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罗代尔的市场理论与中国农业国际化

布罗代尔的市场理论与中国农业国际化

胡岳岷1 张文富1

(11长春税务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1)

α

摘要:布罗代尔是法国年鉴历史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 《世纪的物质文明, 中国农业必须走国际化之路, , 我们; , , 。关键词:; 中国农业; 市场经济; 农业国际化; 粮食进出口

中图分类号:F 114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1) 02-16-04

  布罗代尔是在法国和国际史坛上享有盛名的法

国年鉴历史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1967年开始出版的三卷本的《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书, 是凝结他毕生心血的代表作。在这部宏篇巨著中, 他提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市场理论。本文试图运用布罗代尔的市场理论, 从中国国情出发, 来论证中国农业走国际化道路的可行性。  一、布罗代尔的市场理论与我们的差距  布罗代尔以前的历史学家及其研究著作, 在经济历史研究上, 全部都是写大人物、大事件, 王朝更迭、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变迁, 这些变化所反映的经济世界的真实是表面上的真实性。所以, 布罗代尔转而研究普通人及其日常生活, 从这里来观察世界的长期变化, 以便总结出对我们今天有用的东西。于是, 他在这部著作中, 把这四百年的经济活动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即最基层, 涉及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衣、食、住、行……) 。在世界广大地区里, 这个时期的大量经济活动是自给自足, 以货易货, 互相服务, 范围狭窄的日常生产与消耗, 布罗代尔称之为“物质文明”(他承认这是一个含糊不清、容易误解的名词) 。

) , 即第二层是市场经济(书名上简称为“经济”

生产与交换的机制, 这些机制与农村活动、摊贩、店铺、作坊、交易所、银行、集市、市场紧密相连, 没

α

有这种按供求关系建立的市场, 就没有一般意义的“经济”, 因此市场意味着解放和开放, 是与另一个世界接近的媒介。按照布罗代尔的解释, 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市场经济不一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它有时甚至是反“资本主义”经济。

第三层是资本主义, 这是一种由少数商人组成的垄断经济, 这种垄断最早是与集市并行存在的, 一些微型资本家利用信贷与远距离贸易操纵市场价格, 逐渐发展成大资本家、批发商、银行家、交易所大王, 成为一个有钱有势的社会统治集团, 他们不仅控制国内外市场, 而且往往对市场经济起阻碍、破坏作

用。”

在布罗代尔看来, 市场经济并不简单地就是一个买与卖, 这其中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简单的面对面交

易为市场经济的底层。这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即时交易, 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背景和普遍形式, 至今我们依然到处可见。但是, 它的上层则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为, 买者和卖者互不相见, 且时空长度越拉越长, 而中间商作为一个独立部分充当其桥梁和纽带。市场经济不仅把市场分为不同层次, 而且还有公开市场和私有市场之分别。公开市场就是我们每天都能见到的商场的货架上、集市的摊床上、地摊上, 明码标价的、面对面的讨价还价, 你标一个价, 他也标一个价, 都是公开的, 大家都参与进来, 价格的谈判也是很简单的。但是, 布罗代尔却发现了另一种市场,

收稿日期:2000—11—10

作者简介:胡岳岷(1961- ) 男, 吉林省白城市人, 长春税务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现供职于《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主要

研究方向为政府经济学。

他称为反市场, 或者说是私有市场, 因为这种市场是从私人那里在不公开状态下展开的。作这种交易的人, 处于市场的上层结构中。他们既不蹲在市场上摆摊, 也不是支个门脸来守株待兔; 而是走街串巷, 直接走向生产者去订货。他们做粮食生意, 往往不是搞现货交易, 也不热心于短途折腾, 而是付一定比例的定金买青苗。在一定程度上, 相当于期货交易。然后, 再去找买主把它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卖到价格相差非常悬殊的地方去。交易的空间距离越大, 差价越明显, 利润就越可观。

远程贸易是超越平均利润的。然而, 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这种超额利润生意的。第一, , , 货价格总额的15%, 个很大的相当完备的网络, 能够把订货越海飘洋地销售出去。当然建立这样一个网络也是要有一定资本支持的。现在的运输条件已为这种远程贸易创造了相当完备的条件。第三, 他必须握有准确的信息并能予以切实地控制。他知道什么地方什么东西最多最便宜; 也知道这些东西什么地方可以卖到好价钱。这一点很重要。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谁占据信息优势, 谁就能赚到钱。

那么, 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怎样呢?

秦晖教授在对清华大学学生农村调查的分析中发现, “当今国际上农业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产销方式——农户与非政府的买方(公司或合作社) 协商签订种植与销售合同——对调查涉及的农户而言十分陌生:只有1%的答卷认为它在现实中存在, 而希望能出现这种方式的人也只有4%。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目前还是在政府管起来和自己直接到市场上去闯荡两者之间作出选择, 然而他们对这两者的信任度也都不高(分别只有39%和60%) 。看来, 多数农民现在只有直接‘找市长’或直接‘找市场’两种打算, 然而无论‘市长’还是市场都不是那么可亲的(尽管相

对而言‘市场’似乎稍好一些) ”。这就极其明白地告诉我们, 中国农民需要的市场上层组织结构还没有建立起来, 市场上层组织的发达很可能会给中国农民和中国农业, 尤其是粮食比较效益的提高带来希望的曙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我以前的一个观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却不是农业强国。这里突出的矛盾:一个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方式和越来越一体化的大市场相脱节的矛盾; 一个是农业生产率和比较效益过低, 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阻碍其增长的

矛盾。”这看似一个简单的流通问题, 但更进一步的

问题是, 如何使中国农民在粮食转移中实现其价值并

使增值最大。而这项工作现在还没有做。

  二、农业国际化的益处与中国农业国际化的国际环境

  今天, 我们讲的农业国际化, 也就是布罗代尔所讲的远程贸易。远程贸易, 不仅可以利用资源禀赋优势, 而且可以利用非对称信息优势, 使我们既能节约有限的稀缺资源, 又能利用非对称信息来输出我们的富有资源, 。

