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专题》

第一讲绪论

一、(一)作为课程的国际关系史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是否存在其它的可选体系?兼及世界体系。

二、(一)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史:范畴及断限

(三)国际关系史:外交与外交家

(四)课程结构安排

(一)作为课程的国际关系史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的开端时间是17世纪早期;似乎起源于欧洲,以欧洲为中心。

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为什么呢?

其一,西方掌控了国际关系的主导权,并因此进一步掌握了话语权。

其二,现有的比较完备的国际关系体系是纯西方的。

其三,西方基于“本我”(self )的眼光去看待“他者”(others),以欧洲为中心来构建世界图景和国际关系体系。

其四,全球化对国际关系体系西方中心化的推动。

(二)国际关系是否存在其它的可选体系?兼及世界体系。

中国的“天下”观与“五服”观

“天下观念”:

“正如天空的群星,围拱一个北斗,地面的诸川,全都朝宗于大海。”

“五服”:

帝都;“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朝贡体系

二(一)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史:范畴及断限

(三)课程结构安排

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课程总论,包含三讲,解决国际关系相关的范畴、概念、理论和体系问题;第二部分按照体系的沿革顺序依次介绍国际关系史的具体内容。

主要参考书目(一)课程总论与理论

第一讲绪论

第二讲国际关系理论

(二)国际关系史的具体内容

第三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第四讲维也纳体系

第五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六讲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与冷战

⏹ 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二卷本),国际知识出版社。

⏹ 2、[苏]波将金等编:《外交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3、[法]迪罗塞尔主编:《外交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 4、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 5、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 6、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7、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杨闯编著:《近代国际关系史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0、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

⏹ 12、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3、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二讲国际关系理论

一、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二、几种国际关系实践理论或思想

参考书:

1、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一、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国际关系:是指包括国际组织、国家等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特别是国家之间的相互

关系。具体地说,是指国家、国际组织、各种实体以及个人相互之间的跨国关系。 ⏹ 对国际关系的研究(国际关系学):是研究和探讨国际行为体相互关系及世界政治、

经济和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一门学问。

包含两个大的领域:国际关系基础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一)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二) 国际关系理论是研究各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理论的实质是历史。”(雷蒙·阿隆)

杰里米·边沁(JeremyBentham):《立法原理和道义概论》(1789年)

雨果·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1625年)

国际关系理论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1919年5月30日以后

(二)理想vs 现实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沿革与流派

⏹ 肯尼斯·汤姆逊:《国际思想大师——20世纪主要思想家与世界危机》

⏹ 西方国际思想三大传统:

⏹ 马基雅维里式的现实主义:把冲突和彼此的战争看作是国家间关系的现实,各国追

求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国际政治无道德可言。

⏹ 格劳秀斯式的理性主义:既看到冲突也看到了合作,国际社会虽不存在至上权威,

但可通过外交、国际法。

⏹ 康德式的革命主义:国际关系归根结底是组成国家的人的关系,人类的天职就是要

为实现兄弟般的人类大家庭而奋斗。

⏹ 1、理想主义学派

⏹ A. 思想渊源

⏹ 但丁:《帝制论》

⏹ 格老秀斯、孟德斯鸠、狄德罗等

⏹ 康德:《论永久和平》

⏹ B. 理想主义学派的诞生

⏹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灾难所作的反思

⏹ 伍德罗·威尔逊:“十四点计划”,1918.1.8.

⏹ C. 理想主义的主要观点:

⏹ a 、人性可以改造。

⏹ b 、战争可以避免。

⏹ c .利益可以调和。

⏹ d .建立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

⏹ e .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

⏹ f .公众舆论也可以确保世界和平。

⏹ “空想的乌托邦”

⏹ 2. 现实主义学派

⏹ A. 现实主义学派的诞生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与理想主义的反思和争论中诞生和发展壮大。

⏹ 爱德华·H·卡尔:《二十年危机,1919—1939年》(1939年)

⏹ 汉斯·J·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和和平的斗争》(1948年)

⏹ B. 现实主义的主要观点

⏹ a .人性本恶。

⏹ b .国家是国际体系的主要的行为体。

⏹ c .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 d .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家行为的路标。

⏹ e .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相对的。

⏹ f .维持国际和平最好的办法是依靠均势。

⏹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主要分歧:

一、对人性的看法不同;

二、对国家间关系的看法不同;

三、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看法不同;

四、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不同;

五、对未来看法不同。

(三)国际关系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发展沿革

1. 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的论战

这更像是发生在现实主义学派内部的一场论战。是重视科学的美国和重视人文的英国国关理论界的论争。

实际上是一场关于研究国际关系的方法论的之争,分歧主要不是在具体问题的结论上,而是在究竟应以怎样的方法进行研究上。

2. 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论战

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1979年)——结构现实主义

只有把着眼点放在国际的系统层次上才能真正解释发生在行为体单位层次上的现象,如为什么不同时期、不同的行为体单位在系统中的表现如此有规律?国际体系的结构是无政府的,而构成体系的行为体单位的国家在功能上是相似的(它们只有能力大小的差别) ,这种系统中的基本变量关系是:在无政府条件下国际体系的结构决定了国家行为。

新现实主义抛掉了摩根索理论的出发点,权力追求和安全意识不是因为人性恶的本源,而是由国际体系的结构所决定。它也力图排除道德判断的规范性因素,美苏两国意识形态不同而

争权夺利的行为如出一辙,原因也是在国际体系的结构迫使他们都要采取无政府状态下“自助”的生存方式。

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合作与纷争》:

强调国际制度、机制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世界政治各种制度化的情况对国家行为有重要影响,国际制度有利于界定国家行为的意图和意义,并使各种合作和纷争能得以理解。被称为制度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摒弃了理想主义的乌托邦主义的极端色彩,仍然强调跨国交流、共同价值观、国际和平合作、国际制度、民主和和平的关系等等。

二、几种国际关系实践理论或思想

([英]杰夫·贝里奇等:《外交理论:从马基雅弗利到基辛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汉斯·摩根索的权力政治论

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争取权力与和平的斗争》(1948年)

国际政治就是权力之争,国家利益只有通过权力才能得以实现。

“权力界定利益”

国际政治同一切政治一样,无论最终目标是什么,都是为权力而斗争;国家利益只有通过权力才能得以实现;国家外交政策应当为本国的国家利益服务,也就是为保持、扩大和显示国家权力服务。其核心就是“以权力界定利益”的原则。

⏹ A. 权力和国家权力

⏹ 什么是权力?

⏹ “权力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施与影响和控制的能力。”

⏹ 国家权力:

⏹ (1)决定国家权力大小的因素包括九个方面;

⏹ (2)对国家权力处于动态中,很难准确估价;

⏹ (3)国家权力不是无限制的,要受到权力均衡、国际道德和世界舆论以及国际法的限

制;

⏹ (4)国家权力在实现国家利益和外交目标的过程中,在国家安全、维持国际现状、改

变国际现状、保护外交、维护威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B. 国家利益及其与权力的关系

⏹ 国家利益的具体内容包含有:生存、安全、维持均势、争夺优势,而最基本的就是

本国的生存和安全。

⏹ 国家利益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

⏹ 权力是国家利益得以实现的保证;一个国家的权力规定该国家的利益;一个国家要

谋求自身利益就要谋求权力,就要支配别人,国家利益是通过权力才得以实现的。 ⏹ C. 关于国家间的权力斗争

⏹ “世界就是一个各种利益相互冲突的世界”。

⏹ “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国与国的关系,归根结底是“权力”

的关系,表现为“权力”的竞赛和斗争。

⏹ D. 权力均势

⏹ 均势是一种分析概念,反映国际政治中权力均衡和不均衡的各种态势及其权力态势

转变的各种结果。

⏹ 建立均势五种方式:将竞争对手分而治之;重新划分领土疆界或瓜分殖民地和势力

范围;军备竞赛;结盟;由某大国充当两大对抗力量之间的平衡者。

摩根索权力政治论的缺陷和问题

一、过于强调权力政治的作用,忽视了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二、过于强调国际无政府状态下的权力冲突和斗争,忽视了国际合作。

三、过于看重国家间政治,忽视了国际政治中的多样性与利益协调。

权力政治论在美国外交实践中的运用

a. 大规模报复战略:

艾森豪威尔政府制定,杜勒斯首先提出。

1954年1月12日

“要维护我们的长期利益是不能依赖紧急措施的,”“主要依靠强大的报复力量,在我们选择的地区,以我们选择的手段立即进行报复。”

该战略把重点放在核武器上,削减常规兵力,重点扩充导弹核武器和战略空军。 b. 战争边缘政策:

1956年1月16日,杜勒斯。

美国“必须为和平碰碰运气”,要“不怕走到战争边缘,但要学会走到战争的边缘而不卷入战争的必要艺术。”

主要手段仍然是依靠核优势,以大规模和战争相威胁,制造战争一触即发的景象,迫使对手屈服或退让。

1959年柏林危机/1961年柏林墙事件

c. “灵活反应战略”:

