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历史的转折

西部历史的转折——宋元时期(1)[ 来源: | 更新日期:2009-03-03 12:31 | 浏览(71)人次 | 投稿 | 收藏 ]

信息中心

唐中叶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上升,扬州成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商业都会,其市容之繁盛,与长安、洛阳不相上下。五代统治时期,长江中下游经济继续迅速发展。北宋统一后,加大了对南方的开发力度,到南宋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黄河流域中下游经济的辉煌不再,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中心转移到了长江中下游一带。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一)长期战乱,兵连祸结,北方劳动力大量南下

以关中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是历代政权更替的中心,故受战争影响最大。为避战乱,早在两汉之际,便开始出现北民南移现象,东晋永嘉之乱后,这种现象更加突出。

两汉之际,黄河中下游一带兵争激烈,继黄巾农民起义打击之后,又遇军阀混战。连年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董卓离开洛阳时,纵火焚烧,洛阳及附近周围二百里内变成了一片废墟,长安城中粮价飞涨,谷一斛50万钱,豆麦一斛20万钱,军阀统治者对当地人民采取残暴的屠杀政策(《三国志·董卓传》。),致使黄河流域人民大量逃亡,“小民流移,避乱江南”(《后汉书·循吏列传·任延》。)。“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三国志·魏书·卫凯传》。)。是时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三国志·吴书·全琮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较大规模的从中原往江南移民的浪潮。仅213年一次,淮南人民渡江南下就有十余万户之多。中原民众南下为江南开发提供了劳动力,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为江南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东晋永嘉之乱后,又掀起了历史上一次更大规模的南移高潮。北方士族大都率领宗族、宾客、乡党同行南渡,如高平金乡(山东金乡)大族郗鉴率乡里千余家流移到广陵(江苏扬州),东莞姑募(山东诸城)大族徐澄之率子弟并闾里士庶千余家南渡于京口(今镇江)。北方人民除了随同豪强大族流移外,还有不少分散流移到南方的。在这一时期,北方人民为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大约有70多万人,其中流寓江苏的有26万,安徽有17万,四川及陕南15万,湖北6万,江西、湖南各1万。这些都是在南朝时著籍之数,如加上大量未著籍及依附于大姓为客的,移民之数远不止此(《中国古代史》中册,福建人民出版,1985。)。生产技术较先进的北方人民大量南下,不仅增加了南方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如粪肥得到推广,适用于旱地的区种法被采用,麦、菽等北方作物也带到了南方,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为南方赶上或超过北方奠定了基础。北魏统一北方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籍户口逐年增加。隋唐统一中国后,对北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加以北方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故北方经济在隋唐时期又迅速恢复和发展,臻于鼎盛。同一时期,南方随着隋唐时期的有力统治,经济也在飞跃发展。南北经济出现同步发展之势。但到唐中叶,安史之乱后,这种南北经济相对均衡的天平开始向东南部倾斜。平定安史之乱之战前后历时7年多,给黄河流域的经济生产造成巨大破坏,叛军所

至,烧杀掠夺,特别是激战最烈的河南一带,“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卷一二《郭子仪传》。),战乱下苟且余生的人民甚至“以纸为衣”(同上,卷一九五《回纥传》。)。在安史之乱时期,唐朝军队大多调集到内地,边防空虚,西域、河陇地区相继被吐蕃占领,西南也经常受到南诏的骚扰。在这一时期,因江南地区比较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避乱到江南,再次给江南增加了劳动力。而黄河流域在安史之乱后,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出现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在短短的50年时间内,中原政权更替频繁,先后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的更替。北方在战祸、重赋和酷刑之下,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膏壤沃野的中原地区变成了贫瘠的灾区。相对而言,南方建立的十国中,政权相对稳定,战争创伤相对较小,加以后蜀、吴、越、闽等地方政权重视经济发展,故这一时期南方经济相对北方又有了更迅速发展的空间。

