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最详细的讲解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是:

http://www.86086.com.cn/showProduct.asp?f_id=737

冷水在蒸发器内被来自冷凝器减压节流后的低温冷剂水冷却,冷剂水自身吸收冷水热量后蒸发,成为冷剂蒸汽,进入吸收器内,被浓溶液吸收,浓溶液变成稀溶液。吸收器里的稀溶液,由溶液泵送往热交换器、热回收器后温度升高,最后进入再生器,在再生器中稀溶液被加热,成为最终浓溶液。浓溶液流经热交换器,温度被降低,进入吸收器,滴淋在冷却水管上,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蒸汽,成为稀溶液。另一方面,在再生器内,外部高温水加热溴化锂溶液后产生的水蒸汽,进入冷凝器被冷却,经减压节流,变成低温冷剂水,进入蒸发器,滴淋在冷水管上,冷却进入蒸发器的冷水。该系统由两组再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热交换器、溶液泵及热回收器组成,并且依靠热源水、冷水的串联将这两组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高温侧、低温侧溶液循环量和制冷量的最佳分配,实现温度、压力、浓度等参数在两个循环之间的优化配置,并且最大限度的利用热源水的热量,使热水温度可降到66℃。以上循环如此反复进行,最终达到制取低温冷水的目的。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水溶液为吸收剂,制取0℃以上的低温水,多用于空调系统。

溴化锂的性质与食盐相似,属盐类。它的沸点为1265℃,故在一般的高温下对溴化锂水溶液加热时,可以认为仅产生水蒸气,整个系统中没有精馏设备,因而系统更加简单。溴化锂具有极强的吸水性,但溴化锂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的,溶液的浓度不宜超过66%,否则运行中,当溶液温度降低时,将有溴化锂结晶析出的危险性,破坏循环的正常运行。溴化锂水溶液的水蒸气分压,比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小得多,故在相同压力下,溴化锂水溶液具有吸收温度比它低得多的水蒸气的能力,这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机理之一。

工作原理与循环

溶液的蒸气压力是对平衡状态而言的。如果蒸气压力为0.85kPa的溴化锂溶液与具有1kPa压力(7℃)的水蒸气接触,蒸气和液体不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溶液具有吸收水蒸气的能力,直到水蒸气的压力降低到稍高于0.85kPa(例如:0.87kPa)为止。

图1 吸收制冷的原理

0.87kPa和0.85kPa之间的压差用于克服连接管道中的流动阻力以及由于过程偏离平衡状态而产生的压差,如图1所示。水在5℃下蒸发时,就可能从较高温度的被冷却介质中吸收气化潜热,使被冷却介质冷却。

为了使水在低压下不断气化,并使所产生的蒸气不断地被吸收,从而保证吸收过程的不断进行,供吸收用的溶液的浓度必须大于吸收终了的溶液的浓度。为此,除了必须不断地供给蒸发器纯水外,还必须不断地供给新的浓溶液,如图1所示。显然,这样做是不经济的。

图2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系统 图3 双筒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系统

1-冷凝器;2-发生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热交换器;6-U型管;

7-防晶管;8-抽气装置;9-蒸发器泵;10-吸收器泵;11-发生器泵;12-三通阀

实际上采用对稀溶液加热的方法,使之沸腾,从而获得蒸馏水供不断蒸发使用,如图2所示。系统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泵和溶液热交换器等组成。稀溶液在加热以前用泵将压力升高,使沸腾所产生的蒸气能够在常温下冷凝。例如,冷却水温度为35℃时,考虑到热交换器中所允许的传热温差,冷凝有可能在40℃左右发生,因此发生器内的压力必须是7.37kPa或更高一些(考虑到管道阻力等因素)。

发生器和冷凝器(高压侧)与蒸发器和吸收器(低压侧)之间的压差通过安装在相应管道上的膨胀阀或其它节流机构来保持。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这一压差相当小,一般只有

6.5~8kPa,因而采用U型管、节流短管或节流小孔即可。

离开发生器的浓溶液的温度较高,而离开吸收器的稀溶液的温度却相当低。浓溶液在未被冷却到与吸收器压力相对应的温度前不可能吸收水蒸气,而稀溶液又必须加热到和发生器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才开始沸腾,因此通过一台溶液热交换器,使浓溶液和稀溶液在各自进入吸收器和发生器之前彼此进行热量交换,使稀溶液温度升高,浓溶液温度下降。

由于水蒸气的比容非常大,为避免流动时产生过大的压降,需要很粗的管道,为避免这一点,往往将冷凝器和发生器做在一个容器内,将吸收器和蒸发器做在另一个容器内,如图3所示。也可以将这四个主要设备置于一个壳体内,高压侧和低压侧之间用隔板隔开,如图4所示。

图4 单筒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系统

1-冷凝器;2-发生器;3-蒸发器;4-吸收器;

5-热交换器;6、7、8-泵;9-U型管

综上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过程可分为两个部分:

(1)发生器中产生的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冷剂水,经U形管进入蒸发器,在低压下蒸发,产生制冷效应。这些过程与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在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中所产生的过程完全相同;

(2)发生器中流出的浓溶液降压后进入吸收器,吸收由蒸发器产生的冷剂蒸气,形成稀溶液,用泵将稀溶液输送至发生器,重新加热,形成浓溶液。这些过程的作用相当于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压缩机所起的作用。 工作过程在图上的表示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理想工作过程可以用图表示,见图5。理想过程是指工质在流动过程中没有任何阻力损失,各设备与周围空气不发生热量交换,发生终了和吸收终了的溶液均达到平衡状态。

图5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过程在

(1)发生过程 图上的表示

点2表示吸收器的饱和稀溶液状态,其浓度为

泵,压力升高到 ,压力为

,温度为 ,经过发生器 ,浓度 压力下的 ,然后送往溶液热交换器,在等压条件下温度由 升高至不变,再进入发生器,被发生器传热管内的工作蒸气加热,温度由 升高到

饱和温度 ,并开始在等压下沸腾,溶液中的水分不断蒸发,浓度逐渐增大,温度也逐渐升高,发生过程终了时溶液的浓度达到 ,温度达到 ,用点4表示。2-7表示稀溶液在溶液热交换器中的升温过程,7-5-4表示稀溶液在发生器中的加热和发生过程,所产生的水蒸气状态用开始发生时的状态(点4' )和发生终了时的状态(点3' )的平均状态点3' 表示,由于产生的是纯水蒸气,故状态 位于

