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大决战教学反思

《战略大决战》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八年级上册政治军事斗争内容的最后一课,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走向最后胜利的历程:包括三大主力决战、渡江战役、解放南京以及蒋家王朝的覆灭。针对本课内容,结合了本校教改新模式讲学稿和汉沽区历史教研组的教研主题:问题导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根据本校八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思路。现就这节课的课前准备及上课情况做一反思:

一、课前准备:

1、教师的准备:编写讲学稿和制作课件

我们都知道“讲学稿”是教与学的合一,所以在设计上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特别是要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所以我在讲学稿中设计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预习、知识网络、活动探究、资料补充等环节,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为了更好的辅助教学我设计了课件来配合讲学稿的使用。

2、学生的准备:搜集资料和填写讲学稿

为了明确任务,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三个战役组,这样学生在搜集资料时就会有所侧重。同时为了避免讲学稿的丢失,在上课前几分钟发放讲学稿,学生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起到预习新课的作用。教师可以据此随时检查、指导和调控。

二、上课情况:

1、课堂导入:通过复习引导学生梳理了解放战争时期几个战略阶段,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再到战略大决战。利用课件动态出示了决战前国共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使学生较清楚的认识到决战时机已经成熟的历史条件。

2、讲授新课:

第一:我认为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学生的分角色讲解战役。课前,每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要求这位同学以讲解员的身份负责讲述这次战役,为了更好的完成讲述任务,我要求讲解员利用讲学稿上三大战役的情况对比表,把三大战役的时间、战区、参战部队、指挥官、战况及经典战术、意义六项内容交代清楚,同时负责放映幻灯片。课上学生主要是把本小组的活动成果展示给大家。老师在这节课的过程中,更多起的是一个线索作用。这样就把课上更大的舞台空间交给了学生,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再加上课前准备充分,以讲学稿为依托,所以在课上学生的表现比较好。这样做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这成为我这节课的一大亮点。

但在课后集体研讨的过程中提出,形式挺好,但就是三个小组的形式都一样,有点雷同。反观这节课,更多地时间是让学生利用的,但也确实是形式比较单一,所以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学生,老师更好地起一个引导的作用。

第二:由于这节课讲述的是战争史,所以我制作了大量的动态的战争地图,配合讲解员的讲述,更加直观生动。另外为了更好的再现历史场景我节选了《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电影的相关视频以及播放了毛泽东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朗诵,它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式获得历史的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大大增强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感,大大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讲学稿中的学习目标。 第三:在讲学稿的活动探究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五个大问题其中包含多个小问题,在课前进行设计的时候,是想通过学生们的分组讨论、教师的启发来解决,但在实际上课的时候由于时间较紧,只是在填写讲学稿的时候给了点时间进行讨论。所以说在解决问题时主要还

是靠老师的启发引导。但是在个别的问题上尽管自己在课上给了学生很多的提示,效果还是很不理想。

在课后交流中使我认识到有些语言应该简单化,例如:在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或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这道题时。我在提示学生的时候,用的是下列词语:战争性质、集团利益、国家职能、历史趋势。这些词的专业性太强了,不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就这几个词就已经使学生晕头转向了。所以说在以后的启发提示中应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使问题简单化。

第四、课堂练习是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讲学稿为我们的“日日清”“周周清”提供了方便。对于课文内的重点问题,我们凭借师生共用的讲学稿,有序地引导学生的课堂学习;训练更具针对性,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功能;长期积累更是学生课后极具价值的学习资料,有助于学生的复习。

当然,用讲学稿上课我也在思考一些问题,针对好学生,是很好的催化剂,更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而对于稍差的学生,怎样才能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有,就是我们讲学稿的保存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但我坚信

《战略大决战》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八年级上册政治军事斗争内容的最后一课,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走向最后胜利的历程:包括三大主力决战、渡江战役、解放南京以及蒋家王朝的覆灭。针对本课内容,结合了本校教改新模式讲学稿和汉沽区历史教研组的教研主题:问题导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根据本校八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思路。现就这节课的课前准备及上课情况做一反思:

一、课前准备:

1、教师的准备:编写讲学稿和制作课件

我们都知道“讲学稿”是教与学的合一,所以在设计上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特别是要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所以我在讲学稿中设计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预习、知识网络、活动探究、资料补充等环节,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为了更好的辅助教学我设计了课件来配合讲学稿的使用。

2、学生的准备:搜集资料和填写讲学稿

为了明确任务,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三个战役组,这样学生在搜集资料时就会有所侧重。同时为了避免讲学稿的丢失,在上课前几分钟发放讲学稿,学生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起到预习新课的作用。教师可以据此随时检查、指导和调控。

二、上课情况:

1、课堂导入:通过复习引导学生梳理了解放战争时期几个战略阶段,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再到战略大决战。利用课件动态出示了决战前国共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使学生较清楚的认识到决战时机已经成熟的历史条件。

