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决策过程中统一起来如何把科学化.民主化

行政决策过程中如何把民主化、科学化统一起来

【资料汇编 讨论】

创新和完善行政决策体制,推进行政决策机制的科学化、民主化是我国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在新形势下,随着决策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决策内容要求的日益科学化,我国传统行政决策机制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如行政决策观念陈旧,决策价值主体偏离公共性,行政决策权力过于集中,行政决策信息的高度垄断性,行政决策的越位与缺位,制定与执行的高度统一,社会公众参与的渠道不畅通,行政决策程序的法制化程度低,行政决策监督缺位、不到位与权责不清、行政决策咨询的重要性与独立性不够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又导致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难以实现,行政责任追究困难,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决策是政府工作的核心,贯穿政府管理的全过程,决定着政府工作的成效。可以说,决策水平是衡量领导水平、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而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提高决策水平的根本途径。

所谓行政决策民主化就是指行政决策在制定的过程中充分保持广大公民的参与度,力求使决策的达成融入了人民的力量,以期达到决策体制符合民愿、决策目标体现民情、决策方式考虑民力、决策过程尊重民意、决策结果顺应民心,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所谓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就是指决策的正确性,以及是否能够最大程度的契合当时的环境,强调的是决策的做出是否考虑到了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或是是否很好的处理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协调了各方的利益格局。

一般情况下,行政决策的民主性并不能兼容行政决策的科学性,而是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斥力,行政决策的民主化以失去决策的科学性为代价,或者是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以失去决策的民主性为代价。

当今社会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和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日趋多元化,一项行政决策的出台涉及的不仅仅是两个阶级之间的利益压迫与分配。而是在更大范围、更多的主体之间实现利益的整合。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决策的参与性与科学性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决策便会带来巨大的成本与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新时代背景下对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便显得更为的迫切。

然而我国在这方面却并没有做的并不是尽如人意。归结起来,就是没有把决策的科学性与决策的民主性作为一个整体起来对待,要么在某项决策偏向于科学性,要么在某项决策中偏向于民主性。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是偏向于注重行政决策的科学性而忽视了行政决策的民主

性。所以目前我国决策的出台主要是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而并没有考虑人民力量的参与。其实,一个正确合适的决策是可以把科学性寓于民主性中的。既在民主中寻求科学。这样一种决策模式或许才是我们现如今急需要的一种决策模式。在这样一种模式下既能充分地反映民意,体现政府的合法性,又能保证决策的质量,缩小决策造成的成本。

【路径分析一】

一、进一步提高对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重要性的认识

决策是政府工作的核心,贯穿政府管理的全过程,决定着政府工作的成效。可以说,决策水平是衡量领导水平、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而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提高决策水平的根本途径。

首先,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政府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客观需要。

其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再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促进政府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适应全球政府管理现代化的趋势,通过大力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勤政的行政管理体制,努力建设一个具有较高决策水平,能够驾驭复杂局面,能为公众知情和信任,与社会大众和谐相处的政府。

二、广开政府与人民群众双向联系的畅通渠道,建立完善决策信息互动机制

掌握全面、真实、有效的信息,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在决策过程中,必须解决政府和公众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如果领导者决策时闭门造车,或仅凭经验作决策,而对群众的要求、愿望,对实际情况不甚了了,这就形成了决策者的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下做出来的决策有多少科学性是值得怀疑的。另一方面,如果公众对政府的决策过程和结果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这也是公众对政府的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作出的决策会由于缺乏群众的支持、认同和有效监督,影响决策的质量,进而影响决策的执行和实施。因此,必须切实解决决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有效的决策信息互动机制。作为领导者,既要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把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处处替群众着想,主动深入群众,贴近群众,采取各种方法,开拓多种渠道,倾听群众的呼声,从群众中吸取智慧,使决策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又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把政府重大决策和各种政府措施直接交给群众,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使政府施政行为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政府决策建立在深厚扎实的群众基础之上,真正做

到顺民心,合民意。

三、规范重大决策基本程序,实现决策过程程序化、法制化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关键是决策过程按照民主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从政府工作的实践来看,政府决策多数属于风险型决策,一项重大决策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决策科学化的意义正是在于控制决策的风险和成本,而决策的民主化则使重大决策权力运用的过程和结果在民主的监督之下,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最可靠和最有效的体制保证,使决策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实际,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必须把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原则、决策体制与现代科学决策理论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从制度上规范决策行为。