北宋统一后,采取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军事政策,相对地削弱了国防力量,致使边患严重。前期的契丹、西夏,后期的女真族所造成的严重边患,使北方不断受到威胁,在宋金战争中,落后部族的掠夺性入侵,严重破坏了中原的社会生产。如金兵第一次从汴京撤退时,沿途所施暴行,使从汴京到黄河几百里间,井邑萧条,人烟断绝;及至第二次南侵,一面强行收割民麦,一面纵兵四掠,不仅汴京附近州县惨遭焚劫,甚至“东及沂、密,西至曹、濮、衮、郓,南至陈、蔡、汝、颍,北至河、朔,皆被其害,杀人如麻,臭闻数百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特别是两河人民,在金人的屠杀政策下,“田野三时之务,所至一空,祖宗七世之遗,厥存无几”(《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南宋建立后,北方在女真贵族的落后生产方式的统治下,生产凋敝,经济衰退,至南宋时期,完成了经济中心的南移。由此可见,经常遭受战争破坏是北方经济衰落,重心南移的重要直接原因。战争使大批北方人南迁,使南方劳动力大大增加,耕作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加以南方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在统治者提倡发展经济的情况下,到南宋时,南方经济已超过了北方。

(二)气候的变迁

气候是自然史的内容之一,其作用于人类史的制约意义,对于我国古代以农业为主体经济的民族尤为重要。前面已谈到我国在秦汉以前及秦汉时期因气温较现在高,黄河流域甚至以北地区还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作物生长,而南方气候则普遍较现在高,具有暑湿特点,不如北方更适合人类生息。但这种气候条件到东汉之后发生了变化。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始,我国气候有趋于寒冷的趋势。到东汉末年平均气温比今天大约低0.7℃左右(竺可桢:《五千年来中国温度变迁图》。)。汉时河南省南部橘和柑尚十分普遍,到曹操时种橘于铜雀台已只开花不结果。由于气温变低,到晋朝时北方农作物已开始由稻向麦转换。这种情况到北宋时,同样如此。宋代的北方,比现代更冷些,有的地方寒冰期很长,如宋神宗元丰年间,一位官员于五月到达陕西岷州(今甘肃岷县)的黑松林,发现在当地穿棉衣、毛褐、絮帽乃可过,每年四五月常大雪三二尺,至是林雪犹未消(《文昌杂录》卷二。)。古时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很强,这种持续气温的偏低,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物候现象势必出现迟缓。如陕西仪州(甘肃华亭)“地近陇山,节气常晚,至仲夏花木始开”(《太平寰宇记》卷一五《仪州》。)。在这一地区,节气晚了一个季度,对于农作物而言,生

长周期相应延长,如陕西沿边地酷寒,种麦周岁始熟,以故黏齿不可食(《鸡胁编》卷上。)。由于气候寒冷,制约了曾经辉煌一时的吐蕃生存和发展。由于青藏高原一带“其地大寒(盛夏积雪),不生粳稻”(《旧唐书·吐蕃传》。),粮食种植业规模小,品种少,人民生活所需的物资供给严重短缺,致使吐蕃王朝在经过一段时间兴旺后,很快又于9世纪中叶消亡了,人口也大幅度减少。相反,由于气温的变化,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条件却逐渐变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加以本身土质肥沃,水利资源丰富,热量充足,夏季漫长,具备了农作物生长期短、农业劳动时间长的优良条件而迅速发展了起来。

(三)北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1.生态环境的破坏。

(1)水土流失严重。历史上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属于森林及森林草原地带的黄土高原,到了隋唐时期,黄河中游大范围的森林植被普遍遭到破坏,生态平衡的自我调节功能开始衰减,黄土高原失去对地表径流侵蚀的保护,冲刷重新加重,水土流失加快,黄河中挟带的泥沙开始大量淤积于中下游河道。从唐中叶起,黄河决堤明显增加,安史之乱到唐末16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6次。五代十国的55年中,黄河决溢年就有18年,决溢三四十处,远远超过了前代。宋元时期,黄河中下游地理环境继续恶化,北宋160年间,决溢80多次,平均每两年一次。元代近百年间,决溢年份有51年62次。北宋时,黄河曾三次南流夺淮入海,两次北流天津入渤海;金代黄河长期三股分流夺淮入海;元代河道更为紊乱,在下游的扇形地带上长期交叉或并行着四五条河道(高振刚:《西部开发之路》第125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黄河泛滥引起河湖淤塞,土地沙化、盐碱化,加之气候灾害,开始从根本上改变了黄河流域农业生产赖以依靠的条件,黄河农耕文明自此处于显著衰退之中。

