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研究现状分析

赖慧珍

内容摘要:《社戏》以一种抒情笔调位于小说集《呐喊》的末篇,似乎与其它文章的风格不相协调,与鲁迅严峻犀利的笔力、革命战士的形象相悖。然而正是这样一篇与我们熟知的鲁迅精神有出入的小说被长期选编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其独特的魅力引起了文学界和语文界的广泛关注,与此相关的研究文献不断出现。综观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就文本解读、教材编选、教学实施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社戏》 研究现状 文本解读 教材编选 教学实施

《社戏》是鲁迅为数不多的小说作品中风格特异的一篇,曾被著名评论家李长之评为“永远耐读的好文章”,建国以来以超稳定的姿态长期被编选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可谓经典课文的经典。在笔者所查阅资料的范围内,目前国内几乎还没有研究者对《社戏》进行过系统而全面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较为零散。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大致分为文本解读、教材编选及教学实施三类以综述之。

一.关于《社戏》的文本解读

《社戏》原文系鲁迅小说集《呐喊》的最后一篇,由于特殊的创作背景和鲁迅特殊的政治地位,历来对其文本解读存在着较多的变化和争议,甚至误读。

就主题而言,就存在着诸多观点。以孙绍振为代表的观点认为,作者通过看戏前后过程的描写,重点不是外在的故事情节,而是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景所带给作者的心理体验,表达了作者对农村淳朴人情的赞美和向往。与此观点较为相近的是,《社戏》描写的农村图景是鲁迅先生精神家园的回归,并认为平桥村这个小村庄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异曲同工之处,都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及建立理想社会的希望之情。再者,有学者联系当时《社戏》创作背景,根据迅哥儿视平桥村为“乐土”的理由之一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提出其主题思想应该是摆脱封建教育束缚,追求自由的生活。也有学者认为,鲁迅之所以描绘这么美好的农村,展现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是为了探索农民的革命力量,批评辛亥革命不彻底,没有把充分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社戏》的主题进行解读,但大体以前三种观点较为常见,最后一种观点较为少见,但依然不可忽视。

就艺术特色而言,《社戏》的结构和语言是分析的重点。《呐喊》中的每一篇小说都各有其特点,而《社戏》独以巧妙的对比结构为人所称道。城市压抑的社会环境与乡村自由的社会氛围,城市冷漠的人际关系与乡村友善的人情关系,成人的虚伪与儿童的天真,城市的看戏环境和乡村的看戏环境,进行了有力的对比。虽然前半部分两次在京看戏的的经历所占比例不到三分之一,但是与后半部分却进行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表现了作者完全不同的心理体验,其所鞭挞和赞扬的就一目了然了。人物刻画是《社戏》的亮点,许多学者从人物的行为、动作、对话方面进行了分析。文中出现有名字的有六人,每一个人都富有特色,聪明的双喜、天真的阿发、勤快的桂生、淳朴的六一公公,但是迅哥儿和八一公公的分析却容易被忽略,鲜有对他们的分析。其中,有学者认为把天真的桂生“偷豆”时的行为形容成“无私”不妥,此为用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孩子的行为;八一公公之所以对“我”这么好,是否是因为“我”是城里人,读过书的“少爷”,对他淳朴的评价存在着争议。此外,用字精练、语言优美也是《社戏》研究者的分析重点。

就研究视角而言,根据《社戏》的体裁和题材,研究的视角主要从散文体小说、乡土小说、“儿童视角”小说和“自我”小说几个方面对其不同侧面进行剖析,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在多数研究中,《社戏》部分在其研究成果中只占很小的部分,其相关研究还只停留在表面,如能从整体上综合各个侧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将对《社戏》的文本解读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二.关于《社戏》的教材编选

《社戏》创作于1922年10月,同年12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通过小说集《呐喊》(1923

