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我做了一件我喜欢的事

  雷军有句名言:“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小米的巨大成功似乎更佐证了这一观点。移动互联网所引发的巨大想象似乎使大家都认为小米和雷军代表了新时代,处在新时代的风口,小米当然也不是猪,飞越貌似庞大的格力甚至万科都不是问题。   雷军正在一步步被神化。他个人似乎很希望变成别人眼中的“雷布斯”,18岁时读过的一本书《硅谷之火》是他梦想的源泉。与偏执狂乔布斯为了事业不顾一切相比,雷军谨慎有余,喜欢平衡,有退路就很难下定决心。创新像把火,多数时候,雷军离火焰还有几分距离就停下脚步,那是他留给自己的安全界限。   2007年,离开与求伯君一起创立的金山,是雷军一生中重要的结点。雷军说,他年过40才走出低谷,抱着不是必赢就是必输的信念创办小米,因此体会到了“跳下悬崖”的创业感觉。   结果迎来了鲜花。2013年上半年,小米科技卖出了703万台手机,营收达132.7亿元,有望成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尽管在世界范围之内,小米公司目前远远算不上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但雷军离硅谷英雄的距离,却越来越短了。   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   内心有梦,无法抛弃一切   如果说《硅谷之火》给雷军指明了榜样,美国之旅让他看到商业巨大的能量,那么求伯君则带给他一个企业家的梦。这三件事共同构建了雷军最初的梦想――成为知识英雄,缔造一家像苹果公司一样的科技公司。   1988年,19岁的雷军写下第一行程序时,他绝对想不到最终自己会以一名创新企业家的身份留名,当年的他太想成为一名程序员了。1991年,小负盛名的雷军与求伯君相熟并深受后者赏识。求伯君是第一代中国程序员心中共同的神,他创立的金山,是当时最受关注的中国软件公司之一。1992年,毕业不久的雷军加入金山。4年后,雷军作为金山软件总经理,已是国内十大IT杰出青年。   雷军很聪明,又有多于常人数倍的勤奋。创办北京金山后,他花3年时间开发组件《盘古》,最后受到微软冲击而惨败。短暂出走金山,雷军又回来了,带领金山做游戏软件、开发金山词霸,力挽狂澜,让金山走出颓势。   一直煎熬到2007年10月,数次向IPO冲刺的金山才得以在港交所上市。从规模和影响力上来说,金山已经无法和当时的百度、腾讯等比肩。雷军在金山坚持了15年,在金山苦苦挣扎的时候,数位后来者已经居上,金山的舞台显然承载不了雷军当初的硅谷英雄梦。   两个月后,雷军选择了离开。   雷军说,他曾以为金山可以承载他的梦想,于是在一件事情上争取了15年。“当你发现不对,你不敢说,不愿意承认,很纠结。你也大可逆天而为,破釜沉舟,但是却会失去人和。”说到底,雷军内心一直有梦,缺的只是抛弃一切重建一切的勇气。   除非山穷水尽才肯舍弃   2007年离开金山后的雷军,开始全职做天使投资。当时他的想法是,自己如果做不好CEO,那就用自己的资金和经验,创造出几家伟大的企业。   雷军的投资,总有些随心所欲的意味。正如他自己所说,就像“帮朋友”,与传统的“资本布局派”那种事先设想好发展规划,然后用资本押注、催熟有很大的区别。   雷军是国内最早看到移动互联网的潜力,并在该领域布局的人。2005年,他找到一家小公司问人家能不能接受他对移动互联网的想法,遭到拒绝后,又去找第二家,对方答应了,雷军就直接投了200万元。这家公司就是乐讯网。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说,雷军见他第一个问题是问他有没有去医院抄医生的出诊时间表,他回答说有。结果他前一天刚和雷军见过面,第二天还没起床,电话就响了。一接通,雷军说,钱打过去了。   2006年,还在联想投资当副总裁的俞永福想要做一款在线即时聊天工具,向公司寻求支持,被拒绝后非常沮丧。