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法律史论文)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历史上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时孔子已经去世有一百多年。由于社会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派林立,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作为孔子的四传弟子和崇拜者,孟子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居,以延续儒家道统、捍卫和发扬孔子的学说特别是孔子仁学为己任,践履终身,贡献卓著。1在孟子看来,孔子是尧舜后最后一位集大成的圣人,“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2可想而知,孟子对孔子的评价有多高。当然孟子作为孔子思想的继承者,他对孔子的思想也有进行了一步的发展。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在与曾子的对话中曾说:“吾道一以贯之”。3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当然也要从“仁”说起。

孔子的仁是,“仁者爱人”4,孟子的仁是,“恻隐之心,仁也”5。孔子作为周礼的维护者,孔子的“爱人”是有等级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6。“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7。孔子的仁显然是建立在宗法制“亲亲”、“尊尊”的基础之上。孔子的爱人是有亲疏远近的,要先爱自己的亲人。而孟子的仁,更像是一种本能。看孟子看来,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四心是人的本质属性。“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8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肢也”。相比之前的孔子,“仁”

孟子这里显然给拓宽了。

在简述了孔孟二人对“仁”的不同认识后,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述说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一、人性论 1

2 冯浩菲:《孟子对孔子仁学的捍卫与发扬》,载于《理论学刊》2005年第12期总第142期,第96页。 《孟子•万章下》。

3 《论语·里仁》。

4 《论语·颜渊》。

5 《孟子·告子上》。

6 《论语·学而》。

7 同上。

8 《孟子•公孙丑上》。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9,这是孔子对人性的阐述。“孔子这里所说的‘性’与‘习’,是两个相互对立的范畴,是他对人性的普遍性的认识,人性即人类所具有的‘共性’。析言之,‘性’指人固有的也即是所谓人的自然属性;‘习’是后天的具体行为实践,也就所谓的人的社会属性。他认为人类的自然属性是‘相近’,即‘基本相同’;人类的社会属性是‘相远’,即‘迥然有别’”10。今人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来分析孔子思想,当然不无道理。“肯定人的‘性相近’,则可以说明人在自然属性上并无根本差别,人人都具有相应的欲求既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这种认识和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否定了因宗法制度而是形成的等级性,那么,通过人为方式制造人类的不平等,则是不符合人性的”11。这些思想不知道孔子在当时有没有想到。毕竟孔子是周礼的维护者,连爱都是有等级的,在孔子那里平等能够存在吗?不过,孔子思想对人类追求平等的观念还是有促进作用的。“重视‘习相远’,则明确意味着人性可以改变,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通过后天‘习’的综合系列持久的过程,人性可以在人为可控度之内及趋向上产生相应变化”12。

孟子在孔子人性理论的基上提出了的“性善论”,“他沿着孔子指出的‘性相近’方向,继承孔子关于‘仁’的有关论点,在承认人具有大致相同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又进而论证了‘善’也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之一”13.。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的本质属性。“他举例说,当人们看到一个小孩要掉到井里去了,任何人都会产生惊惧怜悯的感情,这种情感的产生并非‘内交于孺子之父母’,并非‘要誉于乡党朋友’,亦非‘恶其声而然也’,而是原之内心的本性的显露,此种情感即是恻隐之心”14。所以,在孟子那里,人一样既是自然存在也是社会存在。“孟子为阐明人性善,提出了‘情’与才的概念。他认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乃所谓善也。若夫不善,非才之罪也’15。戴震认为:‘情,犹亲也,实也’16。‘情’即是与生俱有的资9 《论语·阳货》。

商国君著:《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11 同上书。

12 同上书。

13 商国君著:《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1页。

14 周立升:《孟子价值论初探——对孔子价值体系的传承与推展》,载于《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06),第210页。

15《孟子·告子上》。

16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才》 10

质,犹如未曾染色的白绢一样,保持本来的真实面貌。‘才,人与百物各如其性以为形质’17。许慎说:‘才,草木之初也’18。可以引申为‘凡始’。‘性’指人的内在‘资质’。‘才’又作‘材’,指人内在的‘资质’表现于外的形质。‘情’与‘才’义相近,皆指人的原始‘质性’,但又与告子所谓‘生之谓性’的纯自然属性有区别。告子认为:‘食色,性也’19。犹如《礼记·礼运》篇所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焉。’把人的本性单纯视为是人的生理本能,因而孟子予以反驳,认为这种观点等同于‘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20。告子只注意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抹煞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孟子则认为,人类为了自我生存与种族绵延,不但具有‘饮食、男女’等生理本能,还具有可以为善的‘情’与‘才’,也就是说人人皆具有可以为善的‘种子’,而这又恰恰是人之所以异于动物本质特征所在”21。

