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文言文梳理

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之《孟子》两章

参考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

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星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

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

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

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

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

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

家大师。称为“亚圣”。他主张“仁政”、“王道”、“性善论”、“民贵君轻”。

《孟子》,语录体散文。是儒家经典之一。现存七篇,内容主要是记录孟子的言行、政

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论述。

通假字: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②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衡”,梗塞,不顺。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古今异义词: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系亲属或母系亲属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他的成员。

委 域 是 兵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古义:兵器 兵革之利 今义:士兵

然而 古义:这样 却 然而不胜者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一词多义:

以: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介词) ②以天下之所顺(用,介词)

之:

①三里之城(的,助词) ②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它.指包围的城)

③多助之至(到,动词) ④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之人)

利:

①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②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注意下列词的用法:

①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②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③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④空乏: 空乏其身(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资财缺乏)

课文内容理解——(见“综合测试题”)

中考例题解析

一、思考、应用:

(1)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

“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

(2)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

谈你的看法。

【附】论证本文观点的名言及事例:勾践,卧薪尝胆。

艰难困苦,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二、开放题。 请再举出一些成功背后付出无数艰辛的例子或名言。

(张海迪、爱迪生)

(名言:艰难困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例:司马迁惨遭宫刑而愤作《史记》;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

国,成就大业。)

“自古英雄多磨难”。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

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

记》。 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

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

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孟子》两章 综合训练 参考答案

基础测试题参考答案:

1.A.内城 外城 围着 B.护城河 坚锐,锋利,这里是精良的意思。 放弃

C.极点 畔,通“叛”,背叛。 归顺,服从。

2. A 3. A.这—表判断 B.征验—凭证 C.被任用—发出 4. D

5. A.畔—叛 背叛 B.衡—横 梗塞,指不顺。 C.属—嘱 嘱托 D.曾—增 增加

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孟子·公孙丑》 轲 儒 不义之战 仁政 短论

二.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施行仁政 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心所向, 内部

团结 周围三里(那样小)的城 外城 围 城墙 护城河 武器装备

放弃 离开 限制 巩固 震慑 极点 通”叛”,背叛 归顺、服从 凭着

所以 得道者

三.翻译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 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

就少。2.(守城者)弃城而逃

3. 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

靠武力的强大。4.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四. 理解阅读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

2. 在天时、地理、人和这三个因素当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

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

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他的“仁政”

主张。

3.天时 地利 人和 人和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 举例论证 天时不如地利

6. 城高 池深 兵革坚利 米粟多 失道者(守城者)

7.举例论证 地利不如人和 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语气,突出守城一方地理条件的

优越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8. 不能 从“域民”到“固国”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做好前一阶段的事,

才能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它们之间是递进的关系。 9.得道多助(施行仁政)

10. 否定句 排比 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11.施行仁政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2.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1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二、三、(略)。四(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排比;列举事例,增强气势,说服

力更强(3)事实;例证法(事实论证),有力证明磨难(忧患)使人生存发展。(4)能承担

大任的人;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精神、生活、身体、行为。(5)动心忍性,增益其

所不能。(6)人恒过——而后喻。(7)改、作、喻。入则无法家弼士——国恒亡。国内有法

家弼士,国外有敌国外患。(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事实(例证法);道理论证;道

理论证、正反论证。(11)照应题目,再次点明中心。

【2010年中考16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孟子》两章 综合训练

基础测试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实词。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

城: 郭: 环:

B.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

池: 坚利: 委: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至: 畔: 顺:

2.“于”字用法和其它三项不相同的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征于色

C.死于安乐 D.衡于虑

3.结合语境,解释多义词。

A.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

B.征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 )

C.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4.加点词不用“使„„”(使动用法)这一结构形式来解释的一项是( )

A.苦其心志 B.劳其筋骨 ..

C.动心忍性 D.生于忧患 ...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通 ( )

C.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 )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 ( )

达标测试题

【基础知识】

一、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孟子,名轲,字子舆,春秋末期人,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大师。 ( )

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共七篇。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

言行的书叫《孔子》。 ( )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

告子》。 ( )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议论文。《得道多助,失道

寡助》中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一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

5、“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 )

6、“寡助之至”导致“亲戚畔之”,“多助之至”的结果就是“天下顺之”。 ( )

7、“舜发于畎亩之中”等六个的故事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

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这句话是从一个国家存亡的角度来

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1.失道寡( )助 2.傅说( ) 3.胶鬲( ) ...

