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WORD)

绪 论

一、预防 医学的概念与内容

(一)健康与疾病

1.健康:

(一)躯体健康:是健康的基础,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 世界卫生组织将躯体健康标准归结为“五快”: 吃得快、走得快、说得快、睡得快、便得快

(二)心理健康:以躯体健康为基础,并高于躯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三好”: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的最高标准是无私奉献,最低标准是不损害他人,不健康的标准是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

(四)社会适应健康

以上述3种健康为基础的高级层次,是指每个人不同时间内在不同岗位上对各种角色的适应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确定了如下10条具体的评价标准: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健康“1+0”工程

1 0 0 0 0 0

健康 事业 财富 爱好 亲情 爱情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

(1)环境因素:(2)行为生活方式:(3)医疗卫生服务:(4)生物遗传因素:

2.疾病

当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物理化学等有害物质侵袭以及社会、心理压力时,机体内部环境平衡失调,

适应和应激能力下降,导致全身、局部或器官的功能失常或结构损害。

 疾患:疾病表现出临床症状或体征时才被认识,此时常称其为~

*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健康 疾病

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又称次健康、第三状态):是指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是指还未患病,但已有

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的人群的身体状态。

亚健康特点: ①年龄:多为40岁以上的人群 ②存在“六高一低”的倾向: (体力和心 理)接受疾病

水平的高负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高体重以及免疫 功能偏低

③表现为:“一多三减退” →指疲劳多、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

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在中医学中称为“未病”。 “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

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

3.预防医学:是以人群健康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

的作用规律,分析和评价环境中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不良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并通过

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一门科学。

(二)卫生学与公共卫生学

*卫生学:以个体为对象预防疾病的科学,称为~

*公共卫生学:以群体为对象预防疾病的科学,称为~

(三)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基本策略和途径:推行初级卫生保健

(四)疾病的三级预防:一个人从健康(无病)到发病,从发病到功能障碍,其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针

对无病期、发病期及障碍期开展的疾病预防,称为疾病的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以称分级预防,是根据病因学和疾病自然史来进行的。

三级预防(分级预防、综合预防)——即以全民为对象,由不同层次、全方位针对无病期、发病期和康

复期各个环节把防病为中心的医疗预防服务搞好

1.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病因学预防)

主要针对无病期,目的是采取各种消除和控制危害健康的因素、增进健康的措施,防止健康人群发病。

对象:对致病原因明确的传染病、职业病、某些地方病等

措施:免疫接种预防传染病,改善环境、消除污染,贯彻执行环境和劳动卫生标准和法规等措施预防地方

病和职业病 ,社会卫生教育、合理营养、良好生活方式等

2.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临床前期预防)

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以预防疾病的发展和

恶化,防止复发和 转变为慢性病等。

对象:①对于致病因素不完全明确或致病因素经过长期作用而发生的慢性病, 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特

别应以第二级预防为重点。 ②对致病因素明确的疾病也可采用二级预防,但以第一级预防为主

方法:①达到“三早”的根本方法是向群众宣传;

②提高医务人员诊断水平和发展微量、敏感、实用的诊断方法和技术。

措施:某些疾病普查、高危人群筛检、特定人群的定期健康检查等

3.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lon) (临床预防)

主要是对已患病者进行及时治疗,防止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促进康复等恢复劳动和生活能力的预

防措施。

对象:病因不清,病程难以察觉以缺乏早期诊断手断的疾病

二、预防医学的发展史

(一)古代的公共卫生

国内: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7世纪,我国有关预防医学思想已基本形成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末病,不治已乱治末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

成而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千金要方》提出:上医医末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易经》指出: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豫同预)

国外:希波克拉底在《空气、水和居地》中提出预防疾病、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关系

英国琴纳(Jenner)------1798年发表牛痘预防天花

意义:这种保护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免疫学思想及方法在世界预防学史上具有巨大的影响:人类历史上第一

次能用人工手段在全球范围内消灭疾病————天花,充分显示了人类与疾病斗争的美好前景。

(二)工业革命

(三)第一次卫生革命

第一次:传染病盛行的时代(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

原因: 造成人群死亡主要原因:传染病 措施:个体预防措施 群体预防措施

结果:战胜造成人群重要死亡 原因的疾病天花、霍乱、鼠疫、白喉等烈性、急性传染病

意义:确立了预防医学的主导地位时(即群体预防)

成就:①使预防医学形成较完善的体系;

②降低了严重威胁人类的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发病率、死亡率;

③人类平均期望寿命提高20~30岁。

(四)第二次卫生革命

第二次:躯体疾病时代(心脑血管病、 恶性肿瘤、意外 死亡等)(20世纪60年代后)

随着工业发展、技术进步、老年人口增加,疾病谱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流行,使疾病的发生医

学模式发生了改变由:

第一次卫生变革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第二次卫生变革

主要目标:保护环境和减少心脑血管 病、恶性肿瘤、意外死 亡 等主要死因为其主要目标

第一节 人类的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对于环境科学而言:

环境的含义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中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量

的总体

2.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生活环境:指与人类社会生活相距较近,关系最密切的各种自然条件和人工条件。

▲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活相距较远,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大自然环境

二、构成环境的因素(一)生物因素;(二)化学因素;(三)物理因素;(四)社会心理因素。

三、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大气圈

水圈

土壤岩石圈

生物圈

(一)生物圈

地球表面是由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岩石圈构成的,这三圈中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称生物圈(biosphere)

(二)生态系统(ecosystem)

是生物群落与生活环境的综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是组成生物圈的基本单位。

1.生态系统的结构:①生产者:绿色植物。②消费者:指动物 ③分解者:微生物

④非生物环境:是指除生物以外的一切无生命物质

2.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 (2)物质循环 (3)信息联系

(1)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途径是通过食物关系,即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

食物链(foodchain):是指共存于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多种生物,一种以另一种为食,彼此形成的一个以食物

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功能:

①对环境污染物的转移蓄积有重要作用,某些有害元素可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对人类产生危害

②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是通过食物链实现。

生物富集作用(又称生物蓄积作用):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种浓度极低的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

物并逐渐积累,使生体内该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作

用过程。

以水中DDT浓度为基数: 人 ┏ 1000万倍 ┓ 空气中DDT 肉食鱼 水 25 (833万倍) 0.000003 ↑ ↓ 小鱼←------------------- 浮游生物 2.0 0.04 (66.6万倍) (1.3万倍) 食物链示意图

▲营养级: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或各生物的位置称~。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食物关系往往错综复杂,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彼此联结成网状结构,称为~。

能量流动有两个特点:1)能量利用效率很低: “十分之一定律 ” *生态金字塔(ecologicalpyramids)

2)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2)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随能量流动进行的,也是经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组成的营养级依次转移。

(3)信息联系:信息联系在沟通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生物群落内各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上起重要作

用。

(三)生态平衡

 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

生物种类的组成、各个种群的数量比例以及能量和

物质的输入、输出等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

状态称为~。 *衡量一个生态系统是否处于生态平衡,基本包

括三个方面:即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输入输出物质数量的平衡。

 生态阈值:生态系统是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控制和反馈系统,但其调节能力有一定限

生态失调:当外界干预因素的影响超过生态阈值时,这种自动调节能力就会随之降低或消失,从而

引起结构与功能的失调,即~。

生态危机:当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扩展深化,达到足以威胁人类和生

物生存的程度时,称~。

第二节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复杂对立统一关系

二、人群对环境危害的反应

(一)剂量一效应关系和剂量一反应关系

▲剂量一效应关系:是指暴露剂量与个体表现出来的效应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剂量一反应关系:表示暴露剂量与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比率,或者引起某一生物效

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二)人群健康效应谱:在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人群健康效应,由人体负荷增加到患病、死亡,呈金

字塔形分布,这种分布模式就是人群健康效应谱

高危人群 :通常将易受环境因素损害的那部分敏感人群称为~

高危人群的特点:

A.发育方面:

B.遗传因素:

C.营养因素:

D.疾病状态:

E.生活习惯:

(三)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

联合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环境因素同时或在短时间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1.相加作用(additiveaction):指多种环境有害因素联合作用的强度是各自单独作用强度的总和