一种军事战略,又称为“两个半战争战略”。

泰勒将军1957年提出。1962年2月17日麦克纳马拉正式宣布。

要建立“多样化”的军事力量,即在继续发展核武器和导弹的同时,加强常规兵力,增加在常规战争中使用的空军和海军力量,扩充陆军,以便能够打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常规战争、核战争、特种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

打两个半战争

越南战争

d. “核威慑”理论

雷蒙·阿隆提出,古典均势理论在核时代的变种。

所谓核威慑,就是要使对手相信,通过蓄意发动核战争所取得的利益,最终抵不上采取这种行动所付出的代价,从而阻止核战争的爆发。

核威慑理论的基础是国际关系中的实力崇拜和对外政策中的优势迷信;它的中心原则是把赌注押在武力上,压在武器完善上,即压在军备竞赛上。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60年代后期以后“相互威慑战略”

e. 尼克松主义和“现实威慑战略”

尼克松;1970年2月《七十年代美国的对外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略》

把“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三个原则作为“三个支柱”。以苏联为主要敌人,视中国为潜在威胁,争取改善对华关系,以求从印度支那脱身,集中力量,加强同苏联在欧洲和中东的争夺。

与此相适应,军事战略上提出“一个半战争战略”,即“现实威胁战略”:1972年2月,国防部长莱尔德

从越南撤退:1973年1月27日

f. 有限推回战略

里根政府制定,又称“里根主义”。

也就是综合运用军事、经济、外交以及宣传等手段与苏联展开对第三世界的争夺,决心收复

70年代的“失地”。

支持共产党统治的国家的“自由战士”,把苏联取得的政治和军事进展推回去;支持亲素国家的反共武装通过低烈度战争推翻亲苏政权,或者争取在较为有利的条件下取得政治解决;对第三世界亲美独裁政权则促使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巩固和扩大美国的势力范围,以实现其全球战略。

g. 超越遏制战略

又称为“布什主义”。1989年5月12日。

标志着美国大规模推行以“和平演变”为主要特征的对外战略。

主要内容:

第一,以经济攻势超越先前的军事遏制。第二,明确肯定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公开性是符合美国和西方的利益的,因而应该予以鼓励。第三,坚持足够的军事实力及加强美、欧、日三边联盟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文化、书刊和思想自由交流等途径,“努力谋求把苏联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

*2.均势观

⏹ A. 均势

⏹ “均势是一种关于权势的艺术,……均势强调用非暴力以保持紧张的国际关系,所以

它是显示武力的艺术,而不是运用武力的艺术。”(斯坦利·霍夫曼)

⏹ “均势反映国际关系中权力均衡与不均衡的各种态势;均势是一种特殊的状态,是由

于权势大致上平均地在一些国家间进行分配所造成的。”(汉斯·摩根索等)

⏹ 均势是指某种国际力量战略格局的客观存在,是指国际关系中各种力量之间的一种

平衡、均衡状态,即指“没有一国处于优势或能向其他国家发号施令的状态”。

均势概念从意大利城邦体系一直延展至新兴的欧洲国际体系,并最终融入世界国际体系。 “均势”的预设条件:内部扩张性的普遍存在;外部平衡力量的存在。

分简单均势与复杂均势

B. 均势的早期实践

中:战国时代:“合纵”——公孙衍、苏秦

“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以防止强国的兼并。以三晋(赵、韩、魏)为主,北连燕,南连楚为纵。东抗强齐,西敌强秦。

公孙衍:前323年,“五国相王”抗秦;

前318年,五国伐秦,均失败。

苏秦:前288年,五国(齐、燕、韩、赵、魏)攻秦,迫使秦昭王废帝请服,退还所攻占的赵、魏部分土地。

前284年,五国(燕、秦、韩、赵、魏)攻齐,致齐衰落。

补充:“连横”——张仪

“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以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东连齐或西连秦为横。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连横的目的在于事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

张仪在秦推行连横策略,取得成功,“散六国之从(纵),使之西面事秦”,使秦惠王“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

前314年,齐楚联盟对秦,对秦造成威胁。张仪说楚怀王,离间齐楚,使楚与齐断交。前312年,秦败楚于蓝田。齐秦结盟。前299年,怀王被扣于秦至死。张仪的连横对秦的强大和以后完成统一全国的使命,有积极作用。

B. 均势的早期实践

西:

a. 古希腊

在希腊城邦间,“每一个压倒性强权必定遭遇一个同盟反对它,这个同盟往往是由它昔日的友邦或盟邦组成的。”(大卫·休谟“OftheBalanceofPower ”)

b.1494年,法国入侵意大利后

均势作为观念出现。是文艺复兴时代在意大利国家利益观念化条件下的逻辑发展。——均势观的核心是“国家利益”和“权力”(Power )观念。

C. 均势观的确立

a.16世纪末,在伊丽莎白的英国确立。(一国外交策略,弱国对付强国的工具)——在此基础上萌芽出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b.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648年。(欧洲体系的实践原则,强国维持地区稳定的工具)——缔造权落入强国,强国赖以打压其他强国,并为自身争霸做准备。

共同目标:追求安全。

D. 梅特涅与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会议,1815年,梅特涅

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至此催生成维护欧洲安全的体系,在实力支持下做“离岸平衡手”。 E. 俾斯麦的均势外交

“大陆政策”: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两国夹击德国,集中全力巩固和保障德国在欧陆的中心地位。

梅特涅:大钟表结构;有规律和谐运动

俾斯麦:平衡不是和谐和机械的平衡,而是不断消长的力量在数量上的平衡。

俾斯麦和梅特涅的都是复杂均势战略。

F. 英国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

英国是真正致力于均势观至关重要的超然中立的唯一强国。均势被迪斯累利看作欧洲国际体系结构的同义语。

通过维持和左右两个实力大致相当的集团的相互制约和抗衡,避免使欧洲陷于任何一个大国或国家集团的支配控制之下,以确保英国自身的利益。

“英国400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强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特别是防止低地国家落入这个国家手中。”(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演变:

a. 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16世纪末,都铎王朝末

初步滋生:英国要担任“居间制衡者”,绝不容许对岸低地国家遭到征服,维护或拯救欧洲大陆总体均势。

b. 威廉三世(1688-1702)与安妮女王(1702-1714):17世纪末18世纪初

斯图亚特王朝末

英国国家外交哲学和大战略的经久传统真正形成:一、在维护和扩展海外优势的同时,英国充当欧洲“居间制衡者”,扶弱抑强以维护或恢复欧洲均势;二、构建防卫性联盟,作为维护欧洲均势的一个主要工具;三、在大联盟战争中英国向欧陆派遣大规模的远征军必不可少,纯海洋战略不足依靠;四、以欧洲均势原则支配媾和和战后安排。

c. 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从“光辉孤立”到结盟

汉诺威王朝末

19世纪中期开始,英国采取“光辉孤立”政策,以英国绝对的国家实力作为后盾,在欧洲事务中做“居间制衡者”,维持欧陆均势。

19世纪末,英国相对实力下降,开始寻求结盟。1902年,英日同盟建立,“光辉孤立”政策

终结。

G. 基辛格与“大国均势”战略

20世纪70年代

美国要推行均势战略,在均势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和平结构,即在主要的大国之间形成某种平衡。

两极容易造成僵化,多极容易产生动荡。两极控制下的多极最好。

⏹ 第一,调整与北约盟国的伙伴关系,美欧间以“伙伴关系”取代原来的主从关系,以

合伙代替美国单干。

⏹ 第二,鼓励地区性第三世界盟国自身的责任感,美国不应过多介入。如对南越。 ⏹ 第三,苏联既是美国“意识形态上的对手”,又是“政治、军事上的竞争者”,因此,

要对之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以实力为后盾,通过外交渠道谈判。美苏关系中坚持三原则:联系原则、互利原则、具体原则。

⏹ 第四,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爆发后,提出中美苏大三角战略,认为美国应充分利用

中国来抑制苏联。

⏹ 尼克松主义:

1969年7月25日,“关岛讲话”

今后美国对亚洲政策的指导方针是将继续履行在亚洲的军事条约的义务,决不撤退;要从越战中吸取教训。但受侵略国家应担负为自己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要发挥日本在亚洲的独特重要作用。

实质就是通过适当收缩,通过缓和美苏关系,扭转美国战略上的被动,维持美苏两极均势;通过牺牲盟友延缓自身的衰落,在此基础上恢复美国的优势。

尼克松推行大国均势战略的步骤:

第一,通过建立“伙伴关系”改善与西欧盟国的关系。

第二,结束越战,收缩战线,摆脱困境。

第三,同中国对话,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第四,调整美苏关系。

H .均势理论的现状

冷战后,世界进入多极化(多元化)和全球化时代。

均势仍然是目前维持稳定的国际关系的主要模式之一,均势理论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存在下去。

*3.地缘政治理论

⏹ 地缘:Geopolitik

地:地理,空间。包括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

缘:①边缘,陆海空边界;②缘由,事情之源起、发源。事物之原因和起源。

⏹ 地缘政治:

重视自然地理因素对国家对内对外行为的影响,从地理因素角度理解国家的政治行为。 地缘政治就是关于空间的研究,是居住在同一地域或地理环境中的人民与人民间、民族与民族间、国家与国家间形成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关系。

地缘政治包含的五种空间:

1. 陆地空间:尤指大陆

2. 海洋空间:含岛屿、半岛和海洋

3. 大气层空间:

4. 外层空间:大气层之外。1984.1. 里根

5. 网络空间:赛博空间

在五种空间基础上形成五种地缘政治权力:

陆权、海权、空权、太空权、网络权

海权国家与陆权国家

地缘政治中理论上不存在空权国家、太空权国家和网络权国家。

海权国家:以海岛岛屿陆地为主体的国家叫海洋国家,构成海权国家的基础。

陆权国家:以大陆为主体的国家叫大陆国家,构成陆权国家的基础。

陆海复合型国家,构成陆海权国家或海陆权国家的基础。这要根据其陆、海在空间生存和发展能力及影响力比重、陆、海军事力量比重、陆、海经济力量比重和对陆、海的国际影响力比重的不同来判定。

⏹ A. 地缘政治理论的历史传统

⏹ a. 中国

司马迁/诸葛亮/定都北京/王船山

宋教仁:“吾则谓今日之形势,以天下言之,则重在武昌;以东南言之,则重在金陵。”“今日天下之形势,重在武昌也。”

⏹ b. 西方

古希腊和古罗马/意大利/大西洋岸

“地理大发现是西方文明的经济世界中心从地中海(威尼斯、热那亚)转向了大西洋(阿姆斯特丹、英国),欧洲文明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阴影,转入了一个新时代。”(布罗代尔)

⏹ B. 几种重要的地缘政治理论

鲁道夫·契伦:地缘政治学就是“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者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

⏹ a. 马汉的“海权论”

[古希腊]蒂米斯托克利:“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海权时代:16—19世纪。

始于大航海:新大陆的发现引发人类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欧洲大国发展海军力量并大规模海外殖民。

⏹ 1890年,《海军战略论》

“无论任何国家,若要想在世界事务中起到重要作用,就一定要控制海权,海权是统治世界的决定因素。”

要控制海权,就必须具备六个方面的条件: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特点、政府性质

⏹ 1893年,《夏威夷与我们的海上力量》

⏹ b. 麦金德的“陆权论”

前陆权时代:自人类活动之初至地理大发现。

几个陆权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中国的汉唐帝国、蒙古帝国 后陆权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

火车与汽车推动其进入高级阶段。继海权时代而生,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争夺陆权的最突出案例。

继之以陆、海、空(太空、网络)权并立时代。

⏹ 1904年,《历史的地理枢纽》

他提出封闭式空间的理论。海权占支配地位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陆权时代已经来临。 地缘中心是欧亚大陆,指西起伏尔加河流域,东至贝加尔湖,北达北冰洋,南到喜马拉雅山这一大片广袤无际的低洼平原。是世界政治的真正支柱,东欧处于通向这个核心地带的门户位置,控制这里就将控制核心地带,并最终有望控制“世界岛”——欧洲、亚洲和非洲。 1997年,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其一,对美国来说,欧亚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

其二,法、德、俄、中、印五国作为地缘战略国家正在崛起,因为他们有能力也有一直在本国边界之外使用力量或施加影响。

其三,没有美国和中国之间战略理解与深化,整个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多元化就既不能实现也不能稳定发展。

c. 地缘政治理论的新发展

“边缘地带论”,皮克曼

黑海海峡两侧的整个欧洲大陆、亚洲山地中心和整个中国,为“边缘地带”

“谁统治了边缘地带,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谁统治了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的命运。”

⏹ 沃勒斯坦为代表的“中心-边缘学说”:

所谓核心是指“以经济和社会复杂性为表征的资本集中地区,这些核心地区在经济结构上相对资助。所谓外围是指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依附于“核心的地区”;还有一个术语,叫“半外围”,它常用来指那些不明显属于上述两类地区的区域。”

⏹ “地缘经济理论”

第三讲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开端

导论: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

国际体系:指一批独立或较独立的政治实体(现代以来主要是趋于并最终形成各自民族特质的现代国家)的集合,这些政治实体相当频繁地、按照大致规则的过程相互作用。

1. 以欧洲及其文化为中心的国际体系

16—19世纪,哈布斯堡帝国与法国的两极冲突(16—18世纪);法英奥俄普五强多极均势(19世纪)

2. 当代全球国际体系

⏹ 现代国际体系历史上的国际权势基本格局:

在全体系霸权(普遍帝国)和权势完全分散(均势)之间互动转换。

兰克:“现代欧洲国际体系运动的模式是均势的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新强国崛起抵制头号强国扩张,新联盟形成抗击普遍帝国图谋;随反霸战争胜利或大国国内变革一次又一次的出现新的力图称霸者。”

15C —17C 中叶:哈布斯堡家族——反哈布斯堡家族(法国为首);

17C 中叶—18C 初:法国路易十四——英荷奥结盟;

18、19C 之交:拿破仑帝国——反法联盟;

⏹ 现代国际政治体制呈现欧陆均势和海外霸权并存的局面。

1. 基于现代民族主义的欧陆均势体系:

从内部很大程度的自我平衡到依赖于欧洲边缘和外部力量的介入拯救欧洲平衡,英、俄等。 导致欧洲地位相对衰落、非欧强国的兴盛和欧洲体系消失,由此

2. 海外霸权(世界霸权)体系:

殖民主义之下的世界扩张与海外霸权追逐,英国、德国、美国、俄国、日本等侧翼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世界霸权体系争夺架构。

中世纪的国际秩序

⏹ 根本特征:

⏹ 1. 大量异质的政治实体间交织重叠的权力关系。(政治分裂)

⏹ 2. “统一的基督教世界”观念。(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

⏹ 马丁利:“从外交的观点看,(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首要差异在于1400年时西方仍

然将自己想成是单独一个社会。基督教世界被极严重的内部冲突弄得七零八碎,被宗教分歧、教义争端和经久不息的战争——阶级之间、族民之间、宗派之间和国王之间的战争——搞得分崩离析。但是,拉丁基督教世界仍然自认为一个整体。”

现代国际体系的发端

⏹ 1. 意大利的外交实践与国际体系的新形态

1454—1494年的意大利:平衡状态——均势

五强: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米兰、那不勒斯

现代外交色彩:权势政治,现代欧洲国际体系的前驱

A. 国际规范的制定与实行:

常驻外交使节;大国局部协调和限制大国间战争;

B. 大体规则化的频繁贸易、有限战争和干涉内政;

C. 马基雅维里著作思想的传播(政治从宗教和道德中分离)

D. 海权思想的出现:威尼斯——现代英国的前驱

⏹ 1494年:

A. 米兰摄政鲁多维科·索尔扎;法王路易八世(欧洲)

——西方国际构造的重心从意大利和地中海西移至北大西洋东岸

1494—1559,意大利战争,法国与西班牙争夺意大利事务主导权。最终哈布斯堡西班牙略占上风,但确立了相对均势,导致意大利国际关系体系崩溃,进入欧洲国际关系体系历史阶段。

B. 托尔德西拉斯条约:(世界)

1494.6. 西经48度线,全球大洋航海、远洋商业和殖民权利东西划分,分属葡萄牙和西班牙。 “创设了一个支配全球层次交往的体制,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政治体制。”

地理大发现与新的东西交通线和全球“环状构造”的创立。——全球性政治经济开始创立。

⏹ 2. 现代强国的最初浮现和形成

⏹ A. 最初的现代民族国家:

法国:1453年后,作为中央集权国家最初浮现

英国:

a. 欧洲重心向大西洋岸转移,英国得以利用地缘政治经济潜能;

b. 百年战争(1337—1453)失利,找到了国家人格,发现了海洋原理;发展贸易网络,塑造工商业繁荣。

c. 亨利八世确立“居间制衡”外交国策传统。

西班牙:

1469年“收复失地运动”后,迅速兴起强盛(最善战的陆军,笃信天主教),成为“普遍帝国”的觊觎者和积极追求者。在美洲殖民地的白银刺激下,成为海军和商业强国。

葡萄牙:

B. 传统型半旧帝国:哈布斯堡奥地利(含西班牙)

领土愈益分散,民族内涵愈益庞杂。

a. 1493年马克西米连大公继位:并入勃艮第、尼德兰、波希米亚、匈牙利等,通过联姻收囊西班牙及其属地。——头等强国,有建普遍帝国野心。

1515年以后,转变为意大利乃至欧洲霸权的追求者。与法国交锋。

b. 查理五世称霸图谋及其失败

1519—1556年,建立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I. 非单一中央集权的帝国组织,共同君主统治。