4.畎( )亩 5.人恒( )过 6.亲戚( ) ....

7.行拂乱其所为( ) 8.舜( ) ..

三、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1、环而攻之( ) A.环节 B.环子 C.包围 .

2、城非不高也( ) A.城墙 B.城镇 C.都城 .

3、池非不深也( ) A.池塘 B.像水池 C.护城河 .

4、兵革非不坚利也( ) A.兵器 B.军事 C.军队 .

5、委而去之( ) A.曲折 B.枯萎 C.放弃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A.区域 B.界限 C.限制 .

7、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A.举起 B.被推举 C.举行 .

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A.降低 B.投降 C.落下 .

9、所以动心忍性( ) A.本性 B.性情 C.性命 .

10.人恒过( ) A.过失 B.经过 C.犯错误 .

11.而后作( ) A.奋起 B.写作 C.作品 .

四、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1.亲戚畔之 。

2.曾益其所不能 通 , 。

3.困于心,衡于虑 。

4.入则无法家拂士 。

五、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1.兵革非不坚利也 古义 ;今义 。 .

2.委而去之 古义 ;今义 。 .

3.曾益其所不能 古义 ;今义 。 .

4.百里奚举于市 古义 ;今义 。 .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义 ;今义 。 .

六、选择下列句子的正确译文。

1.委而去之。 ( )

A.受委屈而离开他 B.放弃城而逃跑 C.受委托到那儿去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A.所以君子有时不打仗,有时就打了胜仗。

B.过去的君子有的不打仗,打仗的就一定能取胜。

C.因此仁圣的君主要么不进行战争,如果进行战争,就一定能够胜利。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

A.通过那样的途径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使他(不断)增长才干。

B.因此惊动他的心,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缺乏的才能。

C.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使他动了心,忍住了性子,增长了他的才干。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A.表现在脸上,发泄在声音里,才能使人明白。

B.从憔悴枯槁的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里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了解。

C.憔悴枯槁的面色,吐发在声音里,以后人们才知道。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

A.出国打仗如果没有抵抗国外敌人的猛将,那个国家常会灭亡。

B.在国外,如果没有抵抗国外敌人的猛将,那个国家常会灭亡。

C.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祸患,(那么)这个国家就时时有灭亡的危险。

七、默写

1、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冀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串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

许多支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孟

子》二章中名句填写)。

2、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4、《〈孟子〉二章》中,揭示忧乐与国家兴亡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5、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孔子和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博大精深。请你分别写

出一句你所知道的最能体现二人智慧和主张的名言或短语。(课内外皆可)

①孔子的:

②孟子的: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段落,回答问题。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为段中词语选择正确解释。

①亲戚( )

A.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B.父母、兄弟、姐妹

②故( )

A.原因、缘故 B.所以、因此

③顺( )

A.顺利 B.顺从 C.归顺

2.文中和“顺”字相反的词是 。

3.文中“君子”是指 , 。

4.本段用了三个“不以”排除了“人和”以外的因素,得出“”

的结论。

5.本段运用了 和 的修辞的方法。

6.为下列问题选择正确答案。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两句话之间的关系是( )。

A.对比关系 B.陈述关系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是( )。

A.假设关系 B.因果关系 C.陈述关系

③本段内容所表述的中心观点是( )。

A.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B.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阅读下列段落,回答问题。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下面是上文中所写对“是人”进行磨练的几个方面,用原文填写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①行为方面:

②生活方面:

③精神方面:

④身体方面:

2.上文中所写对“是人”进行磨练,其目的是,以使“是人”

担当“大任”。

3.上文所阐述的道理是下列哪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里。( )

A.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生于忧患

C.死于安乐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阅读下列段落,回答问题。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

和也。

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

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在文中空白处填出有关原句。

2、文中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___,从中可以反映出孟子

_______的政治思想。

3、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是借论战

争来阐明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道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

5、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6、选出加点的词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池沼宽敞 B、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荒马乱

