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依法治企_是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

  第31卷 第6期

  V o l. 31 No. 6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 U RN A L O F Z HEN GZ HO U U N IV ERSI T Y 1998年11月  Nov. 1998  

“依法治企”是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

菅海平

摘  要 依法治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 是提

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措施, 也是保护企业利益的最有力工具。依法治企的关键在于规范市场秩序, 建立公

平、充分竞争的“法治”环境。

关键词 依法治企 企业改革

作者简介 菅海平, 男, 1965年生, 安阳市财会学校讲师。(安阳 455000)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它表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法治经济。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一刻也离不开法治。依法治企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市场经济走向法治经济的必由之路。因此, 认真研究企业与法治的有关问题, 加强依法治企工作力度,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依法治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市场的基本经济单元和竞争主体, 市场是企业活动的主要场所, 市场的行为主要由企业行为构成, 市场秩序也要靠企业来维持,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所以,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必须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来运行。健全的法制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也是市场主体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客观要求。对一个企业来说, 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一刻也离不开法治, 也不能没有法治。所以, 企业必须依法而治, 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所谓依法治企, 就是要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各个环节的运作都纳入法治轨道, 实现管理企业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企业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应把自己的行为置于法规的约束之中, 使之规范化、合法化、标准化, 任何犯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同一犯规行为遭受处罚的机会、比例均等; 同时, 要运用法律手段调整企业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依法维护国家、企业、职工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市场经济又是竞争经济, 公平的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企业参与竞争,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措施作保障, 竞争就会走火入魔, 最终导致唯利是图,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祸害社会。因此, 实现依法治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的客观要求。

二、实现依法治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自我发展, 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改革十几年来, 国家对企业的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 从放权让利到利改税, 从普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到《企业法》、《公司法》的颁布实施, 从理论界到企业界, 都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然而, 到目前, 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没有实现这一目标, 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尖锐地暴露出来, 以致使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效益低下, 产品结构不合理, 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负债率高, 发展缓慢, 负担沉重, 后劲不足等。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产权关系不明确。

明确的产权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存在的前提条件, 也是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关键因素。从国有企业的现实矛盾出发, 结合十几年来的改革经验和教训, 搞活国有企业的出路在于产权改革, 产权改革必须在企业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因此, 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 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 由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调整为明确产收稿日期:1998-05-04

  第31卷 第6期  V o l. 31 No. 6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 U RN A L O F Z HEN GZ HO U U N IV ERSI T Y 1998年11月  Nov. 1998  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创新上来, 尤其是从法律制度上保证国有企业改革朝着“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方向深入。

现代企业制度就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法人企业制度, 它以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为主要特征, 这与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而国有企业制度中“政企不分”是阻碍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的最大障碍。

当前改革中出现的政企不分, 政府对企业干预太多, 政府行为不规范, 政府职能转换的滞后, 又没有建立一套保证、促进市场正常发挥作用的法律制度体系, 这些因素导致的后果是:产权没有保障; 市场交换不是以平等竞争为基础, 而是依赖社会关系网, 市场秩序混乱; 交易费用上升; 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流于形式, 政府部门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严重等。面对当前的实际情况, 当务之急是加快政府机构改革, 尤其要尽快依法转变政府职能。而法治则是有效地转变政府职能, 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使国有企业真正以市场主体的风貌投入大市场, 进入大流通, 参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根本保证。因此, 当前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在于依法赋予国有企业以主体地位, 政企职责分开, 使其不再是行政的附属物, 而是能在广阔的市场领域内, 独立自主地进行商品生产, 市场营销, 并能与其它企业进行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主体, 充分发挥企业利益主体应有的主动性、创造力和责任感, 使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

三、依法治企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的企业管理体制的根本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管理工作对法治的依赖性更为突出。企业一旦真正进入市场, 就会面临着优胜劣汰的严峻考验。企业要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跟, 就必须不断提高适应市场, 拓宽市场和创造市场的能力。提高这些能力的根本措施, 就是要依法管理企业。这是因为,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市场经济因其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关系的契约化、企业行为的自主化、市场竞争的公平化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间接化而要求必须通过与其相适应的系统和法律来调节、制约其运行。企业管理工作只有实行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 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内在规律要求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 企业在市场中竞争能力的强弱, 取决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高低。目前, 造成国有大中型企业效率效益低下, 负债率高, 发展缓慢, 其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管理不善。因此,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 国有企业改革应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大胆创新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的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在现代企业发展中, 管理制度创新需要企业家职业化, 管理组织要向高层次发展, 优化组合企业内部各项生产要素, 开发人力资源并注重优秀企业文化的培育; 建立企业机构设置、用工制度、工资制度、财务制度等管理制度, 使之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能力, 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 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