与他相识不到一年的雷军说:“如果你从联想辞职来做,我就投。”俞永福答应了。4年后UC的估值达3亿美元,成为腾讯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头号敌人。   雷军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有着相当好的直觉。有趣的是,他并不会阻止自己不看好的发展方向,因为他信奉“只有创始人才最懂企业”的原则,但是他会不断地唠叨,并让企业去试错。如果企业发展方向对了,雷军则会“续上一子,连子成筋”。例如,他投陈年时就说,未来4年陈年成功失败都投资,也幸亏如此,否则失败两次就认输,就没凡客了。   雷军投资过30多家公司,其中不少公司都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如,拉卡拉、凡客、UCweb、乐淘等。成功者如YY多玩,2012年在纳斯达克上市,雷军这一笔100万美元的投资,获得约113倍的账面回报。   成功的投资生涯令雷军找回了自信,重燃当年梦想。相比3年前,他有了更多的钱和经验,做一个怎样的产品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获成功,没人比雷军更有把握。   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出发   雷军是个亿万富翁,但他缺一样东西:再一次成功的机会。他说:“金山就像是在盐碱地里种草。为什么不在台风口放风筝呢?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   2010年4月,雷军创办小米公司,他看好互联网手机的爆发之势。“创业如跳悬崖,我40岁,还可以为我18岁的梦想再赌一回。”雷军说,既然抱着必输的信念来创业,那就做一个完全创新的东西。   雷军曾说自己并非是善于逆境生存的人,他总是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出发。创业初期他很低调,先是悄悄成立了公司,然后以第三方名义开发MIUI系统,甚至在招聘时都不说他是真正的老板。   其实,雷军下定决心做小米并不容易,很多问题令他焦虑过。比如说他以前从来没有做过手机,谁相信他可以成功?有谁愿意跟他一起去创业?谁又愿意投钱给他?   在小米第一轮融资的时候,雷军跟投资者开出的条件是,他要融的钱,他自己以及几个合伙人掏一半。这个作价表达了雷军非常不一样的心态。   2011年8月16日,雷军站到了798艺术中心北京会所的舞台中央,他身着黑色T恤和深蓝色牛仔裤,以小米科技CEO的身份,发布了代号为“米格机”的第一代小米手机。他对着台下的几百名听众讲述它的诞生历史。这场新闻发布会,更像是雷军的一场脱口秀,现场甚至有人喊出了“雷布斯”――因为这感觉和乔布斯在莫斯康尼会议中心的表演有相当神似的地方。   雷军也承认,他在模仿、学习乔布斯的产品发布模式。他说:“我很小的时候,就想创办一家世界一流的企业,想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我做小米的时候,有这样的初衷,但是做着做着,我觉得最最重要的还是,我做了一件我喜欢的事情。”   小米手机并没有脱离商业的本质,它只是在正确的时间点做了正确的事,其成功仍然符合定位理论。首先,从市场来说,目前手机厂商主要针对商务人士以及职场白领,雷军抓住了80后、90后、00后这个新生代空白人群;其次,从产品来说,相比原来针对所谓�丝人群的中低端手机,小米手机属于高质量,性价比也不错;再次,从传播来说,雷军是互联网老兵,懂互联网运作,在传播上运用了跟帖、互动等互联网方式,形成和集聚了强大的品牌效应。   时势造英雄。雷军正成为一代偶像,他以无可争辩的案例证明了互联网的强大价值和想象空间。他明白,要想战胜内心的恐惧,最好的办法是正视再正视,直到成为习惯。他践行了一个朴素的道理:40岁之前,性格塑造你,40岁之后,你塑造人生。