(2)风沙灾害增加。黄土高原北部靠近西北干旱区,气候比较干燥,生态环境较脆弱,森林草地一旦破坏,便会引起土地沙化,逐渐变成沙漠。如河套平原西端(今内蒙古磴口县与杭锦后旗一带),西汉武帝时移民屯垦曾开辟了一个垦区,东西汉之际,汉族人口全部撤去,垦区土地,既无人工管理,又无植被覆盖,原地表黏土层经过一段时期的耕作已被打破,覆沙裸露,大大加重了风蚀,逐步出现沙漠化现象,北宋时期已形成沙漠。西北古沙州(今敦煌市沙州县城)与古瓜州(甘肃安西县城东约50公里的锁阳城)的中间,历史上由于党河与疏勒河水的滋润,发育了河西走廊最西的两块绿洲,面积约有400平方公里,曾经在汉代时因开垦屯田,兴修水利,出现了田连阡陌,农业和手工业、商业十分活跃的繁荣景象。但经安史之乱后,河西各地除沙州外,其他的县原有人口或殒于兵燹,或逃亡流逸,或倾城而徙,人口锐减,加以吐蕃奴隶主统治集团以落后的游牧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取代原本较先进的以封建制农业为主的土地使用方式,河西大片良田沃野随之弃耕就牧,沦为荒壤(李并成:《河西走廊马营河,摆浪河下游的古城遗址及沙漠化过程初探》,载《北京大学学报》1992历史地理专号。)。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及黄土高原北部的毛乌素沙漠,以前属森林草原地带,由于汉唐盛世时期的过度开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到唐代就已“堆沙高及城堞”,到了宋代已“深在沙漠了”(方立主编:《中国西部现代化发展研究》,第58页,河北人民出版社。)。

2.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

(1)战争的破坏。前已述秦汉到南宋的千多年历史中,北方几经战争摧残,农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良田沃土不时被抛荒,地表迅速沙化,加速了风沙物理活动的进行。

(2)历代大兴土木,建造房屋和宫殿,乱伐滥砍森林。秦汉时期,首度揭开了我国皇宫、皇室大规模兴建的序幕。秦时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大量砍伐林木,出现“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西汉时期,王室贵族、豪强巨富“缮修第宅,连里竟巷”,也耗费大量林木资源。秦时大规模修建长城,动用了全国的三分之一的劳动力。沿长城的森林备受劫难,以木烧砖,劳工吃、住、取暖,消耗木材难以计数。再加上古人的认识有限,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其他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秦始皇到湘江出游,时逢大雨不能渡,于是大怒,命令3000刑徒把湘山的树木砍得一棵不剩。魏晋南北朝时期,阴山南麓及河套地区的森林植被继续遭到破坏,北魏西征夏国统万城时,就在阴山一带伐木,用于战争,许多树木葱茏的山岭变为荒山秃岭。隋末唐初,随着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到开元年间(755年),人口已达到5300万,出现历史上第二次人口高峰,比隋末唐初增加了近一倍。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如此巨大的人口生存需要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在唐朝都城长安,人口超过百万,仅烧柴一项就对周围的森林构成严重的威胁。

(3)广种薄收的粗放农耕方式,使西北地区森林草原遭到严重破坏。在人类文明初期,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以较原始、粗放的经营方式进行的。人类要生存,便要垦田生产。垦田本来利于生产发展,也是人类生存的必须手段,但古时人们不会把握适度。秦汉时期,在黄土高原农耕区主要是关中、晋中、豫西的平原地带推行屯垦政策,大规模毁林开荒,使黄土高原北部和广大山区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汉武帝曾迁移70万人大规模开发黄土高原,将这里的游牧区变成了农业区。中唐以后,土地兼并和苛敛暴政日益加重,广大农民靠垦辟荒闲陂泽山原为生,使残留下来的少数林区以及大量半农半牧区迅速成为农业区。这种趋势,历经五代更加变本加厉,致使黄河中下游平原的沟谷荒陂基本上开垦殆尽。这种过度耕垦、樵采、放牧和践踏,使地表植被与表土层遭到严重破坏和侵蚀,地表黄沙随风泛起,或一些原已固定的沙丘活化,继而又产生风蚀与流沙的移动、堆积,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成片的沙地。

二、唐后期经济重心的开始南移及宋元时期南移的完成

(一)唐后期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持续近8年的安史之乱,因箭锋被阻于江淮以北,江南郧馐艽蠊婺U秸啵缁岜冉习捕ǎ丝谝虮比舜罅磕舷卤苈矣兴黾樱式系厍纳缁峋萌阅鼙3盅杆俜⒄沟氖仆罚坪笃诔そ饔虻木弥鸾タ汲狈健?

