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穹窿山感受大好春光 做一回"活神仙"

到穹窿山感受大好春光 做一回“活神仙”

发布日期:2009年2月24日   已浏览:1478次

二月的穹窿山,雾巅相连,缥渺似烟,野趣天成,山景苍翠,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来到有“孙子兵法诞生地”之称的胜地感受春天的气息,体验2500年前孙武圣人的隐居生活,做一回深山居士,何乐而不为?

坐落在苏州城西南部的穹窿山,此山又名“东吴国家森林公园”,绵延光福、藏书、胥口三个古镇,全长约七点五公里,林地面积达二万余亩,公园内面积六百余亩,是一个充满了原始性、自然性、多样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在距苏州古城仅二十公里还能有城市天然绿肺,实属罕见。山中的万亩林海,随着起伏的山峦形成一台台天然的消声器,噪声经过多重过滤,几乎完全被山林吸纳,因而山中环境出奇的清幽雅静。

穹窿山是《孙子兵法》的诞生地,孙武隐居在密林深处充满智谋和神机色彩的茅蓬坞,写下了兵法十三篇,成为一部举世无双的兵学圣典,更是世界级别的智慧宝库,影响了世界两千五百年的智慧与谋略,曾使中国人智慧与谋略达到顶峰。该书已译成英、日、俄等二十多种语言文字,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已有三百多个版本,印刷数量仅次于《圣经》,被誉为“兵经誉中外,武圣耀古今”。

坐上电瓶车,顺着蜿蜒曲折的十二公里的盘山公路,也是苏州最长的盘山公路,可直上山顶。盘山公路贯穿孙武苑、朱买臣读书台、望湖园、上真观、宁邦寺、玩月台等景点,仿佛置身谷中之谷,林中之林,景中之景。

登上穹窿山主峰箬帽峰,此峰海拔三百四十多米,为太湖东岸群山之冠,在山峰上南望太湖,七十二峰一览无余,因此被誉为“苏州第一山”和“吴中之巅”,乾隆有诗云:“太湖万顷在襟袖,穹窿亿丈凌星辰。”站在山顶上,山风徐徐吹来。远望太湖,湖光浩瀚,渔帆点点。近观脚下,树木茂盛,山泉淙淙,令人心旷神怡。

穹窿山上的茅蓬坞自古就是“仙人”与高士名贤隐居的好地方,神农氏的雨师赤松子曾在穹窿山上炼丹修道,并在此羽化升天。二千五百多年前孙武隐居在此,写下了著名的兵学圣书《孙子兵法》。汉代名臣朱买臣未仕时采樵读书坞中,密林深处有他当年的“读书台”。宋代名将韩世忠曾隐居此山宁邦寺学禅,现留有“玩月台”遗迹和“孤峰皓月”摩崖题刻。相传明建文帝“逊位”后逃出南京,最终隐居积翠庵,后人称“皇驾庵”。明永乐帝军师姚广孝洪武年间曾退隐海云庵。近代名贤李根源买山葬母,并在此建“小隆中”。近代高僧高鹤年游历中国名山大川,最终隐居穹窿山茅蓬寺。

能身处仙境与神仙“同穴而栖”,自然会让崇尚归隐的人们欣然前往。“静则生慧,静则生智”,躲开城市的喧嚣,畅游“仙居”,穹窿山成为了不少都文人墨客修养身心的绝佳之地。

来源:中国苏州太湖旅游网

到穹窿山感受大好春光 做一回“活神仙”

发布日期:2009年2月24日   已浏览:1478次

二月的穹窿山,雾巅相连,缥渺似烟,野趣天成,山景苍翠,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来到有“孙子兵法诞生地”之称的胜地感受春天的气息,体验2500年前孙武圣人的隐居生活,做一回深山居士,何乐而不为?

坐落在苏州城西南部的穹窿山,此山又名“东吴国家森林公园”,绵延光福、藏书、胥口三个古镇,全长约七点五公里,林地面积达二万余亩,公园内面积六百余亩,是一个充满了原始性、自然性、多样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在距苏州古城仅二十公里还能有城市天然绿肺,实属罕见。山中的万亩林海,随着起伏的山峦形成一台台天然的消声器,噪声经过多重过滤,几乎完全被山林吸纳,因而山中环境出奇的清幽雅静。

穹窿山是《孙子兵法》的诞生地,孙武隐居在密林深处充满智谋和神机色彩的茅蓬坞,写下了兵法十三篇,成为一部举世无双的兵学圣典,更是世界级别的智慧宝库,影响了世界两千五百年的智慧与谋略,曾使中国人智慧与谋略达到顶峰。该书已译成英、日、俄等二十多种语言文字,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已有三百多个版本,印刷数量仅次于《圣经》,被誉为“兵经誉中外,武圣耀古今”。

