总则

建立并保持程序以便明确责任人,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做到及时更新。

建立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库。清单和文本数据库应及时更新。 4.4.1.2职责

a )全体员工负责获取、识别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企业负责人负责汇总并及时更新。

b )企业负责人负责建立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的清单和文本数据库,并及时更新。 4.4.1.3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

a.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要涉及到所有层面的员工。 b.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方法:采用知识竞赛、问卷调查、事故事件分析及其它方法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进行调查。、

法律法规意识的识别图

4.4.1.4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获取

a )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途径为广播、电视、网络、

报纸以及上级文件等。

b )获取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报总经理批示,并按批示办理和发放、传达;当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

C )当施工工艺等发生变化时,应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再获取和确认。

4.4.1.5相关文件/记录

a. 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 b. 各职能部门定期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记录 c.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 d. 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考核记录 4.4.2规章制度 4.4.2.1总则

企业制订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 4.4.2.2职责

a.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安全管理制度的编写工作,制定规章制度管理制度,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发放和宣传。

b. 企业负责人负责批准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c.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4.4.2.3管理要求

a. 根据识别和获取的适用于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要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安全目标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领导

现场带班、班组岗位达标、安全生产投入管理、文件和档案管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绩效评定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

b. 规章制度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审定并签发。规章制度应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 4.4.2.4相关文件/记录

a. 规章制度的管理制度

b.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管理制度及执行记录 c. 规章制度培训和考核记录 4.4.3操作规程 4.4.3.1总则

企业根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 4.4.3.2职责

a.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写工作和宣传贯彻。 b. 企业负责人负责安全操作规程的审批。 c. 全体人员要严格遵守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4.4.3.3管理要求

a. 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特点和原材、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为依据,编制岗位操作规程, 由主要负责人

组织审定并签发, 发放到相关岗位并认真落实。

b. 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或投用前,组织编制新的操作规程, 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审定并签发, 发放到相关岗位并认真落实。 4.4.3.4相关文件记录

a. 《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b.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和考核记录 4.4.4评估 4.4.4.1总则

企业明确评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估。 4.4.4.2职责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评估工作。 4.4.4.3管理要求

企业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4.4.4.4相关文件记录

《评估报告》 4.4.5修订 4.4.5.1总则

企业应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保证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4.4.5.2职责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负责组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修订工作。 4.4.5.3管理要求

a. 每年一次组织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评审和修订。修订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应注明生效日期。

b. 发生下列情形时,及时组织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进行修订:

(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政府有关要求变化或监管部门提出整改要求;

(b)企业组织机构、生产设施、工艺装置等发生变更;

(c)安全检查、风险评价以及事故原因分析中发现涉及到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层面的问题需修订时。 4.4.5.4相关文件记录

a. 最新版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 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修订计划和记录资料 4.4.6文件和档案管理 4.4.6.1总则

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4.4.6.2职责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档案管理工作。

4.4.6.3管理要求

企业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企业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 4.4.6.4相关文件记录

《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4.5教育培训

4.5.1教育培训管理 4.5.1.1总则

企业应确定建立并保持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明确培训要求,对全体员工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满足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要求。 4.5.1.2职责

a.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经企业负责人审批后颁布执行。

b. 企业负责人要保证安全培训所需的人员、设施和资金。

c.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并记录。

d.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 4.5.1.3管理要求

a. 严格执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明确责任部门(或责任人),保证安全培训所需的人员、设施和资金,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

b. 按有关规定和岗位需求,编制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安全培训教

育应有记录。

c. 建立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 4.5.1.4相关文件/记录

a. 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b. 安全培训计划

c. 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估、记录和档案 4.5.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4.5.2.1总则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4.5.2.2职责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委外培训。 4.5.2.3管理要求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经安监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方可任职;并按规定每年参加再培训。 4.5.2.4相关文件/记录

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 4.5.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4.5.3.1总则

企业建立制度确定从业人员岗位标准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确保从业人员符合标准要求。 4.5.3.2职责

