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小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教师作文指导不力,是造成学生作文困难的主要原因。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使学生爱作文,乐作文,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把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来抓。

  一、调查概况:

  调查时间:xx年12月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座谈会

  调查对象:礼河实验学校中高年级部分学生

  调查目的:了解目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的一般状况,分析形成作文困难的症结所在,从而为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提供依据。

  二、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一)调查问卷包括三个方面:

  1、你认为作文写得好,必须做到哪几点?

  2、你在作文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有哪些?

  3、你希望通过什么途径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下面就这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1、你认为作文写得好,必须做到哪几点?

  在60份问卷中,认为必须“字词运用准确”的有51人,占85%,认为必须“句子通顺连贯”有60人,占100%,认为必须“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60人,占100%,认为必须“内容真实具体”的有46人,占76.6%,认为必须“标点正确,字迹工整”有40人,占66.7%。

  调查这一内容,一方面是想了解学生心目中的好作文标准是什么,另一方面,也潜在地向学生暗示了什么样的作文符合要求。

  2、你在作文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有哪些?

  作文中的困难 :

  (1) 无兴趣、意志弱

  (2) 不会观察

  (3) 无话可说 ,思维单纯

  (4) 无从下笔 ,基本功差

  (5) 教师指导不力

  (6) 不会修改

  比率 16% 、70% 、21.6%、 11.67%、 13.3% 、23.3%

  3、你希望通过什么途径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希望提高的途径:

  (1)学好语文

  (2)多读课外书籍

  (3)参加活动,丰富生活

  (4)勤练笔,常写日记

  (5)教师加强指导,培养兴趣

  (6)磨练意志

  比率 68.3% 、98.3%、 96.7%、 18.3% 、91.6%、 20%

  (二)座谈会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1、你喜欢作文吗?为什么?

  参加座谈会的学生共20人(每班1人,均抽取《班主任工作手册》中第10号学生),表示喜欢的有7人,占35%,明确表示不喜欢的,有5人,占25%,其它学生不置可否。谈不喜欢作文的原因,参加座谈会的学生喋喋不休,其主要意思为三点,一是没什么东西可写,二是不知道怎么写,三是一次作文辛辛苦苦写出来,得不到老师的认可,被老师批得一钱不值,所得分数很低,下一次作文就提不起兴趣。

  2、你对老师的作文指导课满意吗?为什么?

  参加座谈会的学生有12人表示满意,占60%,有6人表示不满意,占12%。对指导课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老师讲得枯燥无味,一些地方指导过细束缚了学生的思路,还有的老师一学期难得上几节像样的作文指导课。

  从调查表中的数据和学生的座谈中所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小学生作文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无话可写”和“教师作文指导不力”。学生作文时“无话可写”仔细想来不好怪学生,学生现在真是太苦了,整天就生活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之间,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生活面太狭窄了。而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让学生有更多的生活体验,在学生有很多话非要说的情况下,当然就不再会“无话可写”了。当然,学生作文时学生“有话可写”不等于就能写出好作文,在学生有话可写的情况下,教师也要注意改进自己的作文指导方法,力求体现新的作文理念,使学生喜爱作文,乐于作文。

  三、解决措施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乐”作文

  枯燥的写作知识讲解,脱离学生实际的分析,没有指导价值的盲目模仿,都会引起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厌恶。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千方百计地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我在上三年级作文课时,先让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可以说说名字的来历,也可以说说自己的个性特点或特长爱好,并让他们上台表演一下自己的特长。如唱歌、跳舞、画画、朗读、弹琴等等,这样,一节课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此时,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作,题目可以是《一堂有趣的作文课》或《名字的故事》、也可以是《别开生面的自我介绍》、《这就是我》,学生下笔如有神,成文速度很快。在作文教学中,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情、动手,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方法。要根据学生的爱好,精心设计一些既具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的活动,如:“语文行军活动”、“语之春活动”、“一字开花编童话”、“碰蛋比赛”、“绘画接力赛”、“成语连环桥”等。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当活动一结束,立即让他们互相说一说活动的经过及自己的感受,然后动笔写下这些活动的场面、欢乐气氛、人物外貌、心理活动、动作神情和景物描写。我在班里还组织了“我能行”活动,让他们各自上台露一手,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悦耳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巧妙的制作,奇特的动作表演……每次热闹非凡的活动后,总有一篇篇佳作展现在老师面前,再现当时的欢乐气氛,让老师们赏心悦目。

