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石活性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石灰石活性研究

脱硫系统一般要求CaCO3不低于90%,石灰石中往往含有少量的MgCO3,它通

常以溶解形式或白云石形式存在。在吸收塔中,白云石往往不溶解,而是随副产物离开系统。因此含高浓度白云石的石灰石活性较低。

石灰石活性影响系统的脱硫性能及石膏的品质。溶解石灰石为脱硫化学反应提供吸收SO2所需Ca2+及碱度,故要求活性越高越好。

1石灰石活性的研究概况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过程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

(1)溶质SO2由气相主体扩散到气液两相界面气相的一侧;

(2)SO2在相界面上的溶解,并转入液相;

(3)SO2电离,同时剩余的SO2由液相界面扩散到液相主体;

(4)石灰石的溶解、电离与扩散;

(5)反应产物向液相主体的扩散及反应产物沉淀的生成。

5个阶段是同时进行的。步骤2、3、5是快速离子反应,由化学动力学可知总化学反应速率由步骤1和4即气相中SO2的扩散(气相阻力,如式1~4所示)

和石灰石固体的液相溶解(液相阻力,如式5~6所示)决定的。降低液相阻力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进而提高整体系统性能,对于石灰石活性的研究都是从降低石灰石溶解的液相阻力入手的。

1.1国外石灰石活性研究情况

1.1.1石灰石物理性质对活性的影响

石灰石中主要有效成分是CaCO3,因此石灰石中CaCO3的含量对活性有重要

影响。石灰石中CaCO3含量越高,其活性越大。由于白云石(MgCO3·CaCO3)比方解石(CaCO3)的溶解速率低3~l0倍,当石灰石纯度较低(CaCO3含量

或者要求对石灰石要有较高的利用率时,白云石等杂质会大大降低石灰石的溶解。MgCO3含量过高时,还容易产生大量可溶的MgSO3,减小SO2气相扩散的化学

反应推动力,严重影响石灰石化学活性,因此设计时对石灰石中CaCO3含量一般要求高于90%。

石灰石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液固接触越充分,从而能有效降低液相阻力,故石灰石活性就越好,Chart和Rochelle1采用定pH值滴定法研究石灰石溶解特性,发现石灰石溶解速率是溶液组成、粒径分布的函数,与其表面粗糙度等无关。对于纯度较高的石灰石(CaCO3含量>85wt%),石灰石粒径对石灰石活性

的影响远大于石灰石的种类和成分的影响。采用定pH值研究活性的研究都得出粒径越小活性越大的结论,通过测定pH值和粒径随时间变化研究活性时也得出了相同结论。综合考虑粒径对溶解的影响和磨制能耗问题,一般要求石灰石粉细度为250~325目。

石灰石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存在的微晶结构越多,因此结构越疏松,能提供更多的反应面积,故活性越高。有研究还进一步发现石灰石有效比表面积越大,活性越大。因此选择脱硫剂时优先考虑形成地质年代较晚的石灰石。

1.1.2石灰石所处运行环境对活性的影响

pH值不仅影响SO2的吸收和亚硫酸钙的氧化,也影响石灰石溶解,因此对石

灰石活性有极重要的影响。根据式(1)~(4)可看出,H+扩散对石灰石溶解有重要影响。而石灰石浆液H+扩散驱动力与浆液的pH值成比例关系,故pH值对石灰石溶解有强烈影响。pH值越低,液相阻力越低,越有利于石灰石的溶解。很多研究者都建立了石灰石溶解的数学模型,如传质控制模型和传质,表面反应共同控制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能很好的与实验结果吻合,这些模型都很好地解释pH值对于溶解的影响。pH值低虽然有利于石灰石溶解,但从SO2气相扩散来说,pH

