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状况研究

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状况研究

姓名:刘剑锋 班级:社会体育 0801班

指导教师 由文华

摘要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是高校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人们的经济意识的提升,现在的体育场馆不单单用于教育教学和人们的日常锻炼,而是对社会进行有偿使用,这便形成了一种特殊条件下的体育产业,但是在其走向市场的管理运营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应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过对陕西省国家重点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进行调查研究,以使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能针对自己不足进行合理的改进。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管理现状

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策略

(一)多方研判,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经营管理模式。打破计划经济的禁锢,引入市场化的管理,首先需要决策者转变观念,遵循市场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作为经营者,需要完善体育馆的自我“造

血”机制,以馆养馆,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传统的管理模式为体育部(系、学院、教研室)管理,财务由学校监督管理,市场化运营。馆长负责招聘馆内所需工作人员及日常经营管理,体育馆支付员工工资及教学、训练、日常维护所需要的成本,每年赢利资金分配,既要符合学校相关政策,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团队的工作积极性。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是充分借助体育部的专业和学科优势,可极大地方便体育教学、训练的需求;缺点是体育部门面对相当繁重的体育课教学课程,同时又要兼顾体育场馆及设施的管理,很难做到“两手都要硬”。这种管理模式适用

于普通大专院校。

校场馆中心的管理模式,也称专业管理模式,是采用外包或隶属于学校专门的职能部门(场馆管理中心)的管理模式,体育部门只负责教学训练。由于体育馆实行专业化管理,它要求管理者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组织大型活动的能力,还需要有场馆维护、设备维修和保安、保洁、甚至包括环境、水电、建筑和装饰等方面的专业人士。这样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形成规范的物业管理体系,且便于同时管理多家场馆,适合于专业的体育院校,现在更多的综合性的大学也在采取这种模式。此外,还有混合式管理,是对前两种

管理模式的综合。

无论采用哪种模式,都要体现高校体育馆经营的特色优势,实现团体效率的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使

体育馆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建立可行的物业管理体系。物业管理作为当代的“朝阳产业”,已经渗透到高校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作为特定物业管理中的特种物业管理项目,高校体育馆又区别于社会体育馆,需兼顾高校体育教学

体制的需要。

制定场馆物业管理条例,明晰相关人员责、权、利,公布服务承诺,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教学、训练、比赛及有偿开放的安排;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通过信息反馈,不断改进管理程

序,使之适应体育教学训练和对外开放。

(三)完善营销策略,拓展市场空间。作为高校体育馆的管理者,我们看到的现实情况是,学校花巨资建体育馆无偿向学生开放,广大学生更多的则是被学校周围收费不菲的网吧、KTV和歌舞厅所吸引,长此下去,体育馆日渐冷清不说,学生体质也必然下降。因此,高校体育馆也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必须要掌握合理的定价策略,并可尝试将现代营销理念中诸如“俱乐部”、“会员”、“包装”等概念元素引进来,

依托体育产业强大的潜在市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1、“俱乐部”及“会员制”的引入。我国高校俱乐部概念的研究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得到了多

数人认可的界定:高校俱乐部是高校中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是具有共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大学生,基于自我完善的需要,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结成具有社团性质的体育团体,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由于俱乐部自由、自愿的原则,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运动项目,有兴趣,有热情,乐于积极参与,而且俱乐部这种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受时间限制,又可以融合教学要求,对于目标和内容相对固定,又带有法定约束力的体育课,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同时,由于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发展,且俱乐部本身具有社会性,其招收的对象不仅限于学生,可以有教职工和校外人员共同参与,必要的情况

下,还可以联合社会上相关的体育协会,扩大影响,提高层次。

高校体育馆作为高档次、全天候且功能齐全的体育资源,依托高校高层次专业的人才优势,完全有条件组建各种类型和标准的体育俱乐部。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实行会员制是提高场馆效益的有效策略,对高校体育场馆尤其如此。因此,一旦各单项俱乐部都拥有了稳定的会员,意味着会给体育馆带来相对稳定的

经营收入,又可以促进学校把俱乐部办得更加丰富多彩。

2、体育馆经营项目的多样化。高校体育馆采用多种经营,应分清主体项目和辅助项目,主体应包括体育竞赛、体育培训、全民健身以及学生社团和社会团体组织的体育活动,其他如文艺演出、房屋出租、相关运动产品经营应属于辅助项目。体育馆方面无论在时间分配和空间占用上,都应该做到主次分明,以体育产业为核心。在具体运动选项上,既要考虑到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体育馆传统项目,因为这些项目仍有较高的群众普及度,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的超前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大大超出社会平均水平,在不同院校的统计中,诸如防身自卫、跆拳道、瑜伽、武术散打、健身健美、街舞、拓展训练甚至极限运动等都成为大学生喜爱的项目,这些新兴的运动不仅是对传统项目的挑战,对现有的师

资也是个很大的考验,作为高校体育馆的管理者,这都是需要重视的新课题。

3、体育馆价格的合理化。体育馆的相关收费标准的制订,一定要通过合理的分析,定位消费层次,根据本校师生的普遍情况,结合周围居民的消费状况,再从定位出发配套相应的软硬件设施,提供必要的服务项目。对于高校而言,最普通的定价战略之一就是差别定价。据调查显示,高校综合性体育馆几乎都采用差别定价,如校内师生优惠定价、分时段定价、会员优惠定价,还可以结合社会上的各种特殊人群的

优惠价等,管理者要充分掌握价格杠杆规律,合理计划,统筹安排。

4、实现体育馆的信息化管理。高校体育馆的管理、宣传和经营都离不开电脑网络,编制实用、高效的管理软件,建立信息丰富、图像精美的网站、网页,开发专用体育POS机系统,刷卡付费以及各种电子

商务系统,都有利于省时、省力、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工作,提高效率。

六、结论

高校体育馆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对管理和经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在优先考虑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其多元化的功能和意义,根据相关的法律政策、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和技术

的优势,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形式,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和物业管理体系,精心策划,科学管理,使其充分发

挥自身价值,成为社会共享的体育资源。

目录

1前言 ................................................... 1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2.1研究对象 .......................................... 1

