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如何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企业的发展有赖于员工的贡献,员工的发展需要立足于企业这

个平台,二者是一个荣辱与共的整体。我们不可能一味地要求员工做

出牺牲来成就企业,这只会挫伤员工为企业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人是

有欲望的,只有在付出劳动的同时自我也得到利益人们才会源源不断

的做出贡献。在西方的“理性文化”时代,忽视了人的利益,因此,

在这种企业文化指导下的管理实践的成效是有限的。相反,二战后的

日本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十分强调组织归属、团队意识,使企业和员工

的利益都得到了和谐发展。

在企业的运作中,体制和制度是行动的标准和依据。一个企业

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制度,就已经是成功的一半。要制定出正确

的制度,关键是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正确的。和谐企业文化应该建立在

“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对人性更多的是持一种肯定的态度。 首先,和谐文化建设是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必然反映。现代企业

不仅需要确立技术创新的发展战略,更要确立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

战略,以便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和谐文化建设是当代社会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现代经济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依赖于经济发

展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的不断增强。知识、智慧、审美、生态

价值等文化因素广泛渗透到商品的设计、生产、交换、消费等各个环

节,包括价值观、社会声誉、形象、品牌等在内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

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职工的精神

需求。这不仅使企业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也具有根本性意义。

另外,和谐文化建设是当代企业协调持续发展的需要。当代发展理论在反思传统发展观念的过程中,提出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导的经济、科技、文化与资源、环境和谐统一的协调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发展的文化内涵,推动观念变革和文化创新,使发展超越单纯的经济增长层面而提升为文化创造和人自身的发展过程,赋予发展以明确的人文价值导向,从而不仅使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危机”得以解决,而且使发展过程的社会问题和精神文化“困境”也得到缓解或消除。所以,和谐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企业的价值要求。

1.形式与内涵的结合:不管是企业文化的管理模式在改革开放后被引入到我国后的企业文化建设,还是近两年随着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从而影响到社会方方面面来看,许多企业只是从表面和形式上模仿和学习,如热衷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等等。然而,却缺乏对和谐企业文化内涵的真正理解和内化。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各种符号、英雄、活动等。因此将“和谐”理念和价值观内化后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和谐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

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2.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没有对和谐企业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和丰富,就很难有正确而客观的理论指导管理实践。从另一方面来讲,不能对理论的很好运用,也就没有达到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初衷,更谈不上对理论的完善和充实。只有二者结合,相辅相成,最终才能互相促进,同时发展。

3.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尽管我们提倡的是以和谐为主流的企业文化,但是文化的生成和运用,最重要的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共同的基础上要有自身特色。完全的同一,并不是和谐社会的面貌,多形式的和谐更能丰富和谐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活跃、观念交织、文化交融的时代,加上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企业体制机制的变革,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大范围、大力度地在职工中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爱企、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树立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气,营造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要以提高职工素质和推动科技进步、知识创新为重点。必须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网络,强化在职培训,提高

员工素质,开发和发挥每一名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这是企业迫在眉睫的工作。同时要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高技术、高科技含量和持续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经济增长。为此,必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加科技投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并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同时,要教育全体职工树立创新意识,建立企业创新体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知识、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企业环境。

要以体系建设为主攻方向整体推进。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思想观念、价值追求、行为规范、企业精神的综合反映。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要大力培育爱企、敬业、诚信、友善的企业精神。要重视制度行为文化的建设,把企业的文化理念融入到具体的规章制度之中。同时善于总结提炼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服务、安全生产等各个方面的工作理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把握以上三个层次,整体推进,积极引导本企业职工参与到和谐文化的建设中来,以企业和谐文化的建设,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如何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企业的发展有赖于员工的贡献,员工的发展需要立足于企业这

个平台,二者是一个荣辱与共的整体。我们不可能一味地要求员工做

出牺牲来成就企业,这只会挫伤员工为企业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人是

有欲望的,只有在付出劳动的同时自我也得到利益人们才会源源不断

的做出贡献。在西方的“理性文化”时代,忽视了人的利益,因此,

在这种企业文化指导下的管理实践的成效是有限的。相反,二战后的

日本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十分强调组织归属、团队意识,使企业和员工

的利益都得到了和谐发展。

在企业的运作中,体制和制度是行动的标准和依据。一个企业

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制度,就已经是成功的一半。要制定出正确

的制度,关键是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正确的。和谐企业文化应该建立在

“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对人性更多的是持一种肯定的态度。 首先,和谐文化建设是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必然反映。现代企业

不仅需要确立技术创新的发展战略,更要确立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

战略,以便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和谐文化建设是当代社会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现代经济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依赖于经济发

