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与研究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与研究

李正全

(滦南县坨里镇初级中学,河北唐山

摘要: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由于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以及社会各因素的干扰,难免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本文主要从青少年接受现实的能力、考试焦虑、早恋问题、人际交往障碍、沉溺网络等几个方面简述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诱导措施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虽然现在的环境比较优越,但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以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干扰,心理发育方面难免会出现如孤僻、自卑等问题。例如,最近一次对全国3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显示:做事容易紧张的有42.73%,对一些小事过于担忧的有55.92%,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冷漠的有47.41%,在心情不舒畅找不到朋友倾诉的有67.26%,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的有48.63%。

确保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认为,包括:1.良好的自我意识。2.有正常的人际交往。3.能够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4.有较强的情绪协调和控制能力。5.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笔者认为,比照以上标准,在当前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下,青少年仍然存在一些具体的心理不健康现象。针对此,我们应对症下药地采取相应的心理诱导措施加以预防和纠正。

一、接受现实能力

学生之间的差异和自己不同时期的差异总是存在的,如经济上、学习上、组织活动等方面遇到挫折时,有些学生因此而产生自卑、嫉妒的不健康心理,对这方面问题,教师主要是要让学生树立信心,接受现实,正确认识自我。自信是一种自我激励的精神力量,它能激发人潜意识释放无穷的热情、精力和智慧,它是成功的基础,也是心理健康人的核心问题。充满自信的人,在人群中总以“真实的我”的面目出现,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并以肯定的态度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成功是提高自信心的重要条件,也是医治自卑、冲出挫折的良药。为了取得成功,教师应让学生对成功抱有积极的希望,并付诸努力和拼搏;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成功是新的开始,失败孕育着新的希望。

缺乏自信的人应常对自己说“你和别人一样都有可取之处,天生我材必有用”,努力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进行成功欣赏,为获得更多的成功树立信心。

二、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青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从杭州市科委1999年被揭露的一项调查显示结果来看,在2961名被调查的大、中学生中有65%的学生对考试有厌烦感,另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处于高度紧张的考试焦虑状态,这对青少年的健康危害极大。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

预防或减轻青少年的考试焦虑,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宏观上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创造和谐、适度的学校气氛。学校坚持的是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分数第一,还是坚持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

063504)

2.调整期待水平,不要给应试者造成过高的心理压力。调

查和实验均证明,教师或父母的期待过高,是加剧应试者考试焦虑的重要原因。

3.加强考试前辅导,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应试技能。研究证明,应试者的应试技能如何与其考试焦虑水平高低有一定的关系。

三、早恋问题

中学生早恋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中学教育中的一个顽症。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我国初中生约有15%,高中生约有19%存在早恋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神秘的探奇心理、模仿心理、攀比炫耀心理、感情的寄托、依赖心理等。早恋的危害是严重的: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对身心健康十分不利;往往面临着失身或失足的危险;失恋又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

对有早恋行为的青少年学生,教师、家长应有爱心、诚心,既不宜放任不管,又不要粗暴压制,应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向他们讲明其危害。我们应防患于未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早恋数量,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在课堂中加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开设青春期性心理健课,解除中学生对性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创造男女交往的环境,引导两性学生健康交往;增强学生感情,及时了解师生动态,给他们以父母般的慈爱;要杜绝淫秽书刊及音像制品对学生的侵袭,严格防止低级、不健康格调的歌舞厅对青少年的污染。

四、人际交往障碍

孤僻行为多见于内向型的青少年,主要表现为不合群、不愿与他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心理,容易神经过敏,猜疑心重,内心感觉孤独、寂寞和空虚。孤僻个性心理缺陷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极大。究其产生原因,可能与其幼年产生创伤经验有关,如父母离异、缺少母爱,或家长、教师管教过于严厉,或教育的失误。校正孤僻个性首先要了解具有孤僻个性青少年家庭的氛围,营造温暖和谐的气氛。周围的人尤其是家长、教师对他们要倍加爱护、体贴、关怀,帮助他们从产生孤僻的根源走出来,积极鼓励他们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多参加集体和社会活动,引导他们逐渐从自我封闭的心态中解脱出来。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生活在社会上的任何一个正常人,无不需要与周围的其他人发生一定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等关系,发展社会交往对学生人生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显示思想交流和信息共享,其次是有利于身心健康,最后是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