C、然而不胜者 高处不胜寒 D、环而攻之而不胜 人不知而不愠

7、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论证结构是:总——分——总。

B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C孟子用“委而去之”“环而攻之而不胜”的事例分别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的道理。

D本文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8、“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课文原句回答

9、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园林池沼宽畅 B.兵革非不坚利也 可汗大点兵

C.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10、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

防守 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②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

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③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

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④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目的

在于启发君主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⑤文章在论证“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

作用。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综合测试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

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孟子名 ,是战国时期 家思想的

代表人物。孟子反对 ,主张以 统一天下,本文是一篇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得道( ) 寡( ) 天时( ) 地利( )

人和( ) 三里之城( )

郭 ( ) 环( ) 城非不高也( ) 池( )

兵革( ) 委( ) 去( ) 域 ( )

固 ( ) 威( ) 至( ) 畔 ( )

顺 ( ) 以( ) 故( ) 君子( )

三. 翻译句子

1.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 委而去之

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 阅读理解

1 . 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表明了作者什么主张?

2. 为什么说本文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孟子“仁政” 主张的具体表现?

3. 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 其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什么?

4. 作者围绕中心论点, 分别从哪两方面逐层论证? (用原文回答)

5. 第二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论证了什么?

6. 地利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 “委而去之”是指什么人?

7. 第三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论证了什么? 第三段用了什么句式? 什么修辞? 有什么作

用?

8.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这三个句子的顺序

能否改变? 为什么?

9. 战必胜的原因是什么?

10. 第四段用了什么句式? 什么修辞? 有什么作用?

11. 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 得道的结果怎样?

12. 最后一段有哪两种论证方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 )于( )畎亩( )之中,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

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故天将降大任( )于( )是( )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 )其

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 )拂( )乱其所为( ), 13. 写出文中的两组排比句?

所以( )动( )心忍( )性( ), 曾益( )其所不能。

人恒( )过( ),然( )后能改;困于心,衡( )于虑( ),而后作( );

发( )于声, 而后喻( )。入( )则( )无法家( )拂士( ),

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然后( )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 填空

本文选自《 》,其书的主要内容是 ,是一部

家的重要著作。

二、解释文中括号前面的词。

三、指出并解释通假字

1 曾益其所不能( ) 2 衡于虑( )

3 入则无法家拂士( ) 4、所以动心忍性( )

四 翻译句子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人恒过,然后能改

8、舜发于畎亩之中

四 阅读理解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答: 。

2 第一段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这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

3、第一段属于什么论据?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

4、“是人”指什么人?人能担大任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人能担大任的客观条件是什么?)

文章从哪几方面阐述?

答: 。

5、受磨难为什么能使人承受大任?(能担大任者必须具备哪些性格?)

答: 。

6、人在磨难中有什么益处?(人能担大任的主观条件?)

答: 。

7、人怎样才能生存发展?(用文中几个字作答)

答: 。

8、作者认为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使国家生存发展?

答: 。

9、 课文着重证明论点的哪一方面?

答: 。

10、第一,二,三段分别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 。

11、第四段的作用是什么?

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之《孟子》两章

参考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

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星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

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

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

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

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

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

家大师。称为“亚圣”。他主张“仁政”、“王道”、“性善论”、“民贵君轻”。

《孟子》,语录体散文。是儒家经典之一。现存七篇,内容主要是记录孟子的言行、政

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的论述。

通假字: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②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衡”,梗塞,不顺。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古今异义词: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系亲属或母系亲属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他的成员。

委 域 是 兵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古义:兵器 兵革之利 今义:士兵

然而 古义:这样 却 然而不胜者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一词多义:

以: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介词) ②以天下之所顺(用,介词)

之:

①三里之城(的,助词) ②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它.指包围的城)

③多助之至(到,动词) ④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之人)

利:

①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②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注意下列词的用法:

①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②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③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④空乏: 空乏其身(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资财缺乏)

课文内容理解——(见“综合测试题”)

中考例题解析

一、思考、应用:

(1)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

“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

(2)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

谈你的看法。

【附】论证本文观点的名言及事例:勾践,卧薪尝胆。

艰难困苦,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二、开放题。 请再举出一些成功背后付出无数艰辛的例子或名言。