2.2研究方法 .......................................... 1

2.2.1文献资料法 .................................... 1

2.2.2逻辑分析法 .................................... 1

2.2.3访谈法 ....................................... 2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2

3.1 十一五期间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发展 .................. 2

3.2高校体育场馆的主要功能 ............................. 2

3.2.1高校中的多功能体育场馆建筑的设计和规划 ........ 2

3.2.2高校体育场馆教育教学功能 ...................... 4

3.2.3高校体育场馆在有偿运行中的功能 ................ 5

3.3场馆的管理机制 ..................................... 6

3.3.1管理主体...................................... 6

3.3.2机构设置...................................... 7

3.3.3人力资源...................................... 7

3.4场馆运行机制....................................... 8

3.4.1教学训练期间的运行情况 ........................ 8

3.4.2对外开放期间的运行情况 ........................ 8

3.4.3大型活动时的运行状况 .......................... 9

4结论与建议 ............................................. 9

4.1 结论 .............................................. 9

1前言

高校中的体育场馆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那些用途广泛的多功能体育场馆越来越受到学校内的师生及社会人员的关心,然而许多场馆的使用只是面向校内,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了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提高其闲置时期的利用率,许多高校选择了进行社会共享的开放式经营,这样不但满足了社会人员的需求也为学校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其运营的过程中其利用效率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仍阻碍着其发展,如何对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进行有效地管理已成为至关重要的研究内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场馆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论文查阅的文献资料共9篇,其中对高校场馆建设和管理的研究共有5篇,对高校的体育场馆运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共有4篇。

2.2.2逻辑分析法

本文对通过对陕西省的五所高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体育馆的建设及管理状况结合参考的文献进行分析得出了这篇研究成果。

2.2.3访谈法

对高校的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管理状况访问了专门的负责人员。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十一五期间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发展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体育系统有18 48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2·2%;教育系统有558 0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6%。体育系统体育场地有44·8%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31·4%在中部,23·8%在西部,无论是标准场地还是非标准场地,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状况,并且51·2%的标准场地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反映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对场地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体育系统体育场地建设发展趋势:为适应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体育场地建设的类型将逐步多样化,建设资金渠道多元化,场地功能综合化;场地建设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辐射、由城市中心向郊区(县)发展;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场地建设将以竞赛训练场地为主,为奥运争光计划服务;奥运会后将以健身场地为主,为全民健身

【1】服务。总体来说,通过分析次调查结果可见体育场馆的发展正在一步步走向普通市民和广大基层人员,

3.2高校体育场馆的主要功能

3.2.1高校中的多功能体育场馆建筑的设计和规划

目前,全国体育设施有61. 7%集中在学校,而高校体育场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据《全国第四次体育场地普查总体数据报告》全国共有体育场馆615 693个,全国高等院校共有体育场馆12762个,占全国体育场馆总数的2. 73%,其中体育场178个,体育馆(含房)1347个,各种训练场10384个。虽然高校体育场馆在相对数量上规模较小,但同其他体育场馆的经营开放相比,高校体育场馆在地理位置、各种体育专业人才及开放价格上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2】。而《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

普查总体数据报告》显示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有符合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的各我国各系统、类体育场地850080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547178个,非标准体育场地302902个,占地面积为22.5亿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527.2万平方米,场地面积为13.3亿平方米。历年累计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1914.5亿元,其中:财政拨款为667.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4.9%,单位自筹为1032.6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3.9%。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2874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3.4%;中专中技有18427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

【1】的2.2%;中小学有500370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58.9%。

由于不同院校的类别不同,如陕西的西安交通大学属于国家重点高校即211和985院校,学校中的思源活动中心投资将近三千多万元,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属于省属的一本招生院校,由于国家对不同类别的高校的扶持力度不同,所以不同的高校在学校的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投资力度也有所不同,相比之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文体馆投资不到九百万,但是各个院校都充分的利用场地对体育场馆的布局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学校的体育场馆属于钢混结构其隔声性能良好,中间设计成了排球场,但是其排球网的网柱是预埋的钢管,所以很方便在不需要的时候进行拆除,同时木制的地板上除了排球的界线以外还绘制了篮球和羽毛球的场地界线,这样就完成了馆内同一场地的不同利用方式,西安石油大学的体育场馆仅在一面设计有看台,排球场地在看台的下面,看台的对面是一个大型的舞台,这样就为承办一些大型的文艺活动奠定了基础。

西安交通大学的思源活动中心与西安石油大学的体育馆相比首先是建筑体量上的差异,交通大学的建筑面积要远远的大于西安石油大学,但是在其内部的布置中其布局类似,唯一不同之处就是交通大学内部的看台设计是三面环绕式的设计方式,这样就增大了观众的容纳人数,同时西安交大的体育馆分为两层,即地上的思源活动中心和地下负一层的健身房和运动员的临时宿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文体馆属于薄壳结构,内部是钢结构的大型构件,地面不是木质地板而是光面的塑胶面层,这样更有利于养护,由于没有设置看台其内部空间较为宽大,里面可以并排容纳四个篮球场并且这四块篮球场地是可以一场多用的即篮球场上同时可以作为网球场排球场和羽毛球场,这些场地所需的网柱固定设施在场馆建设的时候应经预埋。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若干乒乓球台案和全