、诺贝1974年的一篇论文的。“设想一个由多个农民组织的经济机构, 每个农民的产量既取决于自己的努力, 也取决于外生的因素(如天气) , 即所谓‘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这样, 如果每个农民只消费自己生产的粮食, 都会面临极大的风险(甚至饿死的风险) 。为了降低风险, 可以考虑将全部的粮食放在一起分配, 每个农民都得平等的一份, 这样, 每个农民所遭受的风险就降低了(假定每个农民面临的风险不是完全相关的, 像四川的天气与广东的天气不一样, 四川有灾情, 可能广东不会有。这样两省农民的风险会降低) 。但是, 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 为降低‘成事在天’的风险, 而导致人们没有谋事的积极性, 因为当自己的消费与自己的生产没有多大关系时, 谁会去努力工作呢? 因而, 为了让每个农民有谋事的积极性, 就必须让他们承担相当的‘成事在天’的风

险”。在今天看来, 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市场交易越来越频繁, 市场上层组织的发展更快了。反向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日益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象现在的证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的突飞猛进, 就是一个明证。这挺象数学中的微分。更远一些的是, 现在的粮食市场上已经到了无低头的电子期货, 尤其In ternet 的形成和发展, 这种变化就更大了。今天的农业也已上了信息高速公路网络, 并与其它行业在网络上并驾齐驱。也正因为这样, 我们不难发现, 公开市场的活动半径是相当有限的, 而市场上层组织创造的私有市场却是没有时空界限的。很显然, 市场辐射力与经济实力是正相关关系。市场经济下层组织发达, 并不一定就能带动市场上层组织兴旺; 反之, 市场上层组织昌盛, 却能诱发它的下层组织更加繁荣。所以, 布罗代尔认为, 市场的上层构造并不是在所有国家都能达到的。追逐垄断正是大资本家的本性。市场竞争都是公开、公平的, 那只是纯粹理论意义的。在市场竞争

中, 没有商业秘密, 就没有垄断。市场上层组织的垄断经营并不是单打一地长期局限于某一行业, 而是眼睛紧紧盯住市场, 什么可以赚大钱就干什么, 根本就没有一般市场营销学上讲的市场细分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且总是瞄准利润最高点倒是市场经济上层组织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上层组织往往远离平均利润。因为他们总是开辟新的市场领域, 哪里利润高就先进入, 当不断有竞争者加入时, 他们已经开始退出, 并进入下一个新的利润领域。他们的胃口非常大, 永不满足于现状, 他们决不会甘于在利润甚低的行当中游弋。

布罗代尔的发现启发我们, 化。, 强制性干预, 。这正在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大趋势。在整个国民经济迅速国际化的进程中, 中国农业的国际化道路已成必然。农业的国际化, 对于克服中国自然资源短缺、农业投资不足和农业科技落后、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 国际化对中国农业也是一把双刃剑, 因为目前中国农业的基础还相当脆弱, 尤其粮食产销仍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部门、弱质产业, 使之在国际市场竞争仍处于劣势地位。那么, 在这种条件下, 中国农业就不能不走国际化大路吗? 非也! 这是大势不可逆, 此路非走不可。

在一定意义上, 中国农业的国际化, 就是利用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大跨度地整合农业资源, 凭借比较优势和贸易利益, 实现国际国内各自优势资源的互换; 大力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农业技术, 以改造我国的传统农业产业, 提高产业效率; 有效利用国际资本与我国传统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相对接; 并在此基础上, 利用国际市场的广阔空间, 开拓我国的国际产品市场; 使我国农业真正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世界农业生产和贸易格局正处在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的转型期。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正走向高技术产业, 劳动力成本与之同步提高, 致使他们不得不部分地放弃或者基本上放弃在本土上生产农产品, 而依赖于从劳动力价格低的国家进口来维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之所需; 从而使全球食物市场也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变化, 不仅总量涨幅较大, 而且结构变化也相当显著, 并且这仍有不断发展的趋势; 这就为我国大力开拓外向型创汇农业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世界食物进口总量由1975年的1000亿美元上升为1994年的317018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为6125%。谷

增长; 而鱼、虾等水产品年增长率为11154%; 肉类、水果和蔬菜年增长率分别达713%和811%。由此可见, 谷物在全球食物贸易中的比重在下滑, 而水产品、水果、蔬菜和肉类则有攀升的势头。其中, 水果和蔬菜从1994年开始已排在首位了。但是, 出口粮食创汇则不是我国的优势。众所周知, 近年来, 中国的粮棉油糖, 乃至一些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接近或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因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趋下降, 。但是, 这绝不。我国农村目前剩余112; , 决定了我们再不能搞耗费土。不仅如此, 我国还应适当增加这方面的进口替代, 从而把一部分土地资源置换出来, 用来生产用地较少的劳动密集型的果蔬、花卉、畜牧业产品等的生产和精加工, 以提高其附加值。我国幅员辽阔, 纬度跨度大, 气候多样, 这为发展丰富多样的农产品提供了天然保障。然而, 现阶段中国出口的精深加工的农产品甚少, 品种也过于单调, 生产者的“绿色”意识尚显淡薄, 包装简陋, 密封储存技术落后, “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情况相当普遍; 致使竞争乏力, 从而使我们本身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农产品出口优势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中国农业国际化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中国农业国际化之路是大势所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对农业的保护及补贴一直是大多数国家的主旋律, 致使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世界农产品贸易领域里长期无所作为。1986年, 关贸总协定在乌拉圭举行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最初部长级会议上, 终于提出实现农产品市场更大程度自由化的议题并纳入改革的谈判内容。1991年底产生并公布了草拟的农产品贸易问题谈判的最后文件。1993年12月, 马拉松式的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了农产品贸易协定, 终结了这种无所作为的局面。这就相对公平地把各国的农产品贸易推到了国际市场上进行有进有出、进出自由的效率竞争的舞台了。由于数量巨大的中国农民在近中期内没有向城镇大规模转移的可能性, 所以, 必须要抓住机遇, 迎接这个挑战, 我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由包袱转化为财富。其实, 我们也不能不这样做。不仅W TO 和乌拉圭回合的农产品贸易协定约束着各国政府不能再对农业实施大幅度的保护和财政补贴; 而且中国政府也没有能力承受长期而沉重的财政补贴负担。然而, 我国作为人均资源稀缺的国家, 在未来的工业化道路中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缺口, 特别是粮