值低时H浓度高,会使气相阻力增加,对脱硫反应有抑制作用。因此在确定浆液pH值时,必须综合考虑气相阻力和液相阻力两个方面。通常运行时要求pH值在5.5左右。+

吸收塔内石灰石浆液所处化学环境复杂,含有多种离子,这些离子对于石灰石活性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SO32-/HSO3-的存在可提高石灰石溶解率,但当SO32-浓度过一定值时,又会降低溶解率,H+传质/表面反应共同控制模型认为,当溶液中含有SO32-时,石灰石溶解受H+从液相主体向石灰石颗粒表面的传质和表面

反应共同控制,SO32-/HSO3-的存在可以补充颗粒表面溶解反应所消耗的H+,从而

促进了石灰石的溶解,但是当SO32-超过一定值时,CaSO3在石灰石表面的溶解抑制

了CaCO3的溶解,导致石灰石溶解度下降。另外,SO32-浓度过大时会抑制SO2的气相扩散,影响脱硫效率。因此必须确定合适的操作参数,加强氧化,防止因SO32-浓度过大而影响石灰石活性。

溶液中的Cl会抑制石灰石的溶解,而且随着Cl浓度的升高,溶解速率降低,而SO4的作用完全相反,UKawa认为当溶液中含有Cl时,将增大溶液的离子强度,抑制H的扩散,从而降低石灰石的溶解速率;而当含有SO4时,由于HSO4+--2--2--的生成,为H+从液相主体向石灰石颗粒表面的扩散提供了新的通道,从而促进了溶解。一般认为吸收塔中浆液吸收SO2的速率与水的吸收速率相当,均为气膜和

液膜共同控制,Cl比HSO3/S03具有更大的扩散系数,液膜中的Cl会排斥HSO3/S03,影响SO2的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此外Cl的存在不仅影响CaSO3的溶解,同时也会造成强烈的腐蚀性,因此运行时应加强废水排放,确保Cl-浓度处于稳定范围内。

运行过程中烟尘中的Al3+、Fe3+和zn2+等离子会在吸收塔不断富集,具有强配位能力的CI-/F-在高浓度下会迅速与这些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形成配位络合物,这些络合物会包覆石灰石,影响其化学活性。Toshikatsu发现Al3+与F单独存在时,对于石灰石活性影响不大,但是当它们共存时,较小浓度下活性就急剧下降,Gage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并认为Al3+-2----2--与F共存时发生配位反应生成不可溶络合物氟磷灰石,该络合物紧密包覆于石灰石颗粒表面,强烈阻碍了石灰石的传质过程,影响活性。因此在运行过程中要尽量降低烟气中飞灰含量,适当增大废水排放,减少Al、Fe和zn3+3+2+与CI/F发生配位反应的几率。--

pH值范围在4.5~5.5之间时,CO2分压增加会促进石灰石的溶解,但在pH值

较低时效果不明显。CO2分压对石灰石的促溶作用仅在无其他缓冲剂且针对大粒

径(>50µm)的颗粒时效果才明显。一些石灰石溶解的数学模型(如H+传质控制模

型,膜理论模型等)都很好地解释了CO2分压的促溶作用。实际运行中,为保持CO2的分压,需要加强搅拌和曝气。

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观点,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加强,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发现石灰石浆液温度升高时石灰石的溶解率提高,且在高pH值时作用更明显。H+传质控制模型与膜理论模型均认为温度的升高促进了H+的扩散,从而提高了石灰石的溶解。

搅拌强度增加,石灰石浆液的液固相之间接触更充分,因而强化了石灰石的溶解。ShinMinShih研究发现搅拌速率加快,石灰石的溶解速率常数随之加快,H+传质,表面反应共同控制模型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现象。Rochelle的研究认为搅拌对活性有影响,但远不如pH值影响大。

综上所述,为保证脱硫反应效果,目前对于石灰石及其运行环境一般有如下要求:要求石灰石中CaCO3含量>90%,且形成地质年代较晚;石灰石粒径越

小活性越高,综合考虑能耗,一般都在250~325目;pH值高有利于SO2扩散,

但不利于石灰石溶解,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浆液pH值一般控制在5.5左右;考虑CO2分压对石灰石活性的影响,运行时要加强搅拌与曝气;加强氧化,控制