(张海迪、爱迪生)

(名言:艰难困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例:司马迁惨遭宫刑而愤作《史记》;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

国,成就大业。)

“自古英雄多磨难”。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

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

记》。 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

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

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孟子》两章 综合训练 参考答案

基础测试题参考答案:

1.A.内城 外城 围着 B.护城河 坚锐,锋利,这里是精良的意思。 放弃

C.极点 畔,通“叛”,背叛。 归顺,服从。

2. A 3. A.这—表判断 B.征验—凭证 C.被任用—发出 4. D

5. A.畔—叛 背叛 B.衡—横 梗塞,指不顺。 C.属—嘱 嘱托 D.曾—增 增加

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孟子·公孙丑》 轲 儒 不义之战 仁政 短论

二.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施行仁政 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心所向, 内部

团结 周围三里(那样小)的城 外城 围 城墙 护城河 武器装备

放弃 离开 限制 巩固 震慑 极点 通”叛”,背叛 归顺、服从 凭着

所以 得道者

三.翻译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 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

就少。2.(守城者)弃城而逃

3. 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

靠武力的强大。4.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四. 理解阅读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

2. 在天时、地理、人和这三个因素当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

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

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他的“仁政”

主张。

3.天时 地利 人和 人和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 举例论证 天时不如地利

6. 城高 池深 兵革坚利 米粟多 失道者(守城者)

7.举例论证 地利不如人和 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语气,突出守城一方地理条件的

优越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8. 不能 从“域民”到“固国”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做好前一阶段的事,

才能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它们之间是递进的关系。 9.得道多助(施行仁政)

10. 否定句 排比 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11.施行仁政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2.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1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二、三、(略)。四(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排比;列举事例,增强气势,说服

力更强(3)事实;例证法(事实论证),有力证明磨难(忧患)使人生存发展。(4)能承担

大任的人;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精神、生活、身体、行为。(5)动心忍性,增益其

所不能。(6)人恒过——而后喻。(7)改、作、喻。入则无法家弼士——国恒亡。国内有法

家弼士,国外有敌国外患。(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事实(例证法);道理论证;道

理论证、正反论证。(11)照应题目,再次点明中心。

【2010年中考16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孟子》两章 综合训练

基础测试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实词。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

城: 郭: 环:

B.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

池: 坚利: 委: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至: 畔: 顺:

2.“于”字用法和其它三项不相同的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征于色

C.死于安乐 D.衡于虑

3.结合语境,解释多义词。

A.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

B.征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 )

C.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4.加点词不用“使„„”(使动用法)这一结构形式来解释的一项是( )

A.苦其心志 B.劳其筋骨 ..

C.动心忍性 D.生于忧患 ...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通 ( )

C.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 )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 ( )

达标测试题

【基础知识】

一、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1、孟子,名轲,字子舆,春秋末期人,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大师。 ( )

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共七篇。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

言行的书叫《孔子》。 ( )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

告子》。 ( )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议论文。《得道多助,失道

寡助》中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一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

5、“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 )

6、“寡助之至”导致“亲戚畔之”,“多助之至”的结果就是“天下顺之”。 ( )

7、“舜发于畎亩之中”等六个的故事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

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这句话是从一个国家存亡的角度来

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1.失道寡( )助 2.傅说( ) 3.胶鬲( ) ...

4.畎( )亩 5.人恒( )过 6.亲戚( ) ....

7.行拂乱其所为( ) 8.舜( ) ..

三、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1、环而攻之( ) A.环节 B.环子 C.包围 .

2、城非不高也( ) A.城墙 B.城镇 C.都城 .

3、池非不深也( ) A.池塘 B.像水池 C.护城河 .

4、兵革非不坚利也( ) A.兵器 B.军事 C.军队 .

5、委而去之( ) A.曲折 B.枯萎 C.放弃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A.区域 B.界限 C.限制 .

7、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A.举起 B.被推举 C.举行 .

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A.降低 B.投降 C.落下 .

9、所以动心忍性( ) A.本性 B.性情 C.性命 .

10.人恒过( ) A.过失 B.经过 C.犯错误 .

11.而后作( ) A.奋起 B.写作 C.作品 .

