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电视新闻现场报导]

加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总编室 李晖宇

近日,笔者在本台演播厅聆听了中国传媒大学高晓虹教授关于“电视创作理念与方法创新” 的讲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我进一步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下面谈几点心得体会:

讲座中提到,电视理念创新需要培养好四种意识:一、现场意识;二、舆论引导意识;

三、媒介融合意识;四、国际传播意识。高教授重点讲述了现场意识。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 ,以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作的口头报道。现场报道的基本特征:记者出图像(记者身临现场进入画面) ;现在进行时(新闻事件正处于发生、发展之中) ;完整同期声(有现场声音) 。报道形式有现场录像报道、现场直播。现场报道具有时效性强、可信性强、现场感强和信息量大等特点。它以独特的表现手法和特有的感染力,淋漓尽致地发挥着电视新闻的优势,缩短了电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满足观众“眼见为实”的需求心理,使新闻真实可信,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

笔者认为,为了提高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质量,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现场报道和现场直播必需常态化。新闻节目主持人就是站在观众身边的记者,当重大事件发生时,新闻主持人应该站在新闻现场,以记者的身份调查、报道、评论。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现场报道是新闻报道在经历了演播室口播,画面加解说的传统传播方式之后,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一种突破,它满足了受众对于新闻事件,是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权威性、参与性的进一步要求。

调查曝光性报道需要出镜记者一步步探寻真相,问题性新闻报道则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记者的“出镜”能够有效地拉近观众与传播者的心理距离,尤其是在动态或突发新闻事件中更需要出镜记者来增强现场感和真实性。出镜新闻记者充当的正是观众的眼睛,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使新闻的生命——真实性增强。为此,建议我台的新闻、专题等相关栏目应尽量创造条件搞好现场报道,这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认为《民生820》、《财富》在现场报道方面做得较好, 大部分新闻都有记者出镜。特别是“边界行”,它用体验式的方式,让记者以导游、游客的身份,带领观众们欣赏梅州风景秀丽的边界风光和原生态的风土人情。《梅州新闻联播》一般是重大活动、重大题材、突发事件才用现场报道,应在这方面加强。建议:1、提前策划做好准备,尽可能地做现场报道。2、要选现场气氛较强的新闻作报道,以引起观众的共鸣。3、改进现场报道的形式。我们现在经常是记者在事件前面出镜,应不断创新,记者出镜可在新闻事件的前、中、后。4、现场感不强,记者出镜太突兀,突然跳出来,应整篇现场。

第二,努力拓展画面表现力,突出细节。典型细节是突出现场的特点、气氛,以及现场中人物的个性表现,这需要记者在现场机智而敏捷的捕捉和选择。在新闻现场,记者既要能迅速看清全貌,又能明察秋毫,捕捉一些典型细节。同时,随着事件的进展,记者还要随时抓住现场新出现的人物或景物,抓住一些新的闪光点。记者要代表观众,通过看、听、嗅、尝、触摸等多种感官体验,来获取一切与新闻事件相关的现场信息,这样更能让观众产生视觉注意力和身临其境的感受。建议选取最有力的细节展现给观众,让新闻现场直接与观众见面,可提高报道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高教授举了贵州电视台的实例。记者为说明贵州当天下了很大雪,用手掌量雪的厚度,更具体直观。这些细节我们的记者要有意识地注意应用,不能笼统说约30厘米厚。又如对于台风中风雨的描述,我台有些出镜记者说:“台风登陆了,我在的这个地方现在是风大雨大。”请问:“风大雨大”是个什么概念? 每个人都有感官,对不同的情景感受有不同之处,

也有感同身受之处。其实,对风雨的描述,说说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比如:“现在我感觉风雨明显加强了,雨打在脸上已经有些疼痛了,而且我现在眼睛也被风雨打得有些睁不开了„„”通过借助物体、细节切入新闻事件,这样较生动,不僵硬。

第三,现场报道应把握现场报道的时机性。突发性事件新闻现场的新闻要素常常“稍纵即逝”,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条稍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往往会有好几家媒体前去采访。如何才能做到别出心裁,出奇制胜,这要求记者必须拥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扎实的拍摄功底和应变能力。记者到达事件现场后,要尽快地采访有关知情人,观察分析现场,看看现场有特点的反映事件本质的因素是什么,了解事件接下来的发展情况,估计会出现什么新情况。记者在到达新闻现场的短时间里,要构思整个报道的框架结构,包括报道的主题与基调,重点采访对象,表现现场特点与气氛的场景以及如何开头、结尾,如何掌握采访进程等。在选择题材、切入点、写作角度上就要有创新。