物类食物进口需求增长仅为219%; 糖类食物几乎无

食缺口还有扩大的趋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改变, 到2010年我国人均占有粮食需要达到450公斤, 总量将达到613亿吨; 而到2010年我国耕地面积将减少到13亿亩, 粮食总产量突破515亿吨。这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明知不可为而勉为其难是不明智的选择。经济学家王建指出:“为了在有限的农业资源基础上, 满足庞大人口不断增加的农产品需求, 我国农业很早就走上了强制使用农业资源, 依靠提高单产保持农业产出增长的道路。在现代农业技术条件下, 当每亩农田粮食产量接近和越过产出边界的时候, 农业生产中的‘边际报酬递减’现象就变得强烈起来。自期以来, 显, 以来的急剧上升, 年, 到44%, 如果考虑到90年代以来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平均上升速度比农业生产资料的上升速度高出2个百分点左右, 则1995年的实际物耗水平已达到

46%。”这样高的物耗水平, 对进入工业化中期的中

中, 中国平均每年出口粮食600万吨, 每年进口粮食

1257万吨, 出口量与进口量相抵, 平均每年净进口粮食657万吨。如以18年平均的情况来看, 每年粮食的净进口量, 只相当于中国国内粮食消费总量的115%左右; 如扣除农民对粮食的自给性消费部分, 平均每年粮食的净进口量, 约相当于中国国内商品性粮

食消费量的415%左右。”由此可见, 随着人口和耕地的两极化发展, 国内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将呈现递减趋势。, 题, 谁能使他们再就业? ? 难道社会主义中国16亿人口的食品安全建立在没有可靠供给的基础之上吗? 美国国务院前高级农业分析家、《全球粮食季刊》主编丹尼斯・埃弗里撰文指出:“美国和欧洲政府拥有的巨大粮食库存控制粮食市场达60年之久, 进入1987年时的世界粮食库存量为4亿吨, 而进入1997年时, 世界粮食库存量约为这个数字的一半。美国农业部除了有少量用于粮食援助的库存之外, 不再有任何粮食库存。欧洲联盟正根据其预算赤字的情况迅速放弃储存余粮的做法。5年来美国各地正在兴建的大型养猪场指望着由政府巨大的粮食库存来保护粮食价格。但是, 政府正悄悄地使他

们的美梦破灭”。可以负责地讲, 曾经创造了东方灿烂文明的中国人绝不会等口渴了才想起掘井……。在这种情况下, 矛盾就发生了:一方面, 我们不能把中国的粮食寄托于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 中国的食物安全又不能不融入国际大市场之中。这就使中国农业不

国的不利影响是相当严重的, 对农业资源稀缺的中国

的压力也是异常沉重的。纯粹以种粮为生的农民的收入将呈现负增长, 那还会有谁再来种粮食? 将其与西方国家相比, 可预见的未来影响也是十分令人担心的。在这种情况下, 靠拼有限的的自然资源来支撑实现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目标, 从长远利益和比较优势上考虑, 是不经济的。

如果完全依靠自力不能得以足食, 那么, 进口就将不得已而为之。1987~1994年间, 世界粮食储备从最高纪录的6165亿吨猛跌到不足3亿吨, 跌到了20年来的最低点。从1993年可供世界人口消费76天, 1994年的62天, 降至1996年只够48天之用。这不免使人们产生世界明天还是否会有粮食的恐慌。目前世界粮食年出口量在2亿吨左右, 如果将来拥有13亿以上人口的中国进入国际市场抢购粮食的话, 即使只需要进口1亿吨, 也要占世界贸易量的50%, 这影响岂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所能比拟的! 例如, 由于中国水稻减产, 大米供给出现缺口, 1994~1995连续两年, 我国国内出现了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的情况, 与此同时, 不得不增加进口量, 就引起了国际市场米价上扬, 1994年上涨了25%, 1995年又上涨了50%。据统计, “从1978年到1995年的这18年中, 中国粮食的进出口总量达33431万吨, 其中出口粮食为10801万吨, 占粮食进出口总量的3213%; 进口粮食为22630万吨, 占进出口总量的6717%。这18年

能不走向国际大市场, 走以劳动力换土地之路。中国农业国际化, 将是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

  注释:

①布罗代尔1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M ]1第1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2, 9—101

②秦晖1市场信号与“农民理性”——清华大学学生农村调查报告分析(三) [J ]1改革11996(6) 1

③胡岳岷1农民、资源与中国农业增长转型[J ]1社会科学探索11997(1) 1

④张维迎1詹姆斯・莫里斯与信息经济学[J ]1改革11997(1) 1

⑤⑥中国农业的国际化1前景・问题・对策[J ]1中国农村经济11996(10) 1

⑦美国1商业日报[N ]11997-01-131

责任编辑:毛树礼

ABSTRA CT S

R e -com p rehend the L arge -scale P roducti on and the

Sm all -scale’sand Its G reat Sign ificance

Q iu H a ip ing

In con tem po rary social econom y the vigo rou s en t of m s m all bu sinesses is a con sp icuou s p henom enon . If w e deep ly t of b ig bu siness 2es and s m all bu , ic theo ry , w e cou ld draw a new conclu si on . O p reli m inarily m ade a summ ary at M arx’stheo ry on socializa 2ti onal large -scale p roducti on and s m all -scale p roducti on , then p u t fo rw ard the i m po rtan t task that w e had to re -com p rehend and develop M arx’stheo ry on fu tu re society .

