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与目标职业的关系

专业与目标职业的关系

3.2.1 科学认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在学业规划与升学决策中,学什么(即专业的选择)是第一等重要的战略问题,这就像企业在开办之前首先要考虑生产经营什么一样,生产什么,取决于经营者在分析市场及自身资源优势之后对销售什么的判断,同样,学什么专业,也是取决于求学者对毕业后人才市场态势及现有自身资源及优势的判断。

在这里,有两种观点需要纠正,一种是认为专业不重要,大学主要是对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专业的选择对个人发展并无大的影响,只要综合素质强,随便什么专业都可以成功,这是许多职业规划专家都认同的看法。是的,职业规划专家说得并没有错,条条道路通罗马,成功的道路千万条,但须知这其间必然有最短的一条,那么学业规划就是寻找这最短的一条的。即以最小的代价和投入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第二,职业规划也并不是只有职业目标(理想)就行了,如果没有从现实到理想那切实可行的路线支撑,这种职业规划很容易流于形式,理想也将成为空中楼阁。第三,在许多情况下,从现实至理想的路线也并不是笔直的,可以一步跨越的,这时,就需要考虑每一个步骤或阶段性目标如何实现,为了实现这阶段性目标或步骤,当然就需要针对阶段性的职业目标而选择合适的学业(专业)。比如,有学生的理想是成为企业家,创建自己的实业,但在成长的道路上,他只有凭借自己的奋斗,这时,他就需要先成为雇员,那么就要考虑首先成为什么行业、单位内的雇员,然后再选择相应的学业,毕业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获取职位。等自己在雇员的职位上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后,可以开辟自己事业的时候,再来考虑向职业理想(企业家)来迈进。那么,要成为雇员,你就必须要考虑在现有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进行学习,才相对比较容易就业?而不是盲目地随便选什么专业都行。所以,认为专业(学什么)不重要是一种幼稚天真的想法。得了一种“左派幼稚病”的这类人往往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总想着一飞冲天,对脚踏实地的现实考虑不屑一顾,他们很容易爆发出“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比如说砸锅卖铁也要上大学,比如说为了一步到位实现理想,一定要走艰难无比的人生道路,不愿稍微地迂回,听不进别人现实合理的建议。他们惯用的批评别人的正确废话就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殊不知,不吃饭,你也终将活不下去。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另一种观点是对热门专业从一而终,认为只要选择了好专业,将来能投身于热门行业,也就别无所求,失去了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整日沉湎于顼碎而庸俗的现实生活,随波逐流于万丈红尘中,这类人在个人发展中得的是“右倾机会主义病”,他也终将无法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理想。

记得邓小平同志的一个典故:有外宾问,你是“左派”还是右派,小平回答,我是实事求是派。要说的是,我们大家都应向小平同志学习,领会其深刻内涵,在个人发展中,既不当“左派”,也不做右派,做个真正的实事求是派!

3.2.2 专业与职业关系简析

如果说,职业理想和就业目标是目的地,那么学(专)业选择就是路线的主要内容。我们知道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知识、技能及德、体条件,而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则是学(专)业的主要内容。从经济和效率地角度来看,我们所选择的学(专)业当然应该是职业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然而从学(专)业与职业的相关性来讲,它们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呈现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非常复杂的相关关系。比如数控机床专业它所对应的职业最适合的也只有企业中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维护,最后发展成为高级技师。烹饪专业在毕业后最合适的也只是成为一名厨师。同时又有些专业其职业方向比较宽泛,比如经济学专业出去的学生可以从事企业管理、经济学研究、新闻记者、营销策划、经济分析、高校教师等多种职业,而对于某一职业比如新闻记者,它可以接收经济学、新闻、中文、哲学、历史等许多专业。那么我们在学业规划的时候,就首先要研究和分析专业与职业的相关性。到底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或是多对一?在确定了这些问题以后,我们具体来讨论这三种情况的专业选择。

1.一对一

这种情况最为简单。它一个专业方向对应一个职业目标,这类专业一般都存在于中职类学校或高职学院。培养目标单一明确。此类职业的技术含量比较高,也比较单一。它属于学业规划中比较主动的一种态势。可以让我们先定目标,后选路线,在各种路线中选择求学成本最低的一条,这类专业和职业一般都适合于专业技术人员。

2.一对多

这类专业一般都存在于普通高校中,人们常说的宽口径,厚基础就是指这类专业。它们所对应的职业目标有多个,从职业的人格特征来看,许多都对应了两种以上甚至六种人格类型的职业有涉及。比如前面所说的经济学专业,从职业人格来看,它可以对应研究型人格职业比如经济学研究,也可以对应管理型人格职业比如企业管理者或新闻记者,也可以对应艺术型人格职业比如营销策划,事务型人格职业企业信息管理等等。这样一来,我们在确定了专业方向后,还要确定适合于自己发展的职业目标,这里要注意的是确定职业目标时一定要和自己的职业人格一致,比如你属于管理型的人格你就要选定是管理型人格的职业,比如企业管理者或新闻记者。并根据具体职业目标的标准要求来针对性地学习和开发其他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比如还是经济学专业,你确定自己毕业后从事新闻记者这一职业,那么你在学经济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根据新闻记者所需要的其他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学习,比如写作能力、社交能力、新闻敏感度的培养、驾驶技术等等。此种类型适合于在学业规划时先确定专业后确定职业目标的情形。应该说,先定专业再定职业目标已经是一种比较被动的人生发展态势。然而由于这一类型的存在,它可以让学生比较顺利地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因此,作为大学入学的新生,一定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机,从被动走向主动。否则自己的人生发展将陷于更大的被动。

3.多对一

就是多种专业都可以发展到某一种职业的情形。这类职业一般属于管理型人格的职业。比如新闻记者,比如政府公务员,比如营销主管,比如企业管理等等。这种类型也适合于先确定职业目标后确定专业方向的情形。它其实和第一种比较类似,在学业规划时处于比较主动的态势,能够比较好地找到一条求学成本最低的学业路线。

上面从宏观上论述了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我们在选择专业时则要了解具体的专业与职业对应关系,比如某个专业毕业后能做哪些工作,这些工作有什么利弊,职业