高教授让我们观看了全国新闻一等奖的《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升空》的报道。当时,全国各路记者都来到了甘肃酒泉发射中心,但为什么唯独把新闻大奖给了这名女记者?那是因为这名女记者现场把握的时机相当准确,刚刚说完解说词,马上身后的飞船就点火升空。即刻把观众带入现场,一起看,一起听,一起感受那激动人心的飞天一刻。为加强我台的现场报道,建议可尝试电视采访与最新通讯科技4G 网络联姻,即将摄像机采集的高清视频信号通过4G 网络进行实时传输。利用4G 网络进行直播作为一种高速稳定的新闻现场连线的技术手段,不失为一种低成本的好选择。它使新闻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最快速度传过来。如我台的《民生820》可考虑通过4G 网络实现直播。针对我台现有的条件,对于重大的突发事件,可用本台的转播车进行全程直播,提高收视率力。

第四,现场报道要注重现场选择的典型性。所谓典型现场,指的是体现事物本质特点或结果的场面,也就是说新闻事件最本质的东西。新闻事实必需是重大或观众关注的事件。一是记者出现的现场是有特定环境作衬托的,因此,应对现场环境有所选择。记者要选择比较典型的现场环境,要设想观众通过屏幕对现场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感受。高教授举了某水电站为应付检查做假的新闻。记者三次站在水电站的不同地点,分别取了3次水样。如果记者现场报道时说“该处„„”,这说明记者不在现场,因此应具体说明记者所在的地点。二是新闻要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用事实说话”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是通过作者的直接议论,而是让经过精心选择的事实,运用事实的逻辑说服力,充分而含蓄地表现作者的倾向与观点。出镜记者在报道时以“职业的我”和“个性的我”的双重身份出现。要求记者尽量保持克制,隐藏情绪。情感生发始终为报道服务,切不可恣意蔓延而影响采访进程和新闻判断。而“个性的我”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具备常人常态,喜怒哀乐随情而动。尤其是当记者陷入一种极度悲伤和愤怒的情绪当中时,其行为往往就很难再受意识支配。当然,记者也是人,从新闻事件中彻底超脱出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无表情的机械报道,一般人也很难做到。但是,记者情绪的宣泄要把握一个度。但是新闻始终是用事实说话,不仅要“藏舌头”,而且要“藏脸色”。把事实中的情感因素融入到新闻叙述当中,寓情于景,寓情于境,才能激发和调动读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效果。如《民生820》播出为患白血病女孩小天丽筹款的报道,我们的一位女记者禁不住动了感情,通过电视画面,观众看到她略加掩饰地擦拭泪水。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把记者的情感态度充分表露了出来。在那个时刻,记者的这一情感态度正与电视机前观众的感情相吻合,让许多人为之动容,产生了巨大的共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者的态度和立场是通过对事实的选择体现出来的,具体体现方式: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这样表述或那样表述;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这样的语气或那样的语气。“有本事的记者用事实说话,没本事的记者用解说词胡扯”,如“记者愤怒地发现这里竟然有两条水管往水库注入清水”。我们的记者往往会在新闻中加入自己的感情色彩,用态度、空话说话,这是不行的。

我们要把现场最真实、最有说服力、最鲜活生动的画面呈现给群众,用平实的语言,使观众身临其境,产生强烈的震撼效果。

第五,要注重个人的仪态和代表性。记者正式着装,表明媒体的权威性。现场采访时记者已经进入他的“社会角色”——媒介的代表、观众的代表。这种双重身份,对记者的优良素质和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记者在镜头前的形象怎样,不仅直接关系到采访任务的完成,还会关系到观众的心理,甚至关系到电视台的声誉。从总的形象来说,一名合格的电视记者的荧屏形象,应该是热忱、稳重、机敏、大方的综合体现。同时,还要注意使语言要形象、生动、口语化。如有些电视台记者的衣着较随便,更有甚者女记者竟然穿着吊带衫出镜,这样报道效果将大打折扣,此点要特别注意。

