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你有没有门缝里看人?

  媒体报道:哈哈镜中的河南刻板印象      综观近几年来河南形象被扭曲的过程,媒体有意无意地起了推波助澜甚至设置话题的作用。在大大小小的报纸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都市报、新兴的经济报中,在一些视听媒体上,甚至在一些颇有影响的全国性媒体上,“土头土脑”、“落后”、“保守”、“骗子”、“造假”等成为描述河南人、河南形象时用的最多的词汇。在市场机制下出现的一些通俗小报,更是热衷于炒作和制造噱头,以此哗众取宠,而对类似河南之类的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丑化与歪曲就是其炒作内容之一。在南方一家颇有影响的都市报上,甚至出现了“一伙河南滥仔” ①这样带有侮辱性的词句。而某一时期一家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媒体所做的批评性报道大都集中在北京周围的河南、河北和山西,而河南犹多② 。就连离法治、民主精神最近的全国律师大赛,在中央电视台展播时,还出现了一个虚拟的说着河南话的“贼”③。   试问,这些媒体在有意无意宣扬河南的“丑”时,是否意识到了此举对河南的伤害?是否想到了西方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与其正在对河南实施的行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呢?河南形象一再受到各种形式的歪曲与丑化,于是导致媒体越发对河南的丑事关注有加且报道时无不显示出深恶痛绝的样子,于是就形成了河南形象的恶性循环:丑事曝光→形象受损→媒体更加关注→更多类似报道→更大关注与强烈反响,于是墙倒众人推,河南人没有好日子过了。   从传媒效果的理论上看,媒体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聚焦于一个地方,集中报道一些具有相似或相同属性的东西,就容易造成总体形象的失真,从而形成刻板印象。   新闻传媒这种有意无意地生产着、传播着某种“刻板印象”的行为,必然会使受众在心理上产生认知“偏见”,甚至产生敌对倾向与负面意向,这种认知偏见与敌对倾向,久而久之势必会导致受众态度乃至行为上的变化,对事物的发展起到一种负面影响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危害。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伦森认为,媒体在维护偏见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制度化作用。下面笔者就以报纸为例,选取样本,就关乎河南的刻板印象的形成,简单分析大众传媒的传播偏见所造成的影响。      样本分析:媒体河南刻板印象成因的理论思考      本文选取过去一年来(2003年12月-2004年11月)的《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有关“河南”字样的报道文章作为分析样本。具体检索步骤如下:   I 进入“百度”搜索网页(www.省略),键入“河南 site:nanfangdaily.省略/southnews/dd/dsb/”关键词,点击搜索,共搜索到9页、84 篇文章;除去非《南方都市报》文章及“河南”字样非本文所指意义的文章,共有76 篇文章,作为分析样本。   II 进入“百度”搜索网页(www.省略),键入“河南 site:nanfangdaily.省略/jj/”关键词,点击搜索,共搜索到8页、75篇文章;除去非《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及“河南”字样非本文所指意义的文章,共有65 篇文章作为分析样本。   特别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所选样本中有少数文章并不是针对河南的专题报道,只是在报道中部分地涉及到河南,笔者也把它们列入了样本中。   为了便于识别统计和更好地论证,笔者把抽样指标体系分作三个部分: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中性报道。   【各指标的量化结果和分析思考】:   (1)在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这一年之中,《南方都市报》有关河南的新闻共有76篇,但正面报道只有8篇,约占总数的11%;中性报道14 篇,约占18%;负面报道占绝对优势,有54篇,约占71%。   在一年中,作为全国影响最大的都市报《南方都市报》来说,其对河南的关注主题是艾滋病、矿难、车匪路霸、贪污作弊、杀人抢劫等违法犯罪现象。在有关河南的76篇报道中,负面报道就有54篇,约占71%。且不问其每篇报道是否都做到了真实,单就这个数据,能否说是做到了信息平衡?能否说是反映了河南的真实面貌?