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全科复习资料大全

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动物的分类:根据动物体有无脊柱可分为: 脊椎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鱼 无脊椎动物 体形:梭形

体表:鳞片;分泌黏液

体色:腹白背暗(保护色)

身体分布:头、躯干、尾

感觉器官: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运动器官:鳍:尾(控臸并保持前进方向)胸腹(保持平衡) 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整体起协调作用

呼吸: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鱼离不开水的原因:

其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四大家鱼是:草鱼、青鱼、鲢鱼、鳙鱼

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臸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第二节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陆地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鳞、甲、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

(2)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有专门呼吸器官(蚯蚓除外)]

(4)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⑵蚯蚓:

生活环境:白天在洞穴居,晚间出来活动。 食性:枯枝落叶、垃圾

运动:1身体分为许多体节(可运动灵活),环带上的肌肉(收缩), 可带动刚毛运动。

呼吸:靠体表皮肤(分泌黏液),黏液溶解氧气进入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

⑶兔子

体表被毛(保温),用肺呼吸,心脏4腔;血液循环路线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两条路线,输送氧气的能力强,分解有机物快,产生的能量多,体温恒定,

食性:植物

消化:牙齿有门齿、臼齿

盲肠发达:可以贮藏大量的纤维性食物,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神经:神经系统发达调节体温(大脑发达、神经布满全身)

生殖: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

运动:跳跃(后退比前腿发达)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那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完整分隔的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多为胎生、哺乳。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陆地中生活的动物所要的基本条件是:水份、充足的食物、隐藏地。

变温动物和恒温的区别:

哺乳类和鸟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都是恒温动物。其他动物的体温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

⑴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生活的结构特征

(1)外型:流线型或梭型结构

(2)有翅(翼):羽毛、翅膀展开利于飞行

(3):胸肌发达

(4)骨轻,长骨中空,有利减轻体重

(5)角质喙,无牙,直肠短,直接排出粪便

(6)肺,气囊(辅助肺的呼吸)呼吸一次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进行双重呼吸

(7)心脏4腔,输送氧的能力增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完全分开,体温高恒定,42度左右。

(8)小脑和神经系发达

(9)没有膀胱,不贮存粪便,减轻体重

*各种动物的特征(还有些见最后)

(1)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

(2)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3)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

(4)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

(5)甲壳动物:有坚硬外壳(水蚤、虾、蟹)

(6)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⑴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骼(骨和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胳肌的结构和特性:

结构: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

特性:肌肉无论受到哪种刺激(包括由神经传来的兴奋)都会发生收缩,停止刺激,肌肉舒张。

运动的产生过程:受刺激收缩,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

关节的结构图:如上图

关节软骨作用:有弹性,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关节面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组成

脱臼:关节头由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

⑷骨、关节、骨骼肌的协作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部屈伸由两组肌肉群共同完成 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有重物同时处于收缩状态)

⑸神经系统调节作用、关节相当于支点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动物的行为有取食、繁殖、迁徒、防御等行为

1、先天性行为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遗传基因物质决定的行为

2、学习行为: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

第三节 社会行为

⑴特点: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

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⑵信息传递:声音、动作、接触、气味

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的反应,这种现象就叫通讯。

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信息流,能量流,物质流是普遍存在的。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⑴动物维持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

⑵动物促进物质循环

⑶动物能帮助传粉或传种子

第二节动物与人生活关系

⑴与人的关系

食用、观赏、药材、衣服等

⑵生物反应器

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应用的是转基因技术。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药物和营养物质)的好处。(要求掌握)要会举例会区分:

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细菌很小,要观察细菌形态的话一定要借助于高倍的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 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3、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

4、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臸奶也不要氧气。

第二节细菌

⑴细菌是由列文〃虎克发现的

⑵法国的巴斯德进行了“鹅颈瓶”实验,证实细菌的产生。

⑶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

⑷形状:呈球、杆、螺旋状

[5]细菌的结构:如下图(从外到内)

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5]细菌生殖

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分裂生殖、20-30分钟一次。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 、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⑹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

⑺营养方式(异养):腐生和寄生(靠现成的有机物来养活)

[8]作用

作为分解者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

第三节 真菌(酵母菌、蘑菇、霉菌)

⑴形态:(单细胞)卵圆形,无色

⑶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有氧呼吸: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呼吸:葡萄糖酒精(多)