前景如何?等等。关于这些内容,已在笔者的另一本作品《中国大学专业详解》中予以详细解析。它将是我们同学的大学教育投资指南,看了这部分内容,你就会对某个专业学什么,毕业后干什么,这类工作能获得什么,它的发展前景如何,你将投入多长的时间,多少资金在这个专业的某个学校上等,都会有一目了然的认识,从而清清楚楚决策,明明白白消费。

第三节 确 定 专 业

在确定了就业目标,认识了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后,这就为我们确定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定的专业一般都是专业群,而不只是一个专业,比如,如果会计专业适合你,那么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也是可以选择的。本节我们将着重点讨论影响专业选择的其他因素,有时由于条件的变化,这些看似并不重要的因素很可能上升成为关键性因素,因此,这也是我们确定专业时必须要认真考虑的。

3.3.1 职业人格与专业选择

根据前面的讨论,艺术型、现实型、服务型、事务型的学生其就业目标都比较单一,此类人格类型的学生就是要选择一些知识技术含量高、有市场前景、适合于发挥自己潜力的职业。专业也就比较容易确定。艺术型的可以确定是音乐表演,还是美术设计,是文学创作还是动漫制作;工具型的则可以考虑确定成为某一行业内的工程师、技师等等;服务型的则可以考虑成为导游或是幼儿教师,事务型的则可以考虑是成为行政或是文秘,或者说是公务员等等。

但对于研究型和管理型人格的学生来讲,情况则比较复杂一些,研究型在确定就业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宏观的发展环境,还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则可以按部就班的考高中上大学以至读书到博士毕业,如果觉得国内的发展环境不是很适合,则可以考虑出国留学,争取在自己从事的学术领域有所造诣。如果自身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则有以下选择,其一,努力学习,通过上网或电话联系等手段与外国的某所大学联系,力争考取国外高校的全额奖学金,然后在比较优裕的环境中继续学习,并努力在自己的领域有所进步;其二,如果无法取得国外高校的全额奖学金,则依然在国内发展,但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考虑自己还能做什么样的职业,并且人才市场上至少不是处于供过于求的情况,这样在这一专业毕业后,则可以先有立足之地,然后在有一定的积累后再从事自己的理想职业——科学研究。对于管理型人格的学生来讲,则建议一般要选择事务型、服务型或其他类型的相关职业、专业,必须让自己有一定的知识、技术含量,毕业后首先要考虑成为做事的人,先做好事,再考虑去管理别人。否则空有管理的理论而无实际工作的本领,到用人单位里是不可能受到特别的欢迎的。当然也可以考虑管理型人格一些做事的专业,比如,新闻记者、营销人员、节目主持人等等。

虽然说从职业与专业的关联关系来看,许多专业都可以分化出多个职业方向,但最适合于本专业的职业方向也只有那么一两种。如表3-4所示就是对不同职业人格的专业选择及职业方向的学业路线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将此8大类予以补充,再加一个类别,这就是基础研究领域的工作者。称为科研人员。这也是高校毕业生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这

就是我们的九大职业类别。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第二大类:科研人员。 第三大类: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第五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

第六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第七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第八大类:军人。

第九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表3-4 职业人格与适应专业对应

(续表)

(续表)

3.3.2 职业的变动性与专业选择

现在的人才配置市场已经相当成熟,求职者有择业的自由和自主权,企业也有用人的自由和自主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才市场已经成为买方市场,求职者要能顺利的实现销售(就业),就必须根据市场买方(用人单位)的需要和自身的能力选择合适的专业,通过专业学习将自己开发成为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然后再采取适当的销售(求职)策略实现销售(就业)。因此,我们的方法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来分析大学的专业前景。

根据职业的供求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变动关系,我们可以将职业分为稳定性职业和变动性职业。稳定性职业是指:其供求状况受社会经济变动的影响较小,或者在较长的时间里都表现出了稳定的供求状况。比如厨师这一职业,不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它的需求量变动都不大。变动性职业是指:其供求状况受社会经济变动影响很大,经常会出现供求状况较大的起伏。比如金融证券类职业,在股市景气、经济繁荣时,其职业需求量很大,一旦股市出现熊市、经济低迷时,这一职业的需求量就会大大减少。下面我们就列举两类性质的职业。

稳定性职业:这类职业一般是为了满足个人、社会团队及整个国家的基本生存而存在的职业。比如,医师、会计师、厨师、中小学教师、公务员、军队干部、基础研究人员、城市公用事业类职业等。如果选择与此类职业相关的专业,则职业前景不会成为阻碍个人就业的因素。

变动性职业:是指满足个人或社会团队或国家持续发展需要的各类职业。比如加工制造业、商业、服务业、高、中等教育等。如果要选择此类职业,则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动趋势,考虑个人就业时该行业的景气状况。

国家将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分成了二十个大类,与此二十个大类相关的专业及发展前景分析如下(见表3-5):

表3-5 专业与行业相关对应

根据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在以上专业大类中,法学大类中的法学类专业因为体制的原因,其就业状况整体不佳;历史学需求量有限;哲学、文学专业在求职时更强调个人的素质及其他资源的竞争;因此,在选择以上大类的专业时要慎重。

另外,根据近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由于专业选择的原因造成的个人待遇较好、工作稳定的行业分布如下:

1.农、林、牧、渔业 2.采矿业 3.制造业

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 5.

6.交通运输中的铁路、民航及邮政业 7.信息传输中的电信业 8. 9. 10.金融业 11.房地产业 12.

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探业 14.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 15.环境管理业 16. 17.教育

18.卫生、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业 19.

2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这些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进入行业门槛较高。这种高门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由于体制的原因造成的高门槛,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比如上面的20、18、17、14、15);再者是由于本身所包含的知识技术含量造成的。比如工科类专业相对比较好就业,就是因为他们有相对较高的知识技术含量(比如上面的1、2、3、13类行业)。其三是由于本行业自身市场不具有充分的竞争性。比如垄断或寡头垄断的行业(比如上面分布中的10、11、7、6、4)。这些就必然造成发自身员工待遇的优厚和工作的稳定。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讲,如果没有其他更多的竞争资源,我们鼓励大家报考此类行业,但长期在这些行业中发展的人,必然会循规蹈矩、因循守旧,从而将自己置身于人生竞争的危险境地,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你将迅速为社会淘汰。所以即使进入这些行业,也依然要坚守和适时调整学业规划,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其余行业(5、8、9、12、16、19)则因为处于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其工资水平完全是由个人的努力及市场的机遇决定的。当然这类工作是非常锻炼人的,对于激发自身的活力及创造性有着上述行业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3.3.3 专业的行业特点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共开设了十二大类(包含军事学类)专业,它们分别是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及军事学。在此十一大类中,我们可以根据专业与职业行业之间的关系将其分为行业性专业和泛行业性专业。所谓行业性专业是指该专业的行业性强,入行门槛高,专业性知识技术含量高。此类专业包括:理学、法学、教育学、工学、农学、医学。泛行业性是指该专业的行业性弱,在各行业都有着比较广泛的适应性,同时该类专业入行门槛低,专业性知识技术含量低,但要求做从业者个人的悟性及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比较高。此类专业包括了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专业。下面我们对各专业的行业发展现状进行评析。

