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物理化学学报]征稿简则

《物理化学学报》征稿简则

《物理化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主办、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 月刊, 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刊载物理化学领域具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 从1997年起被SCI 收录.

1 文稿形式

1.1 通讯(快报): 以短文形式快速报导有重要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

1.2 研究论文: 报导学术价值明显、有创新的系统性研究成果.

1.3 综述: 结合自己的系统研究, 对物理化学某个分支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做综合评述. 建

议全文超过10000字, 引用参考文献多于100条.

2 文稿准备

2.1 文稿可用英文或中文撰写, 推荐用英文撰写. 为便于国内外数据库收录和审稿, 中、英文稿均

需有中、英文题目, 作者姓名与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文稿请注明中图分类号.

2.1.1 文章题目宜简单明确, 能突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独特之处, 中、英文题目含义应一致; 文题

中尽量避免使用„研究、探讨、初探‟等词语. 英文题目实义词的首字母用大写, 其余小写.

2.1.2 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 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 双名两字之间加连字符, 如OUYANG

Guo-Bin (欧阳国宾); 请在通讯联系人姓名右上方标注*号. 作者的署名及顺序以投稿时文稿上标注的为准. 作者英文单位使用全称, 不用缩写.

2.1.3 请在文章首页脚注中给出通讯联系人的Email 地址和电话; 稿件所及工作若有基金资助, 请

在首页脚注以中、英文注明项目准确的基金名称及批准号.

2.1.4 中英文摘要按照“拥有与文章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则, 应能简明、确切地阐述文章的创新

性内容, 给出研究目的(有时可省略) 、方法、重要的结果和主要结论; 但不宜对文章内容和结论进行评价或评论, 不宜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 不宜简单重复题目中已有的信息; 不推荐在摘要中引用文献, 除非文章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发表的结果. 摘要中尽量不使用复杂化学结构式、图片和公式. 英文摘要的含义应与中文摘要一致, 但不应逐字翻译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尽量使用简单句, 避免使用复句套复句的超长语句, 推荐篇幅为200−400个单词.

2.1.5 英文关键词需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并有5−8个关键词, 尽可能不使用题目中已有的词.

2.1.6 前言部分讨论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文献已报道的结果, 不宜简单描述某某做了什么、得到什么

结果和结论, 而应进行有深度的归纳和总结. 前言需清楚并简明地说明研究目的、重要性、创新性和对该领域的新贡献, 但不需要在前言中交代具体的结果或结论.

2.1.7 为便于感兴趣的读者重复实验(计算) 结果: 实验部分应交代足够的实验细节以及可能存在的

危险; 特殊试剂需要给出厂家和纯度, 常用试剂只需给出纯度; 主要仪器需要给出厂家和型号以及主要的实验参数; 计算部分应交代计算所用程序、计算步骤、计算方法以及所用参数.

2.1.8 结果与讨论部分应准确地呈现主要结果, 并注意数据之间以及数据与文字之间的逻辑一致性.

应结合文献结果进行有深度的讨论, 而不仅仅是描述结果, 建议讨论结果的重要性并能与前言中提出的问题相呼应.

2.1.9 结论部分给出研究取得的结论, 可适当评论结果的意义以及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专业术语的缩略语、略称或代号, 在首次出现时需注明其全称或加以说明.

2.3 文稿中的物理量(量符号需用斜体) 与单位推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表述. 出现组合单位时, 请在单位与单位之间加点乘符号, 如J·K −1·mol −1. 物理量如需加注上、下角标说明时, 其字符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 如: S BET 、r n 等.

2.4 文内较长或需突出的公式, 推荐单独占一行并居中. 有机化合物及一般配合物尽量不写结构

式, 尤其是在行文及表格中使用时, 请采用简单的化学式或以适当的化学名称表示. 对一些复杂的结构式, 可将该化合物作为图编号, 正文及表格中使用其编号.

