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民生类新闻节目

民生新闻的出现

“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民生新闻的界定

 新闻题材说

 节目形态说

 传播对象说

 价值取向说

 新闻题材说”从电视新闻题材内容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认为电视民生

新闻是一类独立的新闻报道题材,是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等并列的概念。电视民生新闻是以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电视新闻。

 “节目形态说”从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持这一观点

的同志认为,现在比较有名的电视民生新闻类栏目如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天津电视台的《都市报道60分》、陕西电视台的《小民话题》等都是以独立的栏目形态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所以,应当从栏目形态角度给电视民生新闻下定义:电视民生新闻是以民众生活为主体的新型电视新闻节目 。

“传播对象说”从电视新闻传播对象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持这一观点的同志认为,从目前我国主要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受众来看,低学历的普通市民百姓或叫草根阶层比高学历的、引领社会主流的精英阶层更关注电视民生新闻。所以,从传播对象来说,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为代表的联播类节目是办给当官的人看的,而以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类节目是办给老百姓看的。

 “价值取向说”从电视新闻价值取向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持这一观点

的同志认为,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新闻体裁、样式等专业层面上,而应当更多地从新闻媒介、新闻工作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上去考察。电视民生新闻强调的是:电视媒体、电视从业人员从民本的立场、观点、态度出发,对市民百姓的生活进行报道,体现媒体关注民生的姿态。

以上四种概念界定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新生事物进行概念界定,都从一定的视角阐述了电视民生新闻的特征和内涵,都有其合理的成份和可取之处;同时也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和可以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民生新闻总的定义

民生新闻是关注民众生计、民众意愿、民众立场为主要价值取向,并致力于以民众视角、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与民众生计、民众日常生活、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近变动事实的传播。但是民生新闻不是一个有关新闻体裁样式的具体概念,而是一个新闻形式的综合概念。

民生新闻的特点与优势

 关注民生现场,贴近百姓生活,平民化色彩浓 厚。

 服务特征明显。民生新闻是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下,以服务化的理念来关注民众生

活,使新闻变得可看、管用。

 报道领域较宽。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对社会生活的全

方位扫描。

 区域特征明显。民生新闻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由于各地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

经济发展不同,民生的具体内容也不同。

民生新闻的缺憾

 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内容缺乏深度。

 内容庸俗化、娱乐化现象突出。

 缺乏求实精神,干预事件,导致媒体公信力的缺失。

民生新闻社会责任和意义

 反映民意,为公民提供话语权平台。

 扩展公众的知情权范围。

 保障公众监督权的施行。

 增强公民意识,提升公众的行动能力。

 《共同关注》是新闻节目中心新闻采访部于2003年5月1日在新闻频道推出的一档

新闻专题类栏目,栏目以社会类题材为主,围绕“民生、民情、民意”,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热点、难点,并力图推动问题的最终解决,栏目强调互动性、贴近性和服务性 。

 《共同关注》原来在新闻频道中午时段播出,2009年8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共同关注》改版后全新亮相,共同关注》正式移到傍晚时段的18:00开始播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欧阳夏丹首次主播《共同关注》节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改版后更突出了新闻性和时效性,增加了与驻外记者的现场连线。改版后的《共同关注》与其他改版后的节目采用相同的包装方式。新版《共同关注》以新闻资讯为主,附带央视评论员评论;内容以民生新闻为主。

 栏目定位:关注弱势群体,搭建互助平台,讲述新闻故事,彰显和谐关怀。  栏目理念:打造中国百姓的精神家园 。

 栏目宗旨:“倾听百姓建议,发表百姓观点、解决百姓难题”,力求搭建百姓和政府

之间沟通的桥梁。

栏目改版

 《共同关注》原本是一档以公益慈善为品牌特色的日播专题栏目,改版后栏目的名

称没有改变,但内容却大大改变。

 出现在傍晚6时的这档节目,在前半个小时都是播放新闻资讯,后半个小时关注一

个民生的话题,进行分析。 如昨晚播出的改版后第一期,在前半段一共播放了20多条涉及民生、体育、娱乐、热点新闻的资讯信息。在后半段则以“房子”为主题,讲述“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 同时,原本在央视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的主持人欧阳夏丹正式成为《共同关注》的新主持人。