四、坚持从严治政,建立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

决策的执行和监督是正确决策得以实施并贯彻落实到基层的关键。决而不行、政令不通,上情无法下达,下情无法上传,再好的决策也是一纸空文。决策执行的过程也是检验决策的过程,通过决策执行情况的反馈,可以深化决策、调整决策、纠正偏差、或发现新问题,作出新的决策,推动事业向前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政府决策是一个“调查研究——决策——执行——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再调查研究——再决策——再执行”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实质上是马克思认识论和方法论在政府决策中的体现。

【路径分析二】

一、以民主作为决策的基础,保证政府的合法性。

(一)、减少民主成本。

民主成本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国家政府承担的那一方面,另一部分就是享受民主权利的人承担的一部分,在现阶段我国的决策民主之所以很难推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两方面的成本都过高,致使享受民主权利不想要民主,给予民主的政府也不情愿。双方你不情我不愿,民主自然很难推进下去。所以要使民主坚决的贯彻下去,成本必须缩减下去。对民众这一方,要使民主能够得到真正的影响,在决策中要体现、反映人民参与的力量。同时构建各种简便、快捷参与民主的途径。使民主真正离每个人都最近。举个例子:我们在村内实行村民自治,在乡镇的治理中,以村为单位反映参与乡镇管理,保证村内意见与镇政府充分的交流,在市级的管理中,如果涉及到两个镇的利益,则民主只在两个镇和市之间展开。以保证每个人在自己最容易实现民主的地方实现民主。尽量缩减民主的成本。

(二)扩大行政决策参与的途径。

目前我国民众参与行政决策的主要途径就是参加听证会。听证会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为人

民参政议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听证制度在我国的现实意义我国的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对它进行了较为深刻的阐述,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听证制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例如确定听证代表的遴选程序、标准和数量不透明、缺少听证代表意见的信息反馈制度、缺少规范化的听证程序、听证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听证笔录对行政机关缺乏约束力、缺少听证权利的救济途径。正是由于听证制度存在着如此之多的弊端,他并不能满足现在条件下人民对参政议政的需求。所以扩大行政决策参与的途径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我们应该在建立听证制度为核心的情况下积极发展和完善公众其他参与的途径,让公众有更多的选择。比如说发展和完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三)决策效果由民众评价。

民主的主动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把握着,政府又是由政府官员组成,所以说,政府官员充分掌握着决策是否民主的主动权。官员如果想推进民主,再大的代价民主也能顺利开展下去,官员如果没有民主的意识,成本为零的民主也付诸不了实践。所以要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官员的主观意识是关键。首先当然要帮助官员树立正确的民主观。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作为权力的所有者当然在权力的行使过程中要参与进来。其二要树立决策的评价主体。以往决策效果都是由上级领导评价,上级说决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你就有升官的可能。所以官员在进行决策时都特别去迎合上级的意思,而不考虑群众的意见。比如地方政府要修建一条公路,而这条公路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通过该市的一个居民区,另一个就是绕过居民区,当然由于地势问题,绕过居民区的成本会大大的增加,所以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做出决策,如果这个时候政府积极倾听人民的意见,公路自然会绕过这个居民区。但是一般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政府往往出于成本的考虑,会将公路直接通过居民区,一来公路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二来可以节约政府的成本。这样上级政府看起来就会说:“工作做得不错,既节省了钱,还带来了经济的增长,这样的干部不提拔,还提拔什么样的干部。

(四)、决策的执行过程中要有民众的参与

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偏离了最初制定的决策方案。不仅使决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挫伤了民众参与决策的积极性。所以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必须有人民的监督,以便及时的纠正决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真正的民主不是花钱让民众坐在一间空房子里高谈阔论,然后由拿着高薪的工作人员把人民谈话的过程记录起来。而是应该把记录起来的东西付诸实践。