2.5 行文内书写含分数式的公式时, 请用斜分数线, 如ΔS =Q r /T , θ=b /(1+b ). 带根号的公式, 请用幂

的形式表示, 如F (α)=1−(1−α) −1/2. 较复杂的e 为底的指数, 以exp 形式表示, 如exp(−E a /RT ).

2.6 推荐文稿用WORD 录排, 小四号字, 中文用宋体, 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颜色选为黑

色, 文题和节标题加粗, 1.5倍行距. 请尽量不要使用公式编辑器输入简单的字母、符号和公式. 希腊字母(如α, β)请直接插入相应的字母, 不要用英文字母(a, b)变换成Symbol 符号(α, β), 以避免因转换字体使其不能正常显示. 文稿通栏排版.

2.7 图表

2.7.1 图、表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 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 图1、图2、图3…, 表1、表

2、表3…), 并且所有图、表均应在正文中被提及.

2.7.2 为便于国外读者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图、表应具有自明性; 图、表有对应的中英文图题、表

题(英文文章不需要中文图题、表题), 图题、表题应尽量简短, 将说明性文字以及对图表中使用的符号的解释说明放在图注、表注中; 图注、表注及图表中的各项表述只使用英文.

2.7.3 图可用*.TIF、*.JPG、*.PCX、*.BMP等格式, 推荐优先使用*.TIF. 曲线图推荐用Origin 做

图, 并将Origin 原图插到Word 文档中, 无须转换为JPG 或TIF 图. 单栏图片最大尺寸为8 cm ⨯20 cm, 通栏最大尺寸为17 cm ⨯20 cm, 通栏的宽应大于 10.5 cm. 图的分辨率宜达到或超过如下标准: 黑白曲线图600 dpi, 灰度图300 dpi, 彩色图300 dpi.

2.7.4 图应墨黑线匀、曲线位置适中美观, 曲线的粗细是坐标轴的2倍. 图中曲线达两条以上而需加

以区别者, 推荐以字母编号, 图中的数字、字母等一律用Arial 字体. 图中坐标刻度线应朝向图内. 照片要求层次分明, 有足够的反差; 显微图片应标明尺寸比例.

2.7.5 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 表格栏目要配置适当.

2.7.6 图的坐标及表头栏目, 使用该物理量的符号(勿使用复杂的英文全称) 与其单位符号的比值,

如ΔG / (kJ·mol −1) 、T / K、t / s, 图的坐标分度及表内只列数值.

2.7.7 文中图、表应是表达文章主题所必须的, 同一批实验数据不应重复表述于图、表中, 更不能为

增加篇幅, 而将与文章主题无关的图、表放在文章中. 若一些图、表对文章主题有辅助作用, 可只作为„Supporting Information‟发布到网站.

2.7.8 请尽量提供彩色图片, 以利制作彩色PDF 文档. 用Word 软件处理图文混排的文章时, 最好

将图以嵌入方式插入文章中相应的位置, 以免图片发生不可预知的移动.

2.8 参考文献

2.8.1 为便于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中文文献均以英、中对照形式著录. 每条文献的作者全部照录, 不

可省略. 引用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类期刊最近刊出的文章, 能突显出文稿内容对物理化学学报读者的重要性. 请恰当引用国内刊物以及您自己的前期工作.

2.8.2 文献著录等效采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B/C的格式, 在使用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等软件插入和管理文献时, 请选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B/C的文献样式. 以下是具体示例, 更详细情况可参考The ACS Style Guide.

2.8.3 文献按在文中(包括图、表中引用的文献) 出现的先后顺序从„1‟开始编号, 在句子中的适当位

置以不加括号的上标形式标注, 句子或从句的引用, 将文献编号放在标点符号的后面(如…取得了进展, 1,2), 提及被引作者时, 将编号放在被引作者姓后; 2位作者的文献将2位作者都列出(如张文兰和李奇思3), 3位以上作者, 只列出„第1作者+等‟, 引用同一责任作者的多篇文献, 以„责任作者+其合作者(或同事) ‟形式表示(如王武与其合作者2,4-6); 引用多篇文献以逗号分开, 中间不加空格, 3篇以上连续文献, 以一字线连接首、末文献编号; 文献列表中将文献编号放在圆括号中(如(8)).

