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调查心得体会

一、调查村基本情况
中阳村是一个典型的城郊农村,1026人、316户、水田820亩,其他耕地150亩,以农业和劳务输出为主,2011年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每三户拥有一辆汽车,已是一个富裕村,不但公路户户通,村里建起了综合楼,有图书馆、电教室、卫生室,还建了汽车站,是全省小康示范村。
石峰村地处新化西部山区,全村548人、142户、452亩水田、42亩旱土、1600山地,亦是一典型的山区农业村,2011年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是有名的贫困村,村里虽通了公路,因住户十分分散,到各家交通亦不方便。
两村相比,人均耕地均在1亩以上,在湘中地区算多的。均无别的资源,同属单一农业村。但中阳村地处城郊交通条件好,石峰村处在偏远的山区,虽有路,但距城远。两村按常理不应相差如此之大,究其因,除了交通这客观原因外,有三大根本性的差距:
一是文化基础差别大。中阳村20岁以上人口中,初中以上学历有190人,而石峰村不到50%,且中阳村拥有农民技师职称15人,石峰村无1人。
二是村支两委的核心作用相差甚远。中阳村以支书为核心的班子,一心为民,长时间有良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且有良好的组织意识。引导农民成立联合体,以强带弱,以富带贫,共同发展。石峰村则是一个仅能被动应对上级要求的村支两委。
三是对劳动和富裕的认识不一样。石峰村外出打工比例为壮劳力的50%,而中阳村为85%,石峰村55岁以上劳力基本不出村。而中阳村最大打工人员高达69岁,石峰村有几位赚了几万元,回村里建了房子后再不外出,而中阳村在城里和农村均有住房的大有人在,仍在打工。
二、几点启示
启示一: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的职业教育应是政府解决农村教育的长期必然坚持的行之有效的战略,科技兴农是上策。加快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同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稳定、农民全面小康紧密相连。加快农村职业教育。一方面要靠政府的主导和支持,其重要措施就是要建立健全国家助学政策体系,为最终实现农村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创新,更好地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促进劳动力转移服务。
启示二: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是农村工作重中之重。一方面党的各项政策要靠基层组织贯彻,抓落实,另一方面农村各种社会关系要由党的基层组织来协调,还有激励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靠有效的基层组织去作为。
启示三:建设新农村必须规划先行,合理有序,不能搞盲目建设。在调查中发现,湖南农村人均耕少,而人均住房占地宽,尤其是富裕起来的农民将住房建设看得比什么都重,将此视为富裕的象征,劳动的积累,一切发展成果展示。由此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大量占有耕地;二是闲置大量资金;三是资源大浪费(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00-150平方)。占了耕地后,严重影响发展后劲,闲置资金,使得农村扩大再生产能力低下,浪费资源,造成大量的住房闲置。由此得到三点启示:一是科学引导农村村镇规划已刻不容缓;二是征收土地占用税政策可探讨并试点;三是引导农村消费,如引导农民进城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湖南已到了迅速推进城镇化的成熟和关键时期。

