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三期末地理试卷分析

2011年高三期末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遵循高中地理教材,突出考查主干知识

考试内容主要依据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及选修旅游地理和环保地理,适当兼顾初中地理,试题突出了对地理基本事实、原理及规律的考查,充分体现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结合以及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结合,地理教学内容各部分的主干知识在试题中均有一定的体现,具有较广的覆盖面。与平时教学内容相比,在气候、海洋等方面的题目偏少一些。

2、以地理图表为载体,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大量使用图像是地理试题的特色,本次考试继续保持了这一传统。试题中出现地理图像,尤其是突出了对地理区域图和原理示意图的考查。如第36题等,在简洁的图象里蕴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

3、创设问题情境,突出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

试题以地理图像为载体,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注重了知识和能力以及原理和案例的结合,突出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较好地体现了地理高考大纲的要求。

4、关注社会生活,考查了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试题加强了对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和现象的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学习现实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5、试题难度适中,对以后的复习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本次考试,紧扣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教材,没有偏题、怪题,试题内容较多的取材于教材,考查方式更加接近常规教学,试题难度适中,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满足了不同地域、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突出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对后阶段的复习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审题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如第10、11等题有的答案就是直接读图获取,进而分析其原因和措施,而许多同学却答非所问。

2、地理原理、规律掌握不牢固,表现为不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加以运用。

3、地理答题思路不明确,范围缺失、主次不分、层次不明,不会运用地理术语。第37题(2)形不成答题思路更不会运用地理书语等等。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主观题得分不高,大部分学生得20—30分。

三、复习建议

1、关注学生地理知识缺漏情况

学生头脑中具备丰富的地理知识储备和完善的知识结构,如基本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掌握,地理区域的定位和区域特征,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等内容,是高考取得高分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考试暴露出的问题,对其知识缺漏进行充实,在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加工,如分析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比较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异同;结合地理图像分析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验证地理原理和说明地理问题等。

2、关注地理考试大纲及其变动

认真学习地理考试大纲及其说明,研究其中的题例及历年高考真题,建议选择经典真题让学生进行演练。深刻领会四项能力要求的精神实质,特别是这四项能力要求与试题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分析高考试题对考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测试功能。

四大目标可归为三级要求,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1)获取和解读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表格数据信息等,要注意训练学生对陌生信息的心理适应和临场应变能力。(2)调动和运用知识,自然地理重在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人文地理重在原理和观念的运用和建立;区域地理重在区域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要训练对某一地理问题答题的基本思维模式。(3)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是同一要求在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上的不同阶段,建议学生答题时尽量利用教材中的语言组织答案。

3、加强读图训练,提升分析图表的技能。

借助投影仪等直观性教学设备,充分开展图像探究活动,多角度进行变式训练。通过说图、说思路等活动来训练学生提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以不同知识结点为基点的思维通道,不断梳理、优化解题思路。

4、强化针对性训练,掌握解题技巧。

在重点内容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中、在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的形成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与表达,即时反馈与调控,提高讲的针对性与练的有效性。只有平时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先静思、再表述,学生思维的独立性、逻辑的缜密性和表述的严谨性才能得到提高。

5、注意答案表述要准确,书写要规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要有意识地将答题技能的指导与训练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一要给学生系统梳理出不同类型地理问题的答题要求;二要指导学生审题时将具体问题回归问题原型,并提取相应的思维模式;三要在通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要求,抓住关键词整合有效信息,理清解题思路;四要在组织语言环节上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有区域背景的地理问题不能简单套用分析模型,要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作具体分析。在书写的工整性与专业术语表述的规范性基础上,力争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6、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变化

文综试题的情景较多的取自于人类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对地理学科而言,重点要关注的是长效性的热点问题,即PRED(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其次才是时事热点问题。如立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国内最重大的时政热点。在复习教学中要及时寻找地理知识与现实问题的结合点,培养学生在新情境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结合社会时政热点,建议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关注农业、工业、地形、气候、聚落、资源、生态、旅游、区域协调发展等地理要素;以及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区位因素等地理问题。此外,还要关注国内华南、西南、华北等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等国际区域突出的人地关系问题。

2011年高三期末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遵循高中地理教材,突出考查主干知识

考试内容主要依据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及选修旅游地理和环保地理,适当兼顾初中地理,试题突出了对地理基本事实、原理及规律的考查,充分体现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结合以及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结合,地理教学内容各部分的主干知识在试题中均有一定的体现,具有较广的覆盖面。与平时教学内容相比,在气候、海洋等方面的题目偏少一些。

2、以地理图表为载体,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大量使用图像是地理试题的特色,本次考试继续保持了这一传统。试题中出现地理图像,尤其是突出了对地理区域图和原理示意图的考查。如第36题等,在简洁的图象里蕴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

3、创设问题情境,突出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

试题以地理图像为载体,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注重了知识和能力以及原理和案例的结合,突出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较好地体现了地理高考大纲的要求。

4、关注社会生活,考查了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试题加强了对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和现象的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学习现实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5、试题难度适中,对以后的复习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本次考试,紧扣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教材,没有偏题、怪题,试题内容较多的取材于教材,考查方式更加接近常规教学,试题难度适中,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满足了不同地域、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突出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对后阶段的复习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审题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如第10、11等题有的答案就是直接读图获取,进而分析其原因和措施,而许多同学却答非所问。