W TO :Influence on Ch inese T ertiary Indu stry and O u r Coun term easu res

L i J iangf an

  Ch ina’sen try in to W TO w ill shock the differen t b ranches of tertiary indu stry in varying

degrees , w h ile sp eeds up the developm en t of tertiary indu stry on som e asp ects such as service level , adm in istrati on and the op en to the ou tside w o rld . W e shou ld take advan tage of the op 2po rtun ity of W TO en try to u rge the tertiary indu stry’sdevelopm en t ; take app rop riate m ea 2su res to realize labo r’ss m oo th sh ift to the tertiary indu stry ; i m p lem en t p rop er indu strial po li 2cy , suppo rt cap ital -in ten sive and techno logy -in ten sive service bu siness , new and exp anding service bu siness , to p rom o te the up grading of tertiary indu stry ; qu icken the refo rm of p erson 2nel incen tive p lan and distribu ti on system , reduce the disadvan tageou s influence of the b rain drain .

B raudel’sM arket T heo ry and Ch inese A gricu ltu ral In ternati onalizati on

H u Y ue m in

  F 1B raudel w as the rep resen tative of the second generati on of the F rench ch rono logical

. In h is fam ou s w o rk " M aterial C ivilizati on , Econom y and Cap italis m from 15th h isto ry schoo l

to 18th Cen tu ry ", he p u t fo rw ard an en tirely new so rt of m arket o rgan izati onal level theo ry . H is theo ry en ligh tened u s that Ch inese agricu ltu re had to be in ternati onalized . D ue to the

change of w o rld trade p attern s and the sp ecific conditi on s in Ch ina , on the one hand . Ch ina’sfood secu rity can’tcom p letely dep end on w o rld m arket ; on the o ther hand , w e need w o rld m arket to secu re ou r food supp ly too . W e can exchange land w ith labo r . Ch inese agricu ltu re’sin ternati onalizati on w ill be an inexo rab le trend of the ti m es .

Con tribu ting Facto rs of D eflati on in Ch ina in the 1990s and the Coun term easu res

Z eng   In the late 1990s , con tribu ting facto rs w ere the

irrati onal , po and econom ic structu res w h ich cau sed the decline in the dem and of p ti on , investm en t and expo rt , m eanw h ile som e ex ternal facto rs w ere cau ses of deflati on too . T he con tinuati on of deflati on is on accoun t of its self -strengthen ing m echan is m and the irrati onal econom ic po licy , econom ic system , in additi on , the p rice’sgo ing up of m onopo ly dep artm en ts and the A sian econom ic recessi on deep en the deflati on too .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coun term easu res , so w e shou ld p ay co lse atten ti on to the li m itati on p eri od of po licy , the cho ice of differen t po licy m ean s and the coo rdinati on of them , at the sam e ti m e qu icken the econom ic system refo rm .

T he W estern Exp lo itati on V alu ing M arket

Y ang Guochang   Z hong W ei

  W e shou ld attach i m po rtance to m arket system in the cou rse of w estern exp lo itati on to ac 2

celerate the developm en t of w estem areas in Ch ina ; m ake a b reak th rough in the train of though t and be bo lder in ow nersh i p ; encou rage the exp lo itati on of en terp rise and individual gu ided by m arket system . So w e say that the rati onal distribu ti on of indu stry in w estern areas shou ld be non -governm en tal (adm in istrative ) selecti on . T he governm en t can p lay an i m po r 2tan t ro le in the cou rse of system innovati on leading scien tific and techn ical innovati on , p rom o t 2ing cap ital flow to the w est by op en ing lo ttery bu siness app rop riatly , p erm itting quasi -land bestow , bu ilding the " th ird stock and secu rities m arket ".

T ran slated by J ing Yuqin

布罗代尔的市场理论与中国农业国际化

胡岳岷1 张文富1

(11长春税务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1)

α

摘要:布罗代尔是法国年鉴历史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 《世纪的物质文明, 中国农业必须走国际化之路, , 我们; , , 。关键词:; 中国农业; 市场经济; 农业国际化; 粮食进出口

中图分类号:F 114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1) 02-16-04

  布罗代尔是在法国和国际史坛上享有盛名的法

国年鉴历史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1967年开始出版的三卷本的《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书, 是凝结他毕生心血的代表作。在这部宏篇巨著中, 他提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市场理论。本文试图运用布罗代尔的市场理论, 从中国国情出发, 来论证中国农业走国际化道路的可行性。  一、布罗代尔的市场理论与我们的差距  布罗代尔以前的历史学家及其研究著作, 在经济历史研究上, 全部都是写大人物、大事件, 王朝更迭、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变迁, 这些变化所反映的经济世界的真实是表面上的真实性。所以, 布罗代尔转而研究普通人及其日常生活, 从这里来观察世界的长期变化, 以便总结出对我们今天有用的东西。于是, 他在这部著作中, 把这四百年的经济活动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即最基层, 涉及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衣、食、住、行……) 。在世界广大地区里, 这个时期的大量经济活动是自给自足, 以货易货, 互相服务, 范围狭窄的日常生产与消耗, 布罗代尔称之为“物质文明”(他承认这是一个含糊不清、容易误解的名词) 。

) , 即第二层是市场经济(书名上简称为“经济”

