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选材的四字真经

特约作者:江苏 刘步春

高考时,大部分考生都喜欢写议论文,但最拔尖的作文中,记叙文却占很大的比例。也就是说,记叙文更容易得高分。但是,很多考生想写记叙文,却常为材料的选择而苦恼:或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觉得生活平凡而枯燥,没啥可写;或面对一大堆材料,却不知道从何写起;或积累了相当多的材料,但不知道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记叙文选材方法很多,但有四点最为要紧,这就是:合、小、新、真。

一、合

所谓合,即围绕中心,切合命题。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同一个素材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可以写出不同主题的文章。但是,没有万能素材,一个素材不可能适合所有主题的文章。考场作文有明确的规定,记叙文的选材必须切合文题题旨,否则就会犯偏题的大错。

例如,2015年高考安徽卷作文题是关于“显微镜下发现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失去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的一段材料,某考生以“爷爷奶奶爱斗嘴”为题,写了一篇记叙文,下面是几个主要段落:

奶奶帮爷爷批选择题,突然郑重地对爷爷说:“某某写字不认真,答案D不像D,P不像P。”爷爷不解其意,奶奶解释说:“算D一竖出头过多,算P一竖又太短。”听了解释,爷爷忍俊不禁:“选择题A、B、C、D四个选项,哪来的P?”他告诉奶奶,选择题没有P选项,不管一竖长还是短,都算D。奶奶不服气:“D就是D,P就是P,做老师怎能这样马虎呢?”

爷爷出门了,奶奶叮嘱,下楼要开灯,过马路要走踩马线。爷爷说:“那是斑马线,不叫踩马线。”奶奶反驳说:“斑马线不就是让人踩的吗?”爷爷学着奶奶的口吻说:“斑就是斑,踩就是踩,老师的家属,怎能这样马虎呢?”奶奶悟出了话里的味道,说:“想不到你还会打击报复呢,什么知识分子!”爷爷朗声一笑,赶紧去图书馆。

虽然家世和文化背景极不相同,但毕竟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何必老斗嘴呢?我带着困惑问妈妈,妈妈说:“这你就不懂了,斗嘴是二老恩爱的表现呢。”

什么,斗嘴是恩爱的表现?莫非我被现象蒙蔽了,看来认识社会和人生也得借助显微镜,不能凭直观。

看到爷爷奶奶斗嘴,便以为二老不和,却不知那是他们表达恩爱的特殊方式,这情形正像用肉眼直接看蝴蝶,所见和实际并不相同。文章的成功,首先在于选材切合命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题旨。所选素材与文题在内涵上一致,再加上最后如梦初醒的感悟,文章就绝无偏题的嫌疑了。

二、小

所谓小,即留心生活,以小见大。

很多考生写作文,老想写大事,觉得小事不值得写,写了也没有多大意义。可是,我们都是平平常常的人,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有那么多有意义的大事。其实,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深入挖掘,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

例如,201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智慧从麦香里飘出》写外公将卖不出去麦子进行“深加工”,变贱为宝的故事,请看最后几段:

冬日的阳光斜斜地射进了院墙,腊肉香肠悠闲地在竹篙上晃荡,它们早已被阳光和风熏出了奇香。外公把秋天里收的麦子碾成的麦粉炒熟,又和上各种不知名的食材,做成他自创的糕点。一盘腊肉,一碟香肠,一碗外公自创的小糕点,他的日子活色生香起来。

麦子卖不出去,外公用智慧将它们抬得高高的。麦子们也好不骄傲。可充满智慧的外公能改变所有麦子的命运吗?他总是叹气,可惜了这些好东西,可惜了他们在田地里弯得直不起来的腰!

他开始鼓动村委,将他的创意带到更多的地方。麦子壳能做枕头芯,麦子粉能做蛋糕,麦子炒香了存起来做大麦香茶也是极有味儿的……他说得头头是道,他说得真诚恳切。他的不依不饶让我心疼起来,他的话里饱含了无奈与不舍。

他的智慧在麦子生长时一并发芽。外公不想辜负麦子,所以他得用智慧救救它们。

在后来的好几年里,我闻到麦子香都能想到外公,以及从麦香里飘散出来的小智慧。

麦子卖不出去,变个法儿卖,结果卖出好价钱,这是再寻常不过的小事情,作者通过对这样的小事情加以叙述和描绘,不但表现了人物的智慧,同时还启示人们,困境中有出路,办法总比问题多,这是一篇以小见大的成功之作。

三、新

所谓新,即人无我有,熟中取新。

别人嚼过的馍不香,用别人写过的材料,既有抄袭之嫌,也未必能达到人家的水平。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肯观察,用心去关注生活,就一定能发现有意义的、新鲜的材料。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请看优秀作文《妈妈也是为你好》,这篇文章讲述了“爱而为害”的故事:因怕儿子在水里出事而不让他近水,结果儿子因为生在水乡却不会游泳而出事。请看其中几段:

夕阳沉入地下,冷风一阵紧似一阵。村头的小路上,李婆婆在叹息,嘴里不停地说:“妈妈也是为你好啊!”

