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哏"李大爷

     文艺界流行叫老师,但“李大爷”却是最贴合相声演员李文华性格的称谓,出身铁匠家庭的他从未抛弃劳动人民的质朴真诚,因为谦卑,没人能想起他有什么缺点。尽管1985年就因喉癌退出舞台,却依然能被人民忆起。   上世纪80年代初是相声的黄金时代,姜昆曾回忆说:“相声那样火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那时文化上刚刚放开,相声是因为特定的环境而受到欢迎的。”这种“不正常”是因为人们憋了太久,急须笑的出口。北京电视台做过改革开放30周年的相声回顾,那些画面模糊的录像带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观众嘴咧到露出扁桃腺,他们笑得那么舒畅、那么由衷,只要你告诉他下面这个节目是相声,他们已经做好全副笑的准备,就像今天看国产大片只为“笑场”一样。   李大爷没有像马季、姜昆那样生在最好的年代。他13岁就当上了学徒,日常消遣就是去隆福寺听相声。解放前进入工厂做喷漆工,一个对健康损害很严重的工种。他不修边幅,外号“小济公”。50年代初也是热火朝天的日子,他是文艺积极分子,参加各种工会组织的活动,学文化、说快板、说相声。   起初他是逗哏,有句话是三分捧七分逗,这是一句客气话。观众很难单独记住一个捧哏演员,除非作为一个组合。解放前捧逗演员的演出分成是二八开,甚至一九开。   能够安心在“捧”的位置上,生活中一定是个温和、不计较的人。因为遇到爱表现的逗哏,性格活泼的捧哏会着急。李大爷就是这样的人,他主动换到了配角位置,1960年,在马季的帮助下,说服厂领导,调入广播说唱团,那时他36岁。   过于安分的捧哏演员又会变成“电线杆子”,传承下来的这些段子里,捧哏有一些固定的套话:“嘿”、“啊”、“是”、“对”、“不错”、“好嘛”、“废话”、“没听说过”、“什么乱七八糟的”……李文华自己总结说:如果用得太多,就显得语言贫乏,从而也衬托不出逗哏来,以致使整个节目为之减色。对于一个捧哏,最重要的是分寸的把握,既不能像逗哏那样洒狗血,又不能事不关己,还要了解搭档,时不时地垫几句给劲的话,最最要紧的是,捧逗哏生活中要关系好,才能保证演出时互相不拆台,相声界的合作,比谈恋爱还难。   后来优秀的捧哏,大多走的是李大爷的路子――蔫。像天津的杨少华是蔫坏,鼓捣小动作的鬼机灵;郭德纲的搭档于谦是蔫冷,常常一句话把逗哏噎得不轻。李文华是蔫善,他比姜昆大20多岁,又有一脸沟壑的慈祥,一般对手也不敢太狠挤兑他。本身姜昆就很活跃,柳活很多,唱歌、模仿老太太,这也是因为李文华给他的空间很大。   80年代的相声讽刺的多,但尖锐的少。大部分是针对个体的缺点,类似于《瞧这一家子》里的刘晓庆式人物,营业员的傲慢、公务员的懒惰、小商贩的鸡贼……当时的人比较单纯,真正的大奸大恶者少,小人物的小毛病是喜剧,大人物的大毛病就是悲剧了。   《如此照相》触及到较深刻的一个主题:“文革”期间顾客去照相,必须用“革命”语言与营业员对话:“凡到我革命照相馆,拍革命照片的革命同志,进我革命门,问革命话,须先呼口号,如革命群众不呼革命口号,则革命职工坚决以革命态度不给革命回答。致革命敬礼。”逆光象征黑暗,红领巾暗示复旧,花衣服是低级趣味,烫发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这种真实的荒诞,不能说比批评儿媳不孝更有价值,但确实触及了社会现实。   李文华嗓子不好,文化水平也不高,但他很注意理论总结,克制包袱的低俗无意义。在《我与乘客》中,姜昆涮他是“孕妇”,指老头为孕妇,这包袱既不可笑又没价值,在李文华的建议下去掉了,但电台录音还保留着,李文华一直引以为憾。   在他患上喉癌的前几年,观众还非常惦记他,那时喉癌也是一种少见病,更何况生在相声演员的嗓子上,更是命运的捉弄。当时很多观众还天真地以为,经过恢复治疗,李大爷还能重上舞台,却没想到他坚持了20多年,还是没能战胜它。■