生产与交换的机制, 这些机制与农村活动、摊贩、店铺、作坊、交易所、银行、集市、市场紧密相连, 没

α

有这种按供求关系建立的市场, 就没有一般意义的“经济”, 因此市场意味着解放和开放, 是与另一个世界接近的媒介。按照布罗代尔的解释, 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市场经济不一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它有时甚至是反“资本主义”经济。

第三层是资本主义, 这是一种由少数商人组成的垄断经济, 这种垄断最早是与集市并行存在的, 一些微型资本家利用信贷与远距离贸易操纵市场价格, 逐渐发展成大资本家、批发商、银行家、交易所大王, 成为一个有钱有势的社会统治集团, 他们不仅控制国内外市场, 而且往往对市场经济起阻碍、破坏作

用。”

在布罗代尔看来, 市场经济并不简单地就是一个买与卖, 这其中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简单的面对面交

易为市场经济的底层。这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即时交易, 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背景和普遍形式, 至今我们依然到处可见。但是, 它的上层则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为, 买者和卖者互不相见, 且时空长度越拉越长, 而中间商作为一个独立部分充当其桥梁和纽带。市场经济不仅把市场分为不同层次, 而且还有公开市场和私有市场之分别。公开市场就是我们每天都能见到的商场的货架上、集市的摊床上、地摊上, 明码标价的、面对面的讨价还价, 你标一个价, 他也标一个价, 都是公开的, 大家都参与进来, 价格的谈判也是很简单的。但是, 布罗代尔却发现了另一种市场,

收稿日期:2000—11—10

作者简介:胡岳岷(1961- ) 男, 吉林省白城市人, 长春税务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现供职于《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 主要

研究方向为政府经济学。

他称为反市场, 或者说是私有市场, 因为这种市场是从私人那里在不公开状态下展开的。作这种交易的人, 处于市场的上层结构中。他们既不蹲在市场上摆摊, 也不是支个门脸来守株待兔; 而是走街串巷, 直接走向生产者去订货。他们做粮食生意, 往往不是搞现货交易, 也不热心于短途折腾, 而是付一定比例的定金买青苗。在一定程度上, 相当于期货交易。然后, 再去找买主把它卖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卖到价格相差非常悬殊的地方去。交易的空间距离越大, 差价越明显, 利润就越可观。

远程贸易是超越平均利润的。然而, 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这种超额利润生意的。第一, , , 货价格总额的15%, 个很大的相当完备的网络, 能够把订货越海飘洋地销售出去。当然建立这样一个网络也是要有一定资本支持的。现在的运输条件已为这种远程贸易创造了相当完备的条件。第三, 他必须握有准确的信息并能予以切实地控制。他知道什么地方什么东西最多最便宜; 也知道这些东西什么地方可以卖到好价钱。这一点很重要。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谁占据信息优势, 谁就能赚到钱。

那么, 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怎样呢?

秦晖教授在对清华大学学生农村调查的分析中发现, “当今国际上农业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产销方式——农户与非政府的买方(公司或合作社) 协商签订种植与销售合同——对调查涉及的农户而言十分陌生:只有1%的答卷认为它在现实中存在, 而希望能出现这种方式的人也只有4%。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目前还是在政府管起来和自己直接到市场上去闯荡两者之间作出选择, 然而他们对这两者的信任度也都不高(分别只有39%和60%) 。看来, 多数农民现在只有直接‘找市长’或直接‘找市场’两种打算, 然而无论‘市长’还是市场都不是那么可亲的(尽管相

对而言‘市场’似乎稍好一些) ”。这就极其明白地告诉我们, 中国农民需要的市场上层组织结构还没有建立起来, 市场上层组织的发达很可能会给中国农民和中国农业, 尤其是粮食比较效益的提高带来希望的曙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我以前的一个观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却不是农业强国。这里突出的矛盾:一个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方式和越来越一体化的大市场相脱节的矛盾; 一个是农业生产率和比较效益过低, 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阻碍其增长的

矛盾。”这看似一个简单的流通问题, 但更进一步的

问题是, 如何使中国农民在粮食转移中实现其价值并

使增值最大。而这项工作现在还没有做。

  二、农业国际化的益处与中国农业国际化的国际环境

  今天, 我们讲的农业国际化, 也就是布罗代尔所讲的远程贸易。远程贸易, 不仅可以利用资源禀赋优势, 而且可以利用非对称信息优势, 使我们既能节约有限的稀缺资源, 又能利用非对称信息来输出我们的富有资源, 。

、诺贝1974年的一篇论文的。“设想一个由多个农民组织的经济机构, 每个农民的产量既取决于自己的努力, 也取决于外生的因素(如天气) , 即所谓‘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这样, 如果每个农民只消费自己生产的粮食, 都会面临极大的风险(甚至饿死的风险) 。为了降低风险, 可以考虑将全部的粮食放在一起分配, 每个农民都得平等的一份, 这样, 每个农民所遭受的风险就降低了(假定每个农民面临的风险不是完全相关的, 像四川的天气与广东的天气不一样, 四川有灾情, 可能广东不会有。这样两省农民的风险会降低) 。但是, 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 为降低‘成事在天’的风险, 而导致人们没有谋事的积极性, 因为当自己的消费与自己的生产没有多大关系时, 谁会去努力工作呢? 因而, 为了让每个农民有谋事的积极性, 就必须让他们承担相当的‘成事在天’的风