李爷爷拄着拐杖来找李婆婆:“老婆子,回家吧,活人还要过日子。”

“哎,真不该让他弄船的。”李婆婆后悔不已。

“水火无情,防不胜防啊!”李爷爷安慰她。

“听你的话,早些让他学会弄水,就不会出事了。”李婆婆由后悔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是的,爱有时也是害。”李爷爷哲人似的应和着。

风声越来越紧了。冷风里,两个老人互相搀扶着,缓缓地向村里走去,身后留下李婆婆不尽的后悔:

“妈妈也是为你好啊!”

“爱而成害”的故事俯拾皆是,惯养忤逆儿,富二代养尊处优不成器,都是不当之爱种下的祸根,也是街谈巷议的话题,作者舍弃这些老生常谈的故事不写,而选择一个不让碰水偏偏死于水的故事。避熟就新,人无我有,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选材的独特是这篇考场作文获得成功的关键。

四、真

所谓真,即忠于生活,拒假求真。

有些考生平时不注意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到了作文课上,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信笔写来。这些脱离了真实生活的故事,不要说不能打动别人,恐怕自己读了也要反胃,当然更不会以情动人了。

例如优秀作文《信任的温暖》记叙了一次旅途中被人信任的故事,请看其中几段:

他便不由分说地自报家门,原来他坐两站就下,干脆不睡了。我听了心里却嘀咕:怕是以此为借口哄了别人睡,好偷东西吧。想着,我又拍了拍那个包裹。他说:“这世道不好,但幸而遇到像我这样的好旅伴。”我笑笑,作为回答。他刚又想开口讲话,上铺的旅客不满地咋咋嘴,他讪讪地闭了嘴,然后下铺穿鞋,对我说:“您帮我照看下行李,我内急。”

我捂着包裹,看着他的行李,隐隐感到一股温情,他信赖我,没有想到我会趁他不在时做偷鸡摸狗的事。但谁知道心里怎样呢,骗子总会讨好别人,我又说服了自己。

晚上,我还是忍不住睡着了。早晨醒来,对面铺上的人已离开,我也该下车了。手中抱着包裹,我弯下身去取另一个大行李袋,却发现行李袋外面又套了层袋子,附了张字条:“夜里袋破,行李滚出,我帮你用另一个袋子扎好了。”

我清点了下行李,一件不少。回头望望对面空出来的铺,心里一阵感触。

不知作者是不是确实有过这样的一次旅行,但是没有人会怀疑其真实性,因为作者描写的心理符合社会实际。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当心上当受骗……不绝于耳的忠告便是这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的反映。也正是材料的真实,使文章获得了成功。

金考卷ID:TX-JKJ

特约作者:江苏 刘步春

高考时,大部分考生都喜欢写议论文,但最拔尖的作文中,记叙文却占很大的比例。也就是说,记叙文更容易得高分。但是,很多考生想写记叙文,却常为材料的选择而苦恼:或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觉得生活平凡而枯燥,没啥可写;或面对一大堆材料,却不知道从何写起;或积累了相当多的材料,但不知道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记叙文选材方法很多,但有四点最为要紧,这就是:合、小、新、真。

一、合

所谓合,即围绕中心,切合命题。

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同一个素材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可以写出不同主题的文章。但是,没有万能素材,一个素材不可能适合所有主题的文章。考场作文有明确的规定,记叙文的选材必须切合文题题旨,否则就会犯偏题的大错。

例如,2015年高考安徽卷作文题是关于“显微镜下发现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失去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的一段材料,某考生以“爷爷奶奶爱斗嘴”为题,写了一篇记叙文,下面是几个主要段落:

奶奶帮爷爷批选择题,突然郑重地对爷爷说:“某某写字不认真,答案D不像D,P不像P。”爷爷不解其意,奶奶解释说:“算D一竖出头过多,算P一竖又太短。”听了解释,爷爷忍俊不禁:“选择题A、B、C、D四个选项,哪来的P?”他告诉奶奶,选择题没有P选项,不管一竖长还是短,都算D。奶奶不服气:“D就是D,P就是P,做老师怎能这样马虎呢?”