  这样,在活动中进行作文教学,学生作文有内容可写,不用胡编乱造,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写得生动活泼。每次活动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每篇习作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作文课变得快乐起来,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他们都盼望多上作文课。

  (二)重视观察,指导学生“会”作文

  在活动中,不光是让学生有所乐,重在让他们有所得: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初学作文的小学生描写的事物往往不够具体和准确,说明的顺序比较混乱。我在班上开展“比比谁最美”的活动,其过程如下:

  1、准备。在作文之前,老师准备好几件小物品,如小闹钟、布娃娃等,同时叫学生带好各自最喜爱的小“宝贝”。

  2、示范。老师先将物品让学生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地观察,注意强调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同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并指出性能作用;如果是能够拆装的物品,最好拆装一遍。

  3、参与。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四人一组)介绍或拆装自己的小物品。

  4、总结。老师根据学生观察和介绍的情况进行总结、补充,引导习作。

  这样的观察活动简便易行,形象直观,解决了描写和说明中空洞、无序的缺点,学生在听、说、看、想、写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提高了素质。

  (三)灵活训练,启发学生“巧”作文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总是较多地把作文课看成是教授学生“写写弄弄”的课程。似乎写好了文章,就是作文课的最终目的,因此,传统的作文教学,常常是老师命题,讲述写作方法,让学生写作,不管他们写得出写不出,只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写就行,甚至有些老师在指导时规定每一段写什么内容,用哪些词语。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可能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作文的时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逻辑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说,没有以上的五种能力,几乎就写不好作文。那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就要帮助学生们训练以上所说的五种能力。活动作文就注意了这一点,课堂上把学生从被动地位转为主动地位,让他们人人动手、动脑,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说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自己的所见所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我利用手工课让学生动手做小玩具,可以用橡皮泥捏各种自己的喜欢的事物,用玻璃纸做门帘等,然后让他们在班里介绍制作过程,讲讲自己的感受,再以《我捏……》《有趣的……》为题把说的内容有条理地写下来,也可以根据所制作的事物的形象,赋予它们生命,展开丰富的联想,写想象作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小制作十分精巧,作文也写得多姿多彩,很有创意。同一堂作文课,让学生运用多样化的体裁,多角度立意、多形式表达,旨在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在作文的蓝天上自由快乐地翱翔!

  (四)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勤”作文

  要使学生的作文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周围的人、事、物、景,时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学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学校会经常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文体活动,如紧张激烈的体育竞赛、健康活泼的班队活动、庄重严肃的升旗活动、气氛热烈的联欢活动等等,每次活动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教师要抓住时机,巧妙引导,让学生自觉养成细心观察、善于积累、勤于练笔的良好写作习惯。

  在作文教学中,利用多形式的趣益皆俱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巧妙地变小学生的“愁作文”为“乐作文”,让学生在欢乐中亲身体验,把写作当成是一项愉快的创作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不仅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突飞猛进,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鲁迅先生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物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

  摘要:小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教师作文指导不力,是造成学生作文困难的主要原因。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使学生爱作文,乐作文,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师把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来抓。

  一、调查概况:

  调查时间:xx年12月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座谈会

  调查对象:礼河实验学校中高年级部分学生

  调查目的:了解目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的一般状况,分析形成作文困难的症结所在,从而为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提供依据。

  二、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一)调查问卷包括三个方面:

  1、你认为作文写得好,必须做到哪几点?

  2、你在作文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有哪些?

  3、你希望通过什么途径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下面就这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1、你认为作文写得好,必须做到哪几点?

  在60份问卷中,认为必须“字词运用准确”的有51人,占85%,认为必须“句子通顺连贯”有60人,占100%,认为必须“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60人,占100%,认为必须“内容真实具体”的有46人,占76.6%,认为必须“标点正确,字迹工整”有40人,占66.7%。

  调查这一内容,一方面是想了解学生心目中的好作文标准是什么,另一方面,也潜在地向学生暗示了什么样的作文符合要求。

  2、你在作文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有哪些?

