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教案

课题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

人民美术出版社第 13 册 伊旗四中 知识与能力 a. b. c. d. 授课教师 年级 赵也 七年级 课型 鉴赏 课时 1 课时

教材版本 单位 教学目标

敦煌艺术由石窟建筑、彩塑、壁画共同组成的艺术宝库。 敦煌彩塑和壁画艺术是人类四大文明交汇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对石窟艺术几个主要时期彩塑及壁画的特点有所了解。 对佛教传入我国及四大洞窟艺术概况有初步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 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a. 通过讲解、 视频、 讨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基本了解佛教的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过程。 b. 能对敦煌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彩塑与壁画的形象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a. b. 了解敦煌莫高窟彩塑与壁画艺术的伟大成就。 了解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文物的散失过程,汲取历史教训,体会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的使命感。

分析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特色。 对不同时期莫高窟佛教艺术与时代之间的联系,佛教的相关知识。 教 学 顺 序 一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播放《九色鹿》动画片。 学 生 活 动 观看动画片 设 计 思 想 稳定学生情 绪,逐步导向课 题内容 针对学生的 年龄特点,提高 他们的兴趣,营 造好的课堂氛 围。 学生对佛教中 的一些故事已经 有一些了解,教 师利用学生已有 的经验和知识展 开教学,做到有 的放矢。 教 时 教 学 法

具 多 媒 体 课 件

间 3 分 钟 创设情境 法

程 二 设 导入 新课 1、提问:同学们看过这部 动画片吗? 2、 你知道这部片子中的故 事是来自哪里? 3、播放《九色鹿本生》视 频。 4、 敦煌最有名的是什么? 看过。 《九色鹿》 。 根据敦煌莫高 窟佛教壁画故 事改编的。 教导 人们要诚信、 向 善。 学生谈对敦 煌的了解。 壁画,彩塑、 藏经洞、王道 士。 学生的回答 不足的地方教 师予以补充。

3 分 钟

分层教学 法

谈话法

三 程

敦煌 的历 史

通过同学们得发言,看来 大家对敦煌有一定的了解, 但 是信息有些零碎,片面。今天 老师就当一回导游, 带领同学 们进行一次敦煌之旅。 看看我 们有哪些收获呢? 1、板书: 《敦煌莫高窟——石 窟艺术的宝库》 引用佛教的术语,我们今 天就来了解敦煌的前世、今 生。 结合 PPT 课件展示 2、板书:敦煌的地理位置

学生翻开课 文到第二页

锻炼学生的 自主探究学习、 归纳、总结的能 力。

讨论法 演示法 学生观看 PPT 并思考。 使学生了解 敦煌特殊的地理 位置和石窟艺术 产生的背景之相 关知识,建立历 史大坐标,把政 治、经济、军事、 文化、宗教等知 识点

相关联,更 好地理解敦煌艺 术产生的历史必 然性。

请同学们观看这幅 《丝绸 之路》 地图为例讲述丝绸之路 与敦煌莫高窟的关系。 3、板书:敦煌的历史及“莫 高窟”名称的来历 (视频) 《丝绸之路的兴 盛引发莫高窟的开凿运动》 4、板书:四大文明的交汇点

阿拉伯—

学生利用已 有的历史常识 讲解丝绸之路 与敦煌莫高窟 的关系。 学生观看视 频了解相关知 识。

伊斯兰文 希腊—

敦煌

中国文明

罗马文明 印度文明

佛教 艺术

5、板书:莫高窟彩塑艺术优 学生分组讨 秀作品赏析(PPT) 论比较, 讲述各 6、板书:莫高窟壁画艺术优 个 时 期 的 艺 术 秀作品赏析(PPT) 特点。 视屏《五百强盗成佛》与 《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

选择敦煌艺 术中比较有鲜明 时代特点,故事 性、趣味性较强 的故事,是学生 易于比较易于接 受。

藏经洞中五代绢画《引路 菩萨图》 。 7、 《引路菩萨图》这幅图现藏

承上启下, 引出莫高窟国宝 流失的话题。

石 窟 是一种独 特的世界

地为英国大英博物馆, 为什么 我们的国宝却在别国的博物 馆里? 五 百年 耻辱 藏经 洞 8、板书:莫高窟的藏经洞的 来历: 请学生讲述藏经洞的发 现过程与被盗经过。 播放视频 《莫高窟的艺术衰落 与文物的流失》 (教师补充) PPT 敦煌文物流失时间及偷 盗者名单 学生讲述 从对雕塑、 壁画艺术的欣 赏,引申到对当 时社会历史,文 化的了解,对宗 教文化的了解; 同时通过对敦煌 石窟藏经洞遭遇 国外所谓探险家 的掠夺,致使大 批国宝四处流散 的事实,激发学 生的爱国主义热 情,懂得艺术珍 品的价值。 了解中国石 窟艺术最有代表 性的四大石窟不 仅增加了对石窟 艺术的了解更有 利于学生们对比 观察研究我国各 地石窟艺术的不 同艺术特色。