第六,现场报道应注重业务积累的长期性。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使记者的采访过程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就要求记者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以及敏锐的观察力,能迅速抓住事件的本质,即席形成一套现场报道的构思;要有巧舌如簧的口播能力,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的采访能力;要有渊博的知识积累,很强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特别要与摄像师配合默契,善于用镜头语言把现场的环境、氛围、细节,以及现场各方面的反映和有特色的音响效果等等,都直接展现到观众面前。只有不断地提高电视记者的业务素质,才能更好地做好现场报道。我台的很多记者都非新闻专业科班出身,建议台里请老师统一培训,从语调、语速、表情、手势、交流等系统讲授,使我台的出镜记者更专业化。

总之,当今是“新闻立台”的时代,现场报道是新闻生命力所在,精彩所在。它拥有更强大的冲击力,使传播效果最大化,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最小化。现场报道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总结,以便更科学、更完美、更生动立体地向受众报道新闻。

加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总编室 李晖宇

近日,笔者在本台演播厅聆听了中国传媒大学高晓虹教授关于“电视创作理念与方法创新” 的讲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我进一步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下面谈几点心得体会:

讲座中提到,电视理念创新需要培养好四种意识:一、现场意识;二、舆论引导意识;

三、媒介融合意识;四、国际传播意识。高教授重点讲述了现场意识。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观众) ,以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作的口头报道。现场报道的基本特征:记者出图像(记者身临现场进入画面) ;现在进行时(新闻事件正处于发生、发展之中) ;完整同期声(有现场声音) 。报道形式有现场录像报道、现场直播。现场报道具有时效性强、可信性强、现场感强和信息量大等特点。它以独特的表现手法和特有的感染力,淋漓尽致地发挥着电视新闻的优势,缩短了电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满足观众“眼见为实”的需求心理,使新闻真实可信,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

笔者认为,为了提高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质量,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现场报道和现场直播必需常态化。新闻节目主持人就是站在观众身边的记者,当重大事件发生时,新闻主持人应该站在新闻现场,以记者的身份调查、报道、评论。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现场报道是新闻报道在经历了演播室口播,画面加解说的传统传播方式之后,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一种突破,它满足了受众对于新闻事件,是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权威性、参与性的进一步要求。

调查曝光性报道需要出镜记者一步步探寻真相,问题性新闻报道则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记者的“出镜”能够有效地拉近观众与传播者的心理距离,尤其是在动态或突发新闻事件中更需要出镜记者来增强现场感和真实性。出镜新闻记者充当的正是观众的眼睛,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使新闻的生命——真实性增强。为此,建议我台的新闻、专题等相关栏目应尽量创造条件搞好现场报道,这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我认为《民生820》、《财富》在现场报道方面做得较好, 大部分新闻都有记者出镜。特别是“边界行”,它用体验式的方式,让记者以导游、游客的身份,带领观众们欣赏梅州风景秀丽的边界风光和原生态的风土人情。《梅州新闻联播》一般是重大活动、重大题材、突发事件才用现场报道,应在这方面加强。建议:1、提前策划做好准备,尽可能地做现场报道。2、要选现场气氛较强的新闻作报道,以引起观众的共鸣。3、改进现场报道的形式。我们现在经常是记者在事件前面出镜,应不断创新,记者出镜可在新闻事件的前、中、后。4、现场感不强,记者出镜太突兀,突然跳出来,应整篇现场。

第二,努力拓展画面表现力,突出细节。典型细节是突出现场的特点、气氛,以及现场中人物的个性表现,这需要记者在现场机智而敏捷的捕捉和选择。在新闻现场,记者既要能迅速看清全貌,又能明察秋毫,捕捉一些典型细节。同时,随着事件的进展,记者还要随时抓住现场新出现的人物或景物,抓住一些新的闪光点。记者要代表观众,通过看、听、嗅、尝、触摸等多种感官体验,来获取一切与新闻事件相关的现场信息,这样更能让观众产生视觉注意力和身临其境的感受。建议选取最有力的细节展现给观众,让新闻现场直接与观众见面,可提高报道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高教授举了贵州电视台的实例。记者为说明贵州当天下了很大雪,用手掌量雪的厚度,更具体直观。这些细节我们的记者要有意识地注意应用,不能笼统说约30厘米厚。又如对于台风中风雨的描述,我台有些出镜记者说:“台风登陆了,我在的这个地方现在是风大雨大。”请问:“风大雨大”是个什么概念? 每个人都有感官,对不同的情景感受有不同之处,

也有感同身受之处。其实,对风雨的描述,说说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比如:“现在我感觉风雨明显加强了,雨打在脸上已经有些疼痛了,而且我现在眼睛也被风雨打得有些睁不开了„„”通过借助物体、细节切入新闻事件,这样较生动,不僵硬。