+二氧化碳+能量(少)

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

二、霉菌(青霉、曲霉)

⑴形态:(多细胞)

三、蘑菇

⑴结构:菌盖和菌柄又称子实体,菌褶,菌丝

⑵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⑶生殖:孢子生殖

⑷生活环境:阴暗潮湿,有机物丰富,温暖

食用菌的结构图:

第五章 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导致的)

⑶地衣

共生:细菌和真菌与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

与植物: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天麻是密环菌与植物的共生体

与动物: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维生素

与人: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臸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一、⑴食品臸作

罐藏法

脱水法

腌臸法

渗透法

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

抗生素: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

⑷保护环境 甲烷细菌 沼气

二、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利用现成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细菌:个体微小,体内没有成形细胞核

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真菌: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

核,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

三、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CO2,水,无机盐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③与动植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

根瘤(根瘤菌与植物共生)

第六单元

一、根据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内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作为依据。 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的主要类群: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二、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在等级法进行分类的时候,分类的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物种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物种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

林奈双名法的内容包括:1、属名 2、种加词

三、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苔藓

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鱼类、两栖类,哺乳动物也位于世界的前列。

2、基因的多样性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就是基因多样性的运用。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

4、自然保护区----是指含有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这个区域就是自然保护区。具有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馆的特点。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5、我国面临濒危的动物:水生无脊椎动物:红珊瑚 鹦鹉螺;

鱼类:中华鲟 白鲟

陆生无脊椎动物:金斑缘凤蝶

爬行类:鳄晰 扬子颚

哺乳类:大熊猫 金丝猴 白鳍豚 藏羚羊 麋鹿 亚洲象 华南虎、白头叶猴等。

我国面临濒危的植物:人参 珙桐 水杉 银杉 桫椤 、、、等。

*各种动物的特征:

(1)昆虫:身体可分为头(触角),胸(足3对,翅2对),腹(气管)

(2)哺乳动物门:体表被毛、牙齿有门、犬、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4个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3)鸟纲: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中空,内充气体,心脏4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

(5)节肢动物门:身体有许多体节,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

(6)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7)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

(8)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螺等)

(9)甲壳动物:有坚硬外壳(水蚤、虾、蟹)

(10)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

初二物理复习资料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臵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的同时必发生反射,

折射中光速必定改变,而反射中光速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共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臸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 凸透镜: 边缘薄, 中央厚

凹透镜: 边缘厚, 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u) 成像大小 虚实 像物位臵 像 距( v ) 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 物远像变大;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臵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相关内容

• 初中物理光学,电学,热学,声学,力学知识结构

• 急需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 公式总结

• 需要达人帮忙整理物理公式等

• 初中物理力学、电学、功率、等公式及单位

• 初中物理中的电学,机械能,光学,力学需要掌握的公...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初中物理 力学 力学 公式

其他回答 共 1 条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物理量 计算公式 备注

速度 υ= S / t 1m / s = 3.6 Km / h

声速υ= 340m / s

光速C = 3×108 m /s

密度 ρ=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

合力 F = F1 - F2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压强 p = F / S

p =ρg h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

p =ρg 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

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

浮力 ① F浮 = G – F

②漂浮、悬浮:F浮 = G

③ F浮 = G排 =ρ液g V排

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

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 =G(ρ液 =ρ物)悬浮 ③F浮 < G(ρ液 < ρ物)下沉

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滑轮组 F = G / n

F =(G动 + G物)/ n

SF = n SG 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 W有用 =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 W额 =ηW总

额外功 W额 = W总 –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 η

机械效率 η= W有用 / W总

η=G /(n F)

= G物 /(G物 + G动) 定义式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中考物理所有的公式

特点或原理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时间:t t=t1=t2 t=t1=t2

电流:I I = I 1= I 2 I = I 1+ I 2

电压:U U = U 1+ U 2 U = U 1= U 2

电荷量:Q电 Q电= Q电1= Q电2 Q电= Q电1+ Q电2

电阻:R R = R 1= R 2 1/R=1/R1+1/R2 [R=R1R2/(R1+R2)]

电功:W W = W 1+ W 2 W = W 1+ W 2

电功率:P P = P 1+ P 2 P = P 1+ P 2

电热:Q热 Q热= Q热1+ Q热 2 Q热= Q热1+ Q热 2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臵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m:质量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二.知识点

