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海漫记]有感

点点滴滴永记取 ——读《教海漫记》有感 在小书店里,找到了于永正老师著的《教海漫记》真是让我喜出望外。记得几个月前,他到我们学校来给我们做指导,还有幸作为东道主陪着他游览了孔圣园。到现在,他谦逊、平易的待人之道,朴实、精彩课堂教学还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他机智、幽默的教学语言,还常常回响在我的耳边。他是我最崇拜的名师。如今,居然找到他的著作,我真是如获至宝。翻开书的第一页,我就爱不释手了,大有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势。我一边读,一边圈圈点点,一些精彩的地方还把它抄下来,反复品味。 这本书分为“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其他篇”四大部分。于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地讲述了他对教育,尤其是对语文教育的感悟。语言流畅,生动幽默,处处折射出过人的教学魅力。读完这本书,我感慨良多。现在众多的语文课上,学生被动地抄词,组装句子,还有无的放矢的改错啦,判断啦,弄得学生晕头转向。教师在课堂上枯燥无味地分析课文内容,讲了不少正确的废话;学生在教室里没精打采地听,听得如坠云雾。语文课堂,缺少生气,缺乏魅力。而在于老师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看到地却是另一番景象: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言语生动,琅琅书声不绝于耳。教学中,语言训练扎实、到位,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课堂上时而还发出阵阵笑声。此情此景,

我惊叹,我深思:为什么于老师的语文课达到这样高的境界?我从如下三点谈自己的体会。

一、“吃透学生” 记得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大声疾呼:要面向儿童的个性。的确,学生的可塑性大,他们丰富多彩、变化不定的内心世界更是难以揣摩。但从书中内容看,于老师在教学中最具深度,最具特色,最有成效的研究,就是对儿童的研究。他认为,在课堂中,教师应将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要“目中有人”。于老师眼里的学生,不仅有共性,而且有鲜明的个性。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就某一个学生而言,在教学活动中和每个阶段的心理特点都是不尽相同的。有时会高兴,有时会焦虑,有时又会莫名地感到困惑,有时又会有所顿悟。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情况,伺机诱导,巧妙点拨。当学生思维堵塞时,耐心疏导他,当他心理有困惑时,春风化雨地开导他,当他精神倦怠时,用催人奋进的话语激励他。上课时,对学生或者注目,或者点头,或者微笑,或者抚摸学生的头,又或者给学生讲悄悄话„„总之,言语的、非言语的、明示的、暗示的,都给学生注入“兴奋剂”。这一点,于老师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想想自己,虽然也能做到“目中有生”,但是却未能做到时时刻刻关注学生,更不能适时地给学生注入“兴奋剂”,原因就是自己对学生的心理了解得不够深入,还未能吃透每一个学生。虽然于老师讲的这些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却让我好好地反思了自己。在“吃透学生”这一点上,与于老师相比,我真是差远了。看来我还得多下点功夫,努力地“吃透学生”,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用好教材 在“用教材教”和“教教材”这个篇章里,于老师用他的一个教学实例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什么是“教教材”,怎样才是“用教材教”。“它是以教材为凭借,在尊重教材和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学生教活,教聪明。” (范文先生 )

“举个例子吧,指导让学生用文中的‘究竟’造句,如果只是教教材,那简单多了,仿一个就是了,再不然老师造几个句子,抄抄背背也不是不行。但,这样做,它的训练价值就小得多了,‘用教材教’,就是尽可能地让教学‘增值’。” 以教材为凭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于老师做得最多的也是最有成效的,就是读写结合。在他的课堂教学中,很多写的练习,教材上是没有规定的,都是于老师根据教材,根据学生能力训练的需要加上去的。于老师的这一做法大大地启发了我,让我彻底反思以往“教教材”的低效的课堂教学,也激发了我“学而致用”的冲动。于是,在新学期开学后,我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也实实在在地尝试起来,例如:教完《走遍天下书为侣》,我让学生也来一篇《走遍天下电脑为侣》,让他们说说以电脑为侣的理由;读了古诗《秋思》后,我则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首诗改编成故事;《梅花魂》

一文,首尾呼应,《桂花雨》一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摇桂花的乐趣。我就让学生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写一写童年生活中的一件乐事。教材是个好例子,教材用得好,才能让学

生确确实实地提高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现在,我尝到了用好教材,让教学“增值”的甜头。

