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化及基础设施的发展前景

陈清泉

世界电动汽车协会创始主席

一、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曙光

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化及基础设施的发展前景。

我从事电动汽车40多年了,30多年前,我创办了世界电动车协会,有文件跟照片,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现在越来越老了。但是我觉得电动汽车是一个革命性的产业。汽车的出现已经100多年了,汽车的出现改变了世界。但是,汽车能否继续存在呢?汽车要继续存在,一定要进行革命,一个是能源的革命,一个是动力的革命。今后30年将是汽车产业发展最大的30年,当然我不知道还能不能继续干30年,但是你们在场的可以验证我的话,今后30年将是汽车工业变化最大的时候。

我们国家在汽车革命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现在中国汽车的产量跟销量已经是世界第一,虽然保有量我们还不是世界第一,保有量还是美国最多,但是产量和销量中国是世界第一。我们对新能源要求比其他国家更加迫切,因为我们的汽车产量还在不断增加,外国汽车产量已经稳定了,为什么?买车的人都是换车的,中国买车的人都是第一次买车的,汽车产量,中国是全球世界发展得最快,汽车产量发展最快的国家。因此,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要求也是最迫切的。因为,只有新能源才能解决传统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污染问题、交通安全的问题。所以,温总理在2010年接见我的时候,温总理说:“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怎么抓住机遇?我搞电动车40多年了,我亲眼看到电动汽车的40多年来时起时伏,往往跟油价有关系。40多年前,我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开会的时候都是技术人员。现在不同了,现在电动汽车产业化已经看到曙光了,因为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现在开会,在场的有政府官员,也有投资者,也有企业,也有新闻媒体,因此大家都关注了。

所以,我用几句话归纳下来,第一句话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曙光已经到来,但是我们还没有冲破最后的黑暗,还面临很多的挑战,才看到最后的光明。

二、电动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

那么,挑战在哪里呢?因为电动汽车是一个革命性的产业,电动汽车要能够得到推广,一定要价钱,要成本,价钱要跟现代的车差不多。第二个,方便的程度,方便的程度也要跟现代的差不多。节能减排,最难的是价钱,因为电动汽车用的能源是电力,它用蓄电池来储存,蓄电池又重又贵,价钱怎么能一样呢?因此,你要降低成本,电动车要成功,我就提出一个理念,一定要从总体来看,你要挖掘电池的附加值,电池在产业里面的价值,电动汽车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它也是一个电器设备,它是一个移动的储能器。电池作为储能跟新型能源,跟风力电能,跟太阳能所有的新型能源都是一样都是间歇性的,都需要储能,而电动汽车正是一个移动的储能器。

所以,我就提出:电动汽车要做好,一定是“三好”,好的产品,好的基础设施,好的商业模式。一定要“两个结合”,跟智能电网结合,跟信息技术,跟ICT技术结合,使电动车的智能化发挥出来,这样的话才能够降低电动车的成本。因为电动汽车成本让初次购买者来分担,把风险、成本分担下来,所以我就提出来一定要做到“三好,两个结合”。而我们目的是“四个零”,零排放、零石油、零交通伤亡、零交通堵塞。

而这当中最难就是各个利益集团的重新平衡。主要是两大集团,一个是汽车企业,第二是电力企业。正如100多年前汽车刚出现的时候,也要汽车企业跟石油企业,跟石油大王的磨合。最近大家都很关心,关于基础设施的问题,国网强调的是宽电,但是说起宽电,有人有不同的看法,因为牵扯到汽车企业跟电力企业的利益的平衡。其实基础设施也好,商业标准也好,有各个不同的利益集团的平衡。假如你的基础设施定好了,商业模式定好了,标准定好的,各个利益集团利益就得到了平衡,而这里面应该各让一步。汽车集团跟电力集团都是老革命,但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为什么?因为电动汽车跟传统汽车不一样,从它的制造链,制造方法,产业链不一样。那么,电动汽车对电力公司也是新的问题,因为电动汽车对电力负荷跟电网传统的负荷不一样,所以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大家都应该坐下来协调,来谈谈,政府应该来促进这个两个行业。

