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用心灵去倾听教案

班级

主备课人:姚 绘 上课人

上课日期 月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12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有关词语,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

的交往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学习 带来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感受心灵的美 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教 学 过 程 个人增减栏

一、导入新课 1.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12.用心灵去倾听。 3.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究,展示学习成果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至少约 10 分钟。要求: 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 示。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生 1:我积累的词语有“着迷”、“ 密语”、“ 谋面”…… 生 2 我知道“着迷”的意思是“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 弃的爱好”。 ………… (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 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 1.我会读(读重点句或段)。 2.我会悟。生 1:我画的句子是“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 不由得放声大哭。”从这句话中,我知道“我”在玩耍的时 候,手指被锤子砸伤了,非常希望得到帮助,只好把希望寄 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 生 2: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 生 3:我感受较深的句子是“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 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从这句话中让我感受到在作者的 记忆中,苏珊是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苏珊面对作者一个个 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 题,一遍遍地向作者解释。” 3.交流练笔。

4.感悟写法 a.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选取一些平凡的琐事来表 现人物品质,语言朴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读来真实可 信,生动感人。 b.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 如,第十四自然段“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 么拼写吗”与第七自然段“‘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照 应;第十五自然段“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 指已经好了’”与第五自然段“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 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

照应;最后一段“汤 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第十自然段“你知道吗, 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照应。这样 写,使得全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教师及时对学生展示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对重点给予点 拨、疏导。(要求:没有展示的同学可做补充、答疑、记录) (三)创作性展示 1.展示个性谈感受。 2.展示创造性朗读。 三、激发知识冲突,解决问题 1.苏珊为什么要留言?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 (怕我伤 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2.“我”和苏珊是怎样交往的?(先讨论,然后汇报,师 出示课件) 四、知识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 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 孩子的善良品质,你们还知道身边有谁在帮助谁吗?在小组 说说。 2.课外找一找有关相互关心的文章读读,相互交流交 流,如曹文轩的《根鸟》 、瑞士作家斯比丽的《小海蒂》等。 3.搜集关于美好心灵的诗句或名言。 小结: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 的心灵深处扎根!

教学随想: 教学随想:

班级

主备课人:姚 绘 上课人

上课日期 月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12 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有关词语,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

的交往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体验学习 带来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感受心灵的美 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教 学 过 程 个人增减栏

一、导入新课 1.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12.用心灵去倾听。 3.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究,展示学习成果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至少约 10 分钟。要求: 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 示。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生 1:我积累的词语有“着迷”、“ 密语”、“ 谋面”…… 生 2 我知道“着迷”的意思是“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 弃的爱好”。 ………… (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 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 1.我会读(读重点句或段)。 2.我会悟。生 1:我画的句子是“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 不由得放声大哭。”从这句话中,我知道“我”在玩耍的时 候,手指被锤子砸伤了,非常希望得到帮助,只好把希望寄 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 生 2: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 生 3:我感受较深的句子是“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 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从这句话中让我感受到在作者的 记忆中,苏珊是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苏珊面对作者一个个 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 题,一遍遍地向作者解释。” 3.交流练笔。

4.感悟写法 a.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选取一些平凡的琐事来表 现人物品质,语言朴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读来真实可 信,生动感人。 b.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 如,第十四自然段“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 么拼写吗”与第七自然段“‘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照 应;第十五自然段“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 指已经好了’”与第五自然段“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 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

照应;最后一段“汤 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第十自然段“你知道吗, 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照应。这样 写,使得全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教师及时对学生展示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对重点给予点 拨、疏导。(要求:没有展示的同学可做补充、答疑、记录) (三)创作性展示 1.展示个性谈感受。 2.展示创造性朗读。 三、激发知识冲突,解决问题 1.苏珊为什么要留言?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 (怕我伤 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2.“我”和苏珊是怎样交往的?(先讨论,然后汇报,师 出示课件) 四、知识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 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 孩子的善良品质,你们还知道身边有谁在帮助谁吗?在小组 说说。 2.课外找一找有关相互关心的文章读读,相互交流交 流,如曹文轩的《根鸟》 、瑞士作家斯比丽的《小海蒂》等。 3.搜集关于美好心灵的诗句或名言。 小结: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 的心灵深处扎根!

教学随想: 教学随想:


相关内容

  • 六年级语文上册[12.用心灵去倾听]教案
  • 12*.用心灵去倾听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医院.商场.银行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 ...

  • 用心灵去倾听教案
  •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读题. 说说什么是倾听?读题后你想知道什么?(谁用心灵去倾听?我想知道怎样才能用心灵去倾听?) ...

  • 班会教案--[学会倾听]
  • 班会课教案 <学会倾听--高中生人际交往心理教育Ⅰ>教学设计 设计者信息 教学设计主体 课题名:学会倾听 教学理念: 经历了人生中两次重大考试--小考.中考之后,高一.二年级学生进入了人生一个重要的历程--高中阶段,开始另一阶段全新的学习.这就要求学生脱离小学.初中时代有老师全天候.事无 ...

  • 人教版六上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 课题:9.穷 人 授课时间 :2013年9月 27日 教案序号:24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2.把握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3.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学习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 ...

  • [交往讲艺术]教案
  •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鲁教版初二下册) <交往讲艺术>教案 [教学依据] 发展学生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懂得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和学会赞美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倾听.表达和赞美的技巧. [教材分析 ...

  • 王崧舟专题讲座:诗意语文的对话策略(一)
  • 引子: 在炎热六月的里,教科语文之家UC网络教研室将开展王崧舟课例研讨--"感悟唯美课堂 ,品味诗意语文."现在我收集他的讲座以便细细品味王老师的教学魅力. 正题: 诗意语文进入实战状态下的是对话,崔峦也说过对话在课堂中地位.对话,有人说是预设和生成,不彻底,应该是对话.好课和劣 ...

  •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
  • <明天不封阳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及形象化的议论作用. 2.引导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3.引导学生认识到"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迫切性.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及形象化的议论作用.引导学生进行人与自然关 ...

  • [致大海]教学设计1-教学教案
  •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绪. 把握本诗的感情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 教学方法: 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诵,体味诗人的思 ...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 韩桥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欣赏课教案 教学内容:1倾听心灵的声音 2养花 教学要求:1懂得老铁匠要砸掉价值200万元紫砂壶的原因. 2理解宁静的心灵对人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养花的乐趣. 4欣赏老舍质朴的文风,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1懂得老铁匠要砸掉价值2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