(一)行业性专业

1.理学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属于基础研究性学科,这类专业在本科毕业后,其就业面比较窄小。

2.法学中的法学类专业,包括法学、知识产权、监狱学等专业,这类专业的典型职业方向为律师和法官。律师在我国属于非常缺乏的专业人才,但同时目前国家对这类职业的需求却并不旺盛。

3.工、农、医学类专业,属于应用性、实用性专业技术,在目前的中国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当然每一个具体专业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另外,由于本专业的就业面较窄,选择该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思想,要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学习,同时关注社会经济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业规划。

4.教育学属于比较特殊的专业。在我国,由于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完全由政府垄

断,因此教师的待遇稳定而丰厚,2007年国家又出台政策,对教育部直属的六个师范院校实行免费教育,并在毕业后分配工作。这对于弱势群体的子女仍有非常强的吸引力。

(二)在泛行业性专业

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专业属于泛行业性专业,即学习了以上专业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有着广泛的行业适应性。但同时也对求学者(未来的求职者)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又由于该类专业的设置和建设成本低,许多高校盲目扩张,开设了许多此类的专业,令人才市场上此类求职者供过于求。这些都要求学生(未来的求职者)一方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开发更多的竞争资源,比如人脉关系、适当的资格证书等。

1.哲学类专业毕业后,除了前面列举的六种职业而外,也可以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大显身手。哲学是研究世界普遍规律的学问,如果哲学专业的学生在求学期间学习一些商科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如果其他要素支持他成为一名合格的经营管理人员,那么他一定可以在经营管理方面有所建树。当然如果仅仅是哲学专业毕业,却没有其他更能表现自己能力及素质的东西,那么该专业是不容易找工作的。因此提醒学生在升学决策时,要慎重选择哲学类专业。

2.经济学、管理学属于应用性、实践性学科,我国目前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也是相当大的,问题在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各高校办的太多太滥,导致毕业的学生太多,学生无法仅凭经济管理类专业而成功就业。这要求学生除了文凭而外,自身要具备从事具体业务的素质和能力,只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才是成功就业的坚实基础。

3.文学、历史学专业有着广泛的行业适应性,除了前面提出的六种多对一型职业而外,他们在商业管理领域也可以一展身手。但这类职业对个人素质要求比较具体且高,因此学习文史类专业的学生除了学好本专业而外,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志向设定具体的职业目标,从而学习自身的职业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地完善自己。

3.3.4 用人体制对专业选择的影响

前面,我们提到就业目标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关键环节,那么我们求学的主要目的首先是为了四年后的就业目标的实现。就业目标的确定以人才市场的需要为中心,以个人职业能力潜力为主要内容。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处于严重的买方市场。就即使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由于政治经济体制因素的影响,我国各行业的用人体制中起作用的并不完全是市场因素,政府因素也起着巨大的决定作用。由于政府权力的过度介入,造成了人才市场严重的发育不全,大学生个人向上的通道被权力侵蚀得相当狭窄,使得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外在因素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起的作用相当大。这就使得用人体制因为权力因素的介入而表现出了不同的特性。我们称权力因素较多介入的用人体制为权力化用人体制,称权力因素介入较少,或者基本没有影响的用人体制为市场化用人体制。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不同用人体制下决定求职成功的因素,这是我们确定就业目标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升学及求职策略的前提。

第一种:市场化用人单位:

在市场化发育完全的部门,一般都属于充分竞争性的行业,比如农业、餐饮业、加工制造业、电子信息业、服务业等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其作用从大到小排列为:

1.个人专业及学校的选择(学业规划及升学决策)

2.个人在本专业上的造诣及品德、身体条件

3.个人求职技巧的掌握及运用

4.机遇

第二类:权力化用人单位:

在政府权力侵蚀的相关部门,主要是指党政部门、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与权力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相关部门。在这类用人单位求职时,影响其就业成功的因素从其作用的大小排列为:

1.家庭背景

2.社会关系

3.经济条件

4.个人专业及学校的选择(学业规划及升学决策)

5.个人在本专业上的造诣及品德、身体条件

6.个人的求职技巧的掌握及运用

7.机遇

不同的专业(尤其是行业性较强的专业),决定了不同的就业方向。那么我们在高中毕业进行升学决策时,就一定要分析自己的发展要素及竞争资源,如果具备权力化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家庭背景或社会关系,自己又不怎么反感在与之相关的行业或领域工作,那么就可以考虑选择相关专业及学校。如果自己全凭个人努力,没有其他外在的竞争资源,那么在确定就业目标、选择专业时,要考虑外在因素对于自己就业的影响,同时更强调自己的所学与所长、所爱的统一。

下面,我们将具体讨论国民经济不同行业的用人体制特性,以帮助同学们根据不同的体制特性及自身的发展要素提出不同的升学策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标准,我国的国民经济各行业可分为二十大类,我们采用此分类标准对各行业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类 农、林、牧、渔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农业

指对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活动。

2.林业

3.畜牧业

指为了获得各种畜禽产品而从事的动物饲养活动。

4.渔业

5.农、林、牧、渔服务业

对应专业:农学、工学中的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管理学中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用人体制:市场性

第二类 采矿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指对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级等生产活动,不包括煤制品的生产和煤炭勘探活动。

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指对常用有色金属矿、贵金属矿,以及稀有稀土金属矿的开采。选矿活动、原料中提取,以及研究和使用较晚的金属矿开采、精选活动。

5.非金属矿采选业

6.其他采矿业

对应专业:理学中的地质学类、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专业、地质工程;

工学中的、地矿类、采矿工程专业、石油工程专业、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

资源勘察工程专业、地质工程专业、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地质学基地班、油气储运工程。