     文艺界流行叫老师,但“李大爷”却是最贴合相声演员李文华性格的称谓,出身铁匠家庭的他从未抛弃劳动人民的质朴真诚,因为谦卑,没人能想起他有什么缺点。尽管1985年就因喉癌退出舞台,却依然能被人民忆起。   上世纪80年代初是相声的黄金时代,姜昆曾回忆说:“相声那样火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那时文化上刚刚放开,相声是因为特定的环境而受到欢迎的。”这种“不正常”是因为人们憋了太久,急须笑的出口。北京电视台做过改革开放30周年的相声回顾,那些画面模糊的录像带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观众嘴咧到露出扁桃腺,他们笑得那么舒畅、那么由衷,只要你告诉他下面这个节目是相声,他们已经做好全副笑的准备,就像今天看国产大片只为“笑场”一样。   李大爷没有像马季、姜昆那样生在最好的年代。他13岁就当上了学徒,日常消遣就是去隆福寺听相声。解放前进入工厂做喷漆工,一个对健康损害很严重的工种。他不修边幅,外号“小济公”。50年代初也是热火朝天的日子,他是文艺积极分子,参加各种工会组织的活动,学文化、说快板、说相声。   起初他是逗哏,有句话是三分捧七分逗,这是一句客气话。观众很难单独记住一个捧哏演员,除非作为一个组合。解放前捧逗演员的演出分成是二八开,甚至一九开。   能够安心在“捧”的位置上,生活中一定是个温和、不计较的人。因为遇到爱表现的逗哏,性格活泼的捧哏会着急。李大爷就是这样的人,他主动换到了配角位置,1960年,在马季的帮助下,说服厂领导,调入广播说唱团,那时他36岁。   过于安分的捧哏演员又会变成“电线杆子”,传承下来的这些段子里,捧哏有一些固定的套话:“嘿”、“啊”、“是”、“对”、“不错”、“好嘛”、“废话”、“没听说过”、“什么乱七八糟的”……李文华自己总结说:如果用得太多,就显得语言贫乏,从而也衬托不出逗哏来,以致使整个节目为之减色。对于一个捧哏,最重要的是分寸的把握,既不能像逗哏那样洒狗血,又不能事不关己,还要了解搭档,时不时地垫几句给劲的话,最最要紧的是,捧逗哏生活中要关系好,才能保证演出时互相不拆台,相声界的合作,比谈恋爱还难。   后来优秀的捧哏,大多走的是李大爷的路子――蔫。像天津的杨少华是蔫坏,鼓捣小动作的鬼机灵;郭德纲的搭档于谦是蔫冷,常常一句话把逗哏噎得不轻。李文华是蔫善,他比姜昆大20多岁,又有一脸沟壑的慈祥,一般对手也不敢太狠挤兑他。本身姜昆就很活跃,柳活很多,唱歌、模仿老太太,这也是因为李文华给他的空间很大。   80年代的相声讽刺的多,但尖锐的少。大部分是针对个体的缺点,类似于《瞧这一家子》里的刘晓庆式人物,营业员的傲慢、公务员的懒惰、小商贩的鸡贼……当时的人比较单纯,真正的大奸大恶者少,小人物的小毛病是喜剧,大人物的大毛病就是悲剧了。   《如此照相》触及到较深刻的一个主题:“文革”期间顾客去照相,必须用“革命”语言与营业员对话:“凡到我革命照相馆,拍革命照片的革命同志,进我革命门,问革命话,须先呼口号,如革命群众不呼革命口号,则革命职工坚决以革命态度不给革命回答。致革命敬礼。”逆光象征黑暗,红领巾暗示复旧,花衣服是低级趣味,烫发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这种真实的荒诞,不能说比批评儿媳不孝更有价值,但确实触及了社会现实。   李文华嗓子不好,文化水平也不高,但他很注意理论总结,克制包袱的低俗无意义。在《我与乘客》中,姜昆涮他是“孕妇”,指老头为孕妇,这包袱既不可笑又没价值,在李文华的建议下去掉了,但电台录音还保留着,李文华一直引以为憾。   在他患上喉癌的前几年,观众还非常惦记他,那时喉癌也是一种少见病,更何况生在相声演员的嗓子上,更是命运的捉弄。当时很多观众还天真地以为,经过恢复治疗,李大爷还能重上舞台,却没想到他坚持了20多年,还是没能战胜它。■