2.8.4 期刊: 按 “作者. 缩写刊名 年, 卷, 页. ” 顺序著录. 对每期页码从1编号的期刊, 以„(期号)‟

形式给出期号; 对于增刊, 在卷号后, 以„(Suppl. 期号)‟形式给出期号; 对没有卷号的期刊, 以„No. 期号‟形式给出期号; 期号均放在卷号后, 并与卷号之间留一空格. 刊名缩写参照CASSI, 即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 Source Index, 也可从SCI 网站(isiknowledge.com/jcr)查询SCI 收录期刊的ISO 缩写形式.

例1 Zhong, A. G.; Huang, L.; Li, B. L.; Jiang, H. J.; Liu, S. B. Acta Phys. -Chim. Sin. 2010, 26,

2763. [钟爱国, 黄 凌, 李佰林, 蒋华江, 刘述斌.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 2763.]

2.8.5 专著、译著: 按 “著者. 著作名, 版本; 出版者: 出版地, 出版年; 卷, 页码范围. ” 顺序著录.

例2 Schmickler, W.; Santos, E. Interfacial Electrochemistry, 2nd ed.; Springer: Heidelberg, 2010;

pp 99–113.

例3 Oyama, M.; Umar, A. A.; Zhang, J. D. Recent Advances in Metal Nanoparticle-Attached

Electodes. In Advanced Nanomaterials; Geckeler, K. E., Nishide, H. Eds.; Wiley: San Francisco, 2010; pp 171–188.

例4 Casser, R. P. H. An Introduction to Chemisorption and Catalysis by Metal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Beijing, 1991; pp 228−241; translated by Zhao, B. Y., Wu, N. Z., Bu, N. Y. [Casser, R. P. H. 金属的化学吸附和催化作用导论. 赵璧英, 吴念祖, 卜乃瑜,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228−241.]

2.8.6 会议论文: 会议文集必须为正式出版物方能列为参考文献. 须按 “著者. 题名. In 文集名, 会

议名, 会址, 开会时间; 编者, Eds.; 出版者: 出版地, 出版年; 页码范围. ” 顺序著录.

例5 Zhao, X. S.; Ugliengo, P. Cataluminescence Performance on Catalysts of Graphene Supported

Platinum. In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Surfaces, 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Trieste, Italy, Sept 13−20, 2008; Zecchina, G., Cost, P., Morterra, D., Eds.; Elsevier: Amsterdam, 2009.

2.8.7 专利: 按 “著者. 专利题名. 专利号,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 顺序著录.

例6 Li, X. H.; Geng, W. G .; Pan, W. P.; Duan, H. L. Synthesis of 1-Diester-3-alkylimidazolium

Ionic Liquids. CN Patent 10 032 669.X, 2005-01-04. [李雪辉, 耿卫国, 潘微平, 段红丽. 1-双酯基-3-烷基咪唑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 CN10 032 669.X[P]. 2005-01-04.]

例7 Jantschoff, K.; Lensen, F. C.; Kiudrowski, P.; Mossing, W. Pt/FTO Counter Electrode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Prepared by Sputtering-Displacement. Eur. Pat. Appl. 7458483, 2009.

2.8.8 学位论文: 按 “著者. 题名. 学位, 授予单位名称, 授予单位所在地, 授予时间. ” 顺序著录.

例8 Liao, W. Study on Novel Protein Chip and Biosensors Based on FTIR-ATR. Ph. D. Dissert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2005. [廖 玮. 新型蛋白质芯片及基于全反射红外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 北京: 北京大学, 2005.]

2.8.9 电子文献: 按 “作者. 题名. 获取或访问路径 (访问日期). ” 顺序著录.

例9 Welcome to Acta Phys Chim Sin. http://www.whxb.pku.edu.cn/EN/volumn/current.shtml

(accessed Oct 27, 2010).

2.8.10 软件: 按 “著者. 软件名, 版本; 出版者: 出版地, 出版年. ” 顺序著录.