面的健身器材,由于学校内没有相应类似的场地用于大型的活动,此文体馆也用

于承办一些大型的活动,从2010年的9月学校对体育场馆的整体进行了新的规

划在靠近西面的场地里把放置乒乓球台案的地方进行了整改,设计成了一个大型

的舞台,由于该文体馆的结构为薄壳结构,加上地面是光面的塑胶面层,其隔音

效果很差,在这次设计上加上了大块的吸音构件。以此来满足其多功能实用的目

的。

除了上述的体育馆以外,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室外的体育场地,如田径场

和室外篮球场,室外网球场和排球场等,这些场地一般是被规划在学校的周边区

域,这样不但能满足学生的教育教学需求,又能在其他时间对社区人们开放,形

成一定社会共享,高校的田径场地一般还是对外开放但是像网球场之类的运动场

地是对外有偿使用。高校内的体育场地较社区的体育场地有以下几个特点:场地

面积大、场地设施相对社区内部较为齐全、室外活动环境好、活动场地类别多等。

而这种规划形式为陕西省的高校体育场馆运行提供了充足的外界条件和硬件条

件以及商业化运营的条件。

3.2.2高校体育场馆教育教学功能

不同的院校对于体育馆的用途也不同,很多院校是以教育教学为首要目的,

如西安石油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还有一些高校的体育场馆是用来承办学

校的一些比赛和一些大型的活动专门建设的如西安交通大学等,在教学的应用

中,现有的体育馆一般很少能满足全校师生的体育教学活动,一般都是在体育场

中活动,只有少数的几个体育馆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文体馆由于其活动面积较

大场地分布合理,可用的活动区域相对较大,内设的体育教学设施较为完善所以

可以满足校内的本科生需求,但是对其开放性而言,学校的室内体育场馆很少面

对学生开放,即普通学生在上课之外的时间很少被允许进入体育馆参加日常锻

炼,而且在建设舞台之前的体育场馆内的乒乓球场地是收费的。

通过对西安各所高校的调查发现校内的体育馆的使用对于不同类别的学生

是不同的,主要区别是普通统招生和本校的体育生(包括体育系的统招生和单项

高水平运动员),对于普通学生,平时只允许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有老师带领进入

体育馆内,而在课下的时间是不被允许的或者是有偿的,所以对于普通学生来说

体育馆对他们的作用只是在课上,而对于体育生来讲体育馆的使用是没有时间限

制的,除非放假期间或者是进行一些大的比赛期间其他时间他们是可以随意使用

的,同时学校对这一做法也比较赞成,特别是对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如果高

水平运动员需要训练并且在场地和器材上和普通生的使用有所冲突,那么场地管

理员通常会协调普通生的活动来确保运动员的训练。

室外场地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一般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在室

外场地进行的,只有少数学校的几项运动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和西

北大学的健美操和体操以及少量的篮球和排球课在室内进行。

3.2.3高校体育场馆在有偿运行中的功能

根据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开展的全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情况调研结

果可知,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主要存在5种具体的运营方式:一是传统的事业

单位运营方式。二是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三是委托运营的方式。四是直接改制

【4】为企业的运营方式。五是纯公益性的运营方式。

3.2.3.1高校体育场馆目前在有偿使用的过程中的多样化

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主要是承接参与人数较多的活动,但总起来有以下几

种形式:一、承办大型的演唱会和大型赛事,如西安交通大学的思源体育馆,在

使用过程中就承办了任贤齐、苏醒等明星的演唱会和郭德纲的相声;除此之外还

承办过CBA联赛和CUBA的选拔赛等, 二、承办的某些公司比赛和团体之间

的小型比赛,如在上文中多次提及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文体馆就借助其广阔的

室内空间经常性的承担小型比赛。三、出租成为一些招聘场所,如联通公司在西

安的招聘活动就是在不同的高校中租赁期体育馆进行招聘工作。四、举办庆典或

者演讲以及讲座,某些知名专家由于其影响力较大所以在其讲座的时候参加的人

数众多以至于大的会议室或者礼堂都不能满足其需求,这时候体育馆便发挥了其

不可替代的作用。五、由一些团体或者个人办训练班用,在陕西师范大学的体育

场馆内就是这种运营模式。

在体育馆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不可预见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安全

问题,很多院校就是因为安全问题不把体育馆租赁给公司管理,而是有自己来管

理,同时由于安全问题很多院校在一些利润丰厚的大型的活动面前放弃了,除此

之外,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协作问题也影响着体育馆

的运营。此外还有体育馆的硬件问题,硬件齐全但是破损不分未能及时修复,以

及学校的声誉和信息的获取能力对于体育馆的运营也存在着影响。

3.2.3.2总体来讲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较低

主要表现在体育馆有偿服务的面不宽,还没有形成多渠道、多形式。我国体育

设施中有67. 2%集中在学校,但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多以教学、训练为主,

基本不对社会开放。在辽宁省53所高校中,不同程度开展有偿服务的占54. 7%其

场馆利用率在5天工作日中仅为2小时,占可利用时间的28%,在双休日里平均利

用率为3. 3小时,占可利用时间的27. 5%,可见其利用率很低。而在陕西省内走访

的五所高校中进行有偿服务的占到四所,其有偿利用时间由教学和比赛之外的空

闲时间而设定,虽然能承接多种比赛但总体利用率相对仍然较低。现有的场馆运

营模式造成资源的浪费,高校的体育场馆的不足现状又要求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

的投入,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体育场馆主要用于体育教学和训练,使用时间主

要集中在上午和下午的部分时段,其余非教育时间,如周六、周日和平时晚上都为

无偿开放或关闭,较高档一些的场馆却被“保护”起来,使场馆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多年来,高校体育场馆与外界联系沟通甚少,许多社会性的比赛、训练、活动以及

赞助、资助、共建也就无法实施,也造成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巨大浪费【3】,所以