二、“民本”思想

孔子与孟子都有重民的思想,孔子是周礼的倡导者与维护者,他接受了西周以来的“敬天保民”的思想。“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2。这是孔子对统治者的告诫,“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亦惠而不费乎?”23。这都体现了孔子的重民思想。

孟子在继承古代“民本”思相的基础上,其观点比孔子更进了一步。“不仅着重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爱民,而且论述得也更为深刻。《孟子》一书中,约有将近200处提到‘民’。孟子对历史的和现实的统治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光辉命题,把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24。相比孔子的民本思想,孟子又更胜一筹。且看孟子是怎么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25。孔子的重民,是完全从统治者的角度而言的,他强调在役使人民时要“用民以时”。孟子的宣布则要大胆了许多,“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明“民心的向背决定17

18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才》 许慎《说文解字·才部》

19 《孟子·告子上》。

20 《孟子·告子上》。

21 商国君著:《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22 《论语·学而》。

23 《论语·尧曰》。

24 王钧林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25 《孟子·尽心下》。

了统治者的政治基础,从某种意义让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只有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拥有天下。他(孟子)要求统治者效法先王”。26“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诸掌”27。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仁政,民心向背在孟子这里被反复强调。在总结历史经验时,他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28。桀纣的灭亡都是因为失去了民心,没有人民的支持君王的统治是难以维系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说明,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则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29。孟子看来,“天时”、“地利”和“人和”三个要素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0。

三、义利观

在孔子看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1。义与利是孔子区分君子与小子的标准,孔子重义而轻利。“君子以义为质”32,“君子以义为上”33。但孔子又说,“见利思义”34并肯定“义然后取”的原则。孔子认为义高于利,要重义轻利,但并不排斥利,只是要求以义帅利取之以道35。孟子对义利问题有进一步的发挥。

孟子在孔子所奠定的义利观的基础上予以拓展,将之推到了“贵义贱利”的颠峰,他在与梁惠王的对话中是这样说的,“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26

27 王钧林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孟子•公孙丑上》。

28 《孟子•离娄上》。

29 《孟子•公孙丑下》。

30 《孟子•公孙丑下》》。

31 《论语·里仁》。

32 《论语·卫灵公》。

33 《论语·里仁》。

34 《论语·宪问》。

35 周立升:《孟子价值论初探——对孔子价值体系的传承与推展》,载于《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06),第212页。

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36。可见,在孟子看来,义利与一国的治理也是息息相关的。重利轻义乃是亡国之道。因在同样君臣父子兄弟关系也与义利相关,“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则不亡者,未之有也”37。“为人者臣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则不王者,未之有也”38。义利观的差异,也影响着一国一家的关系。

当涉及到个人时,孟子又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9。孟子认为,生命价值与道义相比,后者是高于前者的。不单单是个人的利益,个人的生命与义二者不可兼得时,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放弃的。当然孟子承认了人的生理欲望,也承认了功名利禄等利益,“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侠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40。他只是强调以义来决定利益的取舍。

四、理想人格——对“圣人”的看法

“理想人格具有一种典范作用。孔子眼中的理想人格有君子、仁人、贤人、圣人。圣人在孔子看来是人格的极致,人们难以达到,即便尧舜也未完全臻乎于此。至于孔子更是不以圣人自许,甚或是以仁人自许,曾说‘若圣与仁,则我安敢?’41”42。在孔子看来,圣人是其最高理想之人格。“孔子所设计的圣人人格具备下列特征:第一,以‘修己’为本位,具有崇高的道德;第二,能‘推己及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43尧舜甚至都不够格,“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44。“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36

37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告子下》。

38 《孟子·告子下》。

39 《孟子·告子上》。

40 《孟子·尽心下》。

41 《论语·述而》。

42 周立升:《孟子价值论初探——对孔子价值体系的传承与推展》,载于《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06),第215页。

43 王钧林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页。

44 《论语·雍也》。

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36。可见,在孟子看来,义利与一国的治理也是息息相关的。重利轻义乃是亡国之道。因在同样君臣父子兄弟关系也与义利相关,“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则不亡者,未之有也”37。“为人者臣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则不王者,未之有也”38。义利观的差异,也影响着一国一家的关系。

当涉及到个人时,孟子又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9。孟子认为,生命价值与道义相比,后者是高于前者的。不单单是个人的利益,个人的生命与义二者不可兼得时,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放弃的。当然孟子承认了人的生理欲望,也承认了功名利禄等利益,“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侠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40。他只是强调以义来决定利益的取舍。

