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常见疾病:小儿生长发育指标

一、体重

体重公式:

1—6 个月:体重(克)=3000+月龄×600;7—12 个月:体重(克)=3000+月龄×500;1 岁以上: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以上公式算得的体重,仅是大约的平均数,其变动范围可达10%以上。

二、身长

小儿初生时身长约50 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增长25 厘米,2 岁以后身长

可按下列公式推算:身长=周岁数×5+75(或80)

三、头围

新生儿头围平均34 厘米,在生后最初半年增长约8 厘米,后半年增长4厘米,第二年内又增长2 厘米,5 岁以后己接近成人。头围过小,常为脑发育不全所致的小头畸形; 过大,可能为解颅(脑积水) 等所致。

四、胸围

出生后胸围约32 厘米,第一年增长约12 厘米,第二年增长约3 厘米。1岁内胸围常小千头围,1 岁时几乎相等,2 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佝偻病和营养不良等则胸围较小

五、囟门

后囟门关闭时间在出生后2~4 个月内(部分出生时已闭); 前囟门关闭时间在12~18 个月。囟门早闭并头围明显小于正常者为小头畸形,囟门晚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见于解颅或佝偻病。

六、牙齿

小儿出生后5~10 个月开始出乳牙,均属正常范围。一般1 岁时8 个牙,于20~30 个月出齐20 颗乳牙,6 岁以后开始换为恒牙,并长出第一恒磨牙,12 岁以后长出第二恒磨牙,至12~15 岁长满28 颗恒牙。第三恒磨牙一般在17—30 岁长出,称为智齿(智慧齿) ,也有终生不出者。

出牙是一种生理现象,个别小儿有暂时流口水、睡眠不安、低烧、腹泻及爱咬乳头等现象。乳牙出得晚者,牙质欠佳; 出牙顺序紊乱见于呆小症、先天愚型、营养紊乱、佝偻病及骨发育不全等疾病。

七、呼吸

年龄越小,呼5 吸越快。1~3 个月,每分钟约40~35 次,6—12 个月,每分钟约35~30 次,1—2 岁每分钟30~25 次。

八、脉搏

年龄越小,脉搏越快。新生儿至1 岁,每分钟约160~120 次;1~3 岁,每分钟约120~100 次;3~5 岁,每分钟约110~90 次;5~7 岁,每分钟约100~80 次;7~12 岁,每分钟90~70 次。

九、血压

年龄越小,血压越低。1 岁以上小儿收缩压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张压= 收缩压的~ 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所得的血压数:mmHg ÷7.5=kpa

十、神经、精神(语言) 的发育

(一) 神经发育

1. 由上向下:先能抬头、然后按坐、爬、站、走的顺序发展。

2. 由不协调到协调:新生儿运动是不自主的运动,如吮乳、吞咽等动作。

5~6 个月有眼、手的协调,即有意识的伸手抓物。6~7 个月有手、腰协调,即伸手取不到东西时能弯腰。

3. 由粗到细:民间将这个动作发展过程总结为“一听二视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

坐八爬九扶站,1 岁娃娃会走路”。

一、体重

体重公式:

1—6 个月:体重(克)=3000+月龄×600;7—12 个月:体重(克)=3000+月龄×500;1 岁以上: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以上公式算得的体重,仅是大约的平均数,其变动范围可达10%以上。

二、身长

小儿初生时身长约50 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增长25 厘米,2 岁以后身长

可按下列公式推算:身长=周岁数×5+75(或80)

三、头围

新生儿头围平均34 厘米,在生后最初半年增长约8 厘米,后半年增长4厘米,第二年内又增长2 厘米,5 岁以后己接近成人。头围过小,常为脑发育不全所致的小头畸形; 过大,可能为解颅(脑积水) 等所致。

四、胸围

出生后胸围约32 厘米,第一年增长约12 厘米,第二年增长约3 厘米。1岁内胸围常小千头围,1 岁时几乎相等,2 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佝偻病和营养不良等则胸围较小

五、囟门

后囟门关闭时间在出生后2~4 个月内(部分出生时已闭); 前囟门关闭时间在12~18 个月。囟门早闭并头围明显小于正常者为小头畸形,囟门晚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见于解颅或佝偻病。

六、牙齿

小儿出生后5~10 个月开始出乳牙,均属正常范围。一般1 岁时8 个牙,于20~30 个月出齐20 颗乳牙,6 岁以后开始换为恒牙,并长出第一恒磨牙,12 岁以后长出第二恒磨牙,至12~15 岁长满28 颗恒牙。第三恒磨牙一般在17—30 岁长出,称为智齿(智慧齿) ,也有终生不出者。