(2)冷凝过程 的纵坐标轴上。

由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气(点3')进入冷凝器后,在压力 不变的情况下被冷凝器管内流动的冷却水冷却,首先变为饱和蒸气,继而被冷凝成饱和液体(点3),3'-3表示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冷却及冷凝的过程。

(3)节流过程 压力为 的饱和冷剂水(点3)经过节流装置(如U形管),压力降为(=)后进入蒸发器。节流前后因冷剂水的焓值和浓度均不发生变化,故节流后的状态点(图中未

标出)与点3重合。但由于压力的降低,部分冷剂水气化成冷剂蒸气(点 1'),尚未气化的大部分冷剂水温度降低到与蒸发压力

水盘中,因此节流前的点3表示冷凝压力 相对应的饱和温度(点1),并积存在蒸发器下的饱和水状态,而节流后的点3表示压力为 的饱和蒸气(点 )和饱和液体(点1)相混合的湿蒸气状态。

(4)蒸发过程

积存在蒸发器水盘中的冷剂水(点1)通过蒸发器泵均匀地喷淋在蒸发器管簇的外表面,吸收管内冷媒水的热量而蒸发,使冷剂水的等压、等温条件下由点1变为1',1-1'表示冷剂水在蒸发器中的气化过程。

(5)吸收过程 浓度为 、温度为 、压力为 的溶液,在自身的压力与压差作用下由发生器流至溶液热交换器,将部分热量传给稀溶液,温度降到(点8),4-8表示浓溶液在溶液热交换器中的放热过程。状态点8的浓溶液进入吸收器,与吸收器中的部分稀溶液(点2)混合,形成浓度为 、温度为 的中间溶液(点9' ),然后由吸收器泵均匀喷淋在吸收器管簇的外表面。中间溶液进入吸收器后,由于压力的突然降低,故首先闪发出一部分水蒸气,浓度增大,用点9表示。由于吸收器管簇内流动的冷却水不断地带走吸收过程中放出的吸收热,因此中间溶液便具有不断地吸收来自蒸发器的水蒸气的能力,使溶液的浓度降至

温度由 降至 , (点2)。8-9'和2-9'表示混合过程,9-2表示吸收器中的吸收过程。 假定送往发生器的稀溶液的流量为

下的流量为得到下式

、浓度为 ,浓度为 ,产生的冷剂水蒸气,剩的浓溶液出发生器。根据发生器中的质量平衡关系

,则

(1)

a称为循环倍率。它表示在发生器中每产生1kg水蒸气所需要的溴化锂稀溶液的循环量。( )称为放气范围。

上面所分析的过程是对理想情况而言的。实际上,由于流动阻力的存在,水蒸气经过挡水板时压力下降,因此在发生器中,发生压力 应大于冷凝压力 ,在加热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引起溶液浓度的降低。另外,由于溶液液柱的影响,底部的溶液在较高压力下发生,同时又由于溶液与加热管表面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的有限性,使发生终了浓溶液的浓度低于理想情况下的浓度 ,(-) 称为发生不足;在吸收器中,吸收器压力 应小于蒸发压力 ,在冷却水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它将引起稀溶液浓度的增大。由于吸收剂与被吸收的蒸气相互接触的时间很短,接触面积有限,加上系统内空气等不凝性气体存在,均降低溶液的吸收效果,吸收终了的稀溶液浓度 比理想情况下的 高,(-) 称为吸收不足。发生不足和吸收不足均会引起工作过程中参数的变化,使放气范围减少,从而影响循环的经济性。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及传热计算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计算应包括热力计算、传热计算、结构设计计算及强度校核计算等,此处仅对热力计算和传热计算的方法与步骤加以说明。

热力计算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计算是根据用户对制冷量和冷媒水温的要求,以及用户所能提供的加热热源和冷却介质的条件,合理地选择某些设计参数(传热温差、放气范围等),然后对循环加以计算,为传热计算等提供计算和设计依据。

(1)已知参数 ①制冷量 它是根据生产工艺或空调要求,同时考虑到冷损、制造条件以及运转的经济性等因素而提出。 ②冷媒水出口温度

若 它是根据生产工艺或空调要求提出的。由于 与蒸发温度

有关。下降,机组的制冷及热力系数均下降,因此在满足生产工艺或空调要求的基础上,应

大于5℃。 尽可能地提高蒸发温度。对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因为用水作制冷剂,故一般

③冷却水进口温度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决定。应当指出,尽管降低 能使冷凝压力下降,吸收效果增强,但考虑到溴化锂结晶这一特殊问题,并不是愈低愈好,而是有一定的合理范围。机组在冬季运行时尤应防止冷却水温度过低这一问题。

④加热热源温度 考虑到废热的利用、结晶和腐蚀等问题,采用0.1~0.25Mpa的饱和蒸气或75℃以上的热水作为热源较为合理。如能提供更高的蒸气压力,则热效率可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2)设计参数的选定

①吸收器出口冷却水温度1 和冷凝器的口冷却水温度2 由于吸收式制冷机采用热能作为补偿手段,所以冷却水带走的热量远大于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为了节省冷却水的消耗量,往往使冷却水串联地流过吸收器和冷凝器。考虑到吸收器内的吸收效果和冷凝器允许有较高的冷凝压力这些因素,通常让冷却水先经过吸收器,再进入冷凝器。冷却水的总温升一般取7~9℃,视冷却水的进水温度而定。考虑到吸收器的热负荷过吸收器的温升1较通过冷凝器的温升较冷凝器的热负荷为大,通2高。冷却水的总温升

。如果水源充足或加温度太低,则可采用冷却水并联流过吸收器和冷凝

器的方式,这时冷凝器内冷却水的温升可以高一些。当采取串联方式时,

(2)

