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及其传承探析

  摘 要:该文首先介绍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及其内涵,还探析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及其传承具有的意义,最后对如何有效进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及其传承进行了合理分析。   关键词: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内涵;保护;传承   前言   当前阶段,社会发展迅速,文化变迁加快,尤其是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正在遭受着巨大的冲击与威胁,已经面临着消失的问题。所以,如何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适应当前的发展,从而使现代社会把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是当前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概述及其内涵   少数民族服饰可以说是少说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在少数民族文化漫长的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服饰不仅是少数民族的生活用品,同时也包含着深刻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每一种特色,都深刻的体现了其特色,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标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直接体现了少数民族同胞的生产与生活,其体现出的原生态性和传统性是一个民族的符号,不仅反映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性别、年龄与婚姻,更体现出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民间信仰。   1.民间信仰的体现   少数民族服饰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种类繁多的图案纹样,这些图案纹样能够深刻的反应出其民间的信仰。例如,壮族的壮锦袋上,一般是龙、凤的图案,这是由于在壮族人的传统文化中,龙、凤寓意着神威和吉祥。瑶族服饰上的五彩图案纹样和男女扎绑腿、缠头巾等是由于瑶族对盘瓠图腾崇拜。服饰文化与民间信之间联系紧密,然而民间信仰不仅体现在服饰文化上,还形成了众多的美丽的故事和传说。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所固有的、从历史上一直流传下来的文化。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他们会脱下便装,换上盛装(有些是专门制作的节日服装)来庆祝节日。例如,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壮族的传统文化中认为黑色是贵的体现,只有在壮族的传统节日等重要的日子中才穿戴黑色的衣服、头巾等。在节日的服饰中,其图案纹样的谐音象征着美好和吉祥。比如,图案纹样中的喜鹊和梅花表示喜讯即将来到,而万事如意的图案纹样表示是由万字格底纹和两只如意头构成。在一些传统节日中,少数民族同胞还有将绣球、饰物等作为爱情信物送给心上人的传统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少数民族的服饰逐渐趋于现代化和时装化,但是在其本民族的重要节日和集会时,他们还是会穿上本民族的特色的服饰。   2.不但是婚姻、性别以及年龄的标志,还是民族的符号   少数民族的服饰中,男女服饰具有明显的不同特色。一般情况下,妇女的服饰上的色彩较鲜明,种类较多,饰物丰富,图案繁多;相比较而言,男子的服饰上的图案纹样简洁,主要体现出朴实、庄重的风格。同时,对已同一个少数民族的男子,或者女子,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服饰也会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类型,主要体现在发型、头饰和服饰的色彩和图案的多少上。婚前与婚后,其服饰的穿着也有一定的不同,少数民族同胞可以通过其穿着分辨出其本族同胞是否结婚。   一个民族的符号是指能通过某些标志等能够被其他人们识别出是哪个民族的一种符号象征。其中包括民俗、礼仪、服饰等。而服饰是少数民族一个最显著的符号。例如,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就是本民族的一个特殊的、独有的标志,无论在哪里,人们都可以根据服饰来识别他们是本民族的同胞。比如,在广西南丹县的瑶族男子都穿着到膝盖处的白色裤子,而广西那坡县的壮族男子则是普遍穿着黑色的衣服,这样常人很方便通过服饰可以识别出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同胞。   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及其传承具有的意义   1.可以促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种类繁多、制作精湛,深受国外和国内其他民族的人们的喜爱,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漫长的发展中,少数民族服饰汇聚了少数民族文化本身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对广大人们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所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可以很好的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2.能够促进文化多样化发展,还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创建   发展文化应该坚持多样性原则。少数民族文化是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生态环境孕育的结果,是一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发展民族文化,应当以文化特色和当地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相互尊重少数民族与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为保障,发展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由于当前人们对发展的理解片面,导致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发展面临困境。如果只是参照沿海地区或者汉族的发展模式,必然会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逐渐的汉化、城市化。所以,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有利于构件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以及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3.对民族团结及其国家统一更为有利   在少数民族服饰上,其民族的图腾标志可能就隐藏在某个细小的纹样中,弯曲的纹样可能就是他们祖先迁徙的路线的象征,他们的精神家园就隐藏在某个精致的图案中。少数民族的服饰起到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的作用,所以人们通过少数民族服饰可以深入的了解到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历史,维系民族情感。民族服饰就是一种可以体现少数民族特征的文化符号,可以增强少数民族的凝聚力,提升作为本民族一员的自豪感,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文化根基。我国还处于社会发展的触及阶段,是发展民族文化的繁荣时期,必须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发展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文化。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所有同胞都应当尽的义务和责任,国家应当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同胞去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服饰,才有利于民族间的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   三、如何有效进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及其传承   1.