栏目影响

 《共同关注》是政府和百姓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央视新闻频道与受众之间沟通的

平台。通过这个桥梁,反映观众的心声、呼声、民情、民意,加强百姓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以达到上下沟通以及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目的。在对观众反映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解、调查、建议、解决、反馈的过程中,同时完成新闻频道与观众的近距离接触。

 《共同关注》是央视新闻频道的一个以反映民情民意为鲜明特色的栏目,栏目内容

以社会类题材为主,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促进问题解决,栏目风格强调互动性、贴近性和服务性

(二)叙事性在民生中的运用

1、内容选取以叙事性为前提。新闻叙事的内涵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素材、故事和新闻叙事文本。素材是按和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的一系列由行为者所引起的或经历的事件,

即原始的新闻事实;故事是记者头脑中的新闻事实,是新闻事实的物质状态在记者大脑中的能动反映;而新闻叙事文本就是最终受众看到的符号组成的结构整体。叙事文本经过记者编码后的以符号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再由受众将其还原成他们头脑中的新闻事实。

因此在民生新闻题材的选择中,涵盖了行为者、时间地点和过程的素材是固定的,但故事和叙事文本具有能动性,因此在民生新闻选材的的处理中,叙事性强的素材在经过了性的编排(比如顺序的排放、叙述的节奏、频率与聚焦的变化)之后可以产生较强的感官冲击和更合理的逻辑性能,从而达到宣传传统精神、对新闻话语通俗解释的效果。

2、传播方式以叙事性为主。随着媒介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也由单向传播转变至双向互动传播。民生新闻由于其独有的亲民视角,更是最大限度的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形成互动,记者和采编人员将话语空间和话语权交给受众,以平民的视角报道百姓身边的生活。播报者在叙事的风格上的变化也收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由于民生新闻的地域性特点,一些电视台录制播出的天然性极强的方言新闻,以“和百姓拉家常”的方式直接贴近生活,拉近和受众的距离。 (三)叙事在民生新闻中存在的问题

1、以演绎的叙事制作民生新闻节目。民生新闻的题材选择均为百姓生活,但因事件的悬念和矛盾冲突带有刺激性和神秘感,因此大部分的民生新闻都展开了对其故事情节的深入挖掘,突出情节点、放大细节。配合以影视语言和剪辑、特技手法,使得故事跌宕起伏,适合我国受众的传统欣赏习惯。这本来无可厚非,对的渲染能够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上更容易拉近和普通受众的关系,也更能强化新闻传播的效果。但一味的追求叙事和感官刺激,不惜扮演、搬演新闻事件,有意或无意制造伪新闻,混淆视听,利用剪辑突出导演思维,制造错误的舆论导向,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和职业道德,应坚决摒弃;

2、以趋同的叙事选择民生新闻素材。叙事选材单一,围绕夫妻矛盾的“爱情保卫题材”、家庭纠纷的“财产分割题材”、子女责任的“赡养老人题材”充斥民生新闻。跟风作业、千篇一律难有创新。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依然应把握好方向,从事件取材的典型性、矛盾解决的普遍性向服务百姓生活的实用性转变。在新闻事件价值判断和题材选择上也应向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生活转化;

3、以低俗的叙事传播民生新闻事件。随着民生新闻节目遍地开花,一些节目中不惜以低俗、夸张的方式对新闻事件加以传播,无限放大窥私欲,甚至掺杂色情与暴力的画面语言。将矛盾的激化、冲突的作为卖点,将新闻节目无用化、低俗化。以此博取收视份额。严重扰乱电视播出秩序,影响受众收视。

结语:民生类电视新闻将摄像机对准百姓生活,普通人成为媒体主角,本身就是社会“以人为本”思潮的具体体现。民生新闻的普及,是和谐社会民本位的忠实反映,也是主体意识和维权思想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提高的反映。然而随着民生类电视新闻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媒体渐渐偏离了新闻工作者的初衷,为了争取收视份额扰乱舆论视听。作为电视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的担负着传播国家大政方针和为民服务的责任,做人民的新闻,做人民的好新闻是我们奋斗的终身目标。因此,做好民生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依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黄挺.学好新闻叙事学[J].军事记者,2003,1.

