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度计"到"萨克斯管",你知道这些烟囱被改造之前是派什么用场吗?

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几十年前的上海曾有着大大小小各类工厂,由于航运便利,许多厂房都集中在黄浦江、苏州河等河流沿岸,陪伴着这些工厂的是一根根冒烟的烟囱。 在产业转移、旧区改造等大潮下,许多工厂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有些老建筑则作为历史遗产被保留下来,这一根根烟囱也不再是污染气体的排放口,而成了现代城市的新地标。

杨树浦发电厂

据说,上世纪60年代,报纸上曾有过这样的小测验,上海最高的建筑是什么?答案既不是76米高的国际饭店,也不是中苏友好大厦尖顶上那颗离地100米的红星,而是杨树浦发电厂105米的烟囱。

杨树浦是上海近代工业发展最早、最为集中的地带之一,特别是这里的发电厂、水厂、煤气厂,更是紧密维系着沪东人民的生活,而至今有着百年历史的杨树浦水厂仍在工作着。

杨树浦发电厂建成于1913年,曾是远东第一大电厂。2010年根据市政府节能减排的要求,杨树浦发电厂正式停产,但两根烟囱和厂内老建筑被保留下来,未来将进行成为杨浦工业遗产展示的一部分。

南市发电厂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让海内外游客记住了“城市未来馆”的这根“温度计”烟囱。其建筑本身为建于1935年的南市发电厂厂址,80年代对建筑主体和烟囱进行改建后,又将这根钢筋混凝土烟囱提高到了现在的165米,在黄浦江上极具标志性。南市发电厂创立于1897年,是上海第一家华资电厂,它的成立也为当时租界外的南市地区带来了电力。

2007年,南市发电厂机组动工拆除,宣告了这一百年电厂的谢幕。之后这里被改建为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大烟囱改造为实时显示气温的温度计,堪称世界最大的温度计。世博会结束后,2012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此开放,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场馆。在博物馆的标志上,你仍能找到“烟囱”元素。

上海溶剂厂

世博会的召开改变了浦江两岸老城区的风貌。在南市发电厂的江对岸,也有一根老烟囱。这是位于世博大道上的上海溶剂厂锅炉房,其前身是1935年由印尼华侨开设的中国酒精厂,当时也是远东最大的酒精厂,50年代改为上海溶剂厂。

在世博会建设中,这里被规划为世博村,厂区内9栋建于30年代的老洋房改建为世博洲际酒店,带有大烟囱的锅炉房则由于内部空间较大,改建成为以餐饮、创意、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大中华橡胶厂

徐家汇公园里的这根红烟囱,想必许多人见过。这片公园之前是大中华橡胶厂和中国唱片厂的所在地,在对厂房的拆除中,保留了两件遗迹,一个唱片厂内建于1921年的小红楼,旧上海不少歌星都在此录制过唱片;另一个便是橡胶厂内这根建于1926年的烟囱,其原高28米,在公园建造期间,又对烟囱内外部进行了整修、安置灯光设施,并将烟囱加高了11米,成为公园的标志性景观建筑。

上海化学试剂总厂

苏州河畔的长风地区现在已分布着成片的高楼和绿化,形成一处生态商务区。而是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老工业区。长风沿河一带曾竖立着三支烟囱:上海火柴厂、上海酵母厂、上海化学试剂总厂。

在老工业区的转型改造中,这些化工厂相继搬迁拆除,建于1947年的试剂厂内数幢厂房被改造成游艇会,62米高的老烟囱则成了绿地内的景观装饰,上海火柴厂的部分厂房则被改建成商标火花收藏馆。

春明粗纺厂

老厂房改造成创意园区在上海已有不少了,而莫干山路上的M50创意园则是其中的先行者。M50的前身是1937年从青岛迁址上海的信和纱厂,解放后又相继更名为:信和棉纺织厂、上海第十二毛纺厂、春明粗纺厂。直到上世纪末厂区迁走,才渐渐转型,成为艺术家工作室、画廊的所在地。

园区中分布着50栋建于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的厂房建筑,到这儿游览可以留心其中的两大亮点,一是厂区内保存着一套1938年从德国购买的西门子发电设备,另一个就是一根全砖砌成的烟囱,也是苏州河上的一大标志。