现在进入电动车行业的人非常多,特别是中国,中央政府已经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其中之一。我曾经比较过现在对电动汽车比较积极的世界各国,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这四个国家比较积极,我比较过这四个国家对电动汽车采取的政策、措施等等,我比较下来,中国政府的力度是最大,提得最高,提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也最大。比如说除了中央政府,比如在深圳,中央政府补贴6万,地方政府还补贴6万,光补贴就12万了,补贴也是力度最大,但是这个效果不是最理想。所以,也值得我们深思,效果不理想,看看现在马路上有多少电动汽车在跑,公交我们是最好的,没问题,公交中国是第一,但是乘用车推了很多了,你在马路上跑的有多少。但是日本的“Life”、美国通用,见过在马路上跑的就比我们多了。

我认为一定要根据国情来重点突破,不能各自发展。包括那些忽悠政府的人也来了,对电动车各种各样的看法悲观的论断,保守的论断,积极的,乐观的,各种论断都有,包括各种猜测都有。所以,在这个当中,要创新必定有竞争,在这个当中大家不能够各自为政。央企之间的利益平衡,央企跟民企的利益平衡,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利益平衡,只要大家能够一起就可以预防那些忽悠的人。

这里面大家有一个共识,现在对电动汽车开发有两种:一种悲观论调,现在电动车不成熟,因为现在的电动车一次充电不能跑400公里,因为现在电池每公斤只有100瓦斯,他认为要到每公斤200瓦斯,每次充电达到400公里才成熟。但是在现在的电池条件下,现在电池观点不是注重能量密度,更重要的是把质量做好,把电动车一致性、可靠性、稳定性做好,即使在现在电池条件下,你看准某一个市场范围,比如说公交,车队,因为这是与我们有关联的,我三个月包下20万辆的生产间,在城市市区抓住这些电动车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不但做好的产品,好的基础设施,好的产品模式,做大做强。从今年开始用,用了之后电池提高,之后慢慢地在全国推广了。所以,要重点突出,重点发展公交和小型车,小型车有两种:一个低端的农村用的,一个高端的城市用的,加上拓扑结构优化、轻量化、绿色制造、智能化等等。

很高兴,上个月4月18号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已经通过了《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这个发展规划就起了统一思想作用。首先,这个内容就讲清楚了,从战略取向,从战略转型来说,要以纯电动汽车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要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但是也提到了要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的内燃机汽车,提升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这个我非常赞同。并且我们有一个指标,2015年50万辆,2020年500万辆。另外对汽车的燃耗量也有指标,2015年要达到每百公里6左右,2020年要5。但是最可惜的,对技术设施和商业模式指引得还不够。所以我也曾经给国务院提意见,希望在基础设施和商业模式,因为这牵扯到各个利益集团的平衡问题。

对低速小型车以前的争论很大,最近也有可喜的进展,天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召开了座谈会,大家基本上取得了比较统一的思想。这是讨论好的,最高车速80km/h,加速性能0×50km/h,很短,这样性能电池就能满足。

汽车的产业链跟传统车不一样,传统车要建立汽车网络,因为是封闭式生产,以内燃机为主,电动车可以进行开放,可以采取零部件,可以采取开放式生产。所以,产业链不一样,功能也不一样。电动车的核心,能源来自电力,所以需要蓄电池,它的动力来自电池,要很好地控制。

在中国叫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叫E-mobility,我认为E-mobility的提法比新能源车更好,因为新能源还要下一个定义什么是新能源。因为电力也不是新能源,只能下一个定义,它用非传统能源的汽车。在欧洲叫E-mobility,有电力雏形的,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船,一直到高速铁路,只要你用电出行,就是E-mobility。

这是最近在德国展示的未来汽车、智能化汽车。这个汽车你情绪好自己开,你情绪不好,摁个扭,它自动帮你开,它跟智能电网,ICT可以结合起来,可以到处充。节能减排,在哥本哈根会议,大家提的共识:2050年温度上升不能超过2度,根据这个推算2050年汽车的用量需要50%左右采用新能源。随之带来的问题,能源、环境、交通,所以要进行革命,能源革命、动力革命。