用人体制:市场性

第三类 制造业

本类包括行业及其对应的专业如表3-6所示:

表3-6 行业大类与对应专业分布

(续表)

用人体制:市场性

第四类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2.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3.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对应专业:电气信息类、能源动力类、管理类

用人体制特性:行政性

第五类 建筑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指建筑工程从破土动工到工程主体结构竣工(或封顶)的活动过程。不包括工程的内部安装和装饰活动。

2.建筑安装业

3.其他建筑业

对应专业:土建类、水利类、管理类、经济类

用人体制特性:市场性

第六类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铁路运输业

2.道路运输业

3.城市公共交通业

指城市旅客运输活动。

4.水上运输业

5.航空运输业

6.管道运输业

7.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8.仓储业

指专门从事货物仓储、货物运输中转仓储,以及以仓储为主的物流送配活动。

9.邮政业

对应专业:交通运输类、管理类

用人体制:市场性

第七类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2.计算机服务业

3.软件业

指专门从事计算机软件的设计、程序编制、分析、测试、修改、咨询;为互联网和数据库提供软件设计与技术规范;为软件所支持的系统及环境提供咨询、协调和指导;为硬件嵌入式软件及系统提供咨询、设计、鉴定等活动。

对应专业:电气信息类、管理类

用人体制特性:市场性

第八类 批发和零售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批发业

指批发商向批发、零售单位及其他企业、事业、机关批量销售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的活动,以及从事进出口贸易和贸易经纪与代理的活动。批发商可以对所批发的货物拥有所有权,并以本单位、公司的名义进行交易活动;也可以不拥有货物的所有权,而以中介身份做代理销售商。本类还包括各类商品批发市场中固定摊位的批发活动。

2.烟草制品批发

指经过加工、生产的烟草制品的批发和进出口活动。(用人体制特性:行政性)

3.零售业

指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门零售商店、品牌专卖店、售货摊等主要面向最终消费者(如居民等)的销售活动。包括以互联网、邮政、电话、售货机等方式的销售活动。还包括在同一地点,后面加工生产,前面销售的店铺(如面包房)。谷物、种子、饲料、牲畜、矿产品、生产用原料、化工原料、农用化工产品、机械设备(乘用车、计算机及通信设备除外)等生产资料的销售不作为零售活动。

对应专业:管理学、经济学

用人体制特性:市场性

第九类 住宿和餐饮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住宿业

指有偿为顾客提供临时住宿的服务活动。

2.餐饮业

指在一定场所,对食物进行现场烹饪、调制,并出售给顾客主要供现场消费的服务活动。

对应专业:经济类、管理类、食品加工类、烹饪类

用人体制特性:市场性

第十类 金融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银行业

2.证券业

指对股票、债券、期货及其他有价证券的投资交易活动。

3.保险业

4.其他金融活动

指银行、证券、保险以外的金融活动。

对应专业:经济类、管理类

用人体制特性:行政性、市场性

第十一类 房地产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房地产业

对应专业:经济类、土建类、管理类

用人体制:市场性

第十二类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租赁业

2.商务服务业

对应专业:经济类、管理类

用人体制:市场性

第十三类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研究与试验发展

指为了增加知识(包括有关自然、工程、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应用,所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该活动仅限于对新发现、新理论的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研究与试验发展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

2.专业技术服务业

3.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4.地质勘察业

指对矿产资源、工程地质、科学研究进行的地质勘察、测试、监测、评估等活动。 对应专业:涵盖所有高校专业

用人体制:行政性、市场性

第十四类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水利管理业

2.环境管理业

3.公共设施管理业

对应专业:水利类、环境安全类、管理类

用人体制:行政性、市场性

第十五类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居民服务业

2.其他服务业

对应专业:管理类、法学中的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

用人体制:市场性

第十六类 教育

本类包括行业为:

1.教育

对应专业:教育学、高校开设的其他各类专业

用人体制:行政性、市场性

第十七类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卫生

2.社会保障业

指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开展的各种社会保障活动。

3.社会福利业

对应专业:医学、社会工作、社会学专业

用人体制:行政性、市场性

第十八类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新闻出版业

2.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

指对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内容的制作、编导、主持、播出、放映等活动。不包括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活动。

3.文化艺术业

4.体育

5.娱乐业

对应专业大类: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管理学

用人体制:市场性、行政性

第十九类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本类包括行业为:

1.中国共产党机关

2.国家机构

指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活动和国家武装力量。

指国务院及所属行政主管部门的活动;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各工作部门的活动;乡(镇)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活动;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监督、检查机构的活动。

3.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

4.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

5.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指通过选举产生的社区性组织,该组织为本地区提供一般性管理、调解、治安、优抚、计划生育等服务。

对应专业: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管理学

用人体制:行政性

第二十类 国际组织

本类包括行业为:

1.国际组织

指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驻我国境内的机构的活动。

对应专业: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

用人体制:市场性

专业与目标职业的关系

3.2.1 科学认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在学业规划与升学决策中,学什么(即专业的选择)是第一等重要的战略问题,这就像企业在开办之前首先要考虑生产经营什么一样,生产什么,取决于经营者在分析市场及自身资源优势之后对销售什么的判断,同样,学什么专业,也是取决于求学者对毕业后人才市场态势及现有自身资源及优势的判断。

在这里,有两种观点需要纠正,一种是认为专业不重要,大学主要是对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专业的选择对个人发展并无大的影响,只要综合素质强,随便什么专业都可以成功,这是许多职业规划专家都认同的看法。是的,职业规划专家说得并没有错,条条道路通罗马,成功的道路千万条,但须知这其间必然有最短的一条,那么学业规划就是寻找这最短的一条的。即以最小的代价和投入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第二,职业规划也并不是只有职业目标(理想)就行了,如果没有从现实到理想那切实可行的路线支撑,这种职业规划很容易流于形式,理想也将成为空中楼阁。第三,在许多情况下,从现实至理想的路线也并不是笔直的,可以一步跨越的,这时,就需要考虑每一个步骤或阶段性目标如何实现,为了实现这阶段性目标或步骤,当然就需要针对阶段性的职业目标而选择合适的学业(专业)。比如,有学生的理想是成为企业家,创建自己的实业,但在成长的道路上,他只有凭借自己的奋斗,这时,他就需要先成为雇员,那么就要考虑首先成为什么行业、单位内的雇员,然后再选择相应的学业,毕业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获取职位。等自己在雇员的职位上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后,可以开辟自己事业的时候,再来考虑向职业理想(企业家)来迈进。那么,要成为雇员,你就必须要考虑在现有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专业进行学习,才相对比较容易就业?而不是盲目地随便选什么专业都行。所以,认为专业(学什么)不重要是一种幼稚天真的想法。得了一种“左派幼稚病”的这类人往往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总想着一飞冲天,对脚踏实地的现实考虑不屑一顾,他们很容易爆发出“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比如说砸锅卖铁也要上大学,比如说为了一步到位实现理想,一定要走艰难无比的人生道路,不愿稍微地迂回,听不进别人现实合理的建议。他们惯用的批评别人的正确废话就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殊不知,不吃饭,你也终将活不下去。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

