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

第五课 您好!

大自然

教 学 内 容: 1、聆听《我们的田野》 聆听《铃儿响叮当》

2

教 学 目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题材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3.同一首《铃儿响叮当》,由于不同的版本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从不同层面感受少年儿童们在大自然冬季的欢乐,初步体验音乐的变化发展带来的美感。

教 材 分

1.合唱《我们的田野》这是一首抒情的儿童合唱曲,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管桦作词、张文纲作曲。

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美好理想的种子。歌曲的旋律婉转跌宕,优美动人;节奏从容舒展,自始至终的弱起节奏和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赋予音乐动力感和抒情性。此曲自20世纪50年代发表至今,受到广大城乡音乐教师及学生的喜爱和欢迎,或被选作演出曲目,或被选为教材内容。至今,《我们的田野》的歌声回荡在课堂和校园之中,长久地留存在人们心中。歌曲为一段体结构,整个歌曲旋律起伏较大,既表达了对祖国田野的深情赞叹,也形象地描绘了无边的田野、翻滚的稻海、翱翔的雄鹰等景物。合唱声部运用哼鸣烘托,使歌曲显得更为抒情。 2.

歌的主题或副歌加以变奏和发展。歌曲在引子(第一段)的哼鸣(Hm)声中开始,这是原歌的主歌部分旋律,平静、空灵的歌声给人以既遥远又亲切的感觉。它仿佛展现了一幅大雪纷飞、悄然落在旷野上的图景。面对这迷人的雪景,孩子们坐不住了,他们多么想在这白雪世界中尽情玩乐啊! 3.

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效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歌曲采用大调式、4/4拍,由四个乐句构成,曲调规整对称。歌中所唱的“梯里通巴”仿佛是美丽的大自然在热情地召唤着小伙伴们“快快来吧”之意。曲中的四度跳进及旋律逐渐向上推进使音乐更为挺拔、嘹亮,形成了高潮,表现了孩子们无比欢畅愉快的心情,最后2小节在四度跳进中把音乐推向全曲的最高音“”

,情绪高涨,使全曲始终洋

4.

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田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是第一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教学重点难点:二部和声、感受音乐意境。

教学用具准备:琴、录音机、打击乐器、音乐光盘、电脑。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目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题材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二部和声、感受音乐意境。

教学用具准备:琴、录音机、打击乐器、音乐光盘、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游是大家都想的活动,因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你们知道意大利的少年们是以怎样的心情去旅游?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

1、学习歌表演《田野在召唤》

2.聆听歌曲范唱。

(1)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 (2)歌曲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

3.视谱,听教师范唱(奏)曲调(二个声部分别范唱或奏)。

(1)前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

设问:这两个乐句在曲调上、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包括高、低两个声部的进调。

)

(2)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

(3)在教师指挥下,前8小节用二声部合成。

(4)后8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设问:这两个乐句在曲调上、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5)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学唱各自的曲调。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

(6)在教师指挥下,后8小节用二声部合成。注意二声部的和谐。

(7)在教师指挥下,完整地唱全曲。注意用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

4、跟琴学唱一声部歌词2遍

5、小结:下课。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目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题材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二部和声、感受音乐意境。

教学用具准备:琴、录音机、打击乐器、音乐光盘、电脑。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复习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三、复习歌曲;《田野在召唤》歌词指导学生唱熟。

1、学唱歌曲二声部

(1)用la来哼唱二声部合唱。注意声音和谐。

(2)低声部仍然用la来哼唱,高声部朗诵歌词(按节奏进入)。设问:想像一下,低声部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3)二声部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

(4)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2、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1)分组讨论研究: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有情趣。(教师不给予范围,但在巡视时,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适时给予提示与指导,如:低声部不用la,用其他虚词;再如配上乐器伴奏(口风琴、竖笛等),及打击乐器伴奏。形式上可以A段领唱加伴奏唱、B段合唱;朗诵加歌唱;歌唱与伴舞等。

(2)分组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

(3)评价与表扬。

3、.小结: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机,田野活动给了我们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您好!大自然。

教后记:

第 三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1、聆听《我们的田野》 聆听《铃儿响叮当》

教 学 目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同一首《铃儿响叮当》,由于不同的版本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从不同层面感受少年儿童们在大自然冬季的欢乐,初步体验音乐的变化发展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二部和声、感受音乐意境。

教学用具准备:琴、录音机、打击乐器、音乐光盘、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描绘祖国大自然美景的儿童合唱曲精品要数《我们的田野》这首作品了,歌曲优美抒情,半个多世纪以来经久不衰。

2、请听:《我们的田野》

3、.朗诵歌词,感受这首诗歌描述的美景。

(1)课前先准备歌词的板书(或小黑板或幻灯投影片)。

(2)课前先请班上朗诵好的学生朗读,熟悉歌词,教师给予指导,要表达出充满对祖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初听《我们的田野》。

(1)设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领唱与合唱声部是以怎样的心情去表达的,尤其是合唱声部用轻声的“唔”来衬托,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

(2)

5、复听《我们的田野》,要求用手势随曲调起伏而起伏。

(1)设问:歌曲的旋律线有什么特征?它怎样去描绘“碧绿的河水”、“无边的稻田”、“浅蓝色的群山”、“雄鹰在飞翔”?