1.农业。

安史之乱后,江南户数跃居首位。据《元和郡县志》统计,全国4万户以上的府州共有15个,江南9个,占56%;4000户以上的县共有164个,剑南、岭

南道达111个,而关中、河南、河东道只有39个。大规模的人口增长,人口重心的南移,北方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随之南移。唐后期,江南人民掀起了一个兴修水利的热潮,在今江苏、江西、湖南、浙江等地大量兴建陂塘堤堰。从《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来看,唐代修筑的水利工程,前期北方多于南方,后期南方显著多于北方,不仅增加了灌溉面积,且使许多荒废的土地开辟成肥沃的农田。生产工具进一步改进,江东犁已有犁壁装置,耕地时能够碎土、松土和起垅作亩,直辕已改为曲辕,因而更便于转弯和操作,说明该工具构造已相当进步。耙等工具可用于清除杂草,平整地面,使耕作更为精细。另外,山田得到开发。唐中期以后,新置的剑南、福州等山区州县,都开发了许多“山田”。唐后期江南地区的粮食生产已居全国首位,漕运粮食到关中成了维系晚唐政权的最重要的经济命脉。

2.手工业和商业。

(1)手工业。唐后期,江南地区的手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集中反映在丝棉纺织业中,具有品种多,质量好,产量高的特点(《元和郡县志》卷二十

六。)。造纸业、造船业发展很显著。茶叶生产在手工业中占有显著地位,西起四川,东至湖南、江西、浙东、安徽、福建以南等50多个州,都是产茶区。当地群众通过栽茶和焙制茶叶维持生活,到唐后期,饮茶风气遍及全国,并因此在南方产生了一些大型茶园和制茶作坊,生产规模可观,茶税成了唐后期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2)商业。随着南方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商业也趋向繁荣,表现在:①兴建起许多商业城市和市场。北方除某些重要城市继续发展以外,大多数城市因战火摧残衰落,而南方特别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商品交易繁荣,商业城市也日益增加,兴起了苏、湖、潭、鄂、福、杭、扬等城市,尤其是扬州,是米、茶叶、海盐等货物的集散地,“雄富甲天下”,商业空前繁荣,许多波斯、大食等外商在这里从事珠宝一类的奢侈品买卖。唐代诗人用“千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壁出”等诗句来形容扬州商业的盛况,时人称“扬一益二”(《资治通鉴》卷二五九。),经济地位超过长安和洛阳。杭州在中唐以前还相当冷落,但到了唐后期,“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全集文》卷三一六《杭少刺史厅壁记》。),发展成了繁荣的商业城市。②货币信用机构的出现。“柜坊”和“飞钱”柜坊是代客商保管财物,并凭贴(相当于支票)或信物,替存钱者支付款项以收取柜租的货币信用机构。飞钱是我国最早的汇兑制度,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某军府或使节富家,凭文券到指定地方取钱,解决了搬运大量铜币的困难。此外,海外贸易更加发达,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从广州到波斯湾,顺风90多天可以到达,阿拉伯商人到中国来的很多,广州有其聚居的区域,可反映出对外贸易已是极普遍现象,广州、泉州、明州都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城市。

西部历史的转折——宋元时期(1)[ 来源: | 更新日期:2009-03-03 12:31 | 浏览(71)人次 | 投稿 | 收藏 ]

信息中心

唐中叶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上升,扬州成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商业都会,其市容之繁盛,与长安、洛阳不相上下。五代统治时期,长江中下游经济继续迅速发展。北宋统一后,加大了对南方的开发力度,到南宋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黄河流域中下游经济的辉煌不再,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中心转移到了长江中下游一带。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一)长期战乱,兵连祸结,北方劳动力大量南下

以关中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因是历代政权更替的中心,故受战争影响最大。为避战乱,早在两汉之际,便开始出现北民南移现象,东晋永嘉之乱后,这种现象更加突出。