四、依法治企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措施, 也是保护企业利益的最有力工具

对企业来说, 法律不但是一种行为规范, 而且不能产生显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日益健全, 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 都必须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进行, 否则, 就会因触犯法律而铸成经济损失。同样, 在企业经营遭到外界侵害, 危及经济效益时, 企业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 也可防止经济损失, 保证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这两方面的法律运用, 都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并通过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产生间接的社会效益。因此, 企业必须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和发展自己, 依法参与市场竞争, 使企业行为合法化。首先, 要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 厂长、经理要带头增强法制意识,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在企业范围内强化法律知识的普及宣传, 提高企业的整体法律素质, 造成一个人人学法、懂法, 个个学法、用法的“小气候。”第二, 要制定生产经营的严格法律控制制度, 在市场调研, 经营决策, 生产计划, 市场营销等方面, 都严格按照制度, 履行法律规范和监督程序。第三, 企业必须依靠法治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 每日每时都要进行大量的商品交换活动。在市场交换的过程中, 只有依靠法律作为相互间的纽带和媒介, 才能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否则, 就会造成市场竞争秩序混乱, 商品交换无法正常进行。有鉴于此, 广大企业更要把依法经营, 加强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作为保障生产经营活动健康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措施来抓。

五、依法治企的关键在于规范市场秩序, 建立公平、充分竞争的“法治”环境

从法理学上讲, 秩序是法律的首要价值。依法而治重在治理, 并治理得好。依法治企为的是保证各项管理企业工作依法进行, 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和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 激励企业合法竞争、公平竞争, 以建立稳定的社

菅海平 “依法治企”是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

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只有市场规范、竞争有序, 市场功能才能得到很好发挥。形成公平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企业的经营业绩就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来, 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才能和劳动付出就能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 同时, 市场的充分竞争, 形成大体一致的平均利润率, 企业所有者可以方便地根据企业的经营业绩评判经营者。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 公司制之所以能作为一种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 是以公平、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作为运行基础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有赖于建立公平的竞争秩序。规范市场秩序, 培育公平、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需要做好下面工作:

首先, 需要发展各类市场, 不断发展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它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 而且还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对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来说, 尤其要发展和完善股票市场和经理人才市场。目前, 我国股票市场规模小、问题多, 经理人才市场还没有发育起来。国有企业改革需要降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高负债率, 解决国有股本的合理流通问题, 都要通过大规模发展股票市场来解决; 同时, 加快培育经理人才市场, 为国有企业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经理、厂长人才队伍, 尤其是需要一批能谋时造势的大企业家, 是国有企业向大企业、大集团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 规范市场秩序,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环节来划分, 包括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完善宏观调控的法律, 以及社会保障的法律等。规范市场秩序, 培育公平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需要不断健全、完善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体系。八届人大确定市场经济六大部类的法律体系框架, 就市场秩序而言主要是市场主体法和市场行为法。市场主体法是确定各类市场主体资格、组织形式及权利、义务, 规定它们进入市场、存续发展以及退出市场的法律规范。相对于市场行为法而言, 这部分法律主要是从静态方面确定和保障了市场秩序。市场行为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有序、平等地从事市场交易和竞争活动划定规矩, 提出准则。相对于市场主体法而言, 它是从动态方面规范和保障了市场秩序。为了充分发挥法制在市场经济中的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必须抓紧立法, 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 尤其是完善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 如《独资企业法》、《股份合作制企业法》、《反垄断法》、《证券法》、《经纪人法》等法律。

再次, 加大执法力度,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为企业创造一个“法治”环境。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它要求以稳定的“法治”社会为依托, 从观念、习惯以及具体做法上摒除以言代法、以权压法, 建立一个稳定的经济新秩序。立法是实行法治, 进行依法治企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国家经过不懈努力, 已经基本扭转了无法可依的局面, 一个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但是, 这些我年虽然立了不少法, 有时候却因为贯彻不力而常常出现“法律虚置”的现象。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至今还严重存在。