出牙是一种生理现象,个别小儿有暂时流口水、睡眠不安、低烧、腹泻及爱咬乳头等现象。乳牙出得晚者,牙质欠佳; 出牙顺序紊乱见于呆小症、先天愚型、营养紊乱、佝偻病及骨发育不全等疾病。

七、呼吸

年龄越小,呼5 吸越快。1~3 个月,每分钟约40~35 次,6—12 个月,每分钟约35~30 次,1—2 岁每分钟30~25 次。

八、脉搏

年龄越小,脉搏越快。新生儿至1 岁,每分钟约160~120 次;1~3 岁,每分钟约120~100 次;3~5 岁,每分钟约110~90 次;5~7 岁,每分钟约100~80 次;7~12 岁,每分钟90~70 次。

九、血压

年龄越小,血压越低。1 岁以上小儿收缩压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张压= 收缩压的~ 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所得的血压数:mmHg ÷7.5=kpa

十、神经、精神(语言) 的发育

(一) 神经发育

1. 由上向下:先能抬头、然后按坐、爬、站、走的顺序发展。

2. 由不协调到协调:新生儿运动是不自主的运动,如吮乳、吞咽等动作。

5~6 个月有眼、手的协调,即有意识的伸手抓物。6~7 个月有手、腰协调,即伸手取不到东西时能弯腰。

3. 由粗到细:民间将这个动作发展过程总结为“一听二视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

坐八爬九扶站,1 岁娃娃会走路”。


相关内容

  • 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 儿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儿科是一门研究小儿营养.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学 科.它的服务对象从胎儿到青少年,因此其生理.病理.疾病表现等方面与成人不同,具有动态生 长和发育的特点.专业范围包括:儿童保健.围生医学.新生儿.感染.消化.呼吸.心血管.泌 尿.血液及肿瘤.神 ...

  •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考试大纲
  •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考试大纲 儿科学 一.绪论 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二.生长发育 掌握衡量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包括测量方法.正常值及计算方法 ). 三.儿童保健 ①熟悉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②熟悉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及药物选择.③掌握小儿药物 剂量的常用计算方法.④熟悉小儿体 ...

  •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
  • 卫生部 教育部关于 印发<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科教发„2012‟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教育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教育局,卫生部直属有关单位,教育部直属有关高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 ...

  • 2014执业医师成绩查询时间说明
  • 2014执业医师成绩查询时间说明 2014年执业医师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已经于12月正式开通,为让广大2014年执业医师考生及时查询成绩,请关注:http://url.cn/YvFanN 更多考试信息在执业医师考试QQ 群:323466105 2014年执业医师的考试已经结束了,考生可能在考后比较关心什 ...

  •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年5月第25卷第5期 ·321· 2009 年我国儿科临床医学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5-2224(2010)05-0321-05当前各地从事支气管镜术的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支气管镜术的麻醉方法和操作程序存在差异,对镜下所见和治疗方面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支气管镜术的规范 ...

  • 儿科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 小于胎龄儿:BW 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婴儿: 适于胎龄儿:BW 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至90百分位之间的婴儿: 大于儿:BW 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婴儿. 早期新生儿: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也属于围生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整个新生儿期最高,需要加强监护和护理: ...

  • tjstart儿科学考试
  • [儿科学]09级医管 选择(1分*20个)考得比较细,应用性的比较多 名解(5分*4个)生理性贫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high risk infant.koplik 斑 简答题(10分*4个)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肾病综合症的并发症.病理性黄疸的指征.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病例分析:肺炎合并心衰20分 ...

  • 第14单元小儿造血系统疾病
  • 第十四单元小儿造血系统疾病 一.造血特点 小儿造血可分为胚胎期造血和生后造血. (一) 胚胎期造血 造血首先在卵黄囊出现,然后在肝,最后在骨髓.因而形成三个不 同的造血期. 中胚叶造血期 在胚胎第3周开始出现卵黄囊造血, 在胚胎第6周后,中胚叶造血开始减退. 肝造血期 在胚胎2个月时,成为胎儿中期的 ...

  • 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教学大纲
  • <儿科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2xxx 课程名称: 儿科学 Pediatrics 课程类型: 专业课 总学时: 75 授课学时:54 见习学时:21 学分: 4.5 适用对象: 供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使用 一.本课程教学目标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