另一种观点是对热门专业从一而终,认为只要选择了好专业,将来能投身于热门行业,也就别无所求,失去了奋斗目标和人生理想,整日沉湎于顼碎而庸俗的现实生活,随波逐流于万丈红尘中,这类人在个人发展中得的是“右倾机会主义病”,他也终将无法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理想。

记得邓小平同志的一个典故:有外宾问,你是“左派”还是右派,小平回答,我是实事求是派。要说的是,我们大家都应向小平同志学习,领会其深刻内涵,在个人发展中,既不当“左派”,也不做右派,做个真正的实事求是派!

3.2.2 专业与职业关系简析

如果说,职业理想和就业目标是目的地,那么学(专)业选择就是路线的主要内容。我们知道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知识、技能及德、体条件,而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则是学(专)业的主要内容。从经济和效率地角度来看,我们所选择的学(专)业当然应该是职业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然而从学(专)业与职业的相关性来讲,它们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呈现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非常复杂的相关关系。比如数控机床专业它所对应的职业最适合的也只有企业中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维护,最后发展成为高级技师。烹饪专业在毕业后最合适的也只是成为一名厨师。同时又有些专业其职业方向比较宽泛,比如经济学专业出去的学生可以从事企业管理、经济学研究、新闻记者、营销策划、经济分析、高校教师等多种职业,而对于某一职业比如新闻记者,它可以接收经济学、新闻、中文、哲学、历史等许多专业。那么我们在学业规划的时候,就首先要研究和分析专业与职业的相关性。到底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或是多对一?在确定了这些问题以后,我们具体来讨论这三种情况的专业选择。

1.一对一

这种情况最为简单。它一个专业方向对应一个职业目标,这类专业一般都存在于中职类学校或高职学院。培养目标单一明确。此类职业的技术含量比较高,也比较单一。它属于学业规划中比较主动的一种态势。可以让我们先定目标,后选路线,在各种路线中选择求学成本最低的一条,这类专业和职业一般都适合于专业技术人员。

2.一对多

这类专业一般都存在于普通高校中,人们常说的宽口径,厚基础就是指这类专业。它们所对应的职业目标有多个,从职业的人格特征来看,许多都对应了两种以上甚至六种人格类型的职业有涉及。比如前面所说的经济学专业,从职业人格来看,它可以对应研究型人格职业比如经济学研究,也可以对应管理型人格职业比如企业管理者或新闻记者,也可以对应艺术型人格职业比如营销策划,事务型人格职业企业信息管理等等。这样一来,我们在确定了专业方向后,还要确定适合于自己发展的职业目标,这里要注意的是确定职业目标时一定要和自己的职业人格一致,比如你属于管理型的人格你就要选定是管理型人格的职业,比如企业管理者或新闻记者。并根据具体职业目标的标准要求来针对性地学习和开发其他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比如还是经济学专业,你确定自己毕业后从事新闻记者这一职业,那么你在学经济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根据新闻记者所需要的其他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学习,比如写作能力、社交能力、新闻敏感度的培养、驾驶技术等等。此种类型适合于在学业规划时先确定专业后确定职业目标的情形。应该说,先定专业再定职业目标已经是一种比较被动的人生发展态势。然而由于这一类型的存在,它可以让学生比较顺利地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因此,作为大学入学的新生,一定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机,从被动走向主动。否则自己的人生发展将陷于更大的被动。

3.多对一

就是多种专业都可以发展到某一种职业的情形。这类职业一般属于管理型人格的职业。比如新闻记者,比如政府公务员,比如营销主管,比如企业管理等等。这种类型也适合于先确定职业目标后确定专业方向的情形。它其实和第一种比较类似,在学业规划时处于比较主动的态势,能够比较好地找到一条求学成本最低的学业路线。

上面从宏观上论述了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我们在选择专业时则要了解具体的专业与职业对应关系,比如某个专业毕业后能做哪些工作,这些工作有什么利弊,职业

前景如何?等等。关于这些内容,已在笔者的另一本作品《中国大学专业详解》中予以详细解析。它将是我们同学的大学教育投资指南,看了这部分内容,你就会对某个专业学什么,毕业后干什么,这类工作能获得什么,它的发展前景如何,你将投入多长的时间,多少资金在这个专业的某个学校上等,都会有一目了然的认识,从而清清楚楚决策,明明白白消费。

第三节 确 定 专 业

在确定了就业目标,认识了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后,这就为我们确定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定的专业一般都是专业群,而不只是一个专业,比如,如果会计专业适合你,那么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也是可以选择的。本节我们将着重点讨论影响专业选择的其他因素,有时由于条件的变化,这些看似并不重要的因素很可能上升成为关键性因素,因此,这也是我们确定专业时必须要认真考虑的。

3.3.1 职业人格与专业选择

根据前面的讨论,艺术型、现实型、服务型、事务型的学生其就业目标都比较单一,此类人格类型的学生就是要选择一些知识技术含量高、有市场前景、适合于发挥自己潜力的职业。专业也就比较容易确定。艺术型的可以确定是音乐表演,还是美术设计,是文学创作还是动漫制作;工具型的则可以考虑确定成为某一行业内的工程师、技师等等;服务型的则可以考虑成为导游或是幼儿教师,事务型的则可以考虑是成为行政或是文秘,或者说是公务员等等。

