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教学策略的转变]结题报告

《鲁迅小说教学策略的转变》结题报告

慈溪中学 孙文辉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在消费主义文化甚嚣尘上、国民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有效地教授鲁迅小说,学生如何深入地学习鲁迅小说,已然成为中学语文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峻的教学命题。尤其是随着受教群体的不断更替和鲁迅小说赖以生长的社会环境的日益远逝,鲁迅的面目愈来愈模糊,人们对鲁迅的情感世界与精神境界也越来越隔膜,这就使鲁迅小说的解读与教学陷入了孤立无证的窘境。鲁迅小说丰富、独特、深刻、恒久的精神内蕴不是被漠视,就是被曲解,抑或被简单化、庸俗化,加之鲁迅貌似佶屈聱牙的言语表达形式,更使鲁迅及其小说显得“面目可憎”。

本课题正是鉴于此种教学背景,拟从改变传统的鲁迅小说教学策略的角度,还原出一个生动可感的、依然存活于国人精神世界中的鲁迅形象。鲁迅已无法言说,鲁迅小说亦不能自我阐释,面对一个不断变动的课堂,我们只能牢牢抓住鲁迅的精魂,设置多重角度,运用多种形式,寻求鲁迅小说的灵魂与学生心灵世界的相契相应之点,从而激起学生对鲁迅小说的热爱,对充满“诗”与“思”的生命姿态的同情与悟解。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为有力地改变较长时期以来鲁迅小说教学中的简单化、庸俗化倾向,本课题拟以教学策略为着手处,探讨鲁迅小说教学过程中文本解读的指向、社会维度与生命维度的置换、思想与感悟的区别、现实性斗争与永恒性探索的厘定等诸方面问题。

从小说文本层面看,本课题拟实现鲁迅小说教学策略的六大转变:

1、从教“故事”到教“小说”

2、从看“他们”到看“我”

3、从社会批判到自我批判

4、从梳理情节到咀嚼言语

5、从教学构思宏观化到微观化

6、从分析现实战斗到品味生命挣扎

三、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拟以文本解读与课堂实践、师生独立研读与共同讨论、借助相关学术成果与激发个体感悟相结合的方法,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地探究鲁迅小说教学策略的诸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

1、文本细读。以《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为主,并撰写相关解读论文。迄今,已有《触摸心灵:结尾的另一种教学处理》《从叙事心理看的批判指向》《:复仇形态的嬗变与小说的诞生》《结尾的症候式处理》等文在《语文学习》上发表。

2、教材研读。考察鲁迅小说在各个版本的教材中的处理方法,为探讨教学策略作资料准备。

3、课堂实践。观察学生反应及接受状况,听取他们的学习要求,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

4、撰写结题报告。

四、研究成果展示(以单篇小说的个例研究为主)

(一)关于《药》的教学构想与实践

鲁迅小说《药》的结尾一直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长期以来几乎没有得到过合适的解决。究其原因可能有二:首先,学术界对《药》结尾部分的两个意象(花环与乌鸦)的含义一直争论不休;其次,不少中学教师往往对鲁迅作品的教学缺乏整体观。不过从新课程教学理念来看,前一个原因事实上不但不会构成教学上的障碍,反而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课程资源,因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关键不在于寻求一个权威的答案,而在于提出独到、合理的看法。至于后一个原因,话题有点大,这里指出一点,即鲁迅的作品是互文的,它们的背后都站着一个独特、复杂而又一贯的鲁迅。因此,对鲁迅作品的研读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孤立的文本研习,而必须借助文本和相关材料触摸到鲁迅的心灵。

本着这样的观念,《药》结尾的教学思路不妨作一个根本的改变,即从传统的对“花环”与“乌鸦”两个意象的具体含义分析,转变为对“花环”与“乌鸦”背后鲁迅心灵世界的体察。与之相应,具体的教学设计也不妨从“花环象征甲”、“乌鸦象征乙”的模式转变为如下两个问题:

一、鲁迅为什么要在夏瑜的坟上添一个花环?