要“三好”,好的产品,好的基础设施,好的商品模式。稍微好的产品是高性能的,价格要合理,怎么价格合理?要降低电池,挖掘电池的价值,把电池的风险让大家共同分担,包括以后,从商业模式上保险公司也可以进来。

充电智能很厉害,到底是慢速充电好,中速充电好还是快速充电好,或者换电池,当然有条件是最好在家里慢速充电,或者在工作的地方充电,这是有条件的,但是有的时候家里没有条件去充电。还有在工作的地方,在超市,在商业的地方,利用买东西的时候。慢速充电一般要8个小时,但是用的电很少,因为只要两、三个千瓦就可以了。中速充电两个小时都要20多千瓦,快速充电100个,五十个到几百个千瓦。所以就很危险。电动汽车对电网有双面导向。用得好可以填缝填补,利用晚上的时候;用得不好对电网是崩溃的。我很讨厌北京的校区,北京的校区有600千伏万安变压器,你慢速充电几百辆都没有问题,快速充电有几个就马上崩溃了。

充电,这是换电模式,这是国网的换电模式,这是德国的充电模式,这是快速充电,不是直接充电,利用碳酸锂电池先充好,然后利用晚上的电力,利用风能、光能充好,再利用这个电池给电动车快速充电,而且充电的方式很多。

这是创新商业模式,很好商业模式怎么样跟智能电网结合。刚才也讲了零排放,零石油,零交通事故。大家对电动汽车都做了各种预测,有悲观的,但是大致上20%,2020年大概7%-12%,不管谁做预测,共同的预测是中国最大。各国路径不一样,两个路径,第一阶段是政府驱动,第二个阶段才是市场接收的,这是中国最大。中国的“两头紧”,公交、小型车,以后再中型车,中国有十几个示范城市。这是日本的示范城市,日本有十几个示范城市。我不展开。

电动汽车跟混合动力车之争,实际上用途不一样,它不是你死我活,电动车适合于低速小型,混合动力可以强一点的,以后用电池。中心思想,你用什么样的动力,你用什么样的驱动,你用什么样的能源,你用石油还是用内燃机为主,电机进行辅助。全混合有两种,一个是自有充电,一个可以插电式,然后是纯电动,能量全部是电力。两个,看它用什么样的能源,混合动力要做好一定要符合哲学1+1大于2。这跟骡一样,它的母亲是马,它的的父亲是驴,马和驴结合,虽然个子小,但是更有耐力,因为它做到1+1大于2。

混合动力很多,我今天就不展开,串联、并联、混联等等。这个时间关系,我也不展开。这是现在最流行的日产聆风跟通用都见过,都是大量生产,但是它的作息时间不一样,它用的电池比较小,它用的电池比较多,基本上礼拜一到礼拜五可以用纯电动,礼拜六到礼拜日用燃料电车。时间关系我也不展开。

这是高科技的小型低速车电的电池,电池最主要的是安全问题,因为好好的电池,当你在高温、低温或者高倍率的就会出问题,安全是一个问题。结构问题,中国电池往往做得又快,价格又便宜又大,但是中国电池存在问题,一致性,可靠性,稳定性不好,为什么?因为缺乏机理的分析,因为从原材料开始缺乏数学模型、机理分析、理论分析,从材料入手,从材料到单体,从单体到模块,从模块到一个能源管理,从化学的分析、结构的分析,碳酸锂的出现,它的性能非常好,非常稳定,但是能量密度不够。工艺的要求,工艺里面涂布机跟搅拌机最重要了,因为从搅拌开始很均匀,涂布开始很均匀,它的一致性、稳定性比较好。