年)的出版和流通,历来受到语文教材编写者们的青睐,长期作为定篇课文出现在初中语文课本上。在教材编选的梳理上,前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陈漱渝曾率领团队对在教材中出现的鲁迅作品进行整理,并编写成书籍《教材中的鲁迅》供读者查阅。该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民国时期教材中的鲁迅,第二部分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教材中的鲁迅,在第二部分中又分为中学和小学。这本书是目前为止整理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编选最为详实的书籍,以时间为线索,清楚地介绍了作品所处的教材版本、具体篇数及所占比例。但总体而言,该书作为史料,更多的是对量的研究,而质的研究方面相对较少。

除此之外,在有关语文教材里鲁迅作品编选方面的研究中,《社戏》作为鲁迅经典作品之一也是常被提及的对象,如《鲁迅作品的单元编排问题研究》(袁滔)、《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编和使用》(罗颖娟)、《探究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选编历史以及阅读教学研究》(何雅琴)等,其中关于《社戏》的选编历史、单元主题设置、课文的组合以及学段的安排都有独到的见解。但是这些研究趋向于宏观分析,对于单篇课文为例出现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版本教材中的不同主题单元的合理与否、原因及利弊等微观分析并没有涉及。此外,关于鲁迅作品的节选问题,如节选的依据、节选后是否影响全文的主旨等问题没有进行深入分析。

三.关于《社戏》的教学实施

学生作为《社戏》作品的主要接受主体,学生的解读与教学实施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引导、教学的切入点、方法的使用等等都会影响学生的期待视野和阅读体验。因此,作为定篇课文的《社戏》是众多一线老师研究的重点篇目,关于《社戏》的教学实录、案例分析、教学策略、过程设计研究等有较为丰富的成果。

课前的导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学生的童年入手,童年生活丰富多彩,印象深刻,接着就点题,跟着课文一起感受鲁迅先生的童年乡村生活;第二类是从以前学过的鲁迅的课文入手,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是童年生活题材的课文,用不同的体裁进行描写,体会不一样的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类是从介绍作者鲁迅、时代背景及其作品入手,以此说明鲁迅及其作品的经典性,接下来学习鲁迅的经典篇目《社戏》。这三类各有其利弊,均需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经验和兴趣点进行设计,把学生带入课堂学习情境中。 方法的使用:有的教师为了更好的辅助教学,往往使用多媒体,其中播放图片和音频资料是教学中常用的手段,尤其教学江南水乡风光描写部分的时候播放图片和录音。对于此,这些多媒体资源利用是否合理还值得商榷。在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边朗读边讲解的方式分析课文,取得较好效果,但是对于接受主体学生来说要求较高,且教师需要较强的朗读能力。 切入点的选取:从内容入手,“乐土”和“好戏、好豆”是常用的两个切入点。如陆晓红老师在教学《社戏》时,抓住“乐土”二字,引导学生思考平桥村的生活对于“我”而言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和“我”在平桥村可以得到哪些优待这两个问题,从“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景”入手,进而探究《社戏》的主题思想。而“好豆、好戏”常被视为看戏这部分内容的概括,并以此作为分析人物、景色与心情变化的联系的重要依据,从而得出课文的主旨。这两个切入点都有其可取之处,抓住了课文的核心内容,提高了45分钟的教学效率,但该切入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切入才能使文章的深层意蕴透过简单的表达体现出来,还需要继续研究。 原文的关照: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把删节的部分放入语文课堂的代表有钱理群和胡俊国,他们认为《社戏》原文的对比结构和对称的写作手法应是教学的重点。在分析一组组对比中逐步讲解课文中的“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景”,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心理体验变化,从而挖掘出课文的主题思想。此种引入原文的教学方式对于初中高年级或者高中年级的学生来说较为合适,但是就目前大多数教材版本编选组合来看,还不甚合理。

主题的升华:除了教参上提供的主题思想,部分老师对课文主旨的把握还存在着巨大的偏差。如杨兴明老师解读出“对环保意识的宣扬和生态旅游的倡导”;唐建新老师把“我”等同于鲁迅,认为鲁迅在四十多岁时还能回忆社戏的内容,并举出大量例子证明,提出“《社戏》的主