大部分学生估计提不出这样的问题,有些老师也可能认为这个问题脱离了文本,价值不大。事实上,纯粹从小说艺术的角度考虑,在夏瑜的坟上添一个花环是有点生硬的。在《药》的四个部分中,鲁迅对照式地写了两类人:以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和以华老栓为代表的群众。这两类人之间是非常隔膜的,尤其是群众对革命者,不管是善良的华老栓一家,还是凶残的刽子手康大叔,抑或是茶店里的一帮闲人等,都对夏瑜的牺牲表现出了惊人的麻木。至于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在给自己的儿子上坟时看到华大妈,居然“现出些羞愧的颜色”,实在是愚昧到了令人辛酸的地步。夏瑜处在这样一堆沉默的国民中,他的叫喊有谁能听到?他的死有谁能理解?他坟上的花环有谁可能去种?因此,在《药》的结尾出现富有希望意味的花环是突兀的,这大概也就是鲁迅本人所坦陈的“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 的一例吧。

有了以上的点拨,学生的问题意识马上被调动起来了:是啊,既然已经意识到存在着这样一个艺术上的问题,鲁迅为什么还要“明知故犯”地在夏瑜的坟上添一个花环呢?这是问题的关键,但很难通过孤立的文本研习获得解答,根据鲁迅作品互文的原则,教师有必要给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叫学生重读以前学过的《〈呐喊〉自序》一文,尤其是其中一段: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

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 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 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 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 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 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 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 青年。

总地看来,鲁迅对打破铁屋子似的中国是不抱多大希望的。我们平常的教学

往往回避这一点,并且努力从“花环象征希望”的角度说明鲁迅对革命的积极态度。这种处理方式与其说是把鲁迅崇高化了,不如说是把鲁迅狭隘化了。鲁迅当然是一个伟人,但也是一个凡人,他在一系列的碰壁之后,发点牢骚,叹些气,对世事表示一下失望的情绪,既自然又真实,根本没有隐讳的必要。值得细细咀嚼的倒是鲁迅“不恤用了曲笔”的心理。一般的解释是,即使身处逆境,鲁迅依然保持了对前途的信心。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无疑是对夏瑜的一种同情和赞美,表明革命者是杀不尽的,革命还是后继有人的。这样的理解似乎也没什么大问题,学生可以而且应该接受这样的解释。但是,我们不妨追问一下:这就是鲁迅吗?如果要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很多革命者都可以充当鲁迅的角色。但鲁迅只有一个。

从《〈呐喊〉自序》的语调和内容来看,鲁迅此时的心境是非常奇特的:一方面,一次又一次的碰壁经验在鲁迅敏感的心底逐渐累积成一片无边的绝望;另一方面,怀疑与善良的个性又促使鲁迅对绝望本身作出各种形式的反抗。显然,要让高中学生理解这样复杂的心境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把鲁迅丰富的精神世界简化成“悲观”或“乐观”。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鲁迅在夏瑜的坟上添花环的心理,笔者又补充了三则相关材料:

1、我所说的话,常与所想的不同,……我为自己和为别人的设想, 是两样的。所以者何,就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但究竟是否真确,又不

得而知,所以只能在自身试验,不敢邀请别人 。(鲁迅:《两地书〃二四》)

2、虽则先生自己所感觉的是黑暗居多,而对于青年,却处处给与

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自己也仍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 可为作可为,向前的走去。(许广平:《两地书〃五》)

3、一个是中年的卸去外衣的真的鲁迅;一个是当他着笔时,为着

读者着想,在他的议论中加一点积极成分,意志奋进的鲁迅。(曹聚仁: 《鲁迅研究述评》)

不难发现,鲁迅的精神结构包含了“为他人的鲁迅”和“为自己的鲁迅”两个部分。这个结构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鲁迅的“悲观”不是向现实投降,也不是厌世沉沦,而是对现实发出深刻的质疑;鲁迅的“乐观”也不是出于确信,更多的是出于对绝望本身的怀疑,“花环”所散发的希望之光大概也止于此吧。

二、鲁迅为什么让乌鸦飞向了远处的天空?