四、理想人格——对“圣人”的看法

“理想人格具有一种典范作用。孔子眼中的理想人格有君子、仁人、贤人、圣人。圣人在孔子看来是人格的极致,人们难以达到,即便尧舜也未完全臻乎于此。至于孔子更是不以圣人自许,甚或是以仁人自许,曾说‘若圣与仁,则我安敢?’41”42。在孔子看来,圣人是其最高理想之人格。“孔子所设计的圣人人格具备下列特征:第一,以‘修己’为本位,具有崇高的道德;第二,能‘推己及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43尧舜甚至都不够格,“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44。“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36

37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告子下》。

38 《孟子·告子下》。

39 《孟子·告子上》。

40 《孟子·尽心下》。

41 《论语·述而》。

42 周立升:《孟子价值论初探——对孔子价值体系的传承与推展》,载于《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06),第215页。

43 王钧林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页。

44 《论语·雍也》。

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45。“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46。“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47。在笔者看来,孔子有过谦之嫌。自己都不敢以圣人自居就罢了,尧舜也还不够,那究竟人们能达到圣人的人格吗?如果不能达到,那过分的强调是否为违人性呢?

孟子作为后继者,要比孔子实在多了。“孟子则把‘圣人’请到现实人间中来,认为‘圣人’并非不可企及,圣人不过与我同‘类’而已”48。圣人非可望而不可及,孟子列举了历史上可称为圣人的人,当然孟子也将孔子列在其中。“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也者,全声而玉振之也”。49当圣人由理想变为现实,由彼岸到此岸,似乎更激励人们去追求理想的人格。不至于因为根本无法达到而望而却步。谦虚的孔子得以成为圣人,孟子功不可没。

圣人并非超然于一般人之外,“圣人之于民,亦类也”50。“圣人与我同类者”51。“尧舜与人同耳”52。“在孟子看来,圣人与凡人有着同样的善心、善性,凡人只要善于修心养性,同样可以超凡入圣,所发他大胆宣布:‘人皆可以为尧舜”53。这显然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并且也揭开了圣人的神秘面纱。不过,孟子也承认‘物之不齐,物之情也’54。圣人与凡人之间存在着差别,圣人是人类中的佼佼者,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杰出人物”55。

五、孝道

以“孝”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在西周时形成,“‘孝’范畴虽非孔子儒家之发明,但‘孝’观念被纳入儒家思想体系之后,其内涵出现了“窄化”过程.在孔子仁论思想体系中,孝是逻辑性起点,仁是终极归宿:‘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56”57。孔子将“孝”纳入了仁的体系,“孝悌也者,其为45

46 《论语·泰伯》。 《论语·泰伯》。

47 《论语·述而》。

48 王钧林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页。

49 《孟子·万章下》。

50 《孟子·公孙丑上》。

51 《孟子·告子上》。

52 《孟子·离娄下》。

53 《孟子·告子下》。

54 《孟子·滕文公上》。

55 王钧林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7页。

56 《论语·为政》。

57 曾振宇:《孟子孝论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与偏离——从“以正致谏”到“父子不责善”》,载于《史学月刊》2007年第11期,第30页。

仁之本与?”58。在孔子这里孝是仁的根本,孝敬自己的父母和尊敬自己的兄长。孝是仁伦理价值的体现。就像之前我们说到的,孔子的爱是有亲疏远近的,孝也是孔子仁爱的体现。关于孝如何实施,孔子是这样说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59。“孔子首先肯定了奉养父母是孝道,人的衰老是不可违的自然规律,到了老年必然丧失劳动力,古代农耕社会,养儿防老,父母的生存给养只能靠儿子,尤其是那些没有生产资料可依的贫苦家庭更是如此。因此。奉养父母便成为了儿女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孔子肯定了‘能养’是‘孝’的表现。但他指出奉养父母并不单纯是维持父母的生存,而且所尽义务和责任必须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如果不是这样。这与一般饲养犬马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孔子认为经济上奉养父母要提高到孝道的高度上认识.既使父母无衣食之忧,又使父母真正在精神上有享受之乐”60。对父母的孝不能只是停留于物质上的满足,还要尊敬父母。孔子又说:“父母,唯其疾之忧。”61要时刻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对年老的父母儿女应当时刻关心他们,最大限度减轻疾病给父母带来的痛苦。父母精神上的愉悦,孔子这样说,“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62。孔子对孝的要求不只是衣食无忧,还要给父母以家庭温暖,对待父母要和颜悦色。