个人或者博物馆收藏民族服饰能够有效保护民族服饰文化   少数民族自治省、县都建立的本民族文化博物馆会收藏一些与本民族风俗、历史或者文化关系密切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物。在进行收藏时,地方博物馆应当对民族文物进行整理分类,在收藏民族服饰时,必须具有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应当合理的统一协调民族服装的展览和展示设计,系可以使观众详细的了解民族服饰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从而让观众通过民族服饰更深刻的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增加相互沟通与了解,有利于民族间的团结互助。然而现实中,有些地方博物馆在展示民族服饰时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比如,有些收藏的民族服饰其制作材料与传统的民族服装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对服装上的图案纹样的制作并不是使用传统的工艺制作,图案大红大绿,与传统的服饰的图案在文化传达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使民族服饰显得不伦不类,失去了民族服饰的自然、朴实的特质。不能够体现出原汁原味的民族服饰文化。博物馆收藏少数民族服饰只是一种对民族文化服饰文化的一种静态保护。要实现动态的保护,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意识到本民族服饰的优点,在日常生活中继续穿戴民族服饰,从而更好的把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下去。   2.大力强化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开发也能够保护并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现产业化可以有效的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社会,并且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扩大内需和就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在文化资源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少数民族服饰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少数民族人民在历史中的智慧的积淀,可以在其基础上开发出适应当代需求的特色的服饰,满足人们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对少数民族服饰进行开发,可以提高其经济收入,提高对民族文化的信心,有利于提高他们保护本民族服饰文化的积极性。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各地政府应当积极开发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对其民间的工艺品进行宣传推广,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   3.积极宣传也为增加少数民族群众服饰文化保护意识的对策   少数民族群众创造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只有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到保护民族服饰文化的行动中,才能有实现有效的保护。所以加强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工作,必须强化全体民众的保护意识,全民参与到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工作中。所以政府应当积极宣传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性,让人们意识到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尤其是青年人,是保护工作的主力和后继者,只有青年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中,才能够使保护和继承工作具有可持续行和实际意义。所以,要对广大青年,尤其是少数民族的青年对自身民族的服饰文化的认同与热爱,才能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穿着本民族服饰,更好的继承与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4.积极增设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杂志,并探析文物价值、历史渊源及其艺术效果   创办更多介绍与研究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杂志,对各种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详细的介绍与宣传,以此让其他群众更多的、更深入的了解其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在政策上应当引导为了保护民族服饰文化而进行的相关活动,鼓励民族服饰在市场上流通,研究如何让民族服饰进行可持续的发展。比如,实行对少数民族服饰进行品牌推广的政策,研讨民族服饰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方法引导民族服饰的商业流通,提高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力。从而可以提高人们对保护和集成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认识,丰富服饰文化。   5.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民间艺人的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少数民族生产的生命线和发展的基础。它的存在必须依靠本民族群众的传承才能维持下去。少数民族民间艺人是其传承的主要人群,他们的存在才使得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服饰文化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需要保护的一个部分。但是现在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多是老人和儿童,其传承和保护工作处于一个后继无人的状态,十分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所以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兴趣的青年回到家乡开展对本民族服饰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的工作。对当地的少数民族艺人进行物质上的帮助,从而更有利于他们从事民族服饰工艺活动以及培养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总结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被同化,逐渐失去其民族固有的文化特色。一个国家的发展,应当是社会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当前很多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整在面临着消失的境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对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促进社会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从而提高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团结力,为以后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奠定基础。(作者单位:四川博物院)   参考文献   [1] 程志方,李安泰.云南民族服饰[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2] 马狲炜,孙美璎,李德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及意义——以云南省为例[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9(6):254—259.   [3] 邓启耀,张刘编.秘境节祭[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4] 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29.   [5] 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中国民族,2011(10):30—32.   [6]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摘 要:该文首先介绍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及其内涵,还探析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及其传承具有的意义,最后对如何有效进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及其传承进行了合理分析。   关键词: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内涵;保护;传承   前言   当前阶段,社会发展迅速,文化变迁加快,尤其是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正在遭受着巨大的冲击与威胁,已经面临着消失的问题。所以,如何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适应当前的发展,从而使现代社会把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是当前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概述及其内涵   少数民族服饰可以说是少说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在少数民族文化漫长的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服饰不仅是少数民族的生活用品,同时也包含着深刻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每一种特色,都深刻的体现了其特色,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标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直接体现了少数民族同胞的生产与生活,其体现出的原生态性和传统性是一个民族的符号,不仅反映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性别、年龄与婚姻,更体现出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民间信仰。   1.民间信仰的体现   少数民族服饰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种类繁多的图案纹样,这些图案纹样能够深刻的反应出其民间的信仰。例如,壮族的壮锦袋上,一般是龙、凤的图案,这是由于在壮族人的传统文化中,龙、凤寓意着神威和吉祥。瑶族服饰上的五彩图案纹样和男女扎绑腿、缠头巾等是由于瑶族对盘瓠图腾崇拜。服饰文化与民间信之间联系紧密,然而民间信仰不仅体现在服饰文化上,还形成了众多的美丽的故事和传说。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所固有的、从历史上一直流传下来的文化。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他们会脱下便装,换上盛装(有些是专门制作的节日服装)来庆祝节日。例如,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壮族的传统文化中认为黑色是贵的体现,只有在壮族的传统节日等重要的日子中才穿戴黑色的衣服、头巾等。在节日的服饰中,其图案纹样的谐音象征着美好和吉祥。比如,图案纹样中的喜鹊和梅花表示喜讯即将来到,而万事如意的图案纹样表示是由万字格底纹和两只如意头构成。在一些传统节日中,少数民族同胞还有将绣球、饰物等作为爱情信物送给心上人的传统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少数民族的服饰逐渐趋于现代化和时装化,但是在其本民族的重要节日和集会时,他们还是会穿上本民族的特色的服饰。   2.不但是婚姻、性别以及年龄的标志,还是民族的符号   少数民族的服饰中,男女服饰具有明显的不同特色。一般情况下,妇女的服饰上的色彩较鲜明,种类较多,饰物丰富,图案繁多;相比较而言,男子的服饰上的图案纹样简洁,主要体现出朴实、庄重的风格。同时,对已同一个少数民族的男子,或者女子,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服饰也会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类型,主要体现在发型、头饰和服饰的色彩和图案的多少上。婚前与婚后,其服饰的穿着也有一定的不同,少数民族同胞可以通过其穿着分辨出其本族同胞是否结婚。   一个民族的符号是指能通过某些标志等能够被其他人们识别出是哪个民族的一种符号象征。其中包括民俗、礼仪、服饰等。而服饰是少数民族一个最显著的符号。例如,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就是本民族的一个特殊的、独有的标志,无论在哪里,人们都可以根据服饰来识别他们是本民族的同胞。比如,在广西南丹县的瑶族男子都穿着到膝盖处的白色裤子,而广西那坡县的壮族男子则是普遍穿着黑色的衣服,这样常人很方便通过服饰可以识别出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同胞。   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及其传承具有的意义   1.可以促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种类繁多、制作精湛,深受国外和国内其他民族的人们的喜爱,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漫长的发展中,少数民族服饰汇聚了少数民族文化本身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对广大人们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所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可以很好的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2.能够促进文化多样化发展,还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创建   发展文化应该坚持多样性原则。少数民族文化是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生态环境孕育的结果,是一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发展民族文化,应当以文化特色和当地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相互尊重少数民族与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为保障,发展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由于当前人们对发展的理解片面,导致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发展面临困境。如果只是参照沿海地区或者汉族的发展模式,必然会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逐渐的汉化、城市化。所以,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有利于构件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以及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3.对民族团结及其国家统一更为有利   在少数民族服饰上,其民族的图腾标志可能就隐藏在某个细小的纹样中,弯曲的纹样可能就是他们祖先迁徙的路线的象征,他们的精神家园就隐藏在某个精致的图案中。少数民族的服饰起到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的作用,所以人们通过少数民族服饰可以深入的了解到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历史,维系民族情感。民族服饰就是一种可以体现少数民族特征的文化符号,可以增强少数民族的凝聚力,提升作为本民族一员的自豪感,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文化根基。我国还处于社会发展的触及阶段,是发展民族文化的繁荣时期,必须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发展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文化。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所有同胞都应当尽的义务和责任,国家应当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同胞去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服饰,才有利于民族间的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   三、如何有效进行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及其传承   1.个人或者博物馆收藏民族服饰能够有效保护民族服饰文化   少数民族自治省、县都建立的本民族文化博物馆会收藏一些与本民族风俗、历史或者文化关系密切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物。