险”。在今天看来, 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市场交易越来越频繁, 市场上层组织的发展更快了。反向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日益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象现在的证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的突飞猛进, 就是一个明证。这挺象数学中的微分。更远一些的是, 现在的粮食市场上已经到了无低头的电子期货, 尤其In ternet 的形成和发展, 这种变化就更大了。今天的农业也已上了信息高速公路网络, 并与其它行业在网络上并驾齐驱。也正因为这样, 我们不难发现, 公开市场的活动半径是相当有限的, 而市场上层组织创造的私有市场却是没有时空界限的。很显然, 市场辐射力与经济实力是正相关关系。市场经济下层组织发达, 并不一定就能带动市场上层组织兴旺; 反之, 市场上层组织昌盛, 却能诱发它的下层组织更加繁荣。所以, 布罗代尔认为, 市场的上层构造并不是在所有国家都能达到的。追逐垄断正是大资本家的本性。市场竞争都是公开、公平的, 那只是纯粹理论意义的。在市场竞争

中, 没有商业秘密, 就没有垄断。市场上层组织的垄断经营并不是单打一地长期局限于某一行业, 而是眼睛紧紧盯住市场, 什么可以赚大钱就干什么, 根本就没有一般市场营销学上讲的市场细分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且总是瞄准利润最高点倒是市场经济上层组织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上层组织往往远离平均利润。因为他们总是开辟新的市场领域, 哪里利润高就先进入, 当不断有竞争者加入时, 他们已经开始退出, 并进入下一个新的利润领域。他们的胃口非常大, 永不满足于现状, 他们决不会甘于在利润甚低的行当中游弋。

布罗代尔的发现启发我们, 化。, 强制性干预, 。这正在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大趋势。在整个国民经济迅速国际化的进程中, 中国农业的国际化道路已成必然。农业的国际化, 对于克服中国自然资源短缺、农业投资不足和农业科技落后、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 国际化对中国农业也是一把双刃剑, 因为目前中国农业的基础还相当脆弱, 尤其粮食产销仍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部门、弱质产业, 使之在国际市场竞争仍处于劣势地位。那么, 在这种条件下, 中国农业就不能不走国际化大路吗? 非也! 这是大势不可逆, 此路非走不可。

在一定意义上, 中国农业的国际化, 就是利用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大跨度地整合农业资源, 凭借比较优势和贸易利益, 实现国际国内各自优势资源的互换; 大力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农业技术, 以改造我国的传统农业产业, 提高产业效率; 有效利用国际资本与我国传统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相对接; 并在此基础上, 利用国际市场的广阔空间, 开拓我国的国际产品市场; 使我国农业真正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世界农业生产和贸易格局正处在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的转型期。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正走向高技术产业, 劳动力成本与之同步提高, 致使他们不得不部分地放弃或者基本上放弃在本土上生产农产品, 而依赖于从劳动力价格低的国家进口来维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之所需; 从而使全球食物市场也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变化, 不仅总量涨幅较大, 而且结构变化也相当显著, 并且这仍有不断发展的趋势; 这就为我国大力开拓外向型创汇农业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世界食物进口总量由1975年的1000亿美元上升为1994年的317018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为6125%。谷

增长; 而鱼、虾等水产品年增长率为11154%; 肉类、水果和蔬菜年增长率分别达713%和811%。由此可见, 谷物在全球食物贸易中的比重在下滑, 而水产品、水果、蔬菜和肉类则有攀升的势头。其中, 水果和蔬菜从1994年开始已排在首位了。但是, 出口粮食创汇则不是我国的优势。众所周知, 近年来, 中国的粮棉油糖, 乃至一些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接近或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因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趋下降, 。但是, 这绝不。我国农村目前剩余112; , 决定了我们再不能搞耗费土。不仅如此, 我国还应适当增加这方面的进口替代, 从而把一部分土地资源置换出来, 用来生产用地较少的劳动密集型的果蔬、花卉、畜牧业产品等的生产和精加工, 以提高其附加值。我国幅员辽阔, 纬度跨度大, 气候多样, 这为发展丰富多样的农产品提供了天然保障。然而, 现阶段中国出口的精深加工的农产品甚少, 品种也过于单调, 生产者的“绿色”意识尚显淡薄, 包装简陋, 密封储存技术落后, “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情况相当普遍; 致使竞争乏力, 从而使我们本身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农产品出口优势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中国农业国际化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中国农业国际化之路是大势所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对农业的保护及补贴一直是大多数国家的主旋律, 致使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世界农产品贸易领域里长期无所作为。1986年, 关贸总协定在乌拉圭举行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最初部长级会议上, 终于提出实现农产品市场更大程度自由化的议题并纳入改革的谈判内容。1991年底产生并公布了草拟的农产品贸易问题谈判的最后文件。1993年12月, 马拉松式的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了农产品贸易协定, 终结了这种无所作为的局面。这就相对公平地把各国的农产品贸易推到了国际市场上进行有进有出、进出自由的效率竞争的舞台了。由于数量巨大的中国农民在近中期内没有向城镇大规模转移的可能性, 所以, 必须要抓住机遇, 迎接这个挑战, 我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由包袱转化为财富。其实, 我们也不能不这样做。不仅W TO 和乌拉圭回合的农产品贸易协定约束着各国政府不能再对农业实施大幅度的保护和财政补贴; 而且中国政府也没有能力承受长期而沉重的财政补贴负担。然而, 我国作为人均资源稀缺的国家, 在未来的工业化道路中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缺口, 特别是粮

物类食物进口需求增长仅为219%; 糖类食物几乎无

食缺口还有扩大的趋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改变, 到2010年我国人均占有粮食需要达到450公斤, 总量将达到613亿吨; 而到2010年我国耕地面积将减少到13亿亩, 粮食总产量突破515亿吨。这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明知不可为而勉为其难是不明智的选择。经济学家王建指出:“为了在有限的农业资源基础上, 满足庞大人口不断增加的农产品需求, 我国农业很早就走上了强制使用农业资源, 依靠提高单产保持农业产出增长的道路。在现代农业技术条件下, 当每亩农田粮食产量接近和越过产出边界的时候, 农业生产中的‘边际报酬递减’现象就变得强烈起来。自期以来, 显, 以来的急剧上升, 年, 到44%, 如果考虑到90年代以来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平均上升速度比农业生产资料的上升速度高出2个百分点左右, 则1995年的实际物耗水平已达到