管理人员与外界的沟通能力和体育馆的运营息息相关。

3.3场馆的管理机制

3.3.1管理主体

不同高校对体育馆的管理方法也不同,所以其管理的主体也不同,但是总的

来讲有两种运营方式,一种是学校将体育馆完全承包给某个公司,由公司作为管

理主体对体育馆来进行管理运营,而校方只作为租赁方,每年从承包公司那里收

取租赁费用,思源活动中心每年从承包公司那里收取费用为三十万,但是由于承

包公司与社会沟通能力的较强运作模式较为合理每年不但可以交付三十万元的

租赁费用和员工的工资以及场馆的维护费用仅仅2009年一年就盈利八十余万

元。但是公司在承包的时候要遵守学校提出的要求即在学校的需要的时候必须有

学校来使用,所以公司承包的仅仅是其空余时间的使用权。与之对应的另一种运

营模式就是管理主体是学校自己,体育场馆的运营由学校的体育系或者专门的部

门来管理,这就保障了体育场馆的运营的安全可靠性,如西安石油大学和西安建

筑科技大学的管理就是这种模式,其盈利的资金主要用于发放体育场馆管理人员

的补贴和场馆的维护。剩下的结余有一部分由体育系上交学校,另一部分归体育

系所有。而在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里面也有很多的问题如西北大学的体育馆在运

行初期并没有想打营利性的经营但是限闲置了三年以后才对体育馆进行对外经

营,起初有体育部的老师进行管理但是由于内部的矛盾问题后来由学校来进行资

金统一管理。

3.3.2机构设置

各个高校的机构设置都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讲其设置相对简单,走访

的高校中其设立的机构一般只设定一个场馆管理办公室,而人员设置更为简单管

理场馆的领导阶层最多设置两名,而每个学校的所有场地管理人员都没有超过十

名。体育场馆的所属机构一般都因高校的运行模式和管理主体而定,但是总体可

以根据其管理机构来分为以下积累,西安交通大学的体育馆由于是承包给了公司

来进行管理,所以其机构设置相对明确吗,即有专门的公司部门来进行日常活动

的策划和管理,其管理完全由公司因情况来定,相比而言,第二种由学校来进行

管理的模式比较简单,由于大多数的学校力求以最小的投入来换取最大的回报,

所以对体育馆的管理机制只分为两层,即一般情况下仅仅只有一组领导机构和一

组场地工作人员。这样的管理机制设置虽然节约了体育馆的管理开支,但是在进

行一些大型活动的时候不能满足活动的要求。

3.3.3人力资源

各个高校的人力资源设置相对简单,根据其管理机制不同,其设置的管理

人数也不同,西安交通大学的场馆管理人员共有十一人,这十一人负责者场馆的

全部运营任务,包括场地设施的维护和清理以及日常承接活动时的场地布置。西

安石油大学的场馆和室外田径场地管理由同一组人来承担,共设置了六个人,其

中管理体育场馆的只有两个人,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也仅仅设置了两个管理人员

用来管理全部日常的活动,而西北大学仅仅设置了一个全职管理人员和两个体育

老师来兼管,但是在体育馆承接大的活动的时候他们的人力资源设置基本是相同

的,即临时从学校抽调人员来进行人员补充,如当西安交通大学承办演唱会的时

候根据活动的大小来进行临场人员安排。由以上可见现在的管理人员都不具备专

业的的管理素质,即场馆由非专业人员来管理专业的体育场地,所以无论从体育

场地的管理还是从体育器材的维护都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专业人员相对短

缺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专业人员的短缺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3.4场馆运行机制

3.4.1教学训练期间的运行情况

对于体育场馆来说满足教学训练是最基本的任务,在走访的各个高校的管理

中,在没有重大活动时都是为教学训练开绿灯的,特别是在满足高水平运动员的

训练上,体育场馆是随时为其服务的。但是对于普通学生在课余时间进馆进行体

育活动是有限制或者有偿的。而且在西北大学的羽毛球馆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考

虑到高消费问题,主动不倡导学生有偿进馆进行空闲时间的娱乐训练。

3.4.2对外开放期间的运行情况

在调查的高校体育场馆在学校管理的情况下开放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整年

都有定期开放的日期,二是在节假日开放,三是开放没有固定的日期。高校场馆经

营收入的资金使用情况基本分为两种:一是自行使用管理,二是部分上缴学校、部

分自行管理。自行管理的资金流向有五个方面:支付工人工资、支付水电费、补

充体育经费、支付教师奖金、其它支出。如西安石油大学的就是这种管理模式,

其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完全支付于这几项。

西安48所普通高校共拥有1067个体育场馆,其中室内体育馆114所,室外

体育场953块,有91.7%的学校能开放场馆,其中64.6%的学校采用有偿开放手

段,而服务对象多以本校师生为主,由于开放需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员和精力,

对社会开放的范围则较小。具体表现在:(1)高校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2)场馆利用

【5】率低;(3)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滞后,缺乏高素质专业体育管理人才。

3.4.3大型活动时的运行状况

在大型活动期间其运营主要由活动方进行管理,而很多体育场馆管理方只

是把体育场馆单一的作为场地租赁,活动方把布局方式和必须品直接进行布置,

而场馆管理人员只是起到协助作用。不去考虑其对外运营的管理,所以其管理活

动相对滞后,当遇到大型的赛事的或者活动的时候场馆管理人员只是进行简单的

布置或者维护体育场馆内的设施不被损坏,而不是参与一些大型活动的策划。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当前的高校体育场馆建筑和设施条件都能够满足教学和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

要求但是对于普通生的利用都有所限制。

2)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的职责不能具体确定,即每个人的具体职责不是单

一和专业的,而是以不专业的人员去管理专业的场地和设施。

3)某些高校的运营中形式单一,体育场馆不能充分利用,从而导致了体育设施

场地的巨大浪费,同时高校的盈利主要在于承办比赛。

4)体育场馆的管理形式与高校的规模以及周围的环境和学校的办学实力有着密

切的关系,有的211高校和985高校以承包给运营商为主,而一些省属高校以学

校自主管理为主。

参考文献:

【1】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

【2】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

【3】吕 卓. > 燕山大学体育系

2008-04-28

【4】黄海燕.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赛事研究中心

向右?>> 2009-10-17

【5】郑雪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系

现状的分析研究>>

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状况研究

姓名:刘剑锋 班级:社会体育 0801班

指导教师 由文华

摘要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是高校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人们的经济意识的提升,现在的体育场馆不单单用于教育教学和人们的日常锻炼,而是对社会进行有偿使用,这便形成了一种特殊条件下的体育产业,但是在其走向市场的管理运营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应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过对陕西省国家重点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进行调查研究,以使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能针对自己不足进行合理的改进。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管理现状

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策略

(一)多方研判,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经营管理模式。打破计划经济的禁锢,引入市场化的管理,首先需要决策者转变观念,遵循市场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作为经营者,需要完善体育馆的自我“造