五、沉溺网络

互联网的出现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正面影响主要是:信息海量,可以随意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信息;新闻及时,比电视、报纸快得多;可以免费查询、获得许多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明辨是非的能力;交朋友,以随时获得帮助或提供帮助。负面影响主要有:沉溺于网络,影响学习和健康;网上精华与垃圾并存,青少年自我抵御能力差,易受不良信息侵害;被坏人欺负;网恋现象。

对上述问题,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1.不沉迷上网。首先,帮助学生认识沉迷上网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教育学生有必要才上网;其次,要让学生牢记,学。

202

关于“蜕变”

陈丽萍

的思考

(绍兴市建功中学,浙江绍兴

小沁是我班一个颇引人注目的男生。学习成绩优秀,几乎每个主课老师都想让他参加学科的竞赛;体育方面,长跑是他的强项;此外,他还拉的一手好二胡。按理说,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我本可以委以重任,可我总感觉他的身上好像还缺少点什么,所以也就迟迟下不了决心。

新年过后,刚开学不久,不少学生在周记中就提到:小沁在课间休息时,经常带领几名男生在走廊上追逐、打闹;最近他们还开始边跑边跳用手去碰防盗铁门的门框,看看谁能百碰百中;几个高一点的男生甚至用双手抓住门框的铁栏杆,比比谁抓的时间长,期间喝彩声、欢呼声不断。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为此专门开了关于“课间如何文明休息”的主题班会,并且不点名地提到了最近部分男生在玩的这种危险游戏,算是对他们的一次警告。最后我们还将讨论的结果作为班规的补充内容,即日起施行。此外,考虑到小沁是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查实之后,根据班规的原先规定,扣除他相应的学期品德考核分。

原以为“课间休息风波”到此告一段落,但一天中午,德育室的老师打电话给我:午饭后的检查中,发现我班有五六个男生躲在垃圾房旁边,欺负本班的一个小个子男生,试图将他装入垃圾桶里……现在人已在德育室,让我赶紧过去。询问中得知小个子男生小陈因为个子太小,成绩又差,所以小沁他们不愿和他一起玩,可小陈却偏要跟着他们,于是小沁就想出了这么一个点子。当天晚上,我就先把小沁留了下来,让他写了情况说明书(包括事情的大致经过,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以及该作出怎样的处理等)。再经班干部讨论决定,最终对他作出班级黄牌一张的处理,期限为一个月,同时,取消他期末评优评先的资格,并将此处理意见上报德育室。

两次事件,两次处理,我也不禁开始反思:警告、黄牌虽然对小沁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所以我要寻找另外的适合他的处理方法。当时学校正在选拔奥数竞赛的苗子,小沁自然被选入其中。选拔考试前,我还特意叮嘱他,让他好好表现,争取将功补过。他也好像明白了我的意思,用力点了点头。考完后的几天,他一直闷闷不乐,下课也安分多了,不再跑跑跳跳,也不再搭理他那些昔日的好友,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位置上,给我们的感觉就像是完全换了一个人。我这才意识到这次的考试对他的打击不小,于是到竞赛老师那儿打听他的成绩,才知道为了攻其中一道难题,他最后有两道大题目都来不及做。听到这一情况,我能理解小沁这几天的反常表现了。

没有了往日的顽皮与嬉闹,小沁倒显出几分稳重与成

312000)