三、善于思考 “业精于勤,荒于嬉。”读完这本书,回过头来细细想想于老师的成长历程,他之所以成为名师,与他善于思考不无关系。“我看见水壶开了,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叫起来;马歇尔也看见壶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造了一部蒸汽机。”记得很早以前,我就在某一杂志上读过这句话,但没有引起我的思考。于老师就是从这句话获得了启示,从而爱上了思考。读了于老师的一个个教育教学的故事,我也对这句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的确,凡人和不平凡的人的区别就在于——一个不善于思考,一个则善于思考。这说明思考是多么重要。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功者不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可惜,自己很多时候都让时间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中,却没有用来思考,以至于思维水平、教学能力总是在一个水平上徘徊,成了那种忙而少思的勤奋者。还清楚地记得我教《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我让学生读读课文,看看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

点点滴滴永记取 ——读《教海漫记》有感 在小书店里,找到了于永正老师著的《教海漫记》真是让我喜出望外。记得几个月前,他到我们学校来给我们做指导,还有幸作为东道主陪着他游览了孔圣园。到现在,他谦逊、平易的待人之道,朴实、精彩课堂教学还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他机智、幽默的教学语言,还常常回响在我的耳边。他是我最崇拜的名师。如今,居然找到他的著作,我真是如获至宝。翻开书的第一页,我就爱不释手了,大有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势。我一边读,一边圈圈点点,一些精彩的地方还把它抄下来,反复品味。 这本书分为“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其他篇”四大部分。于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地讲述了他对教育,尤其是对语文教育的感悟。语言流畅,生动幽默,处处折射出过人的教学魅力。读完这本书,我感慨良多。现在众多的语文课上,学生被动地抄词,组装句子,还有无的放矢的改错啦,判断啦,弄得学生晕头转向。教师在课堂上枯燥无味地分析课文内容,讲了不少正确的废话;学生在教室里没精打采地听,听得如坠云雾。语文课堂,缺少生气,缺乏魅力。而在于老师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看到地却是另一番景象: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言语生动,琅琅书声不绝于耳。教学中,语言训练扎实、到位,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课堂上时而还发出阵阵笑声。此情此景,

我惊叹,我深思:为什么于老师的语文课达到这样高的境界?我从如下三点谈自己的体会。

一、“吃透学生” 记得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大声疾呼:要面向儿童的个性。的确,学生的可塑性大,他们丰富多彩、变化不定的内心世界更是难以揣摩。但从书中内容看,于老师在教学中最具深度,最具特色,最有成效的研究,就是对儿童的研究。他认为,在课堂中,教师应将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要“目中有人”。于老师眼里的学生,不仅有共性,而且有鲜明的个性。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就某一个学生而言,在教学活动中和每个阶段的心理特点都是不尽相同的。有时会高兴,有时会焦虑,有时又会莫名地感到困惑,有时又会有所顿悟。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情况,伺机诱导,巧妙点拨。当学生思维堵塞时,耐心疏导他,当他心理有困惑时,春风化雨地开导他,当他精神倦怠时,用催人奋进的话语激励他。上课时,对学生或者注目,或者点头,或者微笑,或者抚摸学生的头,又或者给学生讲悄悄话„„总之,言语的、非言语的、明示的、暗示的,都给学生注入“兴奋剂”。这一点,于老师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想想自己,虽然也能做到“目中有生”,但是却未能做到时时刻刻关注学生,更不能适时地给学生注入“兴奋剂”,原因就是自己对学生的心理了解得不够深入,还未能吃透每一个学生。虽然于老师讲的这些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却让我好好地反思了自己。在“吃透学生”这一点上,与于老师相比,我真是差远了。看来我还得多下点功夫,努力地“吃透学生”,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用好教材 在“用教材教”和“教教材”这个篇章里,于老师用他的一个教学实例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什么是“教教材”,怎样才是“用教材教”。“它是以教材为凭借,在尊重教材和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学生教活,教聪明。” (范文先生 )