血”机制,以馆养馆,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传统的管理模式为体育部(系、学院、教研室)管理,财务由学校监督管理,市场化运营。馆长负责招聘馆内所需工作人员及日常经营管理,体育馆支付员工工资及教学、训练、日常维护所需要的成本,每年赢利资金分配,既要符合学校相关政策,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团队的工作积极性。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是充分借助体育部的专业和学科优势,可极大地方便体育教学、训练的需求;缺点是体育部门面对相当繁重的体育课教学课程,同时又要兼顾体育场馆及设施的管理,很难做到“两手都要硬”。这种管理模式适用

于普通大专院校。

校场馆中心的管理模式,也称专业管理模式,是采用外包或隶属于学校专门的职能部门(场馆管理中心)的管理模式,体育部门只负责教学训练。由于体育馆实行专业化管理,它要求管理者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组织大型活动的能力,还需要有场馆维护、设备维修和保安、保洁、甚至包括环境、水电、建筑和装饰等方面的专业人士。这样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形成规范的物业管理体系,且便于同时管理多家场馆,适合于专业的体育院校,现在更多的综合性的大学也在采取这种模式。此外,还有混合式管理,是对前两种

管理模式的综合。

无论采用哪种模式,都要体现高校体育馆经营的特色优势,实现团体效率的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使

体育馆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建立可行的物业管理体系。物业管理作为当代的“朝阳产业”,已经渗透到高校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作为特定物业管理中的特种物业管理项目,高校体育馆又区别于社会体育馆,需兼顾高校体育教学

体制的需要。

制定场馆物业管理条例,明晰相关人员责、权、利,公布服务承诺,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教学、训练、比赛及有偿开放的安排;实行全面质量管理,通过信息反馈,不断改进管理程

序,使之适应体育教学训练和对外开放。

(三)完善营销策略,拓展市场空间。作为高校体育馆的管理者,我们看到的现实情况是,学校花巨资建体育馆无偿向学生开放,广大学生更多的则是被学校周围收费不菲的网吧、KTV和歌舞厅所吸引,长此下去,体育馆日渐冷清不说,学生体质也必然下降。因此,高校体育馆也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必须要掌握合理的定价策略,并可尝试将现代营销理念中诸如“俱乐部”、“会员”、“包装”等概念元素引进来,

依托体育产业强大的潜在市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1、“俱乐部”及“会员制”的引入。我国高校俱乐部概念的研究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得到了多

数人认可的界定:高校俱乐部是高校中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是具有共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大学生,基于自我完善的需要,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结成具有社团性质的体育团体,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由于俱乐部自由、自愿的原则,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运动项目,有兴趣,有热情,乐于积极参与,而且俱乐部这种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受时间限制,又可以融合教学要求,对于目标和内容相对固定,又带有法定约束力的体育课,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同时,由于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发展,且俱乐部本身具有社会性,其招收的对象不仅限于学生,可以有教职工和校外人员共同参与,必要的情况

下,还可以联合社会上相关的体育协会,扩大影响,提高层次。

高校体育馆作为高档次、全天候且功能齐全的体育资源,依托高校高层次专业的人才优势,完全有条件组建各种类型和标准的体育俱乐部。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实行会员制是提高场馆效益的有效策略,对高校体育场馆尤其如此。因此,一旦各单项俱乐部都拥有了稳定的会员,意味着会给体育馆带来相对稳定的

经营收入,又可以促进学校把俱乐部办得更加丰富多彩。

2、体育馆经营项目的多样化。高校体育馆采用多种经营,应分清主体项目和辅助项目,主体应包括体育竞赛、体育培训、全民健身以及学生社团和社会团体组织的体育活动,其他如文艺演出、房屋出租、相关运动产品经营应属于辅助项目。体育馆方面无论在时间分配和空间占用上,都应该做到主次分明,以体育产业为核心。在具体运动选项上,既要考虑到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体育馆传统项目,因为这些项目仍有较高的群众普及度,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的超前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大大超出社会平均水平,在不同院校的统计中,诸如防身自卫、跆拳道、瑜伽、武术散打、健身健美、街舞、拓展训练甚至极限运动等都成为大学生喜爱的项目,这些新兴的运动不仅是对传统项目的挑战,对现有的师

资也是个很大的考验,作为高校体育馆的管理者,这都是需要重视的新课题。

3、体育馆价格的合理化。体育馆的相关收费标准的制订,一定要通过合理的分析,定位消费层次,根据本校师生的普遍情况,结合周围居民的消费状况,再从定位出发配套相应的软硬件设施,提供必要的服务项目。对于高校而言,最普通的定价战略之一就是差别定价。据调查显示,高校综合性体育馆几乎都采用差别定价,如校内师生优惠定价、分时段定价、会员优惠定价,还可以结合社会上的各种特殊人群的

优惠价等,管理者要充分掌握价格杠杆规律,合理计划,统筹安排。

4、实现体育馆的信息化管理。高校体育馆的管理、宣传和经营都离不开电脑网络,编制实用、高效的管理软件,建立信息丰富、图像精美的网站、网页,开发专用体育POS机系统,刷卡付费以及各种电子

商务系统,都有利于省时、省力、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工作,提高效率。

六、结论

高校体育馆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对管理和经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在优先考虑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其多元化的功能和意义,根据相关的法律政策、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和技术

的优势,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形式,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和物业管理体系,精心策划,科学管理,使其充分发

挥自身价值,成为社会共享的体育资源。

目录

1前言 ................................................... 1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2.1研究对象 .......................................... 1

2.2研究方法 .......................................... 1

2.2.1文献资料法 .................................... 1

2.2.2逻辑分析法 .................................... 1

2.2.3访谈法 ....................................... 2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2

3.1 十一五期间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发展 .................. 2