孟子对孔子的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此孟子作出了论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3。这与孟子的仁的观念是紧密相连的,仁爱是一种本能,没有亲疏远近之分。所以,“孟子认为别人的父母也就是自己的父母,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样尊敬别人的老人。类似孟子的‘孝’无亲疏的区别,《大学》亦有论说:‘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对于孟子以仁学诠释尊老、爱老的孝德,以后历代的儒者屡有阐发,特别是元代理学家的解析尤为突出。元代理学家许谦在《读孟子丛说》中指出:‘人既我同类,其好恶不殊。所施之不过己之所好所恶者及之而已。’许谦认为无论什么人都与我同类,尊敬自己的父母,理所当然地要推及孝顺他人的父母。许谦以‘同类’消融了亲疏的界58

59《论语·学而》。 《论语·为政》。

60 陈谷嘉:《孝与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儒家孝文化软实力研究》,载于《湖南大学学报》第25卷第2期2011年3月,第113页。

61《论语·为政》

62《论语·为政》

63《孟子·梁惠王上》

限,消融了血亲关系对‘孝’的限制。理学家陈天祥在《孟子辨疑》中专门对有人把孟子上述‘老吾老’的经文解读为‘各亲其亲,各长其长’提出了质疑,展开了批判.其中心点是反对以‘各’字在人与我之间设置一条鸿沟。陈天祥认为如果‘各亲其亲,各长其长’。那么势必会‘各亲己家之亲’和‘各长己家之长’,他家的父母与兄长与我无关,不值得尊敬。在陈天祥看来,敬老爱老不仅对本 家本姓如此,对他家他姓也应如此,所以必须去掉‘各’字,坚持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本意。总之,孔子把‘孝’纳入仁学系统,标志了孝亲道德已演 进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尊老爱老的美德,这在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64。

综上对孔子与孟子思想作了简单的比较,分别从人性观、民本思想、义利观、理想人格和孝道五个小的方面来进行了梳理。孔子与孟子都是仁的倡导者,孟子更是在孔子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仁政”思想。孔子思想是孟子思想的本源,孟子又对孔子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在孔子那里爱是有亲疏远近的,而孟子的爱却更像是一种本能;孔子只是“性相近”与“习相远”概括了人性,孟子则提出了“性善论”;民本思想应该是孟子对孔子思想最大胆的发展,“民贵君轻”;义利观上,孟子比孔子又更为实际些,可能这与孟子生活时代有墨家学说的影响有关;对“圣人”的期待,比起孔子的过于自谦,孟子把“圣人”拉回到了人间并且将孔子评价为集大成者;“孝”观念,孟子也作了拓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比起孔子的“亲亲”、“尊尊”也应当是进步的。

64 陈谷嘉:《孝与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儒家孝文化软实力研究》,载于《湖南大学学报》第25卷第2期2011年3月,第113页。

参考文献:

王钧林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商国君著:《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58年版。

钱逊著:《孟子读本》,中华书局2010年版。

陈谷嘉:《孝与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儒家孝文化软实力研究》,载于《湖南大学学报》第25卷第2期2011年3月。

曾振宇:《孟子孝论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与偏离——从“以正致谏”到“父子不责善”》,载于《史学月刊》2007年第11期。

周立升:《孟子价值论初探——对孔子价值体系的传承与推展》,载于《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06)。

冯浩菲:《孟子对孔子仁学的捍卫与发扬》,载于《理论学刊》2005年第12期总第142期。

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历史上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时孔子已经去世有一百多年。由于社会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派林立,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作为孔子的四传弟子和崇拜者,孟子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居,以延续儒家道统、捍卫和发扬孔子的学说特别是孔子仁学为己任,践履终身,贡献卓著。1在孟子看来,孔子是尧舜后最后一位集大成的圣人,“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2可想而知,孟子对孔子的评价有多高。当然孟子作为孔子思想的继承者,他对孔子的思想也有进行了一步的发展。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在与曾子的对话中曾说:“吾道一以贯之”。3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当然也要从“仁”说起。

孔子的仁是,“仁者爱人”4,孟子的仁是,“恻隐之心,仁也”5。孔子作为周礼的维护者,孔子的“爱人”是有等级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6。“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7。孔子的仁显然是建立在宗法制“亲亲”、“尊尊”的基础之上。孔子的爱人是有亲疏远近的,要先爱自己的亲人。而孟子的仁,更像是一种本能。看孟子看来,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四心是人的本质属性。“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8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肢也”。相比之前的孔子,“仁”

孟子这里显然给拓宽了。

在简述了孔孟二人对“仁”的不同认识后,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述说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一、人性论 1