四、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1.亲戚畔之 。

2.曾益其所不能 通 , 。

3.困于心,衡于虑 。

4.入则无法家拂士 。

五、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1.兵革非不坚利也 古义 ;今义 。 .

2.委而去之 古义 ;今义 。 .

3.曾益其所不能 古义 ;今义 。 .

4.百里奚举于市 古义 ;今义 。 .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义 ;今义 。 .

六、选择下列句子的正确译文。

1.委而去之。 ( )

A.受委屈而离开他 B.放弃城而逃跑 C.受委托到那儿去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A.所以君子有时不打仗,有时就打了胜仗。

B.过去的君子有的不打仗,打仗的就一定能取胜。

C.因此仁圣的君主要么不进行战争,如果进行战争,就一定能够胜利。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

A.通过那样的途径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使他(不断)增长才干。

B.因此惊动他的心,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缺乏的才能。

C.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使他动了心,忍住了性子,增长了他的才干。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A.表现在脸上,发泄在声音里,才能使人明白。

B.从憔悴枯槁的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里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了解。

C.憔悴枯槁的面色,吐发在声音里,以后人们才知道。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

A.出国打仗如果没有抵抗国外敌人的猛将,那个国家常会灭亡。

B.在国外,如果没有抵抗国外敌人的猛将,那个国家常会灭亡。

C.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祸患,(那么)这个国家就时时有灭亡的危险。

七、默写

1、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冀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串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

许多支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孟

子》二章中名句填写)。

2、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4、《〈孟子〉二章》中,揭示忧乐与国家兴亡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5、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孔子和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博大精深。请你分别写

出一句你所知道的最能体现二人智慧和主张的名言或短语。(课内外皆可)

①孔子的:

②孟子的: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段落,回答问题。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为段中词语选择正确解释。

①亲戚( )

A.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B.父母、兄弟、姐妹

②故( )

A.原因、缘故 B.所以、因此

③顺( )

A.顺利 B.顺从 C.归顺

2.文中和“顺”字相反的词是 。

3.文中“君子”是指 , 。

4.本段用了三个“不以”排除了“人和”以外的因素,得出“”

的结论。

5.本段运用了 和 的修辞的方法。

6.为下列问题选择正确答案。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两句话之间的关系是( )。

A.对比关系 B.陈述关系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是( )。

A.假设关系 B.因果关系 C.陈述关系

③本段内容所表述的中心观点是( )。

A.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B.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阅读下列段落,回答问题。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下面是上文中所写对“是人”进行磨练的几个方面,用原文填写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①行为方面:

②生活方面:

③精神方面:

④身体方面:

2.上文中所写对“是人”进行磨练,其目的是,以使“是人”

担当“大任”。

3.上文所阐述的道理是下列哪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里。( )

A.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生于忧患

C.死于安乐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阅读下列段落,回答问题。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

和也。

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

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在文中空白处填出有关原句。

2、文中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___,从中可以反映出孟子

_______的政治思想。

3、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是借论战

争来阐明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道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

5、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6、选出加点的词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池沼宽敞 B、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荒马乱

C、然而不胜者 高处不胜寒 D、环而攻之而不胜 人不知而不愠

7、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论证结构是:总——分——总。

B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C孟子用“委而去之”“环而攻之而不胜”的事例分别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的道理。

D本文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8、“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课文原句回答

9、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园林池沼宽畅 B.兵革非不坚利也 可汗大点兵

C.然而不胜者 不以木为之者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10、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

防守 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②文章接着以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

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③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

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④文章利用打仗作例子,充分论证了“人和”对夺取一切战争胜利的极端重要性,目的

在于启发君主们应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

⑤文章在论证“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

作用。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综合测试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

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孟子名 ,是战国时期 家思想的

代表人物。孟子反对 ,主张以 统一天下,本文是一篇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得道( ) 寡( ) 天时( ) 地利( )

人和( ) 三里之城( )

郭 ( ) 环( ) 城非不高也( ) 池( )

兵革( ) 委( ) 去( ) 域 ( )

固 ( ) 威( ) 至( ) 畔 ( )

顺 ( ) 以( ) 故( ) 君子( )

三. 翻译句子

1.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 委而去之

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 阅读理解

1 . 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表明了作者什么主张?