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然而这种信息报道却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并且其报道口吻、选择角度几乎都是相似的。   于是,河南的丑与恶就在这样的话语环境中被一层层加强,使得无数个体的意志开始融合,并寻找到共同点,转化为社会共同意见,从而形成舆论圈,并且不断扩散,以致辐射出更多的舆论圈层。而舆论一旦形成,也就具有了一种权威性。许多舆论被舆论领袖传播到公众中以后,又被加以选择性接受,再度传播,使其逐渐扩大到被广大公众所接受,并加以体验,从而达到信服、遵从,关于河南的形象就这样被定格了。   在河南的刻板印象的形成过程中,不能不说大众传媒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由于媒体有意无意地构建的虚拟环境使受众无法把握真实的环境而造成的。受众在习惯性地接触媒体时,不断受到媒体闭合性文本话语环境的暗示,所以新闻中的事实就具有了模糊性。新闻也不再仅仅是一种信息,而是含有一种暗示的气味,暗示着获知信息后应采取的行动方式。因而,关于河南的一些新闻报道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带有某种行为模式的成见,甚至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扭曲与丑化。   (2)在过去的一年中,《21世纪经济报道》涉及到河南的新闻有65 篇,在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中性报道中占突出地位的也是负面报道,共 42篇,约占65%的比例;而正面报道4篇,仅占6%的比例;与《南方都市报》相比,其关于河南的中性报道所占比例大一些,约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与《南方都市报》一样,该媒体过去一年中对河南的负面报道占主要地位,其关注主题是河南经济发展环境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因素。这对于河南良性投资环境的建设,对于河南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的拓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德国舆论学者诺尔・诺伊曼在研究舆论形成的原因时指出,社会人由于恐惧孤独,使其不断关注周围社会的观点,从而决定在公开场合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隐藏自己的观点倒向对方或是保持沉默。其核心有三个方面: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很显然,由媒介所构筑的有关河南经济的“意见环境”就是样本所示,那是一个否定的意见。当河南人或理直气壮地辩解、或黯然神伤地摇头时,沉默的螺旋在静悄悄地飞速延伸。君不见,过去一年中的全国性大众媒体上,有几篇是对河南经济的正面报道?在特定的时期里,媒介所营造的“意见环境”与受众心理形成了特定的一致性并通过预期的意识积累,于是,一个对河南敌视、偏见的氛围就逐步形成了。这就是“沉默的螺旋”理论揭示的“舆论负面效应”:已有的多数人的舆论对少数人意见构成无形的压力,形成一方公开疾呼而另一方越发沉默的螺旋式过程,于是更为强大的舆论生成。   于是,大众媒介以其闭合性的文本给河南经济形象贴上了标签:诸如 “造假”、“欺骗”、“落后”、“缺乏公德”等术语,经过大众媒介的定向性的表现与传播到达受众,进而获得公众的认可。   于是,河南被符号化了。首都中关村一度挂出的牌子“河南人不得入内”见证了被贴上标签的豫商的委屈;“本店没有河南货”、交易会上的 “谨防河南骗子”广告条幅目睹了被打上烙印的豫牌产品与豫商的尴尬。      简单结论:媒体对河南进行刻板式报道的原因      综合上文样本指标的量化分析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   (1)无论是专业性较强、面向全国发行、读者素质较高、比较严肃的财经类报纸,还是通俗化娱乐性较强、区域性的都市报,对河南的报道多是聚焦于负面信息。   (2)两类报纸对河南的正面报道都很少,而经济类报纸尤甚。这反映了经济发达地区媒体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的关注焦点与报道的倾向性。   (3)后者比前者中性报道所占比例较大。这可能与《21世纪经济报道》追求富足,读者对象主要是富足者、知识分子和企业界人士有关。   (4)都市报比较偏重于对河南人(民工、商人)的报道,而经济类报纸则着重于河南经济的报道。   从总体上来说,新闻媒体长时间聚焦于河南的负面信息,有违新闻报道信息平衡的原则,这无疑会给受众造成“河南一片黑”、“河南无亮点”的印象,使受众无法真正了解河南的真实面貌。就单篇新闻报道来说,也许是真实的,但就整体而言则是偏颇的,这也是新闻失实的深层原因,同时构成了对河南形象的扭曲。      