上海印染针织厂

一根笔直的烟囱也可以做出好玩的造型。洛川中路上的名仕街创意产业园曾是上海印染针织厂的厂址,其中有一根48米高的暗红色烟囱。在旧厂房改造中,烟囱底部增添了新装饰,被改造成了一支“萨克斯管”。

名仕街创意园主打服装时尚,工厂原先的精工车间变成了拥有多个时装模特走秀台的发布厅,污水处理管道和漏斗型的污水沉淀池,则成了摩登的露天酒吧……

本文图片由方乐提供 图片编辑:曹立媛

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几十年前的上海曾有着大大小小各类工厂,由于航运便利,许多厂房都集中在黄浦江、苏州河等河流沿岸,陪伴着这些工厂的是一根根冒烟的烟囱。 在产业转移、旧区改造等大潮下,许多工厂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有些老建筑则作为历史遗产被保留下来,这一根根烟囱也不再是污染气体的排放口,而成了现代城市的新地标。

杨树浦发电厂

据说,上世纪60年代,报纸上曾有过这样的小测验,上海最高的建筑是什么?答案既不是76米高的国际饭店,也不是中苏友好大厦尖顶上那颗离地100米的红星,而是杨树浦发电厂105米的烟囱。

杨树浦是上海近代工业发展最早、最为集中的地带之一,特别是这里的发电厂、水厂、煤气厂,更是紧密维系着沪东人民的生活,而至今有着百年历史的杨树浦水厂仍在工作着。

杨树浦发电厂建成于1913年,曾是远东第一大电厂。2010年根据市政府节能减排的要求,杨树浦发电厂正式停产,但两根烟囱和厂内老建筑被保留下来,未来将进行成为杨浦工业遗产展示的一部分。

南市发电厂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让海内外游客记住了“城市未来馆”的这根“温度计”烟囱。其建筑本身为建于1935年的南市发电厂厂址,80年代对建筑主体和烟囱进行改建后,又将这根钢筋混凝土烟囱提高到了现在的165米,在黄浦江上极具标志性。南市发电厂创立于1897年,是上海第一家华资电厂,它的成立也为当时租界外的南市地区带来了电力。

2007年,南市发电厂机组动工拆除,宣告了这一百年电厂的谢幕。之后这里被改建为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大烟囱改造为实时显示气温的温度计,堪称世界最大的温度计。世博会结束后,2012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此开放,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场馆。在博物馆的标志上,你仍能找到“烟囱”元素。

上海溶剂厂

世博会的召开改变了浦江两岸老城区的风貌。在南市发电厂的江对岸,也有一根老烟囱。这是位于世博大道上的上海溶剂厂锅炉房,其前身是1935年由印尼华侨开设的中国酒精厂,当时也是远东最大的酒精厂,50年代改为上海溶剂厂。

在世博会建设中,这里被规划为世博村,厂区内9栋建于30年代的老洋房改建为世博洲际酒店,带有大烟囱的锅炉房则由于内部空间较大,改建成为以餐饮、创意、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大中华橡胶厂

徐家汇公园里的这根红烟囱,想必许多人见过。这片公园之前是大中华橡胶厂和中国唱片厂的所在地,在对厂房的拆除中,保留了两件遗迹,一个唱片厂内建于1921年的小红楼,旧上海不少歌星都在此录制过唱片;另一个便是橡胶厂内这根建于1926年的烟囱,其原高28米,在公园建造期间,又对烟囱内外部进行了整修、安置灯光设施,并将烟囱加高了11米,成为公园的标志性景观建筑。

上海化学试剂总厂

苏州河畔的长风地区现在已分布着成片的高楼和绿化,形成一处生态商务区。而是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老工业区。长风沿河一带曾竖立着三支烟囱:上海火柴厂、上海酵母厂、上海化学试剂总厂。

在老工业区的转型改造中,这些化工厂相继搬迁拆除,建于1947年的试剂厂内数幢厂房被改造成游艇会,62米高的老烟囱则成了绿地内的景观装饰,上海火柴厂的部分厂房则被改建成商标火花收藏馆。

春明粗纺厂

老厂房改造成创意园区在上海已有不少了,而莫干山路上的M50创意园则是其中的先行者。M50的前身是1937年从青岛迁址上海的信和纱厂,解放后又相继更名为:信和棉纺织厂、上海第十二毛纺厂、春明粗纺厂。直到上世纪末厂区迁走,才渐渐转型,成为艺术家工作室、画廊的所在地。