第三,现场报道应把握现场报道的时机性。突发性事件新闻现场的新闻要素常常“稍纵即逝”,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条稍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往往会有好几家媒体前去采访。如何才能做到别出心裁,出奇制胜,这要求记者必须拥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扎实的拍摄功底和应变能力。记者到达事件现场后,要尽快地采访有关知情人,观察分析现场,看看现场有特点的反映事件本质的因素是什么,了解事件接下来的发展情况,估计会出现什么新情况。记者在到达新闻现场的短时间里,要构思整个报道的框架结构,包括报道的主题与基调,重点采访对象,表现现场特点与气氛的场景以及如何开头、结尾,如何掌握采访进程等。在选择题材、切入点、写作角度上就要有创新。

高教授让我们观看了全国新闻一等奖的《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升空》的报道。当时,全国各路记者都来到了甘肃酒泉发射中心,但为什么唯独把新闻大奖给了这名女记者?那是因为这名女记者现场把握的时机相当准确,刚刚说完解说词,马上身后的飞船就点火升空。即刻把观众带入现场,一起看,一起听,一起感受那激动人心的飞天一刻。为加强我台的现场报道,建议可尝试电视采访与最新通讯科技4G 网络联姻,即将摄像机采集的高清视频信号通过4G 网络进行实时传输。利用4G 网络进行直播作为一种高速稳定的新闻现场连线的技术手段,不失为一种低成本的好选择。它使新闻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最快速度传过来。如我台的《民生820》可考虑通过4G 网络实现直播。针对我台现有的条件,对于重大的突发事件,可用本台的转播车进行全程直播,提高收视率力。

第四,现场报道要注重现场选择的典型性。所谓典型现场,指的是体现事物本质特点或结果的场面,也就是说新闻事件最本质的东西。新闻事实必需是重大或观众关注的事件。一是记者出现的现场是有特定环境作衬托的,因此,应对现场环境有所选择。记者要选择比较典型的现场环境,要设想观众通过屏幕对现场环境产生什么样的感受。高教授举了某水电站为应付检查做假的新闻。记者三次站在水电站的不同地点,分别取了3次水样。如果记者现场报道时说“该处„„”,这说明记者不在现场,因此应具体说明记者所在的地点。二是新闻要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用事实说话”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是通过作者的直接议论,而是让经过精心选择的事实,运用事实的逻辑说服力,充分而含蓄地表现作者的倾向与观点。出镜记者在报道时以“职业的我”和“个性的我”的双重身份出现。要求记者尽量保持克制,隐藏情绪。情感生发始终为报道服务,切不可恣意蔓延而影响采访进程和新闻判断。而“个性的我”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具备常人常态,喜怒哀乐随情而动。尤其是当记者陷入一种极度悲伤和愤怒的情绪当中时,其行为往往就很难再受意识支配。当然,记者也是人,从新闻事件中彻底超脱出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无表情的机械报道,一般人也很难做到。但是,记者情绪的宣泄要把握一个度。但是新闻始终是用事实说话,不仅要“藏舌头”,而且要“藏脸色”。把事实中的情感因素融入到新闻叙述当中,寓情于景,寓情于境,才能激发和调动读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效果。如《民生820》播出为患白血病女孩小天丽筹款的报道,我们的一位女记者禁不住动了感情,通过电视画面,观众看到她略加掩饰地擦拭泪水。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把记者的情感态度充分表露了出来。在那个时刻,记者的这一情感态度正与电视机前观众的感情相吻合,让许多人为之动容,产生了巨大的共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者的态度和立场是通过对事实的选择体现出来的,具体体现方式: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这样表述或那样表述;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这样的语气或那样的语气。“有本事的记者用事实说话,没本事的记者用解说词胡扯”,如“记者愤怒地发现这里竟然有两条水管往水库注入清水”。我们的记者往往会在新闻中加入自己的感情色彩,用态度、空话说话,这是不行的。

我们要把现场最真实、最有说服力、最鲜活生动的画面呈现给群众,用平实的语言,使观众身临其境,产生强烈的震撼效果。

第五,要注重个人的仪态和代表性。记者正式着装,表明媒体的权威性。现场采访时记者已经进入他的“社会角色”——媒介的代表、观众的代表。这种双重身份,对记者的优良素质和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记者在镜头前的形象怎样,不仅直接关系到采访任务的完成,还会关系到观众的心理,甚至关系到电视台的声誉。从总的形象来说,一名合格的电视记者的荧屏形象,应该是热忱、稳重、机敏、大方的综合体现。同时,还要注意使语言要形象、生动、口语化。如有些电视台记者的衣着较随便,更有甚者女记者竟然穿着吊带衫出镜,这样报道效果将大打折扣,此点要特别注意。