注释:   ①《南方都市报》2004-09-29,《电话超市赚钱恶人眼红砸店》   ②③马说《河南人惹谁了》河南出版社2002年4月版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媒体报道:哈哈镜中的河南刻板印象      综观近几年来河南形象被扭曲的过程,媒体有意无意地起了推波助澜甚至设置话题的作用。在大大小小的报纸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都市报、新兴的经济报中,在一些视听媒体上,甚至在一些颇有影响的全国性媒体上,“土头土脑”、“落后”、“保守”、“骗子”、“造假”等成为描述河南人、河南形象时用的最多的词汇。在市场机制下出现的一些通俗小报,更是热衷于炒作和制造噱头,以此哗众取宠,而对类似河南之类的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丑化与歪曲就是其炒作内容之一。在南方一家颇有影响的都市报上,甚至出现了“一伙河南滥仔” ①这样带有侮辱性的词句。而某一时期一家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媒体所做的批评性报道大都集中在北京周围的河南、河北和山西,而河南犹多② 。就连离法治、民主精神最近的全国律师大赛,在中央电视台展播时,还出现了一个虚拟的说着河南话的“贼”③。   试问,这些媒体在有意无意宣扬河南的“丑”时,是否意识到了此举对河南的伤害?是否想到了西方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与其正在对河南实施的行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呢?河南形象一再受到各种形式的歪曲与丑化,于是导致媒体越发对河南的丑事关注有加且报道时无不显示出深恶痛绝的样子,于是就形成了河南形象的恶性循环:丑事曝光→形象受损→媒体更加关注→更多类似报道→更大关注与强烈反响,于是墙倒众人推,河南人没有好日子过了。   从传媒效果的理论上看,媒体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聚焦于一个地方,集中报道一些具有相似或相同属性的东西,就容易造成总体形象的失真,从而形成刻板印象。   新闻传媒这种有意无意地生产着、传播着某种“刻板印象”的行为,必然会使受众在心理上产生认知“偏见”,甚至产生敌对倾向与负面意向,这种认知偏见与敌对倾向,久而久之势必会导致受众态度乃至行为上的变化,对事物的发展起到一种负面影响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危害。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伦森认为,媒体在维护偏见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制度化作用。下面笔者就以报纸为例,选取样本,就关乎河南的刻板印象的形成,简单分析大众传媒的传播偏见所造成的影响。      样本分析:媒体河南刻板印象成因的理论思考      本文选取过去一年来(2003年12月-2004年11月)的《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有关“河南”字样的报道文章作为分析样本。具体检索步骤如下:   I 进入“百度”搜索网页(www.省略),键入“河南 site:nanfangdaily.省略/southnews/dd/dsb/”关键词,点击搜索,共搜索到9页、84 篇文章;除去非《南方都市报》文章及“河南”字样非本文所指意义的文章,共有76 篇文章,作为分析样本。   II 进入“百度”搜索网页(www.省略),键入“河南 site:nanfangdaily.省略/jj/”关键词,点击搜索,共搜索到8页、75篇文章;除去非《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及“河南”字样非本文所指意义的文章,共有65 篇文章作为分析样本。   特别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所选样本中有少数文章并不是针对河南的专题报道,只是在报道中部分地涉及到河南,笔者也把它们列入了样本中。   为了便于识别统计和更好地论证,笔者把抽样指标体系分作三个部分: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中性报道。   【各指标的量化结果和分析思考】:   (1)在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这一年之中,《南方都市报》有关河南的新闻共有76篇,但正面报道只有8篇,约占总数的11%;中性报道14 篇,约占18%;负面报道占绝对优势,有54篇,约占71%。   在一年中,作为全国影响最大的都市报《南方都市报》来说,其对河南的关注主题是艾滋病、矿难、车匪路霸、贪污作弊、杀人抢劫等违法犯罪现象。在有关河南的76篇报道中,负面报道就有54篇,约占71%。且不问其每篇报道是否都做到了真实,单就这个数据,能否说是做到了信息平衡?能否说是反映了河南的真实面貌?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然而这种信息报道却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并且其报道口吻、选择角度几乎都是相似的。   