例10 Frisch, M. J.; Trucks, G. W.; Schlegel, H. B.; et al. Gaussian 03, Revision A.01; Gaussian Inc.:

Pittsburgh, PA, 2003.

3 投 稿

3.1 可通过网上在线投稿(www.whxb.pku.edu.cn)或Email([email protected])投稿.

3.2 请随文稿附短函(Cover Letter) 说明文章的亮点(创新点), 通讯联系人(应为本文学术负责人或

单位相对稳定的人员) 及所有作者的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及邮编、电话、Email 、传真), 推荐三个以上的专家审稿, 并声明单位和作者署名无争议. 有外籍人士署名的稿件, 需附该人士同意在我刊发表此稿件的信函(或Email).

4 稿件的审理和费用

4.1 收到稿件1周内对稿件进行初审, 并通过Email 将初审结果通知作者. 请按通知要求提交经全

体作者签署并由通讯作者单位审查盖章的版权授权书. 同行评审平均周期为21天, 但有时因审稿专家非常忙, 评审时间会比较长, 但一般不会超过10周. 经审理拟刊用的稿件, 责任编辑将同行评审结果和格式方面的修改建议一起返给作者.

4.2 从2008年起停止收取稿件评审费(注册费).

4.3 提请作者校对清样时通知交纳版面费: 收费标准100元/印刷版面; 若需彩色印刷, 每印刷版

面另收300元印刷成本费. „邀请稿‟以及录用为„通讯‟的稿件免收版面费; 确实有困难的作者可申请减免版面费. 期刊印出后, 赠送当期期刊2本和精装抽印本10份.

物理化学学报开户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海淀西区支行

户名: 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

帐号: [***********]8(信汇单上请注明联系人姓名和稿件编号)

4.4 我刊刊发的文章被文摘类刊物及检索机构(如ISI 、CA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无偿收摘, 全文电

子版在我刊网站和期刊全文数据库网上公布(如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维普全文电子期刊、中国台湾CEPS). 如有异议, 请在投稿时事先声明.

4.5 按审稿意见修改并经进一步审核和加工后, 文稿将进入发排和组版状态(可登陆投稿系统查

询), 若需录用证明, 请与责任编辑联系.

5 通讯地址: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 100871

服务热线: +86-10-62751724, 62756388, Fax: +86-10-62756388, Email: [email protected]

刊物网址: http://www.whxb.pku.edu.cn(亦可从北京大学主页中的科学研究/学术期刊页面进入)

《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

2010年11月

《物理化学学报》征稿简则

《物理化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主办、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 月刊, 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刊载物理化学领域具有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 从1997年起被SCI 收录.

1 文稿形式

1.1 通讯(快报): 以短文形式快速报导有重要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

1.2 研究论文: 报导学术价值明显、有创新的系统性研究成果.

1.3 综述: 结合自己的系统研究, 对物理化学某个分支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做综合评述. 建

议全文超过10000字, 引用参考文献多于100条.

2 文稿准备

2.1 文稿可用英文或中文撰写, 推荐用英文撰写. 为便于国内外数据库收录和审稿, 中、英文稿均

需有中、英文题目, 作者姓名与单位, 摘要, 关键词. 文稿请注明中图分类号.

2.1.1 文章题目宜简单明确, 能突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独特之处, 中、英文题目含义应一致; 文题

中尽量避免使用„研究、探讨、初探‟等词语. 英文题目实义词的首字母用大写, 其余小写.

2.1.2 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 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 双名两字之间加连字符, 如OUYANG

Guo-Bin (欧阳国宾); 请在通讯联系人姓名右上方标注*号. 作者的署名及顺序以投稿时文稿上标注的为准. 作者英文单位使用全称, 不用缩写.

2.1.3 请在文章首页脚注中给出通讯联系人的Email 地址和电话; 稿件所及工作若有基金资助, 请

在首页脚注以中、英文注明项目准确的基金名称及批准号.