二、以科学作为决策的目标,保障决策的而正确性。

(一)、专家咨询是保证决策正确的保障

现代社会面临的决策问题与传统社会迥然不同,尤其在我国当前体制转型时期,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各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社会关系、利益矛盾十分复杂,而且关联性日益增强,牵一发而动全身。而社会和环境的快速变化又要求公共决策者及时地作出回应。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少数几个管理精英的知识和经验已远远不够,必须依靠“智囊团”、“思想库”这样的“外脑”来广泛集中“民智”,着力集成各部门、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智慧,才能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降低决策的风险。真正有效解决有效决策能力与职责不对称的矛盾。同时专家咨询还体现了决策的民主化。专家咨询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精英决策的模式,然而咨询机构和咨询人员对公共问题的思考角度往往具有社会化和公众化的倾向,再加上专家来自于不同的科学和职业领域,具有多元的价值取向,体现着不同的政策目标,因此对于同一个公共问题就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决策方案。专家咨询的过程就是一个集思广益、民主集中的过程。政府需要做出的决策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而政府的管理人员很难在每个领域精益求精,这就使得专家的咨询成为必要和必须。

(二)、NGO也是保证决策科学性的重要武器

NGO(非政府组织)一种由职业,如教师、律师、金融家、银行家连接而成或是由共同的目的如环境、和平、人权组织起来。这些组织可以说基本上反应他们这一类群体的利益诉求。但是由于这一类组织的广泛性和专业性,政府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NGO参与进来。比如政府要出台一项关于教育方面的政策,就应该邀请这方面的NGO参与进来。这些组织不仅涵盖了来自民间可贵的声音,而且由于这种组织的专业性往往能为政府的组织带来科学合理的意见。

(三)、信息的完备性是决策科学性的必要条件

可以说在信息时代,谁掌握了充分正确的信息谁就能够在决策战中获得胜利。任何重大的决策其实就是信息的输入、加工转换和输出的过程。决策的科学性与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基本上是成正比关系。毛泽东也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在首段也已说明,现在社会利益格局的多元化,一项决策可能涉及的对象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于是信息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的重要。所以政府在决策前必须收集到充分的信息,了解到各个对象们的利益诉求。然后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满意的决策。尽量使对象之间的利益损害与获得达到平衡。具体是要在信息收集方面采取正确的手段、正确的途径;收集过程中,切忌以偏概全,保证信息的完整性,防止信息失真;积极努力做好信息收集前的工作;对资料或信息要进行周全的思考分析,着重从事实的全部综合环境区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归责机制是保证决策科学性的制度保证。

没有明确的归责机制,官员决策失误的成本摊派不到决策者头上,决策者并不会特别关注决策的科学与否。所以在决策的归责机制建设中要坚持贯彻“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对于决策失误,不能以简单的一句“吃一堑,长一智”就了事,而必须追究决策失误的责任人。决策责任追究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有一个严格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有一个使决策者对自己决策负责的刚性制度,并且这种刚性制度要渗透到法律中去,决策者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就必须承担经济上的责任,带来了政治上的损害,就必须承担政治上的责任。同时对决策责任追究,应该不要沿用“法不朔及既往”的原则,应该对决策者实行无期限责任制。如果发现决策产生重大失误,无论决策者升到什么级别,调任到何处,都应该追究其责任。不能使任何决策者有任何的侥幸心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相应的决策失误赔偿制。绝不几句简单的检讨就能了事的,决策决策失误不仅浪费的是国家和集体的财力,他口中的几句检讨并没有这么的昂贵。

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向前推进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将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胆探索,不断完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和决策机制,努力把政府决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是表现一国决策质量的基本指标,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必须同步推进,而不是跛脚前行,或是匍匐前行。

行政决策过程中如何把民主化、科学化统一起来

【资料汇编 讨论】

创新和完善行政决策体制,推进行政决策机制的科学化、民主化是我国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在新形势下,随着决策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决策内容要求的日益科学化,我国传统行政决策机制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如行政决策观念陈旧,决策价值主体偏离公共性,行政决策权力过于集中,行政决策信息的高度垄断性,行政决策的越位与缺位,制定与执行的高度统一,社会公众参与的渠道不畅通,行政决策程序的法制化程度低,行政决策监督缺位、不到位与权责不清、行政决策咨询的重要性与独立性不够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又导致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难以实现,行政责任追究困难,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决策是政府工作的核心,贯穿政府管理的全过程,决定着政府工作的成效。可以说,决策水平是衡量领导水平、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而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提高决策水平的根本途径。

所谓行政决策民主化就是指行政决策在制定的过程中充分保持广大公民的参与度,力求使决策的达成融入了人民的力量,以期达到决策体制符合民愿、决策目标体现民情、决策方式考虑民力、决策过程尊重民意、决策结果顺应民心,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所谓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就是指决策的正确性,以及是否能够最大程度的契合当时的环境,强调的是决策的做出是否考虑到了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或是是否很好的处理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协调了各方的利益格局。

