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说课稿

我是xx 县城关第二小学周玲,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一课,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解读。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来进行不同数据组的比较,从而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等。

平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分以及除法运算的意义基础上教学的。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对平均数的处理,更加突出其统计意义。通过“两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这一思维的矛盾,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运用平均数作比较的必要性。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实际,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 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 经历求平均数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有着明确的要求: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因此教学重点确立为: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得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但不表示每一个数据本身就是完全相同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这样一个虚拟的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学难点确立为: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有恰当的学法、教法,需要一定的教学手段。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这一理念;本节课将采用以下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抽象

概括,交流展示等。

学法确定,教法必须与学法对应。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以在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1. 情境创设法。通过分苹果的情境,学生解决分一样多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地内在动机,进一步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理解和巩固知识。

3.观察比较法。通过图表演示,出示男女生两个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制造这样一个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用平均数比较的必要性,突破重难点。

教学方法要依托教学资源支撑,通过教学活动去实现, 教学活动又需要一定的程序来推进。接下来我向评委老师介绍我的教学流程。课标指出: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充分提供给学生从是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我把本节课设计成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 提炼问题

通过创设猴妈妈分苹果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平均数和平均分的联系的区别,掌握移多补少、先和后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感知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二、引导探究 构建新知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个层次是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即教学重点;第二层次是通过两个组比赛成绩的比较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即教学难点。

第一个层次的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学,在前面的导入部分已经初步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正好是个练习巩固的过程。

第二层次的教学是本节课难点所在,处理时分两步走:人数相同和人数不同成绩比较的方法。

1. 人数相同。先出示一个情景,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的成绩更好,引导学生可以用比总数方法,也可以用平均数的方法,为下个一个环节男生和女生人数不同的情况做一个铺垫。这个过程,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比较的方法,向他人展示自己想

法,为下个环节制造一个认知冲突,同时了解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性。

2. 人数不同。在此基础上,出示男女生两个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制造这样一个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用平均数比较的必要性,突破难点。

三、反馈提高 巩固计算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途径,教师采用不同层次的练习的方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巩固复习所学知识,深化学生的认知体验,拓展提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觉得数学充满趣味性,同时能够学有所用,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知

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课堂活动的收益是各不相同的,课堂小结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有发散到聚合,知识点由点穿成线,由线织成网。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互动交流,使本节课的重难点得到进一步的深华和提升,构建更加完整的数学模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的设计,由于时间短暂,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我将根据课堂实际地生成,适时调控。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设计是微型教案,便于学生纪录和思考,我本节课板书力求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一、教学特点

《平均数》一课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有三条,一是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二是平均数的方法,三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平均数的含义里有以下几个知识点:1. 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2. 平均数是一个虚数;3. 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4. 单个数据对平均数的范围;5. 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平均数的求法有两个知识点:1. 移多补少;2. 先总后分。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数据的分析观念。本节课教师把三个教学目标和每个目标中的知识点也都抓住了,而且落实的非常到位。

二、教学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的第2条明确提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要为学生呈现出知识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知识之间要符合逻辑关系,课堂上按照这个逻辑关系去呈现,才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求法(1. 移多补少;2. 先总后分)——平均数的概念(1. 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2. 平均数是一个虚数;3. 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4. 单个数据对平均数的范围;5. 平均数的取值范围。)——数据的分析观念。其中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和平均数的求法,平均数的概念,是通过体验感悟中逐步让学生体会到;数据分析观念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在教学适时进行渗透和培养。

三、教学建议

1. 这节课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有点不顺,应作出调整。

2. 平均数的求法移多补少,老师最好是动手移动,使学生形象的看到这个过程,学生会有更深刻的感悟。

3. 是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做得不够,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出条形统计图,先让学生获取数学信息,再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最后是问学生有什么建议。通过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积累经验,获得对数据分析观念的经验积累。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说课稿

我是xx 县城关第二小学周玲,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一课,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解读。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来进行不同数据组的比较,从而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等。

平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分以及除法运算的意义基础上教学的。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对平均数的处理,更加突出其统计意义。通过“两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这一思维的矛盾,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运用平均数作比较的必要性。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实际,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 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 经历求平均数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有着明确的要求: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因此教学重点确立为: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得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但不表示每一个数据本身就是完全相同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这样一个虚拟的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学难点确立为: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有恰当的学法、教法,需要一定的教学手段。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这一理念;本节课将采用以下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抽象

概括,交流展示等。

学法确定,教法必须与学法对应。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以在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1. 情境创设法。通过分苹果的情境,学生解决分一样多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地内在动机,进一步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理解和巩固知识。

3.观察比较法。通过图表演示,出示男女生两个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制造这样一个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用平均数比较的必要性,突破重难点。

教学方法要依托教学资源支撑,通过教学活动去实现, 教学活动又需要一定的程序来推进。接下来我向评委老师介绍我的教学流程。课标指出: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充分提供给学生从是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会和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我把本节课设计成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 提炼问题