2. 为什么说本文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孟子“仁政” 主张的具体表现?

3. 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 其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什么?

4. 作者围绕中心论点, 分别从哪两方面逐层论证? (用原文回答)

5. 第二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论证了什么?

6. 地利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 “委而去之”是指什么人?

7. 第三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论证了什么? 第三段用了什么句式? 什么修辞? 有什么作

用?

8.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这三个句子的顺序

能否改变? 为什么?

9. 战必胜的原因是什么?

10. 第四段用了什么句式? 什么修辞? 有什么作用?

11. 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 得道的结果怎样?

12. 最后一段有哪两种论证方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 )于( )畎亩( )之中,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

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故天将降大任( )于( )是( )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 )其

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 )拂( )乱其所为( ), 13. 写出文中的两组排比句?

所以( )动( )心忍( )性( ), 曾益( )其所不能。

人恒( )过( ),然( )后能改;困于心,衡( )于虑( ),而后作( );

发( )于声, 而后喻( )。入( )则( )无法家( )拂士( ),

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然后( )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 填空

本文选自《 》,其书的主要内容是 ,是一部

家的重要著作。

二、解释文中括号前面的词。

三、指出并解释通假字

1 曾益其所不能( ) 2 衡于虑( )

3 入则无法家拂士( ) 4、所以动心忍性( )

四 翻译句子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3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5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人恒过,然后能改

8、舜发于畎亩之中

四 阅读理解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答: 。

2 第一段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这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

3、第一段属于什么论据?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

4、“是人”指什么人?人能担大任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人能担大任的客观条件是什么?)

文章从哪几方面阐述?

答: 。

5、受磨难为什么能使人承受大任?(能担大任者必须具备哪些性格?)

答: 。

6、人在磨难中有什么益处?(人能担大任的主观条件?)

答: 。

7、人怎样才能生存发展?(用文中几个字作答)

答: 。

8、作者认为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使国家生存发展?

答: 。

9、 课文着重证明论点的哪一方面?

答: 。

10、第一,二,三段分别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 。

11、第四段的作用是什么?


相关内容

  •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内容梳理(一)
  • 2011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单元复习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内容梳理(一) 篇 目 第五单元 17. 公输 18.<孟子>两章 19. 鱼我所欲也 20.<庄子>故事两则 教材精梳理 1. 重点字音 楩( ) 鹓( ) 郢( ) 蹴( ) 鸱( ) ..... 醴泉( ) 敝舆( ) ...

  •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梳理
  • 第文言文内容梳理(一) 篇 目 第五单元 17.公输 18.<孟子>两章 19.鱼我所欲也 20.<庄子>故事两则 教材精梳理 1.重点字音 楩( )鹓( )郢( ) 蹴( ) 鸱( ) 醴泉( )敝舆( ) 犀兕( ) 鼋鼍 ( ) 鲋鱼( )文梓( )守圉( )畎亩( ) ...

  • 王发政施仁教学设计
  • <孟子>选文第4篇 曰:"„„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 ...

  • [学奕]教学设计
  • <学弈>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科 目 教学时间 学习者分 析 <学弈> 语文 1 课时 学生通过以前的文言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初步 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比如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但是由于文言文与 现代文在表达上的差别比较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断句,流利地朗 ...

  • 乐民之乐,学生版
  • 榆林市第十中学课堂六步教学导学提纲 一. 教师主导---提出问题 阅读"引入话题",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疏通一.二两则文字. 一.读准下列加点词的字音. (1)王语暴( ) (2)庶几( ) (3)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 )(4)直好世俗之乐( ) (5)举首蹙頞( )( )羽 ...

  •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 反思一: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今年我教<鱼我所欲也>是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进行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理念,学生在充分与文本.与同学.与教师的对话中品味了孟子的"仁""义"思想,学习了孟子雄辩的写作方 ...

  •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三)
  •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 ...

  • 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教案
  • 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教案 编制:任意 [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则选文和第三则选文的思想内容.2.把握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学习重点] 1.学习对比描写在说理中的作用.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学习难点] 1.正确 ...

  • (寒假初中语文知识大梳理)课内文言文阅读1
  • 0 推荐 例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