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修)

1高性能混凝土指标有关规定

《海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S257-2-2012)规定,海水环境钢筋混凝土的电通量最高限值为1000C ,对掺加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的混凝土,应按标准养护56天龄期的试验结果评定,对于设计使用年限超过50年的工程,宜测定高性能混凝土的扩散系数。《海港工程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规定,对于掺加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的混凝土,电通量可按90天龄期试验结果评定。但这两本规范均未对混凝土吸水率和渗水深度作出具体规定(一般电通量指标为1000C ,可满足要求) 。

此外,《海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S257-2-2012)对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的用水量、胶凝材料用量、水胶比等做出规定,最低胶凝材料用量浪溅区不宜小于400kg/m3,其它区域不宜小于380kg/m3,且胶凝材料最高用量均不宜超过500kg/m3;用水量宜控制在130 kg/m3~180 kg/m3;水胶比最大允许值浪溅区应为0.35,其它应为0.40;对于Ⅰ或Ⅱ型硅酸盐水泥粒化高炉矿渣粉掺量为50%~80%。

2国内重大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指标

洋山深水港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而东海大桥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28天的电通量均要求不大于1000C ,并提出了90天氯离子扩散系数要求。杭州湾大桥和青岛海湾大桥的设计使用年限均为100年,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提出要求。具体性能指标:

(1)洋山深水港工程:

胶凝材料

水胶比

坍落度 ≥400kg/m3 ≤0.35 ≥120mm

≥C45 强度等级

新拌混凝土氯离子含量 ≤0.10%

抗氯离子渗透性(28天) ≤1000库仑

氯离子扩散系数(90天) ≤1.5×10-12m 2/s

(2)东海大桥工程: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C40

氯离子电渗透试验(28d ) ≤1000库仑

氯离子扩散系数(90d ) ≤1.5×10-12m 2/s

新拌混凝土氯离子含量 ≤0.10%

(3)杭州湾大桥工程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C35

氯离子扩散系数(7W ) ≤2.5×10-12m 2/s

新拌混凝土氯离子含量 ≤0.10%

(4)青岛海湾大桥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C45

氯离子扩散系数(7W ) ≤1.5×10-12m 2/s

新拌混凝土氯离子含量 ≤0.10%

抗冻性 F300

3本工程耐久性指标及验算

3.1本工程耐久性指标

而本工程采用矿渣水泥配制海工高性能混凝土,且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根据国内有关标准和重大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要求,可按56天龄期电通量进行试耐久性评定,电通量不大于1000C 。

3.2设计使用寿命验算

(1

1

面有一层钝化膜,钢筋处于钝化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环境中的氯离子逐渐进入混凝土中,钢筋表面氯离子浓度也渐渐变高,当氯离子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钢筋表面的钝化膜被破坏,钢筋处于活化状态,此氯离子浓度即所谓“氯离子浓度临界值”。这一阶段就是诱导期。

扩展期t 2——活化状态的钢筋在水和氧的作用下被氧化、锈蚀,直至混凝土开裂,此阶段称为扩展期。

加速腐蚀期t 3——混凝土开裂后,进入加速破坏期,通水、通氧条件更好了,环境中的氯离子也更易于进入,钢筋的锈蚀速度大大提高,构件破坏加剧,最终因钢筋截面缩小、混凝土蹦落而失效,结构报废。

海港工程一般将(t1+ t2) 的时间定义为安全使用寿命。即通常所说的“不维修使用年限”是诱导期(t 1)、扩展期(t 2)之和。

(2)诱导期的计算原理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诱导期的计算,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是采用费克第二定律(Fick’s 2nd Law),其表达式为:

C (x , t ) =C s -(C s -C i ) erf (x

4D t T ) (1)

式中:C(x,t) —— 在时间t 深度x 处的氯离子浓度;

Cs —— 暴露表面上的边界氯离子浓度;

Ci —— 混凝土中原始氯离子浓度;

x —— 暴露面以内的深度;

D —— 氯离子有效扩散系数;

t —— 混凝土暴露于海洋环境的时间,即使用寿命;

erf(z) —— 误差函数。

根据美国Life-365,考虑温度影响的混凝土扩散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D t =D ref ⎡U ⎛1⎤1⎫ ⎪⋅exp ⎢⋅-⎥ (2) ⎪⎥R T T ⎢ref ⎝⎭⎦⎣