46%。”这样高的物耗水平, 对进入工业化中期的中

中, 中国平均每年出口粮食600万吨, 每年进口粮食

1257万吨, 出口量与进口量相抵, 平均每年净进口粮食657万吨。如以18年平均的情况来看, 每年粮食的净进口量, 只相当于中国国内粮食消费总量的115%左右; 如扣除农民对粮食的自给性消费部分, 平均每年粮食的净进口量, 约相当于中国国内商品性粮

食消费量的415%左右。”由此可见, 随着人口和耕地的两极化发展, 国内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将呈现递减趋势。, 题, 谁能使他们再就业? ? 难道社会主义中国16亿人口的食品安全建立在没有可靠供给的基础之上吗? 美国国务院前高级农业分析家、《全球粮食季刊》主编丹尼斯・埃弗里撰文指出:“美国和欧洲政府拥有的巨大粮食库存控制粮食市场达60年之久, 进入1987年时的世界粮食库存量为4亿吨, 而进入1997年时, 世界粮食库存量约为这个数字的一半。美国农业部除了有少量用于粮食援助的库存之外, 不再有任何粮食库存。欧洲联盟正根据其预算赤字的情况迅速放弃储存余粮的做法。5年来美国各地正在兴建的大型养猪场指望着由政府巨大的粮食库存来保护粮食价格。但是, 政府正悄悄地使他

们的美梦破灭”。可以负责地讲, 曾经创造了东方灿烂文明的中国人绝不会等口渴了才想起掘井……。在这种情况下, 矛盾就发生了:一方面, 我们不能把中国的粮食寄托于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 中国的食物安全又不能不融入国际大市场之中。这就使中国农业不

国的不利影响是相当严重的, 对农业资源稀缺的中国

的压力也是异常沉重的。纯粹以种粮为生的农民的收入将呈现负增长, 那还会有谁再来种粮食? 将其与西方国家相比, 可预见的未来影响也是十分令人担心的。在这种情况下, 靠拼有限的的自然资源来支撑实现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目标, 从长远利益和比较优势上考虑, 是不经济的。

如果完全依靠自力不能得以足食, 那么, 进口就将不得已而为之。1987~1994年间, 世界粮食储备从最高纪录的6165亿吨猛跌到不足3亿吨, 跌到了20年来的最低点。从1993年可供世界人口消费76天, 1994年的62天, 降至1996年只够48天之用。这不免使人们产生世界明天还是否会有粮食的恐慌。目前世界粮食年出口量在2亿吨左右, 如果将来拥有13亿以上人口的中国进入国际市场抢购粮食的话, 即使只需要进口1亿吨, 也要占世界贸易量的50%, 这影响岂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所能比拟的! 例如, 由于中国水稻减产, 大米供给出现缺口, 1994~1995连续两年, 我国国内出现了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的情况, 与此同时, 不得不增加进口量, 就引起了国际市场米价上扬, 1994年上涨了25%, 1995年又上涨了50%。据统计, “从1978年到1995年的这18年中, 中国粮食的进出口总量达33431万吨, 其中出口粮食为10801万吨, 占粮食进出口总量的3213%; 进口粮食为22630万吨, 占进出口总量的6717%。这18年

能不走向国际大市场, 走以劳动力换土地之路。中国农业国际化, 将是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

  注释:

①布罗代尔1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M ]1第1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2, 9—101

②秦晖1市场信号与“农民理性”——清华大学学生农村调查报告分析(三) [J ]1改革11996(6) 1

③胡岳岷1农民、资源与中国农业增长转型[J ]1社会科学探索11997(1) 1

④张维迎1詹姆斯・莫里斯与信息经济学[J ]1改革11997(1) 1

⑤⑥中国农业的国际化1前景・问题・对策[J ]1中国农村经济11996(10) 1

⑦美国1商业日报[N ]11997-01-131

责任编辑:毛树礼

ABSTRA CT S

R e -com p rehend the L arge -scale P roducti on and the

Sm all -scale’sand Its G reat Sign ificance

Q iu H a ip ing

In con tem po rary social econom y the vigo rou s en t of m s m all bu sinesses is a con sp icuou s p henom enon . If w e deep ly t of b ig bu siness 2es and s m all bu , ic theo ry , w e cou ld draw a new conclu si on . O p reli m inarily m ade a summ ary at M arx’stheo ry on socializa 2ti onal large -scale p roducti on and s m all -scale p roducti on , then p u t fo rw ard the i m po rtan t task that w e had to re -com p rehend and develop M arx’stheo ry on fu tu re society .

W TO :Influence on Ch inese T ertiary Indu stry and O u r Coun term easu res

L i J iangf an

  Ch ina’sen try in to W TO w ill shock the differen t b ranches of tertiary indu stry in varying

degrees , w h ile sp eeds up the developm en t of tertiary indu stry on som e asp ects such as service level , adm in istrati on and the op en to the ou tside w o rld . W e shou ld take advan tage of the op 2po rtun ity of W TO en try to u rge the tertiary indu stry’sdevelopm en t ; take app rop riate m ea 2su res to realize labo r’ss m oo th sh ift to the tertiary indu stry ; i m p lem en t p rop er indu strial po li 2cy , suppo rt cap ital -in ten sive and techno logy -in ten sive service bu siness , new and exp anding service bu siness , to p rom o te the up grading of tertiary indu stry ; qu icken the refo rm of p erson 2nel incen tive p lan and distribu ti on system , reduce the disadvan tageou s influence of the b rain drain .

