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论中国西部文化的自然地理背景

黄土高原的体积、线条、颜色、物种、氛围抽象出来的,就是一种力的结构,反映在诗文、音乐、书法、小说人物命运等的都

是一种“苍茫悲壮、雄浑质实、坚韧执着”的风格。

而艰难的生存条件,对西部人民的精神是一种锻造,在与险恶的自然环境的斗争中,形成一种坚韧的气质,闪烁着凝重的忧患意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种团体的凝聚精神。所有的这些就深深印在西部的文化上。如果说西部文化心理有什么特色的话,那就是“多情重义、古道热肠、坦诚率真、伦理重于功利,道德超越历史。”

3气候的影响

西部地区地处内陆,气候条件异常恶劣,与东部地区有

着极大的差别。本区绝大部分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西的非季风区,气

候具有强烈的大陆性特征,降水少、风沙天气多、气候干燥。西部人民正是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中产生了一种粗犷豪迈的

自然地理背景下的西部精神

中国西部在地理和文化结构上的特点,使多维对屿的色

彩极为浓重,深深影响着西部精神,形成“具有主导倾向的多维两极震荡”的精神模式。

西部的高天远云、荒漠峻岭、绿洲碧湖的悲凉苍茫色彩,使西部人民沉淀着“沉雄苍凉”的忧患意识;而正是在与恶劣环境长期搏斗的过程中,也磨砺出了达观的性格。地域的封闭,影响了文化的生成,再加上民族文化的内循环远胜于外

情感,洋溢着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乐观精神。在这种环境下

的西部音乐,它飘散着“高亢激越、苍凉激昂、古朴厚重”的气息,而西部文学则更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一种跨越历史

的悲壮与忧患。西部文化从而更具有一种深层次的美感。

西部多风沙,它对西部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西风,伴随着的是萧索的秋天和冷峻的冬季,百草衰败百虫蛰伏。无姿无色无声的秋冬,使人的心境和大地一片寂寥,文人的笔下就出现了“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等愁肠百结的诗句。又如黄土高原的窑洞,正是与当地的气候相适应的典范,它具有冬暖夏凉、可挡风沙的特征。

循环,使西部的各个民族都有较强的民族主体意识;但也正

是这种环境下的本位文化相对落后于外匿文化,是文化的盆地区,易受异质文化的影响,因而又具有心态杂化的色彩。除了以上这些方面以外,这个精神模式还包括了封闭守成与开拓开放、朴拙与机智、内柔与外刚、现实与理想等,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西部精神。

自然地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促进西部文化特色的

形成

中国西部,幅员辽阔,拥有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给当地人民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但地势高、生态环境恶劣,多戈壁荒漠、多风沙,气候干旱,就无形中造成了一种社区的“疏离

参考文献:

[1]赵济,陈传康等.中国地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2]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

1983.12

感”,深深影响着人的心理。年深日久,世代相传,孤独的生存状态不可避免地转化为孤独的文化心理与孤独的情绪氛围。

[3]中国科学院《中自编委会》.中国自然地理[M].科学出版

社,1983

(上接第19页)参考文献:

[1]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研究(三卷)[J].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1992~1995年

[2][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510)[z],《礼部・朝贡・市

易》.转引自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Z].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3月,317页

[3]《朝鲜通史》上册[J],页164,转引自王如绘:近代中日关

系与朝鲜问题[J],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15页[4]季南.英国对华外交[z],商务印书馆,1984年5月,75页

[5]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z],三联书店,1957

年,404页

[6]雷禄庆.李鸿章传[z-1.台湾:文海出版社,532页

[7]刘广东,朱昌峻.李鸿章评传[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234页

LIHong-zhangandKoreaAffairs

YINXiao—hong

(thehistorydepartmentofECNU.Shanghai

200062)

Abstract:TheKoreaproblemisthefar

reason

ofJiaWuWar,andLiHong—zhangisthejustimportantofficerin

rea—

charge.thisarticleis

son

tO

investigatethestandandthepolicythatLiHong—zhangadoptedandtOanalysethe

on

thatChinafellbehindJapan

theKoreaaffairs.

