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我国宗教界抗战的先河

史海钩沉

开创我国宗教界抗战的先河

——晋察冀根据地上的五台山抗战

作者:崔玉卿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7日 05版)

五台山是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与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的五台山人民,包括虔诚、爱国的五台山僧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八路军的带领下,开展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救国斗争,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开创了我国宗教界抗战的先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遵照毛主席“目前应以全力布置恒山、五台山、管涔山三大山脉之游击战争,而重点在五台山脉”的指示,1937年9月,朱德总司令率领八路军总部来到五台县。9月25日,八路军总部在南茹村指挥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我一一五师伏击日军坂垣师团,歼灭日军一千余人,大获全胜。平型关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的伏击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士气。

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南下后, 聂荣臻领导的独立团留在五台山地区坚持游击战争,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在民众中宣传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重大意义,以及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减租减息、合理负担”政策,组织工作团、战委会、游击队等人民武装,团结更多的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0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华北分会、八路军总部决定成立晋察冀军区。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县石咀普济寺宣告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军区还在五台山白头庵成立了军政学校,培训干部。11月15日,中共中央北方局作出《关于目前形势与华北党的任务的决定》,提出要独立自主地开展华北游击战争,建立民主抗日政权、抗日武装部队,组建各级党的组织,发展党员,同时还要建立工会、农会、民兵、妇救会等群众组织。为了便于统一领导全区的部队建设和指挥作战,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由五台县石咀迁至河北省阜平县城。11月21日,中共晋察冀省委在冀西阜平县正式成立,并在各地成立了与各个军分区领导范围相适应的特委,县以下各级党的组织也先后建立起来。12月21日,晋察冀军区抗敌报社在五台县大甘河区成立,邓拓任主编,开始出版石印的《抗敌报》,同时还成立了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从此,晋察冀军区就有了自己的报纸、剧社,掌握了舆论宣传的武器,从而更好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发动群众。

1938年1月10日至15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县城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政治、军事、经济、财政、文教等决议案,选举产生了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这是华北敌后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到1938年初,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敌后根据地已经拓展到43个县、1200余万人口的广大地区,并且在五台山石咀成立了晋察冀边区银行,开始发行边区钞票。五台山成为全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的发祥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历史地位。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五台山周边的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五台山僧众也投入了火热的抗日救国斗争。1937年9月下旬,聂荣臻偕同朱德、任弼时等来到五台山,在台怀镇亲自向出家僧人讲解《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及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略方针。僧人们纷纷表示:“我们出了家,并没有出国,保卫圣地,保卫国家,是义不容辞的义务!”1938年4月16日五台山佛教救国会成立,将五台山青、黄两庙18~35岁的四五百名青年僧人组织起来,参加了牺盟会开办的抗日救亡集训班。青年僧人积极参加自卫队、武工队、区分队等抗日武装,站岗放哨,传递情报,承办救国公债,征购公粮,支援前线。显通寺一次就完成了37000块大洋的公债任务;台麓寺的喇嘛依什捧磋拥护共产党的“二五”减租政策,从该寺所属佃户中每年减少租粮15万斤;显通寺和尚照权,经常深入日军占据的塔院寺、罗睺寺等据点搜集情报,给八路军传递信息,被八路军誉为“快腿和尚”;殊像寺活泼伶俐的小和尚圣忠,经常到日军驻地五台山皇城,侦察敌情,并把情报藏在鞋底送给我方干部。

1938年秋,日军进犯五台山,当经过柳院抵达蛇沟梁时,五台山僧人自卫队队长慈荫率领100多名青年僧人自卫队员,配合八路军马以林和洪涛书记带领的农民自卫队,阻击日军进犯。此次战斗,整整打了一天,当我方人员把所有子弹打完后,便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滚石头、扔石块,打得日军不得前进,吓得敌军当即撤退。

在抗日战争初期,然易、照廉、含坚、白喜贵等许多五台山的和尚、喇嘛,脱下袈裟,换上戎装,投入了抗日队伍的行列,在我干部队伍中,就有原五台山僧人出身的师级以上干部20余人,开创了我国宗教界抗战的先河,在中国佛教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史海钩沉

开创我国宗教界抗战的先河

——晋察冀根据地上的五台山抗战

作者:崔玉卿 《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27日 05版)

五台山是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与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的五台山人民,包括虔诚、爱国的五台山僧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八路军的带领下,开展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救国斗争,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开创了我国宗教界抗战的先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遵照毛主席“目前应以全力布置恒山、五台山、管涔山三大山脉之游击战争,而重点在五台山脉”的指示,1937年9月,朱德总司令率领八路军总部来到五台县。9月25日,八路军总部在南茹村指挥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我一一五师伏击日军坂垣师团,歼灭日军一千余人,大获全胜。平型关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的伏击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士气。