怎么组成?组成之后怎么能源管理,保证电池的平衡?储能的重要性,储能非常重要,从家庭储能,有了以后有储能器,电动车充电就用储能器,用储能器以后,给电动车充电就用储能器,利用太阳能、风能给储能器供电,完善电力,再用储能器给电动车充电。怎么提高电动机的公里密度、能量密度、可靠性,用无线电来检测。结果的优化,提高锂电池的可靠性,加强检测。电动汽车是智能电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电动汽车有蓄电池,而太阳能、风能需要储能。所以,电动车是智能电网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标准的重要性,牵扯到三大标准,电器标准,汽车标准,通讯标准,三大标准融合。两个老革命遇到新问题。所以,电动汽车要成功,要跟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跟ICT技术结合起来。当电网高峰的时候,不要这个时候充电,走在马路上的汽车都停下来,我现在给那些电网充电,我可以拿到很多的电费,跟电网买电。晚上的时候,电力公司说我给你免费的电费,你就拼命地免费充电,加上ICT技术应用。所以,这里面当然需要电价调整,不同的电价,储能的重要性,标准的重要性,这个我不讲了。主要是汽车标准、电力标准跟通讯标准怎么结合,这个标准动作最近中国也进行推广。我们目的是任何一个汽车,不管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安全充电。最后我们要充分利用ICT技术,使得电动汽车发挥它的作用。

三、电动汽车产业成功的条件

刚才讲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因为刚才张先生已经讲了很多,我就不再重复。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采用新能源。要成功,成功在英文里边.success,success 里边有三个s、两个c,一个e,真正的成功在s里边要划一条横或者两条横;c里边划一条横。市场能接受是真正的成功。当然,人民币以后不久以后也成为国际货币。Yessuccess,这个Yes的Y指的是人民币,市场能接受是真正的成功。

当然成功有六个眼睛,我有四只眼睛都不够。第一要能够看到前面,什么是前瞻主义;要看到后面,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要看到上面政府和社会需要;要看到下面老百姓需要;要看到左边,右边。美国人怎么搞的,欧洲人怎么搞的,日本人怎么搞的,韩国人怎么搞的。有六个眼睛,眼睛英文叫eye,第一个e就是enthusiasm,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激情,有了enthusiasm要有imaginative,有想象力,我看大家听我演讲都很有激情。因为激情才有想象力。有了想象力,因为创新在宽松和想象力才有创新,在宽松的环境下,有了创新不要忘记继承,要分析创新当中有什么风险,创新的文化,要把它继承,工程就是继承,科学是发现,科学事业上WHY?工程现在how to doing?工程就是系统的继承优化。光技术不行,技术、管理。光有技术不会给你成功,基础设施、商业模式,所以一定要继承,这样才能够实现。当然没有钱也不行,要投资。对一些年轻朋友来讲,把你的青春投入到这个事业,那是最大的投资了。

谢谢大家。

陈清泉

世界电动汽车协会创始主席

一、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曙光

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化及基础设施的发展前景。

我从事电动汽车40多年了,30多年前,我创办了世界电动车协会,有文件跟照片,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现在越来越老了。但是我觉得电动汽车是一个革命性的产业。汽车的出现已经100多年了,汽车的出现改变了世界。但是,汽车能否继续存在呢?汽车要继续存在,一定要进行革命,一个是能源的革命,一个是动力的革命。今后30年将是汽车产业发展最大的30年,当然我不知道还能不能继续干30年,但是你们在场的可以验证我的话,今后30年将是汽车工业变化最大的时候。

我们国家在汽车革命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现在中国汽车的产量跟销量已经是世界第一,虽然保有量我们还不是世界第一,保有量还是美国最多,但是产量和销量中国是世界第一。我们对新能源要求比其他国家更加迫切,因为我们的汽车产量还在不断增加,外国汽车产量已经稳定了,为什么?买车的人都是换车的,中国买车的人都是第一次买车的,汽车产量,中国是全球世界发展得最快,汽车产量发展最快的国家。因此,中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要求也是最迫切的。因为,只有新能源才能解决传统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污染问题、交通安全的问题。所以,温总理在2010年接见我的时候,温总理说:“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怎么抓住机遇?我搞电动车40多年了,我亲眼看到电动汽车的40多年来时起时伏,往往跟油价有关系。40多年前,我刚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开会的时候都是技术人员。现在不同了,现在电动汽车产业化已经看到曙光了,因为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现在开会,在场的有政府官员,也有投资者,也有企业,也有新闻媒体,因此大家都关注了。