企业负责人负责制定从业人员岗位标准,企业相关部门组织培训。 4.5.3.3管理要求

a. 根据岗位性质和特点,制定岗位标准。岗位标准应包括岗位职责、操作规程以及岗位人员资历和专业要求、知识和技能要求、安全作业行为要求、作业现场安全要求等内容。

b. 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c. 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或投用前,按新的操作规程,对岗位操作人员和相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教育,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d. 新上岗从业人员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教育,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从业人员转岗、脱离岗位一年以上(含一年) 的,重新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每年应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再培训。

e. 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4.5.3.4相关记录/文件

a. 岗位操作人员培训考核记录 b. 新员工“三级”教育培训记录 c .新工艺等使用前岗位操作人员培训记录 d. 转岗和离岗者培训考核记录 f. 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试 4.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4.5.4.1总则

企业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及外来参观学习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安全。 4.5.4.2职责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对对相关方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合格后,取得入厂证后方可入厂工作。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有针对性的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和告知,并由专人带领。 4.5.4.3管理要求

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中规定,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的培训教育。

企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中规定,企业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进人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4.5.4.4相关文件/记录

a. 相关方培训记录 b .外来人员培训记录 4.5.5安全文化建设 4.5.5.1总则

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来促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4.5.5.2职责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召开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活动,各部门积极参与配合。 4.5.5.3管理要求

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4.5.5.4相关文件/记录

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活动记录

4.6生产设备设施

4.6.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4.6.1.1总则

企业确保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安全设施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并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6.1.2职责

a.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新、改、扩项目的手续办理及参与安全设施建设方案的论证。

b.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相关变更手续的办理

4.6.1.3管理要求

a.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安监总局有关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的规章、规范性文件规定,对建设项目的设立阶段、设计阶段、试生产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规范管理,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b. 不得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新开发的生产工艺,应在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的基础上逐步放大到工业化生产,国内首次采用的化工生产工艺,应由有关部门组织进行安全性论证。

c. 建设项目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设计、施工、监理,施工过程处于有序管理状态。

d. 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变更,按变更管理的规定履行变更程序和风险分析;符合安监总局有关规章规定的变更发生后,应按要求办理相关变更手续。

4.6.1.4相关记录/文件

a. “三同时”管理制度

b. 新、改、扩项目相关资料

c. 生产设施安全附件资料

d. 各种报警、检测设施、仪器管理台帐、说明书

e. 生产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制度

f. 生产工艺技术资料、变更资料

4.6.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4.6.2.1总则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2职责

a.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设备检修计划》、《设备检修方案》的制定。企业负责人负责审核。

b.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安全设施的管理、维护。机动工程科负责

生产厂房等建筑设施的监督管理。

c.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设施的检查。

3管理要求

a. 规范安全设施管理,明确管理责任人,建立安全设施档案,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维护保养检查应做好记录。

b. 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设置安全设施:

(a)按GB50493,在易燃、易爆、有毒区域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和(或)毒有害气体泄漏的检测报警设施,报警信号发送至控制室或操作室;

(b)按GB50057,在厂区安装防雷设施;

(c)按GB50016、GB50140配置消防设施与器材;

(d)按GB50058,设置电力装置

(e)按GB11651,配备个体防护设施

(f)厂房、库房建筑符合GB50016、GB50160的有关要求

c. 按检(维)修计划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维修。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因检维修拆除的安全设施,检维修完毕后应复原。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

d. 按规定对有关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工具等进行检测检验检定,并归档保存有关资料。

4相关记录/文件

a. 《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b. 设备设施运行台账

c. 设备检修计划

d. 设备检测检验检定记录

c. 设备检修方案

d. 安全设施维护保养记录

4.6.3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拆除

4.6.3.1总则

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企业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

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必须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

4.6.3.2职责

a.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验收管理。

b.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设备设施的报废审批。

c. 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设备拆除安全方案的制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审批和拆除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