(3) ②冷凝温度 及冷凝压力

(4) 冷凝温度一般比冷却水出口温度高2~5℃,即

根据 查水蒸气表求得,即

③蒸发温度及蒸发压力 蒸发温度一般比冷媒水出水温度低2~4℃。如果 要求较低,则温差取较小值,反之,取较大值,即

(5) 蒸发压力 ④吸收器内稀溶液的最低温度 吸收器内稀溶液的出口温度一般比冷却水出口温度高根据求得,即

3~5℃,取较小值对吸收效果有利,但传热温差的减小将导致所需传热面积的增大,反之亦然。

(6) ⑤吸收器压力 吸收器压力因蒸气流经挡水板时的阻力损失而低于蒸发压力。压降的大小 ,即

与挡水板的结构和气流速度有关,一般取

(7) ⑥稀溶液浓度 根据(8) 和,由溴化锂溶液的图确定,即

⑦浓溶液浓度 为了保证循环的经济性和安全可行性,希望循环的放气范围(-) 在0.03~0.06之间,因而

(9)

⑧发生器内溶液的最高温度

(10) 的关系在溴化锂溶液的

在,但由于与 发生器出口浓溶液的温度 可根据

图中确定。尽管发生出来的冷剂蒸气流经挡水板时有阻力存= 时影响甚微。一相比其数值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假定般希望 比加热温度 低10~40℃,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则有关参数应作相应的调整。较高时,温差取较大值。 ⑨溶液热交换器出口温度与 浓溶液出口温度由热交换器冷端的温差确定,如果温差应比浓度所较小,热效率虽较高,要求的传热面积仍会较大。为防止浓溶液的结晶,对应的结晶温度高10℃以上,因此冷端温差取15~25℃,即

(11) 如果忽略溶液与环境介质的热交换,稀溶液的出口温度

可根据溶液交换的热平衡式确定,

(12) 再由和 在图上确定,式中 。

⑩吸收器喷淋溶液状态 为强化吸收器的吸收过程,吸收器通常采用喷淋形式。由于进入吸收器的浓溶液量较少,为保证一定的喷淋密度,往往加上一定数量稀溶液,形成中间溶液后喷淋,虽然浓度有所降低,但因喷淋量的增加而使吸收效果增强。 假定在的浓溶液中再加入的稀溶液,形成状态为9' 的中间溶液,如图6所示,根据热平衡方程式

令 ,则

(13)

f称为吸收器稀溶液再循环倍率。它的意义是吸收1kg冷剂水蒸气需补充稀溶液的公斤数。一般,有时用浓溶液直接喷淋,即 。同样,可由混合溶液的物量平衡式求出中间溶液的浓度。即

(14) 再由 和通过图确定混合后溶液的温度 。

(3)设备热负荷计算

设备的热负荷根据设备的热平衡式求出。 ①制冷机中的冷剂水的流量

负荷确定。

冷剂水流量由已知的制冷量 和蒸发器中的单位热(15)

由图7可知

(16) ②发生器热负荷 由图8可知

(17) ③冷凝器热负荷 由图9可知

(18)

④吸收器热负荷 由图10可知

(19)

⑤溶液热交换热负荷 由图11可知

(20)

(4)装置的热平衡式、热力系数及热力完善度

若忽略泵消耗功率带给系统的热量以及系统与周围环境交换的热量,整个装置的热平衡式应为

(21)

热力系数用 表示,它反映消耗单位蒸气加热量所获得的制冷量,用于评价装置的经济性,按定义

(22)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1.0以上。

一般为0.65~0.75,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通常在

热力完善度是热力系数与同热源温度下最高热力系数的比值。假设热源温度为度为

,冷源温度为

,则最高热力系数为

,环境温

(23)

热力完善度可表示为

(24)

它反映制冷循环的不可逆程度。

(5)加热蒸气的消耗量和各类泵的流量计算

①加热蒸气的消耗量

(25)

式中 A----- 考虑热损失的附加系数,A=1.05~1.10; ―― ----- 加热蒸气焓值,kJ/kg;

―― ----- 加热蒸气凝结水焓值,kJ/kg。

②吸收器泵的流量

(26)

式中――

----- 吸收器喷淋溶液量,kg/s; ----- 喷淋溶液密度,kg/l,由图查取。

③发生器泵的流量

(27)

式中

----- 稀溶液密度,kg/l,由图查取。

④冷媒水泵的流量

(28)

式中――――

----- 冷媒水的比热容, ----- 冷媒水的进口温度,℃; ----- 冷媒水的出口温度,℃。

⑤冷却水泵的流量定。

如果冷却水是串联地流过吸收器和冷凝器,它的流量应从两方面确

对于吸收器

(29)

对于冷凝器

(30)

计算结果应为

,如果两者相差较大,说明以前假定的冷却水总温升的分配不当,

需重新假定,至两者相等为止。

⑥蒸发器泵的流量 由于蒸发器内压力很低,冷剂水静压力对蒸发沸腾过程的影响较大,

所以蒸发器做成喷淋式。为了保证一定的喷淋密度,使冷剂水均匀地润湿发器管簇的外表面,蒸发器泵的喷淋量要大于蒸发器的蒸发量,两者之比称为蒸发器冷剂水的再循环倍率,用a表示,a=10~20。蒸发泵的流量为

(31)

传热计算

(1)传热计算公式

简化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传热计算公式如下,

(32)

式中 ----- 传热面积,―― ----- 传热量,w ;

―― ----- 热交换器中的最大温差,即热流体进口和冷流体进口温度之差,℃; ――a,b ----- 常数,它与热交换器内流体流动的方式有关,具体数据见表1; ――――

----- 流体a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 ----- 流体b在换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采用公式(32)时,要求

如果有一种流体的换热过程中发生集态改变,例如冷凝器中的冷凝过程,由于此时该流体的温度没有变化,故

,公式(32)可简化为

(33)

(2)各种换热设备传热面积的计算

①发生器的传热面积 进入发生器的稀溶液处于过冷状态(点7),必须加热至饱和状态

上升到所需热量与沸腾过程中所需热量相比很小,因

(点5)才开始沸腾,由于温度从

此在传热计算时均按饱和温度计算。此外,如果加热介质为过热蒸气,其过热区放出的热

量远小于潜热,计算时也按饱和温度计算。由于加热蒸气的换热过程中发生相变,故

,相应的发生器传热面积为

(34)

