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王阳明:一切心法]:这不是阳明心学

基本上,我反对所有讲王阳明、讲心学的书。为什么?因为阳明心学是一门极为简单、纯粹的践行方法,而不是任何理论或者技巧。了解《王阳明:一切心法》这本书之后,我更加坚定了这一点。

首先,这本书更多的是作者托书言志,借阳明心学这个主题,在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人为什么迷茫,为什么需要成功学,为什么需要信仰,为什么信仰甚至真的会产生作用。而王阳明在《传习录》当中并没有讲这些,心学的基础非常简单:人生来无善无恶,非常纯洁通透,但是越长大越受到各种欲望的羁绊,原本你的心是24K纯金,后来呢?直接变成破铜烂铁了——“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锻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

接着,作者熊逸剖析了阳明心学的内核——欲望。这一点我基本认同。因为如何处理心灵和欲望的关系,几乎是心学的全部内容。如同王阳明说:“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圣人为什么“圣”?因为他不受欲望的控制,因为他强化了自己的“心力”啊,所以他才那样的“七窍玲珑”,为人处世坚守本心,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当然《王阳明:一切心法》也讲到了“心学”的操作方式。他非常敏锐的察觉到心学所具有的“仪式”,认清了不断反躬自省、不断革除欲望这个基本模型,但遗憾的是,他在门外观望了一圈,却没有通过长期践行来体悟。他和大多数“学者”一样,把心学当成了学问,而没有当成一种人生态度。就好像一个想学游泳的人,读过无数“游泳秘笈”却没下过水,不仅不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还没有学会、没有像别人那样享受到畅游的乐趣,反而对别人的泳姿品头论足。

说到这里,我必须再次强调,只有《传习录》,才是唯一的心学经典,是王阳明教授弟子的言行纪实。

我看过很多王阳明传记、心学论述,但这些书大部分过于功利化了、误以为心学乃是“速成法”、成功学。其实恰恰相反,心学不是速成,反而无比缓慢,最需要耐心。有这份耐心,你几乎能把任何事情做好。阳明心学为什么厉害?因为你想要收获耐心,其他任何方法都未必可以做到,但心学一定可以。只要带着一份诚意去践行,你必定会收获这种耐心与坚韧,而且从此应对任何事,你都可以通过这份耐心去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成就。

既然它这么好,那到底要如何修炼?

先生曰:“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在你经历的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上去磨练心性,反省当时自己的言行、感受、内心观念,觉察是什么样的欲望操纵了你的意志,蒙蔽了你的本心。名、利、色、惰、分别心、比较心、攀缘心……当你用几年、十几年、一辈子来践行,当你一点一点“革除”掉那些心灵当中的杂质,你几乎会无限趋近于“圣人”的境界。这就是王阳明为什么说“圣人可学而至”。

举个栗子:曾国藩有一次在梦里面“意淫”了一个女子,第二天他马上在日记里反省,说自己受了色欲控制,实在该死。所以你看到了,这种践行真的很苦,而且需要“在一事一物上磨”,磨得越多心灵越纯粹光明,心性越强韧有力。正因为它苦,所以践行和不践行,几乎成为一个无法跨越的鸿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坚持了几个月的人,都会感觉重新认识了自己,甚至会大彻大悟,获益终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成阳明心学的人,例如曾国藩、毛泽东、蒋介石么说“一生俯首拜阳明”。而对心学理论反复揣摩,甚至对王阳明的各种经历了若指掌的人,最终却成了一个“心学”的门外汉。

看到这里,如果还有不怕死想要践行阳明心学的,那军哥必须特别提醒一件事:心中要有爱。

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人就是靠各种欲望去驱动的,按照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去争,去抢(但也许终其一生都无法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你不断“格除物欲”,慢慢的淡泊名利之后,就容易失去生活的追求,甚至对受欲望驱使的芸芸众生产生厌恶。我个人就走过这条弯路,差点“走火入魔”,修炼成一个冷冰冰、了无生趣的厌世之人。

所以请你记住:爱己及人,爱屋及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了这个信念和追求,人生可以无憾,学成圣人之日可期!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基本上,我反对所有讲王阳明、讲心学的书。为什么?因为阳明心学是一门极为简单、纯粹的践行方法,而不是任何理论或者技巧。了解《王阳明:一切心法》这本书之后,我更加坚定了这一点。

首先,这本书更多的是作者托书言志,借阳明心学这个主题,在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人为什么迷茫,为什么需要成功学,为什么需要信仰,为什么信仰甚至真的会产生作用。而王阳明在《传习录》当中并没有讲这些,心学的基础非常简单:人生来无善无恶,非常纯洁通透,但是越长大越受到各种欲望的羁绊,原本你的心是24K纯金,后来呢?直接变成破铜烂铁了——“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锻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

接着,作者熊逸剖析了阳明心学的内核——欲望。这一点我基本认同。因为如何处理心灵和欲望的关系,几乎是心学的全部内容。如同王阳明说:“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圣人为什么“圣”?因为他不受欲望的控制,因为他强化了自己的“心力”啊,所以他才那样的“七窍玲珑”,为人处世坚守本心,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当然《王阳明:一切心法》也讲到了“心学”的操作方式。他非常敏锐的察觉到心学所具有的“仪式”,认清了不断反躬自省、不断革除欲望这个基本模型,但遗憾的是,他在门外观望了一圈,却没有通过长期践行来体悟。他和大多数“学者”一样,把心学当成了学问,而没有当成一种人生态度。就好像一个想学游泳的人,读过无数“游泳秘笈”却没下过水,不仅不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还没有学会、没有像别人那样享受到畅游的乐趣,反而对别人的泳姿品头论足。

说到这里,我必须再次强调,只有《传习录》,才是唯一的心学经典,是王阳明教授弟子的言行纪实。

我看过很多王阳明传记、心学论述,但这些书大部分过于功利化了、误以为心学乃是“速成法”、成功学。其实恰恰相反,心学不是速成,反而无比缓慢,最需要耐心。有这份耐心,你几乎能把任何事情做好。阳明心学为什么厉害?因为你想要收获耐心,其他任何方法都未必可以做到,但心学一定可以。只要带着一份诚意去践行,你必定会收获这种耐心与坚韧,而且从此应对任何事,你都可以通过这份耐心去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成就。

既然它这么好,那到底要如何修炼?