目前, 不正当竞争问题, 严重困扰着企业的健康发展。不正当竞争者通过与商业道德相悖的不正当竞争手段而获得竞争优势, 它不仅损害其他竞争者的合法权益, 而且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 最终也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近年来, 愈演愈烈的假冒伪劣行为, 不但成为严重影响市场繁荣和市场秩序的一股浊流, 而且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人们谈假色变, 惊呼“假货猛于虎”! 由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甚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执法犯法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相当严重, 致使有些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腐败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可见, 净化市场, 打假保真, 鞭挞制假贩假行为和不法之徒, 重振法律权威, 尤其是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壁垒, 依法治权, 乃是刻不容缓。

有道是, 良法可兴国, 厉法可安邦。依法而治, 为的是国兴邦安。要使市场运作有序, 经济健康发展, 就必须禁止垄断和禁止限制竞争行为, 禁止各种形式侵害其他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不正当、不公平竞争行为, 建立公平竞争规则, 激励企业合法竞争, 增强企业法治意识, 尊重法律权威, 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为企业竞争创造一个“法治”环境。

企业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益和活力, 使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律规范和保障。总之, 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严格依法治企,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依法保障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重新塑造微观基础。

(责任编辑 朱春玉)

  第31卷 第6期

  V o l. 31 No. 6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 U RN A L O F Z HEN GZ HO U U N IV ERSI T Y 1998年11月  Nov. 1998  

“依法治企”是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

菅海平

摘  要 依法治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 是提

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措施, 也是保护企业利益的最有力工具。依法治企的关键在于规范市场秩序, 建立公

平、充分竞争的“法治”环境。

关键词 依法治企 企业改革

作者简介 菅海平, 男, 1965年生, 安阳市财会学校讲师。(安阳 455000)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它表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法治经济。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一刻也离不开法治。依法治企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也是实现市场经济走向法治经济的必由之路。因此, 认真研究企业与法治的有关问题, 加强依法治企工作力度,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依法治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市场的基本经济单元和竞争主体, 市场是企业活动的主要场所, 市场的行为主要由企业行为构成, 市场秩序也要靠企业来维持,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所以,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必须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来运行。健全的法制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也是市场主体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客观要求。对一个企业来说, 要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一刻也离不开法治, 也不能没有法治。所以, 企业必须依法而治, 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所谓依法治企, 就是要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各个环节的运作都纳入法治轨道, 实现管理企业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企业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应把自己的行为置于法规的约束之中, 使之规范化、合法化、标准化, 任何犯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同一犯规行为遭受处罚的机会、比例均等; 同时, 要运用法律手段调整企业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依法维护国家、企业、职工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市场经济又是竞争经济, 公平的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企业参与竞争,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措施作保障, 竞争就会走火入魔, 最终导致唯利是图,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祸害社会。因此, 实现依法治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的客观要求。

二、实现依法治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自我发展, 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改革十几年来, 国家对企业的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 从放权让利到利改税, 从普遍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到《企业法》、《公司法》的颁布实施, 从理论界到企业界, 都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然而, 到目前, 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没有实现这一目标, 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尖锐地暴露出来, 以致使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效益低下, 产品结构不合理, 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负债率高, 发展缓慢, 负担沉重, 后劲不足等。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产权关系不明确。

明确的产权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存在的前提条件, 也是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关键因素。从国有企业的现实矛盾出发, 结合十几年来的改革经验和教训, 搞活国有企业的出路在于产权改革, 产权改革必须在企业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因此, 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 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 由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调整为明确产收稿日期:1998-05-04

  第31卷 第6期  V o l. 31 No. 6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 U RN A L O F Z HEN GZ HO U U N IV ERSI T Y 1998年11月  Nov. 1998  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创新上来, 尤其是从法律制度上保证国有企业改革朝着“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方向深入。

现代企业制度就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法人企业制度, 它以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为主要特征, 这与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而国有企业制度中“政企不分”是阻碍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的最大障碍。