一般情况下,行政决策的民主性并不能兼容行政决策的科学性,而是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斥力,行政决策的民主化以失去决策的科学性为代价,或者是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以失去决策的民主性为代价。

当今社会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和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日趋多元化,一项行政决策的出台涉及的不仅仅是两个阶级之间的利益压迫与分配。而是在更大范围、更多的主体之间实现利益的整合。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决策的参与性与科学性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决策便会带来巨大的成本与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新时代背景下对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便显得更为的迫切。

然而我国在这方面却并没有做的并不是尽如人意。归结起来,就是没有把决策的科学性与决策的民主性作为一个整体起来对待,要么在某项决策偏向于科学性,要么在某项决策中偏向于民主性。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是偏向于注重行政决策的科学性而忽视了行政决策的民主

性。所以目前我国决策的出台主要是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而并没有考虑人民力量的参与。其实,一个正确合适的决策是可以把科学性寓于民主性中的。既在民主中寻求科学。这样一种决策模式或许才是我们现如今急需要的一种决策模式。在这样一种模式下既能充分地反映民意,体现政府的合法性,又能保证决策的质量,缩小决策造成的成本。

【路径分析一】

一、进一步提高对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重要性的认识

决策是政府工作的核心,贯穿政府管理的全过程,决定着政府工作的成效。可以说,决策水平是衡量领导水平、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而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提高决策水平的根本途径。

首先,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政府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客观需要。

其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再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促进政府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适应全球政府管理现代化的趋势,通过大力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勤政的行政管理体制,努力建设一个具有较高决策水平,能够驾驭复杂局面,能为公众知情和信任,与社会大众和谐相处的政府。

二、广开政府与人民群众双向联系的畅通渠道,建立完善决策信息互动机制

掌握全面、真实、有效的信息,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在决策过程中,必须解决政府和公众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如果领导者决策时闭门造车,或仅凭经验作决策,而对群众的要求、愿望,对实际情况不甚了了,这就形成了决策者的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下做出来的决策有多少科学性是值得怀疑的。另一方面,如果公众对政府的决策过程和结果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这也是公众对政府的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作出的决策会由于缺乏群众的支持、认同和有效监督,影响决策的质量,进而影响决策的执行和实施。因此,必须切实解决决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有效的决策信息互动机制。作为领导者,既要具有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把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处处替群众着想,主动深入群众,贴近群众,采取各种方法,开拓多种渠道,倾听群众的呼声,从群众中吸取智慧,使决策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又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把政府重大决策和各种政府措施直接交给群众,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使政府施政行为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政府决策建立在深厚扎实的群众基础之上,真正做

到顺民心,合民意。

三、规范重大决策基本程序,实现决策过程程序化、法制化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关键是决策过程按照民主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从政府工作的实践来看,政府决策多数属于风险型决策,一项重大决策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决策科学化的意义正是在于控制决策的风险和成本,而决策的民主化则使重大决策权力运用的过程和结果在民主的监督之下,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最可靠和最有效的体制保证,使决策更加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实际,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必须把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原则、决策体制与现代科学决策理论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从制度上规范决策行为。

四、坚持从严治政,建立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

决策的执行和监督是正确决策得以实施并贯彻落实到基层的关键。决而不行、政令不通,上情无法下达,下情无法上传,再好的决策也是一纸空文。决策执行的过程也是检验决策的过程,通过决策执行情况的反馈,可以深化决策、调整决策、纠正偏差、或发现新问题,作出新的决策,推动事业向前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政府决策是一个“调查研究——决策——执行——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再调查研究——再决策——再执行”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实质上是马克思认识论和方法论在政府决策中的体现。

【路径分析二】

一、以民主作为决策的基础,保证政府的合法性。

(一)、减少民主成本。

民主成本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国家政府承担的那一方面,另一部分就是享受民主权利的人承担的一部分,在现阶段我国的决策民主之所以很难推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两方面的成本都过高,致使享受民主权利不想要民主,给予民主的政府也不情愿。双方你不情我不愿,民主自然很难推进下去。所以要使民主坚决的贯彻下去,成本必须缩减下去。对民众这一方,要使民主能够得到真正的影响,在决策中要体现、反映人民参与的力量。同时构建各种简便、快捷参与民主的途径。使民主真正离每个人都最近。举个例子:我们在村内实行村民自治,在乡镇的治理中,以村为单位反映参与乡镇管理,保证村内意见与镇政府充分的交流,在市级的管理中,如果涉及到两个镇的利益,则民主只在两个镇和市之间展开。以保证每个人在自己最容易实现民主的地方实现民主。尽量缩减民主的成本。