式中

----- 发生器传热系数,

②冷凝器的传热面积 进入冷凝器的冷剂水蒸气为过热蒸气,因为它冷却到饱和蒸气时放

进行计算。由于冷剂

出的热量远小于冷凝过程放出的热量,故计算时仍按饱和冷凝温度水蒸气在换热过程中发生相变,故

,即

(35)

式中

----- 冷凝器传热系数,

③吸收器的传热面积 如果吸收器中的冷却水作混合流动而喷淋液不作混合流动,则

(36)

式中

----- 吸收器传热系数,

④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蒸发过程中冷剂水发生相变,,则

(37)

式中

----- 蒸发器传热系数,

⑤溶液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 由于稀溶液流量大,故水当量大,应为稀溶液在热交换

器中的温度变化。两种溶液在换热过程中的流动方式常采用逆流形式,则

(38)

式中

----- 溶液热交换传热系数,

(3)传热系数

在以上各设备的传热面积计算公式中,除传热数外,其余各参数均已在热力计算中确定。因此传热计算的实质问题是怎样确定传热系数K的问题。由于影响K值的因素很多,因此在设计计算时常根据同类型机器的试验数据作为选取K值的依据。表2列出了一些国内外产品的传热系数,供设计时参考。

由表2可见,各设备传热系数相差很大。实际上,热流密度、流速、喷淋密度、材质、管排布置方式、水质、不凝性气体量及污垢等因素均会影响传热系数的数值。目前,国内外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如对传热管进行适当的处理、提高水速、改进喷嘴结构等,使传热系数有较大的提高。设计过程中务必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再确定K值。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热力计算和传热计算举例

(1)热力计算 ①已知条件: 1)制冷量

2)冷媒水进口温度3)冷媒水进口温度

℃ ℃

4)冷却水进口温度5)加热工作蒸气压力②设计参数的选定 1)吸收器出口冷却水温度

,相对于蒸气温度

1 和冷凝器出口冷却水温度2 为了节省冷却水的消耗量,采

用串联方式。假定冷却水总的温升=8 ℃,取1 ℃,2 ℃,则

2)冷凝温度

及冷凝压力

℃,则

3)蒸发温度

及蒸发压力

℃,则

4)吸收器内稀溶液的最低温度

5)吸收器压力

假定

,则

℃,则

6)稀溶液浓度7)浓溶液浓度

由 取

图得 ,则

8)发生器内浓溶液的最高温度 由9)浓溶液出热交换器时的温度

10)浓溶液出热交换器时的焓 由11)稀溶液出热交换器的温度

图上查出

图得 ℃,则

取冷端温差

由式(1)和式(12)求得

再根据

图上查得

12)喷淋溶液的焓值和浓度 分别由式(13)和式(14)求得,计算时取

图,得

根据以上数据,确定各点的参数,其数值列于表3中,考虑到压力的数量级,表中压力单位为kPa。

③设备热负荷计算 1)冷剂水流量

由式(15)和式(16)得

2)发生器热负荷

由式(17)得

3)冷凝器热负荷

由式(18)可知

4)吸收器热负荷

由式(19)得知

5)溶液热交换器热负荷

由式(20)得

④装置的热平衡、热力系数及热力完善度 1)热平衡 吸收热量:放出热量:

十分接近,表明上面的计算是正确的。

2)热力系数 由式(22)得

3)热力完善度 冷却水的平均温度

和冷媒水平衡温度

分别为

由式

(23)

由式

(24)

⑤加热蒸气的消耗量和各类泵的流量计算 1)加热蒸气消耗量

由式

(25)

2)吸收器泵的流量

由式(26)

式中

,由

查图可得

3) 发生器泵流量

由式

(27)

式中

,由 和

查图可得

4) 冷媒水泵流量

由式

(28)

5) 冷却水泵流量

由式(29)和式

(30)

两者基本相同,表明开始假定的冷却水总温升的分配是合适的,并取6) 蒸发器泵流量

由式(31),并取a=10 ,得

(2)传热计算 ①发生器面积

由式(34),取

,则

②冷凝器传热面积

由式(35),取

,则

③吸收器传热面积

由式(36),取

,则

④蒸发器传热面积 由式(37),取 ,则

⑤溶液热交换器传热面积 由式(38),取 ,则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是:

http://www.86086.com.cn/showProduct.asp?f_id=737

冷水在蒸发器内被来自冷凝器减压节流后的低温冷剂水冷却,冷剂水自身吸收冷水热量后蒸发,成为冷剂蒸汽,进入吸收器内,被浓溶液吸收,浓溶液变成稀溶液。吸收器里的稀溶液,由溶液泵送往热交换器、热回收器后温度升高,最后进入再生器,在再生器中稀溶液被加热,成为最终浓溶液。浓溶液流经热交换器,温度被降低,进入吸收器,滴淋在冷却水管上,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蒸汽,成为稀溶液。另一方面,在再生器内,外部高温水加热溴化锂溶液后产生的水蒸汽,进入冷凝器被冷却,经减压节流,变成低温冷剂水,进入蒸发器,滴淋在冷水管上,冷却进入蒸发器的冷水。该系统由两组再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热交换器、溶液泵及热回收器组成,并且依靠热源水、冷水的串联将这两组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高温侧、低温侧溶液循环量和制冷量的最佳分配,实现温度、压力、浓度等参数在两个循环之间的优化配置,并且最大限度的利用热源水的热量,使热水温度可降到66℃。以上循环如此反复进行,最终达到制取低温冷水的目的。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水溶液为吸收剂,制取0℃以上的低温水,多用于空调系统。

溴化锂的性质与食盐相似,属盐类。它的沸点为1265℃,故在一般的高温下对溴化锂水溶液加热时,可以认为仅产生水蒸气,整个系统中没有精馏设备,因而系统更加简单。溴化锂具有极强的吸水性,但溴化锂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的,溶液的浓度不宜超过66%,否则运行中,当溶液温度降低时,将有溴化锂结晶析出的危险性,破坏循环的正常运行。溴化锂水溶液的水蒸气分压,比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小得多,故在相同压力下,溴化锂水溶液具有吸收温度比它低得多的水蒸气的能力,这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机理之一。