4.6.3.3管理要求

a.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到货验收,确保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

b. 拆除作业前,拆除作业负责人与使用单位共同到现场进行作业前交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制定拆除计划或方案,办理拆除设施交接手续。

b. 需拆除(报废)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应先清洗干净,分析、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拆除(报废)作业;拆除(报废)、清洗等现场作业应遵守作业许可等有关规定。

4.6.3.4相关文件/记录

a. 《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

b. 《生产设备设施报废和安全拆除管理制度》

c. 设备设施拆除相关资料

4.7作业安全

4.7.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4.7.1.1总则

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并建立“三违”行为管理制度,明确监控的责任、方法、记录、考核等事项。企业建立并保持作业许可管理制度,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

4.7.1.2职责

a.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危害因素的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b. 职工负责本岗位的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

c.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三违”行为管理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及监督特殊作业许可证的履行审批。

4.7.1.3管理要求

a. 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优先顺序,对生产作业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b. 建立“三违”行为管理制度,明确监控的责任、方法、记录、考核等事项。

c. 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

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4.7.1.4相关文件/记录

a. 《“三违”行为管理制度》

b.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c. 各种《作业许可证》

4.7.2作业行为管理

4.7.2.1总则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4.7.2.2职责

a. 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生产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辨识,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b.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防护用品(具)及消防设施与器材的配备。

4.7.2.3管理要求

a. 危险性大的作业实行许可制、工作票制。要害岗位及电气、机械等设备,应实行操作牌制度。

b. 进行实施作业许可管理的危险性作业时,作业活动负责人按照规定要求科学组织作业活动,不得违章指挥;作业人员应持经过审批的相应作业许可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作业许可要求,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

c. 作业活动监护人员具备基本救护技能和作业现场的应急处理能力,持相应作业许可证进行现场监护,不得离开监护岗位。

4.7.2.4相关文件/记录

a. 生产过程人的不安全行为辨识和控制措施

b. 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

c.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

d. 设备操作牌

4.7.3警示标志

4.7.3.1总则

企业建立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的管理制度,在各种危险、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告知牌、公告栏和警示说明,警示标志要符合规范要求。

4.7.3.2职责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的管理制度,组织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和管理。

4.7.3.3管理要求

a. 在仓库危险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符合GB2894规定的安全标志。 b. 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告知牌。

c. 按有关规定在企业内道路设置限速、限高、禁行标志。

d. 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相应的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灯。

e. 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现场等醒目的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告知牌,告知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以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

4.7.3.4相关文件/记录

《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的管理制度》

4.7.4相关方管理

4.7.4.1总则

企业建立并保持相关方管理制度,对相关方实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4.7.4.2职责

a.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建立相关方管理制度(或外委施工队伍和外用工管理规定),并对相关承包商、供应商的资格预审、确定具体管理措施。

b. 合同管理部门负责建立承包商、相关方名录和档案。

4.7.4.3管理要求

a. 建立合格承包商、供应商名录、档案(包括承包商、供应商资质资料、表现评价、合同等资料),对承包商、供应商进行资格预审,选择、使用合格的承包商、供应商。

b. 与选用的承包商、供应商签订安全协议,向承包商、供应商进行作业现场安全交底,对承包商、供应商的安全作业规程、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审查,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c. 同一作业区域内有两个以上相关方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时,组织相关方之间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采取的安全措施,指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和协调。

4.7.4.4相关文件/记录

a. 《相关方管理制度》

b. 合格承包商供应商名录和档案

c. 相关方风险评估

d. 工程承包协议

4.7.5变更

4.7.5.1总则

企业建立并保持变更管理制度,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4.7.5.2职责

企业负责人负责相关变更的实施和管理。

4.7.5.3管理要求

a. 严格变更管理,明确实施变更管理的范围、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实施变更,应履行变更申请、变更审批、变更实施、变更验收等程序。

b. 对每项变更过程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变更实施过程中,应认真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4.7.5.4相关文件/记录

a. 变更管理制度

b. 变更实施计划

c. 变更实施审批和验收报告

d. 变更中及变更后的风险识别与评价控制措施

4.8隐患排查和治理

4.8.1总则

企业建立并保持《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进行隐患排查工作,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完成后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实现,保证安全标准化的有效