2 冯浩菲:《孟子对孔子仁学的捍卫与发扬》,载于《理论学刊》2005年第12期总第142期,第96页。 《孟子•万章下》。

3 《论语·里仁》。

4 《论语·颜渊》。

5 《孟子·告子上》。

6 《论语·学而》。

7 同上。

8 《孟子•公孙丑上》。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9,这是孔子对人性的阐述。“孔子这里所说的‘性’与‘习’,是两个相互对立的范畴,是他对人性的普遍性的认识,人性即人类所具有的‘共性’。析言之,‘性’指人固有的也即是所谓人的自然属性;‘习’是后天的具体行为实践,也就所谓的人的社会属性。他认为人类的自然属性是‘相近’,即‘基本相同’;人类的社会属性是‘相远’,即‘迥然有别’”10。今人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来分析孔子思想,当然不无道理。“肯定人的‘性相近’,则可以说明人在自然属性上并无根本差别,人人都具有相应的欲求既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这种认识和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否定了因宗法制度而是形成的等级性,那么,通过人为方式制造人类的不平等,则是不符合人性的”11。这些思想不知道孔子在当时有没有想到。毕竟孔子是周礼的维护者,连爱都是有等级的,在孔子那里平等能够存在吗?不过,孔子思想对人类追求平等的观念还是有促进作用的。“重视‘习相远’,则明确意味着人性可以改变,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通过后天‘习’的综合系列持久的过程,人性可以在人为可控度之内及趋向上产生相应变化”12。

孟子在孔子人性理论的基上提出了的“性善论”,“他沿着孔子指出的‘性相近’方向,继承孔子关于‘仁’的有关论点,在承认人具有大致相同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又进而论证了‘善’也是人类的基本属性之一”13.。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的本质属性。“他举例说,当人们看到一个小孩要掉到井里去了,任何人都会产生惊惧怜悯的感情,这种情感的产生并非‘内交于孺子之父母’,并非‘要誉于乡党朋友’,亦非‘恶其声而然也’,而是原之内心的本性的显露,此种情感即是恻隐之心”14。所以,在孟子那里,人一样既是自然存在也是社会存在。“孟子为阐明人性善,提出了‘情’与才的概念。他认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乃所谓善也。若夫不善,非才之罪也’15。戴震认为:‘情,犹亲也,实也’16。‘情’即是与生俱有的资9 《论语·阳货》。

商国君著:《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11 同上书。

12 同上书。

13 商国君著:《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1页。

14 周立升:《孟子价值论初探——对孔子价值体系的传承与推展》,载于《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06),第210页。

15《孟子·告子上》。

16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才》 10

质,犹如未曾染色的白绢一样,保持本来的真实面貌。‘才,人与百物各如其性以为形质’17。许慎说:‘才,草木之初也’18。可以引申为‘凡始’。‘性’指人的内在‘资质’。‘才’又作‘材’,指人内在的‘资质’表现于外的形质。‘情’与‘才’义相近,皆指人的原始‘质性’,但又与告子所谓‘生之谓性’的纯自然属性有区别。告子认为:‘食色,性也’19。犹如《礼记·礼运》篇所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焉。’把人的本性单纯视为是人的生理本能,因而孟子予以反驳,认为这种观点等同于‘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20。告子只注意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抹煞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孟子则认为,人类为了自我生存与种族绵延,不但具有‘饮食、男女’等生理本能,还具有可以为善的‘情’与‘才’,也就是说人人皆具有可以为善的‘种子’,而这又恰恰是人之所以异于动物本质特征所在”21。

二、“民本”思想

孔子与孟子都有重民的思想,孔子是周礼的倡导者与维护者,他接受了西周以来的“敬天保民”的思想。“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2。这是孔子对统治者的告诫,“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亦惠而不费乎?”23。这都体现了孔子的重民思想。

孟子在继承古代“民本”思相的基础上,其观点比孔子更进了一步。“不仅着重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爱民,而且论述得也更为深刻。《孟子》一书中,约有将近200处提到‘民’。孟子对历史的和现实的统治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光辉命题,把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24。相比孔子的民本思想,孟子又更胜一筹。且看孟子是怎么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25。孔子的重民,是完全从统治者的角度而言的,他强调在役使人民时要“用民以时”。孟子的宣布则要大胆了许多,“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明“民心的向背决定17