工作原理与循环

溶液的蒸气压力是对平衡状态而言的。如果蒸气压力为0.85kPa的溴化锂溶液与具有1kPa压力(7℃)的水蒸气接触,蒸气和液体不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溶液具有吸收水蒸气的能力,直到水蒸气的压力降低到稍高于0.85kPa(例如:0.87kPa)为止。

图1 吸收制冷的原理

0.87kPa和0.85kPa之间的压差用于克服连接管道中的流动阻力以及由于过程偏离平衡状态而产生的压差,如图1所示。水在5℃下蒸发时,就可能从较高温度的被冷却介质中吸收气化潜热,使被冷却介质冷却。

为了使水在低压下不断气化,并使所产生的蒸气不断地被吸收,从而保证吸收过程的不断进行,供吸收用的溶液的浓度必须大于吸收终了的溶液的浓度。为此,除了必须不断地供给蒸发器纯水外,还必须不断地供给新的浓溶液,如图1所示。显然,这样做是不经济的。

图2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系统 图3 双筒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系统

1-冷凝器;2-发生器;3-蒸发器;4-吸收器;5-热交换器;6-U型管;

7-防晶管;8-抽气装置;9-蒸发器泵;10-吸收器泵;11-发生器泵;12-三通阀

实际上采用对稀溶液加热的方法,使之沸腾,从而获得蒸馏水供不断蒸发使用,如图2所示。系统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泵和溶液热交换器等组成。稀溶液在加热以前用泵将压力升高,使沸腾所产生的蒸气能够在常温下冷凝。例如,冷却水温度为35℃时,考虑到热交换器中所允许的传热温差,冷凝有可能在40℃左右发生,因此发生器内的压力必须是7.37kPa或更高一些(考虑到管道阻力等因素)。

发生器和冷凝器(高压侧)与蒸发器和吸收器(低压侧)之间的压差通过安装在相应管道上的膨胀阀或其它节流机构来保持。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这一压差相当小,一般只有

6.5~8kPa,因而采用U型管、节流短管或节流小孔即可。

离开发生器的浓溶液的温度较高,而离开吸收器的稀溶液的温度却相当低。浓溶液在未被冷却到与吸收器压力相对应的温度前不可能吸收水蒸气,而稀溶液又必须加热到和发生器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才开始沸腾,因此通过一台溶液热交换器,使浓溶液和稀溶液在各自进入吸收器和发生器之前彼此进行热量交换,使稀溶液温度升高,浓溶液温度下降。

由于水蒸气的比容非常大,为避免流动时产生过大的压降,需要很粗的管道,为避免这一点,往往将冷凝器和发生器做在一个容器内,将吸收器和蒸发器做在另一个容器内,如图3所示。也可以将这四个主要设备置于一个壳体内,高压侧和低压侧之间用隔板隔开,如图4所示。

图4 单筒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系统

1-冷凝器;2-发生器;3-蒸发器;4-吸收器;

5-热交换器;6、7、8-泵;9-U型管

综上所述,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过程可分为两个部分:

(1)发生器中产生的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冷剂水,经U形管进入蒸发器,在低压下蒸发,产生制冷效应。这些过程与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在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中所产生的过程完全相同;

(2)发生器中流出的浓溶液降压后进入吸收器,吸收由蒸发器产生的冷剂蒸气,形成稀溶液,用泵将稀溶液输送至发生器,重新加热,形成浓溶液。这些过程的作用相当于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压缩机所起的作用。 工作过程在图上的表示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理想工作过程可以用图表示,见图5。理想过程是指工质在流动过程中没有任何阻力损失,各设备与周围空气不发生热量交换,发生终了和吸收终了的溶液均达到平衡状态。

图5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过程在

(1)发生过程 图上的表示

点2表示吸收器的饱和稀溶液状态,其浓度为

泵,压力升高到 ,压力为

,温度为 ,经过发生器 ,浓度 压力下的 ,然后送往溶液热交换器,在等压条件下温度由 升高至不变,再进入发生器,被发生器传热管内的工作蒸气加热,温度由 升高到

饱和温度 ,并开始在等压下沸腾,溶液中的水分不断蒸发,浓度逐渐增大,温度也逐渐升高,发生过程终了时溶液的浓度达到 ,温度达到 ,用点4表示。2-7表示稀溶液在溶液热交换器中的升温过程,7-5-4表示稀溶液在发生器中的加热和发生过程,所产生的水蒸气状态用开始发生时的状态(点4' )和发生终了时的状态(点3' )的平均状态点3' 表示,由于产生的是纯水蒸气,故状态 位于

(2)冷凝过程 的纵坐标轴上。

由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气(点3')进入冷凝器后,在压力 不变的情况下被冷凝器管内流动的冷却水冷却,首先变为饱和蒸气,继而被冷凝成饱和液体(点3),3'-3表示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冷却及冷凝的过程。

(3)节流过程 压力为 的饱和冷剂水(点3)经过节流装置(如U形管),压力降为(=)后进入蒸发器。节流前后因冷剂水的焓值和浓度均不发生变化,故节流后的状态点(图中未

标出)与点3重合。但由于压力的降低,部分冷剂水气化成冷剂蒸气(点 1'),尚未气化的大部分冷剂水温度降低到与蒸发压力

水盘中,因此节流前的点3表示冷凝压力 相对应的饱和温度(点1),并积存在蒸发器下的饱和水状态,而节流后的点3表示压力为 的饱和蒸气(点 )和饱和液体(点1)相混合的湿蒸气状态。

(4)蒸发过程

积存在蒸发器水盘中的冷剂水(点1)通过蒸发器泵均匀地喷淋在蒸发器管簇的外表面,吸收管内冷媒水的热量而蒸发,使冷剂水的等压、等温条件下由点1变为1',1-1'表示冷剂水在蒸发器中的气化过程。