II. 欧洲霸权思想:对欧洲其他国家的领导地位。

III. 维护天主教绝对正统地位,扑灭新教运动。

⏹ 与法国争夺意大利,剪除德意志新教势力,将分散的德意志统一在皇帝之下,守护、

巩固和扩大哈布斯堡帝国版图,争取包围乃至最终征服最大劲敌法国。

⏹ 最终失败,现代民族国家巩固了主权地位,其扩张也戛然而止。现代国际体系在初

始均势基础上显露雏形。

⏹ c. 腓力二世(1556-1598)的争霸图谋及其失败

⏹ 继续普遍帝国和强烈的天主教大一统理念的追求。

⏹ I. 扑灭尼德兰革命之火

⏹ II. 建立西班牙的欧洲霸权,夺取葡萄牙帝国,即而征服英国

⏹ III. 消灭新教,恢复天主教大一统

⏹ 反抗力量:海上强国荷兰和英国(海权对陆权)

⏹ 荷兰共和国——1568—1581革命

⏹ 新教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确立新教统治。

⏹ 1609年,西班牙与荷兰签协定实施承认其独立。

⏹ 1588年,无敌舰队毁灭

⏹ 1598年,腓力二世驾崩,争霸图谋破灭。哈布斯堡衰落。

欧洲多极的现代国际体系终于生成并巩固。

⏹ “海外扩张与国际体系同时产生,喷薄迸出西方世界限界的勃勃生力也摧毁了它的统

一。”

——海洋强国带领欧陆诸国联合反霸:近现代欧洲均势的运作模式

从17世纪开始的整个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可以用几个相互接续的体系概括起来,各体系间的沿革表明了几个特点:

一、国际关系长期以来以列强政治为特点,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尤为突出;

二、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政治中的主题;

三、国际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从均势到霸权的争夺过程,争夺的核心是利益。

体系沿革:

⏹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与解体;

⏹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解体;

⏹ 俾斯麦外交体系的建立与解体;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与冷战;

⏹ 冷战结束与国际政治的多元化。

一、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

(一) 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中世纪后期,“政治一统化”和“政治区域化”的矛盾在西欧形成。

“政治一统化”存在于两个层面之上:一是精神层面,即罗马天主教无所不在的宗教统治,其最高权威就是罗马教皇;一是世俗层面,即神圣罗马帝国,其最高权威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政治区域化的加深:

⏹ 出现了政治经济力量的重新组合,诸侯、城市和王国的势力不断地上升,在一统化

政治观念下的多重效忠和对皇帝的效忠面临挑战:

首先,在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各诸侯国和城市在自身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地淡化了接受皇帝庇护的观念,对皇帝的效忠也渐渐地变得三心二意起来。

其次,西欧各国王权的不断加强对教皇和神圣罗马皇帝的权威产生进一步的冲击。

⏹ 随着政治区域化的加深,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冲突越来越频繁。中世纪后期的宗教

改革运动在加强西欧政治区域化的同时,加深了西欧各种政治势力的矛盾和斗争,以致最终导致了1618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

⏹ 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是波希米亚起义。

(二)“三十年战争”

⏹ 1618年前,德意志境内的诸侯各邦已分裂成新教联盟与天主教同盟,前者拥护宗教

改革,反对神圣罗马帝国与哈布斯堡王室的统治,后者拥立皇帝与哈布斯堡王室。 ⏹ 教皇和西班牙支持天主教同盟;法国、瑞典和丹麦等国站在新教同盟方面。 ⏹ 开端: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波希米亚起义)。

⏹ 主战场在德国,同时也在西班牙、西属尼德兰和意大利等国展开。

⏹ 最终法国和瑞典取得军事优势。但双方均因消耗无力再战,遂求和。1644年开始。

(三)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

⏹ 奥斯那布鲁克、闵斯特

⏹ 1648年10月24日,缔结两个协议,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主要内容:

一是欧洲领土分割;

二是有关德意志国家的规定;

三是宗教关系的定位。

用法律的形式否定了教皇和皇帝的权威,宣判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寿终正寝。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标志欧洲近代国际社会的形成,表现了欧洲统一性内涵的近代特征: 第一,几乎整个欧洲都统一在了一个由主权国家作为行为体的国际体系之中,是真正近代化的政治体系,促进了近代国际法的发展。

第二,这是以维护主权国家利益原则而确立的体系。

第三,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初步确立了多国并存的国际均势格局。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一方面结束了三十年战争,把交战各国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勉强

调和起来,另一方面,它是交战双方在和会中长期勾心斗角的产物。因此,和会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

二、欧洲列强的争霸

1648-1789年欧洲近代国际体系两个特征:

一是体系行为体——国家以王朝形式出现;

二是最终发展出了近代欧洲国际体系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准则:均势原则。

⏹ 王朝国家的崛起:

英国、法国、西班牙、奥地利、普鲁士和俄国

王朝外交:“朕即国家”(路易十四)

⏹ 重大争霸战争:1.17世纪的王朝争霸战争:三次英荷战争

A.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

1651年8月,英国的航海条例

B.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

C.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年)

荷兰衰落,英国崛起。

⏹ 2.18世纪的王朝争霸战争

⏹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北方战争、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和七年

战争。

⏹ A.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法国和奥地利争夺西班牙王位,形式上是一场王朝战争,实际上是英法间争夺海上和殖民地霸权的第一次大冲突。

1700年11月1日,查理二世无嗣而终。

法王路易十四:王后是查理二世的姐姐;

奥皇利奥波德一世:皇后是查理二世妹妹

⏹ 1701年法奥开始军事行动。

⏹ 形成两个同盟:

一方以法国为首,加入的有西班牙,巴伐利亚等几个德意志小邦国和萨伏依;

另一方以奥英为首,有荷兰,葡萄牙,普鲁士等德意志邦国和意大利的几个小国参加。

⏹ 英国参战主要目的是夺取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

⏹ 1713年4月11日,《乌特勒支和约》。法、西;英、荷、普;

⏹ 1714年3月17日,《拉什塔特和约》,奥法。

⏹ 把列强对西班牙的瓜分固定,划定了18世纪欧洲国家疆界的基础。

法国衰落;英国受益;奥地利、普鲁士上升。

⏹ B. 北方战争

⏹ 1700年8月19日,俄国向瑞典宣战,历时21年。

⏹ 反瑞“北方同盟”:1697-1700年,俄、奥地利、萨克森、土耳其、波兰、丹麦、土耳

其。

⏹ 1721年8月30日,俄瑞《尼什塔特和约》

俄国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瑞典衰落。

⏹ C.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俄法争夺波兰

1733年,奥古斯都二世病死。萨克森派:支持奥古斯都之子;列申斯基派:支持斯塔尼斯托夫·列申斯基

1738年,法奥缔结《维也纳和约》。

⏹ D. 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

⏹ 普鲁士等国不承认奥皇查理六世之女玛丽亚·特利萨的王位继承权引发。

⏹ 法国、西班牙、巴伐利亚、萨克森和撒丁王国支持普鲁士,英国、荷兰则支持奥地

利。

⏹ 1748年10月18日,缔结《阿亨和约》

⏹ 奥地利避免被瓜分,普奥矛盾加深。

⏹ E. 七年战争和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

⏹ 法国大革命前最后一次全欧洲性的冲突,实质上是英法争夺殖民霸权的战争。 ⏹ 1756年5月18日,英国对法宣战

⏹ 1763年2月10日,英法签订了巴黎和约。

⏹ 1763年2月15日,普、奥、萨克森签订了胡贝尔茨堡和约。

⏹ 普鲁士迈出称霸德意志的第一步;导致奥地利开始改革;英国压倒法国取得殖民优

势。

⏹ 3. 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 A. 第一次瓜分波兰

1772年8月5日,俄普奥

⏹ B. 第二次瓜分波兰

1793年1月23日俄普

C. 第三次瓜分波兰

1795年1月3日,俄奥;普后加入。

《国际关系史专题》

第一讲绪论

一、(一)作为课程的国际关系史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是否存在其它的可选体系?兼及世界体系。

二、(一)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史:范畴及断限

(三)国际关系史:外交与外交家

(四)课程结构安排

(一)作为课程的国际关系史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的开端时间是17世纪早期;似乎起源于欧洲,以欧洲为中心。

是一部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史。为什么呢?