爷爷出门了,奶奶叮嘱,下楼要开灯,过马路要走踩马线。爷爷说:“那是斑马线,不叫踩马线。”奶奶反驳说:“斑马线不就是让人踩的吗?”爷爷学着奶奶的口吻说:“斑就是斑,踩就是踩,老师的家属,怎能这样马虎呢?”奶奶悟出了话里的味道,说:“想不到你还会打击报复呢,什么知识分子!”爷爷朗声一笑,赶紧去图书馆。

虽然家世和文化背景极不相同,但毕竟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何必老斗嘴呢?我带着困惑问妈妈,妈妈说:“这你就不懂了,斗嘴是二老恩爱的表现呢。”

什么,斗嘴是恩爱的表现?莫非我被现象蒙蔽了,看来认识社会和人生也得借助显微镜,不能凭直观。

看到爷爷奶奶斗嘴,便以为二老不和,却不知那是他们表达恩爱的特殊方式,这情形正像用肉眼直接看蝴蝶,所见和实际并不相同。文章的成功,首先在于选材切合命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题旨。所选素材与文题在内涵上一致,再加上最后如梦初醒的感悟,文章就绝无偏题的嫌疑了。

二、小

所谓小,即留心生活,以小见大。

很多考生写作文,老想写大事,觉得小事不值得写,写了也没有多大意义。可是,我们都是平平常常的人,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有那么多有意义的大事。其实,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抓住生活中那些有意义的“小”事,深入挖掘,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

例如,201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智慧从麦香里飘出》写外公将卖不出去麦子进行“深加工”,变贱为宝的故事,请看最后几段:

冬日的阳光斜斜地射进了院墙,腊肉香肠悠闲地在竹篙上晃荡,它们早已被阳光和风熏出了奇香。外公把秋天里收的麦子碾成的麦粉炒熟,又和上各种不知名的食材,做成他自创的糕点。一盘腊肉,一碟香肠,一碗外公自创的小糕点,他的日子活色生香起来。

麦子卖不出去,外公用智慧将它们抬得高高的。麦子们也好不骄傲。可充满智慧的外公能改变所有麦子的命运吗?他总是叹气,可惜了这些好东西,可惜了他们在田地里弯得直不起来的腰!

他开始鼓动村委,将他的创意带到更多的地方。麦子壳能做枕头芯,麦子粉能做蛋糕,麦子炒香了存起来做大麦香茶也是极有味儿的……他说得头头是道,他说得真诚恳切。他的不依不饶让我心疼起来,他的话里饱含了无奈与不舍。

他的智慧在麦子生长时一并发芽。外公不想辜负麦子,所以他得用智慧救救它们。

在后来的好几年里,我闻到麦子香都能想到外公,以及从麦香里飘散出来的小智慧。

麦子卖不出去,变个法儿卖,结果卖出好价钱,这是再寻常不过的小事情,作者通过对这样的小事情加以叙述和描绘,不但表现了人物的智慧,同时还启示人们,困境中有出路,办法总比问题多,这是一篇以小见大的成功之作。

三、新

所谓新,即人无我有,熟中取新。

别人嚼过的馍不香,用别人写过的材料,既有抄袭之嫌,也未必能达到人家的水平。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肯观察,用心去关注生活,就一定能发现有意义的、新鲜的材料。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请看优秀作文《妈妈也是为你好》,这篇文章讲述了“爱而为害”的故事:因怕儿子在水里出事而不让他近水,结果儿子因为生在水乡却不会游泳而出事。请看其中几段:

夕阳沉入地下,冷风一阵紧似一阵。村头的小路上,李婆婆在叹息,嘴里不停地说:“妈妈也是为你好啊!”

李爷爷拄着拐杖来找李婆婆:“老婆子,回家吧,活人还要过日子。”

“哎,真不该让他弄船的。”李婆婆后悔不已。

“水火无情,防不胜防啊!”李爷爷安慰她。

“听你的话,早些让他学会弄水,就不会出事了。”李婆婆由后悔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是的,爱有时也是害。”李爷爷哲人似的应和着。

风声越来越紧了。冷风里,两个老人互相搀扶着,缓缓地向村里走去,身后留下李婆婆不尽的后悔:

“妈妈也是为你好啊!”

“爱而成害”的故事俯拾皆是,惯养忤逆儿,富二代养尊处优不成器,都是不当之爱种下的祸根,也是街谈巷议的话题,作者舍弃这些老生常谈的故事不写,而选择一个不让碰水偏偏死于水的故事。避熟就新,人无我有,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选材的独特是这篇考场作文获得成功的关键。

四、真

所谓真,即忠于生活,拒假求真。

有些考生平时不注意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到了作文课上,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信笔写来。这些脱离了真实生活的故事,不要说不能打动别人,恐怕自己读了也要反胃,当然更不会以情动人了。

例如优秀作文《信任的温暖》记叙了一次旅途中被人信任的故事,请看其中几段:

他便不由分说地自报家门,原来他坐两站就下,干脆不睡了。我听了心里却嘀咕:怕是以此为借口哄了别人睡,好偷东西吧。想着,我又拍了拍那个包裹。他说:“这世道不好,但幸而遇到像我这样的好旅伴。”我笑笑,作为回答。他刚又想开口讲话,上铺的旅客不满地咋咋嘴,他讪讪地闭了嘴,然后下铺穿鞋,对我说:“您帮我照看下行李,我内急。”

我捂着包裹,看着他的行李,隐隐感到一股温情,他信赖我,没有想到我会趁他不在时做偷鸡摸狗的事。但谁知道心里怎样呢,骗子总会讨好别人,我又说服了自己。

晚上,我还是忍不住睡着了。早晨醒来,对面铺上的人已离开,我也该下车了。手中抱着包裹,我弯下身去取另一个大行李袋,却发现行李袋外面又套了层袋子,附了张字条:“夜里袋破,行李滚出,我帮你用另一个袋子扎好了。”

我清点了下行李,一件不少。回头望望对面空出来的铺,心里一阵感触。

不知作者是不是确实有过这样的一次旅行,但是没有人会怀疑其真实性,因为作者描写的心理符合社会实际。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当心上当受骗……不绝于耳的忠告便是这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的反映。也正是材料的真实,使文章获得了成功。

金考卷ID:TX-JKJ


相关内容

  • 高中作文视频分段
  • 第一讲 写好文章的重要性 0----11:28更好的突出主旨 写作训练基本方法 11:29----22:09 所以说读和写是非常紧密的 文章的三大要素(一) 22:10----28:50有些同学不是这样的 文章的三大要素(二) 28:51----34:56章法巧.语言妙的好文章 如何明确文章主旨(一 ...

  • 初三语文开学指导
  • 步入初三,中考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汗水与收获.成长与成功注定要与这一年相伴.语文是基础性学科,是中考重要的一科,学生在学习上不能掉以轻心.针对初三学生即将要面对的中考语文,天利中考网小编从基础.阅读.作文三个部分一一进行了分析. 明确考纲 夯实基础 所谓基础即为看得见.抓得到的知识,包括(字音.字形 ...

  • 十一级台阶.doc222
  • 跨越写作的八级台阶 管冬燕 人们把人生比作阶梯,人就是不停爬楼梯的过程.不是在往上走就是往下走.今天,老师把写作比作十一级台阶,测试一下你走到了第几级呢?写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从三年级开始大学毕业为终点,而是自出生后的牙牙学语到生命的终结.我们是作文的主人不是作文的奴隶.作文的主人是热爱写作, ...

  •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学习目标: 1.懂得写文章要做到条理清楚,才能文脉贯通. 2.了解线索的概念.作用和设置方法. 3.学会按照一定的线索组织材料.写作文章. 重点难点: 1.合理地找准线索,围绕线索选材 2.根据文章重点,选择合适线索组织材料. 课时安排: 3课时(1课时指导.1课时写作.1课时评改 ...

  • 六年级课外知识积累
  • 一.描写友情送别的古诗: 1.题目:⑴<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⑵<山中送别>(唐-王维).⑶<别董大>(唐-高适).⑷<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⑸<赠汪伦>(唐-李白).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⑺& ...

  • 语文补课资料
  • http://www.ruiwen.com/语文教学资源 一 .具体复习计划: 做事要有准备,凡事预则立,面对中考的复习,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是吃透<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准确把握命题方向;二是立足课本--熟练掌握知识内核;三是熟悉考题--细致体会 ...

  • 小学知识点梳理
  •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50分) 1, 字音 (1) 掌握一至六年级课本生字词的正确读音 (2) 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时,声韵调正确相配的能力 (3) 辨析多音字.同音字.近音字的能力 (4) 正确识记易读错字的字音的能力 (5) 平翘舌.前后鼻音.鼻边音.声调.变调.隔音符号的掌握 2, 字形 (1 ...

  • 八字真经演讲稿
  • 用八字真经书写无悔青春 2013级中共党史 徐超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是去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殷切期望.对于习总书记对我们的教诲,我们要牢记于心中,要深刻理解,要充分掌握,要用其指导我们不断前进.唯有如此,才能书写大写的人生,才能让我们的青春无悔. ...

  • 九阴真经 武器大全
  • 九阴真经武器之双刺 竹节双刺:峨嵋山翠竹制成,呈墨绿色,最为普通. 紫竹双刺:紫竹削成的双刺,柔韧性强,寻常的铁匠铺都有出售. 拨云双刺:白铁打造的双刺,锋利轻便,为一般江湖客所喜爱. 怜花双刺:双头短柄,呈花苞状的古铜色双刺,刻有莲花纹路. 鱼鳞双刺:刺身布满鱼鳞密纹,握柄处缠有银丝,异常锋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