2.协同作用(synergisticaction):指几种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大于各自单独作用之和。 3.独立作用

(independentaction):指多种环境有害因素中,各有害因素对机

体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作用方式、途径和部位不同,彼此互无影

响,表现为各自作用,但仍大于单个的作用。

4.拮抗作用(antagonisticaction):指一种环境有害因素可使另一种有害因素的危害作用减弱,其联合

作用小于各自单独作用之和。

第二章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第一节 环境污染概述

 环境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破坏,影响人体健康,

造成资源破坏和经济损失的现象。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同类现象通常称为自然灾

害或异常,也可造成环境污染。

 污染源: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

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污染物可分: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其理化性状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理化因素或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 或与环境中的其它物质

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理化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如:光化学烟雾

*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人为来源的污染物造成的 。

人为源 工业源 火山爆发自然源 森林火灾其它污染源

交通源

农业源

其它

(一)

特别是工业三废(废 气、废水、废渣)如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可污染空气、水、土壤、食物。 ①

SO2、NOX——→酸雨(主要成分H2SO4)

例:煤燃烧 → 灰分——→空气

CO2、NOX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

②工业用水:

③ 工艺过程及工业产品:生产过程原料的剩余物;新的化学物质;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原子

能工业,放射源等

(二)生活性污染

1.生活垃圾、污水、粪尿

2.废旧塑料 、生活污水、粪尿中的有机物、合成洗涤剂、氯化物、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虫卵等

3.居室装饰材料、化妆品在内的家用化学品

三、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按污染物的性质分:

化学污染、

物理污染

生物污染。

下面以化学污染为重点来讨论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一)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由于环境中大量有毒物质短时间内进入人体所致。

(二)慢性危害

环境污染物低浓度长期反复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损害称慢性危害。

慢性中毒:水俣病、痛痛病 非特异性慢性损害:

(三)——致癌、致突变、致畸 1.致癌作用:

①化学因素(为主):如砷引起皮肤癌、苯并(a)芘引起肺癌

②物理因素:主要有电离辐射和紫外线,可致白血病和皮肤癌

③生物因素: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

2.致突变作用

可由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引起,其中化学致突变物占重要地位。

3.致畸作用 如:x射线、风疹病毒 、反应停等

(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致敏作用:一些环境污染物可作为致敏原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日本四日市的哮喘病是由大气污染引起的

2.免疫抑制作用

四、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合理利用资源,开发无害能源 (二)治理工业三废

(三)健全环境立法,制订环境标准,实行法制管理(四)加强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污染监督监测

▲环境质量评价:从环境卫生学角度对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加以调查研究和评定,以判明环境质量的优劣

程度,叫~。 它是环境污染防治的前提。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质量评价最重要的基础资料,环境监测是环境污染防治的基础。

第二节 大气污染

一、大气的物理性状

大气物理性状包括太阳辐射、气象因素和空气离子化等方面,这些因素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

(一)太阳辐射

1.可见光:能提高视觉功能和代谢功能,而且有平衡兴奋和镇静作用,提高情绪和工作效率。光线不足或

微弱会引起眼疲劳或视觉不适。 紫外线:

UV—A(320nm—400nm):生物学作用较弱,有色素沉着作用; UV—B(275nm~320nm):有红斑作用,抗佝偻病作用;

UV-C(200nm-275nm):对细胞具有强烈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

适量紫外线:人体健康有促进作用

过量紫外线:危害人体健康。如引起皮肤红斑、色素沉着、皮肤角质增生外,还可引起日光性皮炎、眼炎,

甚至皮肤癌

▲雪盲 :在高山、雪地等眩目耀眼的环境下工作,可引起类似电光性眼炎的症状,称 ~。

3.红外线: 红外线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是产生热效应

(二)气象因素

(三)空气离子化

紫外线 雷电等 (正离子)

气体、分子或原子—— +中性质点(负离子)

这种产生空气正、负离子的过程称为空气离子化(airionization)或空气电离。

空气中负离子对人体健康有多*空气离子浓度可作为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的参考指标之一。 研究证明,

方面的促进作用。

二、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的来源:自然、人为 (主要的)

(一)工业企业:工业企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也是大气卫生防护的重点。

1.燃料燃烧

◆我国燃料以煤炭为主,煤炭燃烧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我国煤烟型大气污染的典型特征:S02和烟尘

2.生产过程排放

(二)交通运输

如每千辆汽车每小时排出:

:约3000Kg

BaP:800ug(是致癌物质)

NOX:50--150 Kg

X:200--400 Kg 光化学反应

(三)生活炉灶:生活炉灶主要使用煤,其次是液化石油气、煤气和天然气。

三、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一)二氧化硫

1.化学特性:是一种有刺激性的无色气体,属中等毒类,易溶于水

2.来源:﹡SO2 具吸湿性,在空气中可被氧化

3.对机体危害:①SO2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②SO2+颗粒物吸附 进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和肺泡

③ SO2是一种变应原,能引起支气管哮喘

(二)氮氧化物

 氮氧化物(NOX):是NO、N2O、NO2、N2O3、NO3、N204、N2O5的总称 。

﹡大气污染的主要是指NO2和NO

1.化学性质:N0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的气体,NO是一种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两者可以互相氧化还原。

2.来源:

3.对机体危害:﹡ NOX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N02作用的结果,N0引起的中毒极少见

N02: 呼吸道阻力增加,纤毛运动减弱,肺吞噬细胞吞噬能力降低,对感染的敏感性增高

高浓度 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

NO作用于CNS→麻痹、惊厥、死亡

+ Hb→亚硝基血红蛋白→高铁血蛋白↑→降低红细胞携带氧能力

①污染物以NO2为主时,肺损害较明显,

②当以NO为主时,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较明显

(三)光化学烟雾

 光化学烟雾:是排入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

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主要成分是 臭氧、过氧酰基硝酸酯(PANs)、醛类、

过氧化氢等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物质,故又称它们为“光化学氧化剂”。

﹡以臭氧为代表

对健康的危害:①主要是对眼和呼吸道粘膜刺激

②臭氧主要是刺激和损害深部呼吸道,对肺功能有损害,并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四)一氧化碳

(五)多环芳烃: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并以稠合形式联接的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总称。

﹡苯并(a)茈(BaP) :人类最早发现的致癌物,故常以它作为PAH的代表

(六)颗粒物

1.概念﹡ 颗粒状态的物质统称为颗粒物(particle),包括固体颗粒和液体颗粒。

▲总悬浮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  m m 0.1 -100 的各种颗粒物的总称

▲可吸入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10  m 的颗粒物。

因粒径≤10 m 的大气颗粒物可长期漂浮在空气中,故也称飘尘(PM10) 2.来源:

3.危害:①颗粒物+有害气体→→ 刺激和腐蚀肺泡壁,长期作用可使呼吸道防御功能被破坏,发生慢性阻

塞性肺部疾病 ②免疫功能降低 ③颗粒物与人群肺癌发病率高有关

四、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

(一)影响太阳辐射和微小气候

(二)产生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吸收红外线等长波辐射,直接妨碍

地面热量向大气中放散,而使地球表面气温升高的现象。

(三)破坏臭氧层:臭氧层遭到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造成的,氯氟烃也称氟利昂

*危害:人群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率可能上升,对其它多种生物也有杀伤作用。

(四)形成酸雨▲酸雨:通常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雹、雾。其形成主要是S02、NO 。

第三节 居室内空气污染

一、居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一)室内进行的燃烧或加热 (二)人体排出的代谢产物

(三)各种化工产品释放 (四)室内生物性污染 (五)室外污染物进入

二、居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1.甲醛:主要是对眼结膜和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

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除甲醛外,常见的还有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二氯甲烷、萘、二异氰酸

酯类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严重时甚至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

(二)氡及其子体:主要为肺癌

(三)空调综合征:是指人们在装有空调的房间内工作和生活,出现的头晕、头痛、乏力、胸闷、恶心,甚

至呼吸困难和嗜睡等症状

(四)军团菌病(1egionellosis):是由嗜肺军团菌所引起的疾病。 多发生于有空调的场所 三.居室空气质量评价化学性指标:S02、C02、NO2、CO、甲醛、