实施。

4.8.2职责

a.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负责编制隐患排查计划和检查表。

b.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的日常的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

4.8.3管理要求

a. 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隐患治理台账,记录隐患治理情况。 b. 企业隐患排查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采取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工作,

c. 对查出的隐患下达治理通知,明确责任人、治理时限、资金来源、治理期限和治理措施。

d. 重大隐患项目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并建立重大隐患项目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隐患名称、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时间表和责任人;竣工验收报告及其评审意见、有关备案文件等。

e. 暂时无力解决的重大隐患,制定并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书面向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报告,说明无力解决的原因和采取的防范措施,及整改期限。

f. 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隐患,采取防范措施,纳入整改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并书面向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报告,说明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原因、整改计划和防范措施等。

g.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4.8.4相关文件/记录

a.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b. 重大隐患评估分级管理制度

c. 隐患汇总登记台账及隐患档案

d. 《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e. 各类安全检查表

f. 隐患治理验证和效果评估

4.9重大危险源

4.9.1总则

建立危险源管理制度,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相关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确定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包括企业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建立危险源档案并加强管理、检查,对危险源实施监控。

4.9.2职责

a. 企业负责人负责制定本厂的危险源管理制度,确定本厂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建立危险源档案,并负责监督管理。

b.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将企业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应急措施报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c.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检查,对危险源实施监控。

d.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在危险源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负责对危险源进行检查并记录。

4.9.3管理要求

a. 按GB18218-2000辨识重大危险源,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分级并建档。重大危险源档案应符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

b. 按相关规定对本单位的生产设施或场所进行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确定危险源。

c. 根据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方式)或者相关设备、设施等实际情况,对重大危险源设置必要的安全监控系统:

(1)重大危险源涉及的温度、压力、液位等重要参数有远传和连续记录,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气体设置泄漏检测报警装置;

(3)重大危险源中的毒性气体、剧毒液体和易燃气体等重点设施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4)毒性气体的设施,设置泄漏物紧急处置装置,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SIS );

(5)重大危险源中储存剧毒物质的场所或者设施,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d. 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设备、设施、仪表等定期检测、检验,取得检验合格证。

e.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的防护距离满足国家规定要求。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整改。

4.9.4相关文件/记录

a. 危险源管理制度

b. 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分级

c. 重大危险源档案

d.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e. 危险源检查记录

4.10职业健康

4.10.1职业健康管理

4.10.1.1总则

企业应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按有关要求,为员工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档案。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根据接触危害的种类、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4.10.1.2职责

a.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

b.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建立职业卫生档案以及职工健康监护档案。

c.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危害检测。

d.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从业人员健康检查。

e.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的制定、采购、发放审批和现场监督。

f.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台账的记录。

4.10.1.3管理要求

a. 企业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b. 企业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c.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d. 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应包括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台账、职业危害监测结果、健康监护报告等。

e.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与生活区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f.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以及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定期检查。检查记录应保存。

g. 定期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告知牌,告知检测结果,并将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

h. 不安排上岗前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禁忌作业。

i. 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j. 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根据接触危害的种类、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

k. 企业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

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4.10.1.4相关文件/记录

a.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b. 职业卫生档案;

c. 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

d. 职业危害因素名录、检测记录

e.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f.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台账

g.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台账

4.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4.10.2.1总则

企业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4.10.2.2职责

a.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资料的收集及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方。

b.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4.10.2.3管理要求

a. 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b. 企业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c.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GBZ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4.10.2.4相关文件/记录

a. 《劳动合同》

b. 员工及相关方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记录

c. 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4.10.3职业危害申报

4.10.3.1总则

企业对存在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时、如实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接受其监督。

4.10.3.2职责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职业危害的识别、申报工作。

4.10.3.3管理要求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识别职业危害因素,及时、如实向当地安监部门申报法定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危害因素,接受其监督。。