(5)吸收过程 浓度为 、温度为 、压力为 的溶液,在自身的压力与压差作用下由发生器流至溶液热交换器,将部分热量传给稀溶液,温度降到(点8),4-8表示浓溶液在溶液热交换器中的放热过程。状态点8的浓溶液进入吸收器,与吸收器中的部分稀溶液(点2)混合,形成浓度为 、温度为 的中间溶液(点9' ),然后由吸收器泵均匀喷淋在吸收器管簇的外表面。中间溶液进入吸收器后,由于压力的突然降低,故首先闪发出一部分水蒸气,浓度增大,用点9表示。由于吸收器管簇内流动的冷却水不断地带走吸收过程中放出的吸收热,因此中间溶液便具有不断地吸收来自蒸发器的水蒸气的能力,使溶液的浓度降至

温度由 降至 , (点2)。8-9'和2-9'表示混合过程,9-2表示吸收器中的吸收过程。 假定送往发生器的稀溶液的流量为

下的流量为得到下式

、浓度为 ,浓度为 ,产生的冷剂水蒸气,剩的浓溶液出发生器。根据发生器中的质量平衡关系

,则

(1)

a称为循环倍率。它表示在发生器中每产生1kg水蒸气所需要的溴化锂稀溶液的循环量。( )称为放气范围。

上面所分析的过程是对理想情况而言的。实际上,由于流动阻力的存在,水蒸气经过挡水板时压力下降,因此在发生器中,发生压力 应大于冷凝压力 ,在加热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引起溶液浓度的降低。另外,由于溶液液柱的影响,底部的溶液在较高压力下发生,同时又由于溶液与加热管表面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的有限性,使发生终了浓溶液的浓度低于理想情况下的浓度 ,(-) 称为发生不足;在吸收器中,吸收器压力 应小于蒸发压力 ,在冷却水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它将引起稀溶液浓度的增大。由于吸收剂与被吸收的蒸气相互接触的时间很短,接触面积有限,加上系统内空气等不凝性气体存在,均降低溶液的吸收效果,吸收终了的稀溶液浓度 比理想情况下的 高,(-) 称为吸收不足。发生不足和吸收不足均会引起工作过程中参数的变化,使放气范围减少,从而影响循环的经济性。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及传热计算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计算应包括热力计算、传热计算、结构设计计算及强度校核计算等,此处仅对热力计算和传热计算的方法与步骤加以说明。

热力计算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计算是根据用户对制冷量和冷媒水温的要求,以及用户所能提供的加热热源和冷却介质的条件,合理地选择某些设计参数(传热温差、放气范围等),然后对循环加以计算,为传热计算等提供计算和设计依据。

(1)已知参数 ①制冷量 它是根据生产工艺或空调要求,同时考虑到冷损、制造条件以及运转的经济性等因素而提出。 ②冷媒水出口温度

若 它是根据生产工艺或空调要求提出的。由于 与蒸发温度

有关。下降,机组的制冷及热力系数均下降,因此在满足生产工艺或空调要求的基础上,应

大于5℃。 尽可能地提高蒸发温度。对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因为用水作制冷剂,故一般

③冷却水进口温度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决定。应当指出,尽管降低 能使冷凝压力下降,吸收效果增强,但考虑到溴化锂结晶这一特殊问题,并不是愈低愈好,而是有一定的合理范围。机组在冬季运行时尤应防止冷却水温度过低这一问题。

④加热热源温度 考虑到废热的利用、结晶和腐蚀等问题,采用0.1~0.25Mpa的饱和蒸气或75℃以上的热水作为热源较为合理。如能提供更高的蒸气压力,则热效率可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2)设计参数的选定

①吸收器出口冷却水温度1 和冷凝器的口冷却水温度2 由于吸收式制冷机采用热能作为补偿手段,所以冷却水带走的热量远大于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为了节省冷却水的消耗量,往往使冷却水串联地流过吸收器和冷凝器。考虑到吸收器内的吸收效果和冷凝器允许有较高的冷凝压力这些因素,通常让冷却水先经过吸收器,再进入冷凝器。冷却水的总温升一般取7~9℃,视冷却水的进水温度而定。考虑到吸收器的热负荷过吸收器的温升1较通过冷凝器的温升较冷凝器的热负荷为大,通2高。冷却水的总温升

。如果水源充足或加温度太低,则可采用冷却水并联流过吸收器和冷凝

器的方式,这时冷凝器内冷却水的温升可以高一些。当采取串联方式时,

(2)

(3) ②冷凝温度 及冷凝压力

(4) 冷凝温度一般比冷却水出口温度高2~5℃,即

根据 查水蒸气表求得,即

③蒸发温度及蒸发压力 蒸发温度一般比冷媒水出水温度低2~4℃。如果 要求较低,则温差取较小值,反之,取较大值,即

(5) 蒸发压力 ④吸收器内稀溶液的最低温度 吸收器内稀溶液的出口温度一般比冷却水出口温度高根据求得,即

3~5℃,取较小值对吸收效果有利,但传热温差的减小将导致所需传热面积的增大,反之亦然。

(6) ⑤吸收器压力 吸收器压力因蒸气流经挡水板时的阻力损失而低于蒸发压力。压降的大小 ,即

与挡水板的结构和气流速度有关,一般取

(7) ⑥稀溶液浓度 根据(8) 和,由溴化锂溶液的图确定,即

⑦浓溶液浓度 为了保证循环的经济性和安全可行性,希望循环的放气范围(-) 在0.03~0.06之间,因而

(9)

⑧发生器内溶液的最高温度

(10) 的关系在溴化锂溶液的

在,但由于与 发生器出口浓溶液的温度 可根据

图中确定。尽管发生出来的冷剂蒸气流经挡水板时有阻力存= 时影响甚微。一相比其数值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假定般希望 比加热温度 低10~40℃,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则有关参数应作相应的调整。较高时,温差取较大值。 ⑨溶液热交换器出口温度与 浓溶液出口温度由热交换器冷端的温差确定,如果温差应比浓度所较小,热效率虽较高,要求的传热面积仍会较大。为防止浓溶液的结晶,对应的结晶温度高10℃以上,因此冷端温差取15~25℃,即