展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的不断增强。知识、智慧、审美、生态

价值等文化因素广泛渗透到商品的设计、生产、交换、消费等各个环

节,包括价值观、社会声誉、形象、品牌等在内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

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职工的精神

需求。这不仅使企业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也具有根本性意义。

另外,和谐文化建设是当代企业协调持续发展的需要。当代发展理论在反思传统发展观念的过程中,提出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导的经济、科技、文化与资源、环境和谐统一的协调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发展的文化内涵,推动观念变革和文化创新,使发展超越单纯的经济增长层面而提升为文化创造和人自身的发展过程,赋予发展以明确的人文价值导向,从而不仅使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危机”得以解决,而且使发展过程的社会问题和精神文化“困境”也得到缓解或消除。所以,和谐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企业的价值要求。

1.形式与内涵的结合:不管是企业文化的管理模式在改革开放后被引入到我国后的企业文化建设,还是近两年随着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从而影响到社会方方面面来看,许多企业只是从表面和形式上模仿和学习,如热衷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等等。然而,却缺乏对和谐企业文化内涵的真正理解和内化。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各种符号、英雄、活动等。因此将“和谐”理念和价值观内化后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和谐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

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2.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没有对和谐企业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和丰富,就很难有正确而客观的理论指导管理实践。从另一方面来讲,不能对理论的很好运用,也就没有达到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初衷,更谈不上对理论的完善和充实。只有二者结合,相辅相成,最终才能互相促进,同时发展。

3.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尽管我们提倡的是以和谐为主流的企业文化,但是文化的生成和运用,最重要的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共同的基础上要有自身特色。完全的同一,并不是和谐社会的面貌,多形式的和谐更能丰富和谐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活跃、观念交织、文化交融的时代,加上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企业体制机制的变革,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大范围、大力度地在职工中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爱企、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树立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气,营造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要以提高职工素质和推动科技进步、知识创新为重点。必须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网络,强化在职培训,提高

员工素质,开发和发挥每一名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这是企业迫在眉睫的工作。同时要加快科技进步,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高技术、高科技含量和持续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经济增长。为此,必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加科技投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并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同时,要教育全体职工树立创新意识,建立企业创新体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知识、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和企业环境。

要以体系建设为主攻方向整体推进。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思想观念、价值追求、行为规范、企业精神的综合反映。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要大力培育爱企、敬业、诚信、友善的企业精神。要重视制度行为文化的建设,把企业的文化理念融入到具体的规章制度之中。同时善于总结提炼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服务、安全生产等各个方面的工作理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把握以上三个层次,整体推进,积极引导本企业职工参与到和谐文化的建设中来,以企业和谐文化的建设,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关内容

  • 论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
  • [摘要] 企业 文化体现了 社会 历史 进步的客观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贯彻和谐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吸收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 时代 特色和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文章从 理论 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企业文化以和谐文化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时代 发展 赋予的任务. [ ...

  •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
  • 关于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姓名:朱涛 学号:211308361 专业班级 :金融工程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阶段 新常态 和谐社会 矛盾 摘要:当前关于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明确提出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措施相对较少,本文想就此谈一些自己的观点.由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 ...

  • 浅谈工会组织如何发挥桥梁纽带作用_赵萍
  • 浅谈工会组织如何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赵萍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如何调动和发挥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不断增强凝聚力.竞争力和向心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这项课题研究得好,就会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和平共处,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有利于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每个企业的领导者都希望自己的下属能敬业爱岗 ...

  • 浅谈煤炭企业如何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 两会论文: 浅谈煤炭企业如何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选煤厂:慕红红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主要思想内涵,以文化为主体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它是以先进的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先进的廉政理论为统领,以先进的廉政思想为核心,以先进的廉政文学艺术为载体,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从广义上讲,它是人们关于廉政方面的知 ...

  • 如何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 如何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4357)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而且能够不断开发的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在企业的所有资源排序中始终是处于第一位的.科学地开发.调动企业员 ...

  • 构建和谐班组 打造优秀团队
  • 构建和谐班组 打造优秀团队 推荐 收藏 风雨飞雪 @ 2007-01-14 12:53:13 班组是企业的最小基层团队,是最前沿阵地,是企业生产,经营 方针,目标的具体执行者,班组是企业的组成细胞,和谐的企业离不开 和谐班组的建设,班组的首要任务是按上级下达的生产经营计划保质, 按时,按量的完成各项 ...

  • 关于在企业中推广"家"文化的有关规定
  • 关于在企业中推广"家"文化的有关规定 在历经8年的市场竞争洗礼中,一大国隆脱颖而出.茁壮成长,走过了发育跨入了快速成长期.企业的竞争表现在产品的竞争,产品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较量,企业文化的较量实体是企业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高速度的企业员工队伍来自于比较完善的企业用人制度和 ...

  • 发挥核心作用建立长效机制以非公党建工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 发挥核心作用 建立长效机制 以非公党建工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中共满洲里市委组织部 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作为以贸易和旅游等非公有制经济为主要产业的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市适时提出了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满 ...

  • 三个代表全面
  • 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考试的名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三个代表". 3.科学发展观. 4.解放思想. 5.实事求是. 6.与时俱进. 7.求真务实.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9.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