浆液中SO32-浓度在合适的范围,适当加强废水排放,控制Cl-的浓度;降低烟气

中烟尘含量,加强废水排污,避免浆液中发生Al、Fe等与CI/F发生配位反应降低石灰石活性;适当保温,加强搅拌,确保H+的良好扩散。3+3+--

1.2国内的研究状况

国内石灰石活性研究开展较晚,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都是在实验室的小型试验台上开展的实验研究;研究的石灰石样品较少,缺乏典型性;未开展有针对性的结合工程应用的石灰石活性研究,故缺乏对WFGD设计与运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果。目前主要研究了石灰石粒径、石灰石浆液pH值、石灰石浆液中离子、搅拌速率和温度对石灰石活性的影响,得到和国外研究者类似的结论。时政海等还基于质量作用定律和阿累尼乌斯公式建立了石灰石溶解的数学模型。2结论

(1)影响石灰石活性的因素主要有物理性质(CaCO3含量、粒径、地质年代)

及其所处运行环境(浆液pH值、浆液中所含离子、CO2分压、温度、搅拌速率等)。

(2)国外对于石灰石活性经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指导意义的成果;国内由于研究起步晚,受条件所限,目前还缺乏对工程有指导意义的成果。

(3)我国大规模石灰石/石膏法WFGD的应用已经展开。必须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搜集典型样品建立石灰石活性数据库,结合国内机组运行情况确定运行参数,为WFGD运行优化提供依据。

3建议

(1)收集国内的典型石灰石样品进行活性研究,并建立典型石灰石样品数据库,提出石灰石活性判别标准,为石灰石/石膏WFGD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由于国内、外机组的运行情况差异较大,如机组经常调峰运行,运行煤种不稳定,因此必须结合国情,确定符合国情的WFGD运行参数,保证系统性能最优化。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石灰石活性研究

脱硫系统一般要求CaCO3不低于90%,石灰石中往往含有少量的MgCO3,它通

常以溶解形式或白云石形式存在。在吸收塔中,白云石往往不溶解,而是随副产物离开系统。因此含高浓度白云石的石灰石活性较低。

石灰石活性影响系统的脱硫性能及石膏的品质。溶解石灰石为脱硫化学反应提供吸收SO2所需Ca2+及碱度,故要求活性越高越好。

1石灰石活性的研究概况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过程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

(1)溶质SO2由气相主体扩散到气液两相界面气相的一侧;

(2)SO2在相界面上的溶解,并转入液相;

(3)SO2电离,同时剩余的SO2由液相界面扩散到液相主体;

(4)石灰石的溶解、电离与扩散;

(5)反应产物向液相主体的扩散及反应产物沉淀的生成。

5个阶段是同时进行的。步骤2、3、5是快速离子反应,由化学动力学可知总化学反应速率由步骤1和4即气相中SO2的扩散(气相阻力,如式1~4所示)

和石灰石固体的液相溶解(液相阻力,如式5~6所示)决定的。降低液相阻力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进而提高整体系统性能,对于石灰石活性的研究都是从降低石灰石溶解的液相阻力入手的。

1.1国外石灰石活性研究情况

1.1.1石灰石物理性质对活性的影响

石灰石中主要有效成分是CaCO3,因此石灰石中CaCO3的含量对活性有重要

影响。石灰石中CaCO3含量越高,其活性越大。由于白云石(MgCO3·CaCO3)比方解石(CaCO3)的溶解速率低3~l0倍,当石灰石纯度较低(CaCO3含量

或者要求对石灰石要有较高的利用率时,白云石等杂质会大大降低石灰石的溶解。MgCO3含量过高时,还容易产生大量可溶的MgSO3,减小SO2气相扩散的化学

反应推动力,严重影响石灰石化学活性,因此设计时对石灰石中CaCO3含量一般要求高于90%。

石灰石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液固接触越充分,从而能有效降低液相阻力,故石灰石活性就越好,Chart和Rochelle1采用定pH值滴定法研究石灰石溶解特性,发现石灰石溶解速率是溶液组成、粒径分布的函数,与其表面粗糙度等无关。对于纯度较高的石灰石(CaCO3含量>85wt%),石灰石粒径对石灰石活性