氨、可吸入尘等;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草绿色与溶血性链球

菌等;

物理性指标:空气离子等; 、  、 线等。

(一)二氧化碳: 居室内空气中C02浓度应保持在0.07%以下,最高不超过0.1%。

(二)微生物和颗粒物: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0.15mg/m3。

(三)一氧化碳:一次最高容许浓度为0.5 mg/m3。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0.15mg/m3。

(四)二氧化硫:一次最高容许浓度为0.5 mg/m3。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0.15mg/m3。

(五)空气离子 重离离重离离空气清洁 空气污浊:  5050轻离子轻离子

(六)甲醛:—次最高容许浓度为0.05mg/m3。

(七)氡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规定新建筑物的上限值为0.027WL。美国室内空气中规定氡浓度的限值为0.01WL。

第四节 水体污染与饮水卫生一、水体污染(一)生物性污染 (二)化

学性污染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人湖泊、河

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水华” “赤潮 ”

(三)物理性污染

二、介水传染病第六章 公害事件与公害病

第一节 历史上的重大公害事件

▲公害:是指凡污染和破坏环境,对公众的健康、安全、生命及公私财产等造成的危害 。 ▲公害事件:是因环境污染造成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事件。

第二节 公 害 病

历史上的著名公害事件

名称、发生地、时间 污染源和污染物 发生机制 健康影响

大气马斯河谷事件

比利时

1930.12

多诺拉事件

美国宾州

1948.10

伦敦烟雾事件

英国

1952.12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美国

1955.8~9

四日市哮喘事件

日本

1955~

水水俣 病

日本

1953~

痛痛病

日本

1910~

博帕尔事件

印度,1984.12.3

切尔诺贝利事件

乌克兰,1986.4.26

米糠油事件

日本

钢铁厂、炼锌厂、玻璃加工厂 SO2、氟化物 炼锌、钢铁和硫酸制造厂 SO2、金属粉尘(硫酸雾) 家庭及工业燃烧 SO2、CO、烟尘 高气压、逆温、无风、河谷 高气压、逆温、无风、河谷 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道疾病 全镇14000人中,17人死亡、5910(43%) 有眼、鼻、喉的剌激症状及其它呼吸道疾病 高气压、逆温、无风、湿2周内有4000人超额死亡,度大 死者以老人居多,死因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 汽车尾气、光化学烟机动车流量增加,强烈日眼、咽的刺激症状,哮喘和雾(臭氧、醛、PANS) 光照射,大气处于稳定状支气管炎,65岁以上人群的态 一日死亡数高于预期值19倍 石油化工和重油燃重油中的硫形成SO2 排邻近地区居民中哮喘、慢性烧废气、 出,随风扩散至邻近地区 支气管炎发作增加,与大气 SO2 二氧化硫浓度有关,离开当地症状消失 化工厂废水 甲基汞 乙醛制造工艺中产生甲基汞,浮游生物→鱼→人,生物浓缩 含镉废水污染→稻米中镉富集,人长期食用 熊本、鹿儿岛等三处患者共2952人,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骨质疏松、骨质软化 2500人死亡、15万人接受治疗、重症者4000人 死亡237人,220万人的居住区受污染 食用米糠油及其制品者发生多氯联苯中毒,中毒患者超矿山废水 镉 农药厂贮气罐泄露 异氰酸甲酯 核电站事故 放射线 多氯联苯混入米糠油 日本北州市、爱知县一带,一家米糠生产厂的载

热体多氯联苯混入米糠油 过1万人,其中死亡16人

伦敦烟雾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和多诺拉烟雾事件均属于煤烟型烟雾事件,伦敦 烟雾事件的特点为: ①污染物来自煤炭的燃烧产物及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烟尘所形成的还原型烟雾。 ②气象条件为气温低、无风或微风、多雾、气温逆增,多发生在寒冷季。 ③地理条件方面易发生在河谷、盆地、高纬度地区。

④临床表现以呼吸道刺激症状出现最早,除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外,并有头痛、呕吐、发绀等症状。 死亡原因多为气管炎、支气管炎和心脏病等。

⑤高危人群为老年人、婴幼儿、患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光化学型烟雾事件的特点为:

①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经日光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生成的强氧化型烟雾:

②气象条件为气温高、天气晴朗、紫外线强烈.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③地理条件为多发生在向北纬度60度以下地区,特别是高楼林立、机动车辆拥挤的大城市。

④临床表现症状主要有眼睛红肿、流泪、咽喉痛、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头痛、胸闷、皮肤

潮红、心脏功能障碍、肺功能衰竭。

⑤高危人群为心肺疾病患者。

第二节 公 害 病▲公害病:是指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地区性疾病

公害病的特点为: ①公害病不仅是一个医学的概念,而且具有法律意义,须经严格鉴定和法律认可。 ②引起公害病的因素很复杂 ③公害病一般具有长期陆续发病的特点,可累及胎儿,危害后代,也可短时期在大量人群中出现急性爆发型的病例。 ④公害病在疾病谱中属新病种

1.汞的污染与水俣病(又称慢性甲基汞中毒) 水俣病是第一个出现的由环境污染所致的公害病。

(1)原因:汞、甲基汞的污染

(2)致病机理:随血液分布到各器官,尤其是脑细胞(含脂类、对甲基汞有很强的亲

和力) →侵犯大脑运动区、感觉区、 听觉区和视觉也可损伤小脑。

(3)临床表现: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感觉障碍,共济火调、视野缩小、难听,语言障碍、眼球运动异常、智力减退及震颤无力等。其中以运动失调、视野缩小、发音困难为三大主要症状,此外肢体感觉神经损害症状也很常见。 先天性水俣病比成人水俣病症状多,病情严重

(4)诊断依据:

a.流行病调查:大量食用甲基汞污染,富含甲基汞鱼、贝史

b.临床表现:

c.体内证明有汞蓄积(发汞、尿汞、血汞↑)

d.排除其他疾病

我国于1986年11月颁布了《水体污染慢性甲基汞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6989-86)。

该标准将诊断分为3级:

1.甲基汞吸收头发中总汞值超过10 ,其中甲基汞值超过5 者。

2.观察对象 在汞吸收的基础上,出现下列3项体征中的1-2项阳性体征者:①四肢周围型(手套、袜套型)感觉减退;②向心性视野缩小15-30度;①高频部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11—30dB。

3.慢性甲基汞中毒 在汞吸收的基础上,具有下列3项体征者即可诊断:①四肢周围型(手套、袜套型)感觉减退;②向心性视野缩小15-30度或有颞侧月牙状缺损到30度者;③高频部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11~30dB,,具有上述3项体征,但发汞低于10以下者,可作驱汞试验,驱汞后尿总汞值超过20,其中甲基汞超过10者方可诊断。

(5)预防措施:

①急性:发病初期可给予二巯基丙磺酸钠或二巯基丁二酸钠进行驱汞治疗。

②慢性: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康复疗法和物理 疗法

③根本措施:改革生产工艺,不向环境中排放汞及其化合物是预防甲基汞中毒

④已经被甲基汞污染的地区:限制捕捞鱼贝类,严格控制销售或食用受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类 痛 痛 病

(1)镉污染与痛痛病:镉污染污染土壤引起痛痛病是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典型例子。

1.病因:食用“镉米”或饮用含镉的水

2.致病机理:a.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分布全身与含半胱氨酸的胞浆蛋白结合→金属镉蛋白

b.对肾脏损害:引起肾小管再吸收不良→钙丢失→骨质疏松、软化

3.临表:本病多发生在40-60岁妇女,主诉剧烈疼痛为主

4.诊断依据:

a.流行病学

b.临床表现

c.牙齿上可见到黄色“镉环”(在门齿 和犬齿的根部出现进行性黄染)

d.尿蛋白及尿镉含量↑

e.X线:骨质疏松、软化变形

5.预防措施: ①对症治疗:依地酸钙、二巯基丙醇类药物 , 骨骼症状可采用维生素D和钙剂

②根本措施:消除镉污染和改善生活条件是预防痛痛病三、四日市哮喘:以阻塞性呼吸道

疾患为特征的一种公害病,以支气管哮喘为主要症状。

主要病因:二氧化硫

第一节碘缺乏病

病因:①缺碘是造成地甲病的主要因素。②个别地区,碘过量易造成地甲病③其他:其他促甲状腺肿物质

(如水钙、水氟含量过高,水源有机污染严重,氰化物:硫氰酸盐:具有抑制甲状腺对碘化物的浓集作用,并可促进甲状腺肿对碘化物的排出。

一.流行病学特征

(一)地区分布: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危害人数最多的一种地方病 。

我国是碘缺乏病较严重的国家之一,除上海市外,在各省、市、自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

