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霾之间

人与霾之间,孰进孰退,由谁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就选择了什么样的天空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我国,从华北到东南沿海,覆盖了将近一半的国土。严重雾霾笼罩下的这段日子,不仅生出许多幽默段子,也引发深思。

不论是照吃照睡的,还是诚惶诚恐的,恐怕都已被这个刚认识不久的小小PM2.5颗粒物,搅得不能安宁。以PM2.5为祸首的雾霾天气,初登场时似乎还只是个别城市的“独家景观”,最近一周的霾情却让我们充分认识了它是何等来势汹汹:不仅有上海PM2.5指数直蹿到“爆表”,更有20多个省份、上百座大中城市同时遭遇雾霾的大范围来袭,京津冀、苏浙皖等城市密集地带重度污染警报连片,甚至连不少被称为“好山好水好空气”的城市也难以幸免。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

“十面霾伏”,当城市变得晦暗不明、口罩再次脱销,这样的字眼开始在报刊网站间跳动。雾霾再次逼使我们正视现实:经历数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无可回避的烦恼与阵痛。

气象预警、高速封路、机场停摆、工地停工、学校停课、部分公车停驶„„面对雾霾侵袭,许多城市纷纷启动应急响应。然而,“外因在天气,内因在污染”,雾霾是由污染物排放和不利气象条件叠加而造成的,再完善的应急预案、应对措施终归有限。这一次的持续雾霾,或许会因为8日的新一波寒流而消散,但把好空气寄望于大风刮

出来,要么是对环境病象把脉不准,要么会好了伤疤忘了疼。

前几天,在苏北发生的一则新闻里,一边是雾霾浓到让电视记者直播时“见雾不见人”,一边是不远处还有秸秆照烧。这颇具反讽意味的一幕,何尝不是当下许多地方边污染边治理弊端的一个缩影?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雾霾天与工业污染、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干系甚大,但现实中,淘汰落后产能之难、改变能源结构之艰、绿色出行之不易,又何尝不在一次次警示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就选择了什么样的天空。

人与霾之间,孰进孰退,由谁来决定?这个周末,一个关于中国梦的国际研讨会在浓雾重霾下的上海举办。来自伦敦经济学院的马丁·雅克先生告诉记者,伦敦也曾雾霾严重到让赴剑桥读书的他几乎“伸手看不清五指”——那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今天的重见天日,在于英国人饱尝雾霾之苦后,咬紧牙关付出了半个世纪的治理努力。这些努力,既包括对工业企业排污的严格控制,也包括对城市居民用灶、购买汽车等日常生活选择的限制与引导。峻法厉策和新技术应用,加上政府、企业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合力支持,才赢得了治霾之役。类似的历史剧情和经验,同样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等城市。这些都告诉我们,形成雾霾非一日之寒,清除雾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浑浊到清朗,需要一个社会的普遍觉醒,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历史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个生命共同体的任何一部分生病,最终都会引发全身症状。污染是

会流动的,某一个部门机构、某一个城市或可做好短期被动应对,治理时却很难单打独斗,也无法独善其身。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具体化,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实现清新呼吸也在于行动。即便雾霾退去,环境保护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合力治污的干劲一点也不能松,人不进则霾逼进,我们面对的是一场事关未来的攻坚战、持久战。

人与霾之间,孰进孰退,由谁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就选择了什么样的天空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我国,从华北到东南沿海,覆盖了将近一半的国土。严重雾霾笼罩下的这段日子,不仅生出许多幽默段子,也引发深思。

不论是照吃照睡的,还是诚惶诚恐的,恐怕都已被这个刚认识不久的小小PM2.5颗粒物,搅得不能安宁。以PM2.5为祸首的雾霾天气,初登场时似乎还只是个别城市的“独家景观”,最近一周的霾情却让我们充分认识了它是何等来势汹汹:不仅有上海PM2.5指数直蹿到“爆表”,更有20多个省份、上百座大中城市同时遭遇雾霾的大范围来袭,京津冀、苏浙皖等城市密集地带重度污染警报连片,甚至连不少被称为“好山好水好空气”的城市也难以幸免。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

“十面霾伏”,当城市变得晦暗不明、口罩再次脱销,这样的字眼开始在报刊网站间跳动。雾霾再次逼使我们正视现实:经历数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无可回避的烦恼与阵痛。

气象预警、高速封路、机场停摆、工地停工、学校停课、部分公车停驶„„面对雾霾侵袭,许多城市纷纷启动应急响应。然而,“外因在天气,内因在污染”,雾霾是由污染物排放和不利气象条件叠加而造成的,再完善的应急预案、应对措施终归有限。这一次的持续雾霾,或许会因为8日的新一波寒流而消散,但把好空气寄望于大风刮

