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期 末 模 拟 试 题

提示:试卷满分120分,其中4分为卷面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普照寰宇( ) 潺潺( ) 嫌恶( ) 祈祷( )( ) 爵士( ) 阴霾( ) .......

酝酿( )( ) 皎洁( ) 枯涸( ) 绮丽( ) 颠簸( ) 发髻( ) .......

恬静( ) 峰峦( ) 卷帙( ) 屏息( ) 滑稽( ) 良莠不齐( ) ......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5分)

惊皇( ) 栾生( ) 迁徒( ) 心不在眼( ) 苍萃( )

辍泣( ) 折散( ) 个得其所( ) 急据奔流( ) 嘻戏( )

3、古诗词积累,将下面诗文上下据补充完整。(6分)

① ,还来就菊花。

②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③正入万山圈子里, 。

④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

4、下面四项中不是比喻的是( )(1分)

A、他长得像爸爸。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C、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 D、那一轮满月就像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

5、名著考察。(3分)

《狐狸和狗》的故事出自《 》 ,请想一想,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请按要求回到问题(6分)

人生在世,需要许多感恩:感恩父母,把世界给了我们;感恩老师,把知识给了我们;感恩自然,把

鸟语花香给了我们„„在品享这些的同时,我们需要表达,更需要回报。

①设想一下,你打算在寒假如何回报养育你的父母。 ②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③仿照示例,写一条从自然景物中得到的哲理。

竹子——及凌云处也要虚心。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6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 ..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9.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2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6分)

阮裕禄在剡(地名),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

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借者无不皆给( ) ②意欲借而不敢言( ) ③阮后闻之( ) ④遂焚之( ) ....

11、根据文段意思,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12、你同意阮光禄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2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风筝》中的语段,完成13—17题。(14分)

①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②但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③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

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④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

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

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

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⑤“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⑥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⑦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⑧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

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3、语段①中加点的“不幸”应怎样理解?(2分)

14、语段①中“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应具体指前文的哪些事?蕴含着什么深意?(3分)

15、作者产生忏悔之意的原因是:(2分)

16、语段②中“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为什么?(2分)

17、你觉得小弟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几句话吗?(2分)

18、语段⑤中“无可把握的悲哀”应怎样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2题。(14分)

骇 世 亲 情

①一天半夜,一场特大的泥石流吞没了熟睡的小山村。天亮时分,救援人员赶到,小山村已夷为平地,

全村人全被埋在地下。突然,有人惊叫“下面有声音!”大伙儿跑来一看,一间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

仅剩下一角屋顶。

② 救援人员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只见屋里全被泥沙填满,惟独房梁下还有小小的一点空间,一个赤

裸裸的小女孩儿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两岁。救援人员赶紧将她抱出来,她却死活不肯离开,

指着小屋哭出了声:“妈———”顺着小女孩儿手指看去,在她蜷缩过的泥沙处,隐隐约约露出一双泥手,

10个手指。有人惊叫:“下面还有人!”顿时,救援人员以那双手为中心,沿着四周小心翼翼地往外刨。

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个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势,双臂高

高举过头顶,像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 ③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她被挖出来时已经僵硬了。小女孩儿仍不肯走,指着刨出的泥坑,又哭喊出

一声:“爹———”天哪,难道下面还有人?大伙儿立刻继续往下刨,就在女人脚下,又刨出一个半身赤

裸的男人,他昂然屹立,身子直挺,双肩高高耸起„„这男人也是一个盲人!

④ 原来,矮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双肩上,双手高高举着小孩„„”

18、选文①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有何作用?(2分)

19、选文中小女孩不肯离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说说。(3分)

20、选文中作者是如何刻画小女孩的父亲和母亲的(请文中找出有关语句)(3分)

21、“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中的“竟”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2、选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其主要内容。(3分)

24、请写一句赞颂母爱或父爱的诗句(1分)

四、写作园地(50分)

温暖有两种:身体的温暖和心灵的温暖。每个人都曾经感受过温暖。或者是熊熊燃着的炉子,或者是

一个关切的眼神,或者是递过来的大衣,或者是柔和的话语。温暖就是舒适;温暖就是被需要;温暖就是

亲近;温暖就是认同,予人温暖,自己也更温暖。予人关怀,自己也会得到关怀。予人快乐,自己将更快

乐。这是一种境界。

请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

期 末 模 拟 试 题

提示:试卷满分120分,其中4分为卷面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普照寰宇( ) 潺潺( ) 嫌恶( ) 祈祷( )( ) 爵士( ) 阴霾( ) .......

酝酿( )( ) 皎洁( ) 枯涸( ) 绮丽( ) 颠簸( ) 发髻( ) .......

恬静( ) 峰峦( ) 卷帙( ) 屏息( ) 滑稽( ) 良莠不齐( ) ......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5分)

惊皇( ) 栾生( ) 迁徒( ) 心不在眼( ) 苍萃( )

辍泣( ) 折散( ) 个得其所( ) 急据奔流( ) 嘻戏( )

3、古诗词积累,将下面诗文上下据补充完整。(6分)

① ,还来就菊花。

②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③正入万山圈子里, 。

④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

4、下面四项中不是比喻的是( )(1分)

A、他长得像爸爸。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C、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 D、那一轮满月就像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

5、名著考察。(3分)

《狐狸和狗》的故事出自《 》 ,请想一想,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请按要求回到问题(6分)

人生在世,需要许多感恩:感恩父母,把世界给了我们;感恩老师,把知识给了我们;感恩自然,把

鸟语花香给了我们„„在品享这些的同时,我们需要表达,更需要回报。

①设想一下,你打算在寒假如何回报养育你的父母。 ②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③仿照示例,写一条从自然景物中得到的哲理。

竹子——及凌云处也要虚心。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6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 ..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9.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2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6分)

阮裕禄在剡(地名),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

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借者无不皆给( ) ②意欲借而不敢言( ) ③阮后闻之( ) ④遂焚之( ) ....

