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现状与对策

DIAOYAN BAOGAO调研报告

中国建立农业生态环境

补偿机制现状与对策

中国仅为 0.11 公顷。世界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71.8立方米,中国仅为8.6立方米。

农业生态恶化。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有专家认为占全部国土面积的38%;工业“三废”造成耕地污染约1.5亿亩,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农地质量下降。中国耕地质量偏低,存在土壤养分失衡、肥效下降、退化严重、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全国中低产田面积合计12.8

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是农业可持续发展、

变化组织(IPCC)的资料显示,到2025年,发展中国家水资源供应对作物最高产量的满足程度,将从目前的86%下降到75%。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220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

温室效应凸现。由于温室气体含量的不断增加,气候专家预计,到2025年全球气温将上升1℃,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1.5℃~4.5℃,不仅影响地球表面热能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化,而且对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绿色屏障锐减。世界森林面积每年在减少,亚洲每年约有500万公顷的森林损失,其速度比联合国粮农组织十年前的估计要快500倍。世界人均森林面积为0.6 公顷,

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0.3%,因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渍化、酸化等原因导致的退化面积占40%以上。大部分地区耕地有机质含量在0.5%—2.5%之间,属于较低水平。全国可利用的33.6亿亩草地退化面积达85%,严重退化年均3000万亩。

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生态环境日趋好转的客观要求。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方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处理好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发展中保护,以保护促发展。

影响农业生态外因

公路建设。由于汽车废气、噪声、有害物质的产生,使生态环境(空气、水、土壤)逐渐恶化,引起生物发育不良、繁殖机能减退、疾病逐渐增多、抗病能力下降,导致种群数量减少,甚至影响整个生物群落。一般而言,修1公里平原高速公路占地50—60亩,高

2011/06 总第100期农村经营管理

农业生态环境堪忧

土地退化严重。截至2009年底,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和18.0%,每年损失高达540亿元人民币。

淡水资源紧张。政府间气候

21

调研报告DIAOYAN BAOGAO

的80—100亩/公里(含服务区)。公路建设不仅使这些农田永久性地失去了农业生产能力,而且“黄泥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沿线农田作物的生长。

矿业开发。部分国有大中型老矿山历史包袱过重,矿区土地破坏面积大,地质灾害隐患严重,恢复治理任务艰巨;众多小矿只顾采挖资源,不顾环境保护,造成采区自然生态被严重破坏;许多矿山废石、废渣、废水随意堆积排放,严重污染环境。采矿占用和损毁土地近9000万亩,全国复垦率仅为20%。

社会发展。人类聚落环境的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经济发展没有明显改变农村原始的生活模式,全国村庄中41%没有集中供水,96%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设施,70%畜禽圈舍与住户混杂,90%使用传统旱厕,90%没有任何消防设施,89%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村内外池塘,无人负责收集与处理。

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改变了河流的自然状态,对河流的自净能力产生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表现为多层次,大坝的建设切断了河流的通道,对洄游生物等生物多样性影响明显。地表水过度开发使用,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断流,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自然灾害。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2010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340亿元,比上年增加1.1倍。

粮食安全。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受人口、耕地、水资源等因素变化影响,中国粮食安全将面临着

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优质耕地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全球粮食供求偏紧七大严峻挑战。

非法占用。2010年国土资源部开展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发现违法违规占用耕地27.45万亩,有13个省(区)违法占用耕地超过1万亩。

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全面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农村沼气、重点推广粮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投资来源主要是中央财政资金和国债资金,项目区域范围广、投资规模大、建设期限长,是当前中国国家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举措。主要经验:立法是促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有效保证,以国家政策形式实施生态补偿为主要途径,“用限结合”是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目标。

国外农业生态补偿做法与经验。科研部门提供进行生态补偿所需要的技术支持,研究提出环境友好型替代技术;政府机构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体系,落实各项奖惩措施;农民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获得相应技术补贴。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德国、英国的做法各有千秋,其经验启示:制定法律法规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前提,实行技物结合是生态补偿可持续的重要支撑,加强监管是确保生态建设成果的必要手段,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农业生产负面影响