熟来,而这不就是小沁身上以前所缺少的东西吗?因此,我不禁突发奇想:何不趁热打铁,借此机会索性让他来个脱胎换骨。知道他最近情绪比较低落,所以我特意安排了几位同学课间跟他聊一些有意思的话题;也知道近期学习上他缺少自信,因此平时凡是他有较好表现的地方,我决不吝啬对他的赞美和表扬;课余我也多次找他谈心: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而未来却是自己的,而且接下去就是信息学竞赛的选拔,它同样是一次可以展示自己才华和实力的机会,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

之后的一段时间,小沁几乎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信息学竞赛的选拔中,而其他几个玩闹的男生由于没有了领头人,也显得安分多了。课间休息又逐渐恢复到了正常、有序的状态,并一直持续到现在。最终小沁终于替自己打了一个翻身仗,夺得了浙江省信息学竞赛(普及组)的一等奖。另外,他现在已担任了班级的劳动委员一职,而且干得很卖力。

小沁的这一蜕变,表面上看似乎是奥数竞赛选拔的失利让他成熟、稳重了不少,但事实上,在他蜕变的背后,同样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一、蜕变的关键:找准突破口

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对教师而言,关键是要找到一条或几条适合于某个学生的具体的方法。因为一旦找准了突破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反之,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复杂化,使教师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

在上面的案例中,对于小沁的两次事件,虽然作出了扣品德分和班级黄牌的处理,但是,我也意识到自己似乎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当中,更重要的是,扣分和黄牌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的行为。当我看到他因为奥数选拔考试失利而表现得那么忧郁、痛苦时,我不由地察觉到这不就是解决课间休息问题的一个好的突破口吗?因此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一边安慰他,一边积极鼓动他,让他全身心备战信息学竞赛的选拔,为自己打个翻身仗。结果自然是不负众望,而班级的课间休息一事也因小沁之前的失落心情和之后的积极备战,逐渐恢复到了正常、有序的状态。

当然,有时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可能会比较隐蔽,比较难找,这就需要教师做教育的有心人,经常思考,经常学习,经常实践,这样就会掌握许多选择突破口的方法。

二、蜕变的理念:民主与科学

魏书生老师在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提出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理念:一靠民主,二靠科学。简而言之,所谓民主,实际上就是学生自己作主;所谓科学,实际上就是系列管理制[2]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李玉栓.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36-37.

[4]莫旭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试探[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5]吴红顺,沈大山.浅谈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50-52.

[6]曾平.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反思[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1,(4):37-39.

[7]赖新生.高效学生使用互联网应注意几个问题[J].三4)2.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应引导学生浏览与自己学习、工作

和生活有关的健康网页,根据不同的年级,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的网站和网页。

3.善用网上聊天室,注重语言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有目的地进入聊天室,有选择地结交学习的朋友。

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理智地对待网上的不良诱惑,在吸取各种精华的同时自觉抵制不良东西的侵蚀。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秘书处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203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与研究

李正全

(滦南县坨里镇初级中学,河北唐山

摘要: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由于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以及社会各因素的干扰,难免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本文主要从青少年接受现实的能力、考试焦虑、早恋问题、人际交往障碍、沉溺网络等几个方面简述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诱导措施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虽然现在的环境比较优越,但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以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干扰,心理发育方面难免会出现如孤僻、自卑等问题。例如,最近一次对全国3000名大中学生的调查显示:做事容易紧张的有42.73%,对一些小事过于担忧的有55.92%,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冷漠的有47.41%,在心情不舒畅找不到朋友倾诉的有67.26%,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的有48.63%。

确保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认为,包括:1.良好的自我意识。2.有正常的人际交往。3.能够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4.有较强的情绪协调和控制能力。5.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笔者认为,比照以上标准,在当前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下,青少年仍然存在一些具体的心理不健康现象。针对此,我们应对症下药地采取相应的心理诱导措施加以预防和纠正。