(二)扩大行政决策参与的途径。

目前我国民众参与行政决策的主要途径就是参加听证会。听证会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为人

民参政议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听证制度在我国的现实意义我国的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对它进行了较为深刻的阐述,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听证制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例如确定听证代表的遴选程序、标准和数量不透明、缺少听证代表意见的信息反馈制度、缺少规范化的听证程序、听证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听证笔录对行政机关缺乏约束力、缺少听证权利的救济途径。正是由于听证制度存在着如此之多的弊端,他并不能满足现在条件下人民对参政议政的需求。所以扩大行政决策参与的途径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我们应该在建立听证制度为核心的情况下积极发展和完善公众其他参与的途径,让公众有更多的选择。比如说发展和完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三)决策效果由民众评价。

民主的主动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把握着,政府又是由政府官员组成,所以说,政府官员充分掌握着决策是否民主的主动权。官员如果想推进民主,再大的代价民主也能顺利开展下去,官员如果没有民主的意识,成本为零的民主也付诸不了实践。所以要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官员的主观意识是关键。首先当然要帮助官员树立正确的民主观。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作为权力的所有者当然在权力的行使过程中要参与进来。其二要树立决策的评价主体。以往决策效果都是由上级领导评价,上级说决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你就有升官的可能。所以官员在进行决策时都特别去迎合上级的意思,而不考虑群众的意见。比如地方政府要修建一条公路,而这条公路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通过该市的一个居民区,另一个就是绕过居民区,当然由于地势问题,绕过居民区的成本会大大的增加,所以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做出决策,如果这个时候政府积极倾听人民的意见,公路自然会绕过这个居民区。但是一般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政府往往出于成本的考虑,会将公路直接通过居民区,一来公路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二来可以节约政府的成本。这样上级政府看起来就会说:“工作做得不错,既节省了钱,还带来了经济的增长,这样的干部不提拔,还提拔什么样的干部。

(四)、决策的执行过程中要有民众的参与

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偏离了最初制定的决策方案。不仅使决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挫伤了民众参与决策的积极性。所以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必须有人民的监督,以便及时的纠正决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真正的民主不是花钱让民众坐在一间空房子里高谈阔论,然后由拿着高薪的工作人员把人民谈话的过程记录起来。而是应该把记录起来的东西付诸实践。

二、以科学作为决策的目标,保障决策的而正确性。

(一)、专家咨询是保证决策正确的保障

现代社会面临的决策问题与传统社会迥然不同,尤其在我国当前体制转型时期,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的背景下,各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社会关系、利益矛盾十分复杂,而且关联性日益增强,牵一发而动全身。而社会和环境的快速变化又要求公共决策者及时地作出回应。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少数几个管理精英的知识和经验已远远不够,必须依靠“智囊团”、“思想库”这样的“外脑”来广泛集中“民智”,着力集成各部门、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智慧,才能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降低决策的风险。真正有效解决有效决策能力与职责不对称的矛盾。同时专家咨询还体现了决策的民主化。专家咨询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精英决策的模式,然而咨询机构和咨询人员对公共问题的思考角度往往具有社会化和公众化的倾向,再加上专家来自于不同的科学和职业领域,具有多元的价值取向,体现着不同的政策目标,因此对于同一个公共问题就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决策方案。专家咨询的过程就是一个集思广益、民主集中的过程。政府需要做出的决策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而政府的管理人员很难在每个领域精益求精,这就使得专家的咨询成为必要和必须。

(二)、NGO也是保证决策科学性的重要武器

NGO(非政府组织)一种由职业,如教师、律师、金融家、银行家连接而成或是由共同的目的如环境、和平、人权组织起来。这些组织可以说基本上反应他们这一类群体的利益诉求。但是由于这一类组织的广泛性和专业性,政府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NGO参与进来。比如政府要出台一项关于教育方面的政策,就应该邀请这方面的NGO参与进来。这些组织不仅涵盖了来自民间可贵的声音,而且由于这种组织的专业性往往能为政府的组织带来科学合理的意见。

