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初中生物实验优质课

实验主题: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第2节(第1课时)

寄语:同学们!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了解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过程,对我们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今天,请允许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知识的海洋去了解我们的身体消化食物的奥秘吧!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口腔、牙齿、舌的功能。

(2)通过探究性实验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通过实践使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去了解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口腔对食物的消化过程。

难点:通过探究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教法设计:教师引入——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动手分组实验——教师、学生互动——探究解决实验出现的问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试管若干、消毒棉球若干、碘酒、量筒若干、大烧杯若干、镊子、馒头若干、温水等。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同学们!人们常说“牙好,胃口就好,吃饭倍儿香”难道说口腔作为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它有什么特异功能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口腔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学生探究问题。

·认识口腔:教师提出问题:(1)张开你的口让同学看看你的口腔中那些结构与消化食物有关?(2)吃一块馒头细细的品味,如果味道有了改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你能说出唾液腺的位置吗?(展示口腔结构图;唾液腺的位置)。

·动手做实验:(1)学生预习、熟悉实验过程(2)小组准备实验

(学生活动:分发馒头片让若干学生咀嚼(体会馒头的味道在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同时安排学生取唾液、放馒头等完成操作,强调操作步骤)。

(学生熟悉书本第30页探究过程,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提示”、熟悉计划方案1、2、3、4) (3)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探究过程的问题解决):

(1)你组提出问题是什么?你组预测的结果是什么?

(2)实验过程为什么要用A、B、C三个试管做实验?哪些试管装置形成对照?

(3)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用的水温能保持37 C吗?如果低于37C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4)告诉大家,你组的实验成功了吗?

(5)你组实验过程中的不足有哪些方面?

教师总结实验过程:(分析失败的原因、指出小组实验的不足)。

问题测试:学生活动:思考书本第31页讨论1、2、3题并得出结论(试管A内溶液变蓝,唾液能使淀粉转变成其它物质——麦芽糖) 实验体会:(多大的馒头做实验最合适?怎样获得纯净的唾液?唾液为什么要在37 C的条件下进行?)

结束新课:同学们! 本节课的探究性实验过程告诉我们口腔唾液的珍贵,唾液能使淀粉转变成甜味的麦芽糖,在生物学中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营养成分在消化系统内被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这个过程叫消化。至于其它消化器官的功能我们下节课研究!(下课) 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教学改进措施。

教学经验畅谈

本人从事生物教学工作近十三年,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在了教学中。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积累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理论,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好的成绩,受到学校及学生家长的好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思想上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公平、善待每一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

(2)学好心理学,擅长去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变化,对学生的因心理微小变化对其学习的 影响要指点到位。

(3)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熟悉多种教育方法,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不同的章节要用适当的教法,课堂的语言尽可能“人性化”,走近学生,缩短和他们的距离更易形成互动。

(4)鼓励自主学习,相信学生的能力,学会放手,抓住时机进行适当点拨。

(5)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紧密联系实际,特别是讲课的过程要走进生活,达到学有所用,通过开展有意义的第二课堂活动去巩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6)把握好课堂的节奏,调节好课堂气氛。多想办法 使学生精神饱满,充满激情去想问题。

初中生物实验优质课

实验主题: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第2节(第1课时)

寄语:同学们!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了解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过程,对我们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今天,请允许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知识的海洋去了解我们的身体消化食物的奥秘吧!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口腔、牙齿、舌的功能。

(2)通过探究性实验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通过实践使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去了解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口腔对食物的消化过程。

难点:通过探究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教法设计:教师引入——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动手分组实验——教师、学生互动——探究解决实验出现的问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试管若干、消毒棉球若干、碘酒、量筒若干、大烧杯若干、镊子、馒头若干、温水等。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同学们!人们常说“牙好,胃口就好,吃饭倍儿香”难道说口腔作为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它有什么特异功能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口腔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学生探究问题。

·认识口腔:教师提出问题:(1)张开你的口让同学看看你的口腔中那些结构与消化食物有关?(2)吃一块馒头细细的品味,如果味道有了改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你能说出唾液腺的位置吗?(展示口腔结构图;唾液腺的位置)。

·动手做实验:(1)学生预习、熟悉实验过程(2)小组准备实验

(学生活动:分发馒头片让若干学生咀嚼(体会馒头的味道在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同时安排学生取唾液、放馒头等完成操作,强调操作步骤)。

(学生熟悉书本第30页探究过程,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提示”、熟悉计划方案1、2、3、4) (3)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探究过程的问题解决):

(1)你组提出问题是什么?你组预测的结果是什么?