一、接受现实能力

学生之间的差异和自己不同时期的差异总是存在的,如经济上、学习上、组织活动等方面遇到挫折时,有些学生因此而产生自卑、嫉妒的不健康心理,对这方面问题,教师主要是要让学生树立信心,接受现实,正确认识自我。自信是一种自我激励的精神力量,它能激发人潜意识释放无穷的热情、精力和智慧,它是成功的基础,也是心理健康人的核心问题。充满自信的人,在人群中总以“真实的我”的面目出现,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并以肯定的态度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成功是提高自信心的重要条件,也是医治自卑、冲出挫折的良药。为了取得成功,教师应让学生对成功抱有积极的希望,并付诸努力和拼搏;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成功是新的开始,失败孕育着新的希望。

缺乏自信的人应常对自己说“你和别人一样都有可取之处,天生我材必有用”,努力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并加以放大,进行成功欣赏,为获得更多的成功树立信心。

二、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青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从杭州市科委1999年被揭露的一项调查显示结果来看,在2961名被调查的大、中学生中有65%的学生对考试有厌烦感,另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处于高度紧张的考试焦虑状态,这对青少年的健康危害极大。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

预防或减轻青少年的考试焦虑,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宏观上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创造和谐、适度的学校气氛。学校坚持的是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分数第一,还是坚持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

063504)

2.调整期待水平,不要给应试者造成过高的心理压力。调

查和实验均证明,教师或父母的期待过高,是加剧应试者考试焦虑的重要原因。

3.加强考试前辅导,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应试技能。研究证明,应试者的应试技能如何与其考试焦虑水平高低有一定的关系。

三、早恋问题

中学生早恋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中学教育中的一个顽症。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我国初中生约有15%,高中生约有19%存在早恋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神秘的探奇心理、模仿心理、攀比炫耀心理、感情的寄托、依赖心理等。早恋的危害是严重的: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对身心健康十分不利;往往面临着失身或失足的危险;失恋又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

对有早恋行为的青少年学生,教师、家长应有爱心、诚心,既不宜放任不管,又不要粗暴压制,应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向他们讲明其危害。我们应防患于未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早恋数量,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在课堂中加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开设青春期性心理健课,解除中学生对性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创造男女交往的环境,引导两性学生健康交往;增强学生感情,及时了解师生动态,给他们以父母般的慈爱;要杜绝淫秽书刊及音像制品对学生的侵袭,严格防止低级、不健康格调的歌舞厅对青少年的污染。

四、人际交往障碍

孤僻行为多见于内向型的青少年,主要表现为不合群、不愿与他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心理,容易神经过敏,猜疑心重,内心感觉孤独、寂寞和空虚。孤僻个性心理缺陷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极大。究其产生原因,可能与其幼年产生创伤经验有关,如父母离异、缺少母爱,或家长、教师管教过于严厉,或教育的失误。校正孤僻个性首先要了解具有孤僻个性青少年家庭的氛围,营造温暖和谐的气氛。周围的人尤其是家长、教师对他们要倍加爱护、体贴、关怀,帮助他们从产生孤僻的根源走出来,积极鼓励他们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多参加集体和社会活动,引导他们逐渐从自我封闭的心态中解脱出来。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生活在社会上的任何一个正常人,无不需要与周围的其他人发生一定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等关系,发展社会交往对学生人生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显示思想交流和信息共享,其次是有利于身心健康,最后是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

五、沉溺网络

互联网的出现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正面影响主要是:信息海量,可以随意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信息;新闻及时,比电视、报纸快得多;可以免费查询、获得许多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明辨是非的能力;交朋友,以随时获得帮助或提供帮助。负面影响主要有:沉溺于网络,影响学习和健康;网上精华与垃圾并存,青少年自我抵御能力差,易受不良信息侵害;被坏人欺负;网恋现象。

对上述问题,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1.不沉迷上网。首先,帮助学生认识沉迷上网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教育学生有必要才上网;其次,要让学生牢记,学。

202

关于“蜕变”

陈丽萍

的思考

(绍兴市建功中学,浙江绍兴

小沁是我班一个颇引人注目的男生。学习成绩优秀,几乎每个主课老师都想让他参加学科的竞赛;体育方面,长跑是他的强项;此外,他还拉的一手好二胡。按理说,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我本可以委以重任,可我总感觉他的身上好像还缺少点什么,所以也就迟迟下不了决心。