两汉之际,黄河中下游一带兵争激烈,继黄巾农民起义打击之后,又遇军阀混战。连年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董卓离开洛阳时,纵火焚烧,洛阳及附近周围二百里内变成了一片废墟,长安城中粮价飞涨,谷一斛50万钱,豆麦一斛20万钱,军阀统治者对当地人民采取残暴的屠杀政策(《三国志·董卓传》。),致使黄河流域人民大量逃亡,“小民流移,避乱江南”(《后汉书·循吏列传·任延》。)。“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三国志·魏书·卫凯传》。)。是时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三国志·吴书·全琮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较大规模的从中原往江南移民的浪潮。仅213年一次,淮南人民渡江南下就有十余万户之多。中原民众南下为江南开发提供了劳动力,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为江南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东晋永嘉之乱后,又掀起了历史上一次更大规模的南移高潮。北方士族大都率领宗族、宾客、乡党同行南渡,如高平金乡(山东金乡)大族郗鉴率乡里千余家流移到广陵(江苏扬州),东莞姑募(山东诸城)大族徐澄之率子弟并闾里士庶千余家南渡于京口(今镇江)。北方人民除了随同豪强大族流移外,还有不少分散流移到南方的。在这一时期,北方人民为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大约有70多万人,其中流寓江苏的有26万,安徽有17万,四川及陕南15万,湖北6万,江西、湖南各1万。这些都是在南朝时著籍之数,如加上大量未著籍及依附于大姓为客的,移民之数远不止此(《中国古代史》中册,福建人民出版,1985。)。生产技术较先进的北方人民大量南下,不仅增加了南方劳动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如粪肥得到推广,适用于旱地的区种法被采用,麦、菽等北方作物也带到了南方,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为南方赶上或超过北方奠定了基础。北魏统一北方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籍户口逐年增加。隋唐统一中国后,对北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加以北方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故北方经济在隋唐时期又迅速恢复和发展,臻于鼎盛。同一时期,南方随着隋唐时期的有力统治,经济也在飞跃发展。南北经济出现同步发展之势。但到唐中叶,安史之乱后,这种南北经济相对均衡的天平开始向东南部倾斜。平定安史之乱之战前后历时7年多,给黄河流域的经济生产造成巨大破坏,叛军所

至,烧杀掠夺,特别是激战最烈的河南一带,“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卷一二《郭子仪传》。),战乱下苟且余生的人民甚至“以纸为衣”(同上,卷一九五《回纥传》。)。在安史之乱时期,唐朝军队大多调集到内地,边防空虚,西域、河陇地区相继被吐蕃占领,西南也经常受到南诏的骚扰。在这一时期,因江南地区比较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避乱到江南,再次给江南增加了劳动力。而黄河流域在安史之乱后,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出现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在短短的50年时间内,中原政权更替频繁,先后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的更替。北方在战祸、重赋和酷刑之下,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膏壤沃野的中原地区变成了贫瘠的灾区。相对而言,南方建立的十国中,政权相对稳定,战争创伤相对较小,加以后蜀、吴、越、闽等地方政权重视经济发展,故这一时期南方经济相对北方又有了更迅速发展的空间。

北宋统一后,采取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军事政策,相对地削弱了国防力量,致使边患严重。前期的契丹、西夏,后期的女真族所造成的严重边患,使北方不断受到威胁,在宋金战争中,落后部族的掠夺性入侵,严重破坏了中原的社会生产。如金兵第一次从汴京撤退时,沿途所施暴行,使从汴京到黄河几百里间,井邑萧条,人烟断绝;及至第二次南侵,一面强行收割民麦,一面纵兵四掠,不仅汴京附近州县惨遭焚劫,甚至“东及沂、密,西至曹、濮、衮、郓,南至陈、蔡、汝、颍,北至河、朔,皆被其害,杀人如麻,臭闻数百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特别是两河人民,在金人的屠杀政策下,“田野三时之务,所至一空,祖宗七世之遗,厥存无几”(《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南宋建立后,北方在女真贵族的落后生产方式的统治下,生产凋敝,经济衰退,至南宋时期,完成了经济中心的南移。由此可见,经常遭受战争破坏是北方经济衰落,重心南移的重要直接原因。战争使大批北方人南迁,使南方劳动力大大增加,耕作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加以南方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在统治者提倡发展经济的情况下,到南宋时,南方经济已超过了北方。

(二)气候的变迁

气候是自然史的内容之一,其作用于人类史的制约意义,对于我国古代以农业为主体经济的民族尤为重要。前面已谈到我国在秦汉以前及秦汉时期因气温较现在高,黄河流域甚至以北地区还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作物生长,而南方气候则普遍较现在高,具有暑湿特点,不如北方更适合人类生息。但这种气候条件到东汉之后发生了变化。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始,我国气候有趋于寒冷的趋势。到东汉末年平均气温比今天大约低0.7℃左右(竺可桢:《五千年来中国温度变迁图》。)。汉时河南省南部橘和柑尚十分普遍,到曹操时种橘于铜雀台已只开花不结果。由于气温变低,到晋朝时北方农作物已开始由稻向麦转换。这种情况到北宋时,同样如此。宋代的北方,比现代更冷些,有的地方寒冰期很长,如宋神宗元丰年间,一位官员于五月到达陕西岷州(今甘肃岷县)的黑松林,发现在当地穿棉衣、毛褐、絮帽乃可过,每年四五月常大雪三二尺,至是林雪犹未消(《文昌杂录》卷二。)。古时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很强,这种持续气温的偏低,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物候现象势必出现迟缓。如陕西仪州(甘肃华亭)“地近陇山,节气常晚,至仲夏花木始开”(《太平寰宇记》卷一五《仪州》。)。在这一地区,节气晚了一个季度,对于农作物而言,生