  作文中的困难 :

  (1) 无兴趣、意志弱

  (2) 不会观察

  (3) 无话可说 ,思维单纯

  (4) 无从下笔 ,基本功差

  (5) 教师指导不力

  (6) 不会修改

  比率 16% 、70% 、21.6%、 11.67%、 13.3% 、23.3%

  3、你希望通过什么途径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希望提高的途径:

  (1)学好语文

  (2)多读课外书籍

  (3)参加活动,丰富生活

  (4)勤练笔,常写日记

  (5)教师加强指导,培养兴趣

  (6)磨练意志

  比率 68.3% 、98.3%、 96.7%、 18.3% 、91.6%、 20%

  (二)座谈会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1、你喜欢作文吗?为什么?

  参加座谈会的学生共20人(每班1人,均抽取《班主任工作手册》中第10号学生),表示喜欢的有7人,占35%,明确表示不喜欢的,有5人,占25%,其它学生不置可否。谈不喜欢作文的原因,参加座谈会的学生喋喋不休,其主要意思为三点,一是没什么东西可写,二是不知道怎么写,三是一次作文辛辛苦苦写出来,得不到老师的认可,被老师批得一钱不值,所得分数很低,下一次作文就提不起兴趣。

  2、你对老师的作文指导课满意吗?为什么?

  参加座谈会的学生有12人表示满意,占60%,有6人表示不满意,占12%。对指导课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老师讲得枯燥无味,一些地方指导过细束缚了学生的思路,还有的老师一学期难得上几节像样的作文指导课。

  从调查表中的数据和学生的座谈中所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小学生作文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无话可写”和“教师作文指导不力”。学生作文时“无话可写”仔细想来不好怪学生,学生现在真是太苦了,整天就生活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之间,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生活面太狭窄了。而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让学生有更多的生活体验,在学生有很多话非要说的情况下,当然就不再会“无话可写”了。当然,学生作文时学生“有话可写”不等于就能写出好作文,在学生有话可写的情况下,教师也要注意改进自己的作文指导方法,力求体现新的作文理念,使学生喜爱作文,乐于作文。

  三、解决措施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乐”作文

  枯燥的写作知识讲解,脱离学生实际的分析,没有指导价值的盲目模仿,都会引起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厌恶。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千方百计地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我在上三年级作文课时,先让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可以说说名字的来历,也可以说说自己的个性特点或特长爱好,并让他们上台表演一下自己的特长。如唱歌、跳舞、画画、朗读、弹琴等等,这样,一节课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此时,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作,题目可以是《一堂有趣的作文课》或《名字的故事》、也可以是《别开生面的自我介绍》、《这就是我》,学生下笔如有神,成文速度很快。在作文教学中,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情、动手,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方法。要根据学生的爱好,精心设计一些既具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的活动,如:“语文行军活动”、“语之春活动”、“一字开花编童话”、“碰蛋比赛”、“绘画接力赛”、“成语连环桥”等。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当活动一结束,立即让他们互相说一说活动的经过及自己的感受,然后动笔写下这些活动的场面、欢乐气氛、人物外貌、心理活动、动作神情和景物描写。我在班里还组织了“我能行”活动,让他们各自上台露一手,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悦耳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巧妙的制作,奇特的动作表演……每次热闹非凡的活动后,总有一篇篇佳作展现在老师面前,再现当时的欢乐气氛,让老师们赏心悦目。

  这样,在活动中进行作文教学,学生作文有内容可写,不用胡编乱造,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写得生动活泼。每次活动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每篇习作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作文课变得快乐起来,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他们都盼望多上作文课。

  (二)重视观察,指导学生“会”作文

  在活动中,不光是让学生有所乐,重在让他们有所得: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初学作文的小学生描写的事物往往不够具体和准确,说明的顺序比较混乱。我在班上开展“比比谁最美”的活动,其过程如下:

  1、准备。在作文之前,老师准备好几件小物品,如小闹钟、布娃娃等,同时叫学生带好各自最喜爱的小“宝贝”。

  2、示范。老师先将物品让学生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地观察,注意强调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同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并指出性能作用;如果是能够拆装的物品,最好拆装一遍。

  3、参与。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四人一组)介绍或拆装自己的小物品。

  4、总结。老师根据学生观察和介绍的情况进行总结、补充,引导习作。

  这样的观察活动简便易行,形象直观,解决了描写和说明中空洞、无序的缺点,学生在听、说、看、想、写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提高了素质。