“举个例子吧,指导让学生用文中的‘究竟’造句,如果只是教教材,那简单多了,仿一个就是了,再不然老师造几个句子,抄抄背背也不是不行。但,这样做,它的训练价值就小得多了,‘用教材教’,就是尽可能地让教学‘增值’。” 以教材为凭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于老师做得最多的也是最有成效的,就是读写结合。在他的课堂教学中,很多写的练习,教材上是没有规定的,都是于老师根据教材,根据学生能力训练的需要加上去的。于老师的这一做法大大地启发了我,让我彻底反思以往“教教材”的低效的课堂教学,也激发了我“学而致用”的冲动。于是,在新学期开学后,我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也实实在在地尝试起来,例如:教完《走遍天下书为侣》,我让学生也来一篇《走遍天下电脑为侣》,让他们说说以电脑为侣的理由;读了古诗《秋思》后,我则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首诗改编成故事;《梅花魂》

一文,首尾呼应,《桂花雨》一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摇桂花的乐趣。我就让学生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写一写童年生活中的一件乐事。教材是个好例子,教材用得好,才能让学

生确确实实地提高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现在,我尝到了用好教材,让教学“增值”的甜头。

三、善于思考 “业精于勤,荒于嬉。”读完这本书,回过头来细细想想于老师的成长历程,他之所以成为名师,与他善于思考不无关系。“我看见水壶开了,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叫起来;马歇尔也看见壶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造了一部蒸汽机。”记得很早以前,我就在某一杂志上读过这句话,但没有引起我的思考。于老师就是从这句话获得了启示,从而爱上了思考。读了于老师的一个个教育教学的故事,我也对这句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的确,凡人和不平凡的人的区别就在于——一个不善于思考,一个则善于思考。这说明思考是多么重要。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功者不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可惜,自己很多时候都让时间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中,却没有用来思考,以至于思维水平、教学能力总是在一个水平上徘徊,成了那种忙而少思的勤奋者。还清楚地记得我教《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我让学生读读课文,看看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


相关内容

  • [教海漫记]读后感
  • 教育学院读书报告 学号: Z13080047 姓名: 王慧燕 报告时间: 报告地点: 题目: 教育,将快乐进行到底 --读于永正的<教海漫记>有感 指导教师签名: 教育,将快乐进行到底 --读于永正的<教海漫记>有感 时间过得可真快,快得让人来不及收拾和整理逝去的年华.一年, ...

  • 于永正教海漫记读后感
  • 近日来,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开卷一读,竟不忍释手.这本书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书中的每篇文章篇幅虽然不长,但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文章又贯穿着一个大中心.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一位老教师跟你娓娓谈心,又像是讲故事 ...

  • 水闸设计与施工说明书
  • 水闸设计与施工 专 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班 级: 水工1234班 姓 名: 学 号: 1234563 组 别: 第某组 指导老师: 易进蓉 2015年11月 目录 一.基本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二.闸室布 ...

  • 水利水电水闸毕业设计
  • 第一章 综合说明 第一节 概述 本工程闸址位元于龙坝乡驻地-龙坝河与其左岸支沟交汇口之上游约150m处,拦河闸所担负的任务是正常情况下拦河截水,抬高水位,以利引水.洪水时开闸泄水,以保安全.主要用于电站引水发电.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本引水式电 ...

  • 消力池计算
  • ********************************************************************** 计算项目:消能工水力计算 1 **************************************************************** ...

  • 水闸设计说明书
  • 水闸设计说明书 专业年级: 2015级 专业班级:专业方向: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指导教师: 某某某 学生姓名: 某某某 学 号: 水利工程系 2015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基本资料--------------------------------------------------------- ...

  • 电梯曳引驱动系统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 2006年7月第7期 应用技术T A I Y U A N S C I -T E C H 文章编号:1006-4877(2006)07-0074-02 电梯曳引驱动系统的现状及 发展前景 杨国生 摘 要:介绍了电梯曳引驱动系统的发展现状,着重论述了 点.采用现代矢量控制方法,可以使感应电机获得良好的调 ...

  • 颍河拦河坝课程设计
  • 颖河拦河闸设计说明书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基本资料 第三节 工程综合说明书 第二章 水力计算 第一节 闸室的结构型式及孔口尺寸确定 第二节 消能防冲设计 第三章 防渗排水设计 第一节 闸底轮廓布置. 第二节 防渗和排水设计及渗透压力计算 第三节 防渗排水设施和细部构造 第四章 ...

  • 橡胶坝设计总说明
  • 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工程区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新区的淇河上,淇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棋子山,东流经河南辉县.林州.鹤壁市淇滨区.淇县及浚县,最后注入卫河.据国家地质部门实测记载,淇河形成于下澳陶统,距今已有五亿年的历史,是中国华北地区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被称为"北方漓江".因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