其一,西方掌控了国际关系的主导权,并因此进一步掌握了话语权。

其二,现有的比较完备的国际关系体系是纯西方的。

其三,西方基于“本我”(self )的眼光去看待“他者”(others),以欧洲为中心来构建世界图景和国际关系体系。

其四,全球化对国际关系体系西方中心化的推动。

(二)国际关系是否存在其它的可选体系?兼及世界体系。

中国的“天下”观与“五服”观

“天下观念”:

“正如天空的群星,围拱一个北斗,地面的诸川,全都朝宗于大海。”

“五服”:

帝都;“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朝贡体系

二(一)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史

(二)国际关系史:范畴及断限

(三)课程结构安排

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课程总论,包含三讲,解决国际关系相关的范畴、概念、理论和体系问题;第二部分按照体系的沿革顺序依次介绍国际关系史的具体内容。

主要参考书目(一)课程总论与理论

第一讲绪论

第二讲国际关系理论

(二)国际关系史的具体内容

第三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第四讲维也纳体系

第五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六讲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与冷战

⏹ 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二卷本),国际知识出版社。

⏹ 2、[苏]波将金等编:《外交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3、[法]迪罗塞尔主编:《外交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 4、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 5、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 6、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7、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杨闯编著:《近代国际关系史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0、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

⏹ 12、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3、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二讲国际关系理论

一、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二、几种国际关系实践理论或思想

参考书:

1、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詹姆斯·多尔蒂等:《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第五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一、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国际关系:是指包括国际组织、国家等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特别是国家之间的相互

关系。具体地说,是指国家、国际组织、各种实体以及个人相互之间的跨国关系。 ⏹ 对国际关系的研究(国际关系学):是研究和探讨国际行为体相互关系及世界政治、

经济和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一门学问。

包含两个大的领域:国际关系基础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一)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二) 国际关系理论是研究各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理论的实质是历史。”(雷蒙·阿隆)

杰里米·边沁(JeremyBentham):《立法原理和道义概论》(1789年)

雨果·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1625年)

国际关系理论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1919年5月30日以后

(二)理想vs 现实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沿革与流派

⏹ 肯尼斯·汤姆逊:《国际思想大师——20世纪主要思想家与世界危机》

⏹ 西方国际思想三大传统:

⏹ 马基雅维里式的现实主义:把冲突和彼此的战争看作是国家间关系的现实,各国追

求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国际政治无道德可言。

⏹ 格劳秀斯式的理性主义:既看到冲突也看到了合作,国际社会虽不存在至上权威,

但可通过外交、国际法。

⏹ 康德式的革命主义:国际关系归根结底是组成国家的人的关系,人类的天职就是要

为实现兄弟般的人类大家庭而奋斗。

⏹ 1、理想主义学派

⏹ A. 思想渊源

⏹ 但丁:《帝制论》

⏹ 格老秀斯、孟德斯鸠、狄德罗等

⏹ 康德:《论永久和平》

⏹ B. 理想主义学派的诞生

⏹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灾难所作的反思

⏹ 伍德罗·威尔逊:“十四点计划”,1918.1.8.

⏹ C. 理想主义的主要观点:

⏹ a 、人性可以改造。

⏹ b 、战争可以避免。

⏹ c .利益可以调和。

⏹ d .建立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

⏹ e .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

⏹ f .公众舆论也可以确保世界和平。

⏹ “空想的乌托邦”

⏹ 2. 现实主义学派

⏹ A. 现实主义学派的诞生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与理想主义的反思和争论中诞生和发展壮大。

⏹ 爱德华·H·卡尔:《二十年危机,1919—1939年》(1939年)

⏹ 汉斯·J·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和和平的斗争》(1948年)

⏹ B. 现实主义的主要观点

⏹ a .人性本恶。

⏹ b .国家是国际体系的主要的行为体。

⏹ c .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 d .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家行为的路标。

⏹ e .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相对的。

⏹ f .维持国际和平最好的办法是依靠均势。

⏹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主要分歧:

一、对人性的看法不同;

二、对国家间关系的看法不同;

三、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看法不同;

四、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不同;

五、对未来看法不同。

(三)国际关系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发展沿革

1. 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的论战

这更像是发生在现实主义学派内部的一场论战。是重视科学的美国和重视人文的英国国关理论界的论争。

实际上是一场关于研究国际关系的方法论的之争,分歧主要不是在具体问题的结论上,而是在究竟应以怎样的方法进行研究上。

2. 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论战

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1979年)——结构现实主义

只有把着眼点放在国际的系统层次上才能真正解释发生在行为体单位层次上的现象,如为什么不同时期、不同的行为体单位在系统中的表现如此有规律?国际体系的结构是无政府的,而构成体系的行为体单位的国家在功能上是相似的(它们只有能力大小的差别) ,这种系统中的基本变量关系是:在无政府条件下国际体系的结构决定了国家行为。

新现实主义抛掉了摩根索理论的出发点,权力追求和安全意识不是因为人性恶的本源,而是由国际体系的结构所决定。它也力图排除道德判断的规范性因素,美苏两国意识形态不同而

争权夺利的行为如出一辙,原因也是在国际体系的结构迫使他们都要采取无政府状态下“自助”的生存方式。

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合作与纷争》:

强调国际制度、机制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世界政治各种制度化的情况对国家行为有重要影响,国际制度有利于界定国家行为的意图和意义,并使各种合作和纷争能得以理解。被称为制度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摒弃了理想主义的乌托邦主义的极端色彩,仍然强调跨国交流、共同价值观、国际和平合作、国际制度、民主和和平的关系等等。

二、几种国际关系实践理论或思想

([英]杰夫·贝里奇等:《外交理论:从马基雅弗利到基辛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汉斯·摩根索的权力政治论

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争取权力与和平的斗争》(1948年)

国际政治就是权力之争,国家利益只有通过权力才能得以实现。

“权力界定利益”

国际政治同一切政治一样,无论最终目标是什么,都是为权力而斗争;国家利益只有通过权力才能得以实现;国家外交政策应当为本国的国家利益服务,也就是为保持、扩大和显示国家权力服务。其核心就是“以权力界定利益”的原则。

⏹ A. 权力和国家权力

⏹ 什么是权力?

⏹ “权力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施与影响和控制的能力。”

⏹ 国家权力:

⏹ (1)决定国家权力大小的因素包括九个方面;

⏹ (2)对国家权力处于动态中,很难准确估价;

⏹ (3)国家权力不是无限制的,要受到权力均衡、国际道德和世界舆论以及国际法的限

制;

⏹ (4)国家权力在实现国家利益和外交目标的过程中,在国家安全、维持国际现状、改

变国际现状、保护外交、维护威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B. 国家利益及其与权力的关系

⏹ 国家利益的具体内容包含有:生存、安全、维持均势、争夺优势,而最基本的就是

本国的生存和安全。

⏹ 国家利益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

⏹ 权力是国家利益得以实现的保证;一个国家的权力规定该国家的利益;一个国家要

谋求自身利益就要谋求权力,就要支配别人,国家利益是通过权力才得以实现的。 ⏹ C. 关于国家间的权力斗争

⏹ “世界就是一个各种利益相互冲突的世界”。

⏹ “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国与国的关系,归根结底是“权力”

的关系,表现为“权力”的竞赛和斗争。

⏹ D. 权力均势

⏹ 均势是一种分析概念,反映国际政治中权力均衡和不均衡的各种态势及其权力态势

转变的各种结果。

⏹ 建立均势五种方式:将竞争对手分而治之;重新划分领土疆界或瓜分殖民地和势力

范围;军备竞赛;结盟;由某大国充当两大对抗力量之间的平衡者。

摩根索权力政治论的缺陷和问题

一、过于强调权力政治的作用,忽视了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二、过于强调国际无政府状态下的权力冲突和斗争,忽视了国际合作。

三、过于看重国家间政治,忽视了国际政治中的多样性与利益协调。

权力政治论在美国外交实践中的运用

a. 大规模报复战略:

艾森豪威尔政府制定,杜勒斯首先提出。

1954年1月12日

“要维护我们的长期利益是不能依赖紧急措施的,”“主要依靠强大的报复力量,在我们选择的地区,以我们选择的手段立即进行报复。”

该战略把重点放在核武器上,削减常规兵力,重点扩充导弹核武器和战略空军。 b. 战争边缘政策:

1956年1月16日,杜勒斯。

美国“必须为和平碰碰运气”,要“不怕走到战争边缘,但要学会走到战争的边缘而不卷入战争的必要艺术。”

主要手段仍然是依靠核优势,以大规模和战争相威胁,制造战争一触即发的景象,迫使对手屈服或退让。

1959年柏林危机/1961年柏林墙事件

c. “灵活反应战略”:

一种军事战略,又称为“两个半战争战略”。

泰勒将军1957年提出。1962年2月17日麦克纳马拉正式宣布。

要建立“多样化”的军事力量,即在继续发展核武器和导弹的同时,加强常规兵力,增加在常规战争中使用的空军和海军力量,扩充陆军,以便能够打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常规战争、核战争、特种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

打两个半战争

越南战争

d. “核威慑”理论

雷蒙·阿隆提出,古典均势理论在核时代的变种。

所谓核威慑,就是要使对手相信,通过蓄意发动核战争所取得的利益,最终抵不上采取这种行动所付出的代价,从而阻止核战争的爆发。

核威慑理论的基础是国际关系中的实力崇拜和对外政策中的优势迷信;它的中心原则是把赌注押在武力上,压在武器完善上,即压在军备竞赛上。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60年代后期以后“相互威慑战略”

e. 尼克松主义和“现实威慑战略”

尼克松;1970年2月《七十年代美国的对外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略》

把“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三个原则作为“三个支柱”。以苏联为主要敌人,视中国为潜在威胁,争取改善对华关系,以求从印度支那脱身,集中力量,加强同苏联在欧洲和中东的争夺。