式中:D t —在时间t 和温度T 时的扩散系数;

D r e f —在某一参考时间t ref 和温度T ref 时的扩散系数;

U —扩散系数过程的激发能量(35000J/mol);

R —空气常数,取8.314J/K/mol;

T r e —参考温度(K ),取273K ; f

T —环境温度(K )。

按照美国Life-365有关文献资料,混凝土扩散系数是不断衰减的,经暴露试验和回归分析,衰减的扩散系数与初始扩散系数之间关系可按下式计算:

e D t e =D ref ⎛t ref ⋅ t ⎝⎫⎪⎪ (3) ⎭m

式中:D t e —混凝土暴露试件在暴露试件t 时测定的扩散系数

D r e e f —混凝土暴露试件在某一参考试件点t ref 上的参照扩散系数

m —为衰减系数

美国Life-365寿命预测软件衰减系数m 推荐值可按表1取值。

(3)计算结果

按照56天混凝土电通量小于1000C ,混凝土扩散系数可取4.5×10-12m 2/s,混凝土原始氯离子浓度Ci 取0.1%,海水表面氯离子浓度Cs 取1.0%,临界氯离子浓度取0.05%,钢筋保护层厚度为70mm ,矿渣掺量区70%,考虑混凝土扩散系数衰减,环境温度取28℃,采用计算软件,可按费克第二定律计算出氯离子扩散诱导期,诱导期为28年,计算如图2所示。此外,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渗透 电量仅为普通混凝土的十分之一,混凝土保护层为70mm 时,估计其中钢筋的锈蚀扩展期为20年。因此,推算高性能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为48年,远大于20年的设计要求。

图2 混凝土诱导期计算结果

4提高混凝土性能的主要途径

现有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和C50,目前混凝土主要配制参数为:168 kg/m3~180 kg/m3;胶凝材料用量425 kg/m3~180 kg/m3;矿渣掺量为40%和70%为应采取技术措施,满足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1)抗压强度

从混凝土试验来看,4天强度达到46%抗压强度等级46%,不能满足要求,现在配制混凝土用水量168 kg/m3~180 kg/m3,用水量偏大,为提高早期强度,主要途径:

1)采用高效减水剂,降低用水量,用水量宜控制在1600kg/m3以下;

2)改善石子的级配,石子最大粒径增大到25mm ,也可降低用水量;

3)国内矿渣水泥粒化高炉矿渣粉在20%~50%(A 型)或50%~70%(B 型),现在水泥矿渣水泥掺量为70%或40%,40%掺量可能偏低,70掺量也可能偏高,适当控制矿渣水泥掺量,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4)在满足坍落度损 失的条件下,适当降低缓凝剂的用量。

(2)电通量

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28天电通量为1800C ~2000C ,参照现有国内有关规范标准,为满足工程设计使用寿命20年的要求,混凝土电通量指标确定为56天的电通量不大于1000C 。为满足混凝土电通量的要求,主要技术途径:

1)控制混凝土水胶比,水胶比宜控制在0.35左右;

2)控制矿渣粉掺量;

3)以56天龄期为评定混凝土电通量。

1高性能混凝土指标有关规定

《海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S257-2-2012)规定,海水环境钢筋混凝土的电通量最高限值为1000C ,对掺加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的混凝土,应按标准养护56天龄期的试验结果评定,对于设计使用年限超过50年的工程,宜测定高性能混凝土的扩散系数。《海港工程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规定,对于掺加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的混凝土,电通量可按90天龄期试验结果评定。但这两本规范均未对混凝土吸水率和渗水深度作出具体规定(一般电通量指标为1000C ,可满足要求) 。

此外,《海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S257-2-2012)对海工高性能混凝土的用水量、胶凝材料用量、水胶比等做出规定,最低胶凝材料用量浪溅区不宜小于400kg/m3,其它区域不宜小于380kg/m3,且胶凝材料最高用量均不宜超过500kg/m3;用水量宜控制在130 kg/m3~180 kg/m3;水胶比最大允许值浪溅区应为0.35,其它应为0.40;对于Ⅰ或Ⅱ型硅酸盐水泥粒化高炉矿渣粉掺量为50%~80%。

2国内重大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指标

洋山深水港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而东海大桥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28天的电通量均要求不大于1000C ,并提出了90天氯离子扩散系数要求。杭州湾大桥和青岛海湾大桥的设计使用年限均为100年,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提出要求。具体性能指标:

(1)洋山深水港工程:

胶凝材料

水胶比

坍落度 ≥400kg/m3 ≤0.35 ≥120mm

≥C45 强度等级

新拌混凝土氯离子含量 ≤0.10%

抗氯离子渗透性(28天) ≤1000库仑

氯离子扩散系数(90天) ≤1.5×10-12m 2/s

(2)东海大桥工程: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C40

氯离子电渗透试验(28d ) ≤1000库仑

氯离子扩散系数(90d ) ≤1.5×10-12m 2/s

新拌混凝土氯离子含量 ≤0.10%

(3)杭州湾大桥工程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C35

氯离子扩散系数(7W ) ≤2.5×10-12m 2/s

新拌混凝土氯离子含量 ≤0.10%

(4)青岛海湾大桥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C45

氯离子扩散系数(7W ) ≤1.5×10-12m 2/s

新拌混凝土氯离子含量 ≤0.10%

抗冻性 F300

3本工程耐久性指标及验算

3.1本工程耐久性指标

而本工程采用矿渣水泥配制海工高性能混凝土,且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根据国内有关标准和重大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要求,可按56天龄期电通量进行试耐久性评定,电通量不大于1000C 。

3.2设计使用寿命验算

(1

1

面有一层钝化膜,钢筋处于钝化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环境中的氯离子逐渐进入混凝土中,钢筋表面氯离子浓度也渐渐变高,当氯离子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钢筋表面的钝化膜被破坏,钢筋处于活化状态,此氯离子浓度即所谓“氯离子浓度临界值”。这一阶段就是诱导期。

扩展期t 2——活化状态的钢筋在水和氧的作用下被氧化、锈蚀,直至混凝土开裂,此阶段称为扩展期。

加速腐蚀期t 3——混凝土开裂后,进入加速破坏期,通水、通氧条件更好了,环境中的氯离子也更易于进入,钢筋的锈蚀速度大大提高,构件破坏加剧,最终因钢筋截面缩小、混凝土蹦落而失效,结构报废。

海港工程一般将(t1+ t2) 的时间定义为安全使用寿命。即通常所说的“不维修使用年限”是诱导期(t 1)、扩展期(t 2)之和。

(2)诱导期的计算原理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诱导期的计算,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是采用费克第二定律(Fick’s 2nd Law),其表达式为:

C (x , t ) =C s -(C s -C i ) erf (x

4D t T ) (1)

式中:C(x,t) —— 在时间t 深度x 处的氯离子浓度;

Cs —— 暴露表面上的边界氯离子浓度;

Ci —— 混凝土中原始氯离子浓度;

x —— 暴露面以内的深度;

D —— 氯离子有效扩散系数;

t —— 混凝土暴露于海洋环境的时间,即使用寿命;

erf(z) —— 误差函数。

根据美国Life-365,考虑温度影响的混凝土扩散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D t =D ref ⎡U ⎛1⎤1⎫ ⎪⋅exp ⎢⋅-⎥ (2) ⎪⎥R T T ⎢ref ⎝⎭⎦⎣

式中:D t —在时间t 和温度T 时的扩散系数;

D r e f —在某一参考时间t ref 和温度T ref 时的扩散系数;

U —扩散系数过程的激发能量(35000J/mol);

R —空气常数,取8.314J/K/mol;

T r e —参考温度(K ),取273K ; f

T —环境温度(K )。

按照美国Life-365有关文献资料,混凝土扩散系数是不断衰减的,经暴露试验和回归分析,衰减的扩散系数与初始扩散系数之间关系可按下式计算:

e D t e =D ref ⎛t ref ⋅ t ⎝⎫⎪⎪ (3) ⎭m

式中:D t e —混凝土暴露试件在暴露试件t 时测定的扩散系数

D r e e f —混凝土暴露试件在某一参考试件点t ref 上的参照扩散系数

m —为衰减系数

美国Life-365寿命预测软件衰减系数m 推荐值可按表1取值。

(3)计算结果

按照56天混凝土电通量小于1000C ,混凝土扩散系数可取4.5×10-12m 2/s,混凝土原始氯离子浓度Ci 取0.1%,海水表面氯离子浓度Cs 取1.0%,临界氯离子浓度取0.05%,钢筋保护层厚度为70mm ,矿渣掺量区70%,考虑混凝土扩散系数衰减,环境温度取28℃,采用计算软件,可按费克第二定律计算出氯离子扩散诱导期,诱导期为28年,计算如图2所示。此外,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渗透 电量仅为普通混凝土的十分之一,混凝土保护层为70mm 时,估计其中钢筋的锈蚀扩展期为20年。因此,推算高性能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为48年,远大于20年的设计要求。