但对于研究型和管理型人格的学生来讲,情况则比较复杂一些,研究型在确定就业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宏观的发展环境,还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则可以按部就班的考高中上大学以至读书到博士毕业,如果觉得国内的发展环境不是很适合,则可以考虑出国留学,争取在自己从事的学术领域有所造诣。如果自身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则有以下选择,其一,努力学习,通过上网或电话联系等手段与外国的某所大学联系,力争考取国外高校的全额奖学金,然后在比较优裕的环境中继续学习,并努力在自己的领域有所进步;其二,如果无法取得国外高校的全额奖学金,则依然在国内发展,但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考虑自己还能做什么样的职业,并且人才市场上至少不是处于供过于求的情况,这样在这一专业毕业后,则可以先有立足之地,然后在有一定的积累后再从事自己的理想职业——科学研究。对于管理型人格的学生来讲,则建议一般要选择事务型、服务型或其他类型的相关职业、专业,必须让自己有一定的知识、技术含量,毕业后首先要考虑成为做事的人,先做好事,再考虑去管理别人。否则空有管理的理论而无实际工作的本领,到用人单位里是不可能受到特别的欢迎的。当然也可以考虑管理型人格一些做事的专业,比如,新闻记者、营销人员、节目主持人等等。

虽然说从职业与专业的关联关系来看,许多专业都可以分化出多个职业方向,但最适合于本专业的职业方向也只有那么一两种。如表3-4所示就是对不同职业人格的专业选择及职业方向的学业路线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将此8大类予以补充,再加一个类别,这就是基础研究领域的工作者。称为科研人员。这也是高校毕业生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这

就是我们的九大职业类别。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第二大类:科研人员。 第三大类: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第五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

第六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第七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第八大类:军人。

第九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表3-4 职业人格与适应专业对应

(续表)

(续表)

3.3.2 职业的变动性与专业选择

现在的人才配置市场已经相当成熟,求职者有择业的自由和自主权,企业也有用人的自由和自主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才市场已经成为买方市场,求职者要能顺利的实现销售(就业),就必须根据市场买方(用人单位)的需要和自身的能力选择合适的专业,通过专业学习将自己开发成为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然后再采取适当的销售(求职)策略实现销售(就业)。因此,我们的方法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来分析大学的专业前景。

根据职业的供求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变动关系,我们可以将职业分为稳定性职业和变动性职业。稳定性职业是指:其供求状况受社会经济变动的影响较小,或者在较长的时间里都表现出了稳定的供求状况。比如厨师这一职业,不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它的需求量变动都不大。变动性职业是指:其供求状况受社会经济变动影响很大,经常会出现供求状况较大的起伏。比如金融证券类职业,在股市景气、经济繁荣时,其职业需求量很大,一旦股市出现熊市、经济低迷时,这一职业的需求量就会大大减少。下面我们就列举两类性质的职业。

稳定性职业:这类职业一般是为了满足个人、社会团队及整个国家的基本生存而存在的职业。比如,医师、会计师、厨师、中小学教师、公务员、军队干部、基础研究人员、城市公用事业类职业等。如果选择与此类职业相关的专业,则职业前景不会成为阻碍个人就业的因素。

变动性职业:是指满足个人或社会团队或国家持续发展需要的各类职业。比如加工制造业、商业、服务业、高、中等教育等。如果要选择此类职业,则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动趋势,考虑个人就业时该行业的景气状况。

国家将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分成了二十个大类,与此二十个大类相关的专业及发展前景分析如下(见表3-5):

表3-5 专业与行业相关对应

根据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在以上专业大类中,法学大类中的法学类专业因为体制的原因,其就业状况整体不佳;历史学需求量有限;哲学、文学专业在求职时更强调个人的素质及其他资源的竞争;因此,在选择以上大类的专业时要慎重。

另外,根据近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由于专业选择的原因造成的个人待遇较好、工作稳定的行业分布如下:

1.农、林、牧、渔业 2.采矿业 3.制造业

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 5.

6.交通运输中的铁路、民航及邮政业 7.信息传输中的电信业 8. 9. 10.金融业 11.房地产业 12.

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探业 14.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 15.环境管理业 16. 17.教育

18.卫生、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业 19.

2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这些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进入行业门槛较高。这种高门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由于体制的原因造成的高门槛,比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比如上面的20、18、17、14、15);再者是由于本身所包含的知识技术含量造成的。比如工科类专业相对比较好就业,就是因为他们有相对较高的知识技术含量(比如上面的1、2、3、13类行业)。其三是由于本行业自身市场不具有充分的竞争性。比如垄断或寡头垄断的行业(比如上面分布中的10、11、7、6、4)。这些就必然造成发自身员工待遇的优厚和工作的稳定。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讲,如果没有其他更多的竞争资源,我们鼓励大家报考此类行业,但长期在这些行业中发展的人,必然会循规蹈矩、因循守旧,从而将自己置身于人生竞争的危险境地,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你将迅速为社会淘汰。所以即使进入这些行业,也依然要坚守和适时调整学业规划,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其余行业(5、8、9、12、16、19)则因为处于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其工资水平完全是由个人的努力及市场的机遇决定的。当然这类工作是非常锻炼人的,对于激发自身的活力及创造性有着上述行业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3.3.3 专业的行业特点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共开设了十二大类(包含军事学类)专业,它们分别是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及军事学。在此十一大类中,我们可以根据专业与职业行业之间的关系将其分为行业性专业和泛行业性专业。所谓行业性专业是指该专业的行业性强,入行门槛高,专业性知识技术含量高。此类专业包括:理学、法学、教育学、工学、农学、医学。泛行业性是指该专业的行业性弱,在各行业都有着比较广泛的适应性,同时该类专业入行门槛低,专业性知识技术含量低,但要求做从业者个人的悟性及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比较高。此类专业包括了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专业。下面我们对各专业的行业发展现状进行评析。

(一)行业性专业

1.理学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属于基础研究性学科,这类专业在本科毕业后,其就业面比较窄小。

2.法学中的法学类专业,包括法学、知识产权、监狱学等专业,这类专业的典型职业方向为律师和法官。律师在我国属于非常缺乏的专业人才,但同时目前国家对这类职业的需求却并不旺盛。

3.工、农、医学类专业,属于应用性、实用性专业技术,在目前的中国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当然每一个具体专业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另外,由于本专业的就业面较窄,选择该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思想,要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学习,同时关注社会经济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业规划。