旨还是应该围绕儿童对社戏的喜爱来理解”的观点;高夏华教师解读《社戏》时把其定性为是鲁迅表达“发现儿童、关心儿童、解放儿童”的有力之作,是对《狂人日记》中“救救孩子”的回应。从这些解读中可以看出部分教师在分析文本过程中存在片面性,文艺批评界的研究成果向语文教育界的转化还不充分,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不可小觑的损失。

就目前而言,《社戏》的研究还不甚系统和全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空白,有待于继续加以研究,让这篇“永远耐读的文章”深入每一个读者的心里。

赖慧珍

内容摘要:《社戏》以一种抒情笔调位于小说集《呐喊》的末篇,似乎与其它文章的风格不相协调,与鲁迅严峻犀利的笔力、革命战士的形象相悖。然而正是这样一篇与我们熟知的鲁迅精神有出入的小说被长期选编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其独特的魅力引起了文学界和语文界的广泛关注,与此相关的研究文献不断出现。综观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就文本解读、教材编选、教学实施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社戏》 研究现状 文本解读 教材编选 教学实施

《社戏》是鲁迅为数不多的小说作品中风格特异的一篇,曾被著名评论家李长之评为“永远耐读的好文章”,建国以来以超稳定的姿态长期被编选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可谓经典课文的经典。在笔者所查阅资料的范围内,目前国内几乎还没有研究者对《社戏》进行过系统而全面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较为零散。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大致分为文本解读、教材编选及教学实施三类以综述之。

一.关于《社戏》的文本解读

《社戏》原文系鲁迅小说集《呐喊》的最后一篇,由于特殊的创作背景和鲁迅特殊的政治地位,历来对其文本解读存在着较多的变化和争议,甚至误读。

就主题而言,就存在着诸多观点。以孙绍振为代表的观点认为,作者通过看戏前后过程的描写,重点不是外在的故事情节,而是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景所带给作者的心理体验,表达了作者对农村淳朴人情的赞美和向往。与此观点较为相近的是,《社戏》描写的农村图景是鲁迅先生精神家园的回归,并认为平桥村这个小村庄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异曲同工之处,都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及建立理想社会的希望之情。再者,有学者联系当时《社戏》创作背景,根据迅哥儿视平桥村为“乐土”的理由之一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提出其主题思想应该是摆脱封建教育束缚,追求自由的生活。也有学者认为,鲁迅之所以描绘这么美好的农村,展现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是为了探索农民的革命力量,批评辛亥革命不彻底,没有把充分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社戏》的主题进行解读,但大体以前三种观点较为常见,最后一种观点较为少见,但依然不可忽视。

就艺术特色而言,《社戏》的结构和语言是分析的重点。《呐喊》中的每一篇小说都各有其特点,而《社戏》独以巧妙的对比结构为人所称道。城市压抑的社会环境与乡村自由的社会氛围,城市冷漠的人际关系与乡村友善的人情关系,成人的虚伪与儿童的天真,城市的看戏环境和乡村的看戏环境,进行了有力的对比。虽然前半部分两次在京看戏的的经历所占比例不到三分之一,但是与后半部分却进行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表现了作者完全不同的心理体验,其所鞭挞和赞扬的就一目了然了。人物刻画是《社戏》的亮点,许多学者从人物的行为、动作、对话方面进行了分析。文中出现有名字的有六人,每一个人都富有特色,聪明的双喜、天真的阿发、勤快的桂生、淳朴的六一公公,但是迅哥儿和八一公公的分析却容易被忽略,鲜有对他们的分析。其中,有学者认为把天真的桂生“偷豆”时的行为形容成“无私”不妥,此为用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孩子的行为;八一公公之所以对“我”这么好,是否是因为“我”是城里人,读过书的“少爷”,对他淳朴的评价存在着争议。此外,用字精练、语言优美也是《社戏》研究者的分析重点。