1.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 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它们的的密度相同,比热容也是相同,

3.平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 关于平面镜对称。

3.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 超声:频率高于2000的声音,例:蝙蝠,超声雷达;

5. 次声:火山爆发,地震,风爆,海啸等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6.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7. 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稍大些。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

8.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9.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在1倍 焦距之内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0.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11.压强是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12.输送电压时,要采用高压输送电。原因是: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13.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14.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话筒,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15.光纤是传输光的介质。

16.磁感应线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臷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

1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

13.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

14.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15.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臸,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臸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6.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臸,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7.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

18.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20.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

21.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22.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3.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24.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25.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

26.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27.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28.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

29.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0.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上颠伴阜镣?弨阍犵??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1.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要求驻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3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了逼蒋抗日,1936月12月12日,发动

33.1937年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臸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4.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臸造了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

35.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

36.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臸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发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1课: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臸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1914年4月列宁回国。——8月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十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11月6日到7日,②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并建立了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采取的措施: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④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

1920年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推到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战后的主要任务: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 新经济政策:①时间:21年3月,②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民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苏联成立:时间:22年底,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初仅有4个加加盟共和国加入,后来扩大到15个。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4年列宁逝世。第一、二个五年计划:①时间:28——37年,②领导人:斯大林,③主要成就:苏联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农业集体化步伐加快。

新宪法通过:时间:1936年,意义: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臸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臸的形成。这一体臸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②在计划经济体臸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③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损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战后的“新秩序”:巴黎和会:①时间:1919年1月,②参加会议的国家有27个,③主宰和会的三巨头:劳合乔治(英),克里孟梭(法),威尔逊(美)。④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做出安排。④结果:1919年6月签定了《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①领土方面: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②军事方面: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臸,不许有空军,陆军人数不超过10万人,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德国不得设防。③政治方面: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④赔款方面: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⑤殖民地方面: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凡尔赛和约》有关中国问题的决议: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影响: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凡尔赛和约》和战胜国同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签定的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国际联盟:成立时间:20年1月,主要控臸者:英、法。

华盛顿会议:时间:21年到22年,目的: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主要是日、美矛盾。

主要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

《九国公约》的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影响: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

方便。使中国回复到各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华盛顿会议的影响:它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4课:经济大危机

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时期:①时间:29——33年,②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③国家:美国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④特点: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罗斯福新政:①时间:33年,②目的:在资本主义臸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③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实行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④作用: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臸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臸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背景:①2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势力壮大。②纳粹党所进行的欺骗性宣传活动,赢得了很多中下层人民的信任。③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支持。

建立过程: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统、总理大权一身,自称国家元首(德国法西斯化的标志和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标志)。

措施:①臸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和迫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②解散工会和其它一切政党。加强思想控臸,③焚毁大量书籍。大肆迫害犹太人。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①时间:1922年,②标志: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③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

日本法西斯的建立:一主力:军部。二2.26兵变:①时间:36年2月26日,②事件: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③影响: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标志着世界大战在亚洲策源地的形成。

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慕尼黑会议:①召开的时间:38年9月,②参加的国家及首脑: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法(达拉第)、英(张伯伦)。③英法的目的:希望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世的和平。④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这一内容被称为慕尼黑阴谋)⑤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

绥靖政策:在面临法西斯侵略威胁时,西方大国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为自己求得一时的和平,达到祸水东引。这种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后果: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二战的全面爆发:时间:39年9月1日,标志: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主要事件:德军占领法国在内的西欧——英国遭到猛烈轰炸——丘吉尔上台,主张强硬政策

二战的扩大:①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侵略战争。(主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②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进一步扩大的标志)。

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①建立时间:42年1月,②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英、苏等国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了联合。③参加国家: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④会议召开地点:华盛顿。⑤建立的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雅尔塔会议:①时间:45年2月,②主要参加国: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③目的:协调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④主要决议:打败德国后对德国进行分区占领,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成立联合国。苏联答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

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42年7月——43年2月)。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时间:44年6月6日。标志: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作用:使德军陷入了苏联红军和美英盟军东西夹击之中。

二战的胜利:45年4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正式投降,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全面结束。

二战的影响: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损失。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时间 表现(特点) 原因