18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才》 许慎《说文解字·才部》

19 《孟子·告子上》。

20 《孟子·告子上》。

21 商国君著:《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22 《论语·学而》。

23 《论语·尧曰》。

24 王钧林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25 《孟子·尽心下》。

了统治者的政治基础,从某种意义让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只有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拥有天下。他(孟子)要求统治者效法先王”。26“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诸掌”27。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仁政,民心向背在孟子这里被反复强调。在总结历史经验时,他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28。桀纣的灭亡都是因为失去了民心,没有人民的支持君王的统治是难以维系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说明,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则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29。孟子看来,“天时”、“地利”和“人和”三个要素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0。

三、义利观

在孔子看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1。义与利是孔子区分君子与小子的标准,孔子重义而轻利。“君子以义为质”32,“君子以义为上”33。但孔子又说,“见利思义”34并肯定“义然后取”的原则。孔子认为义高于利,要重义轻利,但并不排斥利,只是要求以义帅利取之以道35。孟子对义利问题有进一步的发挥。

孟子在孔子所奠定的义利观的基础上予以拓展,将之推到了“贵义贱利”的颠峰,他在与梁惠王的对话中是这样说的,“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26

27 王钧林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孟子•公孙丑上》。

28 《孟子•离娄上》。

29 《孟子•公孙丑下》。

30 《孟子•公孙丑下》》。

31 《论语·里仁》。

32 《论语·卫灵公》。

33 《论语·里仁》。

34 《论语·宪问》。

35 周立升:《孟子价值论初探——对孔子价值体系的传承与推展》,载于《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06),第212页。

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36。可见,在孟子看来,义利与一国的治理也是息息相关的。重利轻义乃是亡国之道。因在同样君臣父子兄弟关系也与义利相关,“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则不亡者,未之有也”37。“为人者臣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则不王者,未之有也”38。义利观的差异,也影响着一国一家的关系。

当涉及到个人时,孟子又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9。孟子认为,生命价值与道义相比,后者是高于前者的。不单单是个人的利益,个人的生命与义二者不可兼得时,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放弃的。当然孟子承认了人的生理欲望,也承认了功名利禄等利益,“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侠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40。他只是强调以义来决定利益的取舍。

四、理想人格——对“圣人”的看法

“理想人格具有一种典范作用。孔子眼中的理想人格有君子、仁人、贤人、圣人。圣人在孔子看来是人格的极致,人们难以达到,即便尧舜也未完全臻乎于此。至于孔子更是不以圣人自许,甚或是以仁人自许,曾说‘若圣与仁,则我安敢?’41”42。在孔子看来,圣人是其最高理想之人格。“孔子所设计的圣人人格具备下列特征:第一,以‘修己’为本位,具有崇高的道德;第二,能‘推己及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43尧舜甚至都不够格,“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44。“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36

37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告子下》。

38 《孟子·告子下》。

39 《孟子·告子上》。

40 《孟子·尽心下》。

41 《论语·述而》。

42 周立升:《孟子价值论初探——对孔子价值体系的传承与推展》,载于《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06),第215页。

43 王钧林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页。

44 《论语·雍也》。

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36。可见,在孟子看来,义利与一国的治理也是息息相关的。重利轻义乃是亡国之道。因在同样君臣父子兄弟关系也与义利相关,“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则不亡者,未之有也”37。“为人者臣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则不王者,未之有也”38。义利观的差异,也影响着一国一家的关系。

当涉及到个人时,孟子又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9。孟子认为,生命价值与道义相比,后者是高于前者的。不单单是个人的利益,个人的生命与义二者不可兼得时,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放弃的。当然孟子承认了人的生理欲望,也承认了功名利禄等利益,“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侠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40。他只是强调以义来决定利益的取舍。

四、理想人格——对“圣人”的看法

“理想人格具有一种典范作用。孔子眼中的理想人格有君子、仁人、贤人、圣人。圣人在孔子看来是人格的极致,人们难以达到,即便尧舜也未完全臻乎于此。至于孔子更是不以圣人自许,甚或是以仁人自许,曾说‘若圣与仁,则我安敢?’41”42。在孔子看来,圣人是其最高理想之人格。“孔子所设计的圣人人格具备下列特征:第一,以‘修己’为本位,具有崇高的道德;第二,能‘推己及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43尧舜甚至都不够格,“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44。“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36

37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告子下》。

38 《孟子·告子下》。

39 《孟子·告子上》。

40 《孟子·尽心下》。

41 《论语·述而》。

42 周立升:《孟子价值论初探——对孔子价值体系的传承与推展》,载于《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06),第215页。

43 王钧林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页。

44 《论语·雍也》。

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45。“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46。“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47。在笔者看来,孔子有过谦之嫌。自己都不敢以圣人自居就罢了,尧舜也还不够,那究竟人们能达到圣人的人格吗?如果不能达到,那过分的强调是否为违人性呢?