与此相适应,军事战略上提出“一个半战争战略”,即“现实威胁战略”:1972年2月,国防部长莱尔德

从越南撤退:1973年1月27日

f. 有限推回战略

里根政府制定,又称“里根主义”。

也就是综合运用军事、经济、外交以及宣传等手段与苏联展开对第三世界的争夺,决心收复

70年代的“失地”。

支持共产党统治的国家的“自由战士”,把苏联取得的政治和军事进展推回去;支持亲素国家的反共武装通过低烈度战争推翻亲苏政权,或者争取在较为有利的条件下取得政治解决;对第三世界亲美独裁政权则促使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巩固和扩大美国的势力范围,以实现其全球战略。

g. 超越遏制战略

又称为“布什主义”。1989年5月12日。

标志着美国大规模推行以“和平演变”为主要特征的对外战略。

主要内容:

第一,以经济攻势超越先前的军事遏制。第二,明确肯定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公开性是符合美国和西方的利益的,因而应该予以鼓励。第三,坚持足够的军事实力及加强美、欧、日三边联盟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文化、书刊和思想自由交流等途径,“努力谋求把苏联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

*2.均势观

⏹ A. 均势

⏹ “均势是一种关于权势的艺术,……均势强调用非暴力以保持紧张的国际关系,所以

它是显示武力的艺术,而不是运用武力的艺术。”(斯坦利·霍夫曼)

⏹ “均势反映国际关系中权力均衡与不均衡的各种态势;均势是一种特殊的状态,是由

于权势大致上平均地在一些国家间进行分配所造成的。”(汉斯·摩根索等)

⏹ 均势是指某种国际力量战略格局的客观存在,是指国际关系中各种力量之间的一种

平衡、均衡状态,即指“没有一国处于优势或能向其他国家发号施令的状态”。

均势概念从意大利城邦体系一直延展至新兴的欧洲国际体系,并最终融入世界国际体系。 “均势”的预设条件:内部扩张性的普遍存在;外部平衡力量的存在。

分简单均势与复杂均势

B. 均势的早期实践

中:战国时代:“合纵”——公孙衍、苏秦

“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以防止强国的兼并。以三晋(赵、韩、魏)为主,北连燕,南连楚为纵。东抗强齐,西敌强秦。

公孙衍:前323年,“五国相王”抗秦;

前318年,五国伐秦,均失败。

苏秦:前288年,五国(齐、燕、韩、赵、魏)攻秦,迫使秦昭王废帝请服,退还所攻占的赵、魏部分土地。

前284年,五国(燕、秦、韩、赵、魏)攻齐,致齐衰落。

补充:“连横”——张仪

“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以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东连齐或西连秦为横。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连横的目的在于事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

张仪在秦推行连横策略,取得成功,“散六国之从(纵),使之西面事秦”,使秦惠王“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

前314年,齐楚联盟对秦,对秦造成威胁。张仪说楚怀王,离间齐楚,使楚与齐断交。前312年,秦败楚于蓝田。齐秦结盟。前299年,怀王被扣于秦至死。张仪的连横对秦的强大和以后完成统一全国的使命,有积极作用。

B. 均势的早期实践

西:

a. 古希腊

在希腊城邦间,“每一个压倒性强权必定遭遇一个同盟反对它,这个同盟往往是由它昔日的友邦或盟邦组成的。”(大卫·休谟“OftheBalanceofPower ”)

b.1494年,法国入侵意大利后

均势作为观念出现。是文艺复兴时代在意大利国家利益观念化条件下的逻辑发展。——均势观的核心是“国家利益”和“权力”(Power )观念。

C. 均势观的确立

a.16世纪末,在伊丽莎白的英国确立。(一国外交策略,弱国对付强国的工具)——在此基础上萌芽出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b.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648年。(欧洲体系的实践原则,强国维持地区稳定的工具)——缔造权落入强国,强国赖以打压其他强国,并为自身争霸做准备。

共同目标:追求安全。

D. 梅特涅与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会议,1815年,梅特涅

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至此催生成维护欧洲安全的体系,在实力支持下做“离岸平衡手”。 E. 俾斯麦的均势外交

“大陆政策”: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联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两国夹击德国,集中全力巩固和保障德国在欧陆的中心地位。

梅特涅:大钟表结构;有规律和谐运动

俾斯麦:平衡不是和谐和机械的平衡,而是不断消长的力量在数量上的平衡。

俾斯麦和梅特涅的都是复杂均势战略。

F. 英国的欧洲大陆均势政策

英国是真正致力于均势观至关重要的超然中立的唯一强国。均势被迪斯累利看作欧洲国际体系结构的同义语。

通过维持和左右两个实力大致相当的集团的相互制约和抗衡,避免使欧洲陷于任何一个大国或国家集团的支配控制之下,以确保英国自身的利益。

“英国400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强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特别是防止低地国家落入这个国家手中。”(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演变:

a. 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16世纪末,都铎王朝末

初步滋生:英国要担任“居间制衡者”,绝不容许对岸低地国家遭到征服,维护或拯救欧洲大陆总体均势。

b. 威廉三世(1688-1702)与安妮女王(1702-1714):17世纪末18世纪初

斯图亚特王朝末

英国国家外交哲学和大战略的经久传统真正形成:一、在维护和扩展海外优势的同时,英国充当欧洲“居间制衡者”,扶弱抑强以维护或恢复欧洲均势;二、构建防卫性联盟,作为维护欧洲均势的一个主要工具;三、在大联盟战争中英国向欧陆派遣大规模的远征军必不可少,纯海洋战略不足依靠;四、以欧洲均势原则支配媾和和战后安排。

c. 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从“光辉孤立”到结盟

汉诺威王朝末

19世纪中期开始,英国采取“光辉孤立”政策,以英国绝对的国家实力作为后盾,在欧洲事务中做“居间制衡者”,维持欧陆均势。

19世纪末,英国相对实力下降,开始寻求结盟。1902年,英日同盟建立,“光辉孤立”政策

终结。

G. 基辛格与“大国均势”战略

20世纪70年代

美国要推行均势战略,在均势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和平结构,即在主要的大国之间形成某种平衡。

两极容易造成僵化,多极容易产生动荡。两极控制下的多极最好。

⏹ 第一,调整与北约盟国的伙伴关系,美欧间以“伙伴关系”取代原来的主从关系,以

合伙代替美国单干。

⏹ 第二,鼓励地区性第三世界盟国自身的责任感,美国不应过多介入。如对南越。 ⏹ 第三,苏联既是美国“意识形态上的对手”,又是“政治、军事上的竞争者”,因此,

要对之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以实力为后盾,通过外交渠道谈判。美苏关系中坚持三原则:联系原则、互利原则、具体原则。

⏹ 第四,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爆发后,提出中美苏大三角战略,认为美国应充分利用

中国来抑制苏联。

⏹ 尼克松主义:

1969年7月25日,“关岛讲话”

今后美国对亚洲政策的指导方针是将继续履行在亚洲的军事条约的义务,决不撤退;要从越战中吸取教训。但受侵略国家应担负为自己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要发挥日本在亚洲的独特重要作用。

实质就是通过适当收缩,通过缓和美苏关系,扭转美国战略上的被动,维持美苏两极均势;通过牺牲盟友延缓自身的衰落,在此基础上恢复美国的优势。

尼克松推行大国均势战略的步骤:

第一,通过建立“伙伴关系”改善与西欧盟国的关系。

第二,结束越战,收缩战线,摆脱困境。

第三,同中国对话,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第四,调整美苏关系。

H .均势理论的现状

冷战后,世界进入多极化(多元化)和全球化时代。

均势仍然是目前维持稳定的国际关系的主要模式之一,均势理论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存在下去。

*3.地缘政治理论

⏹ 地缘:Geopolitik

地:地理,空间。包括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

缘:①边缘,陆海空边界;②缘由,事情之源起、发源。事物之原因和起源。

⏹ 地缘政治:

重视自然地理因素对国家对内对外行为的影响,从地理因素角度理解国家的政治行为。 地缘政治就是关于空间的研究,是居住在同一地域或地理环境中的人民与人民间、民族与民族间、国家与国家间形成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关系。

地缘政治包含的五种空间:

1. 陆地空间:尤指大陆

2. 海洋空间:含岛屿、半岛和海洋

3. 大气层空间:

4. 外层空间:大气层之外。1984.1. 里根

5. 网络空间:赛博空间

在五种空间基础上形成五种地缘政治权力:

陆权、海权、空权、太空权、网络权

海权国家与陆权国家

地缘政治中理论上不存在空权国家、太空权国家和网络权国家。

海权国家:以海岛岛屿陆地为主体的国家叫海洋国家,构成海权国家的基础。

陆权国家:以大陆为主体的国家叫大陆国家,构成陆权国家的基础。

陆海复合型国家,构成陆海权国家或海陆权国家的基础。这要根据其陆、海在空间生存和发展能力及影响力比重、陆、海军事力量比重、陆、海经济力量比重和对陆、海的国际影响力比重的不同来判定。