[2]何纯.关于新闻叙事学研究的构想[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4.

[3]齐爱军.关于新闻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思考[J].现代传播,2006,4.

[4]张寅德.叙述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5]赵毅衡.比较叙述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张寅德.叙事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7]齐爱军.关于新闻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思考[J].现代传播.2006,4. [8]蔡之国.新闻叙事学框架的构想[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民生新闻的出现

“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民生新闻的界定

 新闻题材说

 节目形态说

 传播对象说

 价值取向说

 新闻题材说”从电视新闻题材内容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认为电视民生

新闻是一类独立的新闻报道题材,是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等并列的概念。电视民生新闻是以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电视新闻。

 “节目形态说”从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持这一观点

的同志认为,现在比较有名的电视民生新闻类栏目如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天津电视台的《都市报道60分》、陕西电视台的《小民话题》等都是以独立的栏目形态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所以,应当从栏目形态角度给电视民生新闻下定义:电视民生新闻是以民众生活为主体的新型电视新闻节目 。

“传播对象说”从电视新闻传播对象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持这一观点的同志认为,从目前我国主要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受众来看,低学历的普通市民百姓或叫草根阶层比高学历的、引领社会主流的精英阶层更关注电视民生新闻。所以,从传播对象来说,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为代表的联播类节目是办给当官的人看的,而以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类节目是办给老百姓看的。

 “价值取向说”从电视新闻价值取向的视角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持这一观点

的同志认为,考察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新闻体裁、样式等专业层面上,而应当更多地从新闻媒介、新闻工作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上去考察。电视民生新闻强调的是:电视媒体、电视从业人员从民本的立场、观点、态度出发,对市民百姓的生活进行报道,体现媒体关注民生的姿态。

以上四种概念界定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新生事物进行概念界定,都从一定的视角阐述了电视民生新闻的特征和内涵,都有其合理的成份和可取之处;同时也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和可以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民生新闻总的定义

民生新闻是关注民众生计、民众意愿、民众立场为主要价值取向,并致力于以民众视角、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与民众生计、民众日常生活、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近变动事实的传播。但是民生新闻不是一个有关新闻体裁样式的具体概念,而是一个新闻形式的综合概念。

民生新闻的特点与优势

 关注民生现场,贴近百姓生活,平民化色彩浓 厚。

 服务特征明显。民生新闻是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下,以服务化的理念来关注民众生

活,使新闻变得可看、管用。

 报道领域较宽。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对社会生活的全

方位扫描。

 区域特征明显。民生新闻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由于各地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

经济发展不同,民生的具体内容也不同。

民生新闻的缺憾

 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内容缺乏深度。

 内容庸俗化、娱乐化现象突出。

 缺乏求实精神,干预事件,导致媒体公信力的缺失。

民生新闻社会责任和意义

 反映民意,为公民提供话语权平台。

 扩展公众的知情权范围。

 保障公众监督权的施行。

 增强公民意识,提升公众的行动能力。

 《共同关注》是新闻节目中心新闻采访部于2003年5月1日在新闻频道推出的一档

新闻专题类栏目,栏目以社会类题材为主,围绕“民生、民情、民意”,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热点、难点,并力图推动问题的最终解决,栏目强调互动性、贴近性和服务性 。

 《共同关注》原来在新闻频道中午时段播出,2009年8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共同关注》改版后全新亮相,共同关注》正式移到傍晚时段的18:00开始播出。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欧阳夏丹首次主播《共同关注》节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改版后更突出了新闻性和时效性,增加了与驻外记者的现场连线。改版后的《共同关注》与其他改版后的节目采用相同的包装方式。新版《共同关注》以新闻资讯为主,附带央视评论员评论;内容以民生新闻为主。