2.1.4 中英文摘要按照“拥有与文章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则, 应能简明、确切地阐述文章的创新

性内容, 给出研究目的(有时可省略) 、方法、重要的结果和主要结论; 但不宜对文章内容和结论进行评价或评论, 不宜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 不宜简单重复题目中已有的信息; 不推荐在摘要中引用文献, 除非文章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发表的结果. 摘要中尽量不使用复杂化学结构式、图片和公式. 英文摘要的含义应与中文摘要一致, 但不应逐字翻译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尽量使用简单句, 避免使用复句套复句的超长语句, 推荐篇幅为200−400个单词.

2.1.5 英文关键词需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并有5−8个关键词, 尽可能不使用题目中已有的词.

2.1.6 前言部分讨论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文献已报道的结果, 不宜简单描述某某做了什么、得到什么

结果和结论, 而应进行有深度的归纳和总结. 前言需清楚并简明地说明研究目的、重要性、创新性和对该领域的新贡献, 但不需要在前言中交代具体的结果或结论.

2.1.7 为便于感兴趣的读者重复实验(计算) 结果: 实验部分应交代足够的实验细节以及可能存在的

危险; 特殊试剂需要给出厂家和纯度, 常用试剂只需给出纯度; 主要仪器需要给出厂家和型号以及主要的实验参数; 计算部分应交代计算所用程序、计算步骤、计算方法以及所用参数.

2.1.8 结果与讨论部分应准确地呈现主要结果, 并注意数据之间以及数据与文字之间的逻辑一致性.

应结合文献结果进行有深度的讨论, 而不仅仅是描述结果, 建议讨论结果的重要性并能与前言中提出的问题相呼应.

2.1.9 结论部分给出研究取得的结论, 可适当评论结果的意义以及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专业术语的缩略语、略称或代号, 在首次出现时需注明其全称或加以说明.

2.3 文稿中的物理量(量符号需用斜体) 与单位推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表述. 出现组合单位时, 请在单位与单位之间加点乘符号, 如J·K −1·mol −1. 物理量如需加注上、下角标说明时, 其字符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 如: S BET 、r n 等.

2.4 文内较长或需突出的公式, 推荐单独占一行并居中. 有机化合物及一般配合物尽量不写结构

式, 尤其是在行文及表格中使用时, 请采用简单的化学式或以适当的化学名称表示. 对一些复杂的结构式, 可将该化合物作为图编号, 正文及表格中使用其编号.

2.5 行文内书写含分数式的公式时, 请用斜分数线, 如ΔS =Q r /T , θ=b /(1+b ). 带根号的公式, 请用幂

的形式表示, 如F (α)=1−(1−α) −1/2. 较复杂的e 为底的指数, 以exp 形式表示, 如exp(−E a /RT ).

2.6 推荐文稿用WORD 录排, 小四号字, 中文用宋体, 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颜色选为黑

色, 文题和节标题加粗, 1.5倍行距. 请尽量不要使用公式编辑器输入简单的字母、符号和公式. 希腊字母(如α, β)请直接插入相应的字母, 不要用英文字母(a, b)变换成Symbol 符号(α, β), 以避免因转换字体使其不能正常显示. 文稿通栏排版.

2.7 图表

2.7.1 图、表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 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 图1、图2、图3…, 表1、表

2、表3…), 并且所有图、表均应在正文中被提及.

2.7.2 为便于国外读者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图、表应具有自明性; 图、表有对应的中英文图题、表

题(英文文章不需要中文图题、表题), 图题、表题应尽量简短, 将说明性文字以及对图表中使用的符号的解释说明放在图注、表注中; 图注、表注及图表中的各项表述只使用英文.

2.7.3 图可用*.TIF、*.JPG、*.PCX、*.BMP等格式, 推荐优先使用*.TIF. 曲线图推荐用Origin 做

图, 并将Origin 原图插到Word 文档中, 无须转换为JPG 或TIF 图. 单栏图片最大尺寸为8 cm ⨯20 cm, 通栏最大尺寸为17 cm ⨯20 cm, 通栏的宽应大于 10.5 cm. 图的分辨率宜达到或超过如下标准: 黑白曲线图600 dpi, 灰度图300 dpi, 彩色图300 dpi.