于是,河南的丑与恶就在这样的话语环境中被一层层加强,使得无数个体的意志开始融合,并寻找到共同点,转化为社会共同意见,从而形成舆论圈,并且不断扩散,以致辐射出更多的舆论圈层。而舆论一旦形成,也就具有了一种权威性。许多舆论被舆论领袖传播到公众中以后,又被加以选择性接受,再度传播,使其逐渐扩大到被广大公众所接受,并加以体验,从而达到信服、遵从,关于河南的形象就这样被定格了。   在河南的刻板印象的形成过程中,不能不说大众传媒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由于媒体有意无意地构建的虚拟环境使受众无法把握真实的环境而造成的。受众在习惯性地接触媒体时,不断受到媒体闭合性文本话语环境的暗示,所以新闻中的事实就具有了模糊性。新闻也不再仅仅是一种信息,而是含有一种暗示的气味,暗示着获知信息后应采取的行动方式。因而,关于河南的一些新闻报道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带有某种行为模式的成见,甚至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扭曲与丑化。   (2)在过去的一年中,《21世纪经济报道》涉及到河南的新闻有65 篇,在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中性报道中占突出地位的也是负面报道,共 42篇,约占65%的比例;而正面报道4篇,仅占6%的比例;与《南方都市报》相比,其关于河南的中性报道所占比例大一些,约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与《南方都市报》一样,该媒体过去一年中对河南的负面报道占主要地位,其关注主题是河南经济发展环境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因素。这对于河南良性投资环境的建设,对于河南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的拓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德国舆论学者诺尔・诺伊曼在研究舆论形成的原因时指出,社会人由于恐惧孤独,使其不断关注周围社会的观点,从而决定在公开场合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隐藏自己的观点倒向对方或是保持沉默。其核心有三个方面: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很显然,由媒介所构筑的有关河南经济的“意见环境”就是样本所示,那是一个否定的意见。当河南人或理直气壮地辩解、或黯然神伤地摇头时,沉默的螺旋在静悄悄地飞速延伸。君不见,过去一年中的全国性大众媒体上,有几篇是对河南经济的正面报道?在特定的时期里,媒介所营造的“意见环境”与受众心理形成了特定的一致性并通过预期的意识积累,于是,一个对河南敌视、偏见的氛围就逐步形成了。这就是“沉默的螺旋”理论揭示的“舆论负面效应”:已有的多数人的舆论对少数人意见构成无形的压力,形成一方公开疾呼而另一方越发沉默的螺旋式过程,于是更为强大的舆论生成。   于是,大众媒介以其闭合性的文本给河南经济形象贴上了标签:诸如 “造假”、“欺骗”、“落后”、“缺乏公德”等术语,经过大众媒介的定向性的表现与传播到达受众,进而获得公众的认可。   于是,河南被符号化了。首都中关村一度挂出的牌子“河南人不得入内”见证了被贴上标签的豫商的委屈;“本店没有河南货”、交易会上的 “谨防河南骗子”广告条幅目睹了被打上烙印的豫牌产品与豫商的尴尬。      简单结论:媒体对河南进行刻板式报道的原因      综合上文样本指标的量化分析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   (1)无论是专业性较强、面向全国发行、读者素质较高、比较严肃的财经类报纸,还是通俗化娱乐性较强、区域性的都市报,对河南的报道多是聚焦于负面信息。   (2)两类报纸对河南的正面报道都很少,而经济类报纸尤甚。这反映了经济发达地区媒体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的关注焦点与报道的倾向性。   (3)后者比前者中性报道所占比例较大。这可能与《21世纪经济报道》追求富足,读者对象主要是富足者、知识分子和企业界人士有关。   (4)都市报比较偏重于对河南人(民工、商人)的报道,而经济类报纸则着重于河南经济的报道。   从总体上来说,新闻媒体长时间聚焦于河南的负面信息,有违新闻报道信息平衡的原则,这无疑会给受众造成“河南一片黑”、“河南无亮点”的印象,使受众无法真正了解河南的真实面貌。就单篇新闻报道来说,也许是真实的,但就整体而言则是偏颇的,这也是新闻失实的深层原因,同时构成了对河南形象的扭曲。      注释:   ①《南方都市报》2004-09-29,《电话超市赚钱恶人眼红砸店》   ②③马说《河南人惹谁了》河南出版社2002年4月版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相关内容