11、根据文段意思,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12、你同意阮光禄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2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风筝》中的语段,完成13—17题。(14分)

①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②但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③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

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④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

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

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

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⑤“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⑥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⑦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⑧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

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3、语段①中加点的“不幸”应怎样理解?(2分)

14、语段①中“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应具体指前文的哪些事?蕴含着什么深意?(3分)

15、作者产生忏悔之意的原因是:(2分)

16、语段②中“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为什么?(2分)

17、你觉得小弟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几句话吗?(2分)

18、语段⑤中“无可把握的悲哀”应怎样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2题。(14分)

骇 世 亲 情

①一天半夜,一场特大的泥石流吞没了熟睡的小山村。天亮时分,救援人员赶到,小山村已夷为平地,

全村人全被埋在地下。突然,有人惊叫“下面有声音!”大伙儿跑来一看,一间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

仅剩下一角屋顶。

② 救援人员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只见屋里全被泥沙填满,惟独房梁下还有小小的一点空间,一个赤

裸裸的小女孩儿一动不动地蜷缩着,看样子还不到两岁。救援人员赶紧将她抱出来,她却死活不肯离开,

指着小屋哭出了声:“妈———”顺着小女孩儿手指看去,在她蜷缩过的泥沙处,隐隐约约露出一双泥手,

10个手指。有人惊叫:“下面还有人!”顿时,救援人员以那双手为中心,沿着四周小心翼翼地往外刨。

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个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势,双臂高

高举过头顶,像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 ③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她被挖出来时已经僵硬了。小女孩儿仍不肯走,指着刨出的泥坑,又哭喊出

一声:“爹———”天哪,难道下面还有人?大伙儿立刻继续往下刨,就在女人脚下,又刨出一个半身赤

裸的男人,他昂然屹立,身子直挺,双肩高高耸起„„这男人也是一个盲人!

④ 原来,矮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双肩上,双手高高举着小孩„„”

18、选文①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有何作用?(2分)

19、选文中小女孩不肯离开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说说。(3分)

20、选文中作者是如何刻画小女孩的父亲和母亲的(请文中找出有关语句)(3分)

21、“这女人竟是一个盲人”中的“竟”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2、选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其主要内容。(3分)

24、请写一句赞颂母爱或父爱的诗句(1分)

四、写作园地(50分)

温暖有两种:身体的温暖和心灵的温暖。每个人都曾经感受过温暖。或者是熊熊燃着的炉子,或者是

一个关切的眼神,或者是递过来的大衣,或者是柔和的话语。温暖就是舒适;温暖就是被需要;温暖就是

亲近;温暖就是认同,予人温暖,自己也更温暖。予人关怀,自己也会得到关怀。予人快乐,自己将更快

乐。这是一种境界。

请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


相关内容

  • 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上册(上学期) 免费68份_教学资料
  •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检测题(上学期)(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题(上学期语文)(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看图写话练习一(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句子复习题(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字知识汇总(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试题(上学期pep)(01-05) ...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大全
  • 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2.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3. 六年级语文上册各类试题知识点汇总 4.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知识点汇总 5.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周周练试卷 6.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周周练试卷 7.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周周练试卷 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 首页
  • - 网 上 书 屋 武 侠 小 说 作 文 宝 库 流 量 分 析 名 师 在 线 在 线 词 典 小学语文一上备课室 [热荐]汉语拼音全套flash在线学习 07-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 ...

  •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基本句型练习题
  • 2014-04-14  | 英语 练习 小学 PEP四年级上册各单元句型总汇 第一单元 What's in the classroom? 教室里有什么? This is Zhang Peng, our new classmate. 这是张朋,我们的新同学. We have a new classro ...

  • 2015-2016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2014-2015学年度二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中和街道中心小学二年级 一.试卷情况: 本次检测的语文试卷,能紧贴教材,既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充满了人文的关怀,关注了学生心灵的成长.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又强调阅读的积累运用,同时还注重了课文的拓展延伸,学用身边的语文资源等等,较 ...

  • 福州四年级,五年级版讨论语文.数学.英语等课外辅导及试题
  • 这里汇集了福州四到五年级的众多家长,家长们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分享育儿经验,探讨各种问题,学习下载各种资源. 点击进入:福州家长帮社区版规. 作者回复/查看最后发表 [观众报名]2016福州家长帮嘉年华!手机等你拿~[福州] ...23..7 八刻2015-12-10984572 塔它16小时前 [ ...

  •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浅析 本学期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应该说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考察的内容也比较丰富,拼音部分.生字部分都有涉及,而且知识点面面俱到,重点突出.既考查了学生的拼音学习,又检测了生字运用的能力.题量适中,难易适度.依据课标,尊重教材.总体上来 ...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60分钟 ) 一. 我会填.看图,给音节补上声母.(8分) ___ǎ ___ī ___áng ___ù 二. 我会连一连,给水果找名字.(8分) 三.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ān yáng pí yī shuǐ niú yòng lì máo jī ...

  • 四年级上册试卷分析
  • 2010年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相信每一位老师和我一样经过了一次次深刻的思考,我们都在精心的做着试卷分析这项工作.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试卷做以全面分析.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18人.最高分94.5分,最低分30.8 ...

  • 凤泉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凤泉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60分钟 命题:凤泉语文教研组联合编写) 一. 我会填.看图,给音节补上声母.(8分) ___ǎ ___ī ___áng ___ù 二. 我会连一连,给水果找名字.(8分) 三.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ān yáng pí yī shuǐ 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