新年过后,刚开学不久,不少学生在周记中就提到:小沁在课间休息时,经常带领几名男生在走廊上追逐、打闹;最近他们还开始边跑边跳用手去碰防盗铁门的门框,看看谁能百碰百中;几个高一点的男生甚至用双手抓住门框的铁栏杆,比比谁抓的时间长,期间喝彩声、欢呼声不断。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为此专门开了关于“课间如何文明休息”的主题班会,并且不点名地提到了最近部分男生在玩的这种危险游戏,算是对他们的一次警告。最后我们还将讨论的结果作为班规的补充内容,即日起施行。此外,考虑到小沁是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查实之后,根据班规的原先规定,扣除他相应的学期品德考核分。

原以为“课间休息风波”到此告一段落,但一天中午,德育室的老师打电话给我:午饭后的检查中,发现我班有五六个男生躲在垃圾房旁边,欺负本班的一个小个子男生,试图将他装入垃圾桶里……现在人已在德育室,让我赶紧过去。询问中得知小个子男生小陈因为个子太小,成绩又差,所以小沁他们不愿和他一起玩,可小陈却偏要跟着他们,于是小沁就想出了这么一个点子。当天晚上,我就先把小沁留了下来,让他写了情况说明书(包括事情的大致经过,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以及该作出怎样的处理等)。再经班干部讨论决定,最终对他作出班级黄牌一张的处理,期限为一个月,同时,取消他期末评优评先的资格,并将此处理意见上报德育室。

两次事件,两次处理,我也不禁开始反思:警告、黄牌虽然对小沁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所以我要寻找另外的适合他的处理方法。当时学校正在选拔奥数竞赛的苗子,小沁自然被选入其中。选拔考试前,我还特意叮嘱他,让他好好表现,争取将功补过。他也好像明白了我的意思,用力点了点头。考完后的几天,他一直闷闷不乐,下课也安分多了,不再跑跑跳跳,也不再搭理他那些昔日的好友,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位置上,给我们的感觉就像是完全换了一个人。我这才意识到这次的考试对他的打击不小,于是到竞赛老师那儿打听他的成绩,才知道为了攻其中一道难题,他最后有两道大题目都来不及做。听到这一情况,我能理解小沁这几天的反常表现了。

没有了往日的顽皮与嬉闹,小沁倒显出几分稳重与成

312000)

熟来,而这不就是小沁身上以前所缺少的东西吗?因此,我不禁突发奇想:何不趁热打铁,借此机会索性让他来个脱胎换骨。知道他最近情绪比较低落,所以我特意安排了几位同学课间跟他聊一些有意思的话题;也知道近期学习上他缺少自信,因此平时凡是他有较好表现的地方,我决不吝啬对他的赞美和表扬;课余我也多次找他谈心: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而未来却是自己的,而且接下去就是信息学竞赛的选拔,它同样是一次可以展示自己才华和实力的机会,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

之后的一段时间,小沁几乎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信息学竞赛的选拔中,而其他几个玩闹的男生由于没有了领头人,也显得安分多了。课间休息又逐渐恢复到了正常、有序的状态,并一直持续到现在。最终小沁终于替自己打了一个翻身仗,夺得了浙江省信息学竞赛(普及组)的一等奖。另外,他现在已担任了班级的劳动委员一职,而且干得很卖力。

小沁的这一蜕变,表面上看似乎是奥数竞赛选拔的失利让他成熟、稳重了不少,但事实上,在他蜕变的背后,同样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一、蜕变的关键:找准突破口

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对教师而言,关键是要找到一条或几条适合于某个学生的具体的方法。因为一旦找准了突破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反之,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复杂化,使教师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