Key

words:JiaWuWar;theKoreaproblem;LIHong—zhang

略论中国西部文化的自然地理背景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黄淑玲, HUANG Shu-ling

宿州师范专科学校,地理系,安徽,宿州,234000宿州师专学报

JOURNAL OF SHUZHOU TEACHERS COLLEGE2001,16(4)

参考文献(3条)

1. 中国科学院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zszxb200104010.aspx

黄土高原的体积、线条、颜色、物种、氛围抽象出来的,就是一种力的结构,反映在诗文、音乐、书法、小说人物命运等的都

是一种“苍茫悲壮、雄浑质实、坚韧执着”的风格。

而艰难的生存条件,对西部人民的精神是一种锻造,在与险恶的自然环境的斗争中,形成一种坚韧的气质,闪烁着凝重的忧患意识。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种团体的凝聚精神。所有的这些就深深印在西部的文化上。如果说西部文化心理有什么特色的话,那就是“多情重义、古道热肠、坦诚率真、伦理重于功利,道德超越历史。”

3气候的影响

西部地区地处内陆,气候条件异常恶劣,与东部地区有

着极大的差别。本区绝大部分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西的非季风区,气

候具有强烈的大陆性特征,降水少、风沙天气多、气候干燥。西部人民正是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中产生了一种粗犷豪迈的

自然地理背景下的西部精神

中国西部在地理和文化结构上的特点,使多维对屿的色

彩极为浓重,深深影响着西部精神,形成“具有主导倾向的多维两极震荡”的精神模式。

西部的高天远云、荒漠峻岭、绿洲碧湖的悲凉苍茫色彩,使西部人民沉淀着“沉雄苍凉”的忧患意识;而正是在与恶劣环境长期搏斗的过程中,也磨砺出了达观的性格。地域的封闭,影响了文化的生成,再加上民族文化的内循环远胜于外

情感,洋溢着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乐观精神。在这种环境下

的西部音乐,它飘散着“高亢激越、苍凉激昂、古朴厚重”的气息,而西部文学则更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一种跨越历史

的悲壮与忧患。西部文化从而更具有一种深层次的美感。

西部多风沙,它对西部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西风,伴随着的是萧索的秋天和冷峻的冬季,百草衰败百虫蛰伏。无姿无色无声的秋冬,使人的心境和大地一片寂寥,文人的笔下就出现了“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等愁肠百结的诗句。又如黄土高原的窑洞,正是与当地的气候相适应的典范,它具有冬暖夏凉、可挡风沙的特征。

循环,使西部的各个民族都有较强的民族主体意识;但也正

是这种环境下的本位文化相对落后于外匿文化,是文化的盆地区,易受异质文化的影响,因而又具有心态杂化的色彩。除了以上这些方面以外,这个精神模式还包括了封闭守成与开拓开放、朴拙与机智、内柔与外刚、现实与理想等,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西部精神。

自然地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促进西部文化特色的

形成

中国西部,幅员辽阔,拥有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给当地人民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但地势高、生态环境恶劣,多戈壁荒漠、多风沙,气候干旱,就无形中造成了一种社区的“疏离

参考文献:

[1]赵济,陈传康等.中国地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2]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M].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

1983.12

感”,深深影响着人的心理。年深日久,世代相传,孤独的生存状态不可避免地转化为孤独的文化心理与孤独的情绪氛围。

[3]中国科学院《中自编委会》.中国自然地理[M].科学出版

社,1983

(上接第19页)参考文献:

[1]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研究(三卷)[J].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1992~1995年

[2][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510)[z],《礼部・朝贡・市

易》.转引自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Z].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3月,317页