的影响远大于石灰石的种类和成分的影响。采用定pH值研究活性的研究都得出粒径越小活性越大的结论,通过测定pH值和粒径随时间变化研究活性时也得出了相同结论。综合考虑粒径对溶解的影响和磨制能耗问题,一般要求石灰石粉细度为250~325目。

石灰石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存在的微晶结构越多,因此结构越疏松,能提供更多的反应面积,故活性越高。有研究还进一步发现石灰石有效比表面积越大,活性越大。因此选择脱硫剂时优先考虑形成地质年代较晚的石灰石。

1.1.2石灰石所处运行环境对活性的影响

pH值不仅影响SO2的吸收和亚硫酸钙的氧化,也影响石灰石溶解,因此对石

灰石活性有极重要的影响。根据式(1)~(4)可看出,H+扩散对石灰石溶解有重要影响。而石灰石浆液H+扩散驱动力与浆液的pH值成比例关系,故pH值对石灰石溶解有强烈影响。pH值越低,液相阻力越低,越有利于石灰石的溶解。很多研究者都建立了石灰石溶解的数学模型,如传质控制模型和传质,表面反应共同控制模型,模型计算结果能很好的与实验结果吻合,这些模型都很好地解释pH值对于溶解的影响。pH值低虽然有利于石灰石溶解,但从SO2气相扩散来说,pH

值低时H浓度高,会使气相阻力增加,对脱硫反应有抑制作用。因此在确定浆液pH值时,必须综合考虑气相阻力和液相阻力两个方面。通常运行时要求pH值在5.5左右。+

吸收塔内石灰石浆液所处化学环境复杂,含有多种离子,这些离子对于石灰石活性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SO32-/HSO3-的存在可提高石灰石溶解率,但当SO32-浓度过一定值时,又会降低溶解率,H+传质/表面反应共同控制模型认为,当溶液中含有SO32-时,石灰石溶解受H+从液相主体向石灰石颗粒表面的传质和表面

反应共同控制,SO32-/HSO3-的存在可以补充颗粒表面溶解反应所消耗的H+,从而

促进了石灰石的溶解,但是当SO32-超过一定值时,CaSO3在石灰石表面的溶解抑制

了CaCO3的溶解,导致石灰石溶解度下降。另外,SO32-浓度过大时会抑制SO2的气相扩散,影响脱硫效率。因此必须确定合适的操作参数,加强氧化,防止因SO32-浓度过大而影响石灰石活性。

溶液中的Cl会抑制石灰石的溶解,而且随着Cl浓度的升高,溶解速率降低,而SO4的作用完全相反,UKawa认为当溶液中含有Cl时,将增大溶液的离子强度,抑制H的扩散,从而降低石灰石的溶解速率;而当含有SO4时,由于HSO4+--2--2--的生成,为H+从液相主体向石灰石颗粒表面的扩散提供了新的通道,从而促进了溶解。一般认为吸收塔中浆液吸收SO2的速率与水的吸收速率相当,均为气膜和

液膜共同控制,Cl比HSO3/S03具有更大的扩散系数,液膜中的Cl会排斥HSO3/S03,影响SO2的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此外Cl的存在不仅影响CaSO3的溶解,同时也会造成强烈的腐蚀性,因此运行时应加强废水排放,确保Cl-浓度处于稳定范围内。