(2)实验过程为什么要用A、B、C三个试管做实验?哪些试管装置形成对照?

(3)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用的水温能保持37 C吗?如果低于37C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4)告诉大家,你组的实验成功了吗?

(5)你组实验过程中的不足有哪些方面?

教师总结实验过程:(分析失败的原因、指出小组实验的不足)。

问题测试:学生活动:思考书本第31页讨论1、2、3题并得出结论(试管A内溶液变蓝,唾液能使淀粉转变成其它物质——麦芽糖) 实验体会:(多大的馒头做实验最合适?怎样获得纯净的唾液?唾液为什么要在37 C的条件下进行?)

结束新课:同学们! 本节课的探究性实验过程告诉我们口腔唾液的珍贵,唾液能使淀粉转变成甜味的麦芽糖,在生物学中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营养成分在消化系统内被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这个过程叫消化。至于其它消化器官的功能我们下节课研究!(下课) 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教学改进措施。

教学经验畅谈

本人从事生物教学工作近十三年,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在了教学中。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积累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理论,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好的成绩,受到学校及学生家长的好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思想上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公平、善待每一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

(2)学好心理学,擅长去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变化,对学生的因心理微小变化对其学习的 影响要指点到位。

(3)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熟悉多种教育方法,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不同的章节要用适当的教法,课堂的语言尽可能“人性化”,走近学生,缩短和他们的距离更易形成互动。

(4)鼓励自主学习,相信学生的能力,学会放手,抓住时机进行适当点拨。

(5)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紧密联系实际,特别是讲课的过程要走进生活,达到学有所用,通过开展有意义的第二课堂活动去巩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6)把握好课堂的节奏,调节好课堂气氛。多想办法 使学生精神饱满,充满激情去想问题。


相关内容

  •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 科学概念: 1.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2.牙齿有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进行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分布的观察 ...

  • [消化和吸收]学案
  •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生物<消化和吸收>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课前预习了解,勾画并识记. 二.完成课后习题, ...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说课稿
  •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特色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第一课时的内容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食物中的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2章第2节消化和吸收收(教案)
  • 第二章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能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能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能力目标:会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能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 ...

  • 初中生物七年级[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
  • 初中生物七年级<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学科 设计者 一.教学内容分析 知识掌握上,学生在上学期接触过系统的概念,但是没有系统的学习,对系统概念理 解不是很深刻,所以在讲解消化系统时应对学生明确系统的概念.学生刚刚学习了食 物中的营养,可以在学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时进一步巩固食物中 ...

  • 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
  • <消化和吸收> 教学设计 丁愉 <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消化和吸收是重点内容,虽然跟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理解起来依然很抽象,只有通过学习,学生才会理解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消化系统的组成和人体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为自身在饮食.生活习惯中增长知识. (一)教学目标 ...

  • 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调查发现引起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 2.能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有关消化系统的问题. 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能举例说出各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3.能举实例说明暴饮暴食对各个消化器官的危 ...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报告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取一块馒头放到口中咀嚼.口腔中的馒头要经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与唾液的混合.细细品尝这时的馒头,你能尝出一些甜味来.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呢?如果有关,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呢?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二.作出假设 ...

  •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试卷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 , 共 40分 )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格中.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森林古猿 B.黑猩猩 C.长臂猿 D.大猩猩 2.下面是给佝偻病小儿开的药方,其中最科学的一组是( ) A.钙片.生长激素 B.钙片.鱼肝油 C.钙片.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