(2)师生讨论,并引导学生看教材线条图形谱。

(3)完成教材中的作业:画出[2]、[3]曲调的线条图形谱。

6、.再次聆听,跟录音轻声唱好歌曲,熟悉并进一步体验这首少儿的合唱精品曲目,唤起欣赏者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

1.作品简介:这首童声合唱是经过变奏和发展改编而成的。共有十个段落组成,充分展示了孩子们尽情欢乐的情景。

2.初听《铃儿响叮当》。

(1)设问:你能听出改编成多少种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歌声?

(2)讨论要求:初步感受不可能太仔细,能听到几种就几种,大家集思广益。

3.再听合唱曲。

力,看看谁最快,听到分段请举手并用手指数,表示第几

段。

4.全班分成二个组(可以是上一内容表演《铃儿响叮当》的两个声部为两个组),甲组为奇数组,乙组为偶数组,分别排练教材中的10个节奏谱(即甲组排练1、3、5、7、9节奏谱,乙组排练2、4、6、8、10节奏谱)。

5.试为歌曲配伴奏(在教师指导下,教师适时提醒各组准备进入,适时指挥一下)。因为是试配,以拍手为宜。

6.聆听合唱曲,为歌声配伴奏并即兴舞蹈表演。

(1)各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根据规定的节奏谱,为不同的段落配伴奏,以更好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2)愿意即兴舞蹈的学生,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段落,跳与该段落情绪相吻合的舞蹈动作,抒发自己对音乐的体验。

7.各组讨论对音乐的体验(甲组主要讨论奇数段落,乙组讨论偶数段落),用丰富的想象编成每一段的不同情节,并推选出五位同学叙述各段的“情节故事”。

8.配乐讲故事。

(音量少一些,不影响“讲故事”),10位同学轮

流随音乐的发展讲各自的故事,连成一个“连续剧”。

9.小结:大自然的冬天真有趣。

第 四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表演《铃儿响叮当》

教 学 目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同一首《铃儿响叮当》,由于不同的版本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从不同层面感受少年儿童们在大自然冬季的欢乐,初步体验音乐的变化发展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二部和声、感受音乐意境。

教学用具准备:琴、录音机、打击乐器、音乐光盘、电脑。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复习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田野在召唤》

三、学习歌曲; 《铃儿响叮当>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4.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1—2改编比较好

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教后记:这是一首曲调欢快的意大利民歌,表现了在充满生计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交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儿童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学生非常喜欢此歌,歌中所唱的“梯里通巴”仿佛是美丽大自然对小伙伴们“快快来吧”的召唤,形成高潮,请学生多听、多体会,并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会歌词意思,最后顺利学会学好。

第五课 您好!

大自然

教 学 内 容: 1、聆听《我们的田野》 聆听《铃儿响叮当》

2

教 学 目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题材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3.同一首《铃儿响叮当》,由于不同的版本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从不同层面感受少年儿童们在大自然冬季的欢乐,初步体验音乐的变化发展带来的美感。

教 材 分

1.合唱《我们的田野》这是一首抒情的儿童合唱曲,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由管桦作词、张文纲作曲。

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美好理想的种子。歌曲的旋律婉转跌宕,优美动人;节奏从容舒展,自始至终的弱起节奏和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赋予音乐动力感和抒情性。此曲自20世纪50年代发表至今,受到广大城乡音乐教师及学生的喜爱和欢迎,或被选作演出曲目,或被选为教材内容。至今,《我们的田野》的歌声回荡在课堂和校园之中,长久地留存在人们心中。歌曲为一段体结构,整个歌曲旋律起伏较大,既表达了对祖国田野的深情赞叹,也形象地描绘了无边的田野、翻滚的稻海、翱翔的雄鹰等景物。合唱声部运用哼鸣烘托,使歌曲显得更为抒情。 2.

歌的主题或副歌加以变奏和发展。歌曲在引子(第一段)的哼鸣(Hm)声中开始,这是原歌的主歌部分旋律,平静、空灵的歌声给人以既遥远又亲切的感觉。它仿佛展现了一幅大雪纷飞、悄然落在旷野上的图景。面对这迷人的雪景,孩子们坐不住了,他们多么想在这白雪世界中尽情玩乐啊! 3.