孟子作为后继者,要比孔子实在多了。“孟子则把‘圣人’请到现实人间中来,认为‘圣人’并非不可企及,圣人不过与我同‘类’而已”48。圣人非可望而不可及,孟子列举了历史上可称为圣人的人,当然孟子也将孔子列在其中。“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也者,全声而玉振之也”。49当圣人由理想变为现实,由彼岸到此岸,似乎更激励人们去追求理想的人格。不至于因为根本无法达到而望而却步。谦虚的孔子得以成为圣人,孟子功不可没。

圣人并非超然于一般人之外,“圣人之于民,亦类也”50。“圣人与我同类者”51。“尧舜与人同耳”52。“在孟子看来,圣人与凡人有着同样的善心、善性,凡人只要善于修心养性,同样可以超凡入圣,所发他大胆宣布:‘人皆可以为尧舜”53。这显然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并且也揭开了圣人的神秘面纱。不过,孟子也承认‘物之不齐,物之情也’54。圣人与凡人之间存在着差别,圣人是人类中的佼佼者,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杰出人物”55。

五、孝道

以“孝”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在西周时形成,“‘孝’范畴虽非孔子儒家之发明,但‘孝’观念被纳入儒家思想体系之后,其内涵出现了“窄化”过程.在孔子仁论思想体系中,孝是逻辑性起点,仁是终极归宿:‘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56”57。孔子将“孝”纳入了仁的体系,“孝悌也者,其为45

46 《论语·泰伯》。 《论语·泰伯》。

47 《论语·述而》。

48 王钧林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页。

49 《孟子·万章下》。

50 《孟子·公孙丑上》。

51 《孟子·告子上》。

52 《孟子·离娄下》。

53 《孟子·告子下》。

54 《孟子·滕文公上》。

55 王钧林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7页。

56 《论语·为政》。

57 曾振宇:《孟子孝论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与偏离——从“以正致谏”到“父子不责善”》,载于《史学月刊》2007年第11期,第30页。

仁之本与?”58。在孔子这里孝是仁的根本,孝敬自己的父母和尊敬自己的兄长。孝是仁伦理价值的体现。就像之前我们说到的,孔子的爱是有亲疏远近的,孝也是孔子仁爱的体现。关于孝如何实施,孔子是这样说的“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59。“孔子首先肯定了奉养父母是孝道,人的衰老是不可违的自然规律,到了老年必然丧失劳动力,古代农耕社会,养儿防老,父母的生存给养只能靠儿子,尤其是那些没有生产资料可依的贫苦家庭更是如此。因此。奉养父母便成为了儿女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孔子肯定了‘能养’是‘孝’的表现。但他指出奉养父母并不单纯是维持父母的生存,而且所尽义务和责任必须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如果不是这样。这与一般饲养犬马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孔子认为经济上奉养父母要提高到孝道的高度上认识.既使父母无衣食之忧,又使父母真正在精神上有享受之乐”60。对父母的孝不能只是停留于物质上的满足,还要尊敬父母。孔子又说:“父母,唯其疾之忧。”61要时刻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对年老的父母儿女应当时刻关心他们,最大限度减轻疾病给父母带来的痛苦。父母精神上的愉悦,孔子这样说,“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62。孔子对孝的要求不只是衣食无忧,还要给父母以家庭温暖,对待父母要和颜悦色。

孟子对孔子的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此孟子作出了论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3。这与孟子的仁的观念是紧密相连的,仁爱是一种本能,没有亲疏远近之分。所以,“孟子认为别人的父母也就是自己的父母,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样尊敬别人的老人。类似孟子的‘孝’无亲疏的区别,《大学》亦有论说:‘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对于孟子以仁学诠释尊老、爱老的孝德,以后历代的儒者屡有阐发,特别是元代理学家的解析尤为突出。元代理学家许谦在《读孟子丛说》中指出:‘人既我同类,其好恶不殊。所施之不过己之所好所恶者及之而已。’许谦认为无论什么人都与我同类,尊敬自己的父母,理所当然地要推及孝顺他人的父母。许谦以‘同类’消融了亲疏的界58

59《论语·学而》。 《论语·为政》。

60 陈谷嘉:《孝与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儒家孝文化软实力研究》,载于《湖南大学学报》第25卷第2期2011年3月,第113页。