⏹ A. 地缘政治理论的历史传统

⏹ a. 中国

司马迁/诸葛亮/定都北京/王船山

宋教仁:“吾则谓今日之形势,以天下言之,则重在武昌;以东南言之,则重在金陵。”“今日天下之形势,重在武昌也。”

⏹ b. 西方

古希腊和古罗马/意大利/大西洋岸

“地理大发现是西方文明的经济世界中心从地中海(威尼斯、热那亚)转向了大西洋(阿姆斯特丹、英国),欧洲文明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阴影,转入了一个新时代。”(布罗代尔)

⏹ B. 几种重要的地缘政治理论

鲁道夫·契伦:地缘政治学就是“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者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

⏹ a. 马汉的“海权论”

[古希腊]蒂米斯托克利:“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海权时代:16—19世纪。

始于大航海:新大陆的发现引发人类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欧洲大国发展海军力量并大规模海外殖民。

⏹ 1890年,《海军战略论》

“无论任何国家,若要想在世界事务中起到重要作用,就一定要控制海权,海权是统治世界的决定因素。”

要控制海权,就必须具备六个方面的条件:地理位置、自然结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特点、政府性质

⏹ 1893年,《夏威夷与我们的海上力量》

⏹ b. 麦金德的“陆权论”

前陆权时代:自人类活动之初至地理大发现。

几个陆权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中国的汉唐帝国、蒙古帝国 后陆权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

火车与汽车推动其进入高级阶段。继海权时代而生,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争夺陆权的最突出案例。

继之以陆、海、空(太空、网络)权并立时代。

⏹ 1904年,《历史的地理枢纽》

他提出封闭式空间的理论。海权占支配地位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陆权时代已经来临。 地缘中心是欧亚大陆,指西起伏尔加河流域,东至贝加尔湖,北达北冰洋,南到喜马拉雅山这一大片广袤无际的低洼平原。是世界政治的真正支柱,东欧处于通向这个核心地带的门户位置,控制这里就将控制核心地带,并最终有望控制“世界岛”——欧洲、亚洲和非洲。 1997年,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其一,对美国来说,欧亚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

其二,法、德、俄、中、印五国作为地缘战略国家正在崛起,因为他们有能力也有一直在本国边界之外使用力量或施加影响。

其三,没有美国和中国之间战略理解与深化,整个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多元化就既不能实现也不能稳定发展。

c. 地缘政治理论的新发展

“边缘地带论”,皮克曼

黑海海峡两侧的整个欧洲大陆、亚洲山地中心和整个中国,为“边缘地带”

“谁统治了边缘地带,谁就能统治欧亚大陆;谁统治了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的命运。”

⏹ 沃勒斯坦为代表的“中心-边缘学说”:

所谓核心是指“以经济和社会复杂性为表征的资本集中地区,这些核心地区在经济结构上相对资助。所谓外围是指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依附于“核心的地区”;还有一个术语,叫“半外围”,它常用来指那些不明显属于上述两类地区的区域。”

⏹ “地缘经济理论”

第三讲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开端

导论: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

国际体系:指一批独立或较独立的政治实体(现代以来主要是趋于并最终形成各自民族特质的现代国家)的集合,这些政治实体相当频繁地、按照大致规则的过程相互作用。

1. 以欧洲及其文化为中心的国际体系

16—19世纪,哈布斯堡帝国与法国的两极冲突(16—18世纪);法英奥俄普五强多极均势(19世纪)

2. 当代全球国际体系

⏹ 现代国际体系历史上的国际权势基本格局:

在全体系霸权(普遍帝国)和权势完全分散(均势)之间互动转换。

兰克:“现代欧洲国际体系运动的模式是均势的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新强国崛起抵制头号强国扩张,新联盟形成抗击普遍帝国图谋;随反霸战争胜利或大国国内变革一次又一次的出现新的力图称霸者。”

15C —17C 中叶:哈布斯堡家族——反哈布斯堡家族(法国为首);

17C 中叶—18C 初:法国路易十四——英荷奥结盟;

18、19C 之交:拿破仑帝国——反法联盟;

⏹ 现代国际政治体制呈现欧陆均势和海外霸权并存的局面。

1. 基于现代民族主义的欧陆均势体系:

从内部很大程度的自我平衡到依赖于欧洲边缘和外部力量的介入拯救欧洲平衡,英、俄等。 导致欧洲地位相对衰落、非欧强国的兴盛和欧洲体系消失,由此

2. 海外霸权(世界霸权)体系:

殖民主义之下的世界扩张与海外霸权追逐,英国、德国、美国、俄国、日本等侧翼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世界霸权体系争夺架构。

中世纪的国际秩序

⏹ 根本特征:

⏹ 1. 大量异质的政治实体间交织重叠的权力关系。(政治分裂)

⏹ 2. “统一的基督教世界”观念。(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

⏹ 马丁利:“从外交的观点看,(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首要差异在于1400年时西方仍

然将自己想成是单独一个社会。基督教世界被极严重的内部冲突弄得七零八碎,被宗教分歧、教义争端和经久不息的战争——阶级之间、族民之间、宗派之间和国王之间的战争——搞得分崩离析。但是,拉丁基督教世界仍然自认为一个整体。”

现代国际体系的发端

⏹ 1. 意大利的外交实践与国际体系的新形态

1454—1494年的意大利:平衡状态——均势

五强: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米兰、那不勒斯

现代外交色彩:权势政治,现代欧洲国际体系的前驱

A. 国际规范的制定与实行:

常驻外交使节;大国局部协调和限制大国间战争;

B. 大体规则化的频繁贸易、有限战争和干涉内政;

C. 马基雅维里著作思想的传播(政治从宗教和道德中分离)

D. 海权思想的出现:威尼斯——现代英国的前驱

⏹ 1494年:

A. 米兰摄政鲁多维科·索尔扎;法王路易八世(欧洲)

——西方国际构造的重心从意大利和地中海西移至北大西洋东岸

1494—1559,意大利战争,法国与西班牙争夺意大利事务主导权。最终哈布斯堡西班牙略占上风,但确立了相对均势,导致意大利国际关系体系崩溃,进入欧洲国际关系体系历史阶段。

B. 托尔德西拉斯条约:(世界)

1494.6. 西经48度线,全球大洋航海、远洋商业和殖民权利东西划分,分属葡萄牙和西班牙。 “创设了一个支配全球层次交往的体制,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政治体制。”

地理大发现与新的东西交通线和全球“环状构造”的创立。——全球性政治经济开始创立。

⏹ 2. 现代强国的最初浮现和形成

⏹ A. 最初的现代民族国家:

法国:1453年后,作为中央集权国家最初浮现

英国:

a. 欧洲重心向大西洋岸转移,英国得以利用地缘政治经济潜能;

b. 百年战争(1337—1453)失利,找到了国家人格,发现了海洋原理;发展贸易网络,塑造工商业繁荣。

c. 亨利八世确立“居间制衡”外交国策传统。

西班牙:

1469年“收复失地运动”后,迅速兴起强盛(最善战的陆军,笃信天主教),成为“普遍帝国”的觊觎者和积极追求者。在美洲殖民地的白银刺激下,成为海军和商业强国。

葡萄牙:

B. 传统型半旧帝国:哈布斯堡奥地利(含西班牙)

领土愈益分散,民族内涵愈益庞杂。

a. 1493年马克西米连大公继位:并入勃艮第、尼德兰、波希米亚、匈牙利等,通过联姻收囊西班牙及其属地。——头等强国,有建普遍帝国野心。

1515年以后,转变为意大利乃至欧洲霸权的追求者。与法国交锋。

b. 查理五世称霸图谋及其失败

1519—1556年,建立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I. 非单一中央集权的帝国组织,共同君主统治。

II. 欧洲霸权思想:对欧洲其他国家的领导地位。

III. 维护天主教绝对正统地位,扑灭新教运动。

⏹ 与法国争夺意大利,剪除德意志新教势力,将分散的德意志统一在皇帝之下,守护、

巩固和扩大哈布斯堡帝国版图,争取包围乃至最终征服最大劲敌法国。

⏹ 最终失败,现代民族国家巩固了主权地位,其扩张也戛然而止。现代国际体系在初

始均势基础上显露雏形。

⏹ c. 腓力二世(1556-1598)的争霸图谋及其失败

⏹ 继续普遍帝国和强烈的天主教大一统理念的追求。

⏹ I. 扑灭尼德兰革命之火

⏹ II. 建立西班牙的欧洲霸权,夺取葡萄牙帝国,即而征服英国

⏹ III. 消灭新教,恢复天主教大一统

⏹ 反抗力量:海上强国荷兰和英国(海权对陆权)

⏹ 荷兰共和国——1568—1581革命

⏹ 新教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确立新教统治。

⏹ 1609年,西班牙与荷兰签协定实施承认其独立。

⏹ 1588年,无敌舰队毁灭

⏹ 1598年,腓力二世驾崩,争霸图谋破灭。哈布斯堡衰落。

欧洲多极的现代国际体系终于生成并巩固。

⏹ “海外扩张与国际体系同时产生,喷薄迸出西方世界限界的勃勃生力也摧毁了它的统

一。”