  (三)灵活训练,启发学生“巧”作文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总是较多地把作文课看成是教授学生“写写弄弄”的课程。似乎写好了文章,就是作文课的最终目的,因此,传统的作文教学,常常是老师命题,讲述写作方法,让学生写作,不管他们写得出写不出,只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写就行,甚至有些老师在指导时规定每一段写什么内容,用哪些词语。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可能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作文的时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逻辑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说,没有以上的五种能力,几乎就写不好作文。那么,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就要帮助学生们训练以上所说的五种能力。活动作文就注意了这一点,课堂上把学生从被动地位转为主动地位,让他们人人动手、动脑,引导他们仔细观察,说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自己的所见所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我利用手工课让学生动手做小玩具,可以用橡皮泥捏各种自己的喜欢的事物,用玻璃纸做门帘等,然后让他们在班里介绍制作过程,讲讲自己的感受,再以《我捏……》《有趣的……》为题把说的内容有条理地写下来,也可以根据所制作的事物的形象,赋予它们生命,展开丰富的联想,写想象作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小制作十分精巧,作文也写得多姿多彩,很有创意。同一堂作文课,让学生运用多样化的体裁,多角度立意、多形式表达,旨在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在作文的蓝天上自由快乐地翱翔!

  (四)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勤”作文

  要使学生的作文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周围的人、事、物、景,时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学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学校会经常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文体活动,如紧张激烈的体育竞赛、健康活泼的班队活动、庄重严肃的升旗活动、气氛热烈的联欢活动等等,每次活动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教师要抓住时机,巧妙引导,让学生自觉养成细心观察、善于积累、勤于练笔的良好写作习惯。

  在作文教学中,利用多形式的趣益皆俱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巧妙地变小学生的“愁作文”为“乐作文”,让学生在欢乐中亲身体验,把写作当成是一项愉快的创作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不仅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突飞猛进,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鲁迅先生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物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


相关内容

  • 小学生作文心理现状分析的现状综述
  • 摘 要:掌握学生作文心理是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作文教学这个老大难问题,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的作文成绩,更要了解学生在作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唯有如此,才能找出作文教学难的症结所在,由此找到破解作文教学难题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作文心里:动机: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是一个人作文学习的起步阶段 ...

  • 小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
  • 小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 现今的小学生多数不会观察,缺乏体验.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是造成学生作文困难的主要原因.小学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观察体验能力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来抓.以生活为源泉,激发学生的观察体验兴趣,指导体验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体验习惯,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发展学生个性,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 ...

  • 全国中学生与公民思想道德现状报告
  • 全国中学生与公民思想道德现状报告 年度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总决赛暨"恒源祥文学之星"颁奖典礼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将首次启动全国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研,全国数十位教育专家将会诊6大区域版块,抽样2440余份.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 ...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文学教育以本原面目--中学文学教育本体阐释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

  • 关于小学生作文现状及心态的调查报告完成
  • 关于小学生作文现状及心态的调查报告 专业:教育管理 姓名:秦菊萍 一. 问题的提出 (一)学生不喜欢作文,甚至惧怕作文,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为了改进作文教学.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习作能力,我决定进行一些调查,从调查入手,希望通过对小学生写作现状的调查,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 ...

  • 农村作文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
  • 农村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学生作文总体水平欠佳现状,分析了导致这种状况的几个原因,之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力求创新,结合农村学校的特点,让农村学生的作文写出特色,化不利为有利,以提高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农村学生 作文 教育 求实 创新 特色 我 ...

  • 关于中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报告
  • 学员:枣阳市熊集中学  董伦军        报名号:071041173 2月1日至28日我在熊集中学度过了实习教师的生活,实习期间获益匪浅.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 ...

  • 小学生作文心理状态的调查报告
  • 小学生作文心理状态的调查报告 [摘要]:xx小学是燕河的一所小学.和山区的一些学校相比,各方面条件还是非常优越的,从主观上来说,上前城小学的教师们工作非常努力,而且认真踏实,尽业精神强,但与市区其他小学的学生相比较,习作距离比较大,特别是在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着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方面因 ...

  • 教学法毕业论文备选题目
  • <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 1. 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与改善研究 2. 初中说明文写作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3. 初中生生活写作资源现状与开发研究 4. 初中生文体区别意识和培养研究 5. 初中语文教师职业满意现状分析 6. 初中语文教师有效教学意识和技能调查研究 7. 初中教材写作教学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