先生曰:“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在你经历的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上去磨练心性,反省当时自己的言行、感受、内心观念,觉察是什么样的欲望操纵了你的意志,蒙蔽了你的本心。名、利、色、惰、分别心、比较心、攀缘心……当你用几年、十几年、一辈子来践行,当你一点一点“革除”掉那些心灵当中的杂质,你几乎会无限趋近于“圣人”的境界。这就是王阳明为什么说“圣人可学而至”。

举个栗子:曾国藩有一次在梦里面“意淫”了一个女子,第二天他马上在日记里反省,说自己受了色欲控制,实在该死。所以你看到了,这种践行真的很苦,而且需要“在一事一物上磨”,磨得越多心灵越纯粹光明,心性越强韧有力。正因为它苦,所以践行和不践行,几乎成为一个无法跨越的鸿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坚持了几个月的人,都会感觉重新认识了自己,甚至会大彻大悟,获益终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成阳明心学的人,例如曾国藩、毛泽东、蒋介石么说“一生俯首拜阳明”。而对心学理论反复揣摩,甚至对王阳明的各种经历了若指掌的人,最终却成了一个“心学”的门外汉。

看到这里,如果还有不怕死想要践行阳明心学的,那军哥必须特别提醒一件事:心中要有爱。

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人就是靠各种欲望去驱动的,按照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去争,去抢(但也许终其一生都无法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你不断“格除物欲”,慢慢的淡泊名利之后,就容易失去生活的追求,甚至对受欲望驱使的芸芸众生产生厌恶。我个人就走过这条弯路,差点“走火入魔”,修炼成一个冷冰冰、了无生趣的厌世之人。

所以请你记住:爱己及人,爱屋及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了这个信念和追求,人生可以无憾,学成圣人之日可期!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相关内容

  •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上)--自小立志做圣贤 | 公案故事
  • 一般我们所举的公案都是佛家或者道家的,儒家的部分比较少.而今天公案的主人公正是儒家的王阳明.习近平主席曾多次提及王阳明并把他的"心学"推崇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那他的"心学"是自成一派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开悟经历吧- 自小立志做圣贤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王阳明其 ...

  • 王阳明心学心法:四句二十八字
  • 王阳明的心学博大精深,因其内涵的深刻与普适而备受推崇.对王阳明心学的入门粉丝而言,以下这二十八个字.四句话是阳明心学的心法.悟透这四句二十八字才能致良知的知行合一. 无善无恶心之体 王阳明说过:"在心体上不能遗留一个念头,有如眼中不能吹进一丁点灰尘.一丁点能有多少呢?它能使人满眼天昏地暗了 ...

  • 朱熹和王阳明对_大学_的不同解读
  • 第24卷第1期2005年2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ZhengzhouInstituteofAeronauticalIndustryManagement(SocialScienceEdition)Vol.24No.12005.2 朱熹和王阳明对<大学>的 ...

  • 中医名言集锦
  •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

  • [医宗金鉴]编辑外科心法要诀--十二经循行部位歌
  • 编辑外科心法要诀 十二经循行部位歌 [方歌]手之三阳手外头,手之三阴胸内手,足之三阳头外足,足之三阴足内走. [注]手之三阳手外头者,谓手阳明大肠经,从手次指内侧之端,上行手臂外之上行(音杭),至头鼻孔两旁也:手少阳三焦经,从手四指外侧之端,上行手臂外之中行,至头耳前动脉也:手太阳小肠,经从手小指外 ...

  • 关于王阳明
  • 关于王阳明,我们谈论些什么 文/冈田武彦 王阳明火了. 准确地说,王阳明又火了. 几年前,当年明月在他的畅销系列书<明朝那些事儿>中对王阳明极力推崇,思想丰富.语言幽默的通俗版阳明传记<明朝一哥王阳明>让许多人知道了王阳明,浙江大学董平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 ...

  • [王守仁评传]读过有感
  • 现代社会如何认识"知行合一" --读<王守仁评传>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广告艺术学院张磊 最近,重读<王守仁评传>,感觉到作者笔法平实,基本能够客观的看历史问题,但有一点就是所用东西都要套上阶级观念,有失偏颇. 王阳明,心学之集大成者,一位文能提笔定乾坤.武能 ...

  • 王阳明观察竹子7天劳思致疾,却助推了近代崇洋媚外思潮的盛行?
  • 守仁格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两大影响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的王守仁(1472-1529),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儒家四圣孔子.孟子.朱熹和王守 ...

  •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19)足阳明胃经经穴
  • 倪海厦人纪之针灸(19) 足阳明胃经 1.头维穴 大肠经走完了以后,进入了足阳明,足阳明是胃经.阳经又重复了,任何的阳经从四肢末梢,井荣俞经合,就是金水木火土,膝盖以下.胃经从头上,一路下去,到脚趾头,是相当大的经络.手上的阳经由四肢往身上走,脚上的阳经是身上往四肢末梢走.我这样讲还不懂,你就按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