所以,我用几句话归纳下来,第一句话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曙光已经到来,但是我们还没有冲破最后的黑暗,还面临很多的挑战,才看到最后的光明。

二、电动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

那么,挑战在哪里呢?因为电动汽车是一个革命性的产业,电动汽车要能够得到推广,一定要价钱,要成本,价钱要跟现代的车差不多。第二个,方便的程度,方便的程度也要跟现代的差不多。节能减排,最难的是价钱,因为电动汽车用的能源是电力,它用蓄电池来储存,蓄电池又重又贵,价钱怎么能一样呢?因此,你要降低成本,电动车要成功,我就提出一个理念,一定要从总体来看,你要挖掘电池的附加值,电池在产业里面的价值,电动汽车不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它也是一个电器设备,它是一个移动的储能器。电池作为储能跟新型能源,跟风力电能,跟太阳能所有的新型能源都是一样都是间歇性的,都需要储能,而电动汽车正是一个移动的储能器。

所以,我就提出:电动汽车要做好,一定是“三好”,好的产品,好的基础设施,好的商业模式。一定要“两个结合”,跟智能电网结合,跟信息技术,跟ICT技术结合,使电动车的智能化发挥出来,这样的话才能够降低电动车的成本。因为电动汽车成本让初次购买者来分担,把风险、成本分担下来,所以我就提出来一定要做到“三好,两个结合”。而我们目的是“四个零”,零排放、零石油、零交通伤亡、零交通堵塞。

而这当中最难就是各个利益集团的重新平衡。主要是两大集团,一个是汽车企业,第二是电力企业。正如100多年前汽车刚出现的时候,也要汽车企业跟石油企业,跟石油大王的磨合。最近大家都很关心,关于基础设施的问题,国网强调的是宽电,但是说起宽电,有人有不同的看法,因为牵扯到汽车企业跟电力企业的利益的平衡。其实基础设施也好,商业标准也好,有各个不同的利益集团的平衡。假如你的基础设施定好了,商业模式定好了,标准定好的,各个利益集团利益就得到了平衡,而这里面应该各让一步。汽车集团跟电力集团都是老革命,但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为什么?因为电动汽车跟传统汽车不一样,从它的制造链,制造方法,产业链不一样。那么,电动汽车对电力公司也是新的问题,因为电动汽车对电力负荷跟电网传统的负荷不一样,所以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大家都应该坐下来协调,来谈谈,政府应该来促进这个两个行业。

现在进入电动车行业的人非常多,特别是中国,中央政府已经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其中之一。我曾经比较过现在对电动汽车比较积极的世界各国,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这四个国家比较积极,我比较过这四个国家对电动汽车采取的政策、措施等等,我比较下来,中国政府的力度是最大,提得最高,提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也最大。比如说除了中央政府,比如在深圳,中央政府补贴6万,地方政府还补贴6万,光补贴就12万了,补贴也是力度最大,但是这个效果不是最理想。所以,也值得我们深思,效果不理想,看看现在马路上有多少电动汽车在跑,公交我们是最好的,没问题,公交中国是第一,但是乘用车推了很多了,你在马路上跑的有多少。但是日本的“Life”、美国通用,见过在马路上跑的就比我们多了。

我认为一定要根据国情来重点突破,不能各自发展。包括那些忽悠政府的人也来了,对电动车各种各样的看法悲观的论断,保守的论断,积极的,乐观的,各种论断都有,包括各种猜测都有。所以,在这个当中,要创新必定有竞争,在这个当中大家不能够各自为政。央企之间的利益平衡,央企跟民企的利益平衡,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利益平衡,只要大家能够一起就可以预防那些忽悠的人。