性的文化 现象,是人 类思维意 识发展和 宗教情感 的产物

“吾国学术之伤心史” ——陈 寅恪 六 探究 学习 四大洞窟简介: (PPT 图示)

知识拓展建议: 请同学们课下 查找相关资料对比研究我国 四大石窟艺术。 试着做一份研 究报告。 在下节课上给全班同 学做一个个人研究汇报 教 学 反 思

任务驱动 法

本课知识容量大,学生对内容也比较陌生,因此,学生的课前准备相当重要,特别是资料的收集, 应在课前做适当指导和安排。上课过程中必须要突出内容的典型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等特点,结合学 生的探究过程,把敦煌艺术放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情境中,渗透德育,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敦煌艺 术,升华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这样以来,看似轻松活泼的双边活动,却比任何一种说教更为深刻, 更教

育人!其德育教育的效果实在令人震惊。 另外,在课堂双边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也应尽可能的深化学生的探究过程,采取分组、 竞答、整合思路等多种形式,课堂效率也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课题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

人民美术出版社第 13 册 伊旗四中 知识与能力 a. b. c. d. 授课教师 年级 赵也 七年级 课型 鉴赏 课时 1 课时

教材版本 单位 教学目标

敦煌艺术由石窟建筑、彩塑、壁画共同组成的艺术宝库。 敦煌彩塑和壁画艺术是人类四大文明交汇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对石窟艺术几个主要时期彩塑及壁画的特点有所了解。 对佛教传入我国及四大洞窟艺术概况有初步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态 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a. 通过讲解、 视频、 讨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基本了解佛教的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过程。 b. 能对敦煌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彩塑与壁画的形象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a. b. 了解敦煌莫高窟彩塑与壁画艺术的伟大成就。 了解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文物的散失过程,汲取历史教训,体会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的使命感。

分析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特色。 对不同时期莫高窟佛教艺术与时代之间的联系,佛教的相关知识。 教 学 顺 序 一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播放《九色鹿》动画片。 学 生 活 动 观看动画片 设 计 思 想 稳定学生情 绪,逐步导向课 题内容 针对学生的 年龄特点,提高 他们的兴趣,营 造好的课堂氛 围。 学生对佛教中 的一些故事已经 有一些了解,教 师利用学生已有 的经验和知识展 开教学,做到有 的放矢。 教 时 教 学 法

具 多 媒 体 课 件

间 3 分 钟 创设情境 法

程 二 设 导入 新课 1、提问:同学们看过这部 动画片吗? 2、 你知道这部片子中的故 事是来自哪里? 3、播放《九色鹿本生》视 频。 4、 敦煌最有名的是什么? 看过。 《九色鹿》 。 根据敦煌莫高 窟佛教壁画故 事改编的。 教导 人们要诚信、 向 善。 学生谈对敦 煌的了解。 壁画,彩塑、 藏经洞、王道 士。 学生的回答 不足的地方教 师予以补充。

3 分 钟

分层教学 法

谈话法

三 程

敦煌 的历 史

通过同学们得发言,看来 大家对敦煌有一定的了解, 但 是信息有些零碎,片面。今天 老师就当一回导游, 带领同学 们进行一次敦煌之旅。 看看我 们有哪些收获呢? 1、板书: 《敦煌莫高窟——石 窟艺术的宝库》 引用佛教的术语,我们今 天就来了解敦煌的前世、今 生。 结合 PPT 课件展示 2、板书:敦煌的地理位置

学生翻开课 文到第二页

锻炼学生的 自主探究学习、 归纳、总结的能 力。

讨论法 演示法 学生观看 PPT 并思考。 使学生了解 敦煌特殊的地理 位置和石窟艺术 产生的背景之相 关知识,建立历 史大坐标,把政 治、经济、军事、 文化、宗教等知 识点

相关联,更 好地理解敦煌艺 术产生的历史必 然性。

请同学们观看这幅 《丝绸 之路》 地图为例讲述丝绸之路 与敦煌莫高窟的关系。 3、板书:敦煌的历史及“莫 高窟”名称的来历 (视频) 《丝绸之路的兴 盛引发莫高窟的开凿运动》 4、板书:四大文明的交汇点

阿拉伯—

学生利用已 有的历史常识 讲解丝绸之路 与敦煌莫高窟 的关系。 学生观看视 频了解相关知 识。

伊斯兰文 希腊—

敦煌

中国文明

罗马文明 印度文明

佛教 艺术

5、板书:莫高窟彩塑艺术优 学生分组讨 秀作品赏析(PPT) 论比较, 讲述各 6、板书:莫高窟壁画艺术优 个 时 期 的 艺 术 秀作品赏析(PPT) 特点。 视屏《五百强盗成佛》与 《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

