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现象]阅读答案

拉尼娜现象

①2008年初,一场50年不遇的暴风雪覆盖了中国南方大片土地。这场大雪和冻雨让“拉尼娜”闻名全国。这个被称为“圣女”的魔法小姑娘将半个中国搅得一团糟。

②拉尼娜现象总是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它与赤道偏东信风的加强有关,赤道洋流受信风推动,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得西太平洋海水流速显著增强,将海水表面的温热水体推向亚洲大陆方向,从而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低温。如果说厄尔尼诺通常会导致气候变暖的话,那么拉尼娜则更多地引起强降雨并导致气候变冷。如去年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非洲发生的特大暴雨,当然它同时也导致了南美洲的干旱,大西洋热带地区的飓风和北美洲的罕见寒流。拉尼娜现象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渡现象。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③由于海洋覆盖了全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大得多,所以海洋温度的微小变化能使得大气温度发生强烈的响应,而大气风应力又驱动了海洋的表层洋流运动,所以海洋和大气在气候异常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

④进入2008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

⑤科学家所没有料到的是,这个拉尼娜强烈的冬天,产生暴风雪的条件简直“完美”:一方面从东路贝加尔湖和北路中亚一带东南下的冷空气滞留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造成低温,而此处水汽条件好,容易引起降水;另一方面,从低纬度西路而来的暖湿气流抵达我国长江流域后刚好遇见了冷空气。于是这两对势均力敌的天兵天将在中国南方上空战得天昏地暗,大战三天,休战三天,再战三天。除非哪边来了救兵,战争才能结束。救兵还是不来,全指望“大气环流发生变化”。2月4日的立春曾给人们带来了希望,立春意味着北半球吸收的太阳热量逐渐增多,大地回暖,南下的冷空气可能会减弱,对天气产生好的影响。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你可以把冷空气团想象成一个胖子,除非来一股更强的热气团,才能把这个胖子推走。这个热气团要等大气环流发生变化才能到来,然而大气环流不会这么快就发生变化的,它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⑥拉尼娜现象的成因令气候专家头疼不已,它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现今的科学水平。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预测它们何时会发生,只能监测发生的征兆。专家提醒我们要尽可能了解大气状况,知道哪些地区容易发生灾害,相应调整国家重点建设中心。我们只能去适应天气,因为天气不可能来适应我们。

10.整体感知,按要求概括上文的有关内容。(4分)

①:引出说明对象——拉尼娜现象。

②~③:

④~⑤:

⑥: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其复杂,目前我们只能去适应天气。

11.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们是怎样“共同作用”的?请用文中的原话加以解说。(3分)

12.以下对本文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将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相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特点以及相互间的联系,是为了更好地解说拉尼娜现象。

B.第②段举印度尼西亚等地的特大暴风雨的例子是为了生动形象地说明拉尼娜现象是一种矫正过渡现象。

C.文章的主体部分由拉尼娜现象说到我国2008年南方拉尼娜现象,采用的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说明顺序。

D. 第⑤段中作者要把冷空气团想象成一个“胖子”, 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势均力敌而滞留不走的情状。

参考答案:

10.(1)拉尼娜现象是怎么形成的。(2)2008年初我国南方的拉尼娜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11.海洋温度的微小变化能使得大气温度发生强烈的响应,而大气风应力又驱动了海洋的表层洋流运动。

12.B.(是为说明拉尼娜则引起强降雨并导致气候变冷。)

拉尼娜现象

①2008年初,一场50年不遇的暴风雪覆盖了中国南方大片土地。这场大雪和冻雨让“拉尼娜”闻名全国。这个被称为“圣女”的魔法小姑娘将半个中国搅得一团糟。

②拉尼娜现象总是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它与赤道偏东信风的加强有关,赤道洋流受信风推动,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得西太平洋海水流速显著增强,将海水表面的温热水体推向亚洲大陆方向,从而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大规模持续异常低温。如果说厄尔尼诺通常会导致气候变暖的话,那么拉尼娜则更多地引起强降雨并导致气候变冷。如去年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非洲发生的特大暴雨,当然它同时也导致了南美洲的干旱,大西洋热带地区的飓风和北美洲的罕见寒流。拉尼娜现象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渡现象。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③由于海洋覆盖了全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大得多,所以海洋温度的微小变化能使得大气温度发生强烈的响应,而大气风应力又驱动了海洋的表层洋流运动,所以海洋和大气在气候异常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

④进入2008年以来,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我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