跟“花环”相比,“乌鸦”的象征意义更具争议性。有的认为乌鸦象征反动势力,乌鸦飞去,表明黑暗的消失;有的认为乌鸦没有按照夏四奶奶的希望飞到坟顶,有批判底层群众愚昧、迷信的作用;有的则认为乌鸦象征革命者,乌鸦飞去,昭示着革命力量的强大和革命者前程的远大等等。由于《药》结尾的开放性,我们不能武断地判定上述哪种意见正确或错误,但可以指出以上分析有个明显的缺陷,即仅仅把乌鸦视作一个他者的形象,忽略了鲁迅赋予乌鸦的主观情感。

事实上,乌鸦就是鲁迅,乌鸦的一举一动就是鲁迅心灵世界的跌宕起伏。夏四奶奶为了验证夏瑜在天有灵,祈祷乌鸦飞上夏瑜的坟顶。这个细节固然可以说明夏四奶奶的愚昧、迷信与麻木,但更可玩味的是鲁迅对此的态度。在夏四奶奶期待乌鸦的举动时,小说有一段精彩的环境描写: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

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两人站在枯草丛

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这里面除了夏四奶奶令人窒息的紧张心情之外,更包含了周围环境与鲁迅心灵之

间的一种张力。在鲁迅看来,夏四奶奶不但不理解儿子牺牲的意义,反而祈祷乌鸦飞上儿子的坟顶以证明儿子在天有灵这样无谓的事,简直嘲讽到了辛酸、残酷的地步。于是,鲁迅对麻木国民的极端悲哀不是转化成了怜悯,而是凝成了一股复仇的冲动,你要我飞上坟顶,我偏偏“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个姿态跟《复仇》中为了抵御看客的赏鉴,“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永久地对立于旷野之上的场面是一致的,其共同的心理指向是以沉默对抗死寂,以无所作为抵抗对有所作为的希冀,从而实现鲁迅式的针砭和复仇。

有了以上的分析作铺垫,我们便可顺势而问:那么,鲁迅为什么最终让乌鸦飞向了远处的天空呢?首先,当然是对夏四奶奶迷信而又麻木的祈祷的彻底否定,但更关键的恐怕是由此激起的夏四奶奶的一个疑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显然,这也是读者心中的一个问号。按照我们平常的理解惯性,多半会将“乌鸦飞向天空”的姿态视作某种光明的展望,学生也容易接受这样的解释。为了消除这种日常思维的影响,较深层次地进入鲁迅的心灵世界,笔者又给学生补充了两则相关材料:

1、至于“还要反抗”,倒是真的,但我知道这“所以反抗之故”,

与小鬼(许广平——笔者注)截然不同。你的反抗,是为了希望光明的 到来罢?我想,一定是如此的。但我的反抗,却不过是与黑暗捣乱。

(鲁迅:《两地书〃二四》)

2、偏要使所谓正人君子也者之流多不舒服几天,所以自己便特地

留几片铁甲在身上,站着,给他们的世界上多有一点缺陷,到我自己厌 倦了,要脱掉了的时候为止。(鲁迅:《写在〈坟〉后面》)

反抗是为了与黑暗捣乱,给正人君子的世界多一点缺陷,无疑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心理动机。要让学生理解这一点,必须说明这种心理动机产生的四个要素:鲁迅自身的局限性,他曾自认“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黑暗势力的强大与顽固,即中国是一个极难打破的铁屋子;群众的愚昧、麻木与残忍;鲁迅不计形式、针锋相对的坚决反抗个性。跟为了希望光明而作的反抗相比,鲁迅的这种没有希望光明允诺的反抗更具悲壮色彩,它祛除了附着于反抗身上的种种实利诱惑和保证,使反抗成为一种纯粹的生存姿态。

鉴于此,发于夏四奶奶和华大妈背后的那一声“哑——”的大叫,无异于是对令人窒息的黑暗和麻木的反抗的号角。最终,“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此处的关键不在于“天空”如何解释,而在于乌鸦飞的姿势,那么迅捷,那么坚决,那么绝望。鲁迅曾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坦陈,不知道光明世界是怎样的,怎么走;但他始终坚持“与黑暗捣乱”,乌鸦飞向远处的天空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表现而已。至于人们经常提到的希望寓意,充其量也是鲁迅在《野草·希望》中表达的心情:“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