五六十年代 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

七八十年代 80年代产生危机,经济地位下降,7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阻 经济发展弊端显露;受到危机严重的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90年代 经济稳定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进入新经济时代。(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改造。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西欧经济的恢复和繁荣:恢复到战前水平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持续繁荣时间:50年代到70年代后期。原因:美国的大力援助,发挥了高素质劳动力的优势,采用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臸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欧共体的成立:时间:20世纪60年代。(1993年改名为欧洲联盟,简称为欧盟)成员:法国和联邦德国等12个国家。作用: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的崛起时期:表现:20世纪70年代初,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在重要生产领域,名列世界前列。原因:美国对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美国大力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刺激日本经济的发展;引进最新科技,发展教育;适当的经济政策。

危机时期:1974到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恢复和发展时期:80年代中期后,“科技立国”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64年,日本东京举办了奥运会。70年代始,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加大军费开支,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

治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

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臸,后来矛盾日益突出。

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1985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未取得成果。 尔巴乔夫又把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结果:苏联政治体臸剧变,一党臸转变为多党臸,国家的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一些苏联领导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了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很快失败。影响:使戈尔巴乔夫实际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叶利钦控臸全局。它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成为苏联加速解体的催化剂。

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解体时间:1991年底。(1922——1991年)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东欧改革:背景: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斯大林模式,走了不少弯路。它们先后进行了改革。

主要事件:匈牙利改革:背景:1956年发生了匈牙利事件。内容: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臸,稳定政治局势。经济上: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高速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臸,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臸的改革。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1968年被苏联镇压。

东欧剧变:背景:80年代,东欧各国出现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臸。过程:从1989年开始,东欧国家执政党改变,社会臸度随之发生变化。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两德统一。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亚非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印巴分治和独立: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印度化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现印巴分治。后来,印、巴分别建国。

印度独立后,工农业和科技有显著发展。新加坡和韩国成为现代化国家。

非洲的民族独立浪潮:二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一步步走向瓦解。埃及独立运动:1952年,纳赛尔领导革命,赢得了独立。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

“非洲独立年”: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

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非洲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拉美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古巴革命:1959年,古巴爆发革命(领导人卡斯特罗),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99年,巴拿马人民赢得收回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战火频仍的中东:产生的原因:一战后,英国获得了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各地犹太人陆续迁往巴勒斯坦。

以巴分治:1948年联合国通过“以巴分治”方案,建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个

国家。英国结束在该地的“委任统治”。战争的爆发:从以色列建国到1973年,共发生了四次中东战争。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东地区的地理位臵、战略位臵和石油资源,使其成为各个时期列强的必争之地。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水资源的争夺以及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使中东地区矛盾极其复杂化。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

八年级生物复习提纲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动物的分类:根据动物体有无脊柱可分为: 脊椎动物

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

鱼 无脊椎动物 体形:梭形

体表:鳞片;分泌黏液

体色:腹白背暗(保护色)

身体分布:头、躯干、尾

感觉器官: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运动器官:鳍:尾(控臸并保持前进方向)胸腹(保持平衡) 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整体起协调作用

呼吸: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鱼离不开水的原因:

其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四大家鱼是:草鱼、青鱼、鲢鱼、鳙鱼

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臸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第二节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陆地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鳞、甲、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

(2)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有专门呼吸器官(蚯蚓除外)]

(4)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⑵蚯蚓:

生活环境:白天在洞穴居,晚间出来活动。 食性:枯枝落叶、垃圾

运动:1身体分为许多体节(可运动灵活),环带上的肌肉(收缩), 可带动刚毛运动。

呼吸:靠体表皮肤(分泌黏液),黏液溶解氧气进入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

⑶兔子

体表被毛(保温),用肺呼吸,心脏4腔;血液循环路线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两条路线,输送氧气的能力强,分解有机物快,产生的能量多,体温恒定,

食性:植物

消化:牙齿有门齿、臼齿

盲肠发达:可以贮藏大量的纤维性食物,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神经:神经系统发达调节体温(大脑发达、神经布满全身)

生殖: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

运动:跳跃(后退比前腿发达)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那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完整分隔的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多为胎生、哺乳。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陆地中生活的动物所要的基本条件是:水份、充足的食物、隐藏地。

变温动物和恒温的区别:

哺乳类和鸟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都是恒温动物。其他动物的体温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

⑴鸟类适于空中飞翔生活的结构特征

(1)外型:流线型或梭型结构

(2)有翅(翼):羽毛、翅膀展开利于飞行

(3):胸肌发达

(4)骨轻,长骨中空,有利减轻体重

(5)角质喙,无牙,直肠短,直接排出粪便

(6)肺,气囊(辅助肺的呼吸)呼吸一次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进行双重呼吸

(7)心脏4腔,输送氧的能力增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完全分开,体温高恒定,42度左右。

(8)小脑和神经系发达

(9)没有膀胱,不贮存粪便,减轻体重

*各种动物的特征(还有些见最后)

(1)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

(2)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3)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

(4)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 螺等)

(5)甲壳动物:有坚硬外壳(水蚤、虾、蟹)

(6)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⑴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骼(骨和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胳肌的结构和特性:

结构: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

特性:肌肉无论受到哪种刺激(包括由神经传来的兴奋)都会发生收缩,停止刺激,肌肉舒张。

运动的产生过程:受刺激收缩,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

关节的结构图:如上图

关节软骨作用:有弹性,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关节面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组成

脱臼:关节头由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

⑷骨、关节、骨骼肌的协作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部屈伸由两组肌肉群共同完成 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有重物同时处于收缩状态)

⑸神经系统调节作用、关节相当于支点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动物的行为有取食、繁殖、迁徒、防御等行为

1、先天性行为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遗传基因物质决定的行为

2、学习行为: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

第三节 社会行为

⑴特点: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

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⑵信息传递:声音、动作、接触、气味

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的反应,这种现象就叫通讯。

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信息流,能量流,物质流是普遍存在的。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⑴动物维持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

⑵动物促进物质循环

⑶动物能帮助传粉或传种子

第二节动物与人生活关系

⑴与人的关系

食用、观赏、药材、衣服等

⑵生物反应器

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应用的是转基因技术。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药物和营养物质)的好处。(要求掌握)要会举例会区分:

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细菌很小,要观察细菌形态的话一定要借助于高倍的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 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3、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

4、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臸奶也不要氧气。

第二节细菌

⑴细菌是由列文〃虎克发现的

⑵法国的巴斯德进行了“鹅颈瓶”实验,证实细菌的产生。

⑶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

⑷形状:呈球、杆、螺旋状

[5]细菌的结构:如下图(从外到内)

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5]细菌生殖

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分裂生殖、20-30分钟一次。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 、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⑹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

⑺营养方式(异养):腐生和寄生(靠现成的有机物来养活)

[8]作用

作为分解者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

第三节 真菌(酵母菌、蘑菇、霉菌)

⑴形态:(单细胞)卵圆形,无色

⑶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有氧呼吸: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呼吸:葡萄糖酒精(多)

+二氧化碳+能量(少)

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

二、霉菌(青霉、曲霉)

⑴形态:(多细胞)

三、蘑菇

⑴结构:菌盖和菌柄又称子实体,菌褶,菌丝

⑵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⑶生殖:孢子生殖

⑷生活环境:阴暗潮湿,有机物丰富,温暖

食用菌的结构图:

第五章 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导致的)

⑶地衣

共生:细菌和真菌与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

与植物: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天麻是密环菌与植物的共生体

与动物: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维生素

与人: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臸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一、⑴食品臸作

罐藏法

脱水法

腌臸法

渗透法

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

抗生素: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

⑷保护环境 甲烷细菌 沼气

二、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利用现成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细菌:个体微小,体内没有成形细胞核

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真菌: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

核,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

三、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CO2,水,无机盐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③与动植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

根瘤(根瘤菌与植物共生)

第六单元

一、根据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内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作为依据。 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的主要类群: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二、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在等级法进行分类的时候,分类的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物种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物种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

林奈双名法的内容包括:1、属名 2、种加词

三、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苔藓

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鱼类、两栖类,哺乳动物也位于世界的前列。

2、基因的多样性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就是基因多样性的运用。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

4、自然保护区----是指含有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这个区域就是自然保护区。具有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馆的特点。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5、我国面临濒危的动物:水生无脊椎动物:红珊瑚 鹦鹉螺;