⑤科学家所没有料到的是,这个拉尼娜强烈的冬天,产生暴风雪的条件简直“完美”:一方面从东路贝加尔湖和北路中亚一带东南下的冷空气滞留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造成低温,而此处水汽条件好,容易引起降水;另一方面,从低纬度西路而来的暖湿气流抵达我国长江流域后刚好遇见了冷空气。于是这两对势均力敌的天兵天将在中国南方上空战得天昏地暗,大战三天,休战三天,再战三天。除非哪边来了救兵,战争才能结束。救兵还是不来,全指望“大气环流发生变化”。2月4日的立春曾给人们带来了希望,立春意味着北半球吸收的太阳热量逐渐增多,大地回暖,南下的冷空气可能会减弱,对天气产生好的影响。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你可以把冷空气团想象成一个胖子,除非来一股更强的热气团,才能把这个胖子推走。这个热气团要等大气环流发生变化才能到来,然而大气环流不会这么快就发生变化的,它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⑥拉尼娜现象的成因令气候专家头疼不已,它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现今的科学水平。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预测它们何时会发生,只能监测发生的征兆。专家提醒我们要尽可能了解大气状况,知道哪些地区容易发生灾害,相应调整国家重点建设中心。我们只能去适应天气,因为天气不可能来适应我们。

10.整体感知,按要求概括上文的有关内容。(4分)

①:引出说明对象——拉尼娜现象。

②~③:

④~⑤:

⑥: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其复杂,目前我们只能去适应天气。

11.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们是怎样“共同作用”的?请用文中的原话加以解说。(3分)

12.以下对本文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将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相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特点以及相互间的联系,是为了更好地解说拉尼娜现象。

B.第②段举印度尼西亚等地的特大暴风雨的例子是为了生动形象地说明拉尼娜现象是一种矫正过渡现象。

C.文章的主体部分由拉尼娜现象说到我国2008年南方拉尼娜现象,采用的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说明顺序。

D. 第⑤段中作者要把冷空气团想象成一个“胖子”, 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冷空气与暖湿气流势均力敌而滞留不走的情状。

参考答案:

10.(1)拉尼娜现象是怎么形成的。(2)2008年初我国南方的拉尼娜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11.海洋温度的微小变化能使得大气温度发生强烈的响应,而大气风应力又驱动了海洋的表层洋流运动。

12.B.(是为说明拉尼娜则引起强降雨并导致气候变冷。)


相关内容

  • 英语阅读做题方法
  • 英语阅读做题方法 1.练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传统的三种方法:1)先看文章后作题.是用这种方法应注意三点:1.注意文章中心与作者基本观点,即抓大的放小的. 2.注意重要细节的位置,第一遍阅读时在了解主题之后知道某个东西在哪里,胜过你知道他是什么.3.阅读速度稍快.不能过分沉迷于原文,速度要快一点 ...

  • 国培计划语文模块三阅读测验答案
  • 国培计划 语文 模块三 阅读测验答案 1.(单选题)汉字识写兴趣的培养难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选择一个答案 a. 与写话.习作的结合 b. 与阅读的结合 c. 科学的分析字理 d. [正确]与反复书写结合 2.(单选题)云南马普是一种:选择一个答案 a. 云南方言 b. 不好的习惯 c. [正确]地方 ...

  • 初中语文国培计划模块二测试题答案
  • 初中语文国培计划模块二测试题答案 1.(单选题)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选择一个答案 a. 工具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b. [正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c. 工具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d. 人文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2.(多选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的特点有: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

  • 浅春深喜阅读答案
  • 篇一:浅春深喜阅读答案 篇二:浅春深喜阅读答案 篇三:浅春深喜阅读答案 篇四:浅春深喜阅读答案 浅阅读与深阅读读还是不读,读一读小说阅读网,核舟记阅阅读读答案,浅婚深爱全文免费阅读,浅阅读,艳福不浅全文阅读,浅婚深爱全文阅读,何需清浅全文免费阅读,浅春深喜阅读答案,何需清浅全文在线阅读 图节馆建设2 ...

  • 大自然的现象--风阅读答案
  • 阅读 大自然的现象--风 大自然真是千奇百怪,样样俱全.风就是其中的一种. 风,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走动.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会儿,它像个乖觉的孩子:一会儿,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儿,像个慈祥的母亲,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又像个恶煞凶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 ...

  • 蝴蝶效应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蝴蝶效应 "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这是著名的"蝴蝶效应",它反映了混沌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而被视为物理学第三次科学革命的混沌学理论,对我们重新反思文化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与线性动力学相比,文化系统 ...

  • "山寨现象"要区别看待阅读答案
  • 阅读线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山寨现象"要区别看待 郭振刚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最初是指一种由民间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以兼容的强大功能.花哨的包装.低廉的价格赢取消费者而盈利.如今,山寨一词已经成为网络流行语,成为网民心中一种 ...

  • "中国式过马路"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20-22题.(共8分) ①近来在微博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什么意思?有人描述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还有图为证:在城市街头,有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便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 ...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阅读答案
  •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早餐决定着一天身体可以产生多少能量,而能量产生的多少决定着精力和自我感觉是否良好.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糖,其次是靠脂肪和蛋白质氧化产生的.只有当血液中有了适量的糖,身体每个细胞才能随时满足人体的需要的能量.在正常情况下,血糖维持在80-120毫克/100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