2、讲授新课:

第一:我认为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学生的分角色讲解战役。课前,每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要求这位同学以讲解员的身份负责讲述这次战役,为了更好的完成讲述任务,我要求讲解员利用讲学稿上三大战役的情况对比表,把三大战役的时间、战区、参战部队、指挥官、战况及经典战术、意义六项内容交代清楚,同时负责放映幻灯片。课上学生主要是把本小组的活动成果展示给大家。老师在这节课的过程中,更多起的是一个线索作用。这样就把课上更大的舞台空间交给了学生,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再加上课前准备充分,以讲学稿为依托,所以在课上学生的表现比较好。这样做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这成为我这节课的一大亮点。

但在课后集体研讨的过程中提出,形式挺好,但就是三个小组的形式都一样,有点雷同。反观这节课,更多地时间是让学生利用的,但也确实是形式比较单一,所以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学生,老师更好地起一个引导的作用。

第二:由于这节课讲述的是战争史,所以我制作了大量的动态的战争地图,配合讲解员的讲述,更加直观生动。另外为了更好的再现历史场景我节选了《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电影的相关视频以及播放了毛泽东写的七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朗诵,它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式获得历史的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大大增强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感,大大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讲学稿中的学习目标。 第三:在讲学稿的活动探究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五个大问题其中包含多个小问题,在课前进行设计的时候,是想通过学生们的分组讨论、教师的启发来解决,但在实际上课的时候由于时间较紧,只是在填写讲学稿的时候给了点时间进行讨论。所以说在解决问题时主要还

是靠老师的启发引导。但是在个别的问题上尽管自己在课上给了学生很多的提示,效果还是很不理想。

在课后交流中使我认识到有些语言应该简单化,例如:在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或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这道题时。我在提示学生的时候,用的是下列词语:战争性质、集团利益、国家职能、历史趋势。这些词的专业性太强了,不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就这几个词就已经使学生晕头转向了。所以说在以后的启发提示中应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使问题简单化。

第四、课堂练习是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讲学稿为我们的“日日清”“周周清”提供了方便。对于课文内的重点问题,我们凭借师生共用的讲学稿,有序地引导学生的课堂学习;训练更具针对性,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功能;长期积累更是学生课后极具价值的学习资料,有助于学生的复习。

当然,用讲学稿上课我也在思考一些问题,针对好学生,是很好的催化剂,更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而对于稍差的学生,怎样才能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有,就是我们讲学稿的保存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但我坚信


相关内容

  • 解放战争胜利
  • 第十五周八年级历史教案 备课人: 使用人: 总节次: [周教学内容]: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 [周知识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作战.南京.上海的解放.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原因. [周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第17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 [内容标准] 列举辽沈.淮海. ...

  • 对八年级上历史教学的几点反思
  • 我对备课的几点反思 坛洛二中 欧阳柳 可以说,备课是贯穿一名教师一生的工作要务,备课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新的课题,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要求.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参照其他老师的经验,得出了几点反思: (一)应该带着未知的知识性问题备课: 这里的知识性不是教学内容本身的, ...

  • 第20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第20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标内容] 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了解三大战役的进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及编制历史图表的能力. (2)通过讲述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

  • 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
  • 学科:历史 备课组:八年级历史组 主备人: 王相华 执行时间: 二 次 备 课 个人初备案 课 题 授 课 类 型 新 授 1. 知识识记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全面内战爆发 解放军转战陕北 刘 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 能力培养 (1) 分析理解: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 观摩课研讨反思
  • 历史观摩课的研讨与反思 历史 走进新时代 苏俊卿 在培训期间,我们历史班的学员有幸到石家庄市21中学和石家庄4中学习,在这两所学校,张倩.杜磊.田华.程丽伟四位教师为我们作展示出他们高超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艺术,让我们感到石家庄的历史教学水平是一流的,值得赞扬,更值得学习. 田华老师的课,主线明确,用昨 ...

  • 上交第18课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1)
  • 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军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自觉运用地图学习历史.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 ...

  • 20战略大决战
  • <战略大决战>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战略大决战>.现在,我结合教学理念谈谈对这一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这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的第20课,属于解放战争的大决战时期.在这个时期人民解放军顺承战略进攻阶段的各种 ...

  •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说课稿
  •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本节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三章人民解放战争,第三节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的内容.在这之前已分别学习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争取和平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这些内容环环相扣, ...

  • 八下历史第一.二单元.教案
  • 八下历史第一单元 第1课 大战前夜的较量 学习目标 1. 2. 3. 课前预习 学生看书,做<名校课堂>课前预习部分 温故知新: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课堂小结 知识结构 单选题4个 简答题1个 材料分析题1个 课堂练习<名校课堂>单选题部分 合作探究 活动探究一 通过材料分析抗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