[3]《朝鲜通史》上册[J],页164,转引自王如绘:近代中日关

系与朝鲜问题[J],人民出版社,1999年2月,15页[4]季南.英国对华外交[z],商务印书馆,1984年5月,75页

[5]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z],三联书店,1957

年,404页

[6]雷禄庆.李鸿章传[z-1.台湾:文海出版社,532页

[7]刘广东,朱昌峻.李鸿章评传[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234页

LIHong-zhangandKoreaAffairs

YINXiao—hong

(thehistorydepartmentofECNU.Shanghai

200062)

Abstract:TheKoreaproblemisthefar

reason

ofJiaWuWar,andLiHong—zhangisthejustimportantofficerin

rea—

charge.thisarticleis

son

tO

investigatethestandandthepolicythatLiHong—zhangadoptedandtOanalysethe

on

thatChinafellbehindJapan

theKoreaaffairs.

Key

words:JiaWuWar;theKoreaproblem;LIHong—zhang

略论中国西部文化的自然地理背景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黄淑玲, HUANG Shu-ling

宿州师范专科学校,地理系,安徽,宿州,234000宿州师专学报

JOURNAL OF SHUZHOU TEACHERS COLLEGE2001,16(4)

参考文献(3条)

1. 中国科学院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zszxb200104010.aspx


相关内容

  • 旅游行业发展前景概况
  •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在加入北京2008将举办奥运会,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形成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等时代特点的推动下,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其新趋势较为显著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会蓬勃发展 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 ...

  •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证研究
  • http://www.paper.edu.cn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证研究--以西 双版纳州为例 赵海涵 河海大学商学院,南京(210098) E-mail :摘 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人才开发的必然趋势,必须以民族文化为背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开发策略.结合西部少数民族人力 ...

  • 谈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 中华民族有雄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潜力,但它并不一定必然会转化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这就需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有一种文化新思维,有一番国家.社会.人民大众的共同创业之举. 一.树立文化新思维 文化有自身的历史文化传承.它不仅仅是现实物质世界的简单反映,而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相互交融渗透,具有强大的作 ...

  • 大型主题公园排行榜
  • 02.深圳锦绣中华&S226;民俗文化村--国家遗产博览主题公园 03.香港迪斯尼乐园--东南亚游乐总部基地 04.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国际浪漫春城中央公园 05.澳门澳博连锁娱乐场--世界博彩文化主题公园 06.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在建)--世界体育盛世狂欢中心 07.深圳欢乐谷--中国大 ...

  • 一带一路概况
  • 1. "一带一路"简况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英文"One Belt and One Road"(OBAOR 或OBOR ) "丝绸之路经济 ...

  • __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路径与对策研究_ _
  • 2016年1期(总第166期) 湖湘论坛huxiang forumNo.1.2016GeneralNo.166 经济・管理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路径与对策研究 郑志来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国家三个重大 ...

  • 浅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和战略意义
  • 浅谈"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和战略意义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影响深远.大国丝绸之路战略竞争激烈.亚欧国家合作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提出的亚欧大陆带状经济合作构想.它从空间范围上可分为核心区.扩展区和辐射区三个层次.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

  • 三.劳动力流动
  • 劳动力流动 一. 劳动力流动概述 1.劳动力流动定义:劳动者根据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差异和自身条件,在国际间.地区间.产业间.部门或行业间.职业和岗位间所选择的迁移或转移行为. 2.劳动力流动含义: 劳动力流动的主体是劳动者: 流动的原因是市场条件和自身条件的差异: 流动的范围是在国际间.地区间.产业间 ...

  • 从文化地理学视角浅析张贤亮的[绿化树]
  • 摘 要:人类与地理相互作用产生了复杂的文化地理现象,文化地理学认为,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文章主要运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的研究方法,将西部地理与文化特征这个宏观的话题放入具体的文本――西部作家张贤亮的<绿化树>中进行分析,浅析该文本中所体现的地理与文化相互作用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