长周期相应延长,如陕西沿边地酷寒,种麦周岁始熟,以故黏齿不可食(《鸡胁编》卷上。)。由于气候寒冷,制约了曾经辉煌一时的吐蕃生存和发展。由于青藏高原一带“其地大寒(盛夏积雪),不生粳稻”(《旧唐书·吐蕃传》。),粮食种植业规模小,品种少,人民生活所需的物资供给严重短缺,致使吐蕃王朝在经过一段时间兴旺后,很快又于9世纪中叶消亡了,人口也大幅度减少。相反,由于气温的变化,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条件却逐渐变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加以本身土质肥沃,水利资源丰富,热量充足,夏季漫长,具备了农作物生长期短、农业劳动时间长的优良条件而迅速发展了起来。

(三)北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1.生态环境的破坏。

(1)水土流失严重。历史上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属于森林及森林草原地带的黄土高原,到了隋唐时期,黄河中游大范围的森林植被普遍遭到破坏,生态平衡的自我调节功能开始衰减,黄土高原失去对地表径流侵蚀的保护,冲刷重新加重,水土流失加快,黄河中挟带的泥沙开始大量淤积于中下游河道。从唐中叶起,黄河决堤明显增加,安史之乱到唐末16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6次。五代十国的55年中,黄河决溢年就有18年,决溢三四十处,远远超过了前代。宋元时期,黄河中下游地理环境继续恶化,北宋160年间,决溢80多次,平均每两年一次。元代近百年间,决溢年份有51年62次。北宋时,黄河曾三次南流夺淮入海,两次北流天津入渤海;金代黄河长期三股分流夺淮入海;元代河道更为紊乱,在下游的扇形地带上长期交叉或并行着四五条河道(高振刚:《西部开发之路》第125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黄河泛滥引起河湖淤塞,土地沙化、盐碱化,加之气候灾害,开始从根本上改变了黄河流域农业生产赖以依靠的条件,黄河农耕文明自此处于显著衰退之中。

(2)风沙灾害增加。黄土高原北部靠近西北干旱区,气候比较干燥,生态环境较脆弱,森林草地一旦破坏,便会引起土地沙化,逐渐变成沙漠。如河套平原西端(今内蒙古磴口县与杭锦后旗一带),西汉武帝时移民屯垦曾开辟了一个垦区,东西汉之际,汉族人口全部撤去,垦区土地,既无人工管理,又无植被覆盖,原地表黏土层经过一段时期的耕作已被打破,覆沙裸露,大大加重了风蚀,逐步出现沙漠化现象,北宋时期已形成沙漠。西北古沙州(今敦煌市沙州县城)与古瓜州(甘肃安西县城东约50公里的锁阳城)的中间,历史上由于党河与疏勒河水的滋润,发育了河西走廊最西的两块绿洲,面积约有400平方公里,曾经在汉代时因开垦屯田,兴修水利,出现了田连阡陌,农业和手工业、商业十分活跃的繁荣景象。但经安史之乱后,河西各地除沙州外,其他的县原有人口或殒于兵燹,或逃亡流逸,或倾城而徙,人口锐减,加以吐蕃奴隶主统治集团以落后的游牧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取代原本较先进的以封建制农业为主的土地使用方式,河西大片良田沃野随之弃耕就牧,沦为荒壤(李并成:《河西走廊马营河,摆浪河下游的古城遗址及沙漠化过程初探》,载《北京大学学报》1992历史地理专号。)。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及黄土高原北部的毛乌素沙漠,以前属森林草原地带,由于汉唐盛世时期的过度开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到唐代就已“堆沙高及城堞”,到了宋代已“深在沙漠了”(方立主编:《中国西部现代化发展研究》,第58页,河北人民出版社。)。

2.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

(1)战争的破坏。前已述秦汉到南宋的千多年历史中,北方几经战争摧残,农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良田沃土不时被抛荒,地表迅速沙化,加速了风沙物理活动的进行。