从笔者的教学实践看,以体察鲁迅的心灵世界为中心来处理《药》的结尾,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贯彻的深度和可接受的程度也不易平衡。但新的教学思路无疑可以有效地规避以往对“花环”与“乌鸦”象征意义的索隐式求解,还可以尝试瓦解长期以来庸俗化理解所塑造的鲁迅形象,让学生逐步认识鲁迅这颗中国现代社会心灵的复杂、独特与伟大。

(二)关于《故乡》的教学构想与实践

正像鲁迅先生的其他许多作品一样,《故乡》的结尾照例讲到了“希望”: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

《鲁迅小说教学策略的转变》结题报告

慈溪中学 孙文辉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在消费主义文化甚嚣尘上、国民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如何有效地教授鲁迅小说,学生如何深入地学习鲁迅小说,已然成为中学语文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峻的教学命题。尤其是随着受教群体的不断更替和鲁迅小说赖以生长的社会环境的日益远逝,鲁迅的面目愈来愈模糊,人们对鲁迅的情感世界与精神境界也越来越隔膜,这就使鲁迅小说的解读与教学陷入了孤立无证的窘境。鲁迅小说丰富、独特、深刻、恒久的精神内蕴不是被漠视,就是被曲解,抑或被简单化、庸俗化,加之鲁迅貌似佶屈聱牙的言语表达形式,更使鲁迅及其小说显得“面目可憎”。

本课题正是鉴于此种教学背景,拟从改变传统的鲁迅小说教学策略的角度,还原出一个生动可感的、依然存活于国人精神世界中的鲁迅形象。鲁迅已无法言说,鲁迅小说亦不能自我阐释,面对一个不断变动的课堂,我们只能牢牢抓住鲁迅的精魂,设置多重角度,运用多种形式,寻求鲁迅小说的灵魂与学生心灵世界的相契相应之点,从而激起学生对鲁迅小说的热爱,对充满“诗”与“思”的生命姿态的同情与悟解。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为有力地改变较长时期以来鲁迅小说教学中的简单化、庸俗化倾向,本课题拟以教学策略为着手处,探讨鲁迅小说教学过程中文本解读的指向、社会维度与生命维度的置换、思想与感悟的区别、现实性斗争与永恒性探索的厘定等诸方面问题。

从小说文本层面看,本课题拟实现鲁迅小说教学策略的六大转变:

1、从教“故事”到教“小说”

2、从看“他们”到看“我”

3、从社会批判到自我批判

4、从梳理情节到咀嚼言语

5、从教学构思宏观化到微观化

6、从分析现实战斗到品味生命挣扎

三、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拟以文本解读与课堂实践、师生独立研读与共同讨论、借助相关学术成果与激发个体感悟相结合的方法,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地探究鲁迅小说教学策略的诸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

1、文本细读。以《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为主,并撰写相关解读论文。迄今,已有《触摸心灵:结尾的另一种教学处理》《从叙事心理看的批判指向》《:复仇形态的嬗变与小说的诞生》《结尾的症候式处理》等文在《语文学习》上发表。

2、教材研读。考察鲁迅小说在各个版本的教材中的处理方法,为探讨教学策略作资料准备。

3、课堂实践。观察学生反应及接受状况,听取他们的学习要求,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

4、撰写结题报告。

四、研究成果展示(以单篇小说的个例研究为主)

(一)关于《药》的教学构想与实践

鲁迅小说《药》的结尾一直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长期以来几乎没有得到过合适的解决。究其原因可能有二:首先,学术界对《药》结尾部分的两个意象(花环与乌鸦)的含义一直争论不休;其次,不少中学教师往往对鲁迅作品的教学缺乏整体观。不过从新课程教学理念来看,前一个原因事实上不但不会构成教学上的障碍,反而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课程资源,因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关键不在于寻求一个权威的答案,而在于提出独到、合理的看法。至于后一个原因,话题有点大,这里指出一点,即鲁迅的作品是互文的,它们的背后都站着一个独特、复杂而又一贯的鲁迅。因此,对鲁迅作品的研读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孤立的文本研习,而必须借助文本和相关材料触摸到鲁迅的心灵。