在进行收藏时,地方博物馆应当对民族文物进行整理分类,在收藏民族服饰时,必须具有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应当合理的统一协调民族服装的展览和展示设计,系可以使观众详细的了解民族服饰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从而让观众通过民族服饰更深刻的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增加相互沟通与了解,有利于民族间的团结互助。然而现实中,有些地方博物馆在展示民族服饰时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比如,有些收藏的民族服饰其制作材料与传统的民族服装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对服装上的图案纹样的制作并不是使用传统的工艺制作,图案大红大绿,与传统的服饰的图案在文化传达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使民族服饰显得不伦不类,失去了民族服饰的自然、朴实的特质。不能够体现出原汁原味的民族服饰文化。博物馆收藏少数民族服饰只是一种对民族文化服饰文化的一种静态保护。要实现动态的保护,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意识到本民族服饰的优点,在日常生活中继续穿戴民族服饰,从而更好的把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下去。   2.大力强化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开发也能够保护并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现产业化可以有效的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社会,并且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扩大内需和就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在文化资源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少数民族服饰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少数民族人民在历史中的智慧的积淀,可以在其基础上开发出适应当代需求的特色的服饰,满足人们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对少数民族服饰进行开发,可以提高其经济收入,提高对民族文化的信心,有利于提高他们保护本民族服饰文化的积极性。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各地政府应当积极开发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对其民间的工艺品进行宣传推广,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   3.积极宣传也为增加少数民族群众服饰文化保护意识的对策   少数民族群众创造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只有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到保护民族服饰文化的行动中,才能有实现有效的保护。所以加强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工作,必须强化全体民众的保护意识,全民参与到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工作中。所以政府应当积极宣传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性,让人们意识到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尤其是青年人,是保护工作的主力和后继者,只有青年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中,才能够使保护和继承工作具有可持续行和实际意义。所以,要对广大青年,尤其是少数民族的青年对自身民族的服饰文化的认同与热爱,才能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穿着本民族服饰,更好的继承与保护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4.积极增设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杂志,并探析文物价值、历史渊源及其艺术效果   创办更多介绍与研究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杂志,对各种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详细的介绍与宣传,以此让其他群众更多的、更深入的了解其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在政策上应当引导为了保护民族服饰文化而进行的相关活动,鼓励民族服饰在市场上流通,研究如何让民族服饰进行可持续的发展。比如,实行对少数民族服饰进行品牌推广的政策,研讨民族服饰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方法引导民族服饰的商业流通,提高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力。从而可以提高人们对保护和集成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认识,丰富服饰文化。   5.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民间艺人的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少数民族生产的生命线和发展的基础。它的存在必须依靠本民族群众的传承才能维持下去。少数民族民间艺人是其传承的主要人群,他们的存在才使得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服饰文化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需要保护的一个部分。但是现在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多是老人和儿童,其传承和保护工作处于一个后继无人的状态,十分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所以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兴趣的青年回到家乡开展对本民族服饰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的工作。对当地的少数民族艺人进行物质上的帮助,从而更有利于他们从事民族服饰工艺活动以及培养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总结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被同化,逐渐失去其民族固有的文化特色。一个国家的发展,应当是社会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当前很多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整在面临着消失的境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对构建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促进社会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从而提高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团结力,为以后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奠定基础。(作者单位:四川博物院)   参考文献   [1] 程志方,李安泰.云南民族服饰[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2] 马狲炜,孙美璎,李德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及意义——以云南省为例[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9(6):254—259.   [3] 邓启耀,张刘编.秘境节祭[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4] 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29.   [5] 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中国民族,2011(10):30—32.   [6]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相关内容