出来,要么是对环境病象把脉不准,要么会好了伤疤忘了疼。

前几天,在苏北发生的一则新闻里,一边是雾霾浓到让电视记者直播时“见雾不见人”,一边是不远处还有秸秆照烧。这颇具反讽意味的一幕,何尝不是当下许多地方边污染边治理弊端的一个缩影?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雾霾天与工业污染、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干系甚大,但现实中,淘汰落后产能之难、改变能源结构之艰、绿色出行之不易,又何尝不在一次次警示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就选择了什么样的天空。

人与霾之间,孰进孰退,由谁来决定?这个周末,一个关于中国梦的国际研讨会在浓雾重霾下的上海举办。来自伦敦经济学院的马丁·雅克先生告诉记者,伦敦也曾雾霾严重到让赴剑桥读书的他几乎“伸手看不清五指”——那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今天的重见天日,在于英国人饱尝雾霾之苦后,咬紧牙关付出了半个世纪的治理努力。这些努力,既包括对工业企业排污的严格控制,也包括对城市居民用灶、购买汽车等日常生活选择的限制与引导。峻法厉策和新技术应用,加上政府、企业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合力支持,才赢得了治霾之役。类似的历史剧情和经验,同样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等城市。这些都告诉我们,形成雾霾非一日之寒,清除雾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浑浊到清朗,需要一个社会的普遍觉醒,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历史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个生命共同体的任何一部分生病,最终都会引发全身症状。污染是

会流动的,某一个部门机构、某一个城市或可做好短期被动应对,治理时却很难单打独斗,也无法独善其身。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具体化,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实现清新呼吸也在于行动。即便雾霾退去,环境保护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合力治污的干劲一点也不能松,人不进则霾逼进,我们面对的是一场事关未来的攻坚战、持久战。


相关内容

  • 16PF问卷
  • 卡氏16种人格问卷(16PF) 1.我很明了本测验的说明: 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2.我对本测验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做到诚实地回答: 是的 不一定 不同意 3.如果我有机会的话,我愿意:到一个繁华的城市去旅行 介于A,C之间 游览清静的山区 4.我有能力应付各种困难:是的 不一定 不是的 5.即使是关 ...

  • 上海1937-1941社会民生[船舶码头][2]
  • 上海1937-1941社会民生[船舶码头][2] 人们在船上吃饭.在1937年和1941年之间 人们在船上吃饭.在1937年和1941年之间 船屋的女人.在1937年和1941年之间 船屋的女人.在1937年和1941年之间 妇女在舢舨上.1937年和1949年之间 码头舢舨.在1937年和1941 ...

  • 1.4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 浙教版七下<1.4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教学设计 中学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及"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一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把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使学生初步体验转化 ...

  • 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试16PF-人格测试
  • 导语 卡特尔16PF测试是测量人们16种基本的性格特质,这些特质是影响我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最基本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新卡特尔经过多年的研究,运用一系列严密的科学手段研制出了这个测验.他把对人类行为的1800种描述成为人格的表面特质,并将这种描述通过因素分析统计合成16种因素,称这16种特性因素为根 ...

  • 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
  • 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些关系在量上主要有两种类型: 1. 确定性关系,即我们所熟悉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圆的半径R 与圆的面积S 之间就存在确定的函数关系: : 2. 非确定性关系,即变量之间虽然有密切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却无法用确定的函数关系 ...

  • 师生之间的作文
  • 篇一:师生之间 师生之间,传递着的是知识的火花,智慧的金钥匙: 师生之间,传递着的是默默的呵护,无私的奉献: 师生之间,传递着的是虔诚的敬重,太多的感激. 人性中许多美好而闪光的情感在师生之间得以体现,许多朴素却动人的镜头在师生之间悄然上演. 难忘一幅画面:简陋的教室内,一排排破旧却被摆放得很整齐的 ...

  •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基础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把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尺度,采取各种措施,消除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努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对于和谐社会的具体 ...

  • 生活中的变量关系教案3_数学_必修1_北师大版
  • 生活中的变量关系 一.主要内容 教科书对函数内容的处理是分层次的,是遵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进行设计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本章主要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如小车下滑的时间.变化中的三角形.温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等)内容使学生感受现实世界中变量和变量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及其规律,了解表示这些关系 ...

  • [形状和位置公差国家标准图解]
  • 形 状 和 位形 置 公 差 公差 国 家 标 准图解 状和位置 国家标准 公差特征项目符号 公 差 特征项目 直线度 符号 有或无基准要求 无 线对线平行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平行于 基准线.位于给定方向上的两平行平面 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0.1 且在给定方向上 ...

  • 企业之间借贷合同怎样才能合法化
  • 企业之间借贷合同怎样才能合法化 来源: 作者: 时间:2010/10/25 企业之间借贷合同怎样才能合法化 企业之间相互借贷,历来为我国法律和政策所禁止.但是,近年来,企业之间以各种形式相互借贷的情况仍然大量存在,因借贷纠纷引起诉讼的案件亦不在少数. 一.企业之间借贷的表现形式 企业之间借贷关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