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价值

  摘 要: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鲁迅作品教材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还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价值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点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鲁迅作品;价值  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也只有充分认识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鲁迅  作品的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下是本人对此问题的几点  认识。  一、鲁迅先生的作品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所精选的鲁迅作品,不仅对于学生的学  习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而且为丰富学生的思想提供了精神食粮。例如,《风筝》这篇文章主要回忆了兄弟之间的一件往事,体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说明了玩具对于发展儿童天性的重要作用,展现了鲁迅对破坏弟弟风筝的悔恨心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通过对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的追忆,表现了鲁迅自己儿童时代对大自然的喜爱与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己童年时代美好生活的留恋;《藤野先生》一文不但讲述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经历,而且体现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阿长与山海经》这篇作  品,通过对保姆阿长的回忆,描写了这位劳动人民的质朴、热心与善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她深切的怀念之情;《雪》这篇文章虽然描写了美丽的江南雪景,但其内涵在于揭示这种美是不长久的,不能久经磨炼的,因此,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是一种张扬与独立的个性与精神;《故乡》一文主要揭示了劳动人民与知识分子之间的隔阂,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不仅高度赞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同时也斥责了那些失去自信的中国人;《孔乙己》这篇文章成功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运用犀利的言语,讽刺了看客的冷漠,体现了对封建科举制度的不满,反映了对下层知识分子的同情。  二、鲁迅先生的作品从语言和构思上为学生提供了范例  有些人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从语言与构思角度来讲,没有给  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价值,实则不然,鲁迅先生的作品之所以难以模仿,是因为作品本身具有独特的个性,存在别人难以企及的高  度,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难以超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从经典的文章中吸取可取之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  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实际上,鲁迅的文章并不是没有模仿之  处,虽然鲁迅文章的艺术风格无法模仿,其写作技巧是完全可以拿来借鉴的,如:个性的语言表达、传神的人物描写、生动的细节刻画等。以《社戏》为例,文章自然闲适的描写风格我们无法模仿,而其中美丽动人的意境描绘,形象的心理动作描写,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又如《孔乙己》一文中巧妙的构思安排,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鲁迅先生的作品蕴涵了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为了探寻富国强民的道路,鲁迅曾经逃异地、走异路,直到日本发生的“幻灯片”事件,使得鲁迅最终认识到国民的愚昧,从此鲁迅开始了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道路,立志用自己锋利的笔杆,来唤醒沉睡的国民,期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让他放弃与敌人斗争的思想,毅然决然的用笔尖抒发自己对正义力量的呼唤。例如,在《自题小像》中,鲁迅这样写道:“我以我血荐轩辕”;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用“埋头苦干、为民请命、拼命硬干、舍身求法”等词语来赞赏“中国的脊梁”,直接体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卑不亢的民族精神。鲁迅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生存状态的关注上,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曾对人文素养提出这样的看法:“人文素养是在涉猎多种学科之后,进一步认识到任何学科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及目标,也就是对‘人’的关怀。”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都直接反映出了他对国民生存状况的关怀,例如,在《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文章中,通过对这些人物悲惨命运的描述,我们都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通过  《阿Q正传》《呐喊》等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赤裸裸的揭示,他想通过自己的笔尖,来触动国民的灵魂,达到“治病救国”的目的。  总之,鲁迅作品中所透露出的坚定立场与博大视野,不仅洗涤了学生的灵魂,给予学生深刻的启示,而且文中批判、创新、追求自我的精神也深深震撼了学生。  参考文献:  [1]刘清亭.鲁迅作品难于教学的原因解读[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汪洁.中学视野下鲁迅作品的教学研究叙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3]王笑夫.论鲁迅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基教版,2010(7).  [4]李倩敏.鲁迅作品的教学[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9(3).  [5]曹宇明.充分发挥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作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作者单位 青海省师大二附中)