4.10.3.4相关文件/记录

a. 职业危害因素申报材料

4.11应急救援

4.11.1应急救援机构与队伍

4.11.1.1总则

企业制定《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指定

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定期组织训练。

4.11.1.2职责

a.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b. 企业负责人签发文件,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组织,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

4.11.1.3管理要求

a. 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b. 按国家有关规定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

4.11.1.4相关文件/记录

a.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b. 应急组织建立、人员配备等相关文件

c. 应急救援队伍训练计划和记录

4.11.2应急预案

4.11.2.1总则

企业按照相关规定,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针对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4.11.2.2职责

a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写企业《应急救援预案》,负责人发布实施。

b.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应急救援预案备案申报。

c.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定期演练。

4.11.2.3管理要求

a. 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存在重大危险源的,还应制定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按规定组织评审,并向相应的安监部门备案。

b. 针对易发生爆炸、泄漏、火灾事故的重点单元,确定重点作业岗位,编制重点作业岗位应急处置方案,明确异常工况和紧急状态下的报警报告、生产处理、灾害扑救程序等,做到一事一案或一岗一案。应急处置方案应简洁实用易于操作,并使岗位作业人员熟练掌握。

c. 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培训教育,使其了解预案内容、各自职责和应急程序。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应制做成应急周知卡,在岗位醒目位置进行张贴。

d. 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明确预案演练的频次、主题等内容。综合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年至少一次;应急处置方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演练结束后,应进行演练效果评估。

e. 应急预案每三年组织一次修订。企业组织结构、生产工艺技术和周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预案演练或事故发生后的应急预案效果评估认为有需要的,应及时组织修订应急预案。

4.11.2.4相关文件/记录

a. 应急救援预案

b. 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c. 应急救援预案备案回执

d. 应急救援预案的评审、发布、培训、演练和修订记录

4.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4.11.3.1总则

企业应按应急预案要求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

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4.11.3.2职责

a.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应急救援设施的配备、日程管理。

b.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各种出口、疏散标志等的管理。

c. 企业负责人保证应急通讯畅通。

4.11.3.3管理要求

a.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按照规定配齐、配足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物资和相应品种、数量的急救药品,并做好日常的管理。

b. 建立畅通的应急通讯网络,在作业场所设置符合规范的紧急疏散通道指示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符合规定,保持畅通。

4.11.3.4相关文件/记录

a. 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物资及药品台账

b. 应急救援设备检查、维护、保养记录

4.11.4应急演练

4.11.4.1总则

企业应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4.11.4.2职责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应急演练,并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各部门协助配合。

4.11.4.3管理要求

a 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b 对应急演练的效果进行评估。

4.11.4.4相关文件/记录

a. 应急演练方案和记录

b. 应急演练效果评估报告

4.11.5事故救援

4.11.5.1总则

企业发生较大安全事故后,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积极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

4.11.5.2职责

a. 企业负责人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直接指挥和协调。

b. 各部门协助做好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保护事故现场。

4.11.5.3管理要求

发生安全事故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企业负责人直接指挥企业有关人员组织抢救,妥善处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注意保护事故现场。

发生有害物大量泄露或火灾爆炸时,及时设置警戒线,抢险人员佩戴相应的防护器具进行抢救处理。作业现场的带班人员等,应有权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组织撤人。

4.11.5.4相关文件/记录

a. 应急救援预案

b. 应急救援报告

4.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4.12.1事故报告

4.12.1.1总则

企业建立并保持事故管理制度,明确事故报告制度和程序。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并对事故进行登记建档管理。

4.12.1.2职责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事故报告制度和程序。

4.12.1.3管理要求

明确事故报告程序和事故报告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按规定程序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人员可以直接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时,企业负责人应按规定及时补报。

4.12.1.4相关文件/记录

a. 《事故管理制度》

b. 事故管理登记台帐

4.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4.12.2.1总则

发生安全事故后,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按照事故的不同类别、等级,组建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