 栏目定位:关注弱势群体,搭建互助平台,讲述新闻故事,彰显和谐关怀。  栏目理念:打造中国百姓的精神家园 。

 栏目宗旨:“倾听百姓建议,发表百姓观点、解决百姓难题”,力求搭建百姓和政府

之间沟通的桥梁。

栏目改版

 《共同关注》原本是一档以公益慈善为品牌特色的日播专题栏目,改版后栏目的名

称没有改变,但内容却大大改变。

 出现在傍晚6时的这档节目,在前半个小时都是播放新闻资讯,后半个小时关注一

个民生的话题,进行分析。 如昨晚播出的改版后第一期,在前半段一共播放了20多条涉及民生、体育、娱乐、热点新闻的资讯信息。在后半段则以“房子”为主题,讲述“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 同时,原本在央视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的主持人欧阳夏丹正式成为《共同关注》的新主持人。

栏目影响

 《共同关注》是政府和百姓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央视新闻频道与受众之间沟通的

平台。通过这个桥梁,反映观众的心声、呼声、民情、民意,加强百姓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以达到上下沟通以及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的目的。在对观众反映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解、调查、建议、解决、反馈的过程中,同时完成新闻频道与观众的近距离接触。

 《共同关注》是央视新闻频道的一个以反映民情民意为鲜明特色的栏目,栏目内容

以社会类题材为主,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促进问题解决,栏目风格强调互动性、贴近性和服务性

(二)叙事性在民生中的运用

1、内容选取以叙事性为前提。新闻叙事的内涵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素材、故事和新闻叙事文本。素材是按和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的一系列由行为者所引起的或经历的事件,

即原始的新闻事实;故事是记者头脑中的新闻事实,是新闻事实的物质状态在记者大脑中的能动反映;而新闻叙事文本就是最终受众看到的符号组成的结构整体。叙事文本经过记者编码后的以符号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再由受众将其还原成他们头脑中的新闻事实。

因此在民生新闻题材的选择中,涵盖了行为者、时间地点和过程的素材是固定的,但故事和叙事文本具有能动性,因此在民生新闻选材的的处理中,叙事性强的素材在经过了性的编排(比如顺序的排放、叙述的节奏、频率与聚焦的变化)之后可以产生较强的感官冲击和更合理的逻辑性能,从而达到宣传传统精神、对新闻话语通俗解释的效果。

2、传播方式以叙事性为主。随着媒介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也由单向传播转变至双向互动传播。民生新闻由于其独有的亲民视角,更是最大限度的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形成互动,记者和采编人员将话语空间和话语权交给受众,以平民的视角报道百姓身边的生活。播报者在叙事的风格上的变化也收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由于民生新闻的地域性特点,一些电视台录制播出的天然性极强的方言新闻,以“和百姓拉家常”的方式直接贴近生活,拉近和受众的距离。 (三)叙事在民生新闻中存在的问题

1、以演绎的叙事制作民生新闻节目。民生新闻的题材选择均为百姓生活,但因事件的悬念和矛盾冲突带有刺激性和神秘感,因此大部分的民生新闻都展开了对其故事情节的深入挖掘,突出情节点、放大细节。配合以影视语言和剪辑、特技手法,使得故事跌宕起伏,适合我国受众的传统欣赏习惯。这本来无可厚非,对的渲染能够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上更容易拉近和普通受众的关系,也更能强化新闻传播的效果。但一味的追求叙事和感官刺激,不惜扮演、搬演新闻事件,有意或无意制造伪新闻,混淆视听,利用剪辑突出导演思维,制造错误的舆论导向,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和职业道德,应坚决摒弃;

2、以趋同的叙事选择民生新闻素材。叙事选材单一,围绕夫妻矛盾的“爱情保卫题材”、家庭纠纷的“财产分割题材”、子女责任的“赡养老人题材”充斥民生新闻。跟风作业、千篇一律难有创新。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依然应把握好方向,从事件取材的典型性、矛盾解决的普遍性向服务百姓生活的实用性转变。在新闻事件价值判断和题材选择上也应向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生活转化;