  • 李彬:中国传播学,掠影三十年
  • [内容摘要]本文对传播学在中国研究与教学的历史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回顾,总结三代传播学学者的群体特征.理论贡献与利弊得失,并从一线研究者的切身经验出发,提出中国传播学在新时期发展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如何确立.形成并完善中国本色的传播理论,以及如何破解方法论拜物教的思想桎梏. [关键词]传播学 新闻教育 ...

  • 100年前托尔斯泰离家出走遗弃结婚48年妻子?
  • 100年前的一个午夜,82岁的列夫·托尔斯泰,从莫斯科南部亚斯纳亚·博利尔纳(Yasnaya Polyana)的家中离家出走.2天后,这个俄罗斯最著名的人失踪的消息见诸报端,并立刻引起了轰动.公众猜测着他可能的去处,他为什么要离开.很多人愿意相信,他走上了心灵的旅途,又有传言说,他仅仅是逃离婚姻的麻 ...

  • 我国大众传媒体育报道中的女性歧视
  • 第22卷第3期 2007年9月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PhysicalEducationInstituteofShanxiNormalUniversity Vo.l22No.3 Sept.2007 我国大众传媒体育报道中的女性歧视 苏雄,陈日响 (广东海洋大学体育系,广东湛江524 ...

  • 媒体与美国现代化进程
  • 美国大众传媒和政治现代化进程 王永亮 [内容提要]大众传媒在美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建构中起着政治动员作用:民主建设中起着传播民主思想.维护民主制度的作用:行政方面起着促进合理化的功能--.本文并没有对此一一作出详细论述,而只是就传媒予美国政治的作用与限度作了简单的归纳性描述.我们认 ...

  • 7.2 传媒的行程
  • 传媒的行程 教学设计 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化传播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知道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了解传媒的大体发展阶段,知道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种类,知道大众传媒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了解不同媒体的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和资料知道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通过流程图了解传媒的发展过程,通过比 ...

  • 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认同_刘新利
  • 探索与争鸣 NEWS RESEARCH 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认同 □ 刘新利 [摘 要]现代性和全球化导致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认同危机,而大众传媒是现代化的催化剂,所以,大众传媒使少数民族传统被解构.断裂和碎片化,是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危机的诱因之一.但是,大众传媒也可以修补.重构少数民 ...

  • 大众文化的特点
  • 1. 商品性 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 大众文化通论 关系的消费行为: 2. 通俗性 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 3. 流行性 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4. 娱乐 ...

  •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15
  • 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8) 1.传播制度的定义 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起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充分体现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2.国家和政府对传播的政治控制(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 ①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主要):②对媒介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③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 ...

  • 中国传媒产业政策的解读与未来转型
  •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大众传媒产业和消费有力促动着中国大众传媒体制变 革,传媒政策在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的开放领域屡有突破,但是迄今为止,中国大众传媒体 制的变动总体上看来仍以原有体制内变革为主.文章通过对政府传媒产业政策的解读,试图 找出传媒产业发展需要的政策条件,并对政府传媒政策的调整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