61《论语·为政》

62《论语·为政》

63《孟子·梁惠王上》

限,消融了血亲关系对‘孝’的限制。理学家陈天祥在《孟子辨疑》中专门对有人把孟子上述‘老吾老’的经文解读为‘各亲其亲,各长其长’提出了质疑,展开了批判.其中心点是反对以‘各’字在人与我之间设置一条鸿沟。陈天祥认为如果‘各亲其亲,各长其长’。那么势必会‘各亲己家之亲’和‘各长己家之长’,他家的父母与兄长与我无关,不值得尊敬。在陈天祥看来,敬老爱老不仅对本 家本姓如此,对他家他姓也应如此,所以必须去掉‘各’字,坚持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本意。总之,孔子把‘孝’纳入仁学系统,标志了孝亲道德已演 进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尊老爱老的美德,这在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64。

综上对孔子与孟子思想作了简单的比较,分别从人性观、民本思想、义利观、理想人格和孝道五个小的方面来进行了梳理。孔子与孟子都是仁的倡导者,孟子更是在孔子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仁政”思想。孔子思想是孟子思想的本源,孟子又对孔子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在孔子那里爱是有亲疏远近的,而孟子的爱却更像是一种本能;孔子只是“性相近”与“习相远”概括了人性,孟子则提出了“性善论”;民本思想应该是孟子对孔子思想最大胆的发展,“民贵君轻”;义利观上,孟子比孔子又更为实际些,可能这与孟子生活时代有墨家学说的影响有关;对“圣人”的期待,比起孔子的过于自谦,孟子把“圣人”拉回到了人间并且将孔子评价为集大成者;“孝”观念,孟子也作了拓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比起孔子的“亲亲”、“尊尊”也应当是进步的。

64 陈谷嘉:《孝与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儒家孝文化软实力研究》,载于《湖南大学学报》第25卷第2期2011年3月,第113页。

参考文献:

王钧林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商国君著:《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58年版。

钱逊著:《孟子读本》,中华书局2010年版。

陈谷嘉:《孝与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儒家孝文化软实力研究》,载于《湖南大学学报》第25卷第2期2011年3月。

曾振宇:《孟子孝论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与偏离——从“以正致谏”到“父子不责善”》,载于《史学月刊》2007年第11期。

周立升:《孟子价值论初探——对孔子价值体系的传承与推展》,载于《孟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2006)。

冯浩菲:《孟子对孔子仁学的捍卫与发扬》,载于《理论学刊》2005年第12期总第142期。


相关内容

  • 第一章 古代文明的奠基--先秦时期
  • 新课标通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考试重点]秦汉确立和发展中央集权制度: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 ...

  • 中国思想史重点
  • 1.<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 ...

  • 孟子_民贵君轻_说的非民主性
  • 孟子"民贵君轻"柯 卫 马作武 摘要:"说属于民主思想,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混淆了民本与民主的本质, , 孟子之说并没有跳出君主政治前提下有关君民关系的理论范畴, 与以人民"民贵君轻"是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民本主义的经典表达, 将之误读为民主思想, 只 ...

  • 2015年高考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三
  • 专题十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 (2015四川文综)1. 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 ) A .克己复礼 B .礼法兼用 C .民贵君轻 D .选贤举能 [答案]B (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俈>云:"人 ...

  • 先秦散文研究教学大纲
  • 第一部分  说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中国古代散文的传统源远流长,先秦散文是其源头.开设本选修课的目的是从源头着手,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和研究先秦散文,培养学生熟悉和热爱古代散文,吸取其中的营养,批判地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学习这门课,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加强爱国 ...

  • 先秦散文研究
  • 先秦散文研究 教 学 大 纲 (选修课) 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熊宪光 <先秦散文研究>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说 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二.课时安排 三.教学方法 四.参考教材 五.考试方法 第二部分 讲授大纲 先秦散文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 本章思考题 史家之文研究 第一节 概 说 第二节 ...

  • [左传]"君子曰"与儒家君子之学
  • 作者:葛志毅 河北学刊 2011年03期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10)06-0027-07 [收稿日期]2009-11-06 <左传>中每见"君子曰"云云,历来有人怀疑,如宋人林黄中谓"<左传> ...

  • 中国古代传统阅读模式研究
  • 囤童占.}8拓 ・理论园地・ 2010年第5期 中国古代传统阅读模式研究 许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100871) 摘 要:中国古代社会有一个兼具开放性与超稳定的阅读系统.文章从四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阅读特征:从阅读的绝对垄断到有限控制:以儒家经典为主要阅读对象:强烈的实用主义阅读色彩:口语 ...

  • 论儒家管理思想的精髓
  • 新视角 论儒家管理思想的精髓 闫学军 王雷震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儒家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是儒家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管理哲学思想的精髓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以人为本0的根本精神;/以和为贵0的核心特征;/人性可塑0的人性假设基础.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