3、以低俗的叙事传播民生新闻事件。随着民生新闻节目遍地开花,一些节目中不惜以低俗、夸张的方式对新闻事件加以传播,无限放大窥私欲,甚至掺杂色情与暴力的画面语言。将矛盾的激化、冲突的作为卖点,将新闻节目无用化、低俗化。以此博取收视份额。严重扰乱电视播出秩序,影响受众收视。

结语:民生类电视新闻将摄像机对准百姓生活,普通人成为媒体主角,本身就是社会“以人为本”思潮的具体体现。民生新闻的普及,是和谐社会民本位的忠实反映,也是主体意识和维权思想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提高的反映。然而随着民生类电视新闻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媒体渐渐偏离了新闻工作者的初衷,为了争取收视份额扰乱舆论视听。作为电视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的担负着传播国家大政方针和为民服务的责任,做人民的新闻,做人民的好新闻是我们奋斗的终身目标。因此,做好民生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依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黄挺.学好新闻叙事学[J].军事记者,2003,1.

[2]何纯.关于新闻叙事学研究的构想[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4.

[3]齐爱军.关于新闻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思考[J].现代传播,2006,4.

[4]张寅德.叙述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5]赵毅衡.比较叙述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张寅德.叙事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7]齐爱军.关于新闻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思考[J].现代传播.2006,4. [8]蔡之国.新闻叙事学框架的构想[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相关内容

  •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作业
  • 广播电视概论作业 简答: 1. 2. 3. 4. 5. 1. 简述谈话节目的社会意义 简述谈话节目的社会意义 简述广播电视体育类节目的主要形式 简述纪录片的主要特征 简述广播电视体制的主要类型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主导性的具体体现 "谈话"是人类最普遍的信息传播及交流方式,谈话 ...

  • 谈谈你对民生新闻的看法 2
  • 浅析民生新闻 [摘要]民生新闻是近十年来在电视新闻中十分流行的一种新闻形式,也成为电视理论界评说的热点话题.本文将对民生新闻的概念及其定位,它所呈现的节目形式和特点,以及民生新闻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作出了浅显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民生新闻是这几年来新生的新闻类节目,这个新兴的节目也一直在不断的 ...

  • 浅谈民生新闻主持的特色
  • 浅谈民生新闻主持的特色 专业名称:播音与主持艺术 姓名:吴玲玲 [摘 要]民生新闻是指站在民生的角度上所进行的新闻编辑和播报,它真实的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贴近生活而且具有真实性,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民生新闻的主持和传统的新闻主持在特点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民生新闻的主持 ...

  • 浅析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 学校代码 学号 分 类 号 密级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学 院 XXXXX 专业名称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年 级 学生姓名 XXX 指导教师 201 年 月 日 浅析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摘 要 近年来,民生新闻的兴起成为了传媒界一道亮丽的风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电视媒体的 ...

  • 试析民生新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二稿
  •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毕业论文 题 目: 试析民生新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院(系): 新闻与传播学院 专业年级: 2011级广播电视新闻 姓 名: 闫慧娟 学 号: 111300112 指导教师: 常民强 副教授 2015年3月25日 原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 ...

  • 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 浅析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由<南京零距离>引发的思考 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南京零距离>栏目,打出了"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的口号,并率先提出"民生新闻"的理念,即新闻要反映老百姓的 ...

  • 增加民生新闻的深度
  • 自从2001年5月18日湖南经济电视台开播<都市一时间>新闻节目,率先提出"民生新闻"的概念以来,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国遍地开花,成为电视新闻业界的一个亮点.以<都市一时间>为例,央视索福瑞收视数据表明,该栏目平均收视率为5%-6%,最高份额达25%,收视 ...

  • [都市一时间]民生新闻的报道特点探析
  • <都市一时间>民生新闻的报道特点探析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级播音与主持专业 [1**********]1 学号 黄文珏 摘 要: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是其根 ...

  • 从民生新闻节目看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
  • 近几年,"民生新闻"在各城市电视台呈现出方心未艾的趋势,<南京零距离>.<第七日>等栏目强调民众视角,立足于城市普通百姓,站在他们的立场看问题,倾听他们的诉说,反映他们的呼声.而民生新闻节目的个性化主持人则成为节目的代言人.他们"说的好,说的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