就研究视角而言,根据《社戏》的体裁和题材,研究的视角主要从散文体小说、乡土小说、“儿童视角”小说和“自我”小说几个方面对其不同侧面进行剖析,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在多数研究中,《社戏》部分在其研究成果中只占很小的部分,其相关研究还只停留在表面,如能从整体上综合各个侧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将对《社戏》的文本解读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二.关于《社戏》的教材编选

《社戏》创作于1922年10月,同年12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通过小说集《呐喊》(1923

年)的出版和流通,历来受到语文教材编写者们的青睐,长期作为定篇课文出现在初中语文课本上。在教材编选的梳理上,前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陈漱渝曾率领团队对在教材中出现的鲁迅作品进行整理,并编写成书籍《教材中的鲁迅》供读者查阅。该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民国时期教材中的鲁迅,第二部分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教材中的鲁迅,在第二部分中又分为中学和小学。这本书是目前为止整理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编选最为详实的书籍,以时间为线索,清楚地介绍了作品所处的教材版本、具体篇数及所占比例。但总体而言,该书作为史料,更多的是对量的研究,而质的研究方面相对较少。

除此之外,在有关语文教材里鲁迅作品编选方面的研究中,《社戏》作为鲁迅经典作品之一也是常被提及的对象,如《鲁迅作品的单元编排问题研究》(袁滔)、《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编和使用》(罗颖娟)、《探究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选编历史以及阅读教学研究》(何雅琴)等,其中关于《社戏》的选编历史、单元主题设置、课文的组合以及学段的安排都有独到的见解。但是这些研究趋向于宏观分析,对于单篇课文为例出现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版本教材中的不同主题单元的合理与否、原因及利弊等微观分析并没有涉及。此外,关于鲁迅作品的节选问题,如节选的依据、节选后是否影响全文的主旨等问题没有进行深入分析。

三.关于《社戏》的教学实施

学生作为《社戏》作品的主要接受主体,学生的解读与教学实施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引导、教学的切入点、方法的使用等等都会影响学生的期待视野和阅读体验。因此,作为定篇课文的《社戏》是众多一线老师研究的重点篇目,关于《社戏》的教学实录、案例分析、教学策略、过程设计研究等有较为丰富的成果。

课前的导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学生的童年入手,童年生活丰富多彩,印象深刻,接着就点题,跟着课文一起感受鲁迅先生的童年乡村生活;第二类是从以前学过的鲁迅的课文入手,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是童年生活题材的课文,用不同的体裁进行描写,体会不一样的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类是从介绍作者鲁迅、时代背景及其作品入手,以此说明鲁迅及其作品的经典性,接下来学习鲁迅的经典篇目《社戏》。这三类各有其利弊,均需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经验和兴趣点进行设计,把学生带入课堂学习情境中。 方法的使用:有的教师为了更好的辅助教学,往往使用多媒体,其中播放图片和音频资料是教学中常用的手段,尤其教学江南水乡风光描写部分的时候播放图片和录音。对于此,这些多媒体资源利用是否合理还值得商榷。在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边朗读边讲解的方式分析课文,取得较好效果,但是对于接受主体学生来说要求较高,且教师需要较强的朗读能力。 切入点的选取:从内容入手,“乐土”和“好戏、好豆”是常用的两个切入点。如陆晓红老师在教学《社戏》时,抓住“乐土”二字,引导学生思考平桥村的生活对于“我”而言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和“我”在平桥村可以得到哪些优待这两个问题,从“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景”入手,进而探究《社戏》的主题思想。而“好豆、好戏”常被视为看戏这部分内容的概括,并以此作为分析人物、景色与心情变化的联系的重要依据,从而得出课文的主旨。这两个切入点都有其可取之处,抓住了课文的核心内容,提高了45分钟的教学效率,但该切入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切入才能使文章的深层意蕴透过简单的表达体现出来,还需要继续研究。 原文的关照: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把删节的部分放入语文课堂的代表有钱理群和胡俊国,他们认为《社戏》原文的对比结构和对称的写作手法应是教学的重点。在分析一组组对比中逐步讲解课文中的“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景”,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心理体验变化,从而挖掘出课文的主题思想。此种引入原文的教学方式对于初中高年级或者高中年级的学生来说较为合适,但是就目前大多数教材版本编选组合来看,还不甚合理。