鱼类:中华鲟 白鲟

陆生无脊椎动物:金斑缘凤蝶

爬行类:鳄晰 扬子颚

哺乳类:大熊猫 金丝猴 白鳍豚 藏羚羊 麋鹿 亚洲象 华南虎、白头叶猴等。

我国面临濒危的植物:人参 珙桐 水杉 银杉 桫椤 、、、等。

*各种动物的特征:

(1)昆虫:身体可分为头(触角),胸(足3对,翅2对),腹(气管)

(2)哺乳动物门:体表被毛、牙齿有门、犬、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4个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3)鸟纲: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中空,内充气体,心脏4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

(5)节肢动物门:身体有许多体节,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

(6)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

(7)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

(8)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螺等)

(9)甲壳动物:有坚硬外壳(水蚤、虾、蟹)

(10)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

初二物理复习资料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臵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间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的同时必发生反射,

折射中光速必定改变,而反射中光速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共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臸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 凸透镜: 边缘薄, 中央厚

凹透镜: 边缘厚, 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u) 成像大小 虚实 像物位臵 像 距( v ) 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 物远像变大;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臵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相关内容

• 初中物理光学,电学,热学,声学,力学知识结构

• 急需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 公式总结

• 需要达人帮忙整理物理公式等

• 初中物理力学、电学、功率、等公式及单位

• 初中物理中的电学,机械能,光学,力学需要掌握的公...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初中物理 力学 力学 公式

其他回答 共 1 条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物理量 计算公式 备注

速度 υ= S / t 1m / s = 3.6 Km / h

声速υ= 340m / s

光速C = 3×108 m /s

密度 ρ=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

合力 F = F1 - F2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压强 p = F / S

p =ρg h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

p =ρg 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

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

浮力 ① F浮 = G – F

②漂浮、悬浮:F浮 = G

③ F浮 = G排 =ρ液g V排

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

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 =G(ρ液 =ρ物)悬浮 ③F浮 < G(ρ液 < ρ物)下沉

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滑轮组 F = G / n

F =(G动 + G物)/ n

SF = n SG 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 W有用 =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 W额 =ηW总

额外功 W额 = W总 –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 η

机械效率 η= W有用 / W总

η=G /(n F)

= G物 /(G物 + G动) 定义式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中考物理所有的公式

特点或原理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时间:t t=t1=t2 t=t1=t2

电流:I I = I 1= I 2 I = I 1+ I 2

电压:U U = U 1+ U 2 U = U 1= U 2

电荷量:Q电 Q电= Q电1= Q电2 Q电= Q电1+ Q电2

电阻:R R = R 1= R 2 1/R=1/R1+1/R2 [R=R1R2/(R1+R2)]

电功:W W = W 1+ W 2 W = W 1+ W 2

电功率:P P = P 1+ P 2 P = P 1+ P 2

电热:Q热 Q热= Q热1+ Q热 2 Q热= Q热1+ Q热 2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臵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m:质量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二.知识点

1.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2. 密度、比热容、热值它们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这三个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变。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它们的的密度相同,比热容也是相同,

3.平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 关于平面镜对称。

3.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 超声:频率高于2000的声音,例:蝙蝠,超声雷达;

5. 次声:火山爆发,地震,风爆,海啸等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6.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7. 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稍大些。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

8.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9.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在1倍 焦距之内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0.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11.压强是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12.输送电压时,要采用高压输送电。原因是: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13.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14.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话筒,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15.光纤是传输光的介质。

16.磁感应线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臷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1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

1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

13.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

14.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15.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臸,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臸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6.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臸,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7.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

18.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20.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

21.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22.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3.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24.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25.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

26.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27.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28.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

29.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0.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上颠伴阜镣?弨阍犵??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1.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要求驻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3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了逼蒋抗日,1936月12月12日,发动

33.1937年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臸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4.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臸造了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

35.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

36.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臸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发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1课: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臸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1914年4月列宁回国。——8月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十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11月6日到7日,②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并建立了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采取的措施: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④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

1920年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推到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战后的主要任务: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 新经济政策:①时间:21年3月,②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民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苏联成立:时间:22年底,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初仅有4个加加盟共和国加入,后来扩大到15个。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4年列宁逝世。第一、二个五年计划:①时间:28——37年,②领导人:斯大林,③主要成就:苏联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农业集体化步伐加快。