  • 探析传统建筑门窗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 探析传统建筑门窗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文/马希瑶 门和窗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和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传统建筑门窗艺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工艺性.文化性从原始时代传承至今,历史悠久.意义深刻,是我国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面对古建筑衰落和保护不当的现状,如何延续门窗在发展历程中的文 化, ...

  • 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析
  • 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文化资源产业化对于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与排他性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文化生态发展失衡,文化空间日益萎缩,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薄弱,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困境仍 ...

  • 满族特色工艺品的营销策略探析
  • 满族特色工艺品的营销策略探析 摘 要:满族特色工艺品是辽宁地区(省)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象 征之一,对其市场化运作的特殊性.市场发展状况及原因.市场化 策略的研究,不仅能够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而且 对于发展辽宁地区民族特色经济,建设小康社会,乃至推进辽宁地 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都有积极借 ...

  • 对外汉语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500个)
  • 对外汉语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500个)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原则与方法 ★汉语语音声母特点研究与对汉语教学研究 ★汉语语音韵母特点研究与对汉语教学研究 ★汉语语音声调特点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 ★外国留学生语音偏误分析 ★专业待写论纹请加Q扣 一五六 ...

  • 音乐类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音乐类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钢琴类 1. 怎样提高钢琴伴奏的演奏水平 2. 论钢琴演奏情和理的统一 3. 临场演奏中的心理因素 4. 浅谈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 5. 论钢琴演奏艺术中的想像力 6. 浅谈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 7. 浅谈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 8. 试论钢琴表演艺术中的共性与个性 ...

  • 对外汉语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354个
  • 对外汉语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354个)汉语和英语的音系特点的对比研究汉语和英语的构词特点的对比研究 汉语和英语的句法特点的对比研究 汉英跨文化交际异同点的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留学生汉字习得规律与教学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法初探 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初探 对外汉语口语 ...

  • 海南黎族民俗旅游开发探析
  • 海口经济学院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题目: 海南黎族民俗旅游开发探析 姓 名: 蔡 岱 霖 学 号: [1**********]6 所在学院: 海口经济学院 专业班级: 旅游管理 指导教师: 王 明 严 年 月 日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进 ...

  •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调查报告
  •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希望. 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文采用总体描述和抽样调查的方法, 展示了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现状, 分析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知情况. 同时对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情况问题提出一些新的建议, 希望能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实现自身 ...

  • 海南黎族原始宗教信仰形成原因及其特征探析
  • 2010年第19期总第273期 前沿 Forwardposition No.1920lOSumNo.273 海南黎族原始宗教信仰形成原因及其特征探析 涂刚鹏 陈思莲'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摘要]海南黎族原始宗教信仰已经渗透到黎族人民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成为研究黎族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