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南下后, 聂荣臻领导的独立团留在五台山地区坚持游击战争,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在民众中宣传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重大意义,以及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减租减息、合理负担”政策,组织工作团、战委会、游击队等人民武装,团结更多的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0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华北分会、八路军总部决定成立晋察冀军区。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县石咀普济寺宣告成立,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军区还在五台山白头庵成立了军政学校,培训干部。11月15日,中共中央北方局作出《关于目前形势与华北党的任务的决定》,提出要独立自主地开展华北游击战争,建立民主抗日政权、抗日武装部队,组建各级党的组织,发展党员,同时还要建立工会、农会、民兵、妇救会等群众组织。为了便于统一领导全区的部队建设和指挥作战,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由五台县石咀迁至河北省阜平县城。11月21日,中共晋察冀省委在冀西阜平县正式成立,并在各地成立了与各个军分区领导范围相适应的特委,县以下各级党的组织也先后建立起来。12月21日,晋察冀军区抗敌报社在五台县大甘河区成立,邓拓任主编,开始出版石印的《抗敌报》,同时还成立了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从此,晋察冀军区就有了自己的报纸、剧社,掌握了舆论宣传的武器,从而更好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发动群众。

1938年1月10日至15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县城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政治、军事、经济、财政、文教等决议案,选举产生了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这是华北敌后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到1938年初,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察冀敌后根据地已经拓展到43个县、1200余万人口的广大地区,并且在五台山石咀成立了晋察冀边区银行,开始发行边区钞票。五台山成为全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的发祥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历史地位。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五台山周边的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五台山僧众也投入了火热的抗日救国斗争。1937年9月下旬,聂荣臻偕同朱德、任弼时等来到五台山,在台怀镇亲自向出家僧人讲解《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及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略方针。僧人们纷纷表示:“我们出了家,并没有出国,保卫圣地,保卫国家,是义不容辞的义务!”1938年4月16日五台山佛教救国会成立,将五台山青、黄两庙18~35岁的四五百名青年僧人组织起来,参加了牺盟会开办的抗日救亡集训班。青年僧人积极参加自卫队、武工队、区分队等抗日武装,站岗放哨,传递情报,承办救国公债,征购公粮,支援前线。显通寺一次就完成了37000块大洋的公债任务;台麓寺的喇嘛依什捧磋拥护共产党的“二五”减租政策,从该寺所属佃户中每年减少租粮15万斤;显通寺和尚照权,经常深入日军占据的塔院寺、罗睺寺等据点搜集情报,给八路军传递信息,被八路军誉为“快腿和尚”;殊像寺活泼伶俐的小和尚圣忠,经常到日军驻地五台山皇城,侦察敌情,并把情报藏在鞋底送给我方干部。

1938年秋,日军进犯五台山,当经过柳院抵达蛇沟梁时,五台山僧人自卫队队长慈荫率领100多名青年僧人自卫队员,配合八路军马以林和洪涛书记带领的农民自卫队,阻击日军进犯。此次战斗,整整打了一天,当我方人员把所有子弹打完后,便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滚石头、扔石块,打得日军不得前进,吓得敌军当即撤退。

在抗日战争初期,然易、照廉、含坚、白喜贵等许多五台山的和尚、喇嘛,脱下袈裟,换上戎装,投入了抗日队伍的行列,在我干部队伍中,就有原五台山僧人出身的师级以上干部20余人,开创了我国宗教界抗战的先河,在中国佛教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相关内容

  •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2011
  •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历史部分) 重要远古遗址 (1) 彭头山遗址:发现于常德澧县,距今约8000年,这里出土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说明长江中 游地区是世界最早栽培水稻地区之一. (2) 城头山遗址:发现于常德澧县,距今5500年左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城址,号称"中 国第一城" ...

  • [音乐家贺绿汀]阅读答案
  • 音乐家贺绿汀 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东县人,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的创作风格,既受西方音乐理论的影响,又保持着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他一生创作了二百六十多首(部)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 贺绿汀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湖南农民运动,他创作的<暴动歌>,是中国最早讴歌工农武 ...

  • 中外新闻传播史简答题
  • 中外新闻传播史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 非文字载体: (1)口头传播(2)旗鼓(3)烽火 (4)木铎 文字载体: (1)甲骨 (2)青铜器(3)刻石(4)竹简和帛(5)露布 2.促使唐代出现早期报纸的条件有哪些? (1)交通发达,驿传空前发展,制度完备,有专人掌管. ...

  • 人文历史常识
  • 公考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中国文学) http://www.chinagwy.org 2010-11-08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一.上古神话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 ...

  • 伟大的抗日战争--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 伟大的抗日战争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2015年11月01日 08:00:00 来源:<求是>2015/21 作者:李铁映 核心要点: ■ 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严重罪行,研究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与特点,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回顾人类血的教训,对全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为实 ...

  •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精
  • <尚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上起尧舜下到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期间1400多年的历史,其内容与甲骨文金文相参而证,是研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史料.其包含的体例有典.训.谟.诰.誓.命,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也开了编年体的先河,其中的<禹贡>关于九州的记载是后世大 ...

  • 初中历史总结
  • 掌门1对1教育 初中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分期及其特点: (一)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秦朝.西汉.东汉: (二)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朝.唐朝: (四)经济中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五)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 纪录片大师观后感
  • 纪录片<大师>观后感 SA10204903 陈琦 马相伯.蔡元培.陶行知.张元济.陈望道.张伯苓.陈寅恪.华罗庚.竺可桢.黄炎培„„纪录片<大师>在荧屏上讲述着中国近代百位大师的厚重人生,感人至深. 他们生在列强入侵.民族兴亡的年代,经历大动荡.大灾难.大变化.大转型,同时也 ...

  • 初中历史总复习标志性事件汇总
  • 七年级上册 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生活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 2.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3. 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帝("神农氏")黄帝("人文初祖&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