运行过程中烟尘中的Al3+、Fe3+和zn2+等离子会在吸收塔不断富集,具有强配位能力的CI-/F-在高浓度下会迅速与这些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形成配位络合物,这些络合物会包覆石灰石,影响其化学活性。Toshikatsu发现Al3+与F单独存在时,对于石灰石活性影响不大,但是当它们共存时,较小浓度下活性就急剧下降,Gage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并认为Al3+-2----2--与F共存时发生配位反应生成不可溶络合物氟磷灰石,该络合物紧密包覆于石灰石颗粒表面,强烈阻碍了石灰石的传质过程,影响活性。因此在运行过程中要尽量降低烟气中飞灰含量,适当增大废水排放,减少Al、Fe和zn3+3+2+与CI/F发生配位反应的几率。--

pH值范围在4.5~5.5之间时,CO2分压增加会促进石灰石的溶解,但在pH值

较低时效果不明显。CO2分压对石灰石的促溶作用仅在无其他缓冲剂且针对大粒

径(>50µm)的颗粒时效果才明显。一些石灰石溶解的数学模型(如H+传质控制模

型,膜理论模型等)都很好地解释了CO2分压的促溶作用。实际运行中,为保持CO2的分压,需要加强搅拌和曝气。

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观点,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加强,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发现石灰石浆液温度升高时石灰石的溶解率提高,且在高pH值时作用更明显。H+传质控制模型与膜理论模型均认为温度的升高促进了H+的扩散,从而提高了石灰石的溶解。

搅拌强度增加,石灰石浆液的液固相之间接触更充分,因而强化了石灰石的溶解。ShinMinShih研究发现搅拌速率加快,石灰石的溶解速率常数随之加快,H+传质,表面反应共同控制模型很好地解释了这一现象。Rochelle的研究认为搅拌对活性有影响,但远不如pH值影响大。

综上所述,为保证脱硫反应效果,目前对于石灰石及其运行环境一般有如下要求:要求石灰石中CaCO3含量>90%,且形成地质年代较晚;石灰石粒径越

小活性越高,综合考虑能耗,一般都在250~325目;pH值高有利于SO2扩散,

但不利于石灰石溶解,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浆液pH值一般控制在5.5左右;考虑CO2分压对石灰石活性的影响,运行时要加强搅拌与曝气;加强氧化,控制

浆液中SO32-浓度在合适的范围,适当加强废水排放,控制Cl-的浓度;降低烟气

中烟尘含量,加强废水排污,避免浆液中发生Al、Fe等与CI/F发生配位反应降低石灰石活性;适当保温,加强搅拌,确保H+的良好扩散。3+3+--

1.2国内的研究状况

国内石灰石活性研究开展较晚,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都是在实验室的小型试验台上开展的实验研究;研究的石灰石样品较少,缺乏典型性;未开展有针对性的结合工程应用的石灰石活性研究,故缺乏对WFGD设计与运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果。目前主要研究了石灰石粒径、石灰石浆液pH值、石灰石浆液中离子、搅拌速率和温度对石灰石活性的影响,得到和国外研究者类似的结论。时政海等还基于质量作用定律和阿累尼乌斯公式建立了石灰石溶解的数学模型。2结论

(1)影响石灰石活性的因素主要有物理性质(CaCO3含量、粒径、地质年代)

及其所处运行环境(浆液pH值、浆液中所含离子、CO2分压、温度、搅拌速率等)。

(2)国外对于石灰石活性经多年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指导意义的成果;国内由于研究起步晚,受条件所限,目前还缺乏对工程有指导意义的成果。

(3)我国大规模石灰石/石膏法WFGD的应用已经展开。必须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搜集典型样品建立石灰石活性数据库,结合国内机组运行情况确定运行参数,为WFGD运行优化提供依据。

3建议

(1)收集国内的典型石灰石样品进行活性研究,并建立典型石灰石样品数据库,提出石灰石活性判别标准,为石灰石/石膏WFGD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由于国内、外机组的运行情况差异较大,如机组经常调峰运行,运行煤种不稳定,因此必须结合国情,确定符合国情的WFGD运行参数,保证系统性能最优化。


相关内容

  • 活性石灰用途
  • 活性石灰用途 石灰活性度以中和生石灰消化时产生的Ca (OH )2所消耗的4mol /L 盐酸的毫升数表示.一般石灰活性度平均值超过300ml/4N-HCl,可以显著缩短炼钢转炉初期渣化时间,降低吨钢石灰消耗,并对前期脱P 极为有利,被称为活性石灰. 活性石灰主要是指活性度高的熟石灰,这种石灰主要由 ...