——海洋强国带领欧陆诸国联合反霸:近现代欧洲均势的运作模式

从17世纪开始的整个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可以用几个相互接续的体系概括起来,各体系间的沿革表明了几个特点:

一、国际关系长期以来以列强政治为特点,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尤为突出;

二、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政治中的主题;

三、国际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从均势到霸权的争夺过程,争夺的核心是利益。

体系沿革:

⏹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与解体;

⏹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解体;

⏹ 俾斯麦外交体系的建立与解体;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第二次世界大战、雅尔塔体系与冷战;

⏹ 冷战结束与国际政治的多元化。

一、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

(一) 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中世纪后期,“政治一统化”和“政治区域化”的矛盾在西欧形成。

“政治一统化”存在于两个层面之上:一是精神层面,即罗马天主教无所不在的宗教统治,其最高权威就是罗马教皇;一是世俗层面,即神圣罗马帝国,其最高权威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政治区域化的加深:

⏹ 出现了政治经济力量的重新组合,诸侯、城市和王国的势力不断地上升,在一统化

政治观念下的多重效忠和对皇帝的效忠面临挑战:

首先,在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各诸侯国和城市在自身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地淡化了接受皇帝庇护的观念,对皇帝的效忠也渐渐地变得三心二意起来。

其次,西欧各国王权的不断加强对教皇和神圣罗马皇帝的权威产生进一步的冲击。

⏹ 随着政治区域化的加深,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冲突越来越频繁。中世纪后期的宗教

改革运动在加强西欧政治区域化的同时,加深了西欧各种政治势力的矛盾和斗争,以致最终导致了1618至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

⏹ 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是波希米亚起义。

(二)“三十年战争”

⏹ 1618年前,德意志境内的诸侯各邦已分裂成新教联盟与天主教同盟,前者拥护宗教

改革,反对神圣罗马帝国与哈布斯堡王室的统治,后者拥立皇帝与哈布斯堡王室。 ⏹ 教皇和西班牙支持天主教同盟;法国、瑞典和丹麦等国站在新教同盟方面。 ⏹ 开端: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波希米亚起义)。

⏹ 主战场在德国,同时也在西班牙、西属尼德兰和意大利等国展开。

⏹ 最终法国和瑞典取得军事优势。但双方均因消耗无力再战,遂求和。1644年开始。

(三)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

⏹ 奥斯那布鲁克、闵斯特

⏹ 1648年10月24日,缔结两个协议,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主要内容:

一是欧洲领土分割;

二是有关德意志国家的规定;

三是宗教关系的定位。

用法律的形式否定了教皇和皇帝的权威,宣判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寿终正寝。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标志欧洲近代国际社会的形成,表现了欧洲统一性内涵的近代特征: 第一,几乎整个欧洲都统一在了一个由主权国家作为行为体的国际体系之中,是真正近代化的政治体系,促进了近代国际法的发展。

第二,这是以维护主权国家利益原则而确立的体系。

第三,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初步确立了多国并存的国际均势格局。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一方面结束了三十年战争,把交战各国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勉强

调和起来,另一方面,它是交战双方在和会中长期勾心斗角的产物。因此,和会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

二、欧洲列强的争霸

1648-1789年欧洲近代国际体系两个特征:

一是体系行为体——国家以王朝形式出现;

二是最终发展出了近代欧洲国际体系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准则:均势原则。

⏹ 王朝国家的崛起:

英国、法国、西班牙、奥地利、普鲁士和俄国

王朝外交:“朕即国家”(路易十四)

⏹ 重大争霸战争:1.17世纪的王朝争霸战争:三次英荷战争

A.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

1651年8月,英国的航海条例

B.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

C.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年)

荷兰衰落,英国崛起。

⏹ 2.18世纪的王朝争霸战争

⏹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北方战争、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和七年

战争。

⏹ A.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法国和奥地利争夺西班牙王位,形式上是一场王朝战争,实际上是英法间争夺海上和殖民地霸权的第一次大冲突。

1700年11月1日,查理二世无嗣而终。

法王路易十四:王后是查理二世的姐姐;

奥皇利奥波德一世:皇后是查理二世妹妹

⏹ 1701年法奥开始军事行动。

⏹ 形成两个同盟:

一方以法国为首,加入的有西班牙,巴伐利亚等几个德意志小邦国和萨伏依;

另一方以奥英为首,有荷兰,葡萄牙,普鲁士等德意志邦国和意大利的几个小国参加。

⏹ 英国参战主要目的是夺取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

⏹ 1713年4月11日,《乌特勒支和约》。法、西;英、荷、普;

⏹ 1714年3月17日,《拉什塔特和约》,奥法。

⏹ 把列强对西班牙的瓜分固定,划定了18世纪欧洲国家疆界的基础。

法国衰落;英国受益;奥地利、普鲁士上升。

⏹ B. 北方战争

⏹ 1700年8月19日,俄国向瑞典宣战,历时21年。

⏹ 反瑞“北方同盟”:1697-1700年,俄、奥地利、萨克森、土耳其、波兰、丹麦、土耳

其。

⏹ 1721年8月30日,俄瑞《尼什塔特和约》

俄国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瑞典衰落。

⏹ C.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俄法争夺波兰

1733年,奥古斯都二世病死。萨克森派:支持奥古斯都之子;列申斯基派:支持斯塔尼斯托夫·列申斯基

1738年,法奥缔结《维也纳和约》。

⏹ D. 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

⏹ 普鲁士等国不承认奥皇查理六世之女玛丽亚·特利萨的王位继承权引发。

⏹ 法国、西班牙、巴伐利亚、萨克森和撒丁王国支持普鲁士,英国、荷兰则支持奥地

利。

⏹ 1748年10月18日,缔结《阿亨和约》

⏹ 奥地利避免被瓜分,普奥矛盾加深。

⏹ E. 七年战争和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

⏹ 法国大革命前最后一次全欧洲性的冲突,实质上是英法争夺殖民霸权的战争。 ⏹ 1756年5月18日,英国对法宣战

⏹ 1763年2月10日,英法签订了巴黎和约。

⏹ 1763年2月15日,普、奥、萨克森签订了胡贝尔茨堡和约。

⏹ 普鲁士迈出称霸德意志的第一步;导致奥地利开始改革;英国压倒法国取得殖民优

势。

⏹ 3. 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 A. 第一次瓜分波兰

1772年8月5日,俄普奥

⏹ B. 第二次瓜分波兰

1793年1月23日俄普

C. 第三次瓜分波兰

1795年1月3日,俄奥;普后加入。


相关内容

  • 国际竞争法律关系初探
  • 摘要国际竞争法是在世界各国国内竞争法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伴随着商品.资金.劳务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市场上的频频流动以及各国在竞争法领域的合作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个正在形成和新兴的法律部门,国际竞争法是国际经济法的一个分支,是调整控制和协调国际竞争关系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总和.要对国际竞 ...

  • 双一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双一流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历史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国内普通高校中建立最早的国际关系学院之一,前身是1960年北京大学的政治学系,1996-1998年,原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系.国际关系研究所和亚非研究所经合并调整,组成现在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规模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现 ...

  •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笔记重点
  • 国际关系理论笔记 第一部分 理论:是"代表取向",是概念框架,甚至涵盖分析技巧:是一种思维的象征性构架,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假设,定义,法则,观点和远离. 如何建构理论:分离,联系,抽象,理性 国际关系理论:简单说,作为一种学术总称,国际关系理论意指研究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 ...

  • 学习经济法的心得体会
  • 国际经济法的概念、调整范围为。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也就是调整国际经济交往中商品、技术、资本、服务的跨国交易流通中形成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总和。国际经济法调整的经济活动范围包括国际货物贸易及其相关的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服务贸易;国际金融业务及间接投资活 ...

  •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 作者:倪世雄许嘉 欧洲 1998年01期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则始于80年代初.在起步晚.研究水平落后的情况下,我国学者奋起直追,努力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际,我们有必要对10余年来中国国关理论研究的发展做一番回 ...

  • 新兴大国与非洲关系的理论意义
  • 摘要:新兴大国与非洲关系的快速发展,不仅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更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它不仅能提供来自新兴大国和非洲的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洞察,还可提供有潜力改变既有线性思维模式的非线性国际关系理论洞察,更可提供源于南南合作和应对非洲复杂情况挑战的非传统国际关系理论洞察,进而为丰富.完善和发展既有国际关系 ...

  • 国际关系理论
  • 第一章 第二章     国际关系理论 讲师介绍:李铭义 博士 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博士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席格中心访问学者 义守大学助理教授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目录       壹.前言 贰.国际关系理论的缘起 参.国际关系的研究途径 肆.国 ...

  • 论国际私法的性质_兼评_国内法_论者的主要观点
  • 总第98期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8年5月JournalofGansuInstituteofPoliticalScienceandLawGeneralNo.98May.,2008 论国际私法的性质 ---兼评"国内法"论者的主要观点 金 明 (四川大学法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

  • 北大国际关系考研问题法
  • 北大国际关系考研问题法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