相关内容

  • 地理图-相声
  • <地理图> 经过整理的传统相声<地理图>有这样一段: ---- 甲 我从北京这儿出发的. 乙 从北京出发,准备旅游. 甲 从北京这儿出德胜门. 乙 出德胜门. 甲 出德胜门走清河.沙河.昌平县.南口.青龙桥.康庄子.怀来.沙城.保安.下花园.辛壮子.宣化.沙岭子.榆林堡.张家 ...

  • 清明与复活节
  • <清明与复活节>相声 逗哏:各位朋友大家好! 捧哏:好!(鼓掌,鞠躬) 逗哏:首先,祝大家百事可乐.事业芬达.眼睛醒目.海拔高乐高. 捧哏:可口可乐. 逗哏:这是我徒儿-- 一问三不知. 捧哏:承蒙光照. 逗哏:徒儿,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历史文化. 捧哏:这个我喜欢. 逗哏:中国有二十四节气 ...

  • 相声[论捧逗]
  • 甲:大家好,我是XXX 乙:我是XXX 甲:今天有我们俩给大家带来相声<论捧逗> 乙:XX啊,我一上场就紧张啊 甲: 为什么 乙:下面这么多帅哥美女,我不自信啊,不自信就紧张 甲:没事,大家啥没见过,帅哥.靓女都看烦了,大家现在就想看些刺激的啊,惊险的啊,恐怖的啊 乙:说我的啊,好好,咱 ...

  • 相声经典包袱200句
  • 1:"大爷,美国怎么走啊?" " "那谁知道啊--问村长去! 2:您大点声不费电! 3:待会儿散场都别走,吃饭去--谁去谁掏钱. 4:再说一个,说个什么呢?说点实事吧 5:老先生留下来的传统相声总共有一千多段,经过我们演员这些年不断地努力吧,到现在,还剩四百多 ...

  • 郭德纲相声语录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叫郭德纲。 人来的不少啊,我很欣慰。感谢各位的光临。待会儿散场都别走,吃饭去。谁去谁掏钱。听相声二十,起哄一万六。再笑加钱。 啊~~你不知道我?我艺术家啊!我都艺术家一个多礼拜了…… 老先生留下来的传统相声总共有一千多段,经过我们演员这些年不断地努力吧,到现在, ...

  • 郭德纲相声经典语录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叫郭德纲。 人来的不少啊,我很欣慰。感谢各位的光临。待会儿散场都别走,吃饭去。谁去谁掏钱。听相声二十,起哄一万六。再笑加钱。 啊~~你不知道我?我艺术家啊!我都艺术家一个多礼拜了…… 老先生留下来的传统相声总共有一千多段,经过我们演员这些年不断地努力吧,到现在, ...

  • 德云社一队2015最新相声
  • 湖广会馆1月1晚场八扇屏开头谢金翟国强 湖广会馆1月1晚场八扇屏结尾谢金翟国强 湖广会馆1月1号晚场罗成算卦郎昊辰 湖广会馆1月1晚场珍珠衫上刘鹤春刘喆 湖广会馆1月1晚场珍珠衫下刘鹤春刘喆 湖广会馆1月1晚场绕口令上陶云圣于鹤真 湖广会馆1月1晚场绕口令下陶云圣于鹤真 湖广会馆1月1号晚场口吐莲花 ...

  • 郭德纲经典语录
  • 1“大爷,美国怎么走啊?”“那谁知道碍…问村长去!” 2 您大点声不费电! 3 待会儿散场都别走,吃饭去——谁去谁掏钱。 4 我是一有钱人。今天后台,就我开车来的,他们都走着来的,天津那几位老先生,打上礼拜二就开始走了。不过我那车啊,最近有点毛病,提速有点儿慢。开始呀,我以为是化油器脏了呢,一检查啊 ...

  • [打电话]教学实录
  •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大意,学说相声. 2.抓住典型语句,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3.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主要内容,学说相声,了解相声语言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相声语言表达的艺术. [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 师生谈谈相声演员郭德纲和岳云鹏.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