2、地理原理、规律掌握不牢固,表现为不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加以运用。

3、地理答题思路不明确,范围缺失、主次不分、层次不明,不会运用地理术语。第37题(2)形不成答题思路更不会运用地理书语等等。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主观题得分不高,大部分学生得20—30分。

三、复习建议

1、关注学生地理知识缺漏情况

学生头脑中具备丰富的地理知识储备和完善的知识结构,如基本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掌握,地理区域的定位和区域特征,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等内容,是高考取得高分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考试暴露出的问题,对其知识缺漏进行充实,在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加工,如分析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比较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异同;结合地理图像分析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验证地理原理和说明地理问题等。

2、关注地理考试大纲及其变动

认真学习地理考试大纲及其说明,研究其中的题例及历年高考真题,建议选择经典真题让学生进行演练。深刻领会四项能力要求的精神实质,特别是这四项能力要求与试题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分析高考试题对考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测试功能。

四大目标可归为三级要求,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1)获取和解读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表格数据信息等,要注意训练学生对陌生信息的心理适应和临场应变能力。(2)调动和运用知识,自然地理重在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人文地理重在原理和观念的运用和建立;区域地理重在区域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要训练对某一地理问题答题的基本思维模式。(3)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是同一要求在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上的不同阶段,建议学生答题时尽量利用教材中的语言组织答案。

3、加强读图训练,提升分析图表的技能。

借助投影仪等直观性教学设备,充分开展图像探究活动,多角度进行变式训练。通过说图、说思路等活动来训练学生提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以不同知识结点为基点的思维通道,不断梳理、优化解题思路。

4、强化针对性训练,掌握解题技巧。

在重点内容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中、在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的形成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与表达,即时反馈与调控,提高讲的针对性与练的有效性。只有平时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先静思、再表述,学生思维的独立性、逻辑的缜密性和表述的严谨性才能得到提高。

5、注意答案表述要准确,书写要规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要有意识地将答题技能的指导与训练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一要给学生系统梳理出不同类型地理问题的答题要求;二要指导学生审题时将具体问题回归问题原型,并提取相应的思维模式;三要在通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要求,抓住关键词整合有效信息,理清解题思路;四要在组织语言环节上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有区域背景的地理问题不能简单套用分析模型,要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作具体分析。在书写的工整性与专业术语表述的规范性基础上,力争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6、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变化

文综试题的情景较多的取自于人类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对地理学科而言,重点要关注的是长效性的热点问题,即PRED(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其次才是时事热点问题。如立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国内最重大的时政热点。在复习教学中要及时寻找地理知识与现实问题的结合点,培养学生在新情境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结合社会时政热点,建议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关注农业、工业、地形、气候、聚落、资源、生态、旅游、区域协调发展等地理要素;以及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区位因素等地理问题。此外,还要关注国内华南、西南、华北等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等国际区域突出的人地关系问题。


相关内容

  • 中学地理教研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本学期苏州市教研员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教研室工作计划开展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科教学方法,努力促进地理课堂教学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二、工作思路 以区地理学科中心组为核心,以全 ...

  • 北京东城区2010-2011学年高三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 北京东城区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地 理 试 题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第1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

  • 苏州市高三期末考试地理学科质量分析
  • 苏州市高三期末考试地理学科质量分析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荣 苓 一. 各题得分情况和试题难度 (二)主观题(市区抽样) 二.命题思路 本次模拟考试的平均分苏州大市85.50分,苏州市区82.66分,比较接近05年高考全省地理82.17分的平均成绩,说明难度看上去虽然偏大,确是符合地理学科实际情况( ...

  • 2011年高三英语期末试卷分析
  • 2011年高三英语期末试卷分析 高三英语备课组长:李芳 一.试卷整体情况 该试卷突出反映了新课改第一年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试题结构以及分值配备,试题总体难度适中,全卷的难度.区分度都把握得比较好,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知识覆盖面广.以课本为依托,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同时有突出语篇阅读,考查了第一轮 ...

  •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
  •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地球运动(2) 2011届模拟题 题组一 (安徽巢湖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立竿见影"的方法,逐日测量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回答1-3题. 1.太阳在a位置时,测量出 ...

  • 地理教研组优秀教研组申报材料
  • 立足常规教研教学 打造地理教师团队 提升教研教学质量 郫县一中地理教研组 郫县一中地理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团队,在2010-2011年度,共12人参与了高中三个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 高2011级:钟祖祥(高三备课组长).彭航.兰英.李红霞.刘冰.蔡超程 高2012级:张行明(教研组长.高二备 ...

  • 高中出题试卷模板
  • 东川明月中学高三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浙江省某地的等高线图,完成1- ...

  • 高三历史组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高三历史组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是由名师堂提供的2017年全国高考调研仿真试卷 (四),试卷主要考查了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主干知识和选修一.三.四.本次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加大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的考核力度.同时,命题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 ...

  • 高三下学期地理教学
  • 高三第二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一. 教学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教学要面向高考,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要求的过程中,要把握高中毕业合格标准的水平考试与选拔性考试的区别和联系.要以培养能力为主导,考察学生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