本着这样的观念,《药》结尾的教学思路不妨作一个根本的改变,即从传统的对“花环”与“乌鸦”两个意象的具体含义分析,转变为对“花环”与“乌鸦”背后鲁迅心灵世界的体察。与之相应,具体的教学设计也不妨从“花环象征甲”、“乌鸦象征乙”的模式转变为如下两个问题:

一、鲁迅为什么要在夏瑜的坟上添一个花环?

大部分学生估计提不出这样的问题,有些老师也可能认为这个问题脱离了文本,价值不大。事实上,纯粹从小说艺术的角度考虑,在夏瑜的坟上添一个花环是有点生硬的。在《药》的四个部分中,鲁迅对照式地写了两类人:以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和以华老栓为代表的群众。这两类人之间是非常隔膜的,尤其是群众对革命者,不管是善良的华老栓一家,还是凶残的刽子手康大叔,抑或是茶店里的一帮闲人等,都对夏瑜的牺牲表现出了惊人的麻木。至于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在给自己的儿子上坟时看到华大妈,居然“现出些羞愧的颜色”,实在是愚昧到了令人辛酸的地步。夏瑜处在这样一堆沉默的国民中,他的叫喊有谁能听到?他的死有谁能理解?他坟上的花环有谁可能去种?因此,在《药》的结尾出现富有希望意味的花环是突兀的,这大概也就是鲁迅本人所坦陈的“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 的一例吧。

有了以上的点拨,学生的问题意识马上被调动起来了:是啊,既然已经意识到存在着这样一个艺术上的问题,鲁迅为什么还要“明知故犯”地在夏瑜的坟上添一个花环呢?这是问题的关键,但很难通过孤立的文本研习获得解答,根据鲁迅作品互文的原则,教师有必要给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叫学生重读以前学过的《〈呐喊〉自序》一文,尤其是其中一段: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

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 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 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 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 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 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 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 青年。

总地看来,鲁迅对打破铁屋子似的中国是不抱多大希望的。我们平常的教学

往往回避这一点,并且努力从“花环象征希望”的角度说明鲁迅对革命的积极态度。这种处理方式与其说是把鲁迅崇高化了,不如说是把鲁迅狭隘化了。鲁迅当然是一个伟人,但也是一个凡人,他在一系列的碰壁之后,发点牢骚,叹些气,对世事表示一下失望的情绪,既自然又真实,根本没有隐讳的必要。值得细细咀嚼的倒是鲁迅“不恤用了曲笔”的心理。一般的解释是,即使身处逆境,鲁迅依然保持了对前途的信心。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无疑是对夏瑜的一种同情和赞美,表明革命者是杀不尽的,革命还是后继有人的。这样的理解似乎也没什么大问题,学生可以而且应该接受这样的解释。但是,我们不妨追问一下:这就是鲁迅吗?如果要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很多革命者都可以充当鲁迅的角色。但鲁迅只有一个。

从《〈呐喊〉自序》的语调和内容来看,鲁迅此时的心境是非常奇特的:一方面,一次又一次的碰壁经验在鲁迅敏感的心底逐渐累积成一片无边的绝望;另一方面,怀疑与善良的个性又促使鲁迅对绝望本身作出各种形式的反抗。显然,要让高中学生理解这样复杂的心境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把鲁迅丰富的精神世界简化成“悲观”或“乐观”。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鲁迅在夏瑜的坟上添花环的心理,笔者又补充了三则相关材料:

1、我所说的话,常与所想的不同,……我为自己和为别人的设想, 是两样的。所以者何,就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但究竟是否真确,又不

得而知,所以只能在自身试验,不敢邀请别人 。(鲁迅:《两地书〃二四》)

2、虽则先生自己所感觉的是黑暗居多,而对于青年,却处处给与

一种不退走,不悲观,不绝望的诱导,自己也仍以悲观作不悲观,以无 可为作可为,向前的走去。(许广平:《两地书〃五》)