  雷军有句名言:“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小米的巨大成功似乎更佐证了这一观点。移动互联网所引发的巨大想象似乎使大家都认为小米和雷军代表了新时代,处在新时代的风口,小米当然也不是猪,飞越貌似庞大的格力甚至万科都不是问题。   雷军正在一步步被神化。他个人似乎很希望变成别人眼中的“雷布斯”,18岁时读过的一本书《硅谷之火》是他梦想的源泉。与偏执狂乔布斯为了事业不顾一切相比,雷军谨慎有余,喜欢平衡,有退路就很难下定决心。创新像把火,多数时候,雷军离火焰还有几分距离就停下脚步,那是他留给自己的安全界限。   2007年,离开与求伯君一起创立的金山,是雷军一生中重要的结点。雷军说,他年过40才走出低谷,抱着不是必赢就是必输的信念创办小米,因此体会到了“跳下悬崖”的创业感觉。   结果迎来了鲜花。2013年上半年,小米科技卖出了703万台手机,营收达132.7亿元,有望成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尽管在世界范围之内,小米公司目前远远算不上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但雷军离硅谷英雄的距离,却越来越短了。   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   内心有梦,无法抛弃一切   如果说《硅谷之火》给雷军指明了榜样,美国之旅让他看到商业巨大的能量,那么求伯君则带给他一个企业家的梦。这三件事共同构建了雷军最初的梦想――成为知识英雄,缔造一家像苹果公司一样的科技公司。   1988年,19岁的雷军写下第一行程序时,他绝对想不到最终自己会以一名创新企业家的身份留名,当年的他太想成为一名程序员了。1991年,小负盛名的雷军与求伯君相熟并深受后者赏识。求伯君是第一代中国程序员心中共同的神,他创立的金山,是当时最受关注的中国软件公司之一。1992年,毕业不久的雷军加入金山。4年后,雷军作为金山软件总经理,已是国内十大IT杰出青年。   雷军很聪明,又有多于常人数倍的勤奋。创办北京金山后,他花3年时间开发组件《盘古》,最后受到微软冲击而惨败。短暂出走金山,雷军又回来了,带领金山做游戏软件、开发金山词霸,力挽狂澜,让金山走出颓势。   一直煎熬到2007年10月,数次向IPO冲刺的金山才得以在港交所上市。从规模和影响力上来说,金山已经无法和当时的百度、腾讯等比肩。雷军在金山坚持了15年,在金山苦苦挣扎的时候,数位后来者已经居上,金山的舞台显然承载不了雷军当初的硅谷英雄梦。   两个月后,雷军选择了离开。   雷军说,他曾以为金山可以承载他的梦想,于是在一件事情上争取了15年。“当你发现不对,你不敢说,不愿意承认,很纠结。你也大可逆天而为,破釜沉舟,但是却会失去人和。”说到底,雷军内心一直有梦,缺的只是抛弃一切重建一切的勇气。   除非山穷水尽才肯舍弃   2007年离开金山后的雷军,开始全职做天使投资。当时他的想法是,自己如果做不好CEO,那就用自己的资金和经验,创造出几家伟大的企业。   雷军的投资,总有些随心所欲的意味。正如他自己所说,就像“帮朋友”,与传统的“资本布局派”那种事先设想好发展规划,然后用资本押注、催熟有很大的区别。   雷军是国内最早看到移动互联网的潜力,并在该领域布局的人。2005年,他找到一家小公司问人家能不能接受他对移动互联网的想法,遭到拒绝后,又去找第二家,对方答应了,雷军就直接投了200万元。这家公司就是乐讯网。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说,雷军见他第一个问题是问他有没有去医院抄医生的出诊时间表,他回答说有。结果他前一天刚和雷军见过面,第二天还没起床,电话就响了。一接通,雷军说,钱打过去了。   2006年,还在联想投资当副总裁的俞永福想要做一款在线即时聊天工具,向公司寻求支持,被拒绝后非常沮丧。与他相识不到一年的雷军说:“如果你从联想辞职来做,我就投。”俞永福答应了。4年后UC的估值达3亿美元,成为腾讯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头号敌人。   雷军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有着相当好的直觉。有趣的是,他并不会阻止自己不看好的发展方向,因为他信奉“只有创始人才最懂企业”的原则,但是他会不断地唠叨,并让企业去试错。如果企业发展方向对了,雷军则会“续上一子,连子成筋”。例如,他投陈年时就说,未来4年陈年成功失败都投资,也幸亏如此,否则失败两次就认输,就没凡客了。   雷军投资过30多家公司,其中不少公司都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如,拉卡拉、凡客、UCweb、乐淘等。成功者如YY多玩,2012年在纳斯达克上市,雷军这一笔100万美元的投资,获得约113倍的账面回报。   成功的投资生涯令雷军找回了自信,重燃当年梦想。相比3年前,他有了更多的钱和经验,做一个怎样的产品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获成功,没人比雷军更有把握。   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出发   雷军是个亿万富翁,但他缺一样东西:再一次成功的机会。他说:“金山就像是在盐碱地里种草。为什么不在台风口放风筝呢?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   2010年4月,雷军创办小米公司,他看好互联网手机的爆发之势。“创业如跳悬崖,我40岁,还可以为我18岁的梦想再赌一回。”雷军说,既然抱着必输的信念来创业,那就做一个完全创新的东西。   雷军曾说自己并非是善于逆境生存的人,他总是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出发。创业初期他很低调,先是悄悄成立了公司,然后以第三方名义开发MIUI系统,甚至在招聘时都不说他是真正的老板。   其实,雷军下定决心做小米并不容易,很多问题令他焦虑过。比如说他以前从来没有做过手机,谁相信他可以成功?有谁愿意跟他一起去创业?谁又愿意投钱给他?   在小米第一轮融资的时候,雷军跟投资者开出的条件是,他要融的钱,他自己以及几个合伙人掏一半。这个作价表达了雷军非常不一样的心态。   2011年8月16日,雷军站到了798艺术中心北京会所的舞台中央,他身着黑色T恤和深蓝色牛仔裤,以小米科技CEO的身份,发布了代号为“米格机”的第一代小米手机。他对着台下的几百名听众讲述它的诞生历史。这场新闻发布会,更像是雷军的一场脱口秀,现场甚至有人喊出了“雷布斯”――因为这感觉和乔布斯在莫斯康尼会议中心的表演有相当神似的地方。   雷军也承认,他在模仿、学习乔布斯的产品发布模式。他说:“我很小的时候,就想创办一家世界一流的企业,想做一件伟大的事情。我做小米的时候,有这样的初衷,但是做着做着,我觉得最最重要的还是,我做了一件我喜欢的事情。”   小米手机并没有脱离商业的本质,它只是在正确的时间点做了正确的事,其成功仍然符合定位理论。首先,从市场来说,目前手机厂商主要针对商务人士以及职场白领,雷军抓住了80后、90后、00后这个新生代空白人群;其次,从产品来说,相比原来针对所谓�丝人群的中低端手机,小米手机属于高质量,性价比也不错;再次,从传播来说,雷军是互联网老兵,懂互联网运作,在传播上运用了跟帖、互动等互联网方式,形成和集聚了强大的品牌效应。   时势造英雄。雷军正成为一代偶像,他以无可争辩的案例证明了互联网的强大价值和想象空间。他明白,要想战胜内心的恐惧,最好的办法是正视再正视,直到成为习惯。他践行了一个朴素的道理:40岁之前,性格塑造你,40岁之后,你塑造人生。


