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学案

一、课程标准

1、 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2、 说明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3、 分析内力、外力作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来分析地壳变动,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辩证地分析地表形态的变迁。

4、 结合实例,分析一个区域的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的形式和它们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 建立内力和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6、 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对陆地环境的影响。

二、主干知识预习

(一)内力作用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 ,主要是 。它主要表现为 、 、 。

2、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 和 。水平运动使岩层 ,常形成 和 ;垂直运动使岩层 ,引起 。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 为主,以 为辅。

3、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 。

(二)外力作用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 ,主要是 。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 、 、 和 四种方式。

2、在 、 和 等因素的影响下, 或 的岩石经常发生 和 ,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 ,这种作用叫 。

3、 、 、 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进行破坏,叫 作用,常在原地形成 地貌。

4、 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5、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 。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岩石可以分为 、 、 三大类。

2、岩浆喷出地表 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石受到 、 、 和 作用,形成 岩;已形成的岩石在一定 和 作用下发生 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岩石深处发生 作用,又成为新的 。这个过程称为 。

三、课堂探究学习

第一组:两千万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抬升了大约两万米,可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只有8848.13米,这是什么原因呢?

第二组:黄河每年将16亿吨左右的泥沙输往下游 ,其中大部分注入渤海,有人计算过,用2000多年时间即可填满渤海。但是事实是,长期以来渤海的形状基本未变,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三组:阅读课本P70页,完成活动题。

四、课堂10分钟消化训练

1.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______作用形成的( )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2.下列现象中,在缓慢中进行的是( )

A.山崩 B.珠穆朗玛峰在升高 C.地震 D.火山活动

3.下列地质灾害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导致的是( )

A.印尼大地震 B.印度洋海啸 C.云南东川泥石流 D.夏威夷的火山喷发

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名称叫____________。

(2)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名称叫____________。

(3)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的称叫____________。

(4)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名称叫____________。

5.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岩石圈物质循环运动的四个组成部分:A ;B ;C ;D 。

(2)D和E均属于 (岩),其中E又称为 。

(3)C经过 作用转化为D;B经过 作用转化为C。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学案

一、课程标准

1、 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理解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作用方式。

2、 说明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3、 分析内力、外力作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来分析地壳变动,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辩证地分析地表形态的变迁。

4、 结合实例,分析一个区域的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的形式和它们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 建立内力和外力辩证统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态的观点。

6、 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对陆地环境的影响。

二、主干知识预习

(一)内力作用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 ,主要是 。它主要表现为 、 、 。

2、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 和 。水平运动使岩层 ,常形成 和 ;垂直运动使岩层 ,引起 。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 为主,以 为辅。

3、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 。

(二)外力作用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 ,主要是 。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 、 、 和 四种方式。

2、在 、 和 等因素的影响下, 或 的岩石经常发生 和 ,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 ,这种作用叫 。

3、 、 、 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进行破坏,叫 作用,常在原地形成 地貌。

4、 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5、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 。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岩石可以分为 、 、 三大类。

2、岩浆喷出地表 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石受到 、 、 和 作用,形成 岩;已形成的岩石在一定 和 作用下发生 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岩石深处发生 作用,又成为新的 。这个过程称为 。

三、课堂探究学习

第一组:两千万年以来,珠穆朗玛峰地区抬升了大约两万米,可是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只有8848.13米,这是什么原因呢?

第二组:黄河每年将16亿吨左右的泥沙输往下游 ,其中大部分注入渤海,有人计算过,用2000多年时间即可填满渤海。但是事实是,长期以来渤海的形状基本未变,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三组:阅读课本P70页,完成活动题。

四、课堂10分钟消化训练

1.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______作用形成的( )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2.下列现象中,在缓慢中进行的是( )

A.山崩 B.珠穆朗玛峰在升高 C.地震 D.火山活动

3.下列地质灾害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导致的是( )

A.印尼大地震 B.印度洋海啸 C.云南东川泥石流 D.夏威夷的火山喷发

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名称叫____________。

(2)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名称叫____________。

(3)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的称叫____________。

(4)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名称叫____________。

5.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岩石圈物质循环运动的四个组成部分:A ;B ;C ;D 。

(2)D和E均属于 (岩),其中E又称为 。

(3)C经过 作用转化为D;B经过 作用转化为C。


相关内容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限时检测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距今4亿-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读"该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 1.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A .流水侵蚀 B .冰川侵蚀 ...

  • 4.1营造地表的力量练习题
  • 一.选择题 (一)基础练习 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1-2题. 1. 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 ) A. 地壳的水平运动 B. 地壳的垂直运动 C. 强烈的侵蚀作用 D.剧烈的火山活动 2. 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 A. 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C. 岩 ...

  • 高中地理必修一各单元及章节标题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目录 一.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二.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问题研究 为什么市区 ...

  • 教学设计山地的形成
  •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2011级地理科学学院师范一班 鲁林润 [**************] 一.课程题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第73页--76页) 二.课标解读 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 ...

  • [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断块山]教学设计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四章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第1课时<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断块山>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班级: 时间: 一.课标解读 本节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本节内容以山地的形成作为典型案例,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材通过褶皱山.断块 ...

  • 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1~3
  • <教与学整体设计·全品学练考>教学资源光盘目录 新课标 人教版 地理必修1~3 整理人: 尹家国 必修1 教案 1.第一章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2.第一章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4.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5.第二章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6. ...

  • 地表形态的塑造1-4-1
  • 导学案 学科:地理 编号:一轮1-4-1-1 编写人:黄海峰 审核人: 使用时间:10-18 班级 姓名: 小组序号: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课题: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学习目标] 1.识记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 2.理解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 3. 运用内外力作用解释地貌的形 ...

  • 高一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 高一地理 必修1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宇宙) 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太阳系的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

  • 水土保持南京林业大学
  • 一. 名词解释: 1. 有效防风距离:在林带防风距离内,能够有效地起到防护作用的距离即为有效防护距离.它可分为相对和绝对有效 防护距离. 2. 水土保持林:是在水土流失地区营造的以减缓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减少江河库塘泥沙淤积,保持和恢复土地肥力, 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稳定高产,保障交通.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