第六,现场报道应注重业务积累的长期性。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使记者的采访过程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就要求记者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以及敏锐的观察力,能迅速抓住事件的本质,即席形成一套现场报道的构思;要有巧舌如簧的口播能力,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的采访能力;要有渊博的知识积累,很强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特别要与摄像师配合默契,善于用镜头语言把现场的环境、氛围、细节,以及现场各方面的反映和有特色的音响效果等等,都直接展现到观众面前。只有不断地提高电视记者的业务素质,才能更好地做好现场报道。我台的很多记者都非新闻专业科班出身,建议台里请老师统一培训,从语调、语速、表情、手势、交流等系统讲授,使我台的出镜记者更专业化。

总之,当今是“新闻立台”的时代,现场报道是新闻生命力所在,精彩所在。它拥有更强大的冲击力,使传播效果最大化,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最小化。现场报道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总结,以便更科学、更完美、更生动立体地向受众报道新闻。


相关内容

  • 舆论公开讨论刑事案不是干扰司法
  • 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微博 新闻 导语:关于"李天一案",近日有报纸称舆论已干扰司法公正:"舆论在道德层面的追究与对法律层面的要求纠缠在一起,前者在向后者施压""美国等法治 ...

  • 2014(中国)厨卫生活电器采购展览会--参展方案
  • 中国   顺德   大良 (2014年3月6-8日) 2014(中国)厨卫生活电器采购展览会 参 展 方 案 中山市**电器有限公司 方案策划:高传 2013年12月18日 2014(中国)厨卫生活电器采购展览会 参展方案(**电器) 一.参展时间:2014年3月6-8日 二.参展地点 : 顺德展览 ...

  • 雅士利奶粉不合格曝光案件分析危机分析
  • 案例:美国强生公司泰诺药片中毒事件 1982年9月,美国芝加哥地区发生有人服用含氰化物的泰诺药片中毒死亡的严重事故,一开始死亡人数只有3人,后来却传说全美各地死亡人数高达250人.其影响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调查显示有94%的消费者知道泰诺中毒事件. 1982年9月30日早晨,有消息报导,芝加哥地区有 ...

  • 吕梁市应急救援工作管理规定和应急联动机制
  •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吕梁市应急救援工作管理规定> 和<吕梁市应急救援联动机制>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市属和驻市各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应急救援工作,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规范全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 ...

  • 茶叶活动方案(新)
  • 首届东莞茶文化节 2012中国(东莞)国际茶文化节 前言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为大力弘扬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中华茶文化,促进各国.各地区.各民族茶风情的传播,茶知识的普及,进一步推动茶经济.茶文化的繁荣和昌盛:为广泛交流各地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茶经验,进一步推动茶经济.茶文化的交流.合 ...

  • 世外桃源度假酒店圣诞节狂欢夜=策划文案
  • 竹海世外桃源度假酒店: 2011圣诞节"-------狂欢夜"大型晚会 整体策划方案 第一部分-策划阐述 晚会活动背景: 一.关于圣诞节 圣诞节是基督教最大的节日,也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圣诞节走进中国虽是近几年的事,但由于其热烈.奔放.多姿多彩的节日形式使无数青年人为之倾倒,热衷程 ...

  • 供电公司宣传信息报导网络管理办法
  • xx供电公司宣传信息报导网络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弘扬“超越自我、奋力争先”的企业精神,为全面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助威鼓劲,使我公司通讯报导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网络构成 1、 通讯报导网络分级构成,一是公司网络;二是部门(单位)网络。 2、 公司网络由公司通讯员和部 ...

  • 为了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
  • 为了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促进林业发展,维护生态平衡,根据<森林防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省森林防火总指挥部<关于制定处理森林火灾预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森林火灾处理原则 (一)各县.特区.区 ...

  • 2010湖南长沙佛事文化用品展览会
  • 同期举办:第四届湖南文化艺术博览会 首届湖南名寺名观旅游景点推介会 时间:2010年5月6日-9日     地点:湖南省展览馆 鸣谢单位:  中华佛教青年文教基金会            香港佛教联合会 台湾国际佛光会               中部各省市佛教协会 支持主办单位:中国民间文化交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