(2)历代大兴土木,建造房屋和宫殿,乱伐滥砍森林。秦汉时期,首度揭开了我国皇宫、皇室大规模兴建的序幕。秦时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大量砍伐林木,出现“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西汉时期,王室贵族、豪强巨富“缮修第宅,连里竟巷”,也耗费大量林木资源。秦时大规模修建长城,动用了全国的三分之一的劳动力。沿长城的森林备受劫难,以木烧砖,劳工吃、住、取暖,消耗木材难以计数。再加上古人的认识有限,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其他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秦始皇到湘江出游,时逢大雨不能渡,于是大怒,命令3000刑徒把湘山的树木砍得一棵不剩。魏晋南北朝时期,阴山南麓及河套地区的森林植被继续遭到破坏,北魏西征夏国统万城时,就在阴山一带伐木,用于战争,许多树木葱茏的山岭变为荒山秃岭。隋末唐初,随着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到开元年间(755年),人口已达到5300万,出现历史上第二次人口高峰,比隋末唐初增加了近一倍。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如此巨大的人口生存需要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在唐朝都城长安,人口超过百万,仅烧柴一项就对周围的森林构成严重的威胁。

(3)广种薄收的粗放农耕方式,使西北地区森林草原遭到严重破坏。在人类文明初期,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以较原始、粗放的经营方式进行的。人类要生存,便要垦田生产。垦田本来利于生产发展,也是人类生存的必须手段,但古时人们不会把握适度。秦汉时期,在黄土高原农耕区主要是关中、晋中、豫西的平原地带推行屯垦政策,大规模毁林开荒,使黄土高原北部和广大山区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汉武帝曾迁移70万人大规模开发黄土高原,将这里的游牧区变成了农业区。中唐以后,土地兼并和苛敛暴政日益加重,广大农民靠垦辟荒闲陂泽山原为生,使残留下来的少数林区以及大量半农半牧区迅速成为农业区。这种趋势,历经五代更加变本加厉,致使黄河中下游平原的沟谷荒陂基本上开垦殆尽。这种过度耕垦、樵采、放牧和践踏,使地表植被与表土层遭到严重破坏和侵蚀,地表黄沙随风泛起,或一些原已固定的沙丘活化,继而又产生风蚀与流沙的移动、堆积,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成片的沙地。

二、唐后期经济重心的开始南移及宋元时期南移的完成

(一)唐后期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持续近8年的安史之乱,因箭锋被阻于江淮以北,江南郧馐艽蠊婺U秸啵缁岜冉习捕ǎ丝谝虮比舜罅磕舷卤苈矣兴黾樱式系厍纳缁峋萌阅鼙3盅杆俜⒄沟氖仆罚坪笃诔そ饔虻木弥鸾タ汲狈健?

1.农业。

安史之乱后,江南户数跃居首位。据《元和郡县志》统计,全国4万户以上的府州共有15个,江南9个,占56%;4000户以上的县共有164个,剑南、岭

南道达111个,而关中、河南、河东道只有39个。大规模的人口增长,人口重心的南移,北方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随之南移。唐后期,江南人民掀起了一个兴修水利的热潮,在今江苏、江西、湖南、浙江等地大量兴建陂塘堤堰。从《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来看,唐代修筑的水利工程,前期北方多于南方,后期南方显著多于北方,不仅增加了灌溉面积,且使许多荒废的土地开辟成肥沃的农田。生产工具进一步改进,江东犁已有犁壁装置,耕地时能够碎土、松土和起垅作亩,直辕已改为曲辕,因而更便于转弯和操作,说明该工具构造已相当进步。耙等工具可用于清除杂草,平整地面,使耕作更为精细。另外,山田得到开发。唐中期以后,新置的剑南、福州等山区州县,都开发了许多“山田”。唐后期江南地区的粮食生产已居全国首位,漕运粮食到关中成了维系晚唐政权的最重要的经济命脉。

2.手工业和商业。

(1)手工业。唐后期,江南地区的手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集中反映在丝棉纺织业中,具有品种多,质量好,产量高的特点(《元和郡县志》卷二十