2.7.4 图应墨黑线匀、曲线位置适中美观, 曲线的粗细是坐标轴的2倍. 图中曲线达两条以上而需加

以区别者, 推荐以字母编号, 图中的数字、字母等一律用Arial 字体. 图中坐标刻度线应朝向图内. 照片要求层次分明, 有足够的反差; 显微图片应标明尺寸比例.

2.7.5 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 表格栏目要配置适当.

2.7.6 图的坐标及表头栏目, 使用该物理量的符号(勿使用复杂的英文全称) 与其单位符号的比值,

如ΔG / (kJ·mol −1) 、T / K、t / s, 图的坐标分度及表内只列数值.

2.7.7 文中图、表应是表达文章主题所必须的, 同一批实验数据不应重复表述于图、表中, 更不能为

增加篇幅, 而将与文章主题无关的图、表放在文章中. 若一些图、表对文章主题有辅助作用, 可只作为„Supporting Information‟发布到网站.

2.7.8 请尽量提供彩色图片, 以利制作彩色PDF 文档. 用Word 软件处理图文混排的文章时, 最好

将图以嵌入方式插入文章中相应的位置, 以免图片发生不可预知的移动.

2.8 参考文献

2.8.1 为便于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中文文献均以英、中对照形式著录. 每条文献的作者全部照录, 不

可省略. 引用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类期刊最近刊出的文章, 能突显出文稿内容对物理化学学报读者的重要性. 请恰当引用国内刊物以及您自己的前期工作.

2.8.2 文献著录等效采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B/C的格式, 在使用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等软件插入和管理文献时, 请选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B/C的文献样式. 以下是具体示例, 更详细情况可参考The ACS Style Guide.

2.8.3 文献按在文中(包括图、表中引用的文献) 出现的先后顺序从„1‟开始编号, 在句子中的适当位

置以不加括号的上标形式标注, 句子或从句的引用, 将文献编号放在标点符号的后面(如…取得了进展, 1,2), 提及被引作者时, 将编号放在被引作者姓后; 2位作者的文献将2位作者都列出(如张文兰和李奇思3), 3位以上作者, 只列出„第1作者+等‟, 引用同一责任作者的多篇文献, 以„责任作者+其合作者(或同事) ‟形式表示(如王武与其合作者2,4-6); 引用多篇文献以逗号分开, 中间不加空格, 3篇以上连续文献, 以一字线连接首、末文献编号; 文献列表中将文献编号放在圆括号中(如(8)).

2.8.4 期刊: 按 “作者. 缩写刊名 年, 卷, 页. ” 顺序著录. 对每期页码从1编号的期刊, 以„(期号)‟

形式给出期号; 对于增刊, 在卷号后, 以„(Suppl. 期号)‟形式给出期号; 对没有卷号的期刊, 以„No. 期号‟形式给出期号; 期号均放在卷号后, 并与卷号之间留一空格. 刊名缩写参照CASSI, 即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 Source Index, 也可从SCI 网站(isiknowledge.com/jcr)查询SCI 收录期刊的ISO 缩写形式.

例1 Zhong, A. G.; Huang, L.; Li, B. L.; Jiang, H. J.; Liu, S. B. Acta Phys. -Chim. Sin. 2010, 26,

2763. [钟爱国, 黄 凌, 李佰林, 蒋华江, 刘述斌. 物理化学学报, 2010, 26, 2763.]

2.8.5 专著、译著: 按 “著者. 著作名, 版本; 出版者: 出版地, 出版年; 卷, 页码范围. ” 顺序著录.

例2 Schmickler, W.; Santos, E. Interfacial Electrochemistry, 2nd ed.; Springer: Heidelberg, 2010;

pp 99–113.

例3 Oyama, M.; Umar, A. A.; Zhang, J. D. Recent Advances in Metal Nanoparticle-Attached

Electodes. In Advanced Nanomaterials; Geckeler, K. E., Nishide, H. Eds.; Wiley: San Francisco, 2010; pp 171–188.