3.2高校体育场馆的主要功能 ............................. 2

3.2.1高校中的多功能体育场馆建筑的设计和规划 ........ 2

3.2.2高校体育场馆教育教学功能 ...................... 4

3.2.3高校体育场馆在有偿运行中的功能 ................ 5

3.3场馆的管理机制 ..................................... 6

3.3.1管理主体...................................... 6

3.3.2机构设置...................................... 7

3.3.3人力资源...................................... 7

3.4场馆运行机制....................................... 8

3.4.1教学训练期间的运行情况 ........................ 8

3.4.2对外开放期间的运行情况 ........................ 8

3.4.3大型活动时的运行状况 .......................... 9

4结论与建议 ............................................. 9

4.1 结论 .............................................. 9

1前言

高校中的体育场馆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那些用途广泛的多功能体育场馆越来越受到学校内的师生及社会人员的关心,然而许多场馆的使用只是面向校内,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了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提高其闲置时期的利用率,许多高校选择了进行社会共享的开放式经营,这样不但满足了社会人员的需求也为学校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其运营的过程中其利用效率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仍阻碍着其发展,如何对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进行有效地管理已成为至关重要的研究内容。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场馆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论文查阅的文献资料共9篇,其中对高校场馆建设和管理的研究共有5篇,对高校的体育场馆运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论文共有4篇。

2.2.2逻辑分析法

本文对通过对陕西省的五所高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体育馆的建设及管理状况结合参考的文献进行分析得出了这篇研究成果。

2.2.3访谈法

对高校的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管理状况访问了专门的负责人员。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十一五期间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发展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体育系统有18 48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2·2%;教育系统有558 0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6%。体育系统体育场地有44·8%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31·4%在中部,23·8%在西部,无论是标准场地还是非标准场地,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状况,并且51·2%的标准场地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反映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对场地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体育系统体育场地建设发展趋势:为适应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体育场地建设的类型将逐步多样化,建设资金渠道多元化,场地功能综合化;场地建设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辐射、由城市中心向郊区(县)发展;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场地建设将以竞赛训练场地为主,为奥运争光计划服务;奥运会后将以健身场地为主,为全民健身

【1】服务。总体来说,通过分析次调查结果可见体育场馆的发展正在一步步走向普通市民和广大基层人员,

3.2高校体育场馆的主要功能

3.2.1高校中的多功能体育场馆建筑的设计和规划

目前,全国体育设施有61. 7%集中在学校,而高校体育场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据《全国第四次体育场地普查总体数据报告》全国共有体育场馆615 693个,全国高等院校共有体育场馆12762个,占全国体育场馆总数的2. 73%,其中体育场178个,体育馆(含房)1347个,各种训练场10384个。虽然高校体育场馆在相对数量上规模较小,但同其他体育场馆的经营开放相比,高校体育场馆在地理位置、各种体育专业人才及开放价格上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2】。而《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

普查总体数据报告》显示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有符合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要求的各我国各系统、类体育场地850080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547178个,非标准体育场地302902个,占地面积为22.5亿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527.2万平方米,场地面积为13.3亿平方米。历年累计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1914.5亿元,其中:财政拨款为667.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4.9%,单位自筹为1032.6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3.9%。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2874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3.4%;中专中技有18427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

【1】的2.2%;中小学有500370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58.9%。

由于不同院校的类别不同,如陕西的西安交通大学属于国家重点高校即211和985院校,学校中的思源活动中心投资将近三千多万元,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属于省属的一本招生院校,由于国家对不同类别的高校的扶持力度不同,所以不同的高校在学校的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投资力度也有所不同,相比之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文体馆投资不到九百万,但是各个院校都充分的利用场地对体育场馆的布局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学校的体育场馆属于钢混结构其隔声性能良好,中间设计成了排球场,但是其排球网的网柱是预埋的钢管,所以很方便在不需要的时候进行拆除,同时木制的地板上除了排球的界线以外还绘制了篮球和羽毛球的场地界线,这样就完成了馆内同一场地的不同利用方式,西安石油大学的体育场馆仅在一面设计有看台,排球场地在看台的下面,看台的对面是一个大型的舞台,这样就为承办一些大型的文艺活动奠定了基础。

西安交通大学的思源活动中心与西安石油大学的体育馆相比首先是建筑体量上的差异,交通大学的建筑面积要远远的大于西安石油大学,但是在其内部的布置中其布局类似,唯一不同之处就是交通大学内部的看台设计是三面环绕式的设计方式,这样就增大了观众的容纳人数,同时西安交大的体育馆分为两层,即地上的思源活动中心和地下负一层的健身房和运动员的临时宿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文体馆属于薄壳结构,内部是钢结构的大型构件,地面不是木质地板而是光面的塑胶面层,这样更有利于养护,由于没有设置看台其内部空间较为宽大,里面可以并排容纳四个篮球场并且这四块篮球场地是可以一场多用的即篮球场上同时可以作为网球场排球场和羽毛球场,这些场地所需的网柱固定设施在场馆建设的时候应经预埋。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若干乒乓球台案和全