种植业。我国农业增加产量或维持高产,主要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全国每年农业生产使用农药约30万吨(折纯),居世界第一位,但利用率较低,大部分皆漂移、流失,对土壤、水源、空气及农副产品产生污染。我国农用薄膜产量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是其他所有国家总和的1.6倍。目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农田中,每年地膜残留量高达45万吨。

畜牧业。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量巨大,且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农业环境带来极大威胁。兽药是畜产品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污染源,抗生素的残留被认为是动物细菌耐药性向人类传递的重要途径。

废弃物。中国每年约有1.4亿吨秸秆被露天焚烧,约占其全年产量的1/5,农田表层3~5厘米土壤的有机质,也因秸秆焚烧而大量流失。

构建机制政策建议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理清相关各方利益关系为核心,着力建立和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法规和标准体系,探索解决生态补偿关键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实践中取得经验,为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方法与技术支持。

国内外探索与经验

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的有益尝试。国家主导实施生态补偿建设重点工程主要包括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以及渔业生态补偿等。同时,探索建立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草原

22

农村经营管理2011/06 总第100期

DIAOYAN BAOGAO调研报告

技术路线:确立政府主导、补罚分明、形式多样、城乡互动、区际公平的基本原则,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技术路线:确定补偿的范围和重点→确认农业生态补偿的利益主体,明确相关责任,签订补偿协议→按照农业生态保护投入的规模或农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损失程度,测算出农业生态补偿的标准→选择适当的生态补偿方式→不断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和制度→研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

补偿重点:在种植业领域,实施生态补偿的重点包括提升耕地质量、测土配方施肥、推进生物防治、科学利用秸秆、审慎利用污水、发展绿色食品、生态农业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农耕文化修复、污染受损救助十个方面。在畜牧业领域,主要采取加大草原生态补偿、采用环保饲料技术、发展农村沼气工程、制造生物有机肥料、控制畜禽药物残留、无害化处理死畜禽等措施。发展循环农业的关键领域与重点方向: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以提升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农业投入利用效率为切入点,从节水、节地、节能、节肥、节药、节劳等方面赋予传统型农业新的成本节约理念;在农业废弃物处理方面,实现种植业生产所积累的生物资源全程化利用,畜禽养殖业低排放与粪便资源化利用,探索生物质能、微生物资源、畜禽粪便最经济利用的新思路;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着力建设循环型社区,开发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利用能源,减少外部能量输入,科学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农村社会生活的“清洁化”消费。

政策建议:健全科学合理农

业生态补偿管理体系。建议在适当时机开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税”,设立农业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和监测评价,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法),将农业生态环境补偿问题列入重点科研计划。

建立提升农田地力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以增加有机物料还田为核心,建立提升农田地力利益激励机制,主攻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科学还田,扩大有机肥施用面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为目标,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努力挖掘耕地生产潜力;以防止耕地退化和污染为前提,严把物质投入关,进而创建安全、肥沃、养分协调的高产稳产农田。对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畜禽养殖粪便和餐厨垃圾等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安全防治病虫害、综合治理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科学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种植绿肥提升地力给予补贴。在“基本农田”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基本粮田”制度,以各类项目建设和补贴资金予以支撑和保障。

采取有效措施大力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十二五”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建构区域循环农业体系,探索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和不同区域类型的农业资源利用新方式。统筹建设模式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完善有利于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

建立农业面源污染全程监管防控体系。采用“源头控制、过程拦截和末端循环”相结合的联控技术措施,走有中国特色的解决农业污染问题的道路。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以草定畜奖励、禁牧

补偿和休牧补偿等为主要内容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将《规划》确定的279个县全部纳入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

建立健全定期休渔禁渔生态补偿机制。在已经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长江禁渔期制度和即将实施珠江禁渔期制度的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建议采用“按船发放、补贴到人”的方式进行补贴。