一、调查村基本情况
中阳村是一个典型的城郊农村,1026人、316户、水田820亩,其他耕地150亩,以农业和劳务输出为主,2011年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每三户拥有一辆汽车,已是一个富裕村,不但公路户户通,村里建起了综合楼,有图书馆、电教室、卫生室,还建了汽车站,是全省小康示范村。
石峰村地处新化西部山区,全村548人、142户、452亩水田、42亩旱土、1600山地,亦是一典型的山区农业村,2011年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是有名的贫困村,村里虽通了公路,因住户十分分散,到各家交通亦不方便。
两村相比,人均耕地均在1亩以上,在湘中地区算多的。均无别的资源,同属单一农业村。但中阳村地处城郊交通条件好,石峰村处在偏远的山区,虽有路,但距城远。两村按常理不应相差如此之大,究其因,除了交通这客观原因外,有三大根本性的差距:
一是文化基础差别大。中阳村20岁以上人口中,初中以上学历有190人,而石峰村不到50%,且中阳村拥有农民技师职称15人,石峰村无1人。
二是村支两委的核心作用相差甚远。中阳村以支书为核心的班子,一心为民,长时间有良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且有良好的组织意识。引导农民成立联合体,以强带弱,以富带贫,共同发展。石峰村则是一个仅能被动应对上级要求的村支两委。
三是对劳动和富裕的认识不一样。石峰村外出打工比例为壮劳力的50%,而中阳村为85%,石峰村55岁以上劳力基本不出村。而中阳村最大打工人员高达69岁,石峰村有几位赚了几万元,回村里建了房子后再不外出,而中阳村在城里和农村均有住房的大有人在,仍在打工。
二、几点启示
启示一: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的职业教育应是政府解决农村教育的长期必然坚持的行之有效的战略,科技兴农是上策。加快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同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稳定、农民全面小康紧密相连。加快农村职业教育。一方面要靠政府的主导和支持,其重要措施就是要建立健全国家助学政策体系,为最终实现农村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创新,更好地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促进劳动力转移服务。
启示二: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仍是农村工作重中之重。一方面党的各项政策要靠基层组织贯彻,抓落实,另一方面农村各种社会关系要由党的基层组织来协调,还有激励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靠有效的基层组织去作为。
启示三:建设新农村必须规划先行,合理有序,不能搞盲目建设。在调查中发现,湖南农村人均耕少,而人均住房占地宽,尤其是富裕起来的农民将住房建设看得比什么都重,将此视为富裕的象征,劳动的积累,一切发展成果展示。由此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大量占有耕地;二是闲置大量资金;三是资源大浪费(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00-150平方)。占了耕地后,严重影响发展后劲,闲置资金,使得农村扩大再生产能力低下,浪费资源,造成大量的住房闲置。由此得到三点启示:一是科学引导农村村镇规划已刻不容缓;二是征收土地占用税政策可探讨并试点;三是引导农村消费,如引导农民进城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湖南已到了迅速推进城镇化的成熟和关键时期。


相关内容

  • 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总结
  • 2010年7月 12日至14日,"长江师范学院经济与法学系2010年暑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团"一行15人,赴酉阳县龚滩镇,深入开展了为期3天的调查实践活动.在短短的3 天时间里,志愿者们积极热情地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实地调查了当地的民生民情,并深入到当地的一个模范村--艾坝村 ...

  • 三万活动总结
  • [篇一:三万活动总结]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群众工作.密切干群关系.改进机关作风.3月初,我司"三万"活动工作组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所驻xx镇四个村即:xx.xxx.龚咀.xxx村,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赢得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 一.主要成 ...

  • 清明节的风俗民情调查
  • 清明节的风俗民情调查 我是来自湖北省襄阳市的王学忠.在我们那个地方,清明节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是有空在家,差不多都要度过这个节日.在清明节我们主要有以下的风俗民情:①祭祖扫墓,②修家谱,③踏青活动,④为祖先立碑,整理坟墓,⑤亲朋好友一起聚会吃饭.以下我主要将从以上几个方面介绍. 1.祭祖扫墓 在这一天 ...

  • 访民情.解民忧活动实施方案
  • 石 台 县 烟 草 专 卖 局 "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 专题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县委<关于县直单位开展"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专题活动的通知>要求,经县局党组研究,决定开展石台县烟草专卖局"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 ...

  • 县委宣传部四群工作方案
  • 县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四群教育"和 "三深入"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昆明市委<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迅速开展"四群教育"和"三深入"活动的通知>(昆通﹝2011﹞42号)和中共禄劝彝族苗 ...

  • 讲党性作表率心得体会
  • 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是组工干部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和本领的重要举措,也是造就一支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广大组工干部应通过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以争当“六个表率”的实际行动使自己成为让党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干部。 一是要争当勤学、乐学、善学的表率。要树 ...

  • 住村工作心得体会3篇
  • 篇一:住村工作心得体会 翟少勇 为深入贯彻落实"12.19"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1.28"重要批示精神,切实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确保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自治区党委决定,在全疆各级机关抽调20万干 ...

  • 转变干部作风心得体会
  •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广大农民群众"求富.思稳.盼服务"的愿望,与乡村干部的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工作作风等,在某些方面还很不吻合,严重影响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去年以来,我们结合贯彻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立足央子镇实际,从点 ...

  • 乡村干部转变作风的思考与心得体会
  • 乡村干部转变作风的思考与体会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广大农民群众"求富.思稳.盼服务"的愿望,与乡村干部的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工作作风等,在某些方面还很不吻合,严重影响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去年以来,我们结合贯彻十五届六中 ...