例4 Casser, R. P. H. An Introduction to Chemisorption and Catalysis by Metal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Beijing, 1991; pp 228−241; translated by Zhao, B. Y., Wu, N. Z., Bu, N. Y. [Casser, R. P. H. 金属的化学吸附和催化作用导论. 赵璧英, 吴念祖, 卜乃瑜,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228−241.]

2.8.6 会议论文: 会议文集必须为正式出版物方能列为参考文献. 须按 “著者. 题名. In 文集名, 会

议名, 会址, 开会时间; 编者, Eds.; 出版者: 出版地, 出版年; 页码范围. ” 顺序著录.

例5 Zhao, X. S.; Ugliengo, P. Cataluminescence Performance on Catalysts of Graphene Supported

Platinum. In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Surfaces, 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Trieste, Italy, Sept 13−20, 2008; Zecchina, G., Cost, P., Morterra, D., Eds.; Elsevier: Amsterdam, 2009.

2.8.7 专利: 按 “著者. 专利题名. 专利号,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 顺序著录.

例6 Li, X. H.; Geng, W. G .; Pan, W. P.; Duan, H. L. Synthesis of 1-Diester-3-alkylimidazolium

Ionic Liquids. CN Patent 10 032 669.X, 2005-01-04. [李雪辉, 耿卫国, 潘微平, 段红丽. 1-双酯基-3-烷基咪唑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 CN10 032 669.X[P]. 2005-01-04.]

例7 Jantschoff, K.; Lensen, F. C.; Kiudrowski, P.; Mossing, W. Pt/FTO Counter Electrode for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Prepared by Sputtering-Displacement. Eur. Pat. Appl. 7458483, 2009.

2.8.8 学位论文: 按 “著者. 题名. 学位, 授予单位名称, 授予单位所在地, 授予时间. ” 顺序著录.

例8 Liao, W. Study on Novel Protein Chip and Biosensors Based on FTIR-ATR. Ph. D. Dissert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2005. [廖 玮. 新型蛋白质芯片及基于全反射红外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 北京: 北京大学, 2005.]

2.8.9 电子文献: 按 “作者. 题名. 获取或访问路径 (访问日期). ” 顺序著录.

例9 Welcome to Acta Phys Chim Sin. http://www.whxb.pku.edu.cn/EN/volumn/current.shtml

(accessed Oct 27, 2010).

2.8.10 软件: 按 “著者. 软件名, 版本; 出版者: 出版地, 出版年. ” 顺序著录.

例10 Frisch, M. J.; Trucks, G. W.; Schlegel, H. B.; et al. Gaussian 03, Revision A.01; Gaussian Inc.:

Pittsburgh, PA, 2003.

3 投 稿

3.1 可通过网上在线投稿(www.whxb.pku.edu.cn)或Email([email protected])投稿.

3.2 请随文稿附短函(Cover Letter) 说明文章的亮点(创新点), 通讯联系人(应为本文学术负责人或

单位相对稳定的人员) 及所有作者的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及邮编、电话、Email 、传真), 推荐三个以上的专家审稿, 并声明单位和作者署名无争议. 有外籍人士署名的稿件, 需附该人士同意在我刊发表此稿件的信函(或Email).

4 稿件的审理和费用

4.1 收到稿件1周内对稿件进行初审, 并通过Email 将初审结果通知作者. 请按通知要求提交经全

体作者签署并由通讯作者单位审查盖章的版权授权书. 同行评审平均周期为21天, 但有时因审稿专家非常忙, 评审时间会比较长, 但一般不会超过10周. 经审理拟刊用的稿件, 责任编辑将同行评审结果和格式方面的修改建议一起返给作者.

4.2 从2008年起停止收取稿件评审费(注册费).

4.3 提请作者校对清样时通知交纳版面费: 收费标准100元/印刷版面; 若需彩色印刷, 每印刷版

面另收300元印刷成本费. „邀请稿‟以及录用为„通讯‟的稿件免收版面费; 确实有困难的作者可申请减免版面费. 期刊印出后, 赠送当期期刊2本和精装抽印本10份.