建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补偿机制。补偿对象的重点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生产主体,补偿范围主要包括产地环境安全的控制成本、新型投入品替代使用成本、物理防治病虫害物化成本、生产记录和档案建立费用、速测仪器配备及自检费用、产品认证及标识使用费用、推进标准化生产培训费用七个方面。

变废为宝重塑生态农业城乡良性循环。针对认识不到位、政策不配套、场地难落实、补偿起步迟等瓶颈性问题,建立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实现源头治理与循环利用、食品安全与生态环保、产业创新与经济效益“三兼顾”;完善分类集中收运机制,出台餐饮垃圾收运处置管理规定并严格执法,采用“环卫专业收集+街道协管+市场激励”的运作模式,根除“垃圾猪”、“泔水油”等地下交易链;形成多元投资支持机制,实行中央立项支持、地方政府配套、吸引社会投资的投资支持机制,培育养殖粪便的资源化处理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生产者参与养殖粪便收运和粪便资源化处理。

(主持人: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张宝文教授;课题组负责人:农业部关锐捷研究员)

2011/06 总第100期农村经营管理

23

DIAOYAN BAOGAO调研报告

中国建立农业生态环境

补偿机制现状与对策

中国仅为 0.11 公顷。世界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71.8立方米,中国仅为8.6立方米。

农业生态恶化。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有专家认为占全部国土面积的38%;工业“三废”造成耕地污染约1.5亿亩,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农地质量下降。中国耕地质量偏低,存在土壤养分失衡、肥效下降、退化严重、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全国中低产田面积合计12.8

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是农业可持续发展、

变化组织(IPCC)的资料显示,到2025年,发展中国家水资源供应对作物最高产量的满足程度,将从目前的86%下降到75%。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220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

温室效应凸现。由于温室气体含量的不断增加,气候专家预计,到2025年全球气温将上升1℃,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1.5℃~4.5℃,不仅影响地球表面热能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化,而且对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绿色屏障锐减。世界森林面积每年在减少,亚洲每年约有500万公顷的森林损失,其速度比联合国粮农组织十年前的估计要快500倍。世界人均森林面积为0.6 公顷,

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0.3%,因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渍化、酸化等原因导致的退化面积占40%以上。大部分地区耕地有机质含量在0.5%—2.5%之间,属于较低水平。全国可利用的33.6亿亩草地退化面积达85%,严重退化年均3000万亩。

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生态环境日趋好转的客观要求。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方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处理好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发展中保护,以保护促发展。

影响农业生态外因

公路建设。由于汽车废气、噪声、有害物质的产生,使生态环境(空气、水、土壤)逐渐恶化,引起生物发育不良、繁殖机能减退、疾病逐渐增多、抗病能力下降,导致种群数量减少,甚至影响整个生物群落。一般而言,修1公里平原高速公路占地50—60亩,高

2011/06 总第100期农村经营管理

农业生态环境堪忧

土地退化严重。截至2009年底,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和18.0%,每年损失高达540亿元人民币。

淡水资源紧张。政府间气候

21

调研报告DIAOYAN BAOGAO

的80—100亩/公里(含服务区)。公路建设不仅使这些农田永久性地失去了农业生产能力,而且“黄泥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沿线农田作物的生长。

矿业开发。部分国有大中型老矿山历史包袱过重,矿区土地破坏面积大,地质灾害隐患严重,恢复治理任务艰巨;众多小矿只顾采挖资源,不顾环境保护,造成采区自然生态被严重破坏;许多矿山废石、废渣、废水随意堆积排放,严重污染环境。采矿占用和损毁土地近9000万亩,全国复垦率仅为20%。

社会发展。人类聚落环境的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经济发展没有明显改变农村原始的生活模式,全国村庄中41%没有集中供水,96%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设施,70%畜禽圈舍与住户混杂,90%使用传统旱厕,90%没有任何消防设施,89%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村内外池塘,无人负责收集与处理。

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改变了河流的自然状态,对河流的自净能力产生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表现为多层次,大坝的建设切断了河流的通道,对洄游生物等生物多样性影响明显。地表水过度开发使用,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断流,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自然灾害。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2010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340亿元,比上年增加1.1倍。