相关内容

  • 雷军经典语录
  • 共收录16个雷军的句子: 本页收录的雷军经典语录/雷军名句根据受欢迎度排序,通过这些雷军名言名句可以了解雷军的文字风格.如果您也有私藏的雷军经典语录或喜欢的雷军的句子,欢迎发布出来与我们共享. 专注.极致.口碑.快 喜欢(13) 加入句集 评论(2) yoyo 分享到微信 我总结的创业十条:1.能洞 ...

  • 风口上的猪
  • 风口上的猪 他曾带领金山成功上市,可又在42岁重新创业创办小米.他被称为IT 界的劳模.可他却说:"劳模是无能的".他,就是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 11月11日,这个曾经被年轻人调侃为"光棍节"的日子,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一年一度全民网购的大狂欢.在节节攀升的销 ...

  • 雷军最痛苦的一件事不是错失马云?
  • 雷军最痛苦的一件事不是错失马云?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说马云在创建阿里巴巴的时候,那个时候因为比较缺资金,所以他去找国雷军,因为雷军是天使投资人嘛,手里面比较有钱.但是马云 给雷军的印象比较差,雷军说看马云满嘴跑火车,感觉不太靠谱. 其实知道雷军的人都知道雷军投资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只投资熟 ...

  • 雷军的心事:小米要开开心心不能像苦难金山
  • 雷军的心事:小米要开开心心 不能像苦难金山 发布时间: 2011-10-18 14:54:00 来源: 中国周刊 作者: 余芳倩 相关行业: 互联网 相关人物: 雷军 雷军希望收获一个"大成"的案例.图/CFP 雷军的心事 他不缺钱不缺闲不缺声誉,但缺少一个特别满意的" ...

  • 他接了雷军的董事会主席位置,造就25亿美元市值企业
  • 他曾是中国互联网新闻开拓者,担任过<中国青年报>记者.网易总编辑. 他也曾是张朝阳的下属,担任搜狐IT的主编. 他获雷军支持,靠直播攒10亿用户,如今造就25亿美元市值. 他就是欢聚时代(YY)创始人--李学凌. 1997年,他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以后,就相继进入到<中国青年报 ...

  • 雷军向四家公司学到了什么
  • 提要:在小米成立刚刚一年的时候,雷军接受<经理人>采访,当时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小米要做一家有粉丝的公司,能做成世界500强最好,做不成也没关系."当时记者并未在意,谁会对一家成立只有1年的创业公司的豪言太当真呢,但现在看来,世界500强的目标挺靠谱的. 视窗:五年 ...

  • 小米调研报告
  • 2011年小米手机 大学生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调查方:周阳 邢晓杭 李慧 赵小丽 委托方:大学生 报告日期:2011-10-22 报告目录 第一章 小米手机大学生市场调研报告摘要 第一节 调研目的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第二章 小米手机相关概述 第一节 小米手机基本概念 ...

  • 谁是最破坏性的创始人?
  • 陌陌上市了,估值30亿美元,用户数1.8个亿,有450万个群组. 在路演的PPT 中,陌陌自称是中国仅次于手机QQ 和微信的第三大移动高社交网站.在中国网民心里,它是排名第一的"约妹神器".在我眼里,它是移动互联网第一个10亿美元俱乐部成员.10亿美元,在过去那是一个很大的事,记 ...

  • 雷军,马化腾
  • 那年,雷军是总经理 马化腾在打工 马云还在碰壁! 在40岁生日的那天夜里,雷军和几位朋友到北京中关村当代商城附近的一家酒廊喝酒.酒过三巡,雷军感慨地说:"人是不能推着石头往山上走的,这样会很累,而且会被山上随时滚落的石头给打下去.要做的是,先爬到山顶,随便踢块石头下去." 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