面的健身器材,由于学校内没有相应类似的场地用于大型的活动,此文体馆也用

于承办一些大型的活动,从2010年的9月学校对体育场馆的整体进行了新的规

划在靠近西面的场地里把放置乒乓球台案的地方进行了整改,设计成了一个大型

的舞台,由于该文体馆的结构为薄壳结构,加上地面是光面的塑胶面层,其隔音

效果很差,在这次设计上加上了大块的吸音构件。以此来满足其多功能实用的目

的。

除了上述的体育馆以外,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室外的体育场地,如田径场

和室外篮球场,室外网球场和排球场等,这些场地一般是被规划在学校的周边区

域,这样不但能满足学生的教育教学需求,又能在其他时间对社区人们开放,形

成一定社会共享,高校的田径场地一般还是对外开放但是像网球场之类的运动场

地是对外有偿使用。高校内的体育场地较社区的体育场地有以下几个特点:场地

面积大、场地设施相对社区内部较为齐全、室外活动环境好、活动场地类别多等。

而这种规划形式为陕西省的高校体育场馆运行提供了充足的外界条件和硬件条

件以及商业化运营的条件。

3.2.2高校体育场馆教育教学功能

不同的院校对于体育馆的用途也不同,很多院校是以教育教学为首要目的,

如西安石油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还有一些高校的体育场馆是用来承办学

校的一些比赛和一些大型的活动专门建设的如西安交通大学等,在教学的应用

中,现有的体育馆一般很少能满足全校师生的体育教学活动,一般都是在体育场

中活动,只有少数的几个体育馆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文体馆由于其活动面积较

大场地分布合理,可用的活动区域相对较大,内设的体育教学设施较为完善所以

可以满足校内的本科生需求,但是对其开放性而言,学校的室内体育场馆很少面

对学生开放,即普通学生在上课之外的时间很少被允许进入体育馆参加日常锻

炼,而且在建设舞台之前的体育场馆内的乒乓球场地是收费的。

通过对西安各所高校的调查发现校内的体育馆的使用对于不同类别的学生

是不同的,主要区别是普通统招生和本校的体育生(包括体育系的统招生和单项

高水平运动员),对于普通学生,平时只允许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有老师带领进入

体育馆内,而在课下的时间是不被允许的或者是有偿的,所以对于普通学生来说

体育馆对他们的作用只是在课上,而对于体育生来讲体育馆的使用是没有时间限

制的,除非放假期间或者是进行一些大的比赛期间其他时间他们是可以随意使用

的,同时学校对这一做法也比较赞成,特别是对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如果高

水平运动员需要训练并且在场地和器材上和普通生的使用有所冲突,那么场地管

理员通常会协调普通生的活动来确保运动员的训练。

室外场地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一般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在室

外场地进行的,只有少数学校的几项运动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和西

北大学的健美操和体操以及少量的篮球和排球课在室内进行。

3.2.3高校体育场馆在有偿运行中的功能

根据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开展的全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情况调研结

果可知,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主要存在5种具体的运营方式:一是传统的事业

单位运营方式。二是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三是委托运营的方式。四是直接改制

【4】为企业的运营方式。五是纯公益性的运营方式。

3.2.3.1高校体育场馆目前在有偿使用的过程中的多样化

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主要是承接参与人数较多的活动,但总起来有以下几

种形式:一、承办大型的演唱会和大型赛事,如西安交通大学的思源体育馆,在

使用过程中就承办了任贤齐、苏醒等明星的演唱会和郭德纲的相声;除此之外还

承办过CBA联赛和CUBA的选拔赛等, 二、承办的某些公司比赛和团体之间

的小型比赛,如在上文中多次提及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文体馆就借助其广阔的

室内空间经常性的承担小型比赛。三、出租成为一些招聘场所,如联通公司在西

安的招聘活动就是在不同的高校中租赁期体育馆进行招聘工作。四、举办庆典或

者演讲以及讲座,某些知名专家由于其影响力较大所以在其讲座的时候参加的人

数众多以至于大的会议室或者礼堂都不能满足其需求,这时候体育馆便发挥了其

不可替代的作用。五、由一些团体或者个人办训练班用,在陕西师范大学的体育

场馆内就是这种运营模式。

在体育馆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不可预见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安全

问题,很多院校就是因为安全问题不把体育馆租赁给公司管理,而是有自己来管

理,同时由于安全问题很多院校在一些利润丰厚的大型的活动面前放弃了,除此

之外,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协作问题也影响着体育馆

的运营。此外还有体育馆的硬件问题,硬件齐全但是破损不分未能及时修复,以

及学校的声誉和信息的获取能力对于体育馆的运营也存在着影响。

3.2.3.2总体来讲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较低

主要表现在体育馆有偿服务的面不宽,还没有形成多渠道、多形式。我国体育

设施中有67. 2%集中在学校,但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多以教学、训练为主,

基本不对社会开放。在辽宁省53所高校中,不同程度开展有偿服务的占54. 7%其

场馆利用率在5天工作日中仅为2小时,占可利用时间的28%,在双休日里平均利

用率为3. 3小时,占可利用时间的27. 5%,可见其利用率很低。而在陕西省内走访

的五所高校中进行有偿服务的占到四所,其有偿利用时间由教学和比赛之外的空

闲时间而设定,虽然能承接多种比赛但总体利用率相对仍然较低。现有的场馆运

营模式造成资源的浪费,高校的体育场馆的不足现状又要求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

的投入,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体育场馆主要用于体育教学和训练,使用时间主

要集中在上午和下午的部分时段,其余非教育时间,如周六、周日和平时晚上都为

无偿开放或关闭,较高档一些的场馆却被“保护”起来,使场馆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多年来,高校体育场馆与外界联系沟通甚少,许多社会性的比赛、训练、活动以及

赞助、资助、共建也就无法实施,也造成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巨大浪费【3】,所以