粮食安全。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受人口、耕地、水资源等因素变化影响,中国粮食安全将面临着

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优质耕地逐年减少、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全球粮食供求偏紧七大严峻挑战。

非法占用。2010年国土资源部开展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发现违法违规占用耕地27.45万亩,有13个省(区)违法占用耕地超过1万亩。

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全面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农村沼气、重点推广粮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投资来源主要是中央财政资金和国债资金,项目区域范围广、投资规模大、建设期限长,是当前中国国家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举措。主要经验:立法是促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有效保证,以国家政策形式实施生态补偿为主要途径,“用限结合”是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目标。

国外农业生态补偿做法与经验。科研部门提供进行生态补偿所需要的技术支持,研究提出环境友好型替代技术;政府机构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体系,落实各项奖惩措施;农民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获得相应技术补贴。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德国、英国的做法各有千秋,其经验启示:制定法律法规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前提,实行技物结合是生态补偿可持续的重要支撑,加强监管是确保生态建设成果的必要手段,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农业生产负面影响

种植业。我国农业增加产量或维持高产,主要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全国每年农业生产使用农药约30万吨(折纯),居世界第一位,但利用率较低,大部分皆漂移、流失,对土壤、水源、空气及农副产品产生污染。我国农用薄膜产量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是其他所有国家总和的1.6倍。目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农田中,每年地膜残留量高达45万吨。

畜牧业。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量巨大,且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农业环境带来极大威胁。兽药是畜产品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污染源,抗生素的残留被认为是动物细菌耐药性向人类传递的重要途径。

废弃物。中国每年约有1.4亿吨秸秆被露天焚烧,约占其全年产量的1/5,农田表层3~5厘米土壤的有机质,也因秸秆焚烧而大量流失。

构建机制政策建议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理清相关各方利益关系为核心,着力建立和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法规和标准体系,探索解决生态补偿关键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实践中取得经验,为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方法与技术支持。

国内外探索与经验

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的有益尝试。国家主导实施生态补偿建设重点工程主要包括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以及渔业生态补偿等。同时,探索建立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草原

22

农村经营管理2011/06 总第100期

DIAOYAN BAOGAO调研报告

技术路线:确立政府主导、补罚分明、形式多样、城乡互动、区际公平的基本原则,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技术路线:确定补偿的范围和重点→确认农业生态补偿的利益主体,明确相关责任,签订补偿协议→按照农业生态保护投入的规模或农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损失程度,测算出农业生态补偿的标准→选择适当的生态补偿方式→不断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和制度→研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

补偿重点:在种植业领域,实施生态补偿的重点包括提升耕地质量、测土配方施肥、推进生物防治、科学利用秸秆、审慎利用污水、发展绿色食品、生态农业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农耕文化修复、污染受损救助十个方面。在畜牧业领域,主要采取加大草原生态补偿、采用环保饲料技术、发展农村沼气工程、制造生物有机肥料、控制畜禽药物残留、无害化处理死畜禽等措施。发展循环农业的关键领域与重点方向: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以提升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农业投入利用效率为切入点,从节水、节地、节能、节肥、节药、节劳等方面赋予传统型农业新的成本节约理念;在农业废弃物处理方面,实现种植业生产所积累的生物资源全程化利用,畜禽养殖业低排放与粪便资源化利用,探索生物质能、微生物资源、畜禽粪便最经济利用的新思路;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着力建设循环型社区,开发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利用能源,减少外部能量输入,科学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农村社会生活的“清洁化”消费。

政策建议:健全科学合理农

业生态补偿管理体系。建议在适当时机开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税”,设立农业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和监测评价,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法),将农业生态环境补偿问题列入重点科研计划。

建立提升农田地力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以增加有机物料还田为核心,建立提升农田地力利益激励机制,主攻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科学还田,扩大有机肥施用面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为目标,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努力挖掘耕地生产潜力;以防止耕地退化和污染为前提,严把物质投入关,进而创建安全、肥沃、养分协调的高产稳产农田。对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畜禽养殖粪便和餐厨垃圾等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安全防治病虫害、综合治理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科学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种植绿肥提升地力给予补贴。在“基本农田”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基本粮田”制度,以各类项目建设和补贴资金予以支撑和保障。