  摘 要: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鲁迅作品教材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还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价值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点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鲁迅作品;价值  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也只有充分认识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鲁迅  作品的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下是本人对此问题的几点  认识。  一、鲁迅先生的作品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所精选的鲁迅作品,不仅对于学生的学  习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而且为丰富学生的思想提供了精神食粮。例如,《风筝》这篇文章主要回忆了兄弟之间的一件往事,体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说明了玩具对于发展儿童天性的重要作用,展现了鲁迅对破坏弟弟风筝的悔恨心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通过对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的追忆,表现了鲁迅自己儿童时代对大自然的喜爱与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己童年时代美好生活的留恋;《藤野先生》一文不但讲述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经历,而且体现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阿长与山海经》这篇作  品,通过对保姆阿长的回忆,描写了这位劳动人民的质朴、热心与善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她深切的怀念之情;《雪》这篇文章虽然描写了美丽的江南雪景,但其内涵在于揭示这种美是不长久的,不能久经磨炼的,因此,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是一种张扬与独立的个性与精神;《故乡》一文主要揭示了劳动人民与知识分子之间的隔阂,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不仅高度赞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同时也斥责了那些失去自信的中国人;《孔乙己》这篇文章成功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运用犀利的言语,讽刺了看客的冷漠,体现了对封建科举制度的不满,反映了对下层知识分子的同情。  二、鲁迅先生的作品从语言和构思上为学生提供了范例  有些人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从语言与构思角度来讲,没有给  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价值,实则不然,鲁迅先生的作品之所以难以模仿,是因为作品本身具有独特的个性,存在别人难以企及的高  度,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难以超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从经典的文章中吸取可取之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  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实际上,鲁迅的文章并不是没有模仿之  处,虽然鲁迅文章的艺术风格无法模仿,其写作技巧是完全可以拿来借鉴的,如:个性的语言表达、传神的人物描写、生动的细节刻画等。以《社戏》为例,文章自然闲适的描写风格我们无法模仿,而其中美丽动人的意境描绘,形象的心理动作描写,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又如《孔乙己》一文中巧妙的构思安排,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鲁迅先生的作品蕴涵了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为了探寻富国强民的道路,鲁迅曾经逃异地、走异路,直到日本发生的“幻灯片”事件,使得鲁迅最终认识到国民的愚昧,从此鲁迅开始了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道路,立志用自己锋利的笔杆,来唤醒沉睡的国民,期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让他放弃与敌人斗争的思想,毅然决然的用笔尖抒发自己对正义力量的呼唤。例如,在《自题小像》中,鲁迅这样写道:“我以我血荐轩辕”;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用“埋头苦干、为民请命、拼命硬干、舍身求法”等词语来赞赏“中国的脊梁”,直接体现了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卑不亢的民族精神。鲁迅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生存状态的关注上,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曾对人文素养提出这样的看法:“人文素养是在涉猎多种学科之后,进一步认识到任何学科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及目标,也就是对‘人’的关怀。”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都直接反映出了他对国民生存状况的关怀,例如,在《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文章中,通过对这些人物悲惨命运的描述,我们都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通过  《阿Q正传》《呐喊》等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赤裸裸的揭示,他想通过自己的笔尖,来触动国民的灵魂,达到“治病救国”的目的。  总之,鲁迅作品中所透露出的坚定立场与博大视野,不仅洗涤了学生的灵魂,给予学生深刻的启示,而且文中批判、创新、追求自我的精神也深深震撼了学生。  参考文献:  [1]刘清亭.鲁迅作品难于教学的原因解读[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汪洁.中学视野下鲁迅作品的教学研究叙事[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3]王笑夫.论鲁迅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基教版,2010(7).  [4]李倩敏.鲁迅作品的教学[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9(3).  [5]曹宇明.充分发挥鲁迅作品的现实教育作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作者单位 青海省师大二附中)


相关内容

  • 人教版语文教材删掉鲁迅文章
  • 人教版语文教材删掉鲁迅文章 人民网 2013.9.4. [导读]"<伤逝>.<祥林嫂>等文章,不是孩子们能感知的."赵瑜认为,鲁迅是以一个成年人的价值观来评价世事,鲁迅的种种好,应该是成年后才能体味. 开学了,郑州市中小学生逐步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 不过, ...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文学教育以本原面目--中学文学教育本体阐释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

  • [社戏]研究现状分析
  • 赖慧珍 内容摘要:<社戏>以一种抒情笔调位于小说集<呐喊>的末篇,似乎与其它文章的风格不相协调,与鲁迅严峻犀利的笔力.革命战士的形象相悖.然而正是这样一篇与我们熟知的鲁迅精神有出入的小说被长期选编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其独特的魅力引起了文学界和语文界的广泛关注,与此相关的研究文献 ...

  • 人教版语文教材大调整:送走鲁迅 迎来史铁生
  • 2013年09月04日 03:59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分享到: 4人参与 1条评论 原标题:送走鲁迅迎来史铁生 在一线教学者看来,新教材更接地气 河南商报记者 李亚沛 郭清媛 开学了,郑州市中小学生逐步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 不过,拿到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的老师们发现,课本出现了不小的变化:30篇 ...

  • 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初探
  • [摘要]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在新课程改革后备受关注.尤其是语文教学,更是需要灌注情感,培养学生发现情感,感受情感,抒发情感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激发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009 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 ...

  • 第三章 民国中学语文教材分类介绍与评价
  • 第三章 民国中学语文教材个案分析与评价 我们在上一章,重点分析了民国中学语文教材的演变历程.在四个不同的时期,都出现了一些富有典范意义的语文教材.如果我们深入每一部教材,认真去读一读,我们会发现现代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随着语文教育家.教材编辑者对旧式的文选型教材体系的 ...

  • 新课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 新课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摘要 阅读教学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新课程改革的许多新理念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阅读课堂开始走向自主.人文.活跃和开放.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课改 ...

  • 孔乙己说课
  • 孔乙己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孔乙己>,我的说课流程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七个方面. 一 .说教材 <孔乙己>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本单元选取的中外5篇优秀小说,塑造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透过人物 ...

  • 死去的鲁迅,不死的阿Q(四)
  • 公共知识分子新闻监督是鲁迅精神的延续 2011年10月19日 13:19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作者:石卫岩 字号:T|T 49人参与5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随着我国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公共知识分子在社会舆论监督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但由他们参与的舆论监督事件的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