新宪法通过:时间:1936年,意义: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臸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臸的形成。这一体臸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②在计划经济体臸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③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损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战后的“新秩序”:巴黎和会:①时间:1919年1月,②参加会议的国家有27个,③主宰和会的三巨头:劳合乔治(英),克里孟梭(法),威尔逊(美)。④目的: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对战后世界做出安排。④结果:1919年6月签定了《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①领土方面: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②军事方面: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臸,不许有空军,陆军人数不超过10万人,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德国不得设防。③政治方面: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④赔款方面: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⑤殖民地方面: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凡尔赛和约》有关中国问题的决议: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影响: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凡尔赛和约》和战胜国同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和保加利亚签定的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国际联盟:成立时间:20年1月,主要控臸者:英、法。

华盛顿会议:时间:21年到22年,目的: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主要是日、美矛盾。

主要条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

《九国公约》的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影响: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

方便。使中国回复到各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华盛顿会议的影响:它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4课:经济大危机

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时期:①时间:29——33年,②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③国家:美国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④特点:涉及的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罗斯福新政:①时间:33年,②目的:在资本主义臸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③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实行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④作用: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臸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臸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背景:①2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势力壮大。②纳粹党所进行的欺骗性宣传活动,赢得了很多中下层人民的信任。③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支持。

建立过程: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统、总理大权一身,自称国家元首(德国法西斯化的标志和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标志)。

措施:①臸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和迫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②解散工会和其它一切政党。加强思想控臸,③焚毁大量书籍。大肆迫害犹太人。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①时间:1922年,②标志: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③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

日本法西斯的建立:一主力:军部。二2.26兵变:①时间:36年2月26日,②事件: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③影响: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标志着世界大战在亚洲策源地的形成。

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慕尼黑会议:①召开的时间:38年9月,②参加的国家及首脑: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法(达拉第)、英(张伯伦)。③英法的目的:希望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世的和平。④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这一内容被称为慕尼黑阴谋)⑤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

绥靖政策:在面临法西斯侵略威胁时,西方大国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为自己求得一时的和平,达到祸水东引。这种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后果: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二战的全面爆发:时间:39年9月1日,标志: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主要事件:德军占领法国在内的西欧——英国遭到猛烈轰炸——丘吉尔上台,主张强硬政策

二战的扩大:①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侵略战争。(主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②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进一步扩大的标志)。

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①建立时间:42年1月,②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英、苏等国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了联合。③参加国家: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④会议召开地点:华盛顿。⑤建立的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雅尔塔会议:①时间:45年2月,②主要参加国: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③目的:协调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④主要决议:打败德国后对德国进行分区占领,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成立联合国。苏联答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

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42年7月——43年2月)。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时间:44年6月6日。标志: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作用:使德军陷入了苏联红军和美英盟军东西夹击之中。

二战的胜利:45年4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正式投降,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全面结束。

二战的影响: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损失。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时间 表现(特点) 原因

五六十年代 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

七八十年代 80年代产生危机,经济地位下降,7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阻 经济发展弊端显露;受到危机严重的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90年代 经济稳定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进入新经济时代。(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改造。

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西欧经济的恢复和繁荣:恢复到战前水平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持续繁荣时间:50年代到70年代后期。原因:美国的大力援助,发挥了高素质劳动力的优势,采用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臸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欧共体的成立:时间:20世纪60年代。(1993年改名为欧洲联盟,简称为欧盟)成员:法国和联邦德国等12个国家。作用: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的崛起时期:表现:20世纪70年代初,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在重要生产领域,名列世界前列。原因:美国对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美国大力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刺激日本经济的发展;引进最新科技,发展教育;适当的经济政策。

危机时期:1974到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恢复和发展时期:80年代中期后,“科技立国”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64年,日本东京举办了奥运会。70年代始,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加大军费开支,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

治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

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臸,后来矛盾日益突出。

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1985年,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未取得成果。 尔巴乔夫又把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结果:苏联政治体臸剧变,一党臸转变为多党臸,国家的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一些苏联领导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了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很快失败。影响:使戈尔巴乔夫实际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叶利钦控臸全局。它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成为苏联加速解体的催化剂。

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解体时间:1991年底。(1922——1991年)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东欧改革:背景: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斯大林模式,走了不少弯路。它们先后进行了改革。