采取有效措施大力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十二五”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建构区域循环农业体系,探索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和不同区域类型的农业资源利用新方式。统筹建设模式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完善有利于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

建立农业面源污染全程监管防控体系。采用“源头控制、过程拦截和末端循环”相结合的联控技术措施,走有中国特色的解决农业污染问题的道路。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以草定畜奖励、禁牧

补偿和休牧补偿等为主要内容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将《规划》确定的279个县全部纳入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范围。

建立健全定期休渔禁渔生态补偿机制。在已经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长江禁渔期制度和即将实施珠江禁渔期制度的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建议采用“按船发放、补贴到人”的方式进行补贴。

建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补偿机制。补偿对象的重点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生产主体,补偿范围主要包括产地环境安全的控制成本、新型投入品替代使用成本、物理防治病虫害物化成本、生产记录和档案建立费用、速测仪器配备及自检费用、产品认证及标识使用费用、推进标准化生产培训费用七个方面。

变废为宝重塑生态农业城乡良性循环。针对认识不到位、政策不配套、场地难落实、补偿起步迟等瓶颈性问题,建立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实现源头治理与循环利用、食品安全与生态环保、产业创新与经济效益“三兼顾”;完善分类集中收运机制,出台餐饮垃圾收运处置管理规定并严格执法,采用“环卫专业收集+街道协管+市场激励”的运作模式,根除“垃圾猪”、“泔水油”等地下交易链;形成多元投资支持机制,实行中央立项支持、地方政府配套、吸引社会投资的投资支持机制,培育养殖粪便的资源化处理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生产者参与养殖粪便收运和粪便资源化处理。

(主持人: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张宝文教授;课题组负责人:农业部关锐捷研究员)

2011/06 总第100期农村经营管理

23


相关内容

  • 本专科-课程作业[ 公共管理学]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与"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密切相关,而农村居民资金困难.金融环境恶劣等现象日益突出,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服务在时代发展中应运而生,对于我国的经济 ...

  •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整治对策
  • 摘要 对农村环境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并从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提出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对策,同时提出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是处理农村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也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关键词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X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

  • 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阐述了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耕地保护的现状,总结了耕地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城市和产业发展的资源代价和耕地保护压力大:土地利用率高但耕地有效灌溉率提高受限: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耕地有减少趋势: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提出 ...

  • 湖南国有农场土地使用管理对策研究_龚志桂
  • DOI:10.16342/j.cnki.11-1157/s.2012.12.016 CHINA STATE FARMS 中国农垦 调 查 研 究 湖南国有农场土地使用管理对策研究 文/龚志桂 湖南国有农场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现有农垦单位70个,其中管理区(区)7个,人口68万人,职工26万人 ...

  • 计量经济学课题指南
  • 应用经济 1.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问题研究 2.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内需与外需关系研究 3. 后危机时期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研究 4. 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及我国的对策研究 5. 当前防范金融风险问题研究 6. 新形势下我国利用外资问题研究 7. 中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趋势研究 8. 新形势下 ...

  • 环境生态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环境生态毕业论文选题(1152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 ...

  • 浅谈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对策
  • 104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4年 第1期 浅谈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对策 2 ,孙 霞3,于 灏4,林春梅1曹宇峰1, (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厦门 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青岛 21.61008:2.66100:)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2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技术保障中 ...

  • 水资源论文1
  • 课 程 论 文 (2010 -2011学年第一学期) 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探讨 学生:黎晓森 学号:3109004122 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探讨 黎晓森 摘要:"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类文明的发祥和发展与水密不可 ...

  • 我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问题与建议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4,195211216- JournalofChinaAriculturalUniversit gy:httuebao.cau.edu.cn∥xp :/DOI10.11841.issn.10074333.2014.05.30-j 我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问题与建议 奉婷 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