4.教育学属于比较特殊的专业。在我国,由于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完全由政府垄

断,因此教师的待遇稳定而丰厚,2007年国家又出台政策,对教育部直属的六个师范院校实行免费教育,并在毕业后分配工作。这对于弱势群体的子女仍有非常强的吸引力。

(二)在泛行业性专业

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专业属于泛行业性专业,即学习了以上专业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有着广泛的行业适应性。但同时也对求学者(未来的求职者)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又由于该类专业的设置和建设成本低,许多高校盲目扩张,开设了许多此类的专业,令人才市场上此类求职者供过于求。这些都要求学生(未来的求职者)一方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开发更多的竞争资源,比如人脉关系、适当的资格证书等。

1.哲学类专业毕业后,除了前面列举的六种职业而外,也可以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大显身手。哲学是研究世界普遍规律的学问,如果哲学专业的学生在求学期间学习一些商科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如果其他要素支持他成为一名合格的经营管理人员,那么他一定可以在经营管理方面有所建树。当然如果仅仅是哲学专业毕业,却没有其他更能表现自己能力及素质的东西,那么该专业是不容易找工作的。因此提醒学生在升学决策时,要慎重选择哲学类专业。

2.经济学、管理学属于应用性、实践性学科,我国目前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也是相当大的,问题在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各高校办的太多太滥,导致毕业的学生太多,学生无法仅凭经济管理类专业而成功就业。这要求学生除了文凭而外,自身要具备从事具体业务的素质和能力,只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才是成功就业的坚实基础。

3.文学、历史学专业有着广泛的行业适应性,除了前面提出的六种多对一型职业而外,他们在商业管理领域也可以一展身手。但这类职业对个人素质要求比较具体且高,因此学习文史类专业的学生除了学好本专业而外,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志向设定具体的职业目标,从而学习自身的职业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地完善自己。

3.3.4 用人体制对专业选择的影响

前面,我们提到就业目标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关键环节,那么我们求学的主要目的首先是为了四年后的就业目标的实现。就业目标的确定以人才市场的需要为中心,以个人职业能力潜力为主要内容。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处于严重的买方市场。就即使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由于政治经济体制因素的影响,我国各行业的用人体制中起作用的并不完全是市场因素,政府因素也起着巨大的决定作用。由于政府权力的过度介入,造成了人才市场严重的发育不全,大学生个人向上的通道被权力侵蚀得相当狭窄,使得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外在因素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起的作用相当大。这就使得用人体制因为权力因素的介入而表现出了不同的特性。我们称权力因素较多介入的用人体制为权力化用人体制,称权力因素介入较少,或者基本没有影响的用人体制为市场化用人体制。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不同用人体制下决定求职成功的因素,这是我们确定就业目标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升学及求职策略的前提。

第一种:市场化用人单位:

在市场化发育完全的部门,一般都属于充分竞争性的行业,比如农业、餐饮业、加工制造业、电子信息业、服务业等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其作用从大到小排列为:

1.个人专业及学校的选择(学业规划及升学决策)

2.个人在本专业上的造诣及品德、身体条件

3.个人求职技巧的掌握及运用

4.机遇

第二类:权力化用人单位:

在政府权力侵蚀的相关部门,主要是指党政部门、国家机关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与权力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相关部门。在这类用人单位求职时,影响其就业成功的因素从其作用的大小排列为:

1.家庭背景

2.社会关系

3.经济条件

4.个人专业及学校的选择(学业规划及升学决策)

5.个人在本专业上的造诣及品德、身体条件

6.个人的求职技巧的掌握及运用

7.机遇

不同的专业(尤其是行业性较强的专业),决定了不同的就业方向。那么我们在高中毕业进行升学决策时,就一定要分析自己的发展要素及竞争资源,如果具备权力化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家庭背景或社会关系,自己又不怎么反感在与之相关的行业或领域工作,那么就可以考虑选择相关专业及学校。如果自己全凭个人努力,没有其他外在的竞争资源,那么在确定就业目标、选择专业时,要考虑外在因素对于自己就业的影响,同时更强调自己的所学与所长、所爱的统一。

下面,我们将具体讨论国民经济不同行业的用人体制特性,以帮助同学们根据不同的体制特性及自身的发展要素提出不同的升学策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标准,我国的国民经济各行业可分为二十大类,我们采用此分类标准对各行业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类 农、林、牧、渔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农业

指对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活动。

2.林业

3.畜牧业

指为了获得各种畜禽产品而从事的动物饲养活动。

4.渔业

5.农、林、牧、渔服务业

对应专业:农学、工学中的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管理学中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用人体制:市场性

第二类 采矿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指对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级等生产活动,不包括煤制品的生产和煤炭勘探活动。

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指对常用有色金属矿、贵金属矿,以及稀有稀土金属矿的开采。选矿活动、原料中提取,以及研究和使用较晚的金属矿开采、精选活动。

5.非金属矿采选业

6.其他采矿业

对应专业:理学中的地质学类、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专业、地质工程;

工学中的、地矿类、采矿工程专业、石油工程专业、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

资源勘察工程专业、地质工程专业、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地质学基地班、油气储运工程。

用人体制:市场性

第三类 制造业

本类包括行业及其对应的专业如表3-6所示:

表3-6 行业大类与对应专业分布

(续表)

用人体制:市场性

第四类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2.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3.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对应专业:电气信息类、能源动力类、管理类

用人体制特性:行政性

第五类 建筑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指建筑工程从破土动工到工程主体结构竣工(或封顶)的活动过程。不包括工程的内部安装和装饰活动。

2.建筑安装业

3.其他建筑业

对应专业:土建类、水利类、管理类、经济类

用人体制特性:市场性

第六类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铁路运输业

2.道路运输业

3.城市公共交通业

指城市旅客运输活动。

4.水上运输业

5.航空运输业

6.管道运输业

7.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8.仓储业

指专门从事货物仓储、货物运输中转仓储,以及以仓储为主的物流送配活动。

9.邮政业

对应专业:交通运输类、管理类

用人体制:市场性

第七类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2.计算机服务业

3.软件业

指专门从事计算机软件的设计、程序编制、分析、测试、修改、咨询;为互联网和数据库提供软件设计与技术规范;为软件所支持的系统及环境提供咨询、协调和指导;为硬件嵌入式软件及系统提供咨询、设计、鉴定等活动。