通过创设猴妈妈分苹果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平均数和平均分的联系的区别,掌握移多补少、先和后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感知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二、引导探究 构建新知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包括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个层次是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即教学重点;第二层次是通过两个组比赛成绩的比较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即教学难点。

第一个层次的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学,在前面的导入部分已经初步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正好是个练习巩固的过程。

第二层次的教学是本节课难点所在,处理时分两步走:人数相同和人数不同成绩比较的方法。

1. 人数相同。先出示一个情景,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哪个队的成绩更好,引导学生可以用比总数方法,也可以用平均数的方法,为下个一个环节男生和女生人数不同的情况做一个铺垫。这个过程,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比较的方法,向他人展示自己想

法,为下个环节制造一个认知冲突,同时了解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性。

2. 人数不同。在此基础上,出示男女生两个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制造这样一个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用平均数比较的必要性,突破难点。

三、反馈提高 巩固计算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要途径,教师采用不同层次的练习的方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巩固复习所学知识,深化学生的认知体验,拓展提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觉得数学充满趣味性,同时能够学有所用,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知

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个性是客观存在的,课堂活动的收益是各不相同的,课堂小结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有发散到聚合,知识点由点穿成线,由线织成网。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互动交流,使本节课的重难点得到进一步的深华和提升,构建更加完整的数学模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的设计,由于时间短暂,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我将根据课堂实际地生成,适时调控。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设计是微型教案,便于学生纪录和思考,我本节课板书力求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一、教学特点

《平均数》一课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有三条,一是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二是平均数的方法,三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平均数的含义里有以下几个知识点:1. 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2. 平均数是一个虚数;3. 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4. 单个数据对平均数的范围;5. 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平均数的求法有两个知识点:1. 移多补少;2. 先总后分。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数据的分析观念。本节课教师把三个教学目标和每个目标中的知识点也都抓住了,而且落实的非常到位。

二、教学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的第2条明确提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要为学生呈现出知识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知识之间要符合逻辑关系,课堂上按照这个逻辑关系去呈现,才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求法(1. 移多补少;2. 先总后分)——平均数的概念(1. 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2. 平均数是一个虚数;3. 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4. 单个数据对平均数的范围;5. 平均数的取值范围。)——数据的分析观念。其中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和平均数的求法,平均数的概念,是通过体验感悟中逐步让学生体会到;数据分析观念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在教学适时进行渗透和培养。

三、教学建议

1. 这节课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有点不顺,应作出调整。

2. 平均数的求法移多补少,老师最好是动手移动,使学生形象的看到这个过程,学生会有更深刻的感悟。

3. 是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做得不够,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出条形统计图,先让学生获取数学信息,再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最后是问学生有什么建议。通过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积累经验,获得对数据分析观念的经验积累。


相关内容

  • 二年级下册口算题卡
  • 二年级下册口算题卡 1.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掰了9个玉米,小弟弟掰了6个.问我们全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 2.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还剩多少个? 3.王师傅做了80个面包,第一次卖了17个,第二次卖了25个,还剩多少个? 4.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的橘子比苹果少6个,问一共 ...

  • 小学数学全册知识梳理
  •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四大板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下面我将其分类梳理.先说数与代数.数与代数分为5个板块: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是与方程,探索规律 "数的认识": "数的认识"贯穿小学阶段的每个年级,主要涉及到自然数 ...

  •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试卷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测试题 一. 口算: 5×8= 6×4= 7×3= 5×6= 4×8= 5×2= 2×3= 7×7= 9×6= 2×8= 5×4= 6×7= 4×3= 3×6= 7×8= 二. 下是张老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生活情况统计表 (1) 最喜欢( ...

  • 二年级数学导学案
  • 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解决问题1 [学习目标] 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指 导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学习内容]课本2-5页 [自主练习] 1.直接写得数. 28-4×6= 3×5+35= 36+24+25= (2+ ...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研说课标教材文稿 哈拉道口小学 史春艳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为大家研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内容,三年级下册教材的编写"在体现课标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很好地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使教材更具有创新. ...

  • 201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单元测试题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单元测试题 (内容:统计)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32 分) 1.小明15岁,红红17岁,两人的平均年龄是( )岁. 2.小李走了5步,一共走了340厘米,小李平均每步走( )厘米. 3.明明读一本课外书,第一天读了17页,第二天读了23页,第三天读了 20页,他平均 ...

  •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
  • 五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测试 二.填空题(38分) 5 1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把它化成小数是( ). 8 5 2."一根竹竿长米."这是把( )米的铁丝平均分成( ),有这样的( ) 4 份:也可以把( )米的铁丝平均分成( ),有这样的( )份,把它化 ...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我会填.(第1.2题每题4分,第3题6分,第4题3分,第5题1分,第6题3分,共21分) 1.在○里填上"+""-""×"或"÷". 15○5=3 6○4=24 5○5=1 15○5 ...

  •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目标
  •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目标 (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六个单元,内容有:元.角.分与小数,对称平移和旋转,乘法,面积,认识分数,统计与可能性. 二.教材分析: 数与代数:第一单元" 元.角.分与小数" .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