六。)。造纸业、造船业发展很显著。茶叶生产在手工业中占有显著地位,西起四川,东至湖南、江西、浙东、安徽、福建以南等50多个州,都是产茶区。当地群众通过栽茶和焙制茶叶维持生活,到唐后期,饮茶风气遍及全国,并因此在南方产生了一些大型茶园和制茶作坊,生产规模可观,茶税成了唐后期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2)商业。随着南方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商业也趋向繁荣,表现在:①兴建起许多商业城市和市场。北方除某些重要城市继续发展以外,大多数城市因战火摧残衰落,而南方特别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商品交易繁荣,商业城市也日益增加,兴起了苏、湖、潭、鄂、福、杭、扬等城市,尤其是扬州,是米、茶叶、海盐等货物的集散地,“雄富甲天下”,商业空前繁荣,许多波斯、大食等外商在这里从事珠宝一类的奢侈品买卖。唐代诗人用“千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壁出”等诗句来形容扬州商业的盛况,时人称“扬一益二”(《资治通鉴》卷二五九。),经济地位超过长安和洛阳。杭州在中唐以前还相当冷落,但到了唐后期,“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全集文》卷三一六《杭少刺史厅壁记》。),发展成了繁荣的商业城市。②货币信用机构的出现。“柜坊”和“飞钱”柜坊是代客商保管财物,并凭贴(相当于支票)或信物,替存钱者支付款项以收取柜租的货币信用机构。飞钱是我国最早的汇兑制度,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某军府或使节富家,凭文券到指定地方取钱,解决了搬运大量铜币的困难。此外,海外贸易更加发达,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从广州到波斯湾,顺风90多天可以到达,阿拉伯商人到中国来的很多,广州有其聚居的区域,可反映出对外贸易已是极普遍现象,广州、泉州、明州都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城市。


相关内容

  • 无人区影评跨年度最酷华语片
  • 无人区影评跨年度最酷华语片<无人区>从诞生到公映,本身就是一个精彩度爆表的故 事.从 2009 年至今,N 次被剪刀手掐去上映的希望,在 这期间,导演宁浩拍了一部水准上的滑铁卢之作:黄渤以 "疯狂"系列为起点,完成了演员生涯的三级跳,成为现 实与银幕上屌丝逆袭的时代符 ...

  • 演讲中的"造势"技巧
  • 演讲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好的演讲应该具有一种振奋人心.神采飞扬的气势美,要求演讲者能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因此,演讲者应该善于在演讲中根据演讲主题的需要调动种种艺术手段,营造出一种既切合演讲主题又适应当时特定现场氛围的气势,以期把听众带入演讲独特的艺 ...

  • 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
  • 观众在遵义会议陈列馆中观看展览. 面对记者的镜头,101岁的王道金努力绽放出内心的灿烂,可一旦回忆起红军长征时的峥嵘岁月,百岁老人就不时陷入沉思. 遵义战役娄山关小尖山战斗遗址,当年红军曾以此为阵地,击溃敌军数次进攻. 红军曾经三渡赤水的茅台渡口处如今建起了浮桥,方便人们游览与行走. ■ 深圳特区报 ...

  • 如何发挥遵义会议品牌的经济效应
  • [摘要]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从此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正确合理地运用遵义会议的品牌效应,来发展遵义的经济文化,将会对遵义的繁荣富强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 ...

  • 第23课美国内战教案之一
  • 第23课 美国内战 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美国的领土扩张:美国南北经济发展的概况:南北矛盾的激化:内战的经过:内战的影响. 通过对美国内战原因.经过和结果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内战对美国影响巨大:取消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通过比较美国独立战 ...

  • 3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2013年06月17日11:20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1期作者:蔡昉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106 [内容提要]随着以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持续提高为特征的"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以及以人口抚养比不再降低为表现的&quo ...

  • 专题研究:民工荒的原因和启示
  • 中金公司宏观组 哈继铭 邢自强 徐剑 要点:自2006年开始,中国沿海地区逐渐出现"民工荒"现象,09年下半年更为突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对投资和政策有什么启示?我们综合了近期4份较详实的劳动力调查,并参考日本等国当初的劳动力市场经验,做出分析: 目前的"民工荒 ...

  • 评张雷新拍卖500万元西藏少年油画[西部的天空]
  • 杨青云 在最新出版的一本名为<祥开万春>国际拍卖公司画刊的封面画上,张雷新拍卖500万元的作品<西部的天空>已经被出版社封为"中国当代书画最具实力的写实派书画家".尽管这可能更多是基于市场考虑,但也并不失某些道理,毕竟张雷<西部的天空>,< ...

  • 第15课美国内战教案[1]
  • 第15课<美国内战>教学设计 宜良五中 谢丽萍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美国南北战争这个问题.两种经济制度的矛 盾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 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因此最终以北部的胜利而告终 ,扫除了美国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