对应专业:电气信息类、管理类

用人体制特性:市场性

第八类 批发和零售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批发业

指批发商向批发、零售单位及其他企业、事业、机关批量销售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的活动,以及从事进出口贸易和贸易经纪与代理的活动。批发商可以对所批发的货物拥有所有权,并以本单位、公司的名义进行交易活动;也可以不拥有货物的所有权,而以中介身份做代理销售商。本类还包括各类商品批发市场中固定摊位的批发活动。

2.烟草制品批发

指经过加工、生产的烟草制品的批发和进出口活动。(用人体制特性:行政性)

3.零售业

指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门零售商店、品牌专卖店、售货摊等主要面向最终消费者(如居民等)的销售活动。包括以互联网、邮政、电话、售货机等方式的销售活动。还包括在同一地点,后面加工生产,前面销售的店铺(如面包房)。谷物、种子、饲料、牲畜、矿产品、生产用原料、化工原料、农用化工产品、机械设备(乘用车、计算机及通信设备除外)等生产资料的销售不作为零售活动。

对应专业:管理学、经济学

用人体制特性:市场性

第九类 住宿和餐饮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住宿业

指有偿为顾客提供临时住宿的服务活动。

2.餐饮业

指在一定场所,对食物进行现场烹饪、调制,并出售给顾客主要供现场消费的服务活动。

对应专业:经济类、管理类、食品加工类、烹饪类

用人体制特性:市场性

第十类 金融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银行业

2.证券业

指对股票、债券、期货及其他有价证券的投资交易活动。

3.保险业

4.其他金融活动

指银行、证券、保险以外的金融活动。

对应专业:经济类、管理类

用人体制特性:行政性、市场性

第十一类 房地产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房地产业

对应专业:经济类、土建类、管理类

用人体制:市场性

第十二类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租赁业

2.商务服务业

对应专业:经济类、管理类

用人体制:市场性

第十三类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研究与试验发展

指为了增加知识(包括有关自然、工程、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的应用,所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该活动仅限于对新发现、新理论的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研究与试验发展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

2.专业技术服务业

3.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4.地质勘察业

指对矿产资源、工程地质、科学研究进行的地质勘察、测试、监测、评估等活动。 对应专业:涵盖所有高校专业

用人体制:行政性、市场性

第十四类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水利管理业

2.环境管理业

3.公共设施管理业

对应专业:水利类、环境安全类、管理类

用人体制:行政性、市场性

第十五类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居民服务业

2.其他服务业

对应专业:管理类、法学中的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

用人体制:市场性

第十六类 教育

本类包括行业为:

1.教育

对应专业:教育学、高校开设的其他各类专业

用人体制:行政性、市场性

第十七类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卫生

2.社会保障业

指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开展的各种社会保障活动。

3.社会福利业

对应专业:医学、社会工作、社会学专业

用人体制:行政性、市场性

第十八类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本类包括行业为:

1.新闻出版业

2.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

指对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内容的制作、编导、主持、播出、放映等活动。不包括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活动。

3.文化艺术业

4.体育

5.娱乐业

对应专业大类: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管理学

用人体制:市场性、行政性

第十九类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本类包括行业为:

1.中国共产党机关

2.国家机构

指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的活动和国家武装力量。

指国务院及所属行政主管部门的活动;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所属各工作部门的活动;乡(镇)级地方人民政府的活动;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监督、检查机构的活动。

3.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

4.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

5.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指通过选举产生的社区性组织,该组织为本地区提供一般性管理、调解、治安、优抚、计划生育等服务。

对应专业: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管理学

用人体制:行政性

第二十类 国际组织

本类包括行业为:

1.国际组织

指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驻我国境内的机构的活动。

对应专业: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

用人体制:市场性


相关内容

  • 成人高考科学认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 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学什么专业,也是取决于求学者对毕业后人才市场态势及现有自身资源及优势的判断.同样,在学业规划与升学决策中,学什么(即专业的选择)是第一等重要的战略问题,这就像企业在开办之前首先要考虑生产经营什么一样,生产什么,取决于经营者在分析市场及自身资源优势之后对销售什么的判断, 详情-- ...

  •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
  •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需求的快速增长,自2009年起,国家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培养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人才,通过调查发现近几年来高校逐渐形成了"以实际应用为导向,职业 ...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会计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姓名(性别): 学院: 系别.班级:经贸与管理工程系会计2班 宿舍:C12-231 手机号码(含短号): 邮箱: QQ: 306430871 2010年 11 月 10 日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认识自我 1. 个人基本情况 2. 职业兴趣 3. 职业能力及适应性 4. 个人性格 ...

  • 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学习笔记
  • 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 引子 职业在发生变化.职业在发展,要有职业感念.对工作和岗位从职业方面思考. 第一章 职业与生涯 一.工作与职业的关系 工作是某段时间内所从事的一项任务或某一个固定岗位上的若干任务的组合,是谋生的手段. 职业是长期社会分工的产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群体性:2.具有稳 ...

  • 我的大学职业规划书1
  • 第一篇 我的大学职业规划书 职业规划之自我认知篇 一.个人基本情况 个人性格:本人性格温和,稳重,乐观,自信,开朗大方,做事有耐心,喜节交朋友,善于团队合作,喜欢控制他人,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向往自由,不喜欢被事情和任何人束缚:但有时候会比较激进,在一些事情上强势,不退让:有时候会爱表现自己. 兴趣 ...

  • 农检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农检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当我每天面对洋溢着笑容的人们时,我也会情不自禁的对自己微笑.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人开始享受生活,努力地使自己的每一天过得充实而快乐.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很多人不注重食品的营养需求和合理搭配,肥胖症.糖尿病等营养类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 ...

  • 未来之路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未来之路----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社会分工的精细,工作对个人来说不只是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而是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社会和心理的满足.工作和人的关系,由以前的为生活而工作,发展为工作即生活.工作的选择也是生活方式的选择,不再只是赚钱的手段,因此有必要进行生涯规划而从小培养生涯 ...

  •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
  • 2009 NO.25 科 教 论 坛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 宋跃华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广州 510642) 摘 要:对国内高校而言,旨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 ...

  • 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策略
  • 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策略 常德汽车机电学校 夏爱琴 摘要:中职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学习表现往往让老师大伤脑筋,老师们常常抱怨学生的基础如何差,学习自觉能动性如何低,学习动机如何弱,等等.本文尝试从教师者教书育人的角度分析,试图找出一些激发他们学习动机的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 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