主题的升华:除了教参上提供的主题思想,部分老师对课文主旨的把握还存在着巨大的偏差。如杨兴明老师解读出“对环保意识的宣扬和生态旅游的倡导”;唐建新老师把“我”等同于鲁迅,认为鲁迅在四十多岁时还能回忆社戏的内容,并举出大量例子证明,提出“《社戏》的主

旨还是应该围绕儿童对社戏的喜爱来理解”的观点;高夏华教师解读《社戏》时把其定性为是鲁迅表达“发现儿童、关心儿童、解放儿童”的有力之作,是对《狂人日记》中“救救孩子”的回应。从这些解读中可以看出部分教师在分析文本过程中存在片面性,文艺批评界的研究成果向语文教育界的转化还不充分,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不可小觑的损失。

就目前而言,《社戏》的研究还不甚系统和全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空白,有待于继续加以研究,让这篇“永远耐读的文章”深入每一个读者的心里。


相关内容

  • 记叙文的复习_教案
  • 中考记叙文的复习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线索(类型.特征.检验标准.作用) 2.详略.为中心服务 过程与方法: 1.以朱自清的<背影>为载体探讨线索的有关知识. 2.以<社戏>.<背影>.<我的老师>.<端午日>为载体探讨详 略的有关 ...

  • [社戏]教案设计1
  • <社戏>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体会运用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2.教学方法:指导揣摩品析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 ...

  • 社戏(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 16   社戏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归省(    )  (2)行辈(    )  (3)撺掇(    ) (4)凫水(    )  (5)蕴藻(    )  (6)潺潺(    ) 2.根据拼音填汉字. (1)____(jué)蚯蚓     (2)________(xù)叨 ( ...

  • [社戏]教案
  • 1.<社戏>教案 执笔人 初二语文组 葛琳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社戏>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就体裁而言,它属于小说.就内容而言,它是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作者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 ...

  • 说课稿社戏
  • <社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社戏>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就体裁而言, 它属于小说.就内容而言,本单元内容定位在"文化生活"上,这体现了语文同社 会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课文<社戏>以" ...

  • 社戏的反思1
  • 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下册<社戏> 万源市旧院中学 胡明超 [任务分析] 本文篇幅长.事件多.容量大,景物描写优美,人物形象鲜明.学习本文最终要达到品味语言的美,积累好词好句并理解平桥村人的淳朴可爱.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熟读课文,了解社戏的内容以及由此发生的童年往事,理清课文的思路:同 ...

  • [社戏]教案新2
  • <社戏>教案 [教学目标] 1.美好的童年往事:劳动人民的淳朴可爱 2.语言的生动性. 3.课文的思路和重要段落的作用:叙事的详略 [教学重点] (1)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2)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 1. 对作品主题的挖掘: 通过对作者幼时一段看社 ...

  • [社戏]重点片段赏析与教学
  • <社戏>重点片段赏析与教学 作者:李惊梅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8年第12期 <社戏>是一篇充满生活情趣的美文,作品通过记叙"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可爱形象,再现了自由快乐的农村生活图 ...

  • [社戏]问题解决评价单
  • 七年级语文<社戏>问题解决--评价单 姓名: 班级: 组名:设计者:张莹日期:2014年4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关于小说的知识 2.体会重点句子的意义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4学习并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的重点 : 2.3 三.难点:4 四.方法:自主学习,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