当前改革中出现的政企不分, 政府对企业干预太多, 政府行为不规范, 政府职能转换的滞后, 又没有建立一套保证、促进市场正常发挥作用的法律制度体系, 这些因素导致的后果是:产权没有保障; 市场交换不是以平等竞争为基础, 而是依赖社会关系网, 市场秩序混乱; 交易费用上升; 政府对市场的管理流于形式, 政府部门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严重等。面对当前的实际情况, 当务之急是加快政府机构改革, 尤其要尽快依法转变政府职能。而法治则是有效地转变政府职能, 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使国有企业真正以市场主体的风貌投入大市场, 进入大流通, 参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根本保证。因此, 当前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在于依法赋予国有企业以主体地位, 政企职责分开, 使其不再是行政的附属物, 而是能在广阔的市场领域内, 独立自主地进行商品生产, 市场营销, 并能与其它企业进行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主体, 充分发挥企业利益主体应有的主动性、创造力和责任感, 使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

三、依法治企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的企业管理体制的根本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管理工作对法治的依赖性更为突出。企业一旦真正进入市场, 就会面临着优胜劣汰的严峻考验。企业要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跟, 就必须不断提高适应市场, 拓宽市场和创造市场的能力。提高这些能力的根本措施, 就是要依法管理企业。这是因为,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市场经济因其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关系的契约化、企业行为的自主化、市场竞争的公平化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间接化而要求必须通过与其相适应的系统和法律来调节、制约其运行。企业管理工作只有实行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 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内在规律要求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 企业在市场中竞争能力的强弱, 取决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高低。目前, 造成国有大中型企业效率效益低下, 负债率高, 发展缓慢, 其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管理不善。因此,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 国有企业改革应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大胆创新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的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在现代企业发展中, 管理制度创新需要企业家职业化, 管理组织要向高层次发展, 优化组合企业内部各项生产要素, 开发人力资源并注重优秀企业文化的培育; 建立企业机构设置、用工制度、工资制度、财务制度等管理制度, 使之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能力, 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 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

四、依法治企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措施, 也是保护企业利益的最有力工具

对企业来说, 法律不但是一种行为规范, 而且不能产生显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日益健全, 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 都必须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进行, 否则, 就会因触犯法律而铸成经济损失。同样, 在企业经营遭到外界侵害, 危及经济效益时, 企业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 也可防止经济损失, 保证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这两方面的法律运用, 都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并通过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产生间接的社会效益。因此, 企业必须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和发展自己, 依法参与市场竞争, 使企业行为合法化。首先, 要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 厂长、经理要带头增强法制意识,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在企业范围内强化法律知识的普及宣传, 提高企业的整体法律素质, 造成一个人人学法、懂法, 个个学法、用法的“小气候。”第二, 要制定生产经营的严格法律控制制度, 在市场调研, 经营决策, 生产计划, 市场营销等方面, 都严格按照制度, 履行法律规范和监督程序。第三, 企业必须依靠法治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 每日每时都要进行大量的商品交换活动。在市场交换的过程中, 只有依靠法律作为相互间的纽带和媒介, 才能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否则, 就会造成市场竞争秩序混乱, 商品交换无法正常进行。有鉴于此, 广大企业更要把依法经营, 加强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作为保障生产经营活动健康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措施来抓。

五、依法治企的关键在于规范市场秩序, 建立公平、充分竞争的“法治”环境

从法理学上讲, 秩序是法律的首要价值。依法而治重在治理, 并治理得好。依法治企为的是保证各项管理企业工作依法进行, 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和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 激励企业合法竞争、公平竞争, 以建立稳定的社

菅海平 “依法治企”是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

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只有市场规范、竞争有序, 市场功能才能得到很好发挥。形成公平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企业的经营业绩就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来, 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才能和劳动付出就能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 同时, 市场的充分竞争, 形成大体一致的平均利润率, 企业所有者可以方便地根据企业的经营业绩评判经营者。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 公司制之所以能作为一种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 是以公平、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作为运行基础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有赖于建立公平的竞争秩序。规范市场秩序, 培育公平、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需要做好下面工作:

首先, 需要发展各类市场, 不断发展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它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 而且还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对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来说, 尤其要发展和完善股票市场和经理人才市场。目前, 我国股票市场规模小、问题多, 经理人才市场还没有发育起来。国有企业改革需要降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高负债率, 解决国有股本的合理流通问题, 都要通过大规模发展股票市场来解决; 同时, 加快培育经理人才市场, 为国有企业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经理、厂长人才队伍, 尤其是需要一批能谋时造势的大企业家, 是国有企业向大企业、大集团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 规范市场秩序,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环节来划分, 包括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完善宏观调控的法律, 以及社会保障的法律等。规范市场秩序, 培育公平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需要不断健全、完善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体系。八届人大确定市场经济六大部类的法律体系框架, 就市场秩序而言主要是市场主体法和市场行为法。市场主体法是确定各类市场主体资格、组织形式及权利、义务, 规定它们进入市场、存续发展以及退出市场的法律规范。相对于市场行为法而言, 这部分法律主要是从静态方面确定和保障了市场秩序。市场行为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有序、平等地从事市场交易和竞争活动划定规矩, 提出准则。相对于市场主体法而言, 它是从动态方面规范和保障了市场秩序。为了充分发挥法制在市场经济中的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必须抓紧立法, 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 尤其是完善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 如《独资企业法》、《股份合作制企业法》、《反垄断法》、《证券法》、《经纪人法》等法律。

再次, 加大执法力度,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为企业创造一个“法治”环境。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它要求以稳定的“法治”社会为依托, 从观念、习惯以及具体做法上摒除以言代法、以权压法, 建立一个稳定的经济新秩序。立法是实行法治, 进行依法治企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国家经过不懈努力, 已经基本扭转了无法可依的局面, 一个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但是, 这些我年虽然立了不少法, 有时候却因为贯彻不力而常常出现“法律虚置”的现象。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至今还严重存在。

目前, 不正当竞争问题, 严重困扰着企业的健康发展。不正当竞争者通过与商业道德相悖的不正当竞争手段而获得竞争优势, 它不仅损害其他竞争者的合法权益, 而且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 最终也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近年来, 愈演愈烈的假冒伪劣行为, 不但成为严重影响市场繁荣和市场秩序的一股浊流, 而且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人们谈假色变, 惊呼“假货猛于虎”! 由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甚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执法犯法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相当严重, 致使有些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腐败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可见, 净化市场, 打假保真, 鞭挞制假贩假行为和不法之徒, 重振法律权威, 尤其是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壁垒, 依法治权, 乃是刻不容缓。

有道是, 良法可兴国, 厉法可安邦。依法而治, 为的是国兴邦安。要使市场运作有序, 经济健康发展, 就必须禁止垄断和禁止限制竞争行为, 禁止各种形式侵害其他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不正当、不公平竞争行为, 建立公平竞争规则, 激励企业合法竞争, 增强企业法治意识, 尊重法律权威, 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为企业竞争创造一个“法治”环境。

企业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益和活力, 使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律规范和保障。总之, 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严格依法治企,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依法保障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重新塑造微观基础。

(责任编辑 朱春玉)


相关内容

  • 用法治思维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 管理策略 MANAGE STRATEGY 国有企业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是要依法完善法人治理体系,加强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不断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以产权制度为纽带,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核心,以创新增效为重点,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抓手,推动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

  • 浙江省公务员资料
  • 浙江省公务员资料 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 ...

  • 奋力拓展强国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新实践
  • 奋力拓展强国之路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新实践 2016年02月29日 08:00:00 来源:<求是>2016/5 作者: 核心要点: ■ 经济体制改革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不断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

  • 毛概三大题
  • 第一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正确.(1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2分)但在基本精神上都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它们的基本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 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摘要及解读
  • "两个加快"谱写崛起危难的恢宏篇章 [报告摘要]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四川走过了极为特殊而艰难的不平凡历程,遭受了汶川特大地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藏区维稳等严峻考验.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紧 ...

  •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尝试--对铁岭市服务型政府建设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尝试--对铁岭市服务型政府建设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铁岭市人民政府调研室 孙彦杰 为了进一步探索和总结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对铁岭市人民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通过认真学习和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 在地方税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一.努力完成收入任务,为全省各项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大家都知道,税收是国家机器运转的物质基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都离不开税收.尤其是地方税收,各项收入都是各级地方政府的可用财力,同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非常密切.省委.省政府对税收工作非常重视,寄予厚望.在安排今年财政预算时,确定地税收入是8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 1.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创立标志,两大发现及其意义 [历史条件] 经济条件:①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欧的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产业革命.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生产的社 ...

  • 在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
  • 各位代表.同志们: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各项议程已经进行完毕,大会的各项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会议审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一次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大会,是一次动员全市人民向着更高的目标阔步前进的大会.会议期间,全体代表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审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