(11) 如果忽略溶液与环境介质的热交换,稀溶液的出口温度

可根据溶液交换的热平衡式确定,

(12) 再由和 在图上确定,式中 。

⑩吸收器喷淋溶液状态 为强化吸收器的吸收过程,吸收器通常采用喷淋形式。由于进入吸收器的浓溶液量较少,为保证一定的喷淋密度,往往加上一定数量稀溶液,形成中间溶液后喷淋,虽然浓度有所降低,但因喷淋量的增加而使吸收效果增强。 假定在的浓溶液中再加入的稀溶液,形成状态为9' 的中间溶液,如图6所示,根据热平衡方程式

令 ,则

(13)

f称为吸收器稀溶液再循环倍率。它的意义是吸收1kg冷剂水蒸气需补充稀溶液的公斤数。一般,有时用浓溶液直接喷淋,即 。同样,可由混合溶液的物量平衡式求出中间溶液的浓度。即

(14) 再由 和通过图确定混合后溶液的温度 。

(3)设备热负荷计算

设备的热负荷根据设备的热平衡式求出。 ①制冷机中的冷剂水的流量

负荷确定。

冷剂水流量由已知的制冷量 和蒸发器中的单位热(15)

由图7可知

(16) ②发生器热负荷 由图8可知

(17) ③冷凝器热负荷 由图9可知

(18)

④吸收器热负荷 由图10可知

(19)

⑤溶液热交换热负荷 由图11可知

(20)

(4)装置的热平衡式、热力系数及热力完善度

若忽略泵消耗功率带给系统的热量以及系统与周围环境交换的热量,整个装置的热平衡式应为

(21)

热力系数用 表示,它反映消耗单位蒸气加热量所获得的制冷量,用于评价装置的经济性,按定义

(22)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1.0以上。

一般为0.65~0.75,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通常在

热力完善度是热力系数与同热源温度下最高热力系数的比值。假设热源温度为度为

,冷源温度为

,则最高热力系数为

,环境温

(23)

热力完善度可表示为

(24)

它反映制冷循环的不可逆程度。

(5)加热蒸气的消耗量和各类泵的流量计算

①加热蒸气的消耗量

(25)

式中 A----- 考虑热损失的附加系数,A=1.05~1.10; ―― ----- 加热蒸气焓值,kJ/kg;

―― ----- 加热蒸气凝结水焓值,kJ/kg。

②吸收器泵的流量

(26)

式中――

----- 吸收器喷淋溶液量,kg/s; ----- 喷淋溶液密度,kg/l,由图查取。

③发生器泵的流量

(27)

式中

----- 稀溶液密度,kg/l,由图查取。

④冷媒水泵的流量

(28)

式中――――

----- 冷媒水的比热容, ----- 冷媒水的进口温度,℃; ----- 冷媒水的出口温度,℃。

⑤冷却水泵的流量定。

如果冷却水是串联地流过吸收器和冷凝器,它的流量应从两方面确

对于吸收器

(29)

对于冷凝器

(30)

计算结果应为

,如果两者相差较大,说明以前假定的冷却水总温升的分配不当,

需重新假定,至两者相等为止。

⑥蒸发器泵的流量 由于蒸发器内压力很低,冷剂水静压力对蒸发沸腾过程的影响较大,

所以蒸发器做成喷淋式。为了保证一定的喷淋密度,使冷剂水均匀地润湿发器管簇的外表面,蒸发器泵的喷淋量要大于蒸发器的蒸发量,两者之比称为蒸发器冷剂水的再循环倍率,用a表示,a=10~20。蒸发泵的流量为

(31)

传热计算

(1)传热计算公式

简化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传热计算公式如下,

(32)

式中 ----- 传热面积,―― ----- 传热量,w ;

―― ----- 热交换器中的最大温差,即热流体进口和冷流体进口温度之差,℃; ――a,b ----- 常数,它与热交换器内流体流动的方式有关,具体数据见表1; ――――

----- 流体a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 ----- 流体b在换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采用公式(32)时,要求

如果有一种流体的换热过程中发生集态改变,例如冷凝器中的冷凝过程,由于此时该流体的温度没有变化,故

,公式(32)可简化为

(33)

(2)各种换热设备传热面积的计算

①发生器的传热面积 进入发生器的稀溶液处于过冷状态(点7),必须加热至饱和状态

上升到所需热量与沸腾过程中所需热量相比很小,因

(点5)才开始沸腾,由于温度从

此在传热计算时均按饱和温度计算。此外,如果加热介质为过热蒸气,其过热区放出的热

量远小于潜热,计算时也按饱和温度计算。由于加热蒸气的换热过程中发生相变,故

,相应的发生器传热面积为

(34)

式中

----- 发生器传热系数,

②冷凝器的传热面积 进入冷凝器的冷剂水蒸气为过热蒸气,因为它冷却到饱和蒸气时放

进行计算。由于冷剂

出的热量远小于冷凝过程放出的热量,故计算时仍按饱和冷凝温度水蒸气在换热过程中发生相变,故

,即

(35)

式中

----- 冷凝器传热系数,

③吸收器的传热面积 如果吸收器中的冷却水作混合流动而喷淋液不作混合流动,则

(36)

式中

----- 吸收器传热系数,

④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蒸发过程中冷剂水发生相变,,则

(37)

式中

----- 蒸发器传热系数,

⑤溶液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 由于稀溶液流量大,故水当量大,应为稀溶液在热交换

器中的温度变化。两种溶液在换热过程中的流动方式常采用逆流形式,则

(38)

式中

----- 溶液热交换传热系数,

(3)传热系数

在以上各设备的传热面积计算公式中,除传热数外,其余各参数均已在热力计算中确定。因此传热计算的实质问题是怎样确定传热系数K的问题。由于影响K值的因素很多,因此在设计计算时常根据同类型机器的试验数据作为选取K值的依据。表2列出了一些国内外产品的传热系数,供设计时参考。

由表2可见,各设备传热系数相差很大。实际上,热流密度、流速、喷淋密度、材质、管排布置方式、水质、不凝性气体量及污垢等因素均会影响传热系数的数值。目前,国内外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如对传热管进行适当的处理、提高水速、改进喷嘴结构等,使传热系数有较大的提高。设计过程中务必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再确定K值。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热力计算和传热计算举例