3、一个是中年的卸去外衣的真的鲁迅;一个是当他着笔时,为着

读者着想,在他的议论中加一点积极成分,意志奋进的鲁迅。(曹聚仁: 《鲁迅研究述评》)

不难发现,鲁迅的精神结构包含了“为他人的鲁迅”和“为自己的鲁迅”两个部分。这个结构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鲁迅的“悲观”不是向现实投降,也不是厌世沉沦,而是对现实发出深刻的质疑;鲁迅的“乐观”也不是出于确信,更多的是出于对绝望本身的怀疑,“花环”所散发的希望之光大概也止于此吧。

二、鲁迅为什么让乌鸦飞向了远处的天空?

跟“花环”相比,“乌鸦”的象征意义更具争议性。有的认为乌鸦象征反动势力,乌鸦飞去,表明黑暗的消失;有的认为乌鸦没有按照夏四奶奶的希望飞到坟顶,有批判底层群众愚昧、迷信的作用;有的则认为乌鸦象征革命者,乌鸦飞去,昭示着革命力量的强大和革命者前程的远大等等。由于《药》结尾的开放性,我们不能武断地判定上述哪种意见正确或错误,但可以指出以上分析有个明显的缺陷,即仅仅把乌鸦视作一个他者的形象,忽略了鲁迅赋予乌鸦的主观情感。

事实上,乌鸦就是鲁迅,乌鸦的一举一动就是鲁迅心灵世界的跌宕起伏。夏四奶奶为了验证夏瑜在天有灵,祈祷乌鸦飞上夏瑜的坟顶。这个细节固然可以说明夏四奶奶的愚昧、迷信与麻木,但更可玩味的是鲁迅对此的态度。在夏四奶奶期待乌鸦的举动时,小说有一段精彩的环境描写: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

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两人站在枯草丛

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这里面除了夏四奶奶令人窒息的紧张心情之外,更包含了周围环境与鲁迅心灵之

间的一种张力。在鲁迅看来,夏四奶奶不但不理解儿子牺牲的意义,反而祈祷乌鸦飞上儿子的坟顶以证明儿子在天有灵这样无谓的事,简直嘲讽到了辛酸、残酷的地步。于是,鲁迅对麻木国民的极端悲哀不是转化成了怜悯,而是凝成了一股复仇的冲动,你要我飞上坟顶,我偏偏“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个姿态跟《复仇》中为了抵御看客的赏鉴,“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永久地对立于旷野之上的场面是一致的,其共同的心理指向是以沉默对抗死寂,以无所作为抵抗对有所作为的希冀,从而实现鲁迅式的针砭和复仇。

有了以上的分析作铺垫,我们便可顺势而问:那么,鲁迅为什么最终让乌鸦飞向了远处的天空呢?首先,当然是对夏四奶奶迷信而又麻木的祈祷的彻底否定,但更关键的恐怕是由此激起的夏四奶奶的一个疑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显然,这也是读者心中的一个问号。按照我们平常的理解惯性,多半会将“乌鸦飞向天空”的姿态视作某种光明的展望,学生也容易接受这样的解释。为了消除这种日常思维的影响,较深层次地进入鲁迅的心灵世界,笔者又给学生补充了两则相关材料:

1、至于“还要反抗”,倒是真的,但我知道这“所以反抗之故”,

与小鬼(许广平——笔者注)截然不同。你的反抗,是为了希望光明的 到来罢?我想,一定是如此的。但我的反抗,却不过是与黑暗捣乱。

(鲁迅:《两地书〃二四》)

2、偏要使所谓正人君子也者之流多不舒服几天,所以自己便特地

留几片铁甲在身上,站着,给他们的世界上多有一点缺陷,到我自己厌 倦了,要脱掉了的时候为止。(鲁迅:《写在〈坟〉后面》)