  • 消化温升法智能石灰活性度检测仪
  • 消化温升法智能石灰活性度检测仪 安卓科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消化温升法智能石灰活性度检测仪的工作原理是石灰与水发生消化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石灰水溶液的热能快速增大,通过精确计量溶液的温度变化来表征石灰活性的大小. ΘCaO (s ) +H O (l ) =Ca (OH ) (s ) +∆H ...

  • 石灰窑型比较
  • 国内外常见气烧石灰窑的比较 一.回转窑 生产能力大,原料适应性强,燃料灰分对产品污染小,质量稳定,可以煅烧5mm以上的矿石.设备重量大.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大.原燃料消耗量高,产品成本高,不适合土地面积较紧张的单位. 二.双膛窑(迈尔兹窑) 其采用的是环形双膛的结构形式,内设两个半环状窑膛 ...

  • 加气混凝土砌块配方与工艺2011
  • 加气混凝土砌块配方与工艺 2011-06-24 01:48 加气混凝土砌块配方与工艺 在造纸厂内建两个黑液反应池(以备交替使用),把经过除尘的烟道气引进池中进行反应.因鼓风送来的烟道气具有一定动力,不需搅拌黑液,自行在池内循环;黑液吸收烟道气的热量不断浓缩;加气混凝土砌块由于烟道气中含有C02.S0 ...

  • 石灰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石灰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李卫超,刘桂羽,魏晓军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长沙410075) 摘 要:通过对不同龄期混凝土试件抗压与劈裂抗拉强度的测试,研究了用不同质量百分比的石灰石粉等量替代水泥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石灰石粉替代水泥的质量百分比的增加,混凝土试块早期抗压与抗劈裂抗 ...

  • 石灰石在炼钢中的作用
  • 非 金 属 料 一.造渣材料 1. 石灰 炼钢对石灰的要求: ◆Ca0含量高,Si02和S含量尽可能低. Si02消耗石灰中的Ca0,降低石灰的有效Ca0含量:S能进入钢中,增加炼钢脱硫 负担. ◆应具有合适的块度. 转炉石灰的块度以5-40mm为宜:电炉石灰的化学成分及块度要求见表7-5. 表7- ...

  • 全能值班员烟气净化题库
  • 全能值班员烟气净化题库 第一篇 烟气净化专业基础知识 1. 欧盟国标及我厂烟气参数要求指标: 2. 脱酸系统 酸性气体是垃圾电厂烟气里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我厂通过干法/半干法脱酸系统,除去烟气中的大部分酸性气体,做到达标排放. 半干法中当从余热锅炉来的热烟气进入反应塔,反应塔顶部雾化器喷出大量雾化后的 ...

  • 石灰石湿法脱硫培训
  • 脱硫培训材料 石灰石湿法脱硫工艺参数及其运行控制和异常处理 主讲:美国常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朱文喻 一 石灰石湿法工艺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 1 石灰石湿法脱硫工艺概述 石灰石湿法脱硫工艺是一种采用石灰石作为吸收剂减少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工艺方法, 由于其脱硫效率高.工艺简单.吸收剂成本低以及可靠率高的优点 ...

  •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 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① 活性行为和胶凝作用.粉煤灰的活性来源于它所含的玻璃体,他与水泥水化生成的Ca(OH)2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C-S-H和C-A-H.水化硫铝酸钙,强化了混凝土 界面过渡区,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② 充填行为和致密作用.粉煤灰是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