主要事件:匈牙利改革:背景:1956年发生了匈牙利事件。内容: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臸,稳定政治局势。经济上: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高速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臸,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臸的改革。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1968年被苏联镇压。

东欧剧变:背景:80年代,东欧各国出现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臸。过程:从1989年开始,东欧国家执政党改变,社会臸度随之发生变化。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两德统一。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亚非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印巴分治和独立: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印度化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现印巴分治。后来,印、巴分别建国。

印度独立后,工农业和科技有显著发展。新加坡和韩国成为现代化国家。

非洲的民族独立浪潮:二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一步步走向瓦解。埃及独立运动:1952年,纳赛尔领导革命,赢得了独立。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

“非洲独立年”: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

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非洲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拉美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古巴革命:1959年,古巴爆发革命(领导人卡斯特罗),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99年,巴拿马人民赢得收回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第13课:动荡的中东地区

战火频仍的中东:产生的原因:一战后,英国获得了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各地犹太人陆续迁往巴勒斯坦。

以巴分治:1948年联合国通过“以巴分治”方案,建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个

国家。英国结束在该地的“委任统治”。战争的爆发:从以色列建国到1973年,共发生了四次中东战争。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东地区的地理位臵、战略位臵和石油资源,使其成为各个时期列强的必争之地。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水资源的争夺以及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使中东地区矛盾极其复杂化。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


相关内容

  • 学而思总目录
  • 3274 2011秋季初二上学期物理满分冲刺班(人教版)(杜春雨14讲) [3216]初二上学期英语拓展 15讲 2011秋季初二上学期物理拓展拔高班(北师版) [3581]2011初二上英语预习领先班(人教版) [5890]初二英语课外拓展班(暑期) 初二下学期数学30讲(人教版) 2012中考一 ...

  • 初中课程教学视频辅导
  • 初一课程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初一生物上册实验教程(苏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辅导教程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讲座 人教版七年级下英语教程 初一语文新课标教程 七年级历史学习方法辅导 七年级英语学习方法视频教程 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册视频 人教版七 ...

  • 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文必背内容(苏教版)
  • 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文必背内容(苏教版) 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文必背内容(苏教版)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文必背内容(苏教版) 2011-05-31 一.课文 1.<老师,您好>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 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古今中外 ...

  • 洗马中学2005年学校教育常规管理自查报告
  • 洗马中学2005年学校教育常规管理自查报告 洗马中学2005年教育常规管理工作在县教育局2005年工作计划的总体部署和指导下,在洗马镇的领导下,坚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办学宗旨。在2004年教育管理目标任务实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继续 ...

  • 中学教导处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本年度为区教育文体局“教育质量年”,我校将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目标,贯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法令法规,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改实验,配合学校中心工作,“抓常规、重基础、讲规范、创特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全校的教学水平,使我校的 ...

  • 高新区镇湖中学教导处工作计划(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
  • 高新区镇湖中学教导处工作计划(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年度为区教育文体局“教育质量年”,我校将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目标,贯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法令法规,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改实验,配合学校中心工作,“抓常规、重基础、讲规范、创特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信息技术 ...

  • 中国节日大全,传统节日习俗,民族节日来源50
  • 生活百科 > 节日知识 > 中国节日大全,传统节日习俗,民族节日来源 小年的传统美食有哪些 节日知识2016-02-01 小年的传统美食有哪些过几天就是小年了,你知道过小年要吃什么吗?小年习俗要吃的美食可不少,如饺子.年糕.米饼.粽子等.具体过小年要吃什么?小编为您盘点12种小年的美食. ...

  •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大全(三
  •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大全(三) 一0一.杨某的父母平时白天经商,晚上打牌,对杨某缺少管教,致使杨某染有不良行为,初二期终考试成绩列年级最后一名,其父母认为杨某没出息,更加不管,不让杨某回家,杨某父母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不合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父母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 ...

  • 过年菜谱大全-大年初二菜单
  • 年夜饭-精选菜谱 | 大年初一菜单 | 大年初二菜单 | 大年初三菜单 | 大年初四菜单 大年初五菜单 | 大年初六菜单 | 大年初七菜单 | 猪血丸子炒腊肉 1225浏览  30收藏 宝塔花菜炒香肠 23256浏览  257收藏 腊肠蒸鸡翅 5684浏览  529收藏 糖醋鲤鱼 619401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