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效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歌曲采用大调式、4/4拍,由四个乐句构成,曲调规整对称。歌中所唱的“梯里通巴”仿佛是美丽的大自然在热情地召唤着小伙伴们“快快来吧”之意。曲中的四度跳进及旋律逐渐向上推进使音乐更为挺拔、嘹亮,形成了高潮,表现了孩子们无比欢畅愉快的心情,最后2小节在四度跳进中把音乐推向全曲的最高音“”

,情绪高涨,使全曲始终洋

4.

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田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歌曲的最后是第一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教学重点难点:二部和声、感受音乐意境。

教学用具准备:琴、录音机、打击乐器、音乐光盘、电脑。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目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题材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二部和声、感受音乐意境。

教学用具准备:琴、录音机、打击乐器、音乐光盘、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游是大家都想的活动,因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你们知道意大利的少年们是以怎样的心情去旅游?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

1、学习歌表演《田野在召唤》

2.聆听歌曲范唱。

(1)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 (2)歌曲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

3.视谱,听教师范唱(奏)曲调(二个声部分别范唱或奏)。

(1)前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

设问:这两个乐句在曲调上、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包括高、低两个声部的进调。

)

(2)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

(3)在教师指挥下,前8小节用二声部合成。

(4)后8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设问:这两个乐句在曲调上、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5)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学唱各自的曲调。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

(6)在教师指挥下,后8小节用二声部合成。注意二声部的和谐。

(7)在教师指挥下,完整地唱全曲。注意用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

4、跟琴学唱一声部歌词2遍

5、小结:下课。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目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题材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二部和声、感受音乐意境。

教学用具准备:琴、录音机、打击乐器、音乐光盘、电脑。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复习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三、复习歌曲;《田野在召唤》歌词指导学生唱熟。

1、学唱歌曲二声部

(1)用la来哼唱二声部合唱。注意声音和谐。

(2)低声部仍然用la来哼唱,高声部朗诵歌词(按节奏进入)。设问:想像一下,低声部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3)二声部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

(4)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2、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1)分组讨论研究: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有情趣。(教师不给予范围,但在巡视时,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适时给予提示与指导,如:低声部不用la,用其他虚词;再如配上乐器伴奏(口风琴、竖笛等),及打击乐器伴奏。形式上可以A段领唱加伴奏唱、B段合唱;朗诵加歌唱;歌唱与伴舞等。

(2)分组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

(3)评价与表扬。

3、.小结: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机,田野活动给了我们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内容。您好!大自然。

教后记:

第 三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1、聆听《我们的田野》 聆听《铃儿响叮当》

教 学 目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同一首《铃儿响叮当》,由于不同的版本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从不同层面感受少年儿童们在大自然冬季的欢乐,初步体验音乐的变化发展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二部和声、感受音乐意境。

教学用具准备:琴、录音机、打击乐器、音乐光盘、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描绘祖国大自然美景的儿童合唱曲精品要数《我们的田野》这首作品了,歌曲优美抒情,半个多世纪以来经久不衰。

2、请听:《我们的田野》

3、.朗诵歌词,感受这首诗歌描述的美景。

(1)课前先准备歌词的板书(或小黑板或幻灯投影片)。

(2)课前先请班上朗诵好的学生朗读,熟悉歌词,教师给予指导,要表达出充满对祖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初听《我们的田野》。

(1)设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领唱与合唱声部是以怎样的心情去表达的,尤其是合唱声部用轻声的“唔”来衬托,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

(2)

5、复听《我们的田野》,要求用手势随曲调起伏而起伏。

(1)设问:歌曲的旋律线有什么特征?它怎样去描绘“碧绿的河水”、“无边的稻田”、“浅蓝色的群山”、“雄鹰在飞翔”?

(2)师生讨论,并引导学生看教材线条图形谱。

(3)完成教材中的作业:画出[2]、[3]曲调的线条图形谱。

6、.再次聆听,跟录音轻声唱好歌曲,熟悉并进一步体验这首少儿的合唱精品曲目,唤起欣赏者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

1.作品简介:这首童声合唱是经过变奏和发展改编而成的。共有十个段落组成,充分展示了孩子们尽情欢乐的情景。

2.初听《铃儿响叮当》。

(1)设问:你能听出改编成多少种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歌声?