管理人员与外界的沟通能力和体育馆的运营息息相关。

3.3场馆的管理机制

3.3.1管理主体

不同高校对体育馆的管理方法也不同,所以其管理的主体也不同,但是总的

来讲有两种运营方式,一种是学校将体育馆完全承包给某个公司,由公司作为管

理主体对体育馆来进行管理运营,而校方只作为租赁方,每年从承包公司那里收

取租赁费用,思源活动中心每年从承包公司那里收取费用为三十万,但是由于承

包公司与社会沟通能力的较强运作模式较为合理每年不但可以交付三十万元的

租赁费用和员工的工资以及场馆的维护费用仅仅2009年一年就盈利八十余万

元。但是公司在承包的时候要遵守学校提出的要求即在学校的需要的时候必须有

学校来使用,所以公司承包的仅仅是其空余时间的使用权。与之对应的另一种运

营模式就是管理主体是学校自己,体育场馆的运营由学校的体育系或者专门的部

门来管理,这就保障了体育场馆的运营的安全可靠性,如西安石油大学和西安建

筑科技大学的管理就是这种模式,其盈利的资金主要用于发放体育场馆管理人员

的补贴和场馆的维护。剩下的结余有一部分由体育系上交学校,另一部分归体育

系所有。而在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里面也有很多的问题如西北大学的体育馆在运

行初期并没有想打营利性的经营但是限闲置了三年以后才对体育馆进行对外经

营,起初有体育部的老师进行管理但是由于内部的矛盾问题后来由学校来进行资

金统一管理。

3.3.2机构设置

各个高校的机构设置都有所不同,但是总的来讲其设置相对简单,走访

的高校中其设立的机构一般只设定一个场馆管理办公室,而人员设置更为简单管

理场馆的领导阶层最多设置两名,而每个学校的所有场地管理人员都没有超过十

名。体育场馆的所属机构一般都因高校的运行模式和管理主体而定,但是总体可

以根据其管理机构来分为以下积累,西安交通大学的体育馆由于是承包给了公司

来进行管理,所以其机构设置相对明确吗,即有专门的公司部门来进行日常活动

的策划和管理,其管理完全由公司因情况来定,相比而言,第二种由学校来进行

管理的模式比较简单,由于大多数的学校力求以最小的投入来换取最大的回报,

所以对体育馆的管理机制只分为两层,即一般情况下仅仅只有一组领导机构和一

组场地工作人员。这样的管理机制设置虽然节约了体育馆的管理开支,但是在进

行一些大型活动的时候不能满足活动的要求。

3.3.3人力资源

各个高校的人力资源设置相对简单,根据其管理机制不同,其设置的管理

人数也不同,西安交通大学的场馆管理人员共有十一人,这十一人负责者场馆的

全部运营任务,包括场地设施的维护和清理以及日常承接活动时的场地布置。西

安石油大学的场馆和室外田径场地管理由同一组人来承担,共设置了六个人,其

中管理体育场馆的只有两个人,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也仅仅设置了两个管理人员

用来管理全部日常的活动,而西北大学仅仅设置了一个全职管理人员和两个体育

老师来兼管,但是在体育馆承接大的活动的时候他们的人力资源设置基本是相同

的,即临时从学校抽调人员来进行人员补充,如当西安交通大学承办演唱会的时

候根据活动的大小来进行临场人员安排。由以上可见现在的管理人员都不具备专

业的的管理素质,即场馆由非专业人员来管理专业的体育场地,所以无论从体育

场地的管理还是从体育器材的维护都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专业人员相对短

缺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专业人员的短缺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3.4场馆运行机制

3.4.1教学训练期间的运行情况

对于体育场馆来说满足教学训练是最基本的任务,在走访的各个高校的管理

中,在没有重大活动时都是为教学训练开绿灯的,特别是在满足高水平运动员的

训练上,体育场馆是随时为其服务的。但是对于普通学生在课余时间进馆进行体

育活动是有限制或者有偿的。而且在西北大学的羽毛球馆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考

虑到高消费问题,主动不倡导学生有偿进馆进行空闲时间的娱乐训练。

3.4.2对外开放期间的运行情况

在调查的高校体育场馆在学校管理的情况下开放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整年

都有定期开放的日期,二是在节假日开放,三是开放没有固定的日期。高校场馆经

营收入的资金使用情况基本分为两种:一是自行使用管理,二是部分上缴学校、部

分自行管理。自行管理的资金流向有五个方面:支付工人工资、支付水电费、补

充体育经费、支付教师奖金、其它支出。如西安石油大学的就是这种管理模式,

其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完全支付于这几项。

西安48所普通高校共拥有1067个体育场馆,其中室内体育馆114所,室外

体育场953块,有91.7%的学校能开放场馆,其中64.6%的学校采用有偿开放手

段,而服务对象多以本校师生为主,由于开放需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员和精力,

对社会开放的范围则较小。具体表现在:(1)高校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2)场馆利用

【5】率低;(3)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滞后,缺乏高素质专业体育管理人才。

3.4.3大型活动时的运行状况

在大型活动期间其运营主要由活动方进行管理,而很多体育场馆管理方只

是把体育场馆单一的作为场地租赁,活动方把布局方式和必须品直接进行布置,

而场馆管理人员只是起到协助作用。不去考虑其对外运营的管理,所以其管理活

动相对滞后,当遇到大型的赛事的或者活动的时候场馆管理人员只是进行简单的

布置或者维护体育场馆内的设施不被损坏,而不是参与一些大型活动的策划。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当前的高校体育场馆建筑和设施条件都能够满足教学和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

要求但是对于普通生的利用都有所限制。

2)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的职责不能具体确定,即每个人的具体职责不是单

一和专业的,而是以不专业的人员去管理专业的场地和设施。

3)某些高校的运营中形式单一,体育场馆不能充分利用,从而导致了体育设施

场地的巨大浪费,同时高校的盈利主要在于承办比赛。

4)体育场馆的管理形式与高校的规模以及周围的环境和学校的办学实力有着密

切的关系,有的211高校和985高校以承包给运营商为主,而一些省属高校以学

校自主管理为主。

参考文献:

【1】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

【2】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

【3】吕 卓. > 燕山大学体育系

2008-04-28

【4】黄海燕.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赛事研究中心

向右?>> 2009-10-17

【5】郑雪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体育系

现状的分析研究>>


相关内容

  • 中国体育场馆行业未来前景分析及深度调研咨询报告
  • 内容详情http://www.china1baogao.com/report/20160704/5232813.html 前 言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居民生活娱乐消费升级的宏观背景下,体育产业迎来了"全民体育"时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

  •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研究述评
  • 第17卷第4期 2010年4月 体 育 学 刊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17 No.4A p r . 2010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研究述评 董国永,鲁长芬,王健 (华中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主要从历史沿革.发展现 ...

  • 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讨
  •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行探讨.从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内容与功能.建议与对策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体育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前言 目前,高校体育健身运动在 ...

  • 四川高校体教结合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 摘 要: 文章对四川高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在项目规划.资金来源.培养模式.人才建设.学训矛盾处理等方面进行强化,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运动员. 关键词: 体教结合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培养状况 体教结合是为解决原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弊端产生 ...

  • 教育部2011艺术教育工作重点
  •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2011年 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安排 2011年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推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

  •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讨论稿
  • .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 切实增强大学生体质的意见(初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院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发布以来,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得到 ...

  • 教职工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分析
  • 教职工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分析 作者:郭松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3年第10期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访谈法对渤海大学文理学院教职工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旨在分析教职工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以此增进教职工的健康,丰富教职工的 ...

  • 上海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沪教委办[2009]20号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转发<上海市2010年 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说明>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 受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自2006年4月以来,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不断进行调整修改,起草完成了 ...

  • 大学生体质下降原因的调查研究
  •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2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调查与分析,以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切入点,调查分析总结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有益的观点和建议,从而为增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