这里面大家有一个共识,现在对电动汽车开发有两种:一种悲观论调,现在电动车不成熟,因为现在的电动车一次充电不能跑400公里,因为现在电池每公斤只有100瓦斯,他认为要到每公斤200瓦斯,每次充电达到400公里才成熟。但是在现在的电池条件下,现在电池观点不是注重能量密度,更重要的是把质量做好,把电动车一致性、可靠性、稳定性做好,即使在现在电池条件下,你看准某一个市场范围,比如说公交,车队,因为这是与我们有关联的,我三个月包下20万辆的生产间,在城市市区抓住这些电动车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不但做好的产品,好的基础设施,好的产品模式,做大做强。从今年开始用,用了之后电池提高,之后慢慢地在全国推广了。所以,要重点突出,重点发展公交和小型车,小型车有两种:一个低端的农村用的,一个高端的城市用的,加上拓扑结构优化、轻量化、绿色制造、智能化等等。

很高兴,上个月4月18号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已经通过了《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这个发展规划就起了统一思想作用。首先,这个内容就讲清楚了,从战略取向,从战略转型来说,要以纯电动汽车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要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但是也提到了要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的内燃机汽车,提升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这个我非常赞同。并且我们有一个指标,2015年50万辆,2020年500万辆。另外对汽车的燃耗量也有指标,2015年要达到每百公里6左右,2020年要5。但是最可惜的,对技术设施和商业模式指引得还不够。所以我也曾经给国务院提意见,希望在基础设施和商业模式,因为这牵扯到各个利益集团的平衡问题。

对低速小型车以前的争论很大,最近也有可喜的进展,天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召开了座谈会,大家基本上取得了比较统一的思想。这是讨论好的,最高车速80km/h,加速性能0×50km/h,很短,这样性能电池就能满足。

汽车的产业链跟传统车不一样,传统车要建立汽车网络,因为是封闭式生产,以内燃机为主,电动车可以进行开放,可以采取零部件,可以采取开放式生产。所以,产业链不一样,功能也不一样。电动车的核心,能源来自电力,所以需要蓄电池,它的动力来自电池,要很好地控制。

在中国叫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叫E-mobility,我认为E-mobility的提法比新能源车更好,因为新能源还要下一个定义什么是新能源。因为电力也不是新能源,只能下一个定义,它用非传统能源的汽车。在欧洲叫E-mobility,有电力雏形的,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船,一直到高速铁路,只要你用电出行,就是E-mobility。

这是最近在德国展示的未来汽车、智能化汽车。这个汽车你情绪好自己开,你情绪不好,摁个扭,它自动帮你开,它跟智能电网,ICT可以结合起来,可以到处充。节能减排,在哥本哈根会议,大家提的共识:2050年温度上升不能超过2度,根据这个推算2050年汽车的用量需要50%左右采用新能源。随之带来的问题,能源、环境、交通,所以要进行革命,能源革命、动力革命。

要“三好”,好的产品,好的基础设施,好的商品模式。稍微好的产品是高性能的,价格要合理,怎么价格合理?要降低电池,挖掘电池的价值,把电池的风险让大家共同分担,包括以后,从商业模式上保险公司也可以进来。

充电智能很厉害,到底是慢速充电好,中速充电好还是快速充电好,或者换电池,当然有条件是最好在家里慢速充电,或者在工作的地方充电,这是有条件的,但是有的时候家里没有条件去充电。还有在工作的地方,在超市,在商业的地方,利用买东西的时候。慢速充电一般要8个小时,但是用的电很少,因为只要两、三个千瓦就可以了。中速充电两个小时都要20多千瓦,快速充电100个,五十个到几百个千瓦。所以就很危险。电动汽车对电网有双面导向。用得好可以填缝填补,利用晚上的时候;用得不好对电网是崩溃的。我很讨厌北京的校区,北京的校区有600千伏万安变压器,你慢速充电几百辆都没有问题,快速充电有几个就马上崩溃了。

充电,这是换电模式,这是国网的换电模式,这是德国的充电模式,这是快速充电,不是直接充电,利用碳酸锂电池先充好,然后利用晚上的电力,利用风能、光能充好,再利用这个电池给电动车快速充电,而且充电的方式很多。