坐上电瓶车,顺着蜿蜒曲折的十二公里的盘山公路,也是苏州最长的盘山公路,可直上山顶。盘山公路贯穿孙武苑、朱买臣读书台、望湖园、上真观、宁邦寺、玩月台等景点,仿佛置身谷中之谷,林中之林,景中之景。

登上穹窿山主峰箬帽峰,此峰海拔三百四十多米,为太湖东岸群山之冠,在山峰上南望太湖,七十二峰一览无余,因此被誉为“苏州第一山”和“吴中之巅”,乾隆有诗云:“太湖万顷在襟袖,穹窿亿丈凌星辰。”站在山顶上,山风徐徐吹来。远望太湖,湖光浩瀚,渔帆点点。近观脚下,树木茂盛,山泉淙淙,令人心旷神怡。

穹窿山上的茅蓬坞自古就是“仙人”与高士名贤隐居的好地方,神农氏的雨师赤松子曾在穹窿山上炼丹修道,并在此羽化升天。二千五百多年前孙武隐居在此,写下了著名的兵学圣书《孙子兵法》。汉代名臣朱买臣未仕时采樵读书坞中,密林深处有他当年的“读书台”。宋代名将韩世忠曾隐居此山宁邦寺学禅,现留有“玩月台”遗迹和“孤峰皓月”摩崖题刻。相传明建文帝“逊位”后逃出南京,最终隐居积翠庵,后人称“皇驾庵”。明永乐帝军师姚广孝洪武年间曾退隐海云庵。近代名贤李根源买山葬母,并在此建“小隆中”。近代高僧高鹤年游历中国名山大川,最终隐居穹窿山茅蓬寺。

能身处仙境与神仙“同穴而栖”,自然会让崇尚归隐的人们欣然前往。“静则生慧,静则生智”,躲开城市的喧嚣,畅游“仙居”,穹窿山成为了不少都文人墨客修养身心的绝佳之地。

来源:中国苏州太湖旅游网


相关内容

  • 刘希夷代悲白头吟
  • 代悲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⑴,更闻桑田变成海⑵.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 ...

  • 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 代悲白头翁 原文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 ...

  • 村居_教学设计
  • <村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乡村的二月,天气暖和起来.春光明媚,和风丽日,青草生长,鸣莺翩飞.春风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仿佛陶醉在融融的春光中.白昼渐渐长了,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着放飞风筝 ...

  • 峨眉山传说
  • 峨眉山传说 从前,峨眉山只是一块方圆百余里巨石,颜色灰白,高接蓝天,寸草不生.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一个聪明能干的石匠同他的妻子巧手绣花女,决心用他们的双手巨石打凿成一座青山.天上的神仙为他们的决心和努力所感动,在神仙的帮助下,石匠把巨石凿刻成起伏的山峦和幽深的峡谷,绣花女把精心绣制的布帕和彩帕抛向天 ...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1老师,您好!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茁壮 衷心 理想 幸福 崇高 茁壮 二.根据课文填空. 1.浸透心血 地北天南 飞速 涌起感情的波涛 2.智慧 塑造 春晖 闪耀 美好 三.读下面的诗句,理解关键的字词,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1.①"铺设大道& ...

  • 采桑子重阳
  • 采桑子·重阳 一.导入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历代的诗人.作家.一接触"秋"字,总是要发一通悲秋的感叹:在他们笔下,"悲"和"秋" ...

  • 四上补充习题语文答案
  • 1老师,您好!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茁壮 衷心 理想 幸福 崇高 茁壮 二.根据课文填空. 1.浸透 心血 地北天南 飞速 涌起感情的波涛 2.智慧 塑造 春晖 闪耀 美好 三.读下面的诗句,理解关键的字词,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1.①"铺设大道"和"架起金桥 ...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 1老师,您好!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茁壮 衷心 理想 幸福 崇高 茁壮 二.根据课文填空. 1. 浸透 心血 地北天南 飞速 涌起感情的波涛 2. 智慧 塑造 春晖 闪耀 美好 三.读下面的诗句,理解关键的字词,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1.①"铺 ...

  • 四上补充习题答案
  • 1.老师,您好!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茁壮 衷心 理想 幸福 崇高 茁壮 二.按课文填空.(略) 三.读下面的诗句,理解关键的字词,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1. (1)"铺设大道"和"架起金桥"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老师给同学们铺设起一条昨天与今天的知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