总的规律是:患病率: 山区>平原、内陆>沿海、 农村>城市

(二)人群分布 地甲病可在任何年龄发生,甚至在新生儿也可见到 。

在青春期,生长发育旺盛,身体对甲状腺素的需要量增大,摄入碘不能满足生理的需要量,

因而发病率最高,发病高峰女性多在12-18岁之间,男性在9-15岁之间。

三、临床表现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

(二)地方性克汀病(地克病)

1.智力低下 2.神经运动障碍,一般多见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强,病理反射等。可有动

眼神经损害,出现斜视及眼球震颤。 3.聋哑

4.生长发育障碍,身材矮小,骨龄明显落后;性发育落后,克汀病面容:头大,额短,眼距宽,塌鼻梁,

唇厚,舌伸出口外,流涎等。

5.粘液性水肿型甲状腺功能低下

四、诊 断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

1.诊断依据; (1)居住在缺碘地区; (2)经触诊或B超检查甲状腺肿大;

(3)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其他甲状腺疾病。

2.临床分型

(1)弥漫型:

(2)结节型:

(3)混合型:

3.分度标准 0度:甲状腺摸不着,看不见。

1度:颈部端正时,甲状腺摸得着看不见。此外,甲状腺虽不大但能摸到结节者,也应判为1度。

2度:颈部端正时.甲状腺摸得着看得见

(二)地方性克汀病

1.诊断依据 必备条件:出生、居住在缺碘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辅助条件:神经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听力、语言、运动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有不同程度的身体发

育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克汀病面容。

2.鉴别诊断

八.防治措施

(一)补碘措施:①供应碘盐:最切实、最有效、简单易行的措施。②供应碘食油

③其它:作好水土保护,防治碘的流失;供应含碘的海产食品等。 (二)预防碘中毒第二节

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是指由于人体经饮水、食物和或空气等途径长期暴露于高氟环境,摄氟量超过其

生理饱和度而导致的一种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慢性中毒性疾病。

病因分型:主要有两型:

①饮水型:

②煤烟型:

③饮茶型

一、流行特点

(一)地区分布:地方性氟中毒在世界各地区均有发生。流行于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 地氟

病发病最广、波及人口最多、病情最重的国家之一。除上海市以外,全国所有省、市、 自

治区均有地氟病病区。

(二)人群分布

1.氟斑牙:多见于恒牙 2.氟骨病:多见于女性,以骨质疏松软化型为主

3.影响发病的其它因素:

二、发病机制

(1)对骨骼的影响:

①氟破坏钙磷代谢平衡学说:过量的F2+Ca→Ca F2沉积于骨组织中→使骨质硬化,甚至骨膜、韧带及肌腱等硬化→血钙↓、Ca、P比例失调及甲状旁腺分泌↑→骨质溶解、脱钙。

②酶的抑制学说F2对多种酶具有抑制用,使三羧酸循环发生障碍→糖元合成受限,ATP合成↓→骨细胞

营养不良→加重了骨组织代紊乱。(2)氟对牙齿的影响:适量的F2能被牙釉质的羟磷灰

石吸附,形成坚硬质密的氟磷灰石表面保护层→防龋齿作用。 进入人

体过量的F2-------------→大量的F2沉积在组织中,使牙齿釉质不能形成正常的棱晶结构,而形成不规则的

球形结构,逐使牙釉质色素沉着→牙齿硬度↓,质脆易碎裂或断。 三、 临

床表现:

氟骨病:骨质呈营养不良性退行性改变,腰、腿、骨盆、四肢疼痛,重者可出现肢体变 形等畸形,晚

期可出现行走困难、瘫痪失去劳动能力。

氟斑牙: ①白垩型 ②着色型 ③缺损型

以门齿明显,牙齿表面粗糙,失去光泽,并有散在白垩状斑点、斑块,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变成黄色褐色斑点、斑块,牙齿可成块脱落。

WHO推荐的Dean法,进行氟斑牙分度法:

3.氟骨症的X线表现 X线检查是目前公认的唯一可靠的氟骨症客观诊断方法。

(1)骨结构改变:

①密度增高(硬化):

②密度减低(疏松):

(2)骨周改变:

(3)关节改变:

(2)骨周改变:

主要表现为韧带、肌腱附着处和骨膜及关节周围软组织钙化,有骨棘形成。这是氟骨症特征性表现之一,多见于躯干骨和四肢长骨,尤以胫腓骨和尺桡骨骨膜钙4.氟骨症临床分度(1)轻度:

(2)中度:

(3)重度:

四、诊断

1.氟斑牙

因长期高氟暴露,牙齿出现白垩、着色、缺损,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牙齿改变,即可诊断为氟斑牙。

2.氟骨症主要依据: x线 + 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判定。(1)有长期饮高氟水、食用被氟污染的食物或吸入被氟污染空气或饮用高氟砖茶的经历.

(2)有氟斑牙(成年后迁入病区者可无氟斑牙),同时伴有骨关节痛,肢体或躯干运动障碍及变形者。

(3)骨及骨周软组织具有氟骨症X线表现。 (4)尿氟含量超过正常值,可作为参考。

五、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 是减少氟的摄入量,减低氟吸收量,拮抗氟的毒性,加速机体排出,改善营养状况以及

必要的支持和对症等综合疗法。

1.控制和减少氟摄入量:改水、改灶等减少高氟暴露机会 2.合理调整饮食和推广平衡膳食

3.药物治疗:补钙、维生素C和维生素D

4.氟斑牙:涂膜覆盖法、药物(过氧化氢或稀盐 酸等)脱色 5.矫形手术

六、预防 根本措施:减少氟的摄入(一)饮水型 总原则:改水、除氟

1.改换水源:(1)打低氟深井水(2)引用低氟地面水(3)收集降水 2.饮水除氟

(二)燃煤污染型:1.改良炉灶 2.降低食物氟污染 3.不用或少用高氟劣质煤

(三)饮茶型

绪 论

一、预防 医学的概念与内容

(一)健康与疾病

1.健康:

(一)躯体健康:是健康的基础,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 世界卫生组织将躯体健康标准归结为“五快”: 吃得快、走得快、说得快、睡得快、便得快

(二)心理健康:以躯体健康为基础,并高于躯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三好”: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的最高标准是无私奉献,最低标准是不损害他人,不健康的标准是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

(四)社会适应健康

以上述3种健康为基础的高级层次,是指每个人不同时间内在不同岗位上对各种角色的适应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确定了如下10条具体的评价标准: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健康“1+0”工程

1 0 0 0 0 0

健康 事业 财富 爱好 亲情 爱情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

(1)环境因素:(2)行为生活方式:(3)医疗卫生服务:(4)生物遗传因素:

2.疾病

当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物理化学等有害物质侵袭以及社会、心理压力时,机体内部环境平衡失调,

适应和应激能力下降,导致全身、局部或器官的功能失常或结构损害。

 疾患:疾病表现出临床症状或体征时才被认识,此时常称其为~

*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健康 疾病

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又称次健康、第三状态):是指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是指还未患病,但已有

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的人群的身体状态。

亚健康特点: ①年龄:多为40岁以上的人群 ②存在“六高一低”的倾向: (体力和心 理)接受疾病

水平的高负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高体重以及免疫 功能偏低

③表现为:“一多三减退” →指疲劳多、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

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在中医学中称为“未病”。 “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

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

3.预防医学:是以人群健康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

的作用规律,分析和评价环境中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不良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并通过

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一门科学。

(二)卫生学与公共卫生学

*卫生学:以个体为对象预防疾病的科学,称为~

*公共卫生学:以群体为对象预防疾病的科学,称为~

(三)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基本策略和途径:推行初级卫生保健

(四)疾病的三级预防:一个人从健康(无病)到发病,从发病到功能障碍,其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针