这是创新商业模式,很好商业模式怎么样跟智能电网结合。刚才也讲了零排放,零石油,零交通事故。大家对电动汽车都做了各种预测,有悲观的,但是大致上20%,2020年大概7%-12%,不管谁做预测,共同的预测是中国最大。各国路径不一样,两个路径,第一阶段是政府驱动,第二个阶段才是市场接收的,这是中国最大。中国的“两头紧”,公交、小型车,以后再中型车,中国有十几个示范城市。这是日本的示范城市,日本有十几个示范城市。我不展开。

电动汽车跟混合动力车之争,实际上用途不一样,它不是你死我活,电动车适合于低速小型,混合动力可以强一点的,以后用电池。中心思想,你用什么样的动力,你用什么样的驱动,你用什么样的能源,你用石油还是用内燃机为主,电机进行辅助。全混合有两种,一个是自有充电,一个可以插电式,然后是纯电动,能量全部是电力。两个,看它用什么样的能源,混合动力要做好一定要符合哲学1+1大于2。这跟骡一样,它的母亲是马,它的的父亲是驴,马和驴结合,虽然个子小,但是更有耐力,因为它做到1+1大于2。

混合动力很多,我今天就不展开,串联、并联、混联等等。这个时间关系,我也不展开。这是现在最流行的日产聆风跟通用都见过,都是大量生产,但是它的作息时间不一样,它用的电池比较小,它用的电池比较多,基本上礼拜一到礼拜五可以用纯电动,礼拜六到礼拜日用燃料电车。时间关系我也不展开。

这是高科技的小型低速车电的电池,电池最主要的是安全问题,因为好好的电池,当你在高温、低温或者高倍率的就会出问题,安全是一个问题。结构问题,中国电池往往做得又快,价格又便宜又大,但是中国电池存在问题,一致性,可靠性,稳定性不好,为什么?因为缺乏机理的分析,因为从原材料开始缺乏数学模型、机理分析、理论分析,从材料入手,从材料到单体,从单体到模块,从模块到一个能源管理,从化学的分析、结构的分析,碳酸锂的出现,它的性能非常好,非常稳定,但是能量密度不够。工艺的要求,工艺里面涂布机跟搅拌机最重要了,因为从搅拌开始很均匀,涂布开始很均匀,它的一致性、稳定性比较好。

怎么组成?组成之后怎么能源管理,保证电池的平衡?储能的重要性,储能非常重要,从家庭储能,有了以后有储能器,电动车充电就用储能器,用储能器以后,给电动车充电就用储能器,利用太阳能、风能给储能器供电,完善电力,再用储能器给电动车充电。怎么提高电动机的公里密度、能量密度、可靠性,用无线电来检测。结果的优化,提高锂电池的可靠性,加强检测。电动汽车是智能电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电动汽车有蓄电池,而太阳能、风能需要储能。所以,电动车是智能电网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标准的重要性,牵扯到三大标准,电器标准,汽车标准,通讯标准,三大标准融合。两个老革命遇到新问题。所以,电动汽车要成功,要跟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跟ICT技术结合起来。当电网高峰的时候,不要这个时候充电,走在马路上的汽车都停下来,我现在给那些电网充电,我可以拿到很多的电费,跟电网买电。晚上的时候,电力公司说我给你免费的电费,你就拼命地免费充电,加上ICT技术应用。所以,这里面当然需要电价调整,不同的电价,储能的重要性,标准的重要性,这个我不讲了。主要是汽车标准、电力标准跟通讯标准怎么结合,这个标准动作最近中国也进行推广。我们目的是任何一个汽车,不管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安全充电。最后我们要充分利用ICT技术,使得电动汽车发挥它的作用。

三、电动汽车产业成功的条件

刚才讲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因为刚才张先生已经讲了很多,我就不再重复。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采用新能源。要成功,成功在英文里边.success,success 里边有三个s、两个c,一个e,真正的成功在s里边要划一条横或者两条横;c里边划一条横。市场能接受是真正的成功。当然,人民币以后不久以后也成为国际货币。Yessuccess,这个Yes的Y指的是人民币,市场能接受是真正的成功。