(1)热力计算 ①已知条件: 1)制冷量

2)冷媒水进口温度3)冷媒水进口温度

℃ ℃

4)冷却水进口温度5)加热工作蒸气压力②设计参数的选定 1)吸收器出口冷却水温度

,相对于蒸气温度

1 和冷凝器出口冷却水温度2 为了节省冷却水的消耗量,采

用串联方式。假定冷却水总的温升=8 ℃,取1 ℃,2 ℃,则

2)冷凝温度

及冷凝压力

℃,则

3)蒸发温度

及蒸发压力

℃,则

4)吸收器内稀溶液的最低温度

5)吸收器压力

假定

,则

℃,则

6)稀溶液浓度7)浓溶液浓度

由 取

图得 ,则

8)发生器内浓溶液的最高温度 由9)浓溶液出热交换器时的温度

10)浓溶液出热交换器时的焓 由11)稀溶液出热交换器的温度

图上查出

图得 ℃,则

取冷端温差

由式(1)和式(12)求得

再根据

图上查得

12)喷淋溶液的焓值和浓度 分别由式(13)和式(14)求得,计算时取

图,得

根据以上数据,确定各点的参数,其数值列于表3中,考虑到压力的数量级,表中压力单位为kPa。

③设备热负荷计算 1)冷剂水流量

由式(15)和式(16)得

2)发生器热负荷

由式(17)得

3)冷凝器热负荷

由式(18)可知

4)吸收器热负荷

由式(19)得知

5)溶液热交换器热负荷

由式(20)得

④装置的热平衡、热力系数及热力完善度 1)热平衡 吸收热量:放出热量:

十分接近,表明上面的计算是正确的。

2)热力系数 由式(22)得

3)热力完善度 冷却水的平均温度

和冷媒水平衡温度

分别为

由式

(23)

由式

(24)

⑤加热蒸气的消耗量和各类泵的流量计算 1)加热蒸气消耗量

由式

(25)

2)吸收器泵的流量

由式(26)

式中

,由

查图可得

3) 发生器泵流量

由式

(27)

式中

,由 和

查图可得

4) 冷媒水泵流量

由式

(28)

5) 冷却水泵流量

由式(29)和式

(30)

两者基本相同,表明开始假定的冷却水总温升的分配是合适的,并取6) 蒸发器泵流量

由式(31),并取a=10 ,得

(2)传热计算 ①发生器面积

由式(34),取

,则

②冷凝器传热面积

由式(35),取

,则

③吸收器传热面积

由式(36),取

,则

④蒸发器传热面积 由式(37),取 ,则

⑤溶液热交换器传热面积 由式(38),取 ,则


相关内容

  • RFW系列高效蒸汽型溴化锂制冷机组介绍
  • 专题研讨 RFW系列高效蒸汽型溴化锂制冷机组介绍 周贵斌1,李景富2,薛兴z (1.烟台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4000:2.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5500) .●●_-.●.-....-----.●-●●●●●●●●●------.--●-●-●-.-●---●-●●- ...

  • 溴化锂冷水机组工作原理
  • 冷水机组的工作原理 溴化锂冷水机组工作原理及分类 溴化锂溶液的特性 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水作为制冷剂用来产生冷效应,溴化锂溶液作为吸收 剂, 用来吸收产生冷效应后的冷剂蒸汽. 因此, 水和溴化锂溶液组成制冷机中的工质 对. 1. 溴化锂水溶液是由固体的 溴化锂 溶质溶解在水溶剂中而成.常压下,水 ...

  •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 1_1 先修专业基础课程 1_2 一般制冷原理 1_3 有关制冷中的能源 1_4 水为什么能作为制冷剂 1_5 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吸收剂的循环为什么能起到压缩机的作用 2_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2_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溶液循环 2_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剂循环 2_4 溴化锂吸收 ...

  • 制冷原理与设备吴业正第二版复习大全A
  • 制冷原理与设备考试复习资料 制冷技术是为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人工制冷 是指用人为的方法不断地从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吸收热量并排至环境介质(空气或水)中去,并在必要长的时间内维持所必要的低温的一门技术. 二.制冷技术的研究内容 1)研究获得低温的方法和有关机理,以及与 ...

  • 制冷原理及设备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教 案 本 任课教师:吴立志 吴小华 课程名称:制冷原理与装置 2006年1月 课程:制冷原理与设备 总学时:56学时 授课对象:热能与动力工程 授课班级:讲课内容: (一)理论教学 1 绪论 2学时 2 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3 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 4 单级压缩蒸气制冷循环 5 ...

  •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l)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组成.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和蒸气型溴冷机一样,也是由各种换热器组成,包括: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高.低温 热交换器和热水器. 直燃型机组依靠燃油和燃气直接燃烧发热作为热(2)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 ...

  • 回复 引用
  • ★考试相关资料求助★ 1.求08年真题第一天专业知识部分 2.求08年真题第二天专业案例部分 [专家答疑]09年注册专业考试模拟题真题讨论与专家答疑汇总贴 [模拟题勘误]模拟题2009年版的空调部分的勘误表(李兆坚) [模拟题勘误]2009年版注册考试模拟题 修正与解答(张锡虎) [专家答疑]:20 ...

  • 溴化锂制冷知识
  • 溴化锂机组的制冷原理 工作原理与循环 溶液的蒸气压力是对平衡状态而言的.如果蒸气压力为0.85kPa 的溴化锂溶液与具有1kPa 压力(7℃)的水蒸气接触,蒸气和液体不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溶液具有吸收水蒸气的能力,直到水蒸气的压力降低到稍高于0.85kPa (例如:0.87kPa )为止. 0.87k ...

  • 热电联产齐天扬
  • 热电联产 摘要:首先!对热电联产机组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考虑背压式和抽凝式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并网风电的滚动调度模型"然后!针对热电联产机组的特性!基于拉格朗日对偶松弛算法框架!提出了考虑风电以及其他各类机组的联合优化滚动调度算法一方面提出了主问题的迭代步长自适应修正方法以提高算法收敛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