园区中分布着50栋建于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的厂房建筑,到这儿游览可以留心其中的两大亮点,一是厂区内保存着一套1938年从德国购买的西门子发电设备,另一个就是一根全砖砌成的烟囱,也是苏州河上的一大标志。

上海印染针织厂

一根笔直的烟囱也可以做出好玩的造型。洛川中路上的名仕街创意产业园曾是上海印染针织厂的厂址,其中有一根48米高的暗红色烟囱。在旧厂房改造中,烟囱底部增添了新装饰,被改造成了一支“萨克斯管”。

名仕街创意园主打服装时尚,工厂原先的精工车间变成了拥有多个时装模特走秀台的发布厅,污水处理管道和漏斗型的污水沉淀池,则成了摩登的露天酒吧……

本文图片由方乐提供 图片编辑:曹立媛


相关内容

  • 管式加热炉的技术改造及节能措施
  • 管式加热炉的技术改造及节能措施 贾芳成 天利实业总公司技术项目部 摘要: 针对早期建造的炼油厂和化工厂在役管式加热炉热负荷和热效率低以及热源损失大等状况,提出了若干技术改造和节能措施,包括增大对流管表面积以增大对流段的热负荷:增加辐射管的换热面积:修正烟囱高度:换用新型燃烧器,变自然通风为强制供风, ...

  • 湿法脱硫改造后单筒烟囱防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湿法脱硫改造后单筒烟囱防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北极星电力网技术频道 作者:李明,马锋,何文俊,徐小丽 2011-5-6 15:48:03 (阅716次) 所属频道: 火力发电 关键词: 湿法脱硫 单筒烟囱 防腐 湿法脱硫改造后单筒烟囱防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李明,马锋,何文俊,徐小丽 [摘 要] ...

  • 德国旅游须知
  • 德国旅游须知 电压 德国电压为220伏特,插头为圆头双孔式,游客宜带变换插头. 货币 欧元,只有少数大商店接受美元.货币兑换点很少,兑换要到银行.银行的营业时间是,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30-13:00,下午14:00-16:00,星期六星期天及法定节假日银行不营业. 机场.火车站的旅行银行全天营业 ...

  • CFB-FGD烟气脱硫.脱硝.调质
  • CFB-FGD CFB-FGD(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工艺是八十年代末由德国鲁奇(LURGI)公司首先提出的一种新颖的干法脱硫工艺.这种工艺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以循环流化床原理为基础,使吸收剂在反应器内多次再循环,延长了吸收剂与烟气的接触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吸收剂的利用率.它不但具有一般干法脱硫工艺 ...

  • 德国民风民俗
  • 德国民俗风情习惯.民族节庆.社交礼仪 它周围有9个 邻国: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为邻,南边是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共和国和波兰接壤:自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以来,这个中心地理位置变得更为突出,它是东西欧之间和斯堪的纳维亚与地中海之间的交通枢纽,其间水.陆.空道路条条通 ...

  • 高技术生态建筑
  • 高技术生态建筑 高技术建筑使建筑中理性和科学的代表.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的采用与构件的装配化.标准化方面:70年代则强调和表现工业技术:90年代开始蜕变,其方向使生态化.高技术建筑的生态化使建筑对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积极.主动的反应,使建筑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在历史上, ...

  • 化工厂加热炉知识问答
  • 化工厂加热炉知识问答 第1题 传热的三种形式是什么?分别解释这三种不同的传热形式. 答:传热的三种基本形式是传导传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传导传热:热量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位传送至其低温部位,或者两个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送至低温物体,这种传热过程将连续地进行,直到整个物体或直接接触的 ...

  • 既有建筑改造的绿色实践
  • 既有建筑改造的绿色实践 林武生 (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518067) 摘要: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交通条件改善,区位的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原有建筑需要转化使用功能,为适应这种转变,原有建筑面临着形式.热工性能和设备等方面改造.本项目是一个南方实际的既有建筑改造绿色实践项目,将在既有建筑 ...

  • 优秀暑假实践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关于和里村家具厂的社会实践报告 就空气环境污染问题对仁和里村家具厂的 社会实践 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环境工程091 姓名:王首吉 学号:[1**********]8 时间:2009年7月22日至8月20日 内容摘要 就空气环境污染问题对仁和里村家具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