B raudel’sM arket T heo ry and Ch inese A gricu ltu ral In ternati onalizati on

H u Y ue m in

  F 1B raudel w as the rep resen tative of the second generati on of the F rench ch rono logical

. In h is fam ou s w o rk " M aterial C ivilizati on , Econom y and Cap italis m from 15th h isto ry schoo l

to 18th Cen tu ry ", he p u t fo rw ard an en tirely new so rt of m arket o rgan izati onal level theo ry . H is theo ry en ligh tened u s that Ch inese agricu ltu re had to be in ternati onalized . D ue to the

change of w o rld trade p attern s and the sp ecific conditi on s in Ch ina , on the one hand . Ch ina’sfood secu rity can’tcom p letely dep end on w o rld m arket ; on the o ther hand , w e need w o rld m arket to secu re ou r food supp ly too . W e can exchange land w ith labo r . Ch inese agricu ltu re’sin ternati onalizati on w ill be an inexo rab le trend of the ti m es .

Con tribu ting Facto rs of D eflati on in Ch ina in the 1990s and the Coun term easu res

Z eng   In the late 1990s , con tribu ting facto rs w ere the

irrati onal , po and econom ic structu res w h ich cau sed the decline in the dem and of p ti on , investm en t and expo rt , m eanw h ile som e ex ternal facto rs w ere cau ses of deflati on too . T he con tinuati on of deflati on is on accoun t of its self -strengthen ing m echan is m and the irrati onal econom ic po licy , econom ic system , in additi on , the p rice’sgo ing up of m onopo ly dep artm en ts and the A sian econom ic recessi on deep en the deflati on too .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coun term easu res , so w e shou ld p ay co lse atten ti on to the li m itati on p eri od of po licy , the cho ice of differen t po licy m ean s and the coo rdinati on of them , at the sam e ti m e qu icken the econom ic system refo rm .

T he W estern Exp lo itati on V alu ing M arket

Y ang Guochang   Z hong W ei

  W e shou ld attach i m po rtance to m arket system in the cou rse of w estern exp lo itati on to ac 2

celerate the developm en t of w estem areas in Ch ina ; m ake a b reak th rough in the train of though t and be bo lder in ow nersh i p ; encou rage the exp lo itati on of en terp rise and individual gu ided by m arket system . So w e say that the rati onal distribu ti on of indu stry in w estern areas shou ld be non -governm en tal (adm in istrative ) selecti on . T he governm en t can p lay an i m po r 2tan t ro le in the cou rse of system innovati on leading scien tific and techn ical innovati on , p rom o t 2ing cap ital flow to the w est by op en ing lo ttery bu siness app rop riatly , p erm itting quasi -land bestow , bu ilding the " th ird stock and secu rities m arket ".

T ran slated by J ing Yuqin


相关内容

  • 李勇:年鉴学派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 李勇:年鉴学派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2014-05-06 17:54:06) 标签: 文化 分类: 明清经济史研究 1929年,法国史学家费弗尔(LucienFebvre)[1].布洛赫(MarcBloch)[2]等人创办一份后来被通称为<年鉴>(Annales)的学刊[3],围绕这个刊 ...

  • 法国年鉴学派:过去与现在
  • 作者:陈新 九江师专学报:哲社版 1995年09期 [内容提要]当今国际史学界最有影响的史学流派之一是法国年鉴学派.本文简略论述了该学派发展的历史.特点及其作用. [关键词] 法国 年鉴学派 法国年鉴学派是当今国际史学界最有影响的史学流派之一.自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初创以来,其声势日益壮大,这表现在两个 ...

  • 高毅:年鉴学派走向哪里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转载:"天健文史社"微信公众号 高毅 ,1955年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历史学系主任兼党委书记.研究方向为欧美近现代史.法国史.主要论著有<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试论丹东政治倾向的矛盾性>.<政治文化与 ...

  • 经济学经典论述
  • 经济学经典著作推荐 李勋 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物理学之父牛顿 在经济学世界中,我们的无知甚于有知. 面对纷繁复杂的离散随机动态世界 我们只有投以最童真质朴的目光 然后借助极有限且粗陋的工具去发现未知.开拓有知: 我们用连续密布的无差异曲线缝制"萨衣&q ...

  • 史通名词解释
  • 名词解释 一.纪事本末体 1. 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进行历史叙述的史书编纂体裁,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2. 袁枢开创的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纪事本末体,既能合理地吸收编年体与纪传体的优点,又可基本克服它们的缺点. 袁枢的纪事本末体是他在改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

  • 重农主义在中国与法国实践结果的差异_基于中英法产业革命前后的比较
  • 重农主义在中国 与法国实践结果的差异 --基于中英法产业革命前后的比较 [摘要]长期以来学界对重农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做了大量研究,尽管这些研究在对待中国的立场有褒有贬,但总体来说这些研究详细分析了重农学派各项主张中的"中国渊源".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法国年鉴学派 ...

  • [焦点]黄志辉|"嵌入"的多重面向
  • [焦点]黄志辉|"嵌入"的多重面向--发展主义的危机与回应 原创 2016-06-30 黄志辉 "嵌入"的多重面向 --发展主义的危机与回应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黄志辉副教授 摘要:在"跨越式发展"."参与式发展&quo ...

  • 西方史学史笔记
  • 西方史学史 一.希罗多德和<历史> 1.希罗多德,古希腊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历史>,被誉为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同时被称作"史学之父".开创了西方历史编纂学上的一种体裁,历史叙述体.同时也开创了一种以社会文化为中心的史学传统,本人也 ...

  • 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 能否冲击美元霸主地位?
  • http://www.eastmoney.com/2013年04月24日 07:50 从4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经7次创出新高,呈现今年以来最为凌厉的一轮升势.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持续走高,渐渐改变着市场的预期,也引起了美国人的忧虑.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日前表示,十年之内人民币可能对美元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