(2)讨论要求:初步感受不可能太仔细,能听到几种就几种,大家集思广益。

3.再听合唱曲。

力,看看谁最快,听到分段请举手并用手指数,表示第几

段。

4.全班分成二个组(可以是上一内容表演《铃儿响叮当》的两个声部为两个组),甲组为奇数组,乙组为偶数组,分别排练教材中的10个节奏谱(即甲组排练1、3、5、7、9节奏谱,乙组排练2、4、6、8、10节奏谱)。

5.试为歌曲配伴奏(在教师指导下,教师适时提醒各组准备进入,适时指挥一下)。因为是试配,以拍手为宜。

6.聆听合唱曲,为歌声配伴奏并即兴舞蹈表演。

(1)各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根据规定的节奏谱,为不同的段落配伴奏,以更好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2)愿意即兴舞蹈的学生,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段落,跳与该段落情绪相吻合的舞蹈动作,抒发自己对音乐的体验。

7.各组讨论对音乐的体验(甲组主要讨论奇数段落,乙组讨论偶数段落),用丰富的想象编成每一段的不同情节,并推选出五位同学叙述各段的“情节故事”。

8.配乐讲故事。

(音量少一些,不影响“讲故事”),10位同学轮

流随音乐的发展讲各自的故事,连成一个“连续剧”。

9.小结:大自然的冬天真有趣。

第 四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表演《铃儿响叮当》

教 学 目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同一首《铃儿响叮当》,由于不同的版本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从不同层面感受少年儿童们在大自然冬季的欢乐,初步体验音乐的变化发展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二部和声、感受音乐意境。

教学用具准备:琴、录音机、打击乐器、音乐光盘、电脑。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复习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田野在召唤》

三、学习歌曲; 《铃儿响叮当>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从读谱上,在五年级是没有困难的。主要是三度、四度的二声部音准与和谐,尤其是低声部,所以在学唱中教师多帮助低声部,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分声部唱都没问题,合成时,往往低声部把握不住,教师这时要给予支持,因此,多合成,多听,感受是惟一的办法。当这8小节成功时,他们就树立了信心,就有成功的喜悦,这是本歌学习的关健处。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4.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如:多种节奏型的变化,让学生去发挥。

1—2改编比较好

的曲调,全班进行试唱,并让学生说说对不同节拍产生不同情绪的感受。

(5)完整地表演歌曲。

A 2/4拍(原型歌曲)→B1副歌部分改编的歌曲→A 2/4拍(原型歌曲)→B2„„

教后记:这是一首曲调欢快的意大利民歌,表现了在充满生计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交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儿童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情感,学生非常喜欢此歌,歌中所唱的“梯里通巴”仿佛是美丽大自然对小伙伴们“快快来吧”的召唤,形成高潮,请学生多听、多体会,并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会歌词意思,最后顺利学会学好。


相关内容

  • 中小学各学科说课备选课题
  • 中小学各学科说课备选课题 中学语文 课题一 <短文两篇"贝壳>(人教2001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二 <短文两篇"第一次真好>(人教2001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三 <春>(人教2001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四 & ...

  •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2014年春季) 一.教材分析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音乐共有六个单元,分别是"我是一个好孩子"."池塘音乐会"."飞吧 飞吧"."快乐的小雨点"."爷爷奶奶的歌".&quo ...

  • 人教版初中单元同步作文
  •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里,数不清校园里留下多少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但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2011-07-06) ·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所了 ...

  • 2015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本学期的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二是学情分析:三是教材分析;四是学期教学目标:五是教材重点难点:六是教学措施:七是教学内容与进度.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以音乐素质的培养为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和音乐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阶段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萌发了对音乐的感知和情 ...

  •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丢丢铜仔教案1
  • 丢丢铜仔 1教材内容分析 1.<丢丢铜仔>这首歌曲选自湘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泥土的歌(二).在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泥土的歌>(一)中,已经安排了汉族民歌"山歌"和"劳动号子"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泥土的歌(二)重点介绍汉族民歌中的&qu ...

  •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调皮的小闹钟]优质教案
  •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 <调皮的小闹钟>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能听出<调皮的小闹钟>中表现闹钟铃声的乐器,并能用打击乐器表现音乐中的铃声.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小闹钟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 感受带有休止符的切分节奏在乐曲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春节序曲]优质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 <春节序曲>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春节序曲>,在喜庆的氛围中接受节日文化的熏陶,对收集具有地方特色,反映民俗风情的歌(乐)曲走进浓郁民俗文化特色的音乐天地有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春节序曲>,体会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测试题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 填空题 1.<春节序曲>是( 管弦乐 )合奏曲.( 李焕之 )创作的乐曲. 2.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 圆舞曲之王 ).代表作有( <蓝色多瑙河> )( <春之声> )等. 3.<新疆之春>是( ...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优质教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 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欣赏.主动探究.合作创造等方法,在愉悦中感受与体念音乐,并通过学生的主动欣赏和积极创造,来提高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充分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及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