当然成功有六个眼睛,我有四只眼睛都不够。第一要能够看到前面,什么是前瞻主义;要看到后面,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要看到上面政府和社会需要;要看到下面老百姓需要;要看到左边,右边。美国人怎么搞的,欧洲人怎么搞的,日本人怎么搞的,韩国人怎么搞的。有六个眼睛,眼睛英文叫eye,第一个e就是enthusiasm,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激情,有了enthusiasm要有imaginative,有想象力,我看大家听我演讲都很有激情。因为激情才有想象力。有了想象力,因为创新在宽松和想象力才有创新,在宽松的环境下,有了创新不要忘记继承,要分析创新当中有什么风险,创新的文化,要把它继承,工程就是继承,科学是发现,科学事业上WHY?工程现在how to doing?工程就是系统的继承优化。光技术不行,技术、管理。光有技术不会给你成功,基础设施、商业模式,所以一定要继承,这样才能够实现。当然没有钱也不行,要投资。对一些年轻朋友来讲,把你的青春投入到这个事业,那是最大的投资了。

谢谢大家。


相关内容

  • 汽车产业全球化趋势及其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 2002年6月中圉工常程蒲Jum,2002第6期(总17l期)ChinaInd[lstdalEco删mvN..6 [产业经济] 汔车产业茔球化趋势及其 财巾国汔车产业发展昀影响' 刘世锦冯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100010) [摘要]在汽车产业垒球化加速的背景下,在一个国家框架内,已经越来 ...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_曹建海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国产业发展论坛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 汽车产业发展 ◆曹建海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 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趋势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作为经济正在崛起的一个世界人口大国,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已经 ...

  • 锂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 锂离子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一.电池的发展历程----------------------------.1 1.电池的发展历程-----------------------------1 2.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2 3. 未来电池的发展趋势------ ...

  •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分析和专业化招商计划(10.24)
  • 吉林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专业化招商 规划纲要 (初 稿) 围绕吉林 省开展特色及重点产业专业化招商的总体规划,现就我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招商形成如下规划纲要. 一.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一)世界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百年间,全球汽车产业经历了若干重大的事件和变革,从大的时间跨度和产业格局来看,全球汽车市场的发 ...

  • 中国战略产业国际化发展问题研究
  • 作者:徐强 国际贸易 2009年06期 目前,虽然我国仍维持规模较大的货物贸易总额,但我国各种产品贸易盈余状况差别较大.未来,推进典型大额逆差产业发展,具有战略重要性. 一.中国当前产业贸易盈余格局 我国产业贸易盈余格局表明,我国产业发展及其国际地位存在较严重的"偏科"问题. ( ...

  • 汽车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 汽车产业包括汽车制造业.汽车批发零售业.汽车服务业三个门类.汽车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一. 一般环境分析. (一).政治环境: 对于发展汽车工业,我国政府一直扮演着主导产业发展的角色.然而实事证明迄今为止的产业政策对于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基本上失败的,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也事实上与市场化.提升汽车产业竞争 ...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招商引资方案1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招商引资方案西青区招商局金钢整理 1.分析当前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2.熟练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构成 3.联合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国家级政府机关和行业协会 4.根据我区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锁定招商目标,制定招商方案 5.根据产业链选择并锁定招商目标企业和咨询公司 注:以下 ...

  • 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思考
  • 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思考 新能源汽车代表了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是未来世界汽车产业的制高点, 是各主要国家和汽车制造厂商的共同战略选择.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审视,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中国汽车工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 参与到这场全球性的新能源汽车 ...

  • 2016年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 2016-2022年中国纯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研究 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63088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 ...

  •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1.全球汽车工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汽车产业经历了十年的持续快速增长,进入二 十一世纪后,全球汽车产业的增长速度开始趋缓.目前,从总体上看,汽车工 业已经是国民经济中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在各国的GDP 尤其是制造 业中占有越来越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