(三)、信息的完备性是决策科学性的必要条件

可以说在信息时代,谁掌握了充分正确的信息谁就能够在决策战中获得胜利。任何重大的决策其实就是信息的输入、加工转换和输出的过程。决策的科学性与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基本上是成正比关系。毛泽东也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在首段也已说明,现在社会利益格局的多元化,一项决策可能涉及的对象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楚。于是信息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的重要。所以政府在决策前必须收集到充分的信息,了解到各个对象们的利益诉求。然后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满意的决策。尽量使对象之间的利益损害与获得达到平衡。具体是要在信息收集方面采取正确的手段、正确的途径;收集过程中,切忌以偏概全,保证信息的完整性,防止信息失真;积极努力做好信息收集前的工作;对资料或信息要进行周全的思考分析,着重从事实的全部综合环境区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归责机制是保证决策科学性的制度保证。

没有明确的归责机制,官员决策失误的成本摊派不到决策者头上,决策者并不会特别关注决策的科学与否。所以在决策的归责机制建设中要坚持贯彻“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对于决策失误,不能以简单的一句“吃一堑,长一智”就了事,而必须追究决策失误的责任人。决策责任追究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有一个严格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有一个使决策者对自己决策负责的刚性制度,并且这种刚性制度要渗透到法律中去,决策者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就必须承担经济上的责任,带来了政治上的损害,就必须承担政治上的责任。同时对决策责任追究,应该不要沿用“法不朔及既往”的原则,应该对决策者实行无期限责任制。如果发现决策产生重大失误,无论决策者升到什么级别,调任到何处,都应该追究其责任。不能使任何决策者有任何的侥幸心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相应的决策失误赔偿制。绝不几句简单的检讨就能了事的,决策决策失误不仅浪费的是国家和集体的财力,他口中的几句检讨并没有这么的昂贵。

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向前推进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将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胆探索,不断完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和决策机制,努力把政府决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是表现一国决策质量的基本指标,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必须同步推进,而不是跛脚前行,或是匍匐前行。


相关内容

  • 历史集体备课
  •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初备课教案 纳雍一中历史教研组 王泽昌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的出现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 丞相制度的废除 明朝的内阁 清朝的军机处 二.能力与方法 1. 通过多渠道搜集关于专制皇权的历史资料,熟悉资料的搜集遴选方式. 2. 通过 ...

  • 继续解放思想学习心得: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 精选范文:继续解放思想学习心得: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共2篇) 当前,各地各部门把开展继续解放思想的学习讨论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任务,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深入扎实地加以推进.在活动中,大家紧密结合实际,围绕当前解放思想的实质和意义是什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续解 ...

  • 学习新一轮解放思想心得体会
  •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①]可是,"解放思想"的最本真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包括一定生产关系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思维具 ...

  •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朱正昌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决定性因素.宣传思想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坚持和弘扬党的思想路线,对于在全党全社会保持与时俱进的生动局面和宣传思想工作自身的 ...

  • 周忠轩:坚持民主集中制需要做到什么
  • 2012年10月01日15:46   来源:学习时报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反映了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组织.上级与下级.党的各级组织与中央的关系.在党长期执政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坚持民主集中制,对于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 ...

  • XX年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心得体会: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 当前,各地各部门把开展继续解放思想的学习讨论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任务,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深入扎实地加以推进.在活动中,大家紧密结合实际,围绕当前解放思想的实质和意义是什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续解放思想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这些讨论,对于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 装头脑 ...

  • 民办高校党组织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研究
  • 摘 要:民办高校在举办主体.办学模式.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及师生状况等许多方面与公办高校存在很多差异.因而长期以来存在着党建工作难归口.党委功能定位不清.党组织设置不健全.党组织作用难发挥.党员活动难开展等诸多突出问题.以落实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精神为指导,文章从理 ...

  •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整改落实方案
  •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活动整改落实方案 按照县委统一部署,我委从2011年1月开始,深入开展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专项学习教育活动,完成了学习教育和对照检查阶段的工作,转入整改落实阶段.我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照<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的要求,认真分析检查,查找出 ...

  • 档案局述职报告范文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现在我受局党组委托,将局馆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履行职能职责情况向大家作如下陈述,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2010年,市档案局馆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档案工作,不断创新服务机制,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更新服务手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档案宏观管理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