在上面的案例中,对于小沁的两次事件,虽然作出了扣品德分和班级黄牌的处理,但是,我也意识到自己似乎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当中,更重要的是,扣分和黄牌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的行为。当我看到他因为奥数选拔考试失利而表现得那么忧郁、痛苦时,我不由地察觉到这不就是解决课间休息问题的一个好的突破口吗?因此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一边安慰他,一边积极鼓动他,让他全身心备战信息学竞赛的选拔,为自己打个翻身仗。结果自然是不负众望,而班级的课间休息一事也因小沁之前的失落心情和之后的积极备战,逐渐恢复到了正常、有序的状态。

当然,有时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可能会比较隐蔽,比较难找,这就需要教师做教育的有心人,经常思考,经常学习,经常实践,这样就会掌握许多选择突破口的方法。

二、蜕变的理念:民主与科学

魏书生老师在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提出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理念:一靠民主,二靠科学。简而言之,所谓民主,实际上就是学生自己作主;所谓科学,实际上就是系列管理制[2]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李玉栓.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36-37.

[4]莫旭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试探[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5]吴红顺,沈大山.浅谈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50-52.

[6]曾平.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反思[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1,(4):37-39.

[7]赖新生.高效学生使用互联网应注意几个问题[J].三4)2.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应引导学生浏览与自己学习、工作

和生活有关的健康网页,根据不同的年级,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的网站和网页。

3.善用网上聊天室,注重语言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有目的地进入聊天室,有选择地结交学习的朋友。

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理智地对待网上的不良诱惑,在吸取各种精华的同时自觉抵制不良东西的侵蚀。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秘书处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203


相关内容

  • 篮球运动中常见损伤发生的原因分析
  • 篮球运动中常见损伤发生的原因分析 摘要: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掷等多种多样动伤所组成的快速.激烈.多变.综合性体育运动,这项运动深受广大学生和体育爱好者的喜爱.然而由于篮球运动的特点,使得篮球运动存在较多的运动损伤危险.本文通过对造成篮球运动的损伤机理和损伤原因以及损伤发生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如何做好预 ...

  • [社区护理学]第3版 教学大纲
  • 课程名称:社区护理学(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社区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社区护理学是在护理学.医学.社会学.公共卫生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为适应居民的健康需求,在护理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社 ...

  • 论文小学田径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 小学田径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田径运动是"体育之母",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它能全面地.有效地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对其他各项运动技术的发展和成绩的提高都有较好的作用.田径教学的"走.跑.跳.投"贯穿着整个小学的体育教学,具有极高的锻炼价值和教 ...

  •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 引子: 1.工作中的误区:道德问题还是心理问题?(什么原因造成的?) 案例:你怎么是这样? 2.问题呈现:数据 (1)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的课题组在对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不同地区抽样选取16472名中 ...

  • 儿少卫生学大纲
  • 绪论 学习目标 1. 掌握儿少卫生学的概念 2.熟悉儿少卫生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儿少卫生学的研究目的:研究儿少健康影响因素,趋利避害,保护. ...

  • 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 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少年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少年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 理发展水平较低, 理发展水平较低,思维形式由形象思维 向抽象思维发展, 向抽象思维发展,但形象思维仍占优势 地位.好奇心.模仿力强,情绪化较强, 地位.好奇心.模仿力强,情绪化较强, 情感.理智水平较低, 情感. ...

  • 三下乡调查报告1
  • 关爱贫弱人群眼部健康,传播科学保健护眼法宝 ----湛江市贫弱人群眼部健康及护眼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临床学院07级 王发 李慧敏 梁文倩 赖本聪 摘要:本次活动对提高提高贫弱人群的护眼意识,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并通过资料分析了解到了贫弱人群视力的情况,经济环境和护眼意识与各种 ...

  • 北师大网络教育少年儿童法律保护2014.12期末资料
  • 0145<少年儿童法律保护>2014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 考试说明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二. 复习重点内容 绪论 1.少年儿童立法的类型(常见题型:名词解释) (1)按照法系 ...

  • 小学生常见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及辅导
  • 小学生常见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及辅导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群体背景中.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共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而不良的人际关系是导致个体身心疾病的主要诱因.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又是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如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