图2 混凝土诱导期计算结果

4提高混凝土性能的主要途径

现有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和C50,目前混凝土主要配制参数为:168 kg/m3~180 kg/m3;胶凝材料用量425 kg/m3~180 kg/m3;矿渣掺量为40%和70%为应采取技术措施,满足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1)抗压强度

从混凝土试验来看,4天强度达到46%抗压强度等级46%,不能满足要求,现在配制混凝土用水量168 kg/m3~180 kg/m3,用水量偏大,为提高早期强度,主要途径:

1)采用高效减水剂,降低用水量,用水量宜控制在1600kg/m3以下;

2)改善石子的级配,石子最大粒径增大到25mm ,也可降低用水量;

3)国内矿渣水泥粒化高炉矿渣粉在20%~50%(A 型)或50%~70%(B 型),现在水泥矿渣水泥掺量为70%或40%,40%掺量可能偏低,70掺量也可能偏高,适当控制矿渣水泥掺量,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4)在满足坍落度损 失的条件下,适当降低缓凝剂的用量。

(2)电通量

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28天电通量为1800C ~2000C ,参照现有国内有关规范标准,为满足工程设计使用寿命20年的要求,混凝土电通量指标确定为56天的电通量不大于1000C 。为满足混凝土电通量的要求,主要技术途径:

1)控制混凝土水胶比,水胶比宜控制在0.35左右;

2)控制矿渣粉掺量;

3)以56天龄期为评定混凝土电通量。


相关内容

  •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 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内容摘要 随着土木工程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和桥梁使用年限要求越来越长,大型和高层结构物对混凝土强度要求越来越高,高强.高耐久性及满足各种设计和施工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脱颖而出并渐渐在工程中得到应用.本文通过高性能混凝土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在我国的广阔发展前 ...

  •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
  •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 刘怡 贵州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 ...

  • 高性能混凝土
  • 高性能混凝土 简介 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下列性能重点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为此,高性能混凝土在配置上的特点是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掺合料(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 高性能混凝土定义 1950年5月美国国 ...

  •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论文
  •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论文 摘要:国内外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多年努力在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高性能轻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现在研究的重点方向. 自混凝土发明以来至今100多年的历史,这种材料已成为现代土木工程中首选材料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其用量将 ...

  • 建筑工程系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 江苏大学成人教育 本科毕业论文 名称: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专业班级: 08土木工程(函授)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0年 10 月 13 日 江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理.工学学科毕业设计总评分成绩表 注:本表由指导教师.答辩小组.评阅小组分别填写,不签字无效. 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

  •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组分研究
  • (总第160期)2008年第3期安徽建筑 85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组分研究 StudyontheCompositionofHigh-strengthandHigh-performanceConcrete 陆元松1,庞 摘 涛2 宁波 (1.华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浙江315000:2.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 ...

  • 重庆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yangjia
  •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蒸汽养护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 学 生:杨 嘉 学 号:20053295 指导教师:吴建华 副教授 专 业:建筑材料工程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OO九年六月 Graduation Thesi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The stu ...

  • 养护对高性能混凝土塑性收缩的影响探析
  • 摘 要:结果表明:塑性收缩多发生于混凝土早期硬化阶段,养护的温度.湿度和周围风环境对混凝土塑性收缩具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高温或低湿的养护条件下,其收缩率会显著增大.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塑性收缩:养护条件 一.引言 在目前的混凝土材料中,甚至是高性能的混凝土,其收缩性能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 ...

  •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应用说明
  •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应用说明(2013年度试行)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混凝土,以耐久性为基本要求,在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制造的水泥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矿物掺料和专用复合外加剂,取用较低的水胶比和较少的水泥用量,在施工时采取严格的质量 ...

  • 新型建筑材料论文
  • 高强度轻集料混凝土概述 摘要:针对当前轻集料混凝土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做了简要介绍.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是具有轻质.高强.较好的保温.耐火.高抗震性能.无碱集料反应及环境友好等众多优点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它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必将给柔性地基.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