选择敦煌艺 术中比较有鲜明 时代特点,故事 性、趣味性较强 的故事,是学生 易于比较易于接 受。

藏经洞中五代绢画《引路 菩萨图》 。 7、 《引路菩萨图》这幅图现藏

承上启下, 引出莫高窟国宝 流失的话题。

石 窟 是一种独 特的世界

地为英国大英博物馆, 为什么 我们的国宝却在别国的博物 馆里? 五 百年 耻辱 藏经 洞 8、板书:莫高窟的藏经洞的 来历: 请学生讲述藏经洞的发 现过程与被盗经过。 播放视频 《莫高窟的艺术衰落 与文物的流失》 (教师补充) PPT 敦煌文物流失时间及偷 盗者名单 学生讲述 从对雕塑、 壁画艺术的欣 赏,引申到对当 时社会历史,文 化的了解,对宗 教文化的了解; 同时通过对敦煌 石窟藏经洞遭遇 国外所谓探险家 的掠夺,致使大 批国宝四处流散 的事实,激发学 生的爱国主义热 情,懂得艺术珍 品的价值。 了解中国石 窟艺术最有代表 性的四大石窟不 仅增加了对石窟 艺术的了解更有 利于学生们对比 观察研究我国各 地石窟艺术的不 同艺术特色。

性的文化 现象,是人 类思维意 识发展和 宗教情感 的产物

“吾国学术之伤心史” ——陈 寅恪 六 探究 学习 四大洞窟简介: (PPT 图示)

知识拓展建议: 请同学们课下 查找相关资料对比研究我国 四大石窟艺术。 试着做一份研 究报告。 在下节课上给全班同 学做一个个人研究汇报 教 学 反 思

任务驱动 法

本课知识容量大,学生对内容也比较陌生,因此,学生的课前准备相当重要,特别是资料的收集, 应在课前做适当指导和安排。上课过程中必须要突出内容的典型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等特点,结合学 生的探究过程,把敦煌艺术放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情境中,渗透德育,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敦煌艺 术,升华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这样以来,看似轻松活泼的双边活动,却比任何一种说教更为深刻, 更教

育人!其德育教育的效果实在令人震惊。 另外,在课堂双边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也应尽可能的深化学生的探究过程,采取分组、 竞答、整合思路等多种形式,课堂效率也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关内容

  • 七年级(上)教案 第一课 敦煌莫高窟
  • 第一课 书库艺术的宝库 一. 教材分析: 敦煌莫高窟艺术是人类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本课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重视我国的石窟艺术的悠久历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意识到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既要为拥有这些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而骄傲和自豪,更要在"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的同时,去了解和学习艺术经典 ...

  • 第七册教案\2敦煌莫高窟
  • 2.敦煌莫高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28个词语的意思. 2.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T.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  照样子,用"不仅--还--"造句,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能按照课文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能背诵课文第4.1自然段. 1.知道敦 ...

  • 敦煌莫高窟教案
  • 敦煌莫高窟 教案 一,导课 师:同学们,还记得在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蹈作品<千手观音>吗? 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放<千手观音>)那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 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 师:能谈谈 ...

  • 道士塔教案
  • 道士塔 余秋雨 教学目标: 1.准确筛选信息,提高阅读学者散文的能力: 2.领会文章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以"苦"为核心的文化探索情感: 3.培养学生爱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一.导入 1.余秋雨简介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的, ...

  • 敦煌石窟文化
  • 敦煌石窟文化对敦煌地域文化的影响 张丰硕 1203020224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敦煌石窟文化对敦煌地域文化的影响 敦煌石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 西端的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镇,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多达5万多件,保留有汉文.佉卢文.粟特文 ...

  • 敦煌莫高窟风景区的文化内涵分析与欣赏
  •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与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 ...

  •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文化素养之中国四大石窟
  • 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文化素养之中国四大石窟 在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文化素养部分,有一个常见知识点就是中国四大石窟,该知识点重点在于区分四个石窟特点及其地位,选择题考察. 中国四大石窟指的是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是我国古代汉族 ...

  • 千年敦煌壁画的历史与艺术价值_谢恬
  • 文博考古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南枕祁连,襟带端. 西域:前有阳关,后有玉门,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汉代起敦煌就是辖六县之郡.东汉大家"敦,大地应劭称: 了中国古代画家的创造精神.丰富的想象同力和熟练的技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时,敦煌壁画反映了中外文化交融的辉煌成就,它不仅属于中华 ...

  • 中国四大著名石窟
  • 中国四大著名石窟 (一)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南约四十公里处的麦积山,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后代累有增修重建,绵历一千五百余年.现有洞窟龛194个,造像7200余身,壁画1300余平方米,尤以泥塑艺术著称于世,有东方雕塑艺术馆之誉.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