对无病期、发病期及障碍期开展的疾病预防,称为疾病的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以称分级预防,是根据病因学和疾病自然史来进行的。

三级预防(分级预防、综合预防)——即以全民为对象,由不同层次、全方位针对无病期、发病期和康

复期各个环节把防病为中心的医疗预防服务搞好

1.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病因学预防)

主要针对无病期,目的是采取各种消除和控制危害健康的因素、增进健康的措施,防止健康人群发病。

对象:对致病原因明确的传染病、职业病、某些地方病等

措施:免疫接种预防传染病,改善环境、消除污染,贯彻执行环境和劳动卫生标准和法规等措施预防地方

病和职业病 ,社会卫生教育、合理营养、良好生活方式等

2.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 (临床前期预防)

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以预防疾病的发展和

恶化,防止复发和 转变为慢性病等。

对象:①对于致病因素不完全明确或致病因素经过长期作用而发生的慢性病, 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特

别应以第二级预防为重点。 ②对致病因素明确的疾病也可采用二级预防,但以第一级预防为主

方法:①达到“三早”的根本方法是向群众宣传;

②提高医务人员诊断水平和发展微量、敏感、实用的诊断方法和技术。

措施:某些疾病普查、高危人群筛检、特定人群的定期健康检查等

3.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lon) (临床预防)

主要是对已患病者进行及时治疗,防止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促进康复等恢复劳动和生活能力的预

防措施。

对象:病因不清,病程难以察觉以缺乏早期诊断手断的疾病

二、预防医学的发展史

(一)古代的公共卫生

国内: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7世纪,我国有关预防医学思想已基本形成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末病,不治已乱治末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

成而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千金要方》提出:上医医末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易经》指出: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豫同预)

国外:希波克拉底在《空气、水和居地》中提出预防疾病、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关系

英国琴纳(Jenner)------1798年发表牛痘预防天花

意义:这种保护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免疫学思想及方法在世界预防学史上具有巨大的影响:人类历史上第一

次能用人工手段在全球范围内消灭疾病————天花,充分显示了人类与疾病斗争的美好前景。

(二)工业革命

(三)第一次卫生革命

第一次:传染病盛行的时代(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

原因: 造成人群死亡主要原因:传染病 措施:个体预防措施 群体预防措施

结果:战胜造成人群重要死亡 原因的疾病天花、霍乱、鼠疫、白喉等烈性、急性传染病

意义:确立了预防医学的主导地位时(即群体预防)

成就:①使预防医学形成较完善的体系;

②降低了严重威胁人类的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发病率、死亡率;

③人类平均期望寿命提高20~30岁。

(四)第二次卫生革命

第二次:躯体疾病时代(心脑血管病、 恶性肿瘤、意外 死亡等)(20世纪60年代后)

随着工业发展、技术进步、老年人口增加,疾病谱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流行,使疾病的发生医

学模式发生了改变由:

第一次卫生变革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第二次卫生变革

主要目标:保护环境和减少心脑血管 病、恶性肿瘤、意外死 亡 等主要死因为其主要目标

第一节 人类的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对于环境科学而言:

环境的含义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中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量

的总体

2.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生活环境:指与人类社会生活相距较近,关系最密切的各种自然条件和人工条件。

▲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活相距较远,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大自然环境

二、构成环境的因素(一)生物因素;(二)化学因素;(三)物理因素;(四)社会心理因素。

三、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大气圈

水圈

土壤岩石圈

生物圈

(一)生物圈

地球表面是由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岩石圈构成的,这三圈中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称生物圈(biosphere)

(二)生态系统(ecosystem)

是生物群落与生活环境的综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是组成生物圈的基本单位。

1.生态系统的结构:①生产者:绿色植物。②消费者:指动物 ③分解者:微生物

④非生物环境:是指除生物以外的一切无生命物质

2.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 (2)物质循环 (3)信息联系

(1)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途径是通过食物关系,即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

食物链(foodchain):是指共存于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多种生物,一种以另一种为食,彼此形成的一个以食物

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功能:

①对环境污染物的转移蓄积有重要作用,某些有害元素可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对人类产生危害

②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是通过食物链实现。

生物富集作用(又称生物蓄积作用):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种浓度极低的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

物并逐渐积累,使生体内该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作

用过程。

以水中DDT浓度为基数: 人 ┏ 1000万倍 ┓ 空气中DDT 肉食鱼 水 25 (833万倍) 0.000003 ↑ ↓ 小鱼←------------------- 浮游生物 2.0 0.04 (66.6万倍) (1.3万倍) 食物链示意图

▲营养级: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或各生物的位置称~。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食物关系往往错综复杂,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彼此联结成网状结构,称为~。

能量流动有两个特点:1)能量利用效率很低: “十分之一定律 ” *生态金字塔(ecologicalpyramids)

2)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2)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随能量流动进行的,也是经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组成的营养级依次转移。

(3)信息联系:信息联系在沟通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生物群落内各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上起重要作

用。

(三)生态平衡

 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

生物种类的组成、各个种群的数量比例以及能量和

物质的输入、输出等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

状态称为~。 *衡量一个生态系统是否处于生态平衡,基本包

括三个方面:即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输入输出物质数量的平衡。

 生态阈值:生态系统是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控制和反馈系统,但其调节能力有一定限

生态失调:当外界干预因素的影响超过生态阈值时,这种自动调节能力就会随之降低或消失,从而

引起结构与功能的失调,即~。

生态危机:当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扩展深化,达到足以威胁人类和生

物生存的程度时,称~。

第二节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复杂对立统一关系

二、人群对环境危害的反应

(一)剂量一效应关系和剂量一反应关系

▲剂量一效应关系:是指暴露剂量与个体表现出来的效应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剂量一反应关系:表示暴露剂量与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比率,或者引起某一生物效

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二)人群健康效应谱:在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人群健康效应,由人体负荷增加到患病、死亡,呈金

字塔形分布,这种分布模式就是人群健康效应谱

高危人群 :通常将易受环境因素损害的那部分敏感人群称为~

高危人群的特点:

A.发育方面:

B.遗传因素:

C.营养因素:

D.疾病状态:

E.生活习惯:

(三)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

联合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环境因素同时或在短时间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1.相加作用(additiveaction):指多种环境有害因素联合作用的强度是各自单独作用强度的总和

2.协同作用(synergisticaction):指几种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大于各自单独作用之和。 3.独立作用

(independentaction):指多种环境有害因素中,各有害因素对机

体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作用方式、途径和部位不同,彼此互无影

响,表现为各自作用,但仍大于单个的作用。

4.拮抗作用(antagonisticaction):指一种环境有害因素可使另一种有害因素的危害作用减弱,其联合

作用小于各自单独作用之和。

第二章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第一节 环境污染概述

 环境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破坏,影响人体健康,

造成资源破坏和经济损失的现象。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同类现象通常称为自然灾

害或异常,也可造成环境污染。

 污染源: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

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污染物可分: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其理化性状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理化因素或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 或与环境中的其它物质

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理化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如:光化学烟雾

*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人为来源的污染物造成的 。

人为源 工业源 火山爆发自然源 森林火灾其它污染源

交通源

农业源

其它

(一)

特别是工业三废(废 气、废水、废渣)如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可污染空气、水、土壤、食物。 ①

SO2、NOX——→酸雨(主要成分H2SO4)

例:煤燃烧 → 灰分——→空气

CO2、NOX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

②工业用水:

③ 工艺过程及工业产品:生产过程原料的剩余物;新的化学物质;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原子

能工业,放射源等

(二)生活性污染

1.生活垃圾、污水、粪尿

2.废旧塑料 、生活污水、粪尿中的有机物、合成洗涤剂、氯化物、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虫卵等

3.居室装饰材料、化妆品在内的家用化学品

三、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按污染物的性质分:

化学污染、

物理污染

生物污染。

下面以化学污染为重点来讨论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一)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是由于环境中大量有毒物质短时间内进入人体所致。

(二)慢性危害

环境污染物低浓度长期反复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损害称慢性危害。

慢性中毒:水俣病、痛痛病 非特异性慢性损害:

(三)——致癌、致突变、致畸 1.致癌作用:

①化学因素(为主):如砷引起皮肤癌、苯并(a)芘引起肺癌

②物理因素:主要有电离辐射和紫外线,可致白血病和皮肤癌

③生物因素: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

2.致突变作用

可由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引起,其中化学致突变物占重要地位。

3.致畸作用 如:x射线、风疹病毒 、反应停等

(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致敏作用:一些环境污染物可作为致敏原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日本四日市的哮喘病是由大气污染引起的

2.免疫抑制作用

四、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合理利用资源,开发无害能源 (二)治理工业三废

(三)健全环境立法,制订环境标准,实行法制管理(四)加强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污染监督监测

▲环境质量评价:从环境卫生学角度对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加以调查研究和评定,以判明环境质量的优劣

程度,叫~。 它是环境污染防治的前提。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质量评价最重要的基础资料,环境监测是环境污染防治的基础。

第二节 大气污染

一、大气的物理性状

大气物理性状包括太阳辐射、气象因素和空气离子化等方面,这些因素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

(一)太阳辐射

1.可见光:能提高视觉功能和代谢功能,而且有平衡兴奋和镇静作用,提高情绪和工作效率。光线不足或

微弱会引起眼疲劳或视觉不适。 紫外线:

UV—A(320nm—400nm):生物学作用较弱,有色素沉着作用; UV—B(275nm~320nm):有红斑作用,抗佝偻病作用;

UV-C(200nm-275nm):对细胞具有强烈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

适量紫外线:人体健康有促进作用

过量紫外线:危害人体健康。如引起皮肤红斑、色素沉着、皮肤角质增生外,还可引起日光性皮炎、眼炎,

甚至皮肤癌

▲雪盲 :在高山、雪地等眩目耀眼的环境下工作,可引起类似电光性眼炎的症状,称 ~。

3.红外线: 红外线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是产生热效应

(二)气象因素

(三)空气离子化

紫外线 雷电等 (正离子)

气体、分子或原子—— +中性质点(负离子)

这种产生空气正、负离子的过程称为空气离子化(airionization)或空气电离。

空气中负离子对人体健康有多*空气离子浓度可作为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的参考指标之一。 研究证明,

方面的促进作用。

二、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的来源:自然、人为 (主要的)

(一)工业企业:工业企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也是大气卫生防护的重点。

1.燃料燃烧

◆我国燃料以煤炭为主,煤炭燃烧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我国煤烟型大气污染的典型特征:S02和烟尘

2.生产过程排放

(二)交通运输

如每千辆汽车每小时排出:

:约3000Kg

BaP:800ug(是致癌物质)

NOX:50--150 Kg

X:200--400 Kg 光化学反应

(三)生活炉灶:生活炉灶主要使用煤,其次是液化石油气、煤气和天然气。

三、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一)二氧化硫

1.化学特性:是一种有刺激性的无色气体,属中等毒类,易溶于水

2.来源:﹡SO2 具吸湿性,在空气中可被氧化

3.对机体危害:①SO2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②SO2+颗粒物吸附 进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和肺泡

③ SO2是一种变应原,能引起支气管哮喘

(二)氮氧化物

 氮氧化物(NOX):是NO、N2O、NO2、N2O3、NO3、N204、N2O5的总称 。

﹡大气污染的主要是指NO2和NO

1.化学性质:N0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的气体,NO是一种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两者可以互相氧化还原。

2.来源:

3.对机体危害:﹡ NOX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N02作用的结果,N0引起的中毒极少见

N02: 呼吸道阻力增加,纤毛运动减弱,肺吞噬细胞吞噬能力降低,对感染的敏感性增高

高浓度 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

NO作用于CNS→麻痹、惊厥、死亡

+ Hb→亚硝基血红蛋白→高铁血蛋白↑→降低红细胞携带氧能力

①污染物以NO2为主时,肺损害较明显,

②当以NO为主时,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较明显

(三)光化学烟雾

 光化学烟雾:是排入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

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主要成分是 臭氧、过氧酰基硝酸酯(PANs)、醛类、

过氧化氢等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物质,故又称它们为“光化学氧化剂”。

﹡以臭氧为代表

对健康的危害:①主要是对眼和呼吸道粘膜刺激

②臭氧主要是刺激和损害深部呼吸道,对肺功能有损害,并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四)一氧化碳

(五)多环芳烃: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并以稠合形式联接的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总称。

﹡苯并(a)茈(BaP) :人类最早发现的致癌物,故常以它作为PAH的代表

(六)颗粒物

1.概念﹡ 颗粒状态的物质统称为颗粒物(particle),包括固体颗粒和液体颗粒。

▲总悬浮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  m m 0.1 -100 的各种颗粒物的总称

▲可吸入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10  m 的颗粒物。

因粒径≤10 m 的大气颗粒物可长期漂浮在空气中,故也称飘尘(PM10) 2.来源:

3.危害:①颗粒物+有害气体→→ 刺激和腐蚀肺泡壁,长期作用可使呼吸道防御功能被破坏,发生慢性阻

塞性肺部疾病 ②免疫功能降低 ③颗粒物与人群肺癌发病率高有关

四、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

(一)影响太阳辐射和微小气候

(二)产生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吸收红外线等长波辐射,直接妨碍

地面热量向大气中放散,而使地球表面气温升高的现象。

(三)破坏臭氧层:臭氧层遭到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造成的,氯氟烃也称氟利昂

*危害:人群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率可能上升,对其它多种生物也有杀伤作用。

(四)形成酸雨▲酸雨:通常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雹、雾。其形成主要是S02、NO 。

第三节 居室内空气污染

一、居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一)室内进行的燃烧或加热 (二)人体排出的代谢产物

(三)各种化工产品释放 (四)室内生物性污染 (五)室外污染物进入

二、居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1.甲醛:主要是对眼结膜和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

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除甲醛外,常见的还有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二氯甲烷、萘、二异氰酸

酯类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严重时甚至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

(二)氡及其子体:主要为肺癌

(三)空调综合征:是指人们在装有空调的房间内工作和生活,出现的头晕、头痛、乏力、胸闷、恶心,甚

至呼吸困难和嗜睡等症状

(四)军团菌病(1egionellosis):是由嗜肺军团菌所引起的疾病。 多发生于有空调的场所 三.居室空气质量评价化学性指标:S02、C02、NO2、CO、甲醛、

氨、可吸入尘等;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草绿色与溶血性链球

菌等;

物理性指标:空气离子等; 、  、 线等。

(一)二氧化碳: 居室内空气中C02浓度应保持在0.07%以下,最高不超过0.1%。

(二)微生物和颗粒物: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0.15mg/m3。

(三)一氧化碳:一次最高容许浓度为0.5 mg/m3。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0.15mg/m3。

(四)二氧化硫:一次最高容许浓度为0.5 mg/m3。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0.15mg/m3。

(五)空气离子 重离离重离离空气清洁 空气污浊:  5050轻离子轻离子

(六)甲醛:—次最高容许浓度为0.05mg/m3。

(七)氡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规定新建筑物的上限值为0.027WL。美国室内空气中规定氡浓度的限值为0.01WL。

第四节 水体污染与饮水卫生一、水体污染(一)生物性污染 (二)化

学性污染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人湖泊、河

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水华” “赤潮 ”

(三)物理性污染

二、介水传染病第六章 公害事件与公害病

第一节 历史上的重大公害事件

▲公害:是指凡污染和破坏环境,对公众的健康、安全、生命及公私财产等造成的危害 。 ▲公害事件:是因环境污染造成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事件。