物理化学学报开户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海淀西区支行

户名: 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

帐号: [***********]8(信汇单上请注明联系人姓名和稿件编号)

4.4 我刊刊发的文章被文摘类刊物及检索机构(如ISI 、CA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无偿收摘, 全文电

子版在我刊网站和期刊全文数据库网上公布(如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维普全文电子期刊、中国台湾CEPS). 如有异议, 请在投稿时事先声明.

4.5 按审稿意见修改并经进一步审核和加工后, 文稿将进入发排和组版状态(可登陆投稿系统查

询), 若需录用证明, 请与责任编辑联系.

5 通讯地址: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 100871

服务热线: +86-10-62751724, 62756388, Fax: +86-10-62756388, Email: [email protected]

刊物网址: http://www.whxb.pku.edu.cn(亦可从北京大学主页中的科学研究/学术期刊页面进入)

《物理化学学报》编辑部

2010年11月


相关内容

  • 管理科学毕业论文题目(801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管理科学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 ...

  • [地震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 < 地 震 工 程 学 报> 征 稿 简 则 < 地 震工 程学 报 > ( 原< 西 北地 震学 报 > ) 是 由 中国地震 局 主管 , 中 国地 震局 兰州 地震 研究 所 . 清 华 大学 . 中 国地 震学 会和 中 国土木 工程学 会 主办 的学 术 ...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征稿简则第一期
  • 红 与外 米毫 波学报 3 1 卷< 红与外毫 米波 学 报> 征 稿 则 简1 .本 主要 刊登 在刊红外 理物 . 凝聚光 态学性 . 低 能激质发 过 程 (包 括 低系维统和 电结 构子计 算) .飞 光秒 谱 学 . 非线光性 学.红外光 子电学 .红 外 与毫米 波技 术 ( ...

  • 机械科学与技术征稿简则
  • <机械科学与技术>征稿简则 1981年创刊,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本刊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 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定的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1)本刊刊登的学术论文主要包括:机械科学与技术的理论研究,设计计算,机构分析,实验研究, ...

  • [耕作与栽培]征稿简则
  • < 作与耕栽 培征稿简>则 <耕与作培栽 > 中是国耕作栽学专培 刊1, 9 81年创 刊,1 9 8 3年式正开发公行.贵由省州作 物学农和贵会州 省 研 科. 技农推广.农 业管理人员. 业 农院 师校生和 农民技术 为员读对象者 以. 繁荣和"发展国中作 耕培 ...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征稿简则
  • ( 优发表先部级 省以上各科类研基金 目产项出论文. 及格 式参科考技刊的期著录格式 .2 ) ( 注 重录用 有具新创性.探 性讨专和评家性论的优 3)秀论 文. ()注释标.明基 金资助项目 产文章出的基金项 名 7 称目( 国家规 定正式的称名) 和编号: 绍第介作者的姓一.名 性别 .生出份 ...

  • [地质找矿论丛]征稿简则
  • 地 质找 矿 论 2丛 015 往 < 地质找矿论>丛 征稿 简 < 则质地找矿论丛 > 经 国 是新家闻 出 版 电广 总局批 ,由 中准 集 钢 团天 津 地 质研究 院 有 限公 司 主 管 主. 办的地 质 学期术刊 (季刊, 公 发 行 开 ).刊 物为中 国科 技 ...

  •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业安 全 与环保> 稿 简 则 矿 征 < 矿业安全与环保> 是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 , 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与国家煤矿安全技术工程 研 究 中心 共 同主办 , 向国 内外公开 发行 的 国家级双 月 刊 , ...

  • [福建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 < 建 林 业科 技> 稿简 则 福 征 < 福建 林 业科技> 为全 国 中文核 心期刊 . 中国 自然科 学核 心 期刊 . 国优 秀农 业科技 期 刊 . 国精 品科 全 中 技 期刊 . 福建省优 秀科 技期刊 , 中国知识 资源 总库. 被< 中国科技 期刊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