4.12.2.2职责

a. 事故调查处理应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

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b. 事故分析应包括整理分析有关证据、资料,确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事故责任分析等。

c. 事故调查处理提出的预防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培训教育措施和管理措施。

d. 事故调查组负责编制事故调查报告,包括事故基本情况、事故经过、原因分析、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事故责任分析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等。

e. 建立事故台帐。内容包括事故时间、事故类别、伤亡人数、损失大小、事故经过、救援过程、事故教训、“四不放过”处理等内容。

4.12.2.3管理要求

a. 发生事故后,积极配合政府组织的事故调查。企业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擅离职守,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b.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委托企业负责组织调查的,企业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认真组织调查,按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请外部专家参加。

c. 事故发生后,组织制定并落实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并及时检查事故整改情况和预防措施落实情况。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要具体,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d. 建立事故档案和事故管理台账,按照重大、较大、一般等级别,进行分级管理。应将涉险事故、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如事故征兆、非计划停工、异常工况、泄漏等)纳入事故管理范围,统一规范管理。

4.12.2.4相关文件/记录

a. 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书

b. 事故统计分析

c. 事故回顾学习

4.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4.13.1绩效评定

4.13.1.1总则

企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每年至少一次对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绩效,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保证安全标准化的有效实施。

4.13.1.2职责

a.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b. 企业成立安全标准化自评小组,负责企业安全标准化的自评工作。提出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化的计划和措施,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评定, 并形成自评报告并向各部门通报。

c. 行政管理部门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结果纳入安全绩效考核。

4.13.1.3管理要求

a.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b.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c. 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

4.13.1.4相关文件/记录

a. 企业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b. 安全标准化系统实施情况会议纪要

c. 安全标准化实施情况评定报告

d. 绩效考核记录

4.13.2持续改进

4.13.2.1总则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4.13.2.2职责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修改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4.13.2.3管理要求

a. 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预警指数系统,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制定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实施计划、执行、检查、改进(PDCA )循环,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b.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要明确下列事项:

(1)系统运行效果;

(2)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3)统计技术、信息技术等在系统中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4)系统中各种资源的使用效果;

(5)绩效监测系统的适宜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

(6)与相关方的关系。

4.13.2.4相关文件/记录

a. 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记录

b.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结果


相关内容

  • 安徽省规模以下企业标准化申报材料模板
  • 安徽省工贸行业规模以下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 评审申请材料 (封面) 申请企业: 申请行业: 建材 专业: 水泥制品 申请性质: 初次评审 等级: 三级 申请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 1.安徽省工贸行业规模以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申请„„„„„„„„„„„„„„„„„„„„„„„„„„ 2.安徽省 ...

  • 工贸企业自评报告-模板
  •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 自 评 报 告 徐州XXXXX有限公司 2012年10月10日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1‟18号的要求,为全面提升我公司的安全生产水平,加强对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监督管理,促进自我约 ...

  • 评审申请.评审报告
  • 苏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苏安监督二[2012]6号 ★ 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贸企业 标准化建设的意见 各市.区安监局,各有关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规模以上企业2013年前底全部完成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苏州市冶金等工贸企业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苏安监二[20 ...

  •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管理规定
  • 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管理规定 (送审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提高防范生产安全事故能力,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 ...

  • 贵州省冶金等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
  • 附件1 贵州省冶金等工贸行业小微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办法 为规范和推动全省冶金等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促进企业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防范生产安全事故能力,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冶金等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

  • 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资料
  • 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资料 主要内容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定义和意义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内容和相关评定标准(简介) 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目标 四.上海市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组织工作 五.上海市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工作要点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定义和意义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定义 ...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复函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 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复函 安监总厅管四函[2014]43号 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你局<关于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请示>(黔安监呈[2014]12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 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造纸等工 ...

  • 有限空间事故通报
  • 济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 济安监字„2011‟73号 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今年以来冶金等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的通报 各县(市.区)安监局,济宁高新区.北湖新区经发局,有关企业: 现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今年以来冶金等工贸企业 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事故的通报>(安监总管四„2 ...

  • 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系统技术标准(试行)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关于印发<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 安全生产预警系统技术标准(试行)>的通知 安监总厅管四[2014]6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为进一步提高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以下统称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