第二节 公 害 病

历史上的著名公害事件

名称、发生地、时间 污染源和污染物 发生机制 健康影响

大气马斯河谷事件

比利时

1930.12

多诺拉事件

美国宾州

1948.10

伦敦烟雾事件

英国

1952.12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美国

1955.8~9

四日市哮喘事件

日本

1955~

水水俣 病

日本

1953~

痛痛病

日本

1910~

博帕尔事件

印度,1984.12.3

切尔诺贝利事件

乌克兰,1986.4.26

米糠油事件

日本

钢铁厂、炼锌厂、玻璃加工厂 SO2、氟化物 炼锌、钢铁和硫酸制造厂 SO2、金属粉尘(硫酸雾) 家庭及工业燃烧 SO2、CO、烟尘 高气压、逆温、无风、河谷 高气压、逆温、无风、河谷 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道疾病 全镇14000人中,17人死亡、5910(43%) 有眼、鼻、喉的剌激症状及其它呼吸道疾病 高气压、逆温、无风、湿2周内有4000人超额死亡,度大 死者以老人居多,死因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 汽车尾气、光化学烟机动车流量增加,强烈日眼、咽的刺激症状,哮喘和雾(臭氧、醛、PANS) 光照射,大气处于稳定状支气管炎,65岁以上人群的态 一日死亡数高于预期值19倍 石油化工和重油燃重油中的硫形成SO2 排邻近地区居民中哮喘、慢性烧废气、 出,随风扩散至邻近地区 支气管炎发作增加,与大气 SO2 二氧化硫浓度有关,离开当地症状消失 化工厂废水 甲基汞 乙醛制造工艺中产生甲基汞,浮游生物→鱼→人,生物浓缩 含镉废水污染→稻米中镉富集,人长期食用 熊本、鹿儿岛等三处患者共2952人,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骨质疏松、骨质软化 2500人死亡、15万人接受治疗、重症者4000人 死亡237人,220万人的居住区受污染 食用米糠油及其制品者发生多氯联苯中毒,中毒患者超矿山废水 镉 农药厂贮气罐泄露 异氰酸甲酯 核电站事故 放射线 多氯联苯混入米糠油 日本北州市、爱知县一带,一家米糠生产厂的载

热体多氯联苯混入米糠油 过1万人,其中死亡16人

伦敦烟雾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和多诺拉烟雾事件均属于煤烟型烟雾事件,伦敦 烟雾事件的特点为: ①污染物来自煤炭的燃烧产物及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烟尘所形成的还原型烟雾。 ②气象条件为气温低、无风或微风、多雾、气温逆增,多发生在寒冷季。 ③地理条件方面易发生在河谷、盆地、高纬度地区。

④临床表现以呼吸道刺激症状出现最早,除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外,并有头痛、呕吐、发绀等症状。 死亡原因多为气管炎、支气管炎和心脏病等。

⑤高危人群为老年人、婴幼儿、患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光化学型烟雾事件的特点为:

①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经日光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生成的强氧化型烟雾:

②气象条件为气温高、天气晴朗、紫外线强烈.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③地理条件为多发生在向北纬度60度以下地区,特别是高楼林立、机动车辆拥挤的大城市。

④临床表现症状主要有眼睛红肿、流泪、咽喉痛、喘息、咳嗽、呼吸困难、头痛、胸闷、皮肤

潮红、心脏功能障碍、肺功能衰竭。

⑤高危人群为心肺疾病患者。

第二节 公 害 病▲公害病:是指由环境污染引起的地区性疾病

公害病的特点为: ①公害病不仅是一个医学的概念,而且具有法律意义,须经严格鉴定和法律认可。 ②引起公害病的因素很复杂 ③公害病一般具有长期陆续发病的特点,可累及胎儿,危害后代,也可短时期在大量人群中出现急性爆发型的病例。 ④公害病在疾病谱中属新病种

1.汞的污染与水俣病(又称慢性甲基汞中毒) 水俣病是第一个出现的由环境污染所致的公害病。

(1)原因:汞、甲基汞的污染

(2)致病机理:随血液分布到各器官,尤其是脑细胞(含脂类、对甲基汞有很强的亲

和力) →侵犯大脑运动区、感觉区、 听觉区和视觉也可损伤小脑。

(3)临床表现: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感觉障碍,共济火调、视野缩小、难听,语言障碍、眼球运动异常、智力减退及震颤无力等。其中以运动失调、视野缩小、发音困难为三大主要症状,此外肢体感觉神经损害症状也很常见。 先天性水俣病比成人水俣病症状多,病情严重

(4)诊断依据:

a.流行病调查:大量食用甲基汞污染,富含甲基汞鱼、贝史

b.临床表现:

c.体内证明有汞蓄积(发汞、尿汞、血汞↑)

d.排除其他疾病

我国于1986年11月颁布了《水体污染慢性甲基汞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6989-86)。

该标准将诊断分为3级:

1.甲基汞吸收头发中总汞值超过10 ,其中甲基汞值超过5 者。

2.观察对象 在汞吸收的基础上,出现下列3项体征中的1-2项阳性体征者:①四肢周围型(手套、袜套型)感觉减退;②向心性视野缩小15-30度;①高频部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11—30dB。

3.慢性甲基汞中毒 在汞吸收的基础上,具有下列3项体征者即可诊断:①四肢周围型(手套、袜套型)感觉减退;②向心性视野缩小15-30度或有颞侧月牙状缺损到30度者;③高频部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11~30dB,,具有上述3项体征,但发汞低于10以下者,可作驱汞试验,驱汞后尿总汞值超过20,其中甲基汞超过10者方可诊断。

(5)预防措施:

①急性:发病初期可给予二巯基丙磺酸钠或二巯基丁二酸钠进行驱汞治疗。

②慢性: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康复疗法和物理 疗法

③根本措施:改革生产工艺,不向环境中排放汞及其化合物是预防甲基汞中毒

④已经被甲基汞污染的地区:限制捕捞鱼贝类,严格控制销售或食用受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类 痛 痛 病

(1)镉污染与痛痛病:镉污染污染土壤引起痛痛病是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典型例子。

1.病因:食用“镉米”或饮用含镉的水

2.致病机理:a.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分布全身与含半胱氨酸的胞浆蛋白结合→金属镉蛋白

b.对肾脏损害:引起肾小管再吸收不良→钙丢失→骨质疏松、软化

3.临表:本病多发生在40-60岁妇女,主诉剧烈疼痛为主

4.诊断依据:

a.流行病学

b.临床表现

c.牙齿上可见到黄色“镉环”(在门齿 和犬齿的根部出现进行性黄染)

d.尿蛋白及尿镉含量↑

e.X线:骨质疏松、软化变形

5.预防措施: ①对症治疗:依地酸钙、二巯基丙醇类药物 , 骨骼症状可采用维生素D和钙剂

②根本措施:消除镉污染和改善生活条件是预防痛痛病三、四日市哮喘:以阻塞性呼吸道

疾患为特征的一种公害病,以支气管哮喘为主要症状。

主要病因:二氧化硫

第一节碘缺乏病

病因:①缺碘是造成地甲病的主要因素。②个别地区,碘过量易造成地甲病③其他:其他促甲状腺肿物质

(如水钙、水氟含量过高,水源有机污染严重,氰化物:硫氰酸盐:具有抑制甲状腺对碘化物的浓集作用,并可促进甲状腺肿对碘化物的排出。

一.流行病学特征

(一)地区分布: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危害人数最多的一种地方病 。

我国是碘缺乏病较严重的国家之一,除上海市外,在各省、市、自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

总的规律是:患病率: 山区>平原、内陆>沿海、 农村>城市

(二)人群分布 地甲病可在任何年龄发生,甚至在新生儿也可见到 。

在青春期,生长发育旺盛,身体对甲状腺素的需要量增大,摄入碘不能满足生理的需要量,

因而发病率最高,发病高峰女性多在12-18岁之间,男性在9-15岁之间。

三、临床表现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

(二)地方性克汀病(地克病)

1.智力低下 2.神经运动障碍,一般多见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强,病理反射等。可有动

眼神经损害,出现斜视及眼球震颤。 3.聋哑

4.生长发育障碍,身材矮小,骨龄明显落后;性发育落后,克汀病面容:头大,额短,眼距宽,塌鼻梁,

唇厚,舌伸出口外,流涎等。

5.粘液性水肿型甲状腺功能低下

四、诊 断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

1.诊断依据; (1)居住在缺碘地区; (2)经触诊或B超检查甲状腺肿大;

(3)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其他甲状腺疾病。

2.临床分型

(1)弥漫型:

(2)结节型:

(3)混合型:

3.分度标准 0度:甲状腺摸不着,看不见。

1度:颈部端正时,甲状腺摸得着看不见。此外,甲状腺虽不大但能摸到结节者,也应判为1度。

2度:颈部端正时.甲状腺摸得着看得见

(二)地方性克汀病

1.诊断依据 必备条件:出生、居住在缺碘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辅助条件:神经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听力、语言、运动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有不同程度的身体发

育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克汀病面容。

2.鉴别诊断

八.防治措施

(一)补碘措施:①供应碘盐:最切实、最有效、简单易行的措施。②供应碘食油

③其它:作好水土保护,防治碘的流失;供应含碘的海产食品等。 (二)预防碘中毒第二节

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是指由于人体经饮水、食物和或空气等途径长期暴露于高氟环境,摄氟量超过其

生理饱和度而导致的一种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慢性中毒性疾病。

病因分型:主要有两型:

①饮水型:

②煤烟型:

③饮茶型

一、流行特点

(一)地区分布:地方性氟中毒在世界各地区均有发生。流行于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 地氟

病发病最广、波及人口最多、病情最重的国家之一。除上海市以外,全国所有省、市、 自

治区均有地氟病病区。

(二)人群分布

1.氟斑牙:多见于恒牙 2.氟骨病:多见于女性,以骨质疏松软化型为主

3.影响发病的其它因素:

二、发病机制

(1)对骨骼的影响:

①氟破坏钙磷代谢平衡学说:过量的F2+Ca→Ca F2沉积于骨组织中→使骨质硬化,甚至骨膜、韧带及肌腱等硬化→血钙↓、Ca、P比例失调及甲状旁腺分泌↑→骨质溶解、脱钙。

②酶的抑制学说F2对多种酶具有抑制用,使三羧酸循环发生障碍→糖元合成受限,ATP合成↓→骨细胞

营养不良→加重了骨组织代紊乱。(2)氟对牙齿的影响:适量的F2能被牙釉质的羟磷灰

石吸附,形成坚硬质密的氟磷灰石表面保护层→防龋齿作用。 进入人

体过量的F2-------------→大量的F2沉积在组织中,使牙齿釉质不能形成正常的棱晶结构,而形成不规则的

球形结构,逐使牙釉质色素沉着→牙齿硬度↓,质脆易碎裂或断。 三、 临

床表现:

氟骨病:骨质呈营养不良性退行性改变,腰、腿、骨盆、四肢疼痛,重者可出现肢体变 形等畸形,晚

期可出现行走困难、瘫痪失去劳动能力。

氟斑牙: ①白垩型 ②着色型 ③缺损型

以门齿明显,牙齿表面粗糙,失去光泽,并有散在白垩状斑点、斑块,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变成黄色褐色斑点、斑块,牙齿可成块脱落。

WHO推荐的Dean法,进行氟斑牙分度法:

3.氟骨症的X线表现 X线检查是目前公认的唯一可靠的氟骨症客观诊断方法。

(1)骨结构改变:

①密度增高(硬化):

②密度减低(疏松):

(2)骨周改变:

(3)关节改变:

(2)骨周改变:

主要表现为韧带、肌腱附着处和骨膜及关节周围软组织钙化,有骨棘形成。这是氟骨症特征性表现之一,多见于躯干骨和四肢长骨,尤以胫腓骨和尺桡骨骨膜钙4.氟骨症临床分度(1)轻度:

(2)中度:

(3)重度:

四、诊断

1.氟斑牙

因长期高氟暴露,牙齿出现白垩、着色、缺损,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牙齿改变,即可诊断为氟斑牙。

2.氟骨症主要依据: x线 + 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判定。(1)有长期饮高氟水、食用被氟污染的食物或吸入被氟污染空气或饮用高氟砖茶的经历.

(2)有氟斑牙(成年后迁入病区者可无氟斑牙),同时伴有骨关节痛,肢体或躯干运动障碍及变形者。

(3)骨及骨周软组织具有氟骨症X线表现。 (4)尿氟含量超过正常值,可作为参考。

五、治疗

治疗原则:主要 是减少氟的摄入量,减低氟吸收量,拮抗氟的毒性,加速机体排出,改善营养状况以及

必要的支持和对症等综合疗法。

1.控制和减少氟摄入量:改水、改灶等减少高氟暴露机会 2.合理调整饮食和推广平衡膳食

3.药物治疗:补钙、维生素C和维生素D

4.氟斑牙:涂膜覆盖法、药物(过氧化氢或稀盐 酸等)脱色 5.矫形手术

六、预防 根本措施:减少氟的摄入(一)饮水型 总原则:改水、除氟

1.改换水源:(1)打低氟深井水(2)引用低氟地面水(3)收集降水 2.饮水除氟

(二)燃煤污染型:1.改良炉灶 2.降低食物氟污染 3.不用或少用高氟劣质煤

(三)饮茶型


相关内容

  • 讲卫生小报手抄报word模版
  • 入,而一旦生病就必然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进入我们口中的食物的卫生清洁,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净,餐具要做好消毒处理.如果我们忽视了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往往也会因不卫生而导致身体的不适.目前一些蔬菜水果为了防止生虫而喷洒了化学药品,所以我们在食用前一定要用清水先浸泡一会再清洗,使用菜板时要先切 ...

  • 建筑施工环境保护技术
  • 建筑施工环境保护技术 > 在大力加快发展经济,大兴土木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建筑垃圾.污水以及噪音等污染环境,而现场环保工作的效果不仅仅影响到施工现场内部,而且影响到市区的环保,因此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是整个城市环保工作的一部分,施工现场必须满足城市环保工作的要求.其保护工作的主要内 ...

  • 土木工程的实习日记
  • 土木工程的实习日记 > 问我技术员在工地该干些啥时,我告诉他:放线.提材料计划.写技术交底.进场原材料取样送检.现场质量检查.隐蔽资料的填写.钢筋下料单的审核.模板尺寸标高的检查等等,但一开始只要跟着工长完成工长交办的任务就行了. 先说放线,专职测量员把主轴线定好.标高控制点做好后,技术员要掌 ...

  • 明轩幼儿园迎检解说词Microsoft Word 文档
  • 明轩幼儿园迎检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前院)介绍侯接领导. 您好!这是我们明轩幼儿园园长万友民,我代表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和小朋友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进行中介绍)我校位于户县草堂镇黄堆村东,是一所农村普通完全小学.学校原名"明新小学",由已故人大常委会 ...

  •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 Word文档发布时间:2011-05-01 Word文档分类: 材料物理与化学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Word文档<<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前1500字摘要]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 ...

  • 工业厂房管理方案1 Microsoft Word 文档
  • 工业厂房与仓库的物业管理 一.工业厂房与仓库的管理 工业厂房是生产车间,关系到产品生产.仓库是储存保管的场所,关系到产品的丢失损 坏等.特别是工业厂房的管理是最难管理的,主要因为有如下的问题存在: (1)公用地方及走火通道经常堆放杂物: (2)厂房内储存易燃货物与材料多,火警危险性较高: (3)厂房 ...

  • 营养素与药物Microsoft Word 文档
  • 营养素和药物.保健品之间的区别 相信到目前为止,还是有很多人都不太清楚:究竟营养素和药物.保健品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其中包括一些通过营养调理收获健康的朋友们!当然,小编也早就想问这个问题了,呵呵,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王涛博士对此是怎么说的吧!答疑:普遍误区这个是一个全世界的问题,全世界范围内都搞不清 ...

  • 2013年度职业健康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_Word_文档
  • 2013年度职业健康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切实维护广大职工身体健康及合法权益,落实职业病防治的各项措施,现制定我矿2013年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qu ...

  • 自来水标准word
  • 国家自来水水质标准 从2007年7月1日起,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修订出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下称"新标准")将正式实施,所有自来水厂都将实施更加严格的检测标准.新标准中的106项指标被分为常规检验项目和非常规检验项目两类.其中,常规检验项目42项,各地必须统 ...

  • 执业药师考试药事管理与法规试题20p
  • 经典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 经典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 经典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欢迎下载交流. 2015 年执业药师考试真题及答案回忆 第一部分:2015 年药事管理与法规试题参考答案 以下是个人总结的答案,有不对的大家相互指正: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