反抗是为了与黑暗捣乱,给正人君子的世界多一点缺陷,无疑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心理动机。要让学生理解这一点,必须说明这种心理动机产生的四个要素:鲁迅自身的局限性,他曾自认“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黑暗势力的强大与顽固,即中国是一个极难打破的铁屋子;群众的愚昧、麻木与残忍;鲁迅不计形式、针锋相对的坚决反抗个性。跟为了希望光明而作的反抗相比,鲁迅的这种没有希望光明允诺的反抗更具悲壮色彩,它祛除了附着于反抗身上的种种实利诱惑和保证,使反抗成为一种纯粹的生存姿态。

鉴于此,发于夏四奶奶和华大妈背后的那一声“哑——”的大叫,无异于是对令人窒息的黑暗和麻木的反抗的号角。最终,“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此处的关键不在于“天空”如何解释,而在于乌鸦飞的姿势,那么迅捷,那么坚决,那么绝望。鲁迅曾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坦陈,不知道光明世界是怎样的,怎么走;但他始终坚持“与黑暗捣乱”,乌鸦飞向远处的天空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表现而已。至于人们经常提到的希望寓意,充其量也是鲁迅在《野草·希望》中表达的心情:“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

从笔者的教学实践看,以体察鲁迅的心灵世界为中心来处理《药》的结尾,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贯彻的深度和可接受的程度也不易平衡。但新的教学思路无疑可以有效地规避以往对“花环”与“乌鸦”象征意义的索隐式求解,还可以尝试瓦解长期以来庸俗化理解所塑造的鲁迅形象,让学生逐步认识鲁迅这颗中国现代社会心灵的复杂、独特与伟大。

(二)关于《故乡》的教学构想与实践

正像鲁迅先生的其他许多作品一样,《故乡》的结尾照例讲到了“希望”: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


相关内容

  •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范文.
  •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范文 一.做什么?简介课题主要内容(500~800字左右) 二.为什么做?课题立项研究背景(500字左右) 三.怎么做?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000~3000字左右) 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2.主要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径和视角 3.课题难点或关键点以及解决办法 四.做得 ...

  •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毕业论文工作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 毕业论文的写作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凡未撰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论文不合格者,不得毕业. 2. 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坚决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论文中凡引用他人著述或学术成 ...

  •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例
  • 语言类(语言学方向)毕业论文选题 一.古代汉语 1.汉字的结构(论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论汉字的结构类型等) 2.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文化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探讨等) 3.六书性质特点(六书文化探讨.从六书的演变看汉字的造字法等等) 4.会意兼形声问题探讨 5.假借字与通假字 6.古今字 ...

  • "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 "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09-04-03 10:06作者:杨翠云点击()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知道:教学必得有效,实施"有效教学",悄然成了中学教师关注的热门话题.然而何为& ...

  • 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对策研究报告
  • 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对策研究报告 三台县富顺镇初级中学校 语文教研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因为"丰富的积累,灵活的运用"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积累的重要性无人不晓,但目前对如何进行实效性读写结合缺乏必要的研究,尤其相对 ...

  • [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结题报告
  • <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单位:阳谷县李台中学 课题组成员:杨留杰 王洪光 孙正一 朱美静 李文辉 摘要:课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及提高课堂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 ...

  • 开题报告格式介绍.如何选题.范文
  • 1.介绍一下开题报告的常见格式: 课题名称开题报告(宋体,三号,加粗) 简要描述课题概况,主要描述课题要完成的目标.(宋体,小四,150字以内) 一.课题研究背景(宋体,四号,加粗) (一)工程概况(宋体,小四号) 主要描述工程的具体名称,位置建设单位,规模,技术经济参数等.(宋体,小四,300字左 ...

  • 幼儿园乡土课题的结题报告
  • 篇一:幼儿园乡土音乐课题结题报告 <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美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当前,将美育教育提升到改善全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新的发展和追求.美育作为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 ...

  •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一定要看------毕业论文选题
  • 汉语言文学专业 的学生一定要看------毕业论文选题 文学编 一. 文学史篇 1 五四时期白话诗的特征 2 20年代乡土小说的特征及其